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0214B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0214B
TWI700214B TW106104999A TW106104999A TWI700214B TW I700214 B TWI700214 B TW I700214B TW 106104999 A TW106104999 A TW 106104999A TW 106104999 A TW106104999 A TW 106104999A TW I700214 B TWI700214 B TW I7002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bicycle
sprocket
downshift
upshi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4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0046A (zh
Inventor
杉本明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0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0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02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及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Description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鏈輪及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
騎自行車正變成一愈來愈流行之娛樂形式及一交通工具。再者,騎自行車已變成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兩者之一非常流行的競技運動。無論自行車是否用於娛樂、交通或競技,自行車產業在不斷改良自行車之各種組件。已被廣泛重新設計之一自行車組件係一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及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就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適當調整界定於該自行車鏈輪與該較小鏈輪之間之一鏈條降檔距離,使得該自行車鏈條在一降檔操作期間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就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除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外,可防止該自行車鏈條輕易脫離該自行車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態樣或第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及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就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可在升檔操作期間將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提升至該自行車鏈輪。此使該升檔操作順利。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圓周方向與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至少部分重疊。 就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一總面積沿該圓周方向變小,使得該降檔促進區域及該升檔促進區域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一第一區域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一圓周方向自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一者界定至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一最大圓周角。一第二區域沿一第二圓周方向自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者界定至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者。該第二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二最大圓周角。該第一最大圓周角小於該第二最大圓周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安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三個齒。 就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之換檔較順利。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三態樣至第五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一軸向長度。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二軸向長度。該第一軸向長度不同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就根據第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單獨設定該第一軸向長度及該第二軸向長度以使該自行車鏈條順利換檔於該自行車鏈輪與該較小鏈輪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軸向長度小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就根據第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六態樣或第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1.9 mm。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 mm。 就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六態樣至第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 mm。 就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確定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六態樣至第九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 mm。 就根據第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六態樣至第十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 mm。 就根據第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六態樣至第十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 mm。 就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六態樣至第十二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 mm。 就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三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設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 就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之換檔較順利。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鏈輪本體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一第一軸向側及與該第一軸向側對置之一第二軸向側。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及該第二軸向側之一者上以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該較小鏈輪之該降檔操作之一第一降檔促進倒角。 就根據第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當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該第一降檔促進倒角減少發生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與該自行車鏈條之間之不必要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及該第二軸向側之另一者上以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該較小鏈輪之該降檔操作之一第二降檔促進倒角。 就根據第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當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該第二降檔促進倒角減少發生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與該自行車鏈條之間之不必要干擾。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六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設置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處或接近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 就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減小自該自行車鏈條施加至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該自行車鏈條順利脫離該自行車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七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沿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驅動方向設置於相對於該死點之一上游側上。 就根據第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減小自該自行車鏈條施加至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該自行車鏈條順利脫離該自行車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包括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及相鄰於該自行車鏈輪之較小鏈輪,其中該較小鏈輪與該自行車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 就根據第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適當設定界定於該自行車鏈輪與該較小鏈輪之間之一鏈條降檔距離,使得該自行車鏈條在一降檔操作期間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第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降檔接納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該降檔促進突出部安置於一位置處,使得在該降檔操作期間,該降檔接納齒在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鏈條線上與該降檔脫軌齒隔開達該自行車鏈條之奇數個鏈條節距。 就根據第二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第二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 就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第二十態樣或第二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 就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三態樣,根據第二十態樣至第二十二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 就根據第二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四態樣,根據第二十態樣至第二十三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三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及具有一第四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額外第二齒。該第三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該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該外鏈間隔。該第四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就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改良該較小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五態樣,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第二齒包含該降檔脫軌齒。 就根據第二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脫軌。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六態樣,根據第二十四態樣或第二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第一齒包含用於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接納齒。該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包含該降檔接納齒。 就根據第二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穩定完成該升檔操作,此係因為該至少一第一齒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七態樣,根據第十九態樣至第二十六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6。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24。 就根據第二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九態樣至第二十七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40。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28。 就根據第二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九態樣,根據第十九態樣至第二十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52。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2。 就根據第二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該鏈輪本體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一第一軸向側及與該第一軸向側對置之一第二軸向側。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至少一第一齒沿該軸向方向包含一第一軸向端及與該第一軸向端對置之一第一對置軸向端。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第一軸向端與該第一對置軸向端之間。該至少一第二齒沿該軸向方向上包含一第二軸向端及與該第二軸向端對置之一第二對置軸向端。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第二軸向端與該第二對置軸向端之間。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促進自一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之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之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上且具有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軸向長度。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大於在該第一軸向側上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第一軸向端與該第二軸向端之間之一軸向距離。 就根據第三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在一升檔操作期間將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提升至該自行車鏈輪。此使該升檔操作順利。此外,該至少一第一齒及該至少一第二齒兩者支撐該自行車鏈條以防止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非有意移除。相應地,可在防止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非有意移除之情況下使該升檔操作順利。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一態樣,根據第三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 mm。 就根據第三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確定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二態樣,根據第三十態樣或第三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 mm。 就根據第三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三態樣,根據第三十態樣至第三十二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 mm。 就根據第三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四態樣,根據第三十態樣至第三十三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 mm。 就根據第三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五態樣,根據第三十態樣至第三十四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 mm。 就根據第三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六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之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之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一軸向長度。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之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之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二軸向長度,該第一軸向長度不同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就根據第三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單獨設定該第一軸向長度及該第二軸向長度以使該自行車鏈條順利換檔於該自行車鏈輪與該較小鏈輪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七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軸向長度小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就根據第三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八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或第三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1.9 mm。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 mm。 就根據第三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十九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至第三十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 mm。 就根據第三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確定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至第三十九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 mm。 就根據第四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一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至第四十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 mm。 就根據第四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二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至第四十一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 mm。 就根據第四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三態樣,根據第三十六態樣至第四十二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 mm。 就根據第四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四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之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一第一圓周區域。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之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一第二圓周區域。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經設置以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圓周方向至少部分彼此重疊。 就根據第四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一總面積沿該圓周方向變小,使得該降檔促進區域及該升檔促進區域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此係因為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經設置以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圓周方向至少部分彼此重疊。此外,該至少一第一齒及該至少一第二齒兩者可防止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非有意移除。相應地,可在防止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非有意移除之情況下使該總面積變小。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五態樣,根據第四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之一者完全設置於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之另一者內。 