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497B -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 Google Patents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497B
TWI708497B TW105128055A TW105128055A TWI708497B TW I708497 B TWI708497 B TW I708497B TW 105128055 A TW105128055 A TW 105128055A TW 105128055 A TW105128055 A TW 105128055A TW I708497 B TWI708497 B TW I7084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source elements
control signaling
elements
r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7569A (zh
Inventor
塔曼 艾德 卡都斯
希拉格 休爾舒比海 派特爾
艾瑪德 卡麥爾 薩迪克
南奇安柏 凡里安柏
濤 駱
艾利克斯 悠里芬屈 格羅福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7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7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4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用於通信之技術。一種方法可包括: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與一並行符號週期相關聯;及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Description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本發明之態樣大體上係關於電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共用通信媒體及類似者上之共存。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話音、資料、多媒體等等。典型無線通信系統為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等)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及其他系統。此等系統通常與諸如以下各者之規範一致地部署: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提供之長期演進(LTE)、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 (3GPP2)提供之超行動寬頻(UMB)及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提供之802.11等。 在蜂巢式網路中,「巨型小區」存取點在某地理區域上提供對大量使用者之連接性及涵蓋。巨型網路部署經仔細地規劃、設計並實施以在地理區上給予良好涵蓋。為了改良室內或其他特定地理覆蓋,諸如對於住宅及辦公建築而言,通常為低功率存取點之額外「小型小區」最近已開始部署以對習知巨型網路進行補充。小型小區存取點亦可提供增加之容量增長、更豐富之使用者體驗等等。 舉例而言,小型小區LTE操作已擴展至未授權頻譜中,諸如由無線區域網路(WLAN)技術使用之未授權國家資訊基礎架構(U-NII)頻帶。小型小區LTE操作之此擴展經設計以增加頻譜效率且因此增加LTE系統之容量。然而,其亦可侵佔通常利用相同未授權頻帶之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最值得注意地通常稱作「Wi-Fi」之IEEE 802.11x WLAN技術)的操作。
揭示用於通信之技術。以下概述為僅經提供以輔助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概述,且僅經提供以供說明該等態樣且不限制該等態樣。 在一個實例中,揭示一種方法。舉例而言,該方法可包括: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一種設備。舉例而言,該設備可包括用於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構件,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之構件,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另一種設備。舉例而言,該設備可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耦接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組態以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該設備可進一步包含一收發器,該收發器經組態以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一種包含用於使得一電腦或處理器執行操作之至少一個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程式碼,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之程式碼,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另一種方法。舉例而言,該方法可包括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另一種設備。舉例而言,該設備可包括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構件,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另一種包含用於使得一電腦或處理器執行操作之至少一個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程式碼,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程式碼。 在另一實例中,揭示另一種設備。舉例而言,該設備可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耦接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組態以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該設備可進一步包括一收發器,該收發器經組態以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212,433號之權益,該案題為「CONTROL SIGNALING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在2015年8月31日申請、同在申請中且讓渡給其受讓人且據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用於共用通信媒體上之操作之共存技術。 在無線系統中,節點(例如,存取點)可分配資源給另一節點(例如,存取終端機)。分配可指示存取終端機經准予以傳輸發信號(例如,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的時間(在時域中)及地點(在頻域中)。習知地,分配可係在特定頻率或載頻調處,且持續時間可在包括複數個連續符號週期之序列上延伸。 在一些條件下,延伸超出某持續時間(亦即,某數目個符號週期)之傳輸可使遵守法規成為必需。舉例而言,歐洲電信標準學會(ETSI)競爭規則書面要求,若存取終端機將進行傳輸歷時超出某臨限值(例如,超出給定持續時間的5%)的任何持續時間,則存取終端機必須首先競爭對通信媒體之存取。如下文將更詳細地論述,此觸發在分配可適合於競爭規則情況下可被避免。詳言之,若資源要素越過頻域(例如,越過複數個載頻調)而非越過時域(例如,越過複數個符號週期)擴展,則可分配相同量之資源。 本發明之更特定態樣在以下描述內容及針對為了說明目的而提供之各種實例的相關圖式中提供。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設計出替代性態樣。另外,可不詳細地描述或可省略本發明之熟知態樣以免混淆更多相關細節。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下文所描述之資訊及信號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藝及技術中之任一者來表示。舉例而言,部分取決於特定應用程式、部分取決於所要設計、部分取決於對應技藝等,貫穿以下描述參考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晶片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表示。 此外,就待由(例如)計算裝置之元件執行之動作的序列而言描述許多態樣。將認識到,本文所描述之各種動作可藉由特定電路(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程式指令或藉由兩者之組合來執行。另外,對於本文所描述之態樣中的每一者,任何此態樣之對應形式可實施為例如「經組態以執行所描述動作之邏輯」。 圖1說明包括與一存取終端機通信之一存取點之實例無線通信系統。除非另外指出,否則術語「存取終端機」及「存取點」不意欲為特定的或限於任何特定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一般而言,存取終端機可為允許使用者經由通信網路通信之任何無線通信裝置(例如,行動電話、路由器、個人電腦、伺服器、娛樂裝置、具備物聯網(IOT)/萬聯網(IOE)能力之裝置、車載通信裝置等),且可替代地在不同RAT環境中被稱作使用者裝置(UD)、行動台(MS)、用戶台(STA)、使用者裝備(UE)等。類似地,存取點可取決於部署存取點所在之網路而根據一或若干個RAT與存取終端機通信地操作,且可替代地稱作基地台(BS)、網路節點、NodeB、演進型NodeB(eNB)等。舉例而言,此存取點可對應於小型小區存取點。「小型小區」通常指可包括或以其他方式被稱作以下各者之一分類之低電力存取點:超微型小區、微微型小區、微型小區、無線區域網路(WLAN)存取點、其他小型涵蓋區域存取點等。小型小區可經部署以補充可涵蓋在鄉村環境之鄰域或若干平方哩內之若干區塊之巨型小區涵蓋,藉此導致改良之發信號、增加之容量增長、更豐富之使用者體驗等等。 在圖1之實例中,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各自通常包括經由至少一個指定RAT與其他網路節點通信之無線通信裝置(由通信裝置112及122表示)。通信裝置112及122可經不同地組態以供根據指定RAT傳輸及編碼信號(例如,訊息、指示、資訊等等)且相反地以供接收並解碼信號(例如,訊息、指示、資訊、導頻等等)。