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0157B -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 Google Patents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0157B
TWI700157B TW107145585A TW107145585A TWI700157B TW I700157 B TWI700157 B TW I700157B TW 107145585 A TW107145585 A TW 107145585A TW 107145585 A TW107145585 A TW 107145585A TW I700157 B TWI700157 B TW I7001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ontrol
hole
bottom wall
cylinder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762A (zh
Inventor
孫永勇
Original Assignee
大里興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里興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里興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5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01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0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015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一種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包括有一裝設氣缸組之殼筒,其底壁設有兩個通孔,且伸出一導流柱,其設有一氣體流道及一氣體出口;導流柱上密接一可轉動的控制環,其抵於底壁,且與底壁及導流柱之間分別以密封環密封之;控制環內部設有一控制流道,控制環可藉由轉動以使控制流道選擇連通底壁之其中一個通孔,達到控制氣動工具正反轉之目的。

Description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本發明與氣動工具有關,尤指一種控制氣動工具正反轉作動的構造。
第7、8圖所示者為習知的氣動工具,其內部具有一經高壓氣體驅動後可產生正轉或反轉的氣缸組6,其中該氣缸組6之正轉或反轉係以一可經操作而轉動的控制件7加以切換。上述習知裝置中,該氣缸組6及該控制件7容設於一機殼8內,該氣缸組6具有一本體61及一後蓋62,該後蓋62設有兩個氣體流道63、64,分別可供氣體進入後驅動產生正轉及反轉的動作,而該控制件7之內部設有一連接外部高壓氣體之控制流道71,該控制件7可被操作轉動,使該控制流道71選擇連通該氣缸組6之其中一個氣體流道63、64,俾供導引高壓氣體進入該氣缸組6,並產生對應方向的轉動。
上述該控制件7係與該後蓋62相抵,藉此連接控制流道71與氣體流道63、64。由於避免漏氣而影響驅動效率之原因,二者相抵接之端面必須極度平坦,始能非常緊密地相抵接,然而會造成所需加工精度極高的技術及成本問題。
再者,此習知結構在組裝上會遇到一種兩難的情況,即該控制件7必須與該後蓋62緊抵才能避免漏氣,但二者若相抵得過緊,卻將造成該控制件7難以操作轉動的問題。又該氣缸組6之本體61的寬度係稍大於後蓋 62,而機殼8之內壁向內伸出一階緣81,後蓋62組設於階緣81之下,而本體61組設於階緣81之上,使後蓋62向下抵接於控制件7之同時,該本體61受到該階緣81之阻擋,藉此使該控制件7能順暢轉動。惟基於氣動工具整體尺寸的設計限制,該階緣81僅能具有極微小的厚度,導致其結構強度較低,容易產生被壓制而崩塌的情形,造成氣動工具損壞。
有鑑於此,如何改進上述問題即為本發明所欲解決之首要課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其改善控制構造各構件的配置方式,使各構件在相互緊密抵接之餘不會破壞彼此結構,且能達到操作順暢的功效。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該氣動工具包括有一用以連接外部高壓氣體之進氣座,該進氣座連接一氣缸組,該氣缸組連接一工具頭,其中該氣缸組設有一後蓋,該後蓋設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其中該第一通孔可使氣流進入該氣缸組後驅動該工具頭沿一定義之正向轉動,該第二通孔可使氣流進入該氣缸組後驅動該工具頭沿一相反於前述正向之逆向轉動;該正反轉控制構造包括有:一供該氣缸組組入之殼筒,其具有一與該後蓋相抵之底壁,該底壁設有一與該第一通孔對應連接之第三通孔,及一與該第二通孔對應連接之第四通孔;該底壁之外周設有一第一環槽,並於其中嵌設有一第一密封環;該底壁設有一朝該殼筒外伸出的導流柱,其設有一氣體流道並與該進氣座連接,該氣體流道 於該導流柱之側面設有一氣體出口;該導流柱於該氣體出口之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環槽及一第三環槽,並分別嵌設有一第二密封環及一第三密封環;一控制環,其可轉動地套於該導流柱上;該控制環具有一軸向之端面及一徑向之內環面,其中該端面抵於該底壁,且設有一包圍該第一環槽並壓制該第一密封環之環牆,而該內環面密接該導流柱,且包圍該第二環槽及該第三環槽並壓制該第二密封環及該第三密封環;該控制環內部設有一控制流道,其於該內環面上形成有一控制入口,且於該端面上形成有一控制出口;該控制環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當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控制出口連通該第三通孔,當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控制出口連通該第四通孔,而該控制環於上述轉動範圍內,該控制入口總是連通該氣體出口。
