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291B -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 Google Patents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291B
TWI697291B TW107115350A TW107115350A TWI697291B TW I697291 B TWI697291 B TW I697291B TW 107115350 A TW107115350 A TW 107115350A TW 107115350 A TW107115350 A TW 107115350A TW I697291 B TWI697291 B TW I6972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rea
knitting area
knitting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5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453A (zh
Inventor
林宜臻
施博仁
Original Assignee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132,8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9008548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914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291B/zh
Priority to US17/412,814 priority patent/US11970793B2/en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種布料包含內表織物層、外表織物層及中間織物層。內表織物層包含複數超細纖維紗線及複數彈性纖維紗線。外表織物層包含複數複合紗線。中間織物層位於內表織物層及外表織物層之間,且包含複數波紋狀的聚酯纖維紗線。並且,外表織物層包含第一編織區及第二編織區。第一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大於第二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

Description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本發明關於一種紡織技術,特別是一種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在紡織品市場上,消費者對於紡織品的機能性要求愈趨嚴格,例如胸衣、緊身衣或緊身褲等貼身衣物,除了美觀的外型以外,更需要針對穿著目的而加入適當的機能性,使紡織品能提供穿戴者更佳的穿著體驗。
以胸衣來說,罩杯是胸衣中相當重要的貼身部件,對機能性的需求相當高。穿戴胸衣的目的在於藉由其罩杯的結構及材質對乳房提供包覆、集中托高的作用,藉由保護、承托、修飾穿戴者的乳房,使穿戴者的外觀體現出女性的完美體型曲線,並防止胸部下垂、改善胸型。既有的胸衣係於罩杯內側設置提托片以托高乳房,然而提托片是利用平面素材所裁切而成,其本身不具備彈性,因而無法使罩杯穩定地服貼於乳房,容易造成穿戴者之不舒適感。
目前已有業者利用由熱熔紗線與其他材質的紗線混紡而形成的織物來製作罩杯,以使罩杯具有較好的結構強度及支撐性。然而含有熱熔紗線的織物經常有觸感不佳、質地粗糙等缺點,而使所製得的罩杯難以服貼於肌膚,或服貼於穿戴者的肌膚時會造成嚴重的不適感。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複合紗線,其包含第一紗線及第二紗線。第一紗線為熱熔紗線,而該第二紗線捲繞並交絡(intermingle)於第一紗線的表面。並且,第一紗線的熔點低於第二紗線的熔點。以複合紗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第二紗線相對於第一紗線的超位率為5%至300%。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布料,其包含內表織物層、外表織物層以及位於內表織物層與該外表織物層之間的中間織物層。內表織物層包含超細纖維紗線及彈性纖維紗線,外表織物層包含複數前述的複合紗線,且中間織物層包含複數波紋狀的聚酯纖維紗線。並且,外表織物層具有第一編織區與第二編織區,且第一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大於第二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內衣,其包含罩杯本體。此罩杯本體包含前述布料。罩杯本體包含提托區域及貼合區域,且貼合區域相鄰於提托區域。布料的第一編織區位於提托區域,且布料的第二編織區位於貼合區域。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適用於製作內衣、緊身衣物、或運動衣物等。藉由調整或管理布料各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以使各編織區具有不同的支撐性、束縛性、提托性及服貼性,進而可對應穿戴者的特定部位設計具有適當機能的衣著。此外,將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應用於運動衣物時,有利於提升運動衣物對於肌肉的保護,降低運動傷害。
在本文中,術語「含紗量」指的是以一織物中的特定紗線的總量為100%,則位於此織物的特定紗線的量。
在本文中,術語「超位率」指的是以由二條或二條以上紗線交絡後形成的複合紗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其中一紗線相較於另一紗線的長度差異。舉例來說,以第一紗線及第二紗線交絡形成的複合紗線的長度為基準,當第二紗線的長度為第一紗線的長度的1.5倍,則表示第二紗線相對於第一紗線的超位率為50%。
參照圖1,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布料可包含內表織物層10、外表織物層20與中間織物層30。中間織物層30可位於內表織物層10與外表織物層2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內表織物層10可包含超細纖維紗線及/或彈性纖維紗線。在一些實施例中,內表織物層10可實質上由超細纖維紗線及/或彈性纖維紗線所構成。也就是說,內表織物層10可包含超細纖維紗線及/或彈性纖維紗線、以及其他材質的紗線或其他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內表織物層10亦可只具有超細纖維紗線與彈性纖維紗線中至少其中一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超細纖維紗線的尺寸可為150丹尼以下,或可為30丹尼以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纖維紗線的尺寸可為150丹尼以下,或可為30丹尼以下。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纖維紗線的材質可為聚胺酯纖維(polyurethane,PU)、其他可替代的材質、或其任意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可包含一種複合紗線200。參見圖2,在一些實施例中,此複合紗線200可包括第一紗線210及第二紗線220。第一紗線210可為熱熔紗線。第二紗線220捲繞並交絡(intermingle)於第一紗線210的表面。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可以更包括複數彈性纖維紗線,亦即,外表織物層20可實質上由複合紗線200與彈性纖維紗線所構成。