就根據第四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一總面積沿該圓周方向變得更小,使得該降檔促進區域及該升檔促進區域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六態樣,根據第四十四態樣或第四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圓周區域完全設置於該第二圓周區域內。 就根據第四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一總面積沿該圓周方向變得更小,使得該降檔促進區域及該升檔促進區域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七態樣,根據第四十四態樣至第四十六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圓周區域設置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處或接近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 就根據第四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減小自該自行車鏈條施加至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該自行車鏈條順利脫離該自行車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八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一鏈條嚙合結構及一換檔促進突出部。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該換檔促進突出部用於促進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操作及用於促進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降檔操作。 就根據第四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設置成一共同突出部之該換檔促進突出部來使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順利。此可比包含分別用於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單獨突出部之一自行車鏈輪簡化用於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該自行車鏈輪之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十九態樣,根據第四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之一下游側上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 就根據第四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該換檔促進突出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來有效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與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間無另一齒。 就根據第五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減小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安置於其中之一區域之一大小。此外,可在其中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充當升檔促進突出部及降檔促進突出部之一情況中於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各者期間更確定地使該自行車鏈條與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一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或第五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 就根據第五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脫軌。此有效促進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二態樣,根據第五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包含沿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驅動方向安置於該降檔脫軌齒之一下游側上之至少一倒角齒。該至少一倒角齒包含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安置於該換檔促進突出部之一對置側上之一降檔促進倒角。 就根據第五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脫軌。此更有效促進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三態樣,根據第五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倒角齒沿該旋轉驅動方向在該降檔脫軌齒之該下游側上相鄰於該降檔脫軌齒,其中該至少一倒角齒與該降檔脫軌齒之間無另一齒。 就根據第五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一較小區域中於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脫軌。此縮短該降檔操作之一時間週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四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至第五十三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接納齒。 就根據第五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更順利接納該自行車鏈條。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五態樣,根據第五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升檔接納齒與該換檔促進突出部隔開達該自行車鏈條之偶數個鏈條節距。 就根據第五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更順利接納由該換檔促進突出部提升之該自行車鏈條。此外,可確定使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與一特定齒(該至少一第一齒)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六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至第五十五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接納齒。該換檔促進突出部沿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圓周方向安置於該降檔脫軌齒與該升檔接納齒之間。 就根據第五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該換檔促進突出部、該降檔脫軌齒及該升檔接納齒來有效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七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至第五十六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安置於其中之一換檔促進區域。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安置於該換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各者期間與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外鏈板嚙合。 就根據第五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該換檔促進突出部來有效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八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至第五十七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具有比除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外之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至少一者之一徑向長度短之一徑向長度。 就根據第五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更有效促進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十九態樣,根據第四十九態樣至第五十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就根據第五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改良鏈條保持效能以保持該自行車鏈條。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態樣,根據第五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自該至少一第二齒之一軸向側表面界定之一軸向長度。該換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1.0 mm。 就根據第六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在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期間確定使該換檔促進突出部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一態樣,根據第五十九態樣或第六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該至少一第二齒包含該降檔脫軌齒。 就根據第六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脫軌。此有效促進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二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包括根據第四十八態樣至第六十一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及相鄰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較小鏈輪,其中該較小鏈輪與該自行車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 就根據第六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適當設定界定於該自行車鏈輪與該較小鏈輪之間之一鏈條降檔距離,使得該自行車鏈條在該降檔操作期間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及/或在該升檔操作期間自該較小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自行車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三態樣,根據第六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降檔接納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之一下游側上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安置於一位置處,使得該降檔接納齒在該降檔操作期間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鏈條線上與該降檔脫軌齒隔開達該自行車鏈條之奇數個鏈條節距。 就根據第六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順利換檔至該較小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四態樣,根據第六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 就根據第六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快速完成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五態樣,根據第六十三態樣或第六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 就根據第六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更快速完成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六態樣,根據第六十三態樣至第六十五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 就根據第六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更快速完成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七態樣,根據第六十三態樣至第六十六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三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及具有一第四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額外第二齒。該第三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該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該外鏈間隔。該第四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就根據第六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改良該自行車鏈輪及該較小鏈輪之各者之鏈條保持效能。此改良該自行車鏈輪總成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八態樣,根據第六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第二齒包含該降檔脫軌齒。 就根據第六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更順利脫軌。此有效改良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十九態樣,根據第六十七態樣或第六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第一齒包含用於在該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接納齒。該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包含該降檔接納齒。 就根據第六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在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期間順利接納該自行車鏈條。此有效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態樣,根據第六十二態樣至第六十九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6。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26。 就根據第七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一態樣,根據第六十二態樣至第七十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8。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28。 就根據第七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二態樣,根據第六十二態樣至第七十一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40。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0。 就根據第七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三態樣,根據第六十三態樣至第七十二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總成經構形使得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之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48。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係36。 就根據第七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提供適合於由該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四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一鏈條嚙合結構及一換檔促進突出部。該鏈條嚙合結構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及一換檔促進區域。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相鄰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與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間無另一齒。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安置於該換檔促進區域中。該換檔促進突出部安置於該換檔促進區域中。 就根據第七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該換檔促進突出部來使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順利。此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五態樣,根據第七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 就根據第七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用該換檔促進突出部、該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來有效促進該升檔操作及該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六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包含一突出端及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設置於該突出端與該鏈輪本體之間之一傾斜外表面。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包含一中心軸線且沿該中心軸線延伸。一徑向距離自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至一徑向外區域中之該傾斜外表面,該徑向外區域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線自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該中心軸線向外徑向界定。該傾斜外表面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線傾斜以使該徑向距離自該突出端朝向該鏈輪本體減小。 就根據第七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當該自行車鏈條與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嚙合時,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該傾斜外表面使該自行車鏈條沿該軸向方向朝向該鏈輪本體移動。相應地,可確定調整該鏈條降檔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七態樣,根據第七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傾斜外表面包含一曲面。 就根據第七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該曲面使該傾斜外表面與該自行車鏈條順利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八態樣,根據第七十六態樣或第七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至少部分具有至少部分由該傾斜外表面界定之一截頭圓錐形狀。 就根據第七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該截頭圓錐形狀使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易於製造。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十九態樣,根據第七十六態樣至第七十八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界定於該傾斜外表面與該旋轉中心軸線之間之一傾斜角等於或小於45°。 就根據第七十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當該自行車鏈條與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嚙合時,該傾斜外表面之該傾斜角使該自行車鏈條沿該軸向方向朝向該鏈輪本體有效移動。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係2016年6月1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170,880號之一部分接續申請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170,880號係2016年2月26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054,256號之一部分接續申請案。此等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將參考附圖來描述(若干)實施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標示全部各種圖式中之對應或相同元件。 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及圖2,一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12。自行車鏈輪12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A1。自行車鏈輪12可相對於一自行車車架(圖中未展示)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自行車鏈輪12與一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一較小鏈輪14。較小鏈輪14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較小鏈輪14具有小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外徑的一外徑。雖然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自行車鏈輪12及較小鏈輪14,但自行車鏈輪總成10除包括自行車鏈輪12及較小鏈輪14之外,亦可包括額外鏈輪。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鏈輪總成10係一前鏈輪總成。自行車鏈條BC藉由一前變速器(圖中未展示)而換檔於自行車鏈輪12與較小鏈輪14之間。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術語係指基於面向一手把(圖中未展示)坐於一自行車車座(圖中未展示)上之一使用者(例如一騎乘者)而判定之方向。相應地,此等術語在用於描述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自行車鏈輪12時應解譯為相對於配備有自行車鏈輪12之自行車,如一水平表面上之一直立騎乘位置中所使用。 如圖1及圖2中所見,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一鏈輪安裝部件16、一曲柄軸CA1、一右曲柄臂CA2及一左曲柄臂CA3。鏈輪安裝部件16包含曲柄連接臂18。自行車鏈輪12包括曲柄附接部分19。較小鏈輪14包括額外曲柄附接部分20。曲柄連接臂18藉由諸如螺栓之緊固件(圖中未展示)而分別緊固至曲柄附接部分19。額外曲柄附接部分20藉由諸如螺栓之緊固件(圖中未展示)而緊固至鏈輪安裝部件16。 右曲柄臂CA2及左曲柄臂CA3固定至曲柄軸CA1。右曲柄臂CA2及左曲柄臂CA3經由曲柄軸CA1而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可旋轉地安裝至自行車車架。