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亦可各自通常包括通信控制器(由通信控制器114及124表示)從而控制其各別通信裝置112及122之操作(例如,引導、修改、啟用、禁用等)。通信控制器114及124可在各別主機系統功能性之指導下或以其他方式結合主機系統功能性操作(說明為處理系統116及126以及記憶體組件118及128,該等記憶體組件118及128分別耦接至處理系統116及126且經組態以作為機載快取記憶體、獨立組件、組合等儲存資料、指令或其一組合等)。在一些設計中,通信控制器114及124可由各別主機系統功能性部分或完全地包含。 轉至更詳細地說明之通信,存取終端機120可經由無線鏈路130與存取點110傳輸及接收訊息,訊息包括與各種類型之通信相關的資訊(例如,話音、資料、多媒體服務、關聯控制發信號等)。無線鏈路130可在各別組份載波(各別頻率)上作為包括主要小區(PCell)及次要小區(SCell)之小區的部分操作。無線鏈路130可在包括借助於實例在圖1中展示為通信媒體132之組份載波之所關注通信媒體上操作,該通信媒體132可與其他通信以及其他RAT共用。此類型之媒體可由針對通信媒體132之與一或多個傳輸器/接收器對諸如存取點110與存取終端機120之間的通信相關聯之一或多個頻率、時間及/或空間通信資源(例如,涵蓋橫越一或多個載波之一或多個頻道)構成。 作為一實例,通信媒體132可對應於與其他RAT共用之未授權頻帶之至少一部分。一般而言,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可取決於部署其所在之網路根據一或多個RAT經由無線鏈路130而操作。舉例而言,此等網路可包括以下各者之不同變型:分碼多重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重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重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 (OFDMA)網路、單載波(SC-FDMA)網路等。儘管不同之經授權頻帶已經保留用於此類通信(例如,藉由諸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之政府實體),但某些通信網路詳言之使用小型小區存取點之彼等通信網路具有延伸至諸如由WLAN技術(最值得注意地通常被稱作「WiFi」之IEEE 802.11x WLAN技術)使用之未授權國家資訊基礎架構(U-NII)頻帶之未授權頻帶中的操作。 圖2為說明諸如通信媒體132之共用通信媒體上之RAT之間的競爭之系統層級圖。在此實例中,用於存取點110與存取終端機120之間的通信之通信媒體132與競爭RAT系統202共用。競爭RAT系統202可包括一或多個競爭節點204,其經由各別無線鏈路230亦在通信媒體132上彼此通信。作為一實例,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可根據長期演進(LTE)技術經由無線鏈路130通信,而競爭RAT系統202可根據WiFi技術經由無線鏈路230通信。 如圖所示,歸因於通信媒體132之共用使用,存在針對在無線鏈路130與無線鏈路230之間的交叉鏈路干擾之可能。另外,一些RAT及一些權限可要求競爭或「先聽後講(LBT)」以存取通信媒體132。作為一實例,WiFi IEEE 802.11協定標準系列提供載波感測多重存取/防衝突(CSMA/CA)協定,在該協定中,每一WiFi裝置在抓住(且在一些狀況下保留)媒體以用於其自身傳輸之前經由媒體感測來驗證其他訊務在共用媒體上之不存在。作為另一實例,歐洲電信標準學會(ETSI)託管針對所有裝置之競爭而無關於其在諸如未授權頻帶之某些通信媒體上的RAT。 因此,對於存取點110及/或存取終端機120而言在不同情境下可為必要的是減輕其至且自競爭RAT系統202之干擾以及與競爭RAT系統202來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 返回至圖1之實例,存取點110之通信裝置112包括根據各別RAT操作之兩個共置收發器,該兩個共置收發器包括:主要RAT收發器140,其經組態以根據一個RAT操作以與存取終端機120支配地通信;及次要RAT收發器142,其經組態以根據另一RAT操作以與諸如競爭RAT系統202的共用通信媒體132之其他RAT支配地相互作用。如本文所使用,「收發器」可包括收發器電路、接收器電路或其一組合,但在所有設計中不需要提供傳輸功能性及接收功能性兩者。舉例而言,低功能性接收器電路在一些設計中可使用以在提供充分通信並非必要時減小成本(例如,僅提供低層級監聽之WiFi晶片或類似電路)。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共置」(例如,無線電、存取點、收發器等)可指各種配置中之一者。舉例而言,同一殼體中之組件;由同一處理器主控之組件;係在彼此之所定義距離內之組件;及/或經由介面(例如,乙太網路交換器)連接之組件,其中該介面滿足任何所要求組件間通信(例如,傳訊)的潛時要求。 主要RAT收發器140及次要RAT收發器142可因此提供不同功能性,且可用於不同目的。返回至以上LTE及WiFi實例,主要RAT收發器140可根據LTE技術操作以在無線鏈路130上與存取終端機120通信,而次要RAT收發器142可根據WiFi技術操作以監視或控制通信媒體132上之WiFi發信號,其干擾LTE通信或被LTE通信干擾。次要RAT收發器142可能或可能不充當全WiFi存取點,從而向關聯基本服務集合(BSS)提供通信服務。在一些設計中,存取終端機120之通信裝置122可包括類似主要RAT收發器及/或次要RAT收發器功能性,如借助於主要RAT收發器150及次要RAT收發器152在圖1中所展示,儘管可能不需要此雙收發器功能性。 圖3說明實例虛擬分時雙工(TDD)訊框結構,該訊框結構可在通信媒體132上針對主要RAT實施以促進存取點110/存取終端機120與競爭RAT系統202之間的基於競爭之存取。 所說明之訊框結構包括根據系統訊框編號(SFN)數字學(SFN N、N+1、N+2等)編號之一系列無線電訊框(RF) ,且被劃分成亦可為了參考而編號之各別子訊框(SF)(例如,SF0、SF1等)。每一各別子訊框可被進一步劃分成時槽(圖3中未展示),且時槽可被進一步劃分成符號週期。作為一實例,LTE訊框結構包括各自劃分成由10個子訊框構成之1024個編號之無線電訊框的系統訊框,該等子訊框一起構成SFN循環(例如,對於具有1 ms子訊框之10 ms無線電訊框持續10.24s)。此外,每一子訊框可包含兩個時槽,且每一時槽可包含六個或七個符號週期。訊框結構之使用相較於更特用發信號技術可在裝置之間提供更自然且更高效之協調。 圖3之實例訊框結構為TDD在於,每一子訊框可作為下行鏈路(D)、上行鏈路(U)或專用(S)子訊框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操作。一般而言,下行鏈路子訊框經保留用於將下行鏈路資訊自存取點110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20,上行鏈路子訊框經保留用於將上行鏈路資訊自存取終端機120傳輸至存取點110,且專用子訊框可包括由保護時段分開之下行鏈路部分及上行鏈路部分。下行鏈路、上行鏈路及專用子訊框之不同配置可被稱作不同TDD組態。返回至以上之LTE實例,LTE訊框結構之TDD變型包括7個TDD組態(TDD組態0至TDD組態6),其中每一組態具有下行鏈路、上行鏈路及專用子訊框之不同配置。舉例而言,一些TDD組態可具有更多下行鏈路子訊框,且一些TDD組態可具有更多上行鏈路子訊框以適應不同訊務情境。在圖3之所說明實例中,使用類似於LTE中之TDD組態3之TDD組態。所使用之特定TDD組態可使用系統資訊區塊(SIB)訊息、用以在控制區中指示該TDD訊框格式之新實體頻道或類似者(例如,LTE中之SIB -1訊息)由存取點110來廣播。 儘管每一TDD組態不同,但可存在越過所有TDD組態相同之一或多個子訊框。此等子訊框本文中被稱作錨定子訊框。返回至以上之LTE實例,子訊框SF0為下行鏈路子訊框,SF1為專用子訊框,SF2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且SF5為越過TDD組態即TDD組態0至TDD組態6中之每一者在每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下行鏈路子訊框。在所說明之實例中,錨定子訊框類似地對應於每一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SF0、SF1、SF2及SF5,儘管應瞭解特定錨定載波指定可越過不同系統發生變化。 圖3之實例訊框結構為虛擬的在於,每一子訊框歸因於用於存取通信媒體132之競爭程序在任何給定個例中可能由或可能不由主要RAT發信號佔用。一般而言,若存取點110或存取終端機120對於給定子訊框未能贏得競爭,則可使該子訊框靜默。 如圖3中進一步說明,一或多個子訊框可經指定以包括本文中被稱作增強型發現參考發信號(eDRS)之內容。eDRS可經組態以傳遞控制發信號從而促進系統操作。控制發信號可包括與以下各者相關之資訊:時序同步、系統獲取、干擾量測(例如,無線電資源量測(RRM)/無線電鏈路量測(RLM))、追蹤迴路、增益控制(例如,自動增益控制(AGC))、尋呼等。eDRS可在每一無線電訊框之指定子訊框中經週期性地(例如,每10 ms一次)傳輸。舉例而言,eDRS可在滿足條件SFN mod eDRS_Cycle = 0之每一子訊框(借助於實例說明為第一子訊框SF0)處根據週期eDRS_Cycle予以傳輸。在一些部署中,存取點110可自動地傳輸指定eDRS子訊框而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然而,在其他部署中,存取點110可經需要以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以傳輸指定之eDRS子訊框。 回應於接收自存取點110之下行鏈路傳輸,存取終端機120可經組態以在控制頻道上傳輸控制發信號至存取點110。舉例而言,控制發信號可包括應答(ACK/NACK)或頻道狀態資訊(CSI)。應答可包括對一或多個傳輸之回饋,例如群組ACK (GACK)。CSI可包括頻道品質索引(CQI)、秩索引(RI)、預寫碼器矩陣索引(PMI)或其任何組合。控制發信號亦可包括參考發信號。參考發信號可具有對於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兩者已知之信號結構,此舉可促進存取點110處之頻道估計及解調變。 應答可對應於單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程序(單一子訊框),或可橫跨多個HARQ程序(多個子訊框)。舉例而言,並非傳輸對應於HARQ程序之最遲循環之資訊,存取終端機120可儲存用於複數個循環之HARQ回饋,且傳輸對應於複數個HARQ循環及/或複數個HARQ程序的HARQ回饋。存取點110可半靜態或動態地請求HARQ回饋。半靜態請求可由RRC組態或半持久發信號來特徵化(例如,使用層1信號啟用或禁用但使時段有效)。動態請求可以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格式攜載。 習知地,控制發信號可使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或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至存取點110。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120可經組態以在存在待傳輸之應用程式資料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號時使用PUSCH,且在不存在應用程式資料或RRC發信號情況下使用PUCCH。 