TWI708722B -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 Google Patents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722B
TWI708722B TW108119383A TW108119383A TWI708722B TW I708722 B TWI708722 B TW I708722B TW 108119383 A TW108119383 A TW 108119383A TW 108119383 A TW108119383 A TW 108119383A TW I708722 B TWI708722 B TW I7087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ting
organisms
space structure
item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410A (zh
Inventor
顏豪呈
蕭惠華
嚴考豐
呂政家
周家男
莊峻旻
Original Assignee
遠東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遠東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遠東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8119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872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7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5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41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包含:一底板,具有N個周邊;N個側板,每一側板具有一底邊、二側邊及一上緣;該側板底邊連接該周邊,在該側板立置時,相鄰二側板的該側邊彼此相連接,環圍的該等N個側板與該底板共同界定一堆肥空間;在該側板平置時,上述側邊係彼此分離。藉由可拆式的底板與側板構造,使堆肥空間容易清洗,也使堆肥空間的運輸與存放不佔空間。

Description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尤指一種堆肥空間的底板與側板為可拆式,容易清洗也能節省運輸與存放空間的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堆肥生物(例如蚯蚓、黑水虻、麵包蟲等)除了可協助分解有機廢棄物快速形成有機肥之外,本身也具有相當大的經濟價值(例如作為飼料、餌料等用途),因此堆肥後需要進一步分離待分解物及堆肥生物。常見的揀選方式為人工揀選,但人工揀選的方式多有不便、揀選效率不佳、而且也有衛生的疑慮等問題。
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M522565號之「活體養殖結構」,主要包括:一本體、至少一旋轉件、一過濾網及一承載件。該本體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供容納生物與生物養殖材料。該旋轉件用以帶動該本體旋轉。該過濾網係活動設於該本體,供過濾生物養殖材料。該承載件供該本體架設,以容置該過濾網過濾後之產物。
但該M522565號前案的旋轉件是一種封閉的構造,當批次更換更換生物養殖材料之前,旋轉件的清洗並不方便,無法徹底清洗乾淨。
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M546099號之「防臭、防蟲、具簡易收集蚯蚓和蚓糞功能的養殖套箱」,由養殖盒和餵食盒組成,主要是可利用蚯蚓怕光的習慣,藉由點亮餵食盒蓋內熱光燈,來驅趕蚯蚓回養殖箱。但利用熱光燈的方式需要耗費電力。
但該M546099號前案,養殖盒為一固定式的盒體,無法拆解,需要批次更換飼料時,同樣存在有需多死角,難以完全清洗乾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包含:一底板,具有N個周邊;N個側板,每一側板具有一底邊、二側邊及一上緣;該側板底邊連接該周邊,在該側板立置時,相鄰二側板的該側邊彼此相連接,環圍的該等N個側板與該底板共同界定一堆肥空間;在該側板平置時,上述側邊係彼此分離。進一步,上述通道的第一端係呈封閉型態。
上述N為正整數,較佳是N介於3與12之間。
上述底邊與該周邊係彼此可以分離。
上述周邊設有第一凸齒部與第一凹槽部,該底邊對應設有第二凹槽部與第二凸齒部,每一側板藉由該第一凸齒部嵌合該第二凹槽部,以及該第一凹槽部嵌合該第二凸齒部連接。
上述側邊設有一第三凸齒部與一第三凹槽部,相鄰的二側板,藉由該第三凸齒部與該第三凹槽部的互相嵌合而固定。
上述周邊設有一第一固定元件,該底邊對應設有第二固定元件,該第一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之間具有一固著力,該第一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分別為下列之一:磁鐵與鐵磁性物、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
上述側邊設有一第三固定公件與一第三固定母件,相鄰的二側板,藉由該第三固定公件與一第三固定母件嵌合而固定,該第三固定公件與該第三固定母件分別為下列之一:磁鐵與鐵磁性物、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
在上述側板立置時,係藉由可拆解的至少一水平束帶環繞束緊該等N個側板。
在上述側板立置時,係藉由可拆解的至少一垂直束帶環繞束緊該底板與該等側板。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1.當需要換新堆肥空間中的待分解物例如堆肥時,堆肥空間的底板與側板可以展開成平面或完全分離為獨立片體,清洗容易,沒有死角。
