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149B -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149B
TWI708149B TW107142493A TW107142493A TWI708149B TW I708149 B TWI708149 B TW I708149B TW 107142493 A TW107142493 A TW 107142493A TW 107142493 A TW107142493 A TW 107142493A TW I708149 B TWI708149 B TW I708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ocessing unit
unit
voltage
transmis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0677A (zh
Inventor
張慶彥
Original Assignee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8149B/zh
Priority to CN201811525156.6A priority patent/CN111241014B/zh
Priority to US16/517,492 priority patent/US10649012B1/en
Publication of TW20202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1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72Drivers or receiv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03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voltage only, e.g. digital volt meters (DV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r analysing measured signals, e.g. for indicating peak values ; Details concerning sampling, digitizing or waveform capturing
    • G01R19/2509Details concerning sampling, digitizing or waveform captur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02Switching arrangements with several input- or output terminals
    • H03K17/005Switching arrangements with several input- or output terminals with several input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1205Multiplexed conver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1Multimode Transmission,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s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f the content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or transmitting with different error corrections, different keys or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介面傳輸模組。介面傳輸模組包括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類比電源端、數位電源端、接收單元、發送單元、多工處理單元、以及處理單元。介面傳輸模組通過多個操作模式的設定,分別調整類比電源端、數位電源端、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處理單元、接收單元、發送單元、以及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以進行多個感測信號的傳輸。

Description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特別是涉及低消耗功率的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在行動裝置中,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雖然可以直接通過MIPI D-PHY介面與處理器進行通訊,但是對於影像的各種要求越來越高,影像感測器的感測信號直接傳輸給處理器進行處理,已經成為中低階行動裝置的解決方案,無法滿足高階影像需求。因此,在相機模組與處理器之間設置一介面傳輸模組,對影像感測信號進行預先處理,成為一個設計趨勢。然而,增加介面傳輸模組在電路中,會增加一定程度的消耗功率,對於行動裝置的電能消耗形成一定的負擔。
因此,提供一個低消耗功率的介面傳輸模組,已經成為業界的重要課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介面傳輸模組。
介面傳輸模組電性連接一感測器以及一應用處理器,所述介面傳輸模組包括:一信號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器,接收所述感測器傳送的多個感測信號;一信號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輸出所述多個感測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一類比電源端,電性連接一第一電壓;一數位電源端,電性連接一第二電壓;一接收單元,包括一輸入端、一輸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一發送單元,包括一輸入端、一輸出端、以及一控制端;一多工處理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控制端、以及一輸出端,其中,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第一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第二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輸出端,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出端;以及一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接收所述第二電壓以進行運作;其中,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以及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輸入端以及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電壓是用於提供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運作的電能,所述第二電壓是用於提供所述處理單元運作的電能;其中,所述介面傳輸模組通過多個操作模式的設定,分別調整所述類比電源端、所述數位電源端、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以進行所述多個感測信號的傳輸。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一介面傳輸模組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所述介面傳輸模組電性連接一感測器以及一應用處理器,所述介面傳輸模組接收所述感測器的多個感測信號,所述介面傳輸模組包括一信號輸入端、一信號輸出端、一類比電源端、一數位電源端、一接收單元、一發送單元、一多工處理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所述信號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器,接收所述感測器傳送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所述信號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輸出所述多個感測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所述接收單元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發送單元電性連接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所述信號輸出端、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信號傳輸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設定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一操作模式;根據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操作模式,調整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類比電源端、所述數位電源端、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以及傳輸所述多個感測信號。