鏈輪安裝部件16安裝於右曲柄臂CA2上以可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與右曲柄臂CA2一體地旋轉。鏈輪安裝部件16亦可與右曲柄臂CA2一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即,自行車鏈輪12可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與鏈輪安裝部件16及右曲柄臂CA2一體地旋轉。自行車鏈輪12可在踩踏期間沿一旋轉驅動方向D11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圓周方向D1界定旋轉驅動方向D11。 如圖3及圖4中所見,較小鏈輪14相鄰於自行車鏈輪12,且較小鏈輪14與自行車鏈輪12之間無另一鏈輪。較小鏈輪14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一軸向方向D2相鄰於自行車鏈輪12,且較小鏈輪14與自行車鏈輪12之間無另一鏈輪。 如圖5中所見,自行車鏈輪12包括一鏈輪本體22及一鏈條嚙合結構24。鏈輪本體22具有一環形形狀。曲柄附接部分19自鏈輪本體22之一內周邊向內徑向延伸。鏈條嚙合結構24配置於鏈輪本體22之一徑向外周邊上。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用於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沿圓周方向D1依一恆定節距配置鏈條驅動齒26。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至少一第一齒28及至少一第二齒30。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複數個第一齒28及複數個第二齒30。較佳地,沿自行車鏈輪12之圓周方向D1交替配置第一齒28及第二齒30。 如圖6中所見,至少一第一齒28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第一齒28之各者具有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如圖7中所見,至少一第二齒30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第二齒30之各者具有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如圖6及圖7中所見,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內鏈板BC1之間之一內鏈間隔BC11。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外鏈板BC2之間之一外鏈間隔BC21。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小於內鏈間隔BC11。 如圖6中所見,至少一第一齒28包含一第一軸向端28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一軸向端28A對置之一第一對置軸向端28B。第一軸向端28A及第一對置軸向端28B可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接觸。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一軸向端28A與第一對置軸向端28B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齒28之各者包含第一軸向端28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一軸向端28A對置之第一對置軸向端28B。在第一齒28之各者中,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一軸向端28A與第一對置軸向端28B之間。 如圖7中所見,至少一第二齒30包含一第二軸向端30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二軸向端30A對置之一第二對置軸向端30B。第二軸向端30A及第二對置軸向端30B可與自行車鏈條BC之內鏈板BC1接觸。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二軸向端30A與第二對置軸向端30B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齒30之各者包含第二軸向端30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二軸向端30A對置之第二對置軸向端30B。在第二齒30之各者中,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二軸向端30A與第二對置軸向端30B之間。 如圖8中所見,較小鏈輪14包括一額外鏈輪本體32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34。額外鏈輪本體32具有一環形形狀。額外曲柄附接部分20自額外鏈輪本體32之一內周邊向內徑向延伸。額外鏈條嚙合結構34配置於額外鏈輪本體32之一徑向外周邊上。額外鏈條嚙合結構34包含用於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沿圓周方向D1依一恆定節距配置額外鏈條驅動齒36。 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包含至少一額外第一齒38及至少一額外第二齒40。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包含複數個額外第一齒38及複數個額外第二齒40。較佳地,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交替配置額外第一齒38及額外第二齒40。較小鏈輪14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一總數目小於自行車鏈輪12之鏈條驅動齒26之一總數目。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36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一總數目係24。然而,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及額外鏈條驅動齒之總數目之組合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之總數目可為40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總數目可為28。此外,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之總數目可為52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總數目可為32。 如圖9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一齒38具有一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3。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3。額外第一齒38之各者具有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3。如圖10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二齒40具有一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4。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4。額外第二齒40之各者具有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4。如圖9及圖10中所見,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3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內鏈板BC1之間之一內鏈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外鏈板BC2之間之一外鏈間隔BC21。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4小於內鏈間隔BC11。 如圖5中所見,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用於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一降檔操作之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用於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之複數個降檔促進區域42。 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安置於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分別安置於降檔促進區域42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複數個降檔促進突出部44。降檔促進突出部44經由諸如一鉚釘之一緊固結構而固定至鏈輪本體22。 降檔促進突出部44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一齒28之一者而非第二齒30。然而,降檔促進突出部44可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二齒30之一者而非第一齒28。雖然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突出部44係與鏈條驅動齒26分離之部件,但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至少一者可與鏈條驅動齒26一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 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用於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一升檔操作之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用於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升檔操作之複數個升檔促進區域46。 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4包含安置於升檔促進區域46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複數個升檔促進突出部48。升檔促進突出部48經由諸如一鉚釘之一緊固結構而固定至鏈輪本體22。 升檔促進突出部48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一齒28之一者而非第二齒30。然而,升檔促進突出部48可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二齒30之一者而非第一齒28。雖然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突出部48係與鏈條驅動齒26分離之部件,但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至少一者可與鏈條驅動齒26一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 鏈輪本體22包含用於減少鏈輪本體22與自行車鏈條BC之間之干擾且在升檔操作期間引導自行車鏈條BC朝向自行車鏈輪12之鏈輪齒之側凹部49。升檔促進突出部48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設置於側凹部49與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間。 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與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至少部分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區域42沿圓周方向D1分別與升檔促進區域46至少部分重疊。 如圖5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一第一圓周區域CR1。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一第二圓周區域CR2。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經設置以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至少部分彼此重疊。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之一者完全設置於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之另一者內。第一圓周區域CR1完全設置於第二圓周區域CR2內。然而,第一圓周區域CR1可部分設置於第二圓周區域CR2內。第二圓周區域CR2可部分設置於第一圓周區域CR1內。第二圓周區域CR2可完全設置於第一圓周區域CR1內。基於設置於鏈條驅動齒26之間之齒槽而界定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之各者。 如圖2中所見,自行車鏈輪12具有死點DC1及DC2。死點DC2相對於旋轉中心軸線A1安置成與死點DC1對置。右曲柄臂CA2具有自旋轉中心軸線A1延伸之一中心線CL1。左曲柄臂CA3具有自旋轉中心軸線A1延伸之一中心線CL2。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死點DC1安置於右曲柄臂CA2之中心線CL1上。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死點DC2安置於左曲柄臂CA3之中心線CL2上。 如圖5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較佳地,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沿自行車鏈輪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設置於相對於死點DC1或DC2之一上游側上。 降檔促進區域42分別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較佳地,降檔促進區域42沿自行車鏈輪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分別設置於相對於死點DC1及DC2之上游側上。 第一圓周區域CR1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在此實施例中,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第一圓周區域CR1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第一圓周區域CR1之一端與死點DC1或DC2重合。 如圖5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較佳地,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沿自行車鏈輪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設置於相對於死點DC1或DC2之一上游側上。 升檔促進區域46分別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升檔促進區域46沿自行車鏈輪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分別設置於死點DC1及DC2處。 第二圓周區域CR2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在此實施例中,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第二圓周區域CR2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死點DC1及DC2設置於第二圓周區域CR2中。 如圖11中所見,一第一區域AR1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第一圓周方向D1A自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一者界定至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一者。第一區域AR1具有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第一最大圓周角AG1。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區域AR1沿第一圓周方向D1A自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一者界定至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一者。具體而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包含一降檔突出部中心PC1。升檔促進突出部48包含一升檔突出部中心PC2。第一區域AR1沿第一圓周方向D1A自降檔突出部中心PC1之一者界定至升檔突出部中心PC2之一者。 一第二區域AR2沿一第二圓周方向D1B自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一者界定至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區域AR2沿第二圓周方向D1B自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一者界定至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一者。在圓周方向D1上,第二圓周方向D1B與第一圓周方向D1A相反。具體而言,第二區域AR2沿第二圓周方向D1B自降檔突出部中心PC1之一者界定至升檔突出部中心PC2之一者。第二區域AR2具有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第二最大圓周角AG2。 第一最大圓周角AG1小於第二最大圓周角AG2。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安置於第一區域AR1中之三個齒26。三個齒26完全安置於第一區域AR1中。三個齒26包含一個第一齒28及兩個第二齒30。然而,三個齒26可包含兩個第一齒28及一個第二齒30。 如圖12中所見,鏈輪本體22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界定一第一軸向側S1 (圖4)及與第一軸向側S1對置之一第二軸向側S2 (圖3)。較小鏈輪14沿軸向方向D2相鄰於鏈輪本體22之第一軸向側S1。 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具有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界定之一第一軸向長度L1。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各者具有第一軸向長度L1。沿軸向方向D2自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界定第一軸向長度L1。 如圖13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具有沿軸向方向D2界定之一第二軸向長度L2 (一軸向長度)。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各者具有第二軸向長度L2。沿軸向方向D2自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界定第二軸向長度L2。第二軸向長度L2亦可指稱一軸向長度L2。 如圖12中所見,第一軸向長度L1不同於第二軸向長度L2。第一軸向長度L1小於第二軸向長度L2。然而,第一軸向長度L1可等於或大於第二軸向長度L2。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軸向長度L1等於或小於1.9 mm。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2.0 mm。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2.5 mm。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3.0 mm。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3.5 mm。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小於4.0 mm。然而,第一軸向長度L1及第二軸向長度L2之各者不受限於上述長度。 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第一軸向長度L1大於在第一軸向側S1上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至少一第一齒28之第一軸向端28A與至少一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之間之一軸向距離L3。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各者之第一軸向長度L1大於在第一軸向側S1上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至少一第一齒28之第一軸向端28A與至少一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之間之軸向距離L3。 如圖13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軸向長度L2大於在第一軸向側S1上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至少一第一齒28之第一軸向端28A與至少一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之間之軸向距離L3。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各者之軸向長度L2大於在第一軸向側S1上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至少一第一齒28之第一軸向端28A與至少一第二齒30之第二軸向端30A之間之軸向距離L3。 此外,如圖12中所見,界定於第一軸向長度L1與第二軸向長度L2之間之一差值L4大於軸向距離L3。然而,差值L4可等於或小於軸向距離L3。 如圖14中所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設置於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中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設置於降檔促進區域42之各者中之複數個降檔促進齒50A、50B、50C及50D。降檔促進齒50A、50B、50C及50D依序自旋轉驅動方向D11之一下游側配置至一上游側。降檔促進齒50D係第一齒28中最接近於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第一齒28。 如圖15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A、50B、50C及/或50D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一者上以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 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齒50C包含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以促進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用於在一降檔操作期間引導自行車鏈條BC朝向較小鏈輪14以促進自行車鏈條BC與較小鏈輪14之鏈輪齒之一者嚙合。 如圖16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A、50B、50C及/或50D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另一者上以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 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齒50A及50B之各者包含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設置於第二軸向側S2上以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用於在一降檔操作期間引導自行車鏈條BC朝向較小鏈輪14以促進自行車鏈條BC與較小鏈輪14之鏈輪齒之一者嚙合。 如圖14中所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設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中之至少一升檔促進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設置於升檔促進區域46之各者中之複數個升檔促進齒56A、56B、56C、56D、56E及56F。升檔促進齒56A、56B、56C、56D、56E及56F依序自旋轉驅動方向D11之一下游側配置至一上游側。升檔促進齒56A係第一齒28中最接近於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第一齒28。升檔促進齒56B、56C、56D及56E分別係降檔促進齒50A、50B、50C及50D。