於一實施例中,該控制環與該進氣座之間設有一墊片,該墊片受到複數個設於該進氣座之彈簧推抵而靠於該控制環上,進而使該控制環之端面藉由彈簧力量抵靠該底壁。
於一實施例中,該殼筒設有一包覆的外殼,該外殼以其底端抵接該控制環之環牆;該外殼之底端設有一限位槽,該環牆設有一伸入該限位槽之限位塊,該限位塊於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時分別抵於該限位槽之其中一端。
而本發明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11:進氣座
111:容置槽
12:氣缸組
121:後蓋
122:第一通孔
123:第二通孔
13:工具頭
14:外殼
15:限位槽
2:殼筒
21:底壁
211:第三通孔
212:第四通孔
22:導流柱
23:氣體流道
24:氣體出口
25:第一環槽
26:第二環槽
27:第三環槽
3:控制環
31:端面
32:內環面
33:控制流道
34:控制入口
35:控制出口
36:環牆
37:限位塊
4:墊片
41:彈簧
51:第一密封環
52:第二密封環
53:第三密封環
6:氣缸組
61:本體
62:後蓋
63、64:氣體流道
7:控制件
71:控制流道
8:機殼
81:階緣
第1圖為本發明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3圖為本發明之剖面示意圖;第4、5圖為本發明利用控制環切換正反轉之使用狀態示意圖;第6圖為本發明利用控制環調整進氣量之使用狀態示意圖;第7圖為習知結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8圖為習知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者為本發明提供之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該氣動工具主要包括有一用以連接外部高壓氣體之進氣座11、一氣缸組12及一工具頭13,三者依序相連以使高壓氣體導入該氣缸組12,進而驅動該工具頭13轉動。上述該氣缸組12具有一後蓋121,其設有一第一通孔122及一第二通孔123,分別以不同路徑通往該氣缸組12,而可使氣流進入該氣缸組12後驅動氣缸組12以不同方向轉動,進而驅動該工具頭13以對應方向轉動;其中定義該第一通孔122可使氣流驅動該工具頭13沿一定義之正向轉動,該第二通孔123可使氣流驅動該工具頭13沿一相反於前述正向之逆向轉動。
上述該氣缸組12係容置於一殼筒2內,其具有一底壁21,而該後蓋121係抵於該底壁21上。該底壁21設有一與該第一通孔122對應連接之第三通孔211,及一與該第二通孔123對應連接之第四通孔212。該底壁21之中央處設有一朝該殼筒2外伸出的導流柱22,其內部設有一氣體流道23並與該進氣座11連接,且該導流柱22之側面設有一氣體 出口24,俾供導引高壓氣體進入該氣體流道23,再自該氣體出口24排出。
承上,該導流柱22套設有一可轉動的控制環3,其具有一軸向之端面31及一徑向之內環面32,該端面31係抵於該底壁21,而該內環面32係密接該導流柱22。該控制環3內部設有一控制流道33,其於該內環面32上形成有一控制入口34,且於該端面31上形成有一控制出口35,隨著該控制環3的轉動,上述控制入口34及控制出口35的位置會隨之改變。該控制環3套在該導流柱22上後,是利用該進氣座11與該導流柱22的固定連接而被該進氣座11侷限定位。
上述該控制環3必須確實抵於該底壁21,惟仍不可過於緊抵而致該控制環3無法轉動。因此於本實施例中,該控制環3與該進氣座11之間設有一墊片4,而該進氣座11上設有複數個容置槽111,各容置槽111中設有一彈簧41,各彈簧41彈抵該墊片4以靠於該控制環3上,進而使該控制環3之端面31藉由彈簧41力量抵靠該底壁21。據此,可透過彈簧41調節該控制環3抵靠該底壁21的力量,而不致過於緊抵。
此外,該底壁21之外周設有一第一環槽25,並於其中嵌設有一第一密封環51,而該控制環3之端面31設有一環牆36,其包圍該第一環槽25並壓制該第一密封環51。另一方面,該導流柱22於該氣體出口24之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環槽26及一第三環槽27,並分別嵌設有一第二密封環52及一第三密封環53,而該控制環3之內環面32包圍該第二環槽26及該第三環槽27並壓制該第二密封環52及該第三密封環53。藉由前 述各密封環51、52、53,可防止氣體在所設置的地方漏氣而影響驅動效率。