2.側板立置時,藉由水平束帶與垂直束帶,可以使堆肥空間的立體樣態更為穩固,不會崩散。
3.底板與側板皆為平板型態,當底板與側板分離後,不佔空間,包裝、運送與收儲都很方便。
4.底板與各側板的組合與拆解均很容易,操作簡單。
(1):底板
(10):通孔
(11):周邊
(111):第一凸齒部
(112):第一凹槽部
(2):側板
(21):底邊
(211):第二凹槽部
(212):第二凸齒部
(22):側邊
(221):第三凸齒部
(222):第三凹槽部
(23):上緣
(3):堆肥空間
(4):水平束帶
(5):垂直束帶
(6):待分解物
(7):堆肥生物
(8):蓋體
(9):收集容器
(91):誘引物
(1A):底板
(2A):側板
(10A):通孔
(20A):磁鐵
(20B):鐵磁性物
(22A):側邊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堆肥空間分解的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堆肥空間組合後的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堆肥空間置入待分解物並養殖堆肥生物的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堆肥空間與收集空間相連結的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堆肥空間的展開示意圖。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下述實施例的堆肥生物以蚯蚓為例,但堆肥生物不以此為限,其他如黑水虻、麵包蟲等皆為可行之例。
請參閱第一圖,本發明係一種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包含:一底板(1),本實施例的底板(1)為一正方形,具有九個通孔(10),底板(1)具有四個周邊(11),每一周邊(11)均具有具有第一凸齒部(111)與第一凹槽部(112)。四個側板(2),每一側板(2)寬度與上述底板(1)的周邊(11)相同,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側板(2)均為一正方形板體。每一側板(2)都具有一底邊(21)、二側邊(22)及一上緣(23),其中該底邊(21)對應底板(1)周邊(11)的第一凸齒部(111)與第一凹槽部(112)而設有第二凹槽部(211)與第二凸齒部(212)。上述二側邊(22)則設有一第三凸齒部(221)與一第三凹槽部(222)。相鄰的二側板(2),藉由該第三凸齒部(221)與該第三凹槽部(222)的互相嵌合而固定。
請參閱第一圖與第二圖,將四側板(2)立置,並共同圍繞底板(1),將上述底板(1)每一周邊(11)的第一凸齒部(111)分別嵌合四側板(2)的第二凹槽部(211),將上述底板(1)每一周邊(11)的第一凹槽部(112)分別嵌合四側板(2)的第二凸齒部(212),使底板(1)與四側板(2)固定在一起;同時,相鄰的二側板(2)之間,利用彼此的第三凸齒部(221)與第三凹槽部(222)互相嵌合固定,使得底板(1)與四側板(2)彼此固定,共同界定出一堆肥空間(3)。當上述的嵌合力量設為較緊,亦即嵌合的餘隙較小,則該底板(1)與四側板(2)具有足夠的結合力量,可以維持堆肥空間(3)的穩定。當上述的嵌合力量設為較鬆,亦即嵌合的餘隙較大, 可以利用二條可拆卸的水平束帶(4)環繞束緊四個側板(2),再以二條垂直束帶(5)束緊底板(1)與任二個位於相對位置的側板(2),也能夠提供足夠的固定力,維持堆肥空間(3)的穩定。第一圖與第二圖中的第一凸齒部(111)與第二凹槽部(211)、第一凹槽部(112)與第二凸齒部(212)、第三凸齒部(221)與第三凹槽部(222)等構造,如果以磁鐵與鐵磁性物或是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替代,也是本發明可行的實施例
請參閱第三圖,底板(1)與四個力置的側板(2),組合成堆肥空間(3)後,堆肥空間(3)中疊層置入待分解物(6)例如廚餘或其他堆肥材料,並於該堆肥空間(3)中飼養堆肥生物(7)例如蚯蚓、黑水虻或麵包蟲。養殖期間堆肥生物(7)的期間,堆肥空間(3)的每一通孔(10)均藉由蓋體(8)封閉。
請參閱第四圖,當堆肥生物(7)可收成時,卸離第三圖所示的蓋體(8),另將九個收集容器(9)連接於通孔(10),使得堆肥空間(3)藉由底板(1)的九個通孔(10)與九個收集容器(9)相連接,收集容器(9)置入誘引物(91)例如液態氮,藉以吸引堆肥空間(3)中的堆肥生物(7),使堆肥生物(7)移往收集容器(9),完成堆肥生物(7)的收成。
請參閱第五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底板(1A)與四個側板(2A)也可以彼此相連成為一體,形成四側板(2A)可相對彎折於該底板(1A)的型態,底板(1A)並設有九個通孔(10A)。四側板(2A)的側邊(22A),則分別設有磁鐵(20A)與鐵磁性物(20B),使得四側板(2A)立置時,磁鐵(20A)與鐵磁性物(20B)彼此吸附固定。如有需要,本實施例也可以利用第二圖所述的水平束帶(4)與垂直束帶(5)輔助固定。第五圖實施例所示的磁鐵(20A)與鐵磁性物(20B),如果改以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替代,也是本發明可行的實施例。
在上述二實施例中,當批次的堆肥生物(7)收成完畢,需要清洗堆肥空間(3),藉以使下一批次的飼養環境維持潔淨。此時,底板(1)(1A)與四個側板(2)(2A)之間,可以攤開成為平面狀,甚至彼此分離,則底板(1)(1A)與四個側板(2)(2A)的清洗將即為容易,完全沒有死角。此外,彼此分離或展開的底板(1)(1A)與四個側板(2)(2A),在包裝運輸與存放上也具有不佔空間的功效。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底板
(10):通孔
(11):周邊
(111):第一凸齒部
(112):第一凹槽部
(2):側板
(21):底邊
(211):第二凹槽部
(212):第二凸齒部
(22):側邊
(221):第三凸齒部
(222):第三凹槽部
(23):上緣