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介面傳輸模組,通過開啟或關閉接收單元、發送單元、多工處理單元、處理單元等元件,可以大幅降低消耗功率,也可以提高相對應的散熱效率,更可以通過多種操作模式的運作,提供客戶更多設計方案。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提供有關“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提供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提供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 “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含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連接感測器以及應用處理器的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介面傳輸模組1電性連接感測器2以及應用處理器3。感測器2是影像感測器,應用處理器3則是對應處理相關影像感測信號的處理器。感測器2與介面傳輸模組1以及介面傳輸模組1與應用處理器3之間都是通過行動產業處理器介面中D實體層(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D-physical,MIPI D-PHY)通訊協定進行連接。
介面傳輸模組1包括一信號輸入端1-1、一信號輸出端1-2、一類比電源端1-3、以及一數位電源端1-4。信號輸入端1-1電性連接感測器2,接收感測器2傳送的多個感測信號。信號輸出端1-2電性連接應用處理器3,輸出多個感測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類比電源端1-3則電性連接一第一電壓(圖未示)。數位電源端1-4則電性連接一第二電壓(圖未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壓(圖未示)是1.8V,第二電壓(圖未示)是0.9V。
在本實施例中,介面傳輸模組1包括一類比元件區域1-A以及一數位元件區域1-B。類比電源端1-3接收的第一電壓(圖未示)則是提供給類比元件區域1-A的元件運作的電能。也就是,第一電壓(圖未示)是用於提供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多工處理單元13運作的電能。
數位電源端1-4接收的第二電壓(圖未示)則是提供給數位元件區域1-B的元件運作的電能。
進一步地說,介面傳輸模組1還包括一處理單元10、一接收單元11、一發送單元12、一多工處理單元13、一電壓檢測單元14、一第一控制單元15、一第二控制單元16、一第三控制單元17、以及一電壓準位轉換模組18。
接收單元11包括一輸入端11-1、一輸出端11-2、以及一控制端11-3。接收單元11的輸入端11-1電性連接信號輸入端1-1。
發送單元12包括一輸入端12-1、一輸出端12-2、以及一控制端12-3。
多工處理單元13包括一第一輸入端13-1、一第二輸入端13-2、一控制端13-3、以及一輸出端13-4。多工處理單元13的第一輸入端13-1電性連接信號輸入端1-1。多工處理單元13的第二輸入端13-2電性連接發送單元12的輸出端12-2。多工處理單元13的輸出端13-4電性連接信號輸出端1-2。
處理單元10電性連接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處理單元10接收第二電壓(圖未示)以進行運作。
在本實施例中,接收單元11的輸出端11-2以及控制端11-3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發送單元12的輸入端12-1以及控制端12-3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多工處理單元13的控制端13-3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
在本實施例中,介面傳輸模組1通過多個操作模式的設定,分別調整類比電源端1-3、數位電源端1-4、處理單元10、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的開啟或關閉,以進行所述多個感測信號的傳輸。
在本實施例中,電壓檢測單元14是用於檢測類比電壓端1-3的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數位電壓端1-4的第二電壓(圖未示)。也就是,電壓檢測單元14是檢測類比元件區域1-A以及數位元件區域1-B是否有電源。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類比元件區域1-A與數位元件區域1-B的信號無法互相使用,因此,類比元件區域1-A與數位元件區域1-B的信號會通過電壓準位轉換模組18進行類比信號與數位信號之間的轉換。
在本實施例中,電壓準位轉換模組18包括一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1、一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2、一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3、一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18-4、以及一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18-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1、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2、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3、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18-4、以及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18-5皆是數位類比信號電壓準位轉換器(Level shifter),也就是將數位信號電壓轉換為類比信號電壓,或是,將類比信號電壓轉換為數位信號電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1、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2、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3、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18-4、以及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18-5設置在類比元件區域1-A以及數位元件區域1-B之間,作為類比元件區域1-A與數位元件區域1-B之間的信號溝通元件。
第一控制單元15包括一第一輸入端15-1、一第二輸入端15-2、以及一輸出端15-3。第一控制單元15的第二輸入端15-2通過一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1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所述第一控制單元15的輸出端15-3電性連接接收單元11的控制端11-3。
第二控制單元16包括一第一輸入端16-1、一第二輸入端16-2、以及一輸出端16-3。第二控制單元16的第二輸入端16-2通過一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所述第二控制單元16的輸出端16-3電性連接發送單元12的控制端12-3。
第三控制單元17包括一第一輸入端17-1、一第二輸入端17-2、以及一輸出端17-3。第三控制單元17的第二輸入端17-2通過一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3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0。第三控制單元17的輸出端17-3電性連接多工處理單元13的控制端13-3。
在本實施例中,電壓檢測單元14電性連接第一控制單元15的第一輸入端15-1、第二控制單元16的第一輸入端16-1、以及第三控制單元17的第一輸入端17-1。
根據上述,第一控制單元15的輸出端15-3、第二控制單元16的輸出端16-3、以及第三控制單元17的輸出端17-3分別電性連接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並且發送控制信號給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
第一控制單元15接收電壓檢測單元14的信號以及處理單元10通過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1傳送的信號,以輸出控制接收單元11的控制信號。
第二控制單元16接收電壓檢測單元14的信號以及處理單元10通過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2傳送的信號,以輸出控制發送單元12的控制信號。
第三控制單元17接收電壓檢測單元14的信號以及處理單元10通過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3傳送的信號,以輸出控制多工處理單元13的控制信號。
也就是,在本實施例中,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的開啟或關閉都是根據電壓檢測單元14以及處理單元10的控制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18-4電性連接接收單元11的輸出端11-2以及處理單元10。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18-5電性連接發送單元12的輸入端12-1以及處理單元10。