藉由上述結構,該控制環3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被操作相對該導流柱22轉動,進而控制該工具頭13被正轉或反轉地驅動。細言之,該導流柱22之氣體出口24具有足夠的寬度,使該控制環3之控制入口34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總是連通該氣體出口24,令氣體能進入該控制流道33。當該控制環3轉動至一如第4圖所示的第一位置時,該控制環3之控制出口35與該底壁之第三通孔211對應連接,則氣體可導引進入該第三通孔211,並經該後蓋之第一通孔進入氣缸組,進而驅動工具頭正向轉動。另一方面,當該控制環3轉動至一如第5圖所示的第二位置時,該控制環3之控制出口35與該底壁之第四通孔212對應連接,則氣體可導引進入該第四通孔212,並經該後蓋之第二通孔進入氣缸組,進而驅動工具頭反向轉動。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該殼筒2設有一包覆的外殼14,其底端抵接該控制環3之環牆36。該外殼14之底端設有一限位槽15,該環牆36設有一伸入該限位槽15之限位塊37,該限位塊37可隨著該控制環3之轉動而在該限位槽15中移動。如第4、5圖所示,當該控制環3位於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時,該限位塊37分別抵於該限位槽15之其中一端,藉此限制該控制環3的轉動範圍而不致過度操作。
本發明之特點在於利用第一、第二及第三密封環51、52、53阻塞該控制環3與鄰接構件的間隙,以加強防止氣體洩漏的功能,據此使該控制環3無須與鄰接構件過於緊抵即可防止漏氣,進而達到避免各構件之間 相互磨耗損壞的目的,更可同時使該控制環3能較為順暢地轉動,提升其操作性。
又該控制環3除了具有可以切換氣動工具正反轉的功能外,更具有調節進氣量以控制驅動氣壓的功能。細言之,如第6圖所示,當轉動該控制環3並使其控制出口35不與該底壁之第三通孔211或第四通孔212完全重疊,而僅有部分面積重疊,即閘口的面積變小,則氣體進入第三通孔211或第四通孔212的量變少,用以驅動工具頭的氣壓即隨之變小。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僅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申請。
進氣座11                      容置槽111 氣缸組12                      後蓋121 第一通孔122               第二通孔123 工具頭13                      外殼14 限位槽15                      殼筒2 底壁21                          第三通孔211 第四通孔212               導流柱22 氣體流道23                  氣體出口24 第一環槽25                  第二環槽26 第三環槽27                  控制環3 端面31                          內環面32 控制流道33                  控制入口34 控制出口35                  環牆36 限位塊37                      墊片4 彈簧41                          第一密封環51 第二密封環52               第三密封環53

Claims (3)

  1. 一種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該氣動工具包括有一用以連接外部高壓氣體之進氣座,該進氣座連接一氣缸組,該氣缸組連接一工具頭,其中該氣缸組設有一後蓋,該後蓋設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其中該第一通孔可使氣流進入該氣缸組後驅動該工具頭沿一定義之正向轉動,該第二通孔可使氣流進入該氣缸組後驅動該工具頭沿一相反於前述正向之逆向轉動;該正反轉控制構造包括有:   一供該氣缸組組入之殼筒,其具有一與該後蓋相抵之底壁,該底壁設有一與該第一通孔對應連接之第三通孔,及一與該第二通孔對應連接之第四通孔;該底壁之外周設有一第一環槽,並於其中嵌設有一第一密封環;該底壁設有一朝該殼筒外伸出的導流柱,其設有一氣體流道並與該進氣座連接,該氣體流道於該導流柱之側面設有一氣體出口;該導流柱於該氣體出口之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環槽及一第三環槽,並分別嵌設有一第二密封環及一第三密封環;   一控制環,其可轉動地套於該導流柱上;該控制環具有一軸向之端面及一徑向之內環面,其中該控制環受到複數個設於該進氣座之彈簧彈抵而使該端面藉由彈簧力量抵靠該底壁;該端面設有一包圍該第一環槽並壓制該第一密封環之環牆,而該內環面密接該導流柱,且包圍該第二環槽及該第三環槽並壓制該第二密封環及該第三密封環;該控制環內部設有一控制流道,其於該內環面上形成有一控制入口,且於該端面上形成有一控制出口;該控制環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當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控制出口連通該第三通孔,當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控制出口連通該第四通孔,而該控制環於上述轉動範圍內,該控制入口總是連通該氣體出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其中,該控制環與該進氣座之間設有一墊片,該彈簧推抵該墊片而使該墊片靠於該控制環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其中,該殼筒設有一包覆的外殼,該外殼以其底端抵接該控制環之環牆;該外殼之底端設有一限位槽,該環牆設有一伸入該限位槽之限位塊,該限位塊於該控制環位於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時分別抵於該限位槽之其中一端。