升檔促進齒之總數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齒56F可為一鏈條驅動齒且齒56E可僅為一降檔促進齒。 如圖15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齒56A、56B、56C、56D、56E及/或56F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第一升檔促進倒角58。第一升檔促進倒角58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一者上以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升檔操作。 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齒56A、56B及56D之各者包含第一升檔促進倒角58。第一升檔促進倒角58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以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升檔操作。第一升檔促進倒角58用於在一升檔操作期間避免過度干擾自行車鏈條BC以促進自行車鏈條BC與升檔促進齒56A、56B及56D之一者嚙合。 如圖16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齒56A、56B、56C、56D、56E及/或56F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0。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0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另一者上以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升檔操作。 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齒56C及56D包含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0。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0設置於第二軸向側S2上以促進自較小鏈輪14至自行車鏈輪12之升檔操作。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0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避免過度干擾自行車鏈條BC以促進自行車鏈條BC與升檔促進齒56C及56D之一者嚙合。 升檔促進齒56E及56F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於自行車鏈條BC與升檔促進齒56A至56D嚙合之後進一步卡住自行車鏈條BC。換言之,升檔促進齒56E及56F用於完成升檔操作。 如圖18中所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50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最先脫軌之降檔脫軌齒50C。如圖5中所見,降檔脫軌齒50C分別安置於降檔促進區域42中。至少一第二齒30包含降檔脫軌齒50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齒30包含降檔脫軌齒50C。然而,至少一第一齒28可包含降檔脫軌齒50C。降檔脫軌齒50C之一齒頂可沿軸向方向D2相對於降檔脫軌齒50C之一最大軸向寬度之一軸向中心朝向較小鏈輪14之一對置側偏移。此有效促進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自降檔脫軌齒50C脫軌。因此,可更確定地完成降檔操作。 如圖18中所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一升檔接納齒56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齒28包含升檔接納齒56C。如圖5中所見,升檔接納齒56C安置於升檔促進區域46中。至少一第一齒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56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齒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56C。然而,至少一第二齒30可包含升檔接納齒56C。升檔接納齒56C之一齒頂可沿軸向方向D2相對於升檔接納齒56C之一最大軸向寬度之一軸向中心朝向較小鏈輪14偏移。此有效促進自行車鏈條BC在升檔操作期間自升檔接納齒56C脫軌。因此,可更確定地完成升檔操作。 如圖18中所見,較小鏈輪14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一降檔接納齒66。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降檔接納齒66。如圖8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一齒38包含降檔接納齒66。複數個額外第一齒38包含降檔接納齒66。 如圖18中所見,降檔促進突出部44安置於一位置處,使得降檔接納齒66在降檔操作期間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鏈條線CL上與降檔脫軌齒50C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奇數個鏈條節距CP。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在此實施例中,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係7。具體而言,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約為5。然而,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藉由連接自行車鏈條BC之樞軸中心而界定鏈條線CL。 如圖14至圖16中所見,至少一第二齒30包含一驅動促進倒角30C。在此實施例中,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及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外之第二齒30之至少一者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具體而言,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及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外之第二齒30之各者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然而,位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及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之至少一者內之第二齒30之至少一者可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在此實施例中,位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及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之至少一者內之第二齒30之兩者可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如圖8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二齒40不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 驅動促進倒角30C設置於第二齒30之一徑向最外齒尖30D處。第二齒30包含一旋轉上游邊緣30E及一旋轉下游邊緣30F。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將旋轉上游邊緣30E安置成面向一上游側。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將旋轉下游邊緣30F安置成面向一下游側。旋轉上游邊緣30E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旋轉下游邊緣30F之一上游側上。驅動促進倒角30C安置於第二齒30之旋轉上游邊緣30E與徑向最外齒尖30D之間。驅動促進倒角30C包含自徑向最外齒尖30D朝向旋轉上游邊緣30E延伸之一傾斜表面。在此實施例中,驅動促進倒角30C僅安置於旋轉上游邊緣30E處且不安置於旋轉下游邊緣30F處。然而,除該實施例之驅動促進倒角30C之外,驅動促進倒角30C可安置於旋轉下游邊緣30F與徑向最外齒尖30D之間。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自第二齒30省略驅動促進倒角30C。 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藉由前變速器(圖中未展示)而朝向較小鏈輪14傾斜。因此,在降檔操作中,自行車鏈條BC易於干擾第二齒30且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脫軌。然而,驅動促進倒角30C可在降檔操作期間減少自行車鏈條BC與第二齒30之徑向最外齒尖30D (例如第二齒30之一徑向外角隅)之間之干擾。因此,具有驅動促進倒角30C之第二齒30可在降檔操作期間容易地接納於自行車鏈條BC中。除降檔促進區域之外,此可在降檔操作期間減少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脫軌。 下文將參考圖17及圖18來描述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降檔操作。 如圖17中所見,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藉由前變速器(圖中未展示)而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降檔促進齒50A之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有助於內鏈板BC1A相對於軸向方向D2朝向較小鏈輪14傾斜。降檔促進齒50B之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有助於外鏈板BC2B相對於軸向方向D2朝向較小鏈輪14傾斜。 此外,降檔促進齒50C之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沿軸向方向D2將內鏈板BC1C引入至比降檔促進齒50C更接近於較小鏈輪14之一間隔。因此,降檔促進齒50C在降檔操作期間安置於內鏈間隔BC11C外。自行車鏈條BC未與降檔促進齒50C及50D及安置於降檔促進齒50D之下游側上之其他鏈條驅動齒26嚙合。即,降檔促進齒50C係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最先釋放之鏈條驅動齒26中之一齒。 如圖17中所見,當沿自行車鏈輪12之一徑向方向觀看時,自行車鏈條BC之一傾斜角受限於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小範圍內。 如圖18中所見,為使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順利,宜適當設定界定於自行車鏈輪與較小鏈輪之間之一鏈條降檔距離。 如圖18中所見,在自行車鏈輪總成10中,在其中降檔促進齒50C未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一狀態中,外鏈板BC2D之一者與降檔促進突出部44嚙合。此相較於其中自行車鏈輪12不包含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一情況中之一鏈條降檔距離RT2 (圖19)而調整(在此實施例中加長)自自行車鏈輪12界定至較小鏈輪14之自行車鏈條BC之一鏈條降檔距離RT1 (圖19),使得自行車鏈條BC與較小鏈輪14之一齒嚙合且不會非所要地搭於較小鏈輪14之該齒之一齒頂上。相應地,此可使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順利。 自行車鏈輪總成10及自行車鏈輪12包含以下特徵。 (1) 就自行車鏈輪12而言,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安置於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相應地,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在降檔操作期間適當調整自自行車鏈輪12界定至較小鏈輪14之自行車鏈條BC之鏈條降檔距離RT1。因此,可使降檔操作順利。 (2) 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外鏈板BC2之間之一外鏈間隔BC21。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小於內鏈間隔BC11。相應地,除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外,可防止自行車鏈條輕易脫離自行車鏈輪12。 (3) 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在升檔操作期間將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提升至自行車鏈輪12。此使升檔操作順利。 (4) 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圓周方向D1與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至少部分重疊。相應地,可使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及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之一總面積沿圓周方向變小,使得降檔促進區域42及升檔促進區域46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5) 由於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安置於第一區域AR1中之三個齒,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之換檔較順利。 (6) 第一軸向長度L1不同於第二軸向長度L2。相應地,可單獨設定第一軸向長度L1及第二軸向長度L2以使自行車鏈條BC順利換檔於自行車鏈輪12與較小鏈輪14之間。 (7) 第一軸向長度L1小於第二軸向長度L2。相應地,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8) 第一軸向長度L1等於或小於1.9 mm。第二軸向長度L2等於或大於2.0 mm。相應地,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9) 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2.0 mm。相應地,可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確定使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0) 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2.5 mm。相應地,可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1) 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3.0 mm。相應地,可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2) 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大於3.5 mm。相應地,可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3) 第二軸向長度(軸向長度) L2等於或小於4.0 mm。相應地,可在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朝向自行車鏈輪12換檔時更確定地使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4)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包含設置於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中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相應地,可使自行車鏈條BC之換檔較順利。 (15)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一者上以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之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相應地,當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2減少發生於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與自行車鏈條BC之間之不必要干擾。 (16)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及第二軸向側S2之另一者上以促進自自行車鏈輪12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之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相應地,當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4減少發生於至少一降檔促進齒50與自行車鏈條BC之間之不必要干擾。 (17) 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死點DC1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死點DC1。相應地,可減小自自行車鏈條BC施加至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自行車鏈條BC順利脫離自行車鏈輪12。 (18) 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沿自行車鏈輪12之一旋轉驅動方向D11設置於相對於死點DC1之一上游側上。相應地,可減小自自行車鏈條BC施加至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自行車鏈條BC順利脫離自行車鏈輪12。 (19) 就自行車鏈輪總成10而言,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自行車鏈輪12,藉由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而適當設定在降檔操作期間自自行車鏈輪12界定至較小鏈輪14之自行車鏈條BC之鏈條降檔距離RT1。因此,可使降檔操作順利。 (20) 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且具有沿軸向方向D2界定之軸向長度L2。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軸向長度L2大於在第一軸向側S1上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一軸向端28A與第二軸向端30A之間之軸向距離L3。因此,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在升檔操作期間將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提升至自行車鏈輪12。此使升檔操作順利。此外,至少一第一齒及至少一第二齒兩者支撐自行車鏈條以防止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移除。相應地,可在防止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移除之情況下使升檔操作順利。 (21) 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44具有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界定之第一軸向長度L1。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48具有沿軸向方向D2界定之第二軸向長度L2。第一軸向長度L1不同於第二軸向長度L2。相應地,可單獨設定第一軸向長度L1及第二軸向長度L2以使自行車鏈條BC順利換檔於自行車鏈輪12與較小鏈輪14之間。 (22) 第一軸向長度L1小於第二軸向長度L2。相應地,可達成一相當順利降檔操作及一相當順利升檔操作兩者。 (23) 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第一圓周區域CR1。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第二圓周區域CR2。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經設置以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至少部分彼此重疊。相應地,可使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及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之一總面積沿圓周方向變小,使得降檔促進區域42及升檔促進區域46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此係因為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經設置以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至少部分彼此重疊。此外,至少一第一齒28及至少一第二齒30兩者可防止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移除。相應地,可在防止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非有意移除之情況下使總面積變小。 (24) 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之一者完全設置於第一圓周區域CR1及第二圓周區域CR2之另一者內。相應地,可使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及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之一總面積沿圓周方向變得更小,使得降檔促進區域42及升檔促進區域46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25) 第一圓周區域CR1完全設置於第二圓周區域CR2內。相應地,可使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及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46之一總面積沿圓周方向變得更小,使得降檔促進區域42及升檔促進區域46兩者可安置於一適當位置處。 (26) 第一圓周區域CR1設置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處或接近於自行車鏈輪12之死點DC1或DC2。相應地,可減小自自行車鏈條BC施加至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之一踩踏力。此允許自行車鏈條BC順利脫離自行車鏈輪12。 (27) 降檔促進突出部44安置於一位置處,使得降檔接納齒66在降檔操作期間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鏈條線CL上與降檔脫軌齒50C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奇數個鏈條節距CP。相應地,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14。此外,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第二齒30脫軌且使自行車鏈條BC由第一齒28接納。此可使自行車鏈條BC順利脫軌且使自行車鏈條BC穩定換檔。 (28) 由於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更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14。 (29) 由於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更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14。 (30) 由於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更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14。 (31) 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之間之外鏈間隔。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小於內鏈間隔。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3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之間之外鏈間隔。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4小於內鏈間隔。相應地,可改良較小鏈輪14之鏈條保持效能。 (32) 由於至少一第二齒30包含降檔脫軌齒50C,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12順利脫軌。 (33) 至少一第一齒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56C。至少一額外第一齒38包含降檔接納齒66。相應地,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較小鏈輪14順利脫軌且穩定完成升檔操作,此係因為至少一第一齒28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 (34)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之總數目係36,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總數目係24。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44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35)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之總數目係40,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總數目係28。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44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36)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之總數目係52,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36之總數目係32。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44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 第二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20至圖35來描述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包括一自行車鏈輪212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210。除自行車鏈輪12及較小鏈輪14之外,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具有實質上相同於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結構的結構。因此,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中之元件之功能之元件此處將標有相同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此處將不再加以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20及圖21中所見,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包括自行車鏈輪212及一較小鏈輪214。自行車鏈輪212具有旋轉中心軸線A1。自行車鏈輪212可在踩踏期間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可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 如圖22及圖23中所見,較小鏈輪214相鄰於自行車鏈輪212,且較小鏈輪214與自行車鏈輪212之間無另一鏈輪。較小鏈輪214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相鄰於自行車鏈輪212,且較小鏈輪214與自行車鏈輪212之間無另一鏈輪。 如圖24中所見,自行車鏈輪212包括鏈輪本體22及一鏈條嚙合結構224。鏈條嚙合結構224配置於鏈輪本體22之徑向外周邊上。鏈條嚙合結構224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鏈條嚙合結構24之結構的結構。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用於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包含至少一第一齒228及至少一第二齒230。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包含複數個第一齒228及複數個第二齒230。較佳地,沿自行車鏈輪212之圓周方向D1交替配置第一齒228及第二齒230。 如圖25中所見,至少一第一齒228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第一齒228之各者具有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如圖26中所見,至少一第二齒230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第二齒230之各者具有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如圖25及圖26中所見,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之間之外鏈間隔BC21。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小於內鏈間隔BC11。然而,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可小於內鏈間隔BC11。雖然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不同於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但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可等於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 如圖25中所見,至少一第一齒228包含一第一軸向端228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一軸向端228A對置之一第一對置軸向端228B。第一軸向端228A及第一對置軸向端228B可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接觸。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一軸向端228A與第一對置軸向端228B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齒228之各者包含第一軸向端228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一軸向端228A對置之第一對置軸向端228B。在第一齒228之各者中,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一軸向端228A與第一對置軸向端228B之間。 如圖26中所見,至少一第二齒230包含一第二軸向端230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二軸向端230A對置之一第二對置軸向端230B。第二軸向端230A及第二對置軸向端230B可與自行車鏈條BC之內鏈板BC1接觸。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二軸向端230A與第二對置軸向端230B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齒230之各者包含第二軸向端230A及沿軸向方向D2與第二軸向端230A對置之第二對置軸向端230B。在第二齒230之各者中,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沿軸向方向D2界定於第二軸向端230A與第二對置軸向端230B之間。 如圖27中所見,較小鏈輪214包含額外鏈輪本體32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234。額外鏈條嚙合結構234配置於額外鏈輪本體32之徑向外周邊上。額外鏈條嚙合結構234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額外鏈條嚙合結構34之結構的結構。額外鏈條嚙合結構234包含用於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旋轉驅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沿圓周方向D1依一恆定節距配置額外鏈條驅動齒236。 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包含至少一額外第一齒238及至少一額外第二齒240。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包含複數個額外第一齒238及複數個額外第二齒240。較佳地,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圓周方向D1交替配置額外第一齒238及額外第二齒240。較小鏈輪214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一總數目小於自行車鏈輪212之鏈條驅動齒226之一總數目。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係36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係26。然而,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及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之組合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可為38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可為28。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可為40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可為30。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可為48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可為36。 如圖28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一齒238具有一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3。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3。額外第一齒238之各者具有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3。如圖29中所見,至少一額外第二齒240具有一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沿軸向方向D2界定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額外第二齒240之各者具有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如圖28及圖29中所見,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3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之間之外鏈間隔BC21。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小於內鏈間隔BC11。然而,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可等於內鏈間隔BC11。 如圖30中所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及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沿自行車鏈輪212之一旋轉驅動方向在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相鄰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且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與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之間無另一齒。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下游側上。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在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且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與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之間無另一齒。 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包含複數個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及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降檔促進齒250C在升檔促進齒256A之下游側上相鄰於升檔促進齒256A。降檔促進齒250C相鄰於升檔促進齒256A,且升檔促進齒256A與降檔促進齒250C之間無另一齒。降檔促進齒250C安置於複數個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中沿圓周方向D1最接近於降檔促進齒250C之升檔促進齒256A之下游側上。降檔促進齒250C在升檔促進齒256A之下游側上相鄰於升檔促進齒256A,且升檔促進齒256A與降檔促進齒250C之間無另一齒。 在此實施例中,沿圓周方向D1連續配置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且沿圓周方向D1連續配置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之一者沿圓周方向D1相鄰於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之一者,且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之該者與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之該者之間無另一齒。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之該者沿圓周方向D1在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之該者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之該者,且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之該者與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之該者之間無另一齒。 如圖24及圖30中所見,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用於促進自行車鏈輪212與較小鏈輪214之間之一換檔操作之一換檔促進區域257。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及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安置於其中之換檔促進區域257。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至250C及複數個升檔促進齒256A至256C安置於其中之複數個換檔促進區域257。在本申請案中,術語「區域」意指界定於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自一特定齒界定至另一特定齒之一角範圍內之一扇區。 換檔促進區域257包含用於促進自自行車鏈輪212至較小鏈輪214之降檔操作之一降檔促進區域257A。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安置於降檔促進區域257A中。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至250C安置於降檔促進區域257A中。 換檔促進區域257包含用於促進自較小鏈輪214至自行車鏈輪212之升檔操作之一升檔促進區域257B。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安置於升檔促進區域257B中。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齒256A至256C安置於升檔促進區域257B中。升檔促進區域257B沿圓周方向D1相鄰於降檔促進區域257A。降檔促進區域257A沿圓周方向D1安置於升檔促進區域257B之下游側上。 如圖24及圖30中所見,自行車鏈輪212包括用於促進自行車鏈條BC之一升檔操作及用於促進自行車鏈條BC之一降檔操作之一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即,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具有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中所描述之降檔促進突出部44及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功能的功能。換言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係與降檔促進突出部一體成型之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在此實施例中,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分別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朝向較小鏈輪214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複數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換檔促進突出部244經由諸如一鉚釘之一緊固結構而固定至鏈輪本體22。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以在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各者期間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嚙合。 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一齒228之一者而非第二齒230。在此實施例中,升檔促進齒256A係第一齒228中最接近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第一齒228。此外,在此實施例中,最接近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第一齒228相鄰於降檔促進齒250C。然而,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可安置成更接近於第二齒230之一者而非第一齒228。雖然在此實施例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係與鏈條驅動齒26分離之部件,但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至少一者可與鏈條驅動齒226及/或鏈輪本體22一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 如圖30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250C。如圖24中所見,降檔脫軌齒250C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至少一第二齒230包含降檔脫軌齒250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齒230包含降檔脫軌齒250C。在此實施例中,降檔脫軌齒250C在第一齒228之下游側上相鄰於最接近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第一齒228 (升檔促進齒256A)。 如圖30至圖32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沿自行車鏈輪2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之至少一倒角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包含沿自行車鏈輪2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之複數個倒角齒250A及250B。複數個倒角齒250A及250B安置成沿旋轉中心軸線A1之圓周方向彼此相鄰。 如圖32中所見,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包含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安置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一對置側上之一降檔促進倒角258。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在換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相鄰於降檔脫軌齒250C,且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與降檔脫軌齒250C之間無另一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倒角齒250A及250B之各者包含沿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安置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對置側上之一降檔促進倒角258。倒角齒250B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在換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相鄰於降檔脫軌齒250C,且至少一倒角齒250B與降檔脫軌齒250C之間無另一齒。降檔促進倒角258安置於倒角齒250A及250B之各者上以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朝向較小鏈輪214換檔。降檔促進倒角258經配置使得倒角齒250A及250B之各者之一軸向寬度沿旋轉驅動方向D11自下游側逐漸減小至上游側。此允許自行車鏈條BC易於在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藉由前變速器(圖中未展示)而朝向一軸向內側(朝向較小鏈輪214)換檔時相對於倒角250A及250B之各者傾斜。此可促進自行車鏈條BC自降檔脫軌齒250C脫軌。 如圖31中所見,降檔脫軌齒250C包含一額外降檔促進倒角259。額外降檔促進倒角259沿軸向方向D2安置於相同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側上。額外降檔促進倒角259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上以在降檔操作期間減少降檔脫軌齒250C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之間之干擾。額外降檔促進倒角259經配置使得降檔脫軌齒250C之一軸向寬度沿旋轉驅動方向D11自下游側逐漸增大至上游側。 如圖30中所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具有比除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之外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至少一者之一徑向長度RL2短之一徑向長度RL1。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250C具有比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鏈條驅動齒226A之一徑向長度RL2短之一徑向長度RL1。鏈條驅動齒226A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外。 如圖30至圖32中所見,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一升檔接納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一升檔接納齒256C。至少一第一齒2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256C。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齒2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256C。 如圖32中所見,升檔接納齒256C包含沿軸向方向D2安置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對置側上之一升檔促進倒角260。升檔促進倒角260安置於升檔接納齒256C上以確定將升檔接納齒256C引入至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間隔BC21 (圖25)中。升檔促進倒角260經配置使得升檔接納齒256C之各者之一軸向寬度沿旋轉驅動方向D11自上游側逐漸減小至下游側。 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包含沿自行車鏈輪2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升檔接納齒256C之下游側上之至少一升檔倒角齒。