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可包含此複合紗線200、彈性纖維紗線、以及其他材質的紗線或其他材料。在其中另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亦可只具有此複合紗線200與彈性纖維紗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紗線210(即,熱熔紗線)可具有表面由熱熔纖維所構成的包芯紗結構。具體來說,可將許多種類的纖維用作中芯纖維以被熱熔纖維包覆,以形成熱熔紗線的包芯紗結構,且中芯纖維的熔點較熱熔纖維的熔點為高。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由熱熔纖維包覆聚酯纖維而形成具有包芯紗結構的熱熔紗線。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纖維的材質可為聚丙烯、低熔點聚對苯二甲酸酯(low temperature bas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LPET)、其他可替代的材質、或其任意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紗線220可均勻地捲繞於第一紗線210的表面。當第一紗線210暴露在高於其熱熔纖維的溫度環境下進行熱處理時,在第一紗線210表面上的熱熔纖維可軟化或熔融並緊密地黏合於第二紗線,而形成單一的複合紗線200。於此,與經過相同熱處理後的熱熔紗線相較之下,由於熱處理後的複合紗線200在其表面仍存在有第二紗線220,因此可具有更優於熱熔紗線的手感。並且,利用此複合紗線200進行紡織的布料能具有近似或如同其他不含熱熔纖維的布料的質地及觸感。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複合紗線200的單位長度為基準,第二紗線220相對於第一紗線210的超位率為5%至300%,例如20%至40%,或者,例如3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紗線210的熔點低於第二紗線220的熔點。例如,第一紗線210的熔點可介於160℃及190℃之間,而第二紗線220的熔點可介於200℃及26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紗線220可為一般的聚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其他可替代的材質、或其任意組合。
參見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可具有第一編織區21與第二編織區22。可藉由調控第一編織區21及/或第二編織區22中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使第一編織區21及第二編織區22呈現不同的結構特性。舉例來說,當布料的編織區內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越高,則此編織區可呈現越高的強度,並可因應穿戴者的特定部位提供良好的束縛性與支撐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為80%時,則表示80%的複合紗線200位於布料的外表織物層2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編織區21中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大於第二編織區22中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例如,第一編織區21中的複合紗線220的含紗量可為70%至80%,第二編織區22中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為20%至60%。
參照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外表織物層20還可包含第三編織區23,且第三編織區23與第一編織區21及第二編織區22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皆互為不同。例如,第二編織區22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小於第一編織區21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且第三編織區23的複合紗線200含紗量小於第二編織區22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例如,第一編織區21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為60%至80%,第二編織區22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為20%至40%,第三編織區23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為趨近於0%至2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第三編織區可主要由彈性纖維紗線與少量的複合紗線200所構成,因而第三編織區23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可趨近於0%。
於此,可依據生產需求,利用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製作衣著或鞋面,諸如內衣/褲、緊身衣/褲、運動衣/褲、襪子、甚或運動鞋面等等。並且,可對應穿戴者的肢體部位安排第一編織區21、第二編織區22及/或第三編織區23的位置,並評估各編織區中複合紗線200的適當含紗量,使製成的衣著能針對穿戴者的肢體部位提供所需的支撐性、束縛性及服貼性,進而提升衣著的舒適度,且有利於保護肌肉、降低運動傷害。
此外,參照圖5,在一些實施例中,複合紗線200更可包含第三紗線230。第三紗線230可為具有彈性的紗線,且第一紗線210、第二紗線220及第三紗線230可相互交絡並抱合。在高於第一紗線210表面的熱熔纖維的熔點的溫度環境下,第一紗線210會軟化或熔化並可提供黏性,以黏結第二紗線220及第三紗線230。並且,經過交絡形成的複合紗線可具有多個交絡節點,藉由交絡節點的形成而可使第一紗線210、第二紗線220及第三紗線230更加緊密地結合,並使複合紗線能具有更高的強度。
同樣地,相較於經過相同熱處理後的熱熔紗線,由於熱處理後的複合紗線200在其表面仍存在有第二紗線22及第三紗線23,因此可具有更優於熱熔紗線的手感。並且,依據第二紗線22及第三紗線23的材質,使得以此複合紗線200進行紡織的布料能具有近似或如同其他不含熱熔纖維的布料的質地及觸感。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紗線23可為彈性纖維紗線或其它可替代的紗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織物層30可包含聚酯纖維紗線。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織物層30可實質上由聚酯纖維紗線所構成。也就是說,中間織物層30可包含聚酯纖維紗線以及幾乎可忽略的其他材質的紗線或其他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織物層30亦可只具有聚酯纖維紗線。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織物層30的聚酯纖維紗線可具有波紋狀,因而聚酯纖維紗線可具有波峰與波谷。每一聚酯纖維紗線的波峰可連接於外表織物層20,且每一聚酯纖維紗線的波谷可連接於內表織物層10。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間織物層30的波紋狀聚酯纖維紗線可為單絲纖維或複絲纖維。