TW107145585A 2018-12-18 2018-12-18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TWI700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5585A TWI700157B (zh) 2018-12-18 2018-12-18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5585A TWI700157B (zh) 2018-12-18 2018-12-18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762A TW202023762A (zh) 2020-07-01
TWI700157B true TWI700157B (zh) 2020-08-01

Family

ID=7300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585A TWI700157B (zh) 2018-12-18 2018-12-18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01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3196U (en) * 2004-07-30 2005-05-01 Sunmatch Ind Co Ltd Air inflow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
TWM466173U (zh) * 2013-07-26 2013-11-21 Hyphone Machine Ind Co Ltd 汽缸組及使用該汽缸組之氣動工具
TWM519042U (zh) * 2016-01-08 2016-03-21 Hyphone Machine Ind Co Ltd 轉動機構
TWM576526U (zh) * 2018-12-18 2019-04-11 大里興業有限公司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3196U (en) * 2004-07-30 2005-05-01 Sunmatch Ind Co Ltd Air inflow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
TWM466173U (zh) * 2013-07-26 2013-11-21 Hyphone Machine Ind Co Ltd 汽缸組及使用該汽缸組之氣動工具
TWM519042U (zh) * 2016-01-08 2016-03-21 Hyphone Machine Ind Co Ltd 轉動機構
TWM576526U (zh) * 2018-12-18 2019-04-11 大里興業有限公司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762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67712B2 (ja) 切換バルブ
JPS62261693A (ja) 選択型送出ポンプ
WO2015098952A1 (ja) 二重偏心弁
JP2011047426A5 (zh)
JP5265406B2 (ja) 逆止弁
TWI700157B (zh) 氣動工具之正反轉控制構造
JPH07247983A (ja) 両方向ポンプ
KR101126412B1 (ko) 삼중 사이드 시트 버터플라이 밸브
TWM576526U (z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s
KR101634084B1 (ko) 차압저감구조를 구비한 밸브 조립체
CN102454649B (zh) 控制阀
EP2995384B1 (en) Rotating handle switching shower head
TWM569806U (zh) Pneumatic tool with air guiding structure
JP7365021B2 (ja) ロータリバルブのシール構造
US20200206876A1 (en) Rotational control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ool
JP4859037B2 (ja) 一方向バルブ及び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JP2011231740A (ja) 可変容量タービ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可変容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6945859B2 (ja) 流路切換弁
KR102081813B1 (ko) 4방향 밸브
JP5296743B2 (ja) 空気圧式作動機構、及び空気圧式作動弁
KR20160004167U (ko) 조립성이 향상된 글로브 밸브
JP2015194167A (ja) 絞り弁
US9989158B2 (en) Valve
JP2019157932A (ja) 流体制御バルブ
JP2019065976A (ja) 冷却流路付きボールねじ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