在一些實施中,存取終端機120在PUCCH上使用整個子訊框來傳輸控制發信號,且可經需要以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存取終端機120可被需要(由相關技術標準、政府法規等) 以在貫穿整個子訊框進行傳輸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若競爭失敗,則存取終端機120不可傳輸控制發信號,此舉對存取點110及存取終端機120之操作具有負面影響。 在其他實施中,將增強型PUCCH(ePUCCH)分配至存取終端機120。類似於PUCCH,ePUCCH橫跨時域中之整個子訊框。但ePUCCH亦佔用頻域中之多個資源區塊。ePUCCH中之一或多個資源區塊可經交插,使得其在頻域中並非係連續的。中間資源區塊可經分配用於其他傳輸(例如,PUSCH傳輸)。大體而言,存取點110可分配ePUCCH至一群存取終端機,且針對群組ACK (GACK)間歇地輪詢該群存取終端機。存取終端機可接著使用所分配之ePUCCH以控制發信號做出回應。然而,使用ePUCCH抑或PUCCH,存取終端機120可被需要(由相關技術標準、政府法規等)以於在特定子訊框中傳輸控制發信號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且若存取終端機120未能贏得將通信媒體132用於將傳輸ePUCCH或PUCCH所在之子訊框之競爭,則控制發信號可不被發送或可被延遲。 舉例而言,若類似於LTE話音通信(VoLTE)之類似潛時敏感性應用正在操作,則重要的是存取終端機120能夠將應答傳輸至存取點110。若存取終端機120在競爭時段期間未能贏得通信媒體132,則不可傳輸應答,且VoLTE操作可不利地受到影響。作為另一實例,存取點110可依賴於接收自存取終端機120之CSI以執行排程。若存取終端機120在競爭時段期間未能贏得通信媒體132,則不可傳輸CSI,且排程操作可不利地受到影響。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存取終端機120傳輸控制發信號(應答、CSI等)至存取點110同時最小化針對通信媒體132之競爭,且因此避免未能獲得存取通信媒體132之可能性。替代使用PUCCH傳輸控制發信號(如習知方法中一般),本發明之存取終端機120使用將被稱作「短共同控制頻道」之頻道。短共同控制頻道發信號可在最小競爭情況下例如在無競爭情況下予以傳輸。當經分配用於上行鏈路發信號時,短共同控制頻道發信號可被稱作「sPUCCH」發信號。然而,如下文將描述,短共同控制頻道發信號可又在下行鏈路上利用。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sPUCCH發信號可經組態以符合無競爭傳輸法規。舉例而言,歐洲之當前ETSI競爭規則書面要求允許某分率之傳輸(例如,超出給定持續時間之5%)以在不需要競爭情況下進行,儘管競爭通常以其他方式被需要。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可經傳輸,使得存取終端機120在控制頻道上傳輸控制發信號同時使對通信媒體132之競爭最小化但保持符合ETSI競爭規則。 如上文所提到,潛時敏感性應用(類似於VoLTE)可受益於使競爭最小化。然而,例如,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亦可用於針對高優先權訊務(例如,高優先權QoS分類)或快速CSI回饋的應答。因此,存取點110可具體分配資源用於存取終端機120以傳輸對高優先權訊務之應答。 圖4為說明可結合圖3之虛擬TDD訊框結構使用之實例sPUCCH格式的資源地圖。如圖4中所描繪,資源地圖包括表示時域之水平軸線及表示頻域之垂直軸線。時域被劃分成符號週期,例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週期。每一符號週期可能能夠含有單一符號。頻域經劃分成載頻調,例如,OFDM載頻調。 圖4之資源地圖經劃分成資源要素陣列。資源地圖中之每一行係與單一符號週期相關聯。應理解,同一行中之資源要素可被稱作包括於同一符號週期中。如圖4中所描繪,存在標記為SP1、SP2、SP3、SP4、SP5、SP6及SP7之七個符號週期。然而,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資源地圖可具有多於七個或少於七個之符號週期。 資源地圖中之每一列係與單一載頻調群組相關聯。每一載頻調群組可包括一或多個載頻調。在LTE中,例如,載頻調可經組織成由十二個相鄰15 kHz載頻調組成之180 kHz載頻調群組。因此,在一些實施中,圖4之載頻調群組可包括十二個相鄰之15 kHz載頻調,且可與180 kHz LTE頻帶對準。 如圖4中所描繪,存在標記為TG1、TG2、TG3、TG4、TG5、TG6、TG7、TG8、TG9、TG10、TG11、TG12、TG13、TG14及TG15之十五個載頻調群組。然而,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資源地圖可具有多於十五個或少於十五個載頻調群組。 圖4之資源地圖中標記為410或420的每一矩形可表示資源要素,或與一個符號週期及一個載頻調群組之獨特組合相關聯之資源要素。資源地圖包含未選資源要素410及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為簡潔起見,標記提供於圖4中用於未選資源要素410中之一者及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中之一者。然而,應理解,未選資源要素410通常描繪為空白矩形,且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通常描繪為帶陰影矩形。 圖4之資源地圖可由存取點110使用以將資源分配給存取終端機120。舉例而言,存取點110可出於特定目的(例如,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選擇一或多個特定資源要素。存取點110接著可傳輸資源分配訊息至存取終端機120。資源分配訊息將指示,哪些特定資源要素(若存在)將由存取終端機120用於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存取終端機120在接收到資源分配訊息之後將使用指示於資源分配訊息中之資源要素而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如上文所提到,每一資源要素表示一個符號週期與一個載頻調群組之獨特組合。 替代地或另外,存取點110可將資源分配訊息傳輸至類似於存取終端機120之存取終端機的群組。資源分配可分配存取終端機群組可傳輸控制發信號所在之共同資源。傳輸可經分碼多工,使得存取點110可區分來自不同存取終端機之傳輸。 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可由存取終端機120在經組態資源上傳輸而不需要存取點110針對控制發信號輪詢存取終端機120。相比而言,ePUCCH可預期為僅在由存取點110輪詢時攜載控制發信號。 根據本發明,存取點110可使用本發明之PUCCH、ePUCCH及sPUCCH發信號之任何組合分配資源用於特定存取終端機120或存取終端機120之群組。然而,存取點110亦可採用各種配置規則。舉例而言,存取點110可將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資源指派給LBT訊框內之傳輸機會(TxOP)。替代地或另外,存取點110可指派本發明之在LBT訊框外部之sPUCCH發信號資源至存取點110尚未經保留用於通信媒體132之指定上行鏈路子訊框。 作為另一實例,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可經分配至亦包括ePUCCH分配之子訊框。如此做,存取點110可將不同交插(例如,非連續資源區塊之不同群組)指派至本發明之ePUCCH資源及sPUCCH發信號。若存取終端機120為子訊框中用於本發明之ePUCCH資源及sPUCCH發信號兩者的所分配資源,則存取終端機120可經組態以使用本發明之ePUCCH資源或sPUCCH發信號但非兩者傳輸控制發信號。 在另一實例中,存取點110可將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分配至並不含有ePUCCH資源之子訊框。 未選資源要素410包含並未用於控制發信號(應答、CSI等,如上文所提到)之資源要素。如本文中所使用,諸如未選資源要素410之「未選」資源要素為並未由存取點110選擇以用於傳輸控制發信號的資源要素。因此,存取終端機120可不使用與未使用資源要素410相關聯之任何符號/載頻調組合進行傳輸。另外或替代地,存取終端機120可使用未使用資源要素410進行傳輸以傳輸不包括控制發信號(例如,資料、PUSCH發信號等)之發信號。 圖4之資源地圖中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包含分配至存取終端機120並由該存取終端機120用於控制發信號(應答、CSI等,如上文所提到)的資源要素。舉例而言,存取點110可分配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當中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且存取終端機120可使用與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相關聯之符號週期及載頻調在上行鏈路上傳輸控制發信號。所分配控制信號資源要素420可被分配給上行鏈路子訊框、專用子訊框或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可經合適地分配之任何其他子訊框。 儘管描繪於圖4中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佔用兩個最早符號週期(資源地圖之最左側),但應理解,圖4之資源地圖不必展示可用於分配之每一資源要素,且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不必係在所選擇之最早符號週期當中。此外,可用於分配之資源要素可包含不定數目個符號週期及不定數目個載頻調或載頻調群組,且描繪於圖4中之資源地圖可由較小分率之大得多之陣列組成。舉例而言,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佔用兩個連續符號週期(如圖4中所描繪)、三個連續符號週期、四個連續符號週期等。 在一些實施中,資源要素可使用資源區塊來分配,其中每一資源區塊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及複數個載頻調。舉例而言,LTE資源區塊可包括七個連續符號週期(具有0.5毫秒之總持續時間)及十二個相鄰載頻調(橫跨180 kHz之頻率頻帶)。在此實例中,LTE資源區塊將包括84個資源要素之陣列。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經選擇為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資源要素中的兩者或多於兩者為並行的。舉例而言,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包括與同一符號週期相關聯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如圖4中所描繪,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包含與SP1相關聯之多個並行資源要素。