請參照圖2至圖8,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一模式的方塊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二模式的方塊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三模式的方塊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四模式的方塊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五模式的方塊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六模式的方塊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七模式的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介面傳輸模組1可以操作在多個操作模式,以下分別敘述各個操作模式。此外,圖2至圖8中,線條的粗細也分別代表信號的傳輸與否,粗線表示信號有通過電路進行傳送,細線則表示沒有信號進行傳輸。
請參照圖2,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一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介面傳輸模組1的所述信號輸出端1-2不會輸出信號。
也就是,在第一模式時,介面傳輸模組1只接收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而且,不會輸出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此時,介面傳輸模組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可以通過處理單元10的處理程序進行信號處理。
請參照圖3,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二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在第二模式時,接收單元11處於關閉狀態,處理單元10通過發送單元12、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多個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3。
在第二模式時,介面傳輸模組1不會接收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而是通過發送單元12傳送處理單元10處理過或是未經處理的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
請參照圖4,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三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處理單元10控制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2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也就是,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的第一輸入端13-1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請參照圖5,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四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會接收所述第一電壓(圖未示)。此外,數位電源端1-4是關閉的狀態,也就是,數位電源端1-4不接收第二電壓(圖未示)。在第四模式時,處理單元10、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不動作。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2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請參照圖6,感測器2還通過一旁路連接路徑PATH23電性連接應用處理器3。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五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發送單元12則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但是,由於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不動作,因此,介面傳輸模組1的信號輸出端1-4不會輸出信號。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則會通過旁路連接路徑PATH23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請參照圖7,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六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介面傳輸模組1在第五模式與第六模式的區別,主要是多工處理單元13的開啟或是關閉,在第五模式時,由於感測器2與應用處理器3之間還設置有旁路連接路徑PATH23,因此介面傳輸模組1的多工處理單元13不須動作。而在第六模式時,由於沒有旁路連接路徑PATH23,介面傳輸模組1的多工處理單元13則需要動作,才能傳輸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
請參照圖8,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七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處於開啟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處理單元10對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進行一處理程序,經過處理程序後的多個感測信號則會通過發送單元12、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信號傳輸方法,適用於第一實施例中的介面傳輸模組1,在本實施例中敘述的介面傳輸模組的結構與功能,如先前實施例所述,因此在此不做贅述,在本實施例中,信號傳輸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設定介面傳輸模組的一操作模式(步驟S101);
根據介面傳輸模組所設定的操作模式,調整介面傳輸模組的類比電源端、數位電源端、處理單元、接收單元、發送單元、以及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步驟S102);
傳輸所述多個感測信號(步驟S103)。
步驟S101中,在本實施例,介面傳輸模組1包括七個模式,也就是第一模式至第七模式。
步驟S102以及步驟S103中,介面傳輸模組1會通過調整類比電源端1-3、數位電源端1-4、信號輸入端1-1、信號輸出端1-2、處理單元10、接收單元11、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的開啟或是關閉,將感測信號傳輸到應用處理器3或是介面傳輸模組1的處理單元10,或是由處理單元10提供處理過的感測信號給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一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介面傳輸模組1的所述信號輸出端1-2不會輸出信號。
也就是,在第一模式時,介面傳輸模組1只接收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而且,不會輸出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此時,介面傳輸模組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可以通過處理單元10的處理程序進行信號處理。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二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在第二模式時,接收單元11處於關閉狀態,處理單元10通過發送單元12、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多個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3。
在第二模式時,介面傳輸模組1不會接收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而是通過發送單元12傳送處理單元10處理過或是未經處理的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三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處理單元10控制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2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也就是,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的第一輸入端13-1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四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會接收所述第一電壓(圖未示)。此外,數位電源端1-4是關閉的狀態,也就是,數位電源端1-4不接收第二電壓(圖未示)。在第四模式時,處理單元10、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不動作。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2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五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然而,在第五模式時,感測器2與應用處理器3之間還需要設置一旁路連接路徑PATH23。