Claims (9)

  1. 一種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包含:一底板,具有N個周邊;N個側板,每一側板具有一底邊、二側邊及一上緣,該底板具有至少一通孔,該通孔藉由一蓋體予以活動封閉,一收集容器連接於該通孔,該收集容器置入一誘引物;該側板底邊連接該周邊,在該側板立置時,相鄰二側板的該側邊彼此相連接,環圍的該等N個側板與該底板共同界定一堆肥空間;在該側板平置時,上述側邊係彼此分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N為正整數,且3≦N≦1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該底邊與該周邊係彼此可以分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該周邊設有第一凸齒部與第一凹槽部,該底邊對應設有第二凹槽部與第二凸齒部,每一側板藉由該第一凸齒部嵌合該第二凹槽部,以及該第一凹槽部嵌合該第二凸齒部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該側邊設有一第三凸齒部與一第三凹槽部,相鄰的二側板,藉由該第三凸齒部與該第三凹槽部的互相嵌合而固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該周邊設有一第一固定元件,該底邊對應設有第二固定元件,該第一 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之間具有一固著力,該第一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分別為下列之一:磁鐵與鐵磁性物、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該側邊設有一第三固定公件與一第三固定母件,相鄰的二側板,藉由該第三固定公件與一第三固定母件嵌合而固定,該第三固定公件與該第三固定母件分別為下列之一:磁鐵與鐵磁性物、公黏扣帶與母黏扣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在該側板立置時,係藉由可拆解的至少一水平束帶環繞束緊該等N個側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其中在該側板立置時,係藉由可拆解的至少一垂直束帶環繞束緊該底板與該等側板。
TW108119383A 2019-06-04 2019-06-04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TWI708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383A TWI708722B (zh) 2019-06-04 2019-06-04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383A TWI708722B (zh) 2019-06-04 2019-06-04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8722B true TWI708722B (zh) 2020-11-01
TW202045410A TW202045410A (zh) 2020-12-16

Family

ID=7420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383A TWI708722B (zh) 2019-06-04 2019-06-04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872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4966U (en) * 2005-08-02 2006-01-01 Song & Win Co Ltd Flexible keyboard
TW201313562A (zh) * 2011-09-19 2013-04-01 Au Optronics Corp 組合式箱體
TWM458792U (zh) * 2013-04-02 2013-08-11 Feline Tail Petcare Co Ltd 箱體組合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4966U (en) * 2005-08-02 2006-01-01 Song & Win Co Ltd Flexible keyboard
TW201313562A (zh) * 2011-09-19 2013-04-01 Au Optronics Corp 組合式箱體
TWM458792U (zh) * 2013-04-02 2013-08-11 Feline Tail Petcare Co Ltd 箱體組合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410A (zh)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6994U (ja) 魚と野菜とミミズの共生システムの有機養殖栽培装置
KR20190110257A (ko) 유충 사육 자동화 장치
Sherman Raising earthworms successfully
KR101027277B1 (ko) 해삼 및 전복 종묘 복합 양식 방법
KR101302657B1 (ko) 홍해삼 양식 수조 및 상기 양식 수조를 이용한 홍해삼 양식방법
TWI708722B (zh) 飼養堆肥生物之組合式堆肥空間構造
CN208354372U (zh) 一种用于黑水虻的养殖盒
JP2000504572A (ja) 3次元のモジュール式耕作用コンテナ
KR100566945B1 (ko) 지렁이 사육상자
CN203913009U (zh) 一种蚯蚓引诱采集箱
CN209201858U (zh) 一种鲍鱼、海参和龙须菜用养殖网箱
KR20130110270A (ko) 해삼양식용 그물망 인공어초
CN103210872B (zh) 一种利于观赏和娱乐的养鱼装置
KR20120002060U (ko) 뒤영벌 증식 및 여왕벌 계대용 겸용상자
KR102601558B1 (ko) 다단 트레이를 이용하여 사육되는 곤충 사육장치
KR101893763B1 (ko) 나비생활사 관찰 키트
CN209914817U (zh) 一种仿野生生态的蜈蚣养殖装置
CN208047788U (zh) 一种乌龟养殖装置
CN207589898U (zh) 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
TW202016054A (zh) 堆肥生物分離方法及培養組件
CN212971295U (zh) 一种蚯蚓养殖袋
CN219437985U (zh) 一种蔬菜培育防虫器
CN215684302U (zh) 一种瓢虫幼虫饲养笼
CN210900990U (zh) 蠋蝽饲养笼及蠋蝽扩繁系统
CN220966095U (zh) 一种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分离养殖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