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256C包含沿自行車鏈輪2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升檔接納齒256C之下游側上之一升檔倒角齒256B。升檔接納齒256C之一齒頂可沿軸向方向D2相對於升檔接納齒256C之一最大軸向寬度之一軸向中心朝向較小鏈輪214偏移。此允許自行車鏈條BC易於在升檔操作期間靠近升檔接納齒256C。因此,可更確定地完成升檔操作。 如圖31中所見,升檔倒角齒256B包含沿軸向方向D2安置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一對置側上之一額外升檔促進倒角262。額外升檔促進倒角262安置於升檔倒角齒256A上以在升檔操作期間減少升檔倒角齒256A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之間之干擾。 如圖30中所見,升檔促進突出部244沿相對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圓周方向D1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與升檔接納齒256C之間。在此實施例中,降檔脫軌齒250C沿圓周方向D1比升檔接納齒256C更接近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然而,換檔促進突出部244、降檔脫軌齒250C及升檔接納齒256C之間之位置關係不受限於此實施例。降檔脫軌齒250C之一齒頂可沿軸向方向D2相對於降檔脫軌齒250C之一最大軸向寬度之一軸向中心朝向較小鏈輪214之一對置側偏移。此有效促進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自降檔脫軌齒250C脫軌。因此,可更確定地完成降檔操作。 如圖30至圖32中所見,與第一實施例之第二齒30一樣,至少一第二齒230包含一驅動促進倒角30C、徑向最外齒尖30D、旋轉上游邊緣30E及旋轉下游邊緣30F。驅動促進倒角30C可在降檔操作期間減少自行車鏈條BC與第二齒230之徑向最外齒尖30D (例如第二齒230之一徑向外角隅)之間之干擾。除降檔促進區域之外,此可在降檔操作期間減少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非有意脫軌。 如圖33中所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具有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自至少一第二齒230之軸向側表面230A界定之一軸向長度L21。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軸向長度L21等於或大於1.0 mm。更佳地,軸向長度L21等於或大於1.5 mm。然而,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軸向長度L21不受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34中所見,較小鏈輪214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一降檔接納齒266。至少一額外第一齒238包含降檔接納齒266。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額外第一齒238包含降檔接納齒266。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4中所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於一位置處,使得降檔接納齒266在降檔操作期間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鏈條線CL上與降檔脫軌齒250C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奇數個鏈條節距CP。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雖然在此實施例中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係5,但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35中所見,升檔接納齒256C與換檔促進突出部244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偶數個鏈條節距CP。雖然在此實施例中鏈條節距CP之偶數數目係2,但鏈條節距之偶數數目可為其他偶數。 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具有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中所描述之降檔促進突出部44及升檔促進突出部48之功能的功能。因此,為簡潔起見,此處將不再加以詳細描述。 此外,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及自行車鏈輪212包含以下特徵。 (1) 自行車鏈輪212包括用於促進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操作及用於促進自行車鏈條BC之降檔操作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相應地,可使用設置為一共同突出部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來使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順利。此可比包含分別用於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分離突出部之一自行車鏈輪12簡化用於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自行車鏈輪212之結構。 (2)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及安置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一下游側上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相應地,可使用換檔促進突出部244、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及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來有效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 (3)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在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一下游側上相鄰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且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與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之間無另一齒。相應地,可減小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及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安置於其中之一區域之一大小。此外,可在其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充當升檔促進突出部及降檔促進突出部之一情況中於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各者期間更確定地使自行車鏈條BC與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嚙合。 (4)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最先脫軌之降檔脫軌齒250C。相應地,可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順利脫軌。此有效促進降檔操作。 (5)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沿自行車鏈輪212之旋轉驅動方向D11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之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包含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安置於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對置側上之降檔促進倒角258。相應地,可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更順利脫軌。此更有效促進降檔操作。 (6) 至少一倒角齒250A及/或250B沿旋轉驅動方向D11在降檔脫軌齒250C之下游側上相鄰於降檔脫軌齒250C,且至少一倒角齒與降檔脫軌齒250C之間無另一齒。相應地,可在一較小區域中於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更順利脫軌。此縮短降檔操作之一時間週期。 (7) 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256C。相應地,可在升檔操作期間更順利接納自行車鏈條BC。 (8) 升檔接納齒256C與換檔促進突出部244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偶數個鏈條節距CP。相應地,可在升檔操作期間更順利接納由換檔促進突出部244提升之自行車鏈條BC。此外,可確定使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與一特定齒(至少一第一齒228)嚙合。 (9)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最先脫軌之降檔脫軌齒250C。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256C。換檔促進突出部244沿相對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圓周方向D1安置於降檔脫軌齒250C與升檔接納齒256C之間。相應地,可使用換檔促進突出部244、降檔脫軌齒250C及升檔接納齒256C來有效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 (10) 鏈條嚙合結構224包含降檔促進齒250及升檔促進齒256A或256B安置於其中之換檔促進區域257。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以在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各者期間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嚙合。相應地,可使用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來有效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 (11)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具有比除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外之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至少一者之一徑向長度短之一徑向長度。相應地,可更有效促進降檔操作。此外,可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容易地脫軌。 (12) 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之間之內鏈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之間之外鏈間隔BC21。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小於內鏈間隔BC11。相應地,可改良鏈條保持效能以保持自行車鏈條BC。 (13) 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具有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自至少一第二齒230之軸向側表面230A界定之軸向長度L21。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軸向長度L21等於或大於1.0 mm。相應地,可在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期間確定使換檔促進突出部244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 (14)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包含用於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最先脫軌之降檔脫軌齒250C。至少一第二齒230包含降檔脫軌齒250C。相應地,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順利脫軌。此有效促進降檔操作。 (15) 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包括自行車鏈輪212及相鄰於自行車鏈輪212之較小鏈輪214,其中較小鏈輪214與自行車鏈輪212之間無另一鏈輪。相應地,可適當設定界定於自行車鏈輪212與較小鏈輪214之間之一鏈條降檔距離,使得自行車鏈條BC在降檔操作期間自自行車鏈輪212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214及/或在升檔操作期間自較小鏈輪214順利換檔至自行車鏈輪212。 (16) 換檔促進突出部244安置於位置處,使得降檔接納齒266在降檔操作期間在自行車鏈條BC之鏈條線CL上與降檔脫軌齒250C隔開達自行車鏈條BC之奇數個鏈條節距。相應地,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順利換檔至較小鏈輪214。此外,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之上述配置可在降檔操作期間使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與一特定齒(此實施例中之額外第一齒238)嚙合。明確而言,可使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外鏈板對BC2與具有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3之額外第一齒238嚙合且使自行車鏈條BC之對置內鏈板對BC1與具有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之額外第二齒240嚙合。 (17) 由於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所以可快速完成降檔操作。 (18) 由於鏈條節距CP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所以可更快速完成降檔操作。 (19) 由於鏈條節距之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所以可更快速完成降檔操作。 (20) 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2小於內鏈間隔BC11。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4小於內鏈間隔BC11。相應地,可改良自行車鏈輪212及較小鏈輪214之各者之鏈條保持效能。此改良自行車鏈輪總成210之鏈條保持效能。 (21) 由於至少一第二齒230包含降檔脫軌齒250C,所以可使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212更順利脫軌。此有效促進降檔操作。 (22) 至少一第一齒228包含用於在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自行車鏈條BC之升檔接納齒256C。至少一額外第一齒238包含降檔接納齒266。相應地,可在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期間更順利接納自行車鏈條BC。此有效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 (23)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係36,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係26。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上述組合在其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兩者之一情況中係更有效的。 (24)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係38,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係28。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上述組合在其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兩者之一情況中係更有效的。 (25)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係40,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係30。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上述組合在其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兩者之一情況中係更有效的。 (26) 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26之總數目係48,且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236之總數目係36。相應地,可提供適合於由降檔促進突出部促進之確定且快速降檔操作之組合之一者。上述組合在其中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兩者之一情況中係更有效的。 (27) 自行車鏈輪212包括安置於換檔促進區域257中之換檔促進突出部244。相應地,可使用換檔促進突出部244來使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順利。此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 (28) 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在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之下游側上相鄰於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相應地,可使用換檔促進突出部244、至少一升檔促進齒256A、256B及/或256C及至少一降檔促進齒250A、250B及/或250C來有效促進升檔操作及降檔操作之至少一者。 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驅動促進倒角30C僅安置於旋轉上游邊緣30E處。然而,驅動促進倒角30C可安置於旋轉上游邊緣30E及旋轉下游邊緣30F兩者處。在此一實施例中,如圖36中所見,第二齒30 (230)包含驅動促進倒角30C1及30C2。驅動促進倒角30C1安置於旋轉上游邊緣30E處。驅動促進倒角30C2安置於旋轉下游邊緣30F處。驅動促進倒角30C1具有一第一倒角長度LC1。驅動促進倒角30C2具有一第二倒角長度LC2。第一倒角長度LC1長於第二倒角長度LC2。驅動促進倒角30C1具有相對於第二齒30 (230)之一齒中心線TL1界定之一第一倒角角度AC1。齒中心線TL1自旋轉中心軸線A1延伸且安置於旋轉上游邊緣30E與旋轉下游邊緣30F之間之一圓周中心處。驅動促進倒角30C2具有相對於第二齒30 (230)之一齒中心線TL1界定之一第二倒角角度AC2。第一倒角角度AC1及第二倒角角度AC2之各者小於180°。第一倒角角度AC1大於第二倒角角度AC2。 第三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37至圖40來描述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包括一自行車鏈輪312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310。除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外,自行車鏈輪總成310具有實質上相同於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結構的結構。因此,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中之元件之功能之元件此處將標有相同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此處將不再加以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37及圖38中所見,自行車鏈輪312包括鏈輪本體22及一鏈條嚙合結構324。鏈條嚙合結構324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26、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及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安置於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42中以在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312朝向較小鏈輪14換檔時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7中所見,鏈條嚙合結構324包含類似於第一實施例之降檔促進突出部44的複數個降檔促進突出部344。然而,降檔促進突出部344之總數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39及圖40中所見,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結構的結構。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具有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降檔促進突出部44之形狀的一形狀。明確而言,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包含一突出端344A及一傾斜外表面344B。突出端344A沿軸向方向D2與鏈輪本體22隔開。傾斜外表面344B沿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設置於突出端344A與鏈輪本體22之間。傾斜外表面344B可在其中自行車鏈條BC自自行車鏈輪312換檔至較小鏈輪14之降檔操作中與自行車鏈條BC之外鏈板BC2接觸。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包含一中心軸線A2且沿中心軸線A2延伸。中心軸線A2平行於軸向方向D2及旋轉中心軸線A1。 如圖39中所見,一徑向距離RD自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至一徑向外區域AR3中之傾斜外表面344B,徑向外區域AR3相對於旋轉中心軸線A1自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之中心軸線A2向外徑向界定。傾斜外表面344B相對於旋轉中心軸線A1傾斜以使徑向距離自突出端344A朝向鏈輪本體22減小。界定於傾斜外表面344B與旋轉中心軸線A1之間之一傾斜角IG等於或小於45°。然而,傾斜角IG不受限於此實施例。如圖38中所見,一參考面RP經界定以自旋轉中心軸線A1向外徑向延伸穿過降檔促進突出部344之中心軸線A2。徑向距離RD界定於參考面RP上。傾斜角IG界定於參考面RP上。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39中所見,降檔促進突出部344包含一接觸部分344C、一固定部分344D及一中間部分344E。接觸部分344C設置於第一軸向側S1上以接觸外鏈板BC2。接觸部分344C設置於中間部分344E之一端處。接觸部分344C包含突出端344A及傾斜外表面344B。突出端344A具有接觸部分344C中之最大外徑。固定部分344D設置於第二軸向側S2上。固定部分344D設置於中間部分344E之另一端處。中間部分344E延伸穿過鏈輪本體22之一孔H。接觸部分344C具有大於中間部分344E之一最大外徑的一最大外徑。固定部分344D具有大於中間部分344E之最大外徑的一最大外徑。接觸部分344C、固定部分344D及中間部分344E構成一鉚釘。 如圖40中所見,傾斜外表面344B包含一曲面。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344至少部分具有至少部分由傾斜外表面344B界定之一截頭圓錐形狀。在此實施例中,降檔促進突出部344部分具有部分由傾斜外表面344B界定之一截頭圓錐形狀。接觸部分344C具有一截頭圓錐形狀。突出端344A具有一圓形形狀。中心軸線A2延伸穿過突出端344A之圓形形狀之一中心。傾斜外表面344B具有圍繞中心軸線A2界定之一截頭圓錐形狀。即,沿垂直於中心軸線A2之一平面取得之接觸部分344C之一橫截面具有一圓形形狀。然而,降檔促進突出部344之形狀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接觸部分344C之橫截面可呈橢圓形或多邊形。 就自行車鏈輪312而言,可獲得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鏈輪12之效應的效應。 此外,就根據第七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當自行車鏈條與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嚙合時,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傾斜外表面使自行車鏈條沿軸向方向朝向鏈輪本體移動。相應地,可確定調整鏈條降檔距離。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特指存在所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此概念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用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衍生詞。 以單數形式使用之術語「部件」、「區段」、「部分」、「元件」、「本體」及「結構」可具有一單一部分或複數個部分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列舉之諸如「第一」及「第二」之序數僅為識別符,且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一特定順序及其類似者。再者,例如,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一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一對…」除涵蓋其中一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之外,亦可涵蓋其中一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降檔促進區域」意指形成於一自行車鏈輪之一鏈條嚙合結構中之一預定區域。降檔促進區域經有意設計以使一自行車鏈條自自行車鏈輪朝向相鄰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較小鏈輪換檔,其中該較小鏈輪與該自行車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降檔促進區域可包括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及/或一降檔促進倒角形成於其上之一降檔促進齒。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升檔促進區域」意指形成於一自行車鏈輪之一鏈條嚙合結構中之一預定區域。升檔促進區域經有意設計以使一自行車鏈條自相鄰於自行車鏈輪之一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其中該較小鏈輪與該自行車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升檔促進區域可包括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及/或一升檔促進倒角形成於其上之一升檔促進齒。 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之程度術語意指使得最終結果未顯著改變之經修飾術語之合理偏差量。 明顯地,可鑑於上述教示而進行本發明之諸多修改及變動。因此,應瞭解,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依除本文中具體所描述之方式之外之其他方式實踐本發明。