在第五模式時,發送單元12則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但是,由於發送單元12以及多工處理單元13不動作,因此,介面傳輸模組1的信號輸出端1-4不會輸出信號。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則會通過旁路連接路徑PATH23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六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發送單元12處於關閉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會通過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介面傳輸模組1在第五模式與第六模式的區別,主要是多工處理單元13的開啟或是關閉,在第五模式時,由於感測器2與應用處理器3之間還設置有旁路連接路徑PATH23,因此介面傳輸模組1的多工處理單元13不須動作。而在第六模式時,由於沒有旁路連接路徑PATH23,介面傳輸模組1的多工處理單元13則需要動作,才能傳輸感測器2的多個感測信號至應用處理器3。
當介面傳輸模組1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七模式時,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是開啟的狀態,也就是,類比電源端1-3以及數位電源端1-4會分別接收第一電壓(圖未示)以及第二電壓(圖未示),接收單元11以及發送單元12處於開啟狀態,信號輸入端1-1接收的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接收單元11傳輸至處理單元10,處理單元10對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進行一處理程序,經過處理程序後的多個感測信號則會通過發送單元12、多工處理單元13、以及信號輸出端1-4傳輸至應用處理器3。
以上多種操作模式中,分別關閉或開啟不同元件以進行不同模式的工作,消耗功率最低可以降至50uW,而最高消耗功率也會小於1mW。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介面傳輸模組,通過開啟或關閉接收單元、發送單元、多工處理單元、處理單元等元件,可以大幅降低消耗功率,也可以提高相對應的散熱效率,更可以通過多種操作模式的運作,提供客戶更多設計方案。
以上所提供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介面傳輸模組2:感測器3:應用處理器10:處理單元11:接收單元12:發送單元14:電壓檢測單元15:第一控制單元16:第二控制單元17:第三控制單元18:電壓準位轉換模組1-1:信號輸入端1-2:信號輸出端1-3:類比電源端1-4:數位電源端18-1: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18-2: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18-3: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18-4: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18-5: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11-1、12-1:輸入端11-2、12-2、13-4、15-3、16-3、17-3:輸出端11-3、12-3、13-3:控制端13-1、15-1、16-1、17-1:第一輸入端13-2、15-2、16-2、17-2:第二輸入端1-A:類比元件區域1-B:數位元件區域PATH23:旁路連接路徑S101~S103:步驟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連接感測器以及應用處理器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一模式的方塊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二模式的方塊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三模式的方塊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四模式的方塊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五模式的方塊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六模式的方塊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第七模式的方塊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信號傳輸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1:介面傳輸模組
2:感測器
3:應用處理器
10:處理單元
11:接收單元
12:發送單元
14:電壓檢測單元
15:第一控制單元
16:第二控制單元
17:第三控制單元
18:電壓準位轉換模組
1-1:信號輸入端
1-2:信號輸出端
1-3:類比電源端
1-4:數位電源端
18-1: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
18-2: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
18-3: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
18-4: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
18-5: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
11-1、12-1:輸入端
11-2、12-2、13-4、15-3、16-3、17-3:輸出端
11-3、12-3、13-3:控制端
13-1、15-1、16-1、17-1:第一輸入端
13-2、15-2、16-2、17-2:第二輸入端
1-A:類比元件區域
1-B:數位元件區域
PATH23:旁路連接路徑

Claims (21)

  1. 一種介面傳輸模組,電性連接一感測器以及一應用處理器,所述介面傳輸模組包括: 一信號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器,接收所述感測器傳送的多個感測信號; 一信號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輸出所述多個感測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一類比電源端,電性連接一第一電壓; 一數位電源端,電性連接一第二電壓; 一接收單元,包括一輸入端、一輸出端、以及一控制端,其中,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 一發送單元,包括一輸入端、一輸出端、以及一控制端; 一多工處理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控制端、以及一輸出端,其中,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第一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第二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輸出端,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出端;以及 一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接收所述第二電壓以進行運作; 其中,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以及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輸入端以及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控制端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 其中,所述第一電壓是用於提供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運作的電能; 其中,所述介面傳輸模組通過多個操作模式的設定,分別調整所述類比電源端、所述數位電源端、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以進行所述多個感測信號的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還包括 一電壓檢測單元,用於檢測所述類比電壓端的第一電壓以及所述數位電壓端的所述第二電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還包括: 