舉例而言,分別位於SP1/TG2及SP1/TG4處之資源要素為並行的。 作為另一實例,經選擇為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多個並行資源要素可與未選資源要素410交插,亦即, 在頻域中藉由其之間的未選資源要素410彼此隔開。舉例而言,如圖4中所描繪,分別位於SP1/TG2及SP1/TG4處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由位於SP1/TG3處之一或多個未選資源要素410彼此隔開。然而,應理解,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不與未選資源要素410交插,或未選資源要素410之數目可發生變化,使得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間的間距(若存在)並非為均勻的。實情為,緊鄰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間在頻域中的分離程度可發生變化。如上文所提到,未選資源要素410可由存取點110分配用於其他傳輸,例如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或上行鏈路相關傳輸。 作為又一實例,經選擇為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多個並行資源要素可與不同資源區塊相關聯。舉例而言,載頻調群組TG1、TG2等可各自由十二個載頻調組成。此外,每一載頻調群組可與資源區塊(例如,LTE資源區塊)中之十二個載頻調對準。根據此實例,分別位於SP1/TG2及SP1/TG4處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將與不同資源區塊相關聯。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經選擇,使得其受約束於特定符號週期或依據圖4之資源地圖受約束於特定行。如圖所示,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受約束於圖4中描繪之七個符號週期中的兩者。舉例而言,如圖4中所描繪,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受約束於兩個符號週期,使得經選擇為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每一資源要素係與兩個符號週期中之一者相關聯。 此外,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受約束於特定時槽或子訊框內之一或多個符號週期,使得時槽或子訊框內之剩餘符號週期並不含有任何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受約束至之符號週期的數目可小於包括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之時槽或子訊框中之符號週期的總數。舉例而言,圖4中描繪之符號週期SP1至SP7可包括於LTE子訊框之特定時槽中。在此實例中,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受約束於符號週期SP1及SP2,使得控制發信號受約束於符號週期SP1及SP2,且子訊框中之剩餘符號週期(SP3至SP7)並不含有任何控制發信號。 因此,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包括用於控制發信號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其中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同一符號週期中之並行資源要素(例如,SP1中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如圖4中所描繪),且可進一步包括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其中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包括於一或多個連續符號週期至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之符號週期(例如,SP2中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如圖4中所描繪)。此外,資源分配訊息可指示,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及連續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其他實例將經提供以便區別本發明之分配與習知分配。根據一個習知實施,存取點110可分配呈PUCCH形式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假定包括具有一毫秒之總持續時間之十四個符號週期之子訊框,PUCCH可由佔用十四個連續(亦即,非並行)符號週期之十四個資源要素構成。此PUCCH分配可需要存取終端機120貫穿子訊框之整個持續時間傳輸控制發信號。 相比而言,本發明之存取點110可以不同分析分配資源要素。詳言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在時域中精簡且在頻域中擴展(相對於在之前實例中概述之PUCCH實施)。並非分配連續符號週期中之十四個資源要素,本發明之存取點110可分配第一符號週期中之十二個不同載頻調上之十二個並行資源要素,及第二符號週期中之十二個不同載頻調上之另外十二個並行資源要素(如圖4中所描繪)。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可經佈置,使得存取終端機120之傳輸符合無競爭傳輸約束(例如,技術標準、政府法規等)。舉例而言,一些約束要求,使用超出特定百分數之可用時域資源的存取終端機120在傳輸之前必須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詳言之,當前ETSI競爭規則書面要求允許某一分率之傳輸(例如,5%)進行而不需要競爭,儘管競爭通常以其他方式被需要。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可經傳輸,使得存取終端機120傳輸控制發信號(例如,使用由ETSI競爭規則允許之該分率之傳輸)同時最小化對通信媒體132之競爭但保持符合ETSI競爭規則。無競爭存取可帶來針對存取點110及120兩者之顯著優勢,如上文所提到。舉例而言,競爭規則可指示,無競爭存取在200毫秒持續時間上必須限於10毫秒。因此,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可經調整,以便藉由在200毫秒持續時間上在控制頻道上傳輸控制發信號歷時小於10毫秒(小於5%)而使競爭最小化。 作為一實例,考慮存取點110分配跨越給定無線電訊框中之每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延伸之PUCCH的實施。返回至圖3之實例,在TDD組態3中每無線電訊框可存在三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且存取終端機120將因此進行傳輸達該時間的至少30%。因為存取終端機120將進行傳輸達該時間的30%,所以存取終端機120將被需要(依據ETSI競爭規則)以在傳輸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 作為另一實例,考慮存取點110分配跨越給定無線電訊框中之僅一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延伸之PUCCH的實施。在此情境下,存取終端機120將仍被需要以在傳輸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此係因為存取終端機120將在無線電訊框之至少10%期間進行傳輸。 相比而言,本發明之存取終端機120可在無競爭情況下進行傳輸同時保持符合ETSI競爭規則。舉例而言,考慮如下實施:特定無線電訊框由一百四十個符號週期構成,且存取點110在單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僅兩個符號週期上將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分配給存取終端機120。如將理解,此舉可藉由在若干不同載頻調群組之間擴展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來達成。在此情境下,存取終端機120將進行傳輸達大約時間的1.4%。因此,存取終端機120將不被需要(依據ETSI競爭規則)以在傳輸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 作為另一實例,考慮存取終端機120使用無線電訊框之每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之兩個符號週期傳輸控制發信號的實施。若無線電訊框為TFF組態3無線電訊框,則其將包括三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在此情境下,存取終端機將進行傳輸達大約時間的4.3%。因此,存取終端機120將不被需要(依據ETSI競爭規則)以在傳輸之前競爭對通信媒體132之存取。 除促進符合競爭規則(例如,ETSI競爭規則)外,根據圖4之資源地圖之控制發信號帶來其他優勢。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120可被需要(由相關技術標準、政府法規等)以將功率頻譜密度(亦即,每頻率單位之傳輸功率)限於某值。藉由使用在時間上精簡(例如,依據符號週期之數目)且在頻率上擴展(例如,依據OFDM載頻調之數目)之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420,存取終端機120可受益於較高傳輸功率同時保持符合功率頻譜密度約束。 本發明之sPUCCH發信號概念亦可應用至下行鏈路發信號。舉例而言,存取點110可回應於接收自存取終端機120之上行鏈路傳輸而傳輸應答至存取終端機120。習知地,存取點110可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傳輸應答。然而,存取點110可採用本發明之短的共同控制發信號以便使對通信媒體132之競爭最小化。舉例而言,存取點110可藉由限制應答至一個符號週期而動態地調整PDCCH之持續時間。 圖5為說明根據上文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通信方法之流程圖。舉例而言,方法500可由存取點(例如,說明於圖1中之存取點110)執行。 如圖所示,存取點可自包含複數個資源要素之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每一資源要素係與子訊框內複數個符號週期之一個符號週期相關聯,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同一符號週期中之並行資源要素(區塊502)。舉例而言,選擇可藉由諸如處理系統116及記憶體組件118或類似者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來執行。