10‧‧‧自行車鏈輪總成12‧‧‧自行車鏈輪14‧‧‧較小鏈輪16‧‧‧鏈輪安裝部件18‧‧‧曲柄連接臂19‧‧‧曲柄附接部分20‧‧‧額外曲柄附接部分22‧‧‧鏈輪本體24‧‧‧鏈條嚙合結構26‧‧‧鏈條驅動齒28‧‧‧第一齒28A‧‧‧第一軸向端28B‧‧‧第一對置軸向端30‧‧‧第二齒30A‧‧‧第二軸向端30B‧‧‧第二對置軸向端30C‧‧‧驅動促進倒角30C1‧‧‧驅動促進倒角30C2‧‧‧驅動促進倒角30D‧‧‧徑向最外齒尖30E‧‧‧旋轉上游邊緣30F‧‧‧旋轉下游邊緣32‧‧‧額外鏈輪本體34‧‧‧額外鏈條嚙合結構36‧‧‧額外鏈條驅動齒38‧‧‧額外第一齒40‧‧‧額外第二齒42‧‧‧降檔促進區域44‧‧‧降檔促進突出部46‧‧‧升檔促進區域48‧‧‧升檔促進突出部49‧‧‧側凹部50A‧‧‧降檔促進齒50B‧‧‧降檔促進齒50C‧‧‧降檔促進齒50D‧‧‧降檔促進齒52‧‧‧第一降檔促進倒角54‧‧‧第二降檔促進倒角56A‧‧‧升檔促進齒56B‧‧‧升檔促進齒56C‧‧‧升檔促進齒56D‧‧‧升檔促進齒56E‧‧‧升檔促進齒56F‧‧‧升檔促進齒58‧‧‧第一升檔促進倒角60‧‧‧第二升檔促進倒角66‧‧‧降檔接納齒210‧‧‧自行車鏈輪總成212‧‧‧自行車鏈輪214‧‧‧較小鏈輪224‧‧‧鏈條嚙合結構226‧‧‧鏈條驅動齒226A‧‧‧鏈條驅動齒228‧‧‧第一齒228A‧‧‧第一軸向端228B‧‧‧第一對置軸向端230‧‧‧第二齒230A‧‧‧第二軸向端230B‧‧‧第二對置軸向端234‧‧‧額外鏈條嚙合結構236‧‧‧額外鏈條驅動齒238‧‧‧額外第一齒240‧‧‧額外第二齒244‧‧‧換檔促進突出部250A‧‧‧降檔促進齒250B‧‧‧降檔促進齒250C‧‧‧降檔促進齒256A‧‧‧升檔促進齒256B‧‧‧升檔促進齒256C‧‧‧升檔促進齒257‧‧‧換檔促進區域257A‧‧‧降檔促進區域257B‧‧‧升檔促進區域258‧‧‧降檔促進倒角259‧‧‧額外降檔促進倒角260‧‧‧升檔促進倒角262‧‧‧額外升檔促進倒角266‧‧‧降檔接納齒310‧‧‧自行車鏈輪總成312‧‧‧自行車鏈輪324‧‧‧鏈條嚙合結構344‧‧‧降檔促進突出部344A‧‧‧突出端344B‧‧‧傾斜外表面344C‧‧‧接觸部分344D‧‧‧固定部分344E‧‧‧中間部分A1‧‧‧旋轉中心軸線A2‧‧‧中心軸線AC1‧‧‧第一倒角角度AC2‧‧‧第二倒角角度AG1‧‧‧第一最大圓周角AG2‧‧‧第二最大圓周角AR1‧‧‧第一區域AR2‧‧‧第二區域AR3‧‧‧徑向外區域BC‧‧‧自行車鏈條BC1‧‧‧內鏈板BC1A‧‧‧內鏈板BC1C‧‧‧內鏈板BC2‧‧‧外鏈板BC2B‧‧‧外鏈板BC2D‧‧‧外鏈板BC11‧‧‧內鏈間隔BC11C‧‧‧內鏈間隔BC21‧‧‧外鏈間隔CA1‧‧‧曲柄軸CA2‧‧‧右曲柄臂CA3‧‧‧左曲柄臂CL‧‧‧鏈條線CL1‧‧‧中心線CL2‧‧‧中心線CP‧‧‧鏈條節距CR1‧‧‧第一圓周區域CR2‧‧‧第二圓周區域D1‧‧‧圓周方向D1A‧‧‧第一圓周方向D1B‧‧‧第二圓周方向D2‧‧‧軸向方向D11‧‧‧旋轉驅動方向DC1‧‧‧死點DC2‧‧‧死點F1‧‧‧旋轉驅動力H‧‧‧孔IG‧‧‧傾斜角L1‧‧‧第一軸向長度L2‧‧‧第二軸向長度L3‧‧‧軸向長度L4‧‧‧第一軸向長度與第二軸向長度之間之差值L21‧‧‧軸向長度LC1‧‧‧第一倒角長度LC2‧‧‧第二倒角長度PC1‧‧‧降檔突出部中心PC2‧‧‧升檔突出部中心RD‧‧‧徑向距離RL1‧‧‧徑向長度RL2‧‧‧徑向長度RP‧‧‧參考面RT1‧‧‧鏈條降檔距離RT2‧‧‧鏈條降檔距離S1‧‧‧第一軸向側S2‧‧‧第二軸向側TL1‧‧‧齒中心線W1‧‧‧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3‧‧‧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4‧‧‧第四鏈條嚙合寬度W21‧‧‧第一鏈條嚙合寬度W22‧‧‧第二鏈條嚙合寬度W23‧‧‧第三鏈條嚙合寬度W24‧‧‧第四鏈條嚙合寬度
將藉由參考結合附圖來考量之以下詳細描述而輕易獲得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之一更完全理解且較佳瞭解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 圖1係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側視圖。 圖2係圖1中所繪示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側視圖。 圖3係其中已省略一鏈輪安裝部件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透視圖。 圖4係其中已省略鏈輪安裝部件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透視圖。 圖5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自行車鏈輪之一側視圖。 圖6係沿圖5之線VI-V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7係沿圖5之線VII-V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8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較小鏈輪之一側視圖。 圖9係沿圖8之線IX-IX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10係沿圖8之線X-X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11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側視圖。 圖12係沿圖2之線XII-X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橫截面圖。 圖13係沿圖2之線XIII-XI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橫截面圖。 圖14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15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16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17係具有一自行車鏈條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平面圖。 圖18係具有自行車鏈條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19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20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側視圖。 圖21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側視圖。 圖22係其中已省略一鏈輪安裝部件之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透視圖。 圖23係其中已省略鏈輪安裝部件之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透視圖。 圖24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自行車鏈輪之一側視圖。 圖25係沿圖24之線XXV-XXV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26係沿圖24之線XXVI-XXV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27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較小鏈輪之一側視圖。 圖28係沿圖27之線XXVIII-XXVI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29係沿圖27之線XXIX-XXIX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30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31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32係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33係沿圖30之線XXXIII-XXXI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34係具有自行車鏈條之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側視圖(降檔操作)。 圖35係具有自行車鏈條之圖20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側視圖(升檔操作)。 圖36係根據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一修改方案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部分放大側視圖。 圖37係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側視圖。 圖38係圖37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39係沿圖38之線XXXIX-XXXIX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40係圖38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透視圖。
49‧‧‧側凹部
210‧‧‧自行車鏈輪總成
212‧‧‧自行車鏈輪
214‧‧‧較小鏈輪
226‧‧‧鏈條驅動齒
228‧‧‧第一齒
230‧‧‧第二齒
236‧‧‧額外鏈條驅動齒
238‧‧‧額外第一齒
244‧‧‧換檔促進突出部
250C‧‧‧降檔促進齒
256A‧‧‧升檔促進齒
256B‧‧‧升檔促進齒
256C‧‧‧升檔促進齒
266‧‧‧降檔接納齒
BC1‧‧‧內鏈板
BC2‧‧‧外鏈板
CL1‧‧‧中心線
CP‧‧‧鏈條節距
D1‧‧‧圓周方向
D11‧‧‧旋轉驅動方向

Claims (52)

  1.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及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至少部分地位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外,其中當該自行車鏈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不包含用以嚙合該自行車鏈條的一降檔促進結構;及/或當該自行車鏈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不包含用以嚙合該自行車鏈條的一升檔促進結構。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第一齒,其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及至少一第二齒,其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及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3.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及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
  4. 如請求項3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圓周方向與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至少部分重疊。
  5. 如請求項3之自行車鏈輪,其中一第一區域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一圓周方向自該至 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一者界定至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一最大圓周角,一第二區域沿與該第一圓周方向相反之一第二圓周方向自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者界定至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者,該第二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二最大圓周角,該第一最大圓周角小於該第二最大圓周角,及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安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三個齒。
  6.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設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之至少一降檔促進齒。
  7. 如請求項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鏈輪本體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一第一軸向側及與該第一軸向側對置之一第二軸向側,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上,及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及該第二軸向側之一者上以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該較小鏈輪之該降檔操作之一第一降檔促進倒角。
  8. 如請求項7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齒之至少一者包含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及該第 二軸向側之另一者上以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該較小鏈輪之該降檔操作之一第二降檔促進倒角。
  9.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設置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處或接近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
  10.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沿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驅動方向設置於相對於一死點之一上游側上。
  11. 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其包括: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及該較小鏈輪,其相鄰於該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較小鏈輪與該自行車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
  12.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較小鏈輪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降檔接納齒,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用於在該降檔操作期間使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最先脫軌之一降檔脫軌齒,及該降檔促進突出部設置於一位置處,使得該降檔接納齒在該降檔操作期間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鏈條線上與該降檔脫軌齒隔開達該自 行車鏈條之奇數個鏈條節距。
  13.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9。
  14.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7。
  15.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鏈條節距之該奇數數目等於或小於5。
  16.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第一齒,其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及至少一第二齒,其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 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包含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其具有一第三鏈條嚙合寬度,及至少一額外第二齒,其具有一第四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三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該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該外鏈間隔,及該第四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
  17. 如請求項16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齒包含該降檔脫軌齒。
  18. 如請求項16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齒包含用於在一升檔操作期間最先接納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升檔接納齒,及該至少一額外第一齒包含該降檔接納齒。
  19.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 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及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36,及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24。
  20.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及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40,及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28。
  21.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總成,其中該較小鏈輪包含一額外鏈輪本體,及一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額外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額外鏈條嚙合結構包含用於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該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之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及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52,及 該複數個額外鏈條驅動齒之一總數目係32。
  2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包含一突出端及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設置於該突出端與該鏈輪本體之間之一傾斜外表面,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包含一中心軸線且沿該中心軸線延伸,一徑向距離經界定為自該旋轉中心軸線至一徑向外區域中之該傾斜外表面,該徑向外區域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線自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該中心軸線向外徑向界定,及該傾斜外表面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線傾斜以使該徑向距離自該突出端朝向該鏈輪本體減小。
  23.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傾斜外表面包含一曲面。
  24.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至少部分具有至少部分由該傾斜外表面界定之一截頭圓錐形狀。
  25.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鏈輪,其中界定於該傾斜外表面與該旋轉中心軸線之間之一傾斜角等於或小於45°。
  26. 一種自行車鏈輪,包含: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至少部分地位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外,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一軸向長度,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二軸向長度,及 該第一軸向長度不同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27.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軸向長度小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28.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1.9mm,及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mm。
  29.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mm。
  30.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mm。