一第一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二輸入端通過一第一電壓準位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控制端; 一第二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二輸入端通過一第二電壓準位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控制端;以及 一第三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所述第三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二輸入端通過一第三電壓準位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第三控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所述控制端; 其中,所述電壓檢測單元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一輸入端、以及所述第三控制單元的所述第一輸入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還包括: 一第四電壓準位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接收單元的所述輸出端以及所述處理單元;以及 一第五電壓準位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發送單元的所述輸入端以及所述處利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所述感測器還通過一旁路連接路徑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一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信號輸出端不輸出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二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接收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處理單元通過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多個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三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處理單元控制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四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為開啟,接收所述第一電壓,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關閉,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數位電源端不接收所述第二電壓,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不動作,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五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信號輸出端不輸出信號,所述感測器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旁路連接路徑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六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介面傳輸模組,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七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開啟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對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進行一處理程序,經過處理程序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3. 一種使用一介面傳輸模組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所述介面傳輸模組電性連接一感測器以及一應用處理器,所述介面傳輸模組接收所述感測器的多個感測信號,所述介面傳輸模組包括一信號輸入端、一信號輸出端、一類比電源端、一數位電源端、一接收單元、一發送單元、一多工處理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所述信號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感測器,接收所述感測器傳送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所述信號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輸出所述多個感測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所述接收單元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發送單元電性連接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信號輸入端、所述信號輸出端、以及所述處理單元,所述信號傳輸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設定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一操作模式; 根據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操作模式,調整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類比電源端、所述數位電源端、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以及所述多工處理單元的開啟或關閉;以及 傳輸所述多個感測信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所述感測器還通過一旁路連接路徑電性連接所述應用處理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一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信號輸出端不輸出信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二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接收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處理單元通過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多個信號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三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處理單元控制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四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為開啟,接收所述第一電壓,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關閉,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數位電源端不接收所述第二電壓,所述處理單元、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不動作,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五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介面傳輸模組的所述信號輸出端不輸出信號,所述感測器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旁路連接路徑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六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中,當所述介面傳輸模組的操作模式設定在一第七模式時,所述類比電源端以及所述數位電源端為開啟,且分別接收所述第一電壓以及所述第二電壓,所述接收單元以及所述發送單元處於開啟狀態,所述信號輸入端接收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接收單元傳輸至所述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對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進行一處理程序,經過處理程序的所述多個感測信號通過所述發送單元、所述多工處理單元、以及所述信號輸出端傳輸至所述應用處理器。