存取點可進一步傳輸資源分配至存取終端機,資源分配指示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子訊框之控制發信號部分(區塊504)。舉例而言,傳輸可藉由諸如處理系統116及記憶體組件118或類似者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來執行。 為方便起見,存取點110在圖1中展示為包括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實例組態的各種組件。然而,應瞭解,所說明區塊可以各種方式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中,圖1之組件可實施於一或多個電路中,諸如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一或多個ASIC(其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中。此處,每一電路可使用及/或併有至少一個記憶體組件從而儲存由電路使用之資訊或可執行程式碼以提供此功能性。 圖6提供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用於實施存取點110之設備的替代性說明。 圖6說明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實例設備600。用於自包含複數個資源要素之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模組602至少在一些態樣中可對應於(例如)如本文中所論述之通信控制器或其組件(例如,通信控制器114或類似者),每一資源要素與子訊框內複數個符號週期之一個符號週期相關聯,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同一符號週期中之並行資源要素。用於傳輸資源分配至存取終端機之模組604至少在一些態樣中可對應於(例如)如本文中所論述之通信裝置或其組件(例如,通信裝置112或類似者),資源分配指示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子訊框的控制發信號部分。 圖6之模組的功能性可以與本文中之教示一致的各種方式實施。在一些設計中,此等模組之功能性可實施為一或多個電組件。在一些設計中,此等區塊之功能性可實施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組件的處理系統。在一些設計中,此等模組之功能性可使用(例如)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例如,ASIC)之至少一部分來實施。如本文中所論述,積體電路可包括處理器,軟體,其他相關組件,或其某一組合。因此,不同模組之功能性可實施為(例如)積體電路之不同子集,一組軟體模組之不同子集,或其一組合。又,應瞭解,給定子集(例如,積體電路及/或一組軟體模組之給定子集)可提供用於一個以上模組之功能性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圖6所表示之組件及功能以及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組件及功能可使用任何適合之構件來實施。亦可至少部分使用如本文中所教示之相對應的結構來實施此類構件。舉例而言,上文所述之組件結合圖6之「用於……之模組」組件亦可對應於類似地指定之「用於……之構件」功能性。因此,在一些態樣中,可使用處理器組件、諸積體電路或其他如本文中所教示之適合的結構中之一或多者實施此類構件中之一或多者。 圖7為說明根據上文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通信方法之流程圖。舉例而言,方法700可由存取終端機(例如,說明於圖1中之存取終端機120)執行。 如圖所示,存取終端機可自存取點接收資源分配訊息,其中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同一符號週期內之並行資源要素(區塊702)。舉例而言,接收可藉由諸如通信裝置122或類似者之通信裝置執行。存取終端機120可進一步在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區塊704)。舉例而言,傳輸可由諸如通信裝置122或類似者之通信裝置執行。 為方便起見,存取終端機120在圖1中展示為包括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實例組態的各種組件。然而,應瞭解,所說明區塊可以各種方式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中,圖1之組件可實施於一或多個電路中,諸如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一或多個ASIC(其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中。此處,每一電路可使用及/或併有至少一個記憶體組件從而儲存由電路使用之資訊或可執行程式碼以提供此功能性。 圖8提供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用於實施存取終端機120之設備的替代性說明。 圖8說明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實例設備800。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模組802至少在一些態樣中可對應於(例如)如本文中所論述之通信控制器或其組件(例如,通信控制器122或類似者),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用於在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模組804至少在一些態樣中可對應於(例如)如本文中所論述之通信裝置或其組件(例如,通信裝置122或類似者)。 圖8之模組的功能性可以與本文中之教示一致的各種方式實施。在一些設計中,此等模組之功能性可實施為一或多個電組件。在一些設計中,此等區塊之功能性可實施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組件的處理系統。在一些設計中,此等模組之功能性可使用(例如)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例如,ASIC)之至少一部分來實施。如本文中所論述,積體電路可包括處理器,軟體,其他相關組件,或其某一組合。因此,不同模組之功能性可實施為(例如)積體電路之不同子集,一組軟體模組之不同子集,或其一組合。又,應瞭解,給定子集(例如,積體電路及/或一組軟體模組之給定子集)可提供用於一個以上模組之功能性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圖8所表示之組件及功能以及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組件及功能可使用任何適合之構件來實施。亦可至少部分使用如本文中所教示之相對應的結構來實施此類構件。舉例而言,上文所述之組件結合圖8之「用於……之模組」組件亦可對應於類似地指定之「用於……之構件」功能性。因此,在一些態樣中,可使用處理器組件、諸積體電路或其他如本文中所教示之適合的結構中之一或多者實施此類構件中之一或多者。 應理解,本文中使用諸如「第一」、「第二」等之指定對元件的任何參考通常不限制彼等元件之數量或次序。實情為,本文中可使用此等指定作為區別兩個或多於兩個元件或元件之若干例項的習知方法。因此,對第一及第二元件之參考不意謂此處僅可使用兩個元件或第一元件必須以某一方式先於第二元件。此外,除非另外陳述,否則一組元件可包含一或多個元件。另外,描述內容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形式術語「A、B或C中之至少一者」或「A、B或C中之一或多者」或「由A、B及C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者」意謂「A或B或C或此等元件之任何組合」。舉例而言,此術語可包括A、或B、或C、或A及B、或A及C、或A及B及C、或2A、或2B、或2C等。 鑒於以上描述及解釋,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的組合。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上文大體按其功能性予以了描述。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或為軟體視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而定。對於每一特定應用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變化之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不應將該等實施決策解釋為導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因此,應瞭解,(例如)設備或設備之任何組件可經組態以(或可操作以或經調適以)提供功能性,如本文中所教示。此舉可(例如)藉由以下各者達成:藉由製造(例如,加工)設備或組件以使其將提供功能性;藉由程式化設備或組件以使其將提供功能性;或通過使用一些其他適合之實施技術。作為一個實例,積體電路可經加工以提供必需功能性。作為另一實例,積體電路可經加工以支援必需的功能性且接著經組態(例如,經由程式化)以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為又一實例,處理器電路可執行程式碼以提供必需的功能。 此外,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描述之方法、序列及/或演算法可以硬體、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以兩者之組合直接體現。軟體模組可駐留於以下各者中: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暫存器、硬碟、可卸除式磁碟、CD-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其他形式的暫時性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例中,儲存媒體可與處理器(例如,快取記憶體)成一體式。 因此,亦應瞭解,例如,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可包括體現用於通信之方法的暫時性或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儘管前述揭示內容展示各種說明性態樣,但應注意,在不偏離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範疇的情況下,可對所說明之實例作出各種改變及修改。本發明不意欲獨自限於特定所說明之實例。舉例而言,除非另外指出,否則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態樣之方法請求項的功能、步驟及/或動作不必以任何特定次序執行。此外,儘管某些態樣可以單數形式描述或主張,但除非明確陳述限制單數,否則涵蓋複數形式。