  31.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mm。
  32.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mm。
  33.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mm。
  34.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其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一第一軸向側及與該第一軸向側對置之一第二軸向側;及一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二齒,該至少一第一齒包含一第一軸向端及沿該軸向方向與該第一軸向端對置之一第一對置軸向端,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第一軸向端與該第一對置軸向端之間,該至少一第二齒包含一第二軸向端及沿該軸向方向與該第二軸向端對置之一第二對置軸向端,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第二軸向端與該第二對置軸向端之間,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一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之一升檔操作,及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設置於該第一軸向側上且 具有自該至少第二齒的該第二軸向端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軸向長度,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大於在該第一軸向側上沿該軸向方向界定於該至少一第一齒之該第一軸向端與該至少一第二齒之該第二軸向端之間之一軸向距離,該軸向距離大於0。
  35.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mm。
  36.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mm。
  37.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mm。
  38.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mm。
  39. 如請求項3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該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mm。
  40.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 一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一軸向長度,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及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具有沿該軸向方向界定之一第二軸向長度,該第一軸向長度不同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41.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軸向長度小於該第二軸向長度。
  42.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1.9mm,及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mm。
  43.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0mm。
  44.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2.5mm。
  45.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mm。
  46.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5mm。
  47. 如請求項4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二軸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mm。
  48.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該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一鏈條嚙合結構,其配置於該鏈輪本體之一徑向外周邊上,該鏈條嚙合結構包含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其等用於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以將一旋轉驅動力傳輸至該自行車鏈條,該複數個鏈條驅動齒包含具有一第一鏈條嚙合寬度之至少一第一齒及具有一第二鏈條嚙合寬度之至 少一第二齒,該第一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之一內鏈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之一外鏈間隔,該第二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間隔,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自行車鏈輪至一較小鏈輪之一降檔操作,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一第一圓周區域,該第一圓周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一中心角,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其用於促進自該較小鏈輪至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升檔操作,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一第二圓周區域,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經設置以沿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圓周方向至少部分彼此重疊,該第二圓周區域具有圍繞該旋轉中心軸線界定之一第二中心角,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自行車鏈輪朝向該較小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降檔促進突出部之僅一者安置於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一者中,及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其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中以在該自行車鏈條自該較小鏈輪朝向該自行車鏈輪換檔時與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至少一升檔促進突出部之僅一者安置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一者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該第一圓周區域之該第一中心角,與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該第二圓周區域之該第二中心角不同。
  49. 如請求項48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之一者完全設置於該第一圓周區域及該第二圓周區域之另一者內。
  50. 如請求項48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圓周區域完全設置於該第二圓周區域內。
  51. 如請求項48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第一圓周區域設置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處或接近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死點。
  52. 如請求項48之自行車鏈輪,其中該至少一降檔促進區域之該第一圓周區域之該第一中心角,小於該至少一升檔促進區域之該第二圓周區域之該第二中心角。
TW106104999A 2016-02-26 2017-02-16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TWI700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15054256A 2016-02-26 2016-02-26
US15/054,256 2016-02-26
US201615170880A 2016-06-01 2016-06-01
US15/170,880 2016-06-01
US15/387,528 US10549816B2 (en) 2016-02-26 2016-12-21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15/387,528 2016-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046A TW201730046A (zh) 2017-09-01
TWI700214B true TWI700214B (zh) 2020-08-01

Family

ID=5958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4258A TWI749643B (zh) 2016-02-26 2017-02-16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TW106104999A TWI700214B (zh) 2016-02-26 2017-02-16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4258A TWI749643B (zh) 2016-02-26 2017-02-16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549816B2 (zh)
CN (3) CN111994199B (zh)
DE (1) DE102017200907A1 (zh)
TW (2) TWI749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0192B2 (en) 2009-04-29 2014-09-02 Race Face Prerformance Products Inc. Bicycle crank arm and insert therefore
US9701364B2 (en) *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CA2964058A1 (en) 2016-04-11 2017-10-11 Fox Factory, Inc. Bicycle front sprocket
US10295040B2 (en) * 2016-10-20 2019-05-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E102016015433A1 (de) * 2016-12-23 2018-06-28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und Fahrradantrieb mit einer solchen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US10378637B2 (en) * 2017-01-19 2019-08-1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20180257742A1 (en) * 2017-03-13 2018-09-13 Drivetrain Tech Solution Inc. Sprocket assembly of bicycle
US11014628B2 (en) 2017-04-28 2021-05-25 Fox Factory, Inc. Cinch direct mount 2X ring system
JP2019064505A (ja) * 2017-10-03 2019-04-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
US11305837B2 (en) * 2017-10-31 2022-04-19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10150533B1 (en) * 2017-12-12 2018-12-11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E102017012035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Sram Deutschland Gmbh Einfach-Kettenrad
TWI746911B (zh) * 2018-01-19 2021-11-21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自行車功率計
US11292555B2 (en) * 2018-08-01 2022-04-05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1008065B2 (en) * 2018-11-07 2021-05-1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rrangement
US11359709B2 (en) * 2018-12-18 2022-06-14 Fox Factory, Inc. Chainring
US11680633B2 (en) * 2019-02-08 2023-06-20 Fox Factory, Inc. Chainring
TWI842753B (zh) 2019-03-27 2024-05-21 葡萄牙商米蘭達&艾爾茅公司 驅動鏈系統
US11465710B2 (en) * 2019-12-10 2022-10-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11691693B2 (en) * 2021-05-27 2023-07-04 Shimano Inc. Front sprocket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9536A (en) * 1995-06-13 1997-03-11 Tracer Company, Ltd. Bicycle freewheel gear cluster gear-shifting mechanism
US6007442A (en) * 1997-02-04 1999-12-28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ple sprocket for a bicycle gear shifting mechanism
US6860171B1 (en) * 1999-12-29 2005-03-01 Shimano, Inc. Drive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assist mechanism
US20150198231A1 (en) * 2014-01-14 2015-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CN104802918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CN10508346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8916A (en) * 1971-06-03 1973-07-31 M Morse Chain shifting means for derailleur speed changing devices
GB1482075A (en) * 1973-08-22 1977-08-03 Raleigh Industries Ltd Change speed gears for pedally propelled vehicles
JPH02127185A (ja) * 1988-11-07 1990-05-15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JP2901268B2 (ja) * 1989-05-01 1999-06-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多段ギヤ装置
JP3140026B2 (ja) * 1990-02-28 2001-03-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US5192248A (en) * 1990-06-24 1993-03-09 Shimano, Inc. Multi-stag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JPH05112278A (ja) * 1991-10-21 1993-05-07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ツト装置
CN2132680Y (zh) * 1992-08-18 1993-05-12 陈俊雄 变速链轮的齿片
JPH06199268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ori San Tsuaa:Kk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DE4445035C1 (de) 1994-12-16 1996-06-05 Fichtel & Sachs Ag Kettenschaltung
TW331290U (en) * 1997-08-01 1998-05-01 Tracer Company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chain wheel assembly of a bicycle
US6013001A (en) * 1998-02-04 2000-01-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having recesses beneath chain receiving edges
US6676549B1 (en) * 1998-12-18 2004-01-13 Shimano, Inc. Motion sensor for use with a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6340338B1 (en) * 2000-09-13 2002-01-22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6666786B2 (en) * 2000-12-29 2003-12-23 Shimano Inc. Chamfered sprocket assembly
EP1354792A1 (en) * 2002-04-18 2003-10-22 Campagnolo S.R.L. 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speed change
JP2006007799A (ja) * 2004-06-22 2006-01-12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
EP1764296B1 (en) * 2005-09-15 2012-05-30 Campagnolo S.r.l. Toothed wheel of a bicycle drivetrain
US7942771B2 (en) * 2005-12-13 2011-05-17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pparatus with a shift inhibiting structure
US8550944B2 (en) * 2008-10-01 2013-10-08 Sram, Llc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US8512182B2 (en) * 2011-06-22 2013-08-20 Kwok Keung TAM Torque-driv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bicycle
US9182027B2 (en) 2011-12-06 2015-11-10 Sram, Llc Chainring
US9829085B2 (en) * 2013-05-07 2017-11-2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9701364B2 (en) *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US9297450B2 (en) * 2014-04-02 2016-03-29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DE202015009220U1 (de) * 2014-12-15 2016-12-08 Shimano Inc. Fahrrad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und Antriebsabschnitt
US9919764B2 (en) 2015-01-15 2018-03-20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0155566B2 (en) * 2015-05-20 2018-12-18 Shimano Inc. Interchangeable bicycle sprocket
US9926038B2 (en) * 2015-07-28 2018-03-27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bicycle rear sprocket, and bicycle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US10252773B2 (en) * 2016-04-05 2019-04-09 Shimano Inc.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US9915336B1 (en) * 2016-09-14 2018-03-1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9536A (en) * 1995-06-13 1997-03-11 Tracer Company, Ltd. Bicycle freewheel gear cluster gear-shifting mechanism
US6007442A (en) * 1997-02-04 1999-12-28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ple sprocket for a bicycle gear shifting mechanism
US6860171B1 (en) * 1999-12-29 2005-03-01 Shimano, Inc. Drive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assist mechanism
US20150198231A1 (en) * 2014-01-14 2015-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CN104802918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US20150210352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CN10508346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00907A1 (de) 2017-08-31
CN111994199A (zh) 2020-11-27
CN110254601B (zh) 2020-12-18
CN107128433A (zh) 2017-09-05
TW201730046A (zh) 2017-09-01
US20200115005A1 (en) 2020-04-16
US10549816B2 (en) 2020-02-04
US11492076B2 (en) 2022-11-08
TW202039301A (zh) 2020-11-01
US20170247081A1 (en) 2017-08-31
CN107128433B (zh) 2020-06-16
CN111994199B (zh) 2021-11-30
TWI749643B (zh) 2021-12-11
CN110254601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0214B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US10711875B2 (en) Bicycle chain rings
TWI700447B (zh) 自行車鏈輪
US20200318724A1 (en) Bicycle chain rings
US10358186B2 (en)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TWI661979B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US11097808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8978514B2 (en) Bicycle front sprocket
EP1798142B1 (en) Bicycle sprocket apparatus with a shift inhibiting structure
US12123486B2 (en) Chain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