TW107142493A 2018-11-28 2018-11-28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TWI708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493A TWI708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CN201811525156.6A CN111241014B (zh) 2018-11-28 2018-12-13 接口传输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方法
US16/517,492 US10649012B1 (en) 2018-11-28 2019-07-19 Transmission interface modul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493A TWI708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677A TW202020677A (zh) 2020-06-01
TWI708149B true TWI708149B (zh) 2020-10-21

Family

ID=7061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493A TWI708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9012B1 (zh)
CN (1) CN111241014B (zh)
TW (1) TWI7081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34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开曼晨星半导体公司 串行数据处理器
TW201739233A (zh) * 2016-04-29 2017-11-01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及相關設備
US20180027000A1 (en) * 2014-06-20 2018-01-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web page content bloc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1642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Ting-Shan Cheng Wireless digital tablet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modes
US8766931B2 (en) * 2010-07-16 2014-07-01 Perceptive Pixel Inc.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having code-divided and time-divided transmit waveforms
US9727786B2 (en) 2014-11-14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Visual object tracking system with model validation and management
TWI554095B (zh) 2015-05-25 2016-10-11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晶片與影像處理系統
US9584227B2 (en) 2015-07-17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power mode signal bridge for optical media
JP2017026936A (ja) * 2015-07-27 2017-02-02 シナプティ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及び表示モジュール
CN205665697U (zh) 2016-04-05 2016-10-26 陈进民 基于细胞神经网络或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影像识别诊断系统
JP6085739B1 (ja) 2016-04-12 2017-03-01 株式会社セレブレクス 低消費電力表示装置
CN106066837B (zh) * 2016-05-30 2018-12-18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biss-c协议通用控制器
CN106445044A (zh) * 2016-08-18 2017-02-22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接口的保护方法和系统
CN206323375U (zh) * 2016-12-31 2017-07-11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射频通道gsm‑r数字处理模块
CN107423242A (zh) * 2017-06-27 2017-12-0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d接口和usb接口复用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7220208B (zh) 2017-07-07 2020-11-13 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34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开曼晨星半导体公司 串行数据处理器
US20180027000A1 (en) * 2014-06-20 2018-01-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web page content blocking
TW201739233A (zh) * 2016-04-29 2017-11-01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及相關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1014B (zh) 2021-07-02
US20200166550A1 (en) 2020-05-28
TW202020677A (zh) 2020-06-01
CN111241014A (zh) 2020-06-05
US10649012B1 (en)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16724A1 (en) Electronically configurable interface
US9009379B1 (en) Communicating with MIPI-compliant devices using non-MIPI interfaces
KR101657766B1 (ko) 2선식 도체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스위칭
US846754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witching audio input channel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10998737B2 (en) Intelligent switch system
US7656447B2 (en) Camera module for communicating through I2C method
TWI757646B (zh) Usb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JP2018106555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KR101821450B1 (ko) 단선을 통한 배터리의 모니터링 및 통신
JP2007026438A (ja) 通信システム
TW201530319A (zh)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晶片及控制方法
TWI743409B (zh) 電子裝置及其功率調整方法
KR20210006476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를 이용한 충전 제어 방법
US2004024386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90210603A1 (en) Flash memory circuit with combinational interface
US200901777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TWI708149B (zh) 介面傳輸模組以及信號傳輸方法
TW201227311A (en) Process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CN203966106U (zh) 软件升级装置和系统
CN113763906B (zh) 图像信号处理器件、终端
JP6394859B2 (ja) シリアル通信回路及びシリアル通信装置
EP2990893B1 (en) Power supply returning apparatus
CN104111853A (zh)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17646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90077406A1 (en) Computer,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utput Current Of A Web 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