110‧‧‧存取點 112‧‧‧通信裝置 114‧‧‧通信控制器 116‧‧‧處理系統 118‧‧‧記憶體組件 120‧‧‧存取終端機 122‧‧‧通信裝置 124‧‧‧通信控制器 126‧‧‧處理系統 128‧‧‧記憶體組件 130‧‧‧無線鏈路 132‧‧‧通信媒體 140‧‧‧主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42‧‧‧次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50‧‧‧主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52‧‧‧次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202‧‧‧競爭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系統 204‧‧‧競爭節點 230‧‧‧無線鏈路 410‧‧‧未選資源要素 420‧‧‧控制發信號資源要素 500‧‧‧方法 502‧‧‧區塊 504‧‧‧區塊 600‧‧‧實例設備 602‧‧‧用於自包含複數個資源要素之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模組 604‧‧‧用於傳輸資源分配至存取終端機之模組 700‧‧‧方法 702‧‧‧區塊 704‧‧‧區塊 800‧‧‧實例設備 802‧‧‧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模組 804‧‧‧用於在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模組
隨附圖式經呈現以輔助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且僅經提供用於說明本發明之態樣且不限制本發明。 圖1說明包括與一存取終端機通信之一存取點之實例無線通信系統。 圖2為說明共用通信媒體上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之間的競爭之系統層級圖。 圖3說明實例虛擬分時雙工(TDD)訊框結構。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資源地圖。 圖5為說明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通信方法之流程圖。 圖6說明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實例設備。 圖7為說明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通信方法之流程圖。 圖8說明表示為一系列相關功能模組之實例設備。
110‧‧‧存取點
112‧‧‧通信裝置
114‧‧‧通信控制器
116‧‧‧處理系統
118‧‧‧記憶體組件
120‧‧‧存取終端機
122‧‧‧通信裝置
124‧‧‧通信控制器
126‧‧‧處理系統
128‧‧‧記憶體組件
130‧‧‧無線鏈路
132‧‧‧通信媒體
140‧‧‧主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42‧‧‧次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50‧‧‧主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152‧‧‧次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收發器

Claims (40)

  1. 一種通信方法,其包含: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終端機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資源要素中之每一資源要素與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個載頻調相關聯,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包括與該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第一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一資源要素及與不同於該第一載頻調之一第二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二資源要素。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該第一資源要素與一第一資源區塊相關聯且該第二資源要素與不同於該第一資源區塊之一第二資源區塊相關聯。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該第一資源區塊與該第二資源區塊相隔未選擇用 於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個未選資源區塊。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及該第二資源區塊中之每一者為一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該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包括七個連續符號週期及十二個相鄰載頻調。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與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相關聯之該同一符號週期包括小於一無線電訊框內之符號週期之一總數的5%,其中剩餘符號週期不包括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任何資源要素。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自該存取終端機接收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該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該接收:自一後續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用於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後續符號週期中之並行資源要素;及使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傳輸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包括一應答(ACK)。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子訊框選擇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包括於在包括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所在之該符號週期後的一或多個連續符號週期中;且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及該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11. 一種設備,其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耦接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組態以: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一收發器,該收發器經組態以: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終端機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12. 如請求項11之設備,其中該複數個資源要素中之每一資源要素與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個載頻調相關聯,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包括與該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第一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一資源要素及與不同於該第一載頻調之一第二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二資源要素。
  13. 如請求項12之設備,該第一資源要素與一第一資源區塊相關聯且該第二資源要素與不同於該第一資源區塊之一第二資源區塊相關聯。
  14. 如請求項13之設備,該第一資源區塊與該第二資源區塊相隔未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個未選資源區塊。
  15. 如請求項13之設備,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及該第二資源區塊中之每一者為一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該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包括七個連續符號週期及十二個相鄰載頻調。
  16. 如請求項11之設備,其中與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相關聯之該同一符號週期包括小於一無線電訊框內之符號週期之一總數的5%,其中剩餘符號週期不包括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任何資源要素。
  17. 如請求項11之設備,其中該收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自該存取終端機接收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18.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中,回應於該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該接收,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進一步組態以:自一後續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用於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後續符號週期中之並行資源要素;及使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後續資源要素傳輸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19. 如請求項18之設備,其中該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包括一應答(ACK)。
  20. 如請求項1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進一步組態以自該子訊框選擇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包括於在包括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所在之該符號週期後的一或多個連續符號週期中;且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及該一或多個連續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
  21. 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構件,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 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之構件,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終端機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22. 一種包含用於使得一電腦或處理器執行操作之至少一個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自一子訊框選擇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用於控制發信號之程式碼,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傳輸一資源分配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之程式碼,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終端機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23. 一種通信方法,其包含: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 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點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資源要素中之每一資源要素與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個載頻調相關聯,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包括與該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第一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一資源要素及與不同於該第一載頻調之一第二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二資源要素。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該第一資源要素與一第一資源區塊相關聯且該第二資源要素與不同於該第一資源區塊之一第二資源區塊相關聯。
  26. 如請求項25之方法,該第一資源區塊與該第二資源區塊相隔未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個未選資源區塊。
  27.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及該第二資源區塊中之每一者為一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該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包括七個連續符號週期及十二個相鄰載頻調。
  28.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與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相關聯之該同一符號週期包括小於一無線電訊框內之符號週期之一總數的5%,其中剩餘符號週期不包括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任何資源要素。
  29.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自該存取點接收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包括一應答(ACK)。
  31. 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構件,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構件,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點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32. 一種包含用於使得一電腦或處理器執行操作之至少一個指令之非暫 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之程式碼,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用於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程式碼,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點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33. 一種設備,其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耦接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經組態以自一存取點接收一資源分配訊息,其中該資源分配訊息指示來自一子訊框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經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其中該子訊框包括複數個符號週期且每一符號週期包括複數個資源要素,其中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包括於一同一符號週期中的並行資源要素;及一收發器,該收發器經組態以在該所指示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傳輸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其中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為一共享通信媒體之資源 要素,該共享通信媒體由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中操作之該存取點及在不同於該第一RAT之一第二RAT中操作之至少一個其他裝置共享。
  34.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複數個資源要素中之每一資源要素與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個載頻調相關聯,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包括與該複數個載頻調中之一第一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一資源要素及與不同於該第一載頻調之一第二載頻調相關聯之一第二資源要素。
  35. 如請求項34之設備,該第一資源要素與一第一資源區塊相關聯且該第二資源要素與不同於該第一資源區塊之一第二資源區塊相關聯。
  36. 如請求項35之設備,該第一資源區塊與該第二資源區塊相隔未選擇用於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個未選資源區塊。
  37. 如請求項35之設備,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及該第二資源區塊中之每一者為一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該長期演進(LTE)資源區塊包括七個連續符號週期及十二個相鄰載頻調。
  38.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與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相關聯之該同一符號週期包括小於一無線電訊框內之符號週期之一總數的5%,其中剩餘符號週期不包括經分配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任何資源要素。
  39.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 在該所選擇之兩個或多於兩個資源要素上自該存取點接收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
  40.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包括一應答(ACK)。
TW105128055A 2015-08-31 2016-08-31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TWI708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2433P 2015-08-31 2015-08-31
US62/212,433 2015-08-31
US15/249,954 2016-08-29
US15/249,954 US10374777B2 (en) 2015-08-31 2016-08-29 Control signaling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7569A TW201717569A (zh) 2017-05-16
TWI708497B true TWI708497B (zh) 2020-10-21

Family

ID=5694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055A TWI708497B (zh) 2015-08-31 2016-08-31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777B2 (zh)
EP (1) EP3345445B1 (zh)
JP (1) JP6824965B2 (zh)
KR (1) KR20180048903A (zh)
CN (1) CN108029112B (zh)
BR (1) BR112018003981A2 (zh)
DK (1) DK3345445T3 (zh)
ES (1) ES2876946T3 (zh)
HU (1) HUE054911T2 (zh)
PL (1) PL3345445T3 (zh)
PT (1) PT3345445T (zh)
RU (1) RU2727795C2 (zh)
SI (1) SI3345445T1 (zh)
TW (1) TWI708497B (zh)
WO (1) WO20170407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127B (zh) * 2015-09-06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366075B1 (en) * 2015-10-19 2020-07-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a user equipment (ue)
BR112018016752A2 (pt) 2016-02-18 2018-12-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programa de computador,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 primeiro e segundo dispositivos de comunicação.
WO2018227208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Intel IP Corporation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ment and scheduling request information on a control channel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KR20210087089A (ko) 2018-11-27 2021-07-09 엑스콤 랩스 인코퍼레이티드 넌-코히어런트 협력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0756782B1 (en) 2019-04-26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1032841B2 (en) 2019-04-26 2021-06-08 XCOM Labs, Inc.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WO2021242574A1 (en) 2020-05-26 2021-12-02 XCOM Labs, Inc. Interference-aware beamforming
CA3195885A1 (en) 2020-10-19 2022-04-28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6858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893A (en) * 1884-07-15 Elevator-hatch way opening mechanism
EP1944896A1 (en) *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81095B1 (ko) * 2007-04-26 2014-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05385B1 (ko) * 2008-03-16 2009-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의 효율적인 전송방법
US8422439B2 (en) * 2008-12-31 2013-04-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channel in the absence of user data
CN101873601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JP5647332B2 (ja) * 2010-04-12 2014-12-2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ブートプロセスでのリリースの段階化された制御
CN102238732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调度方法和装置
KR101673906B1 (ko) * 2010-04-29 2016-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공간 다중화 제어 채널 지원을 위한 상향 링크 ack/nack 채널의 맵핑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286255A1 (en) *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091773B1 (en) * 2014-01-26 2019-03-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pet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of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EP2919546A1 (en) 2014-03-12 2015-09-16 Nokia Corporation Coordination of RTS-CTS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201014B2 (en) * 2015-08-12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6858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所發表之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BRAN);5 GHz high performance RLAN; Harmonized EN cover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3.2 of the R&TTE Directive【https://www.etsi.org/deliver/etsi_en/301800_301899/301893/01.07.01_60/en_301893v010701p.pd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9112A (zh) 2018-05-11
HUE054911T2 (hu) 2021-10-28
JP6824965B2 (ja) 2021-02-03
US10374777B2 (en) 2019-08-06
JP2018525945A (ja) 2018-09-06
PT3345445T (pt) 2021-06-28
US20170093545A1 (en) 2017-03-30
PL3345445T3 (pl) 2021-11-02
EP3345445B1 (en) 2021-05-26
DK3345445T3 (da) 2021-06-21
KR20180048903A (ko) 2018-05-10
RU2018106895A (ru) 2019-10-03
SI3345445T1 (sl) 2021-12-31
RU2018106895A3 (zh) 2020-02-10
TW201717569A (zh) 2017-05-16
BR112018003981A2 (pt) 2018-09-25
CN108029112B (zh) 2022-03-29
EP3345445A1 (en) 2018-07-11
WO2017040716A1 (en) 2017-03-09
ES2876946T3 (es) 2021-11-15
RU2727795C2 (ru)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497B (zh) 在共享通信媒體中控制發信號
RU2738349C2 (ru) Способы гибк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ресурсов
CN111357238B (zh) 选择新无线电上行链路资源以发送随机接入过程通信
JP6745360B2 (ja) ダウンリンク送信の設定
CN111543096A (zh) Nr-ss中的资源指派
CN113170316B (zh) 用于新无线电非许可的时隙格式指示符增强
US11483095B2 (en) Time varying code block group granularity for hybrid automatic receipt request processes in new radio-unlicensed operations
US20180351591A1 (en) Cross-operator cross-link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with dynamic tdd
US11659593B2 (en) Procedur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KR2022002321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전력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15190517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220312459A1 (en) Enhanced Configured Grants
US20200366440A1 (en)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on reference signal-assisted new radio tracking
US11653388B2 (e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US11737033B2 (en) Power control in NR-NR dual connectivity
KR2022003667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준정적 채널 점유 방법 및 장치
US10945152B2 (en) Base station contention window update with AUL in TxOP
US11382094B2 (en) Optimized self-contained transmission in NR-SS
WO2022027294A1 (en) Mobi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enhanced configured grants
CN115399050A (zh) 基于随机接入带宽的通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