舉例來說,可將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用於製作一內衣。參照圖6,此內衣包含具有提托區域41及貼合區42的罩杯本體40。貼合區域42該相鄰於提托區並位於提托區41的上方,如圖6所示。請參照回圖4,在布料中的第一編織區21及第二編織區22位於提托區41,且布料的第三編織區23位於貼合區42。舉例而言,第一編織區21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約為80%,第二編織區22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約為60%,且第三編織區23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約為20%。並且,第一編織區21、第二編織區22及第三編織區23根據各自的複合紗線200的含紗量多寡依序相鄰排列。於此,藉由複合紗線200含紗量在外表織物層20上呈現由下至上逐漸減少強度的漸層變化,使得罩杯本體40得以利用其下方的提托區41將穿戴者乳房外側的肌肉朝向內側方向集中並托高,且貼合區42則包覆並服貼於乳房並增加穿戴者於穿著此內衣時的舒適性。
總言之,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適用於製作內衣,亦可適用於製作緊身衣物、運動衣物等。藉由調整或管理布料中各編織區的複合紗線的含紗量,以使各編織區具有不同的支撐性、束縛性、提托性及服貼性,進而可對應穿戴者的特定部位設計具有適當機能的衣著。將本發明實施例的布料應用於運動衣物時,有利於提升運動衣物對於肌肉的保護,降低運動傷害。
10‧‧‧內表織物層20‧‧‧外表織物層200‧‧‧複合紗線210‧‧‧第一紗線220‧‧‧第二紗線230‧‧‧第三紗線21‧‧‧第一編織區22‧‧‧第二編織區23‧‧‧第三編織區30‧‧‧中間織物層40‧‧‧罩杯本體41‧‧‧提托區42‧‧‧貼合區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布料的側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複合紗線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複合紗線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罩杯本體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罩杯本體的提托區與貼合區的實施狀態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罩杯本體的提托區與貼合區的實施狀態圖。
200:複合紗線
210:第一紗線
220:第二紗線

Claims (22)

  1. 一種複合紗線,包含:一第一紗線,該第一紗線為熱熔紗線;以及一第二紗線,該第二紗線捲繞並交絡於該第一紗線;其中,該第一紗線的熔點低於該第二紗線的熔點,且該第二紗線相對於第一紗線的超位率為20%至40%;俾利該複合紗線經過熱處理後,在其表面仍存在有該第二紗線,故而呈現優於該熱熔紗線的手感,且近似該第二紗線的質地及觸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複合紗線,其中該第一紗線的熔點為介於160℃及190℃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紗線,其中該第一紗線為聚丙烯或低熔點聚對苯二甲酸酯。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複合紗線,其中該第二紗線的熔點為介於200℃及260℃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複合紗線,其中該第二紗線為聚對苯二甲酸酯。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複合紗線,更包含:一第三紗線,該第三紗線為具有彈性的紗線;其中,該第一紗線、該第二紗線及該第三紗線均勻地交絡並抱合。
  7. 一種布料,包含:一內表織物層,該內表織物層包含複數超細纖維紗線及複數彈性纖維紗線; 一外表織物層,該外表織物層包含一第一編織區及一第二編織區,該第一編織區及該第二編織區均包含複數如請求項1所述的複合紗線,其中該第一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大於該第二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以及一中間織物層,該中間織物層位於該內表織物層及該外表織物層之間,且包含複數波紋狀的聚酯纖維紗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該第一編織區相鄰於該第二編織區。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該外表織物層更包含一第三編織區,該第三編織區由複數彈性纖維紗線及該些複合紗線所構成,且該第三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小於第二編織區的含紗量。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布料,其中該第三編織區相鄰於該第一編織區或該第二編織區。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布料,其中該第一編織區、該第二編織區及該第三編織區根據各自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依序相鄰排列。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每一該超細纖維紗線的尺寸為150丹尼以下。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布料,其中每一該超細纖維紗線的尺寸為30丹尼以下。
  14.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該第一編織區及該第二編織區均更包含複數彈性纖維紗線。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布料,其中每一該彈性纖維紗線的尺寸為150丹尼以下。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布料,其中每一該彈性纖維紗線的尺寸為30丹尼以下。
  17.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每一該第一紗線包含位於其表面的熱熔纖維,且該熱熔纖維的熔點為介於160℃及190℃之間。
  1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其中該熱熔纖維的的材質為聚丙烯、低熔點聚對苯二甲酸酯、其他可替代的材質、或其任意組合。
  19. 一種內衣,包含:一罩杯本體,該罩杯本體包含如請求項7所述的布料,且該罩杯本體包含:一提托區;以及一貼合區,該貼合區相鄰於該提托區;其中,該布料的該第一編織區及第二編織區分別位於該提托區域以及該貼合區域,且該第一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大於該第二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內衣,其中該布料的該外表織物層更包含一第三編織區,該第三編織區包含複數彈性纖維紗線及該些複合紗線,且該第三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小於第二編織區的該些複合紗線的含紗量。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內衣,其中該布料的該第一編織區位於該提托區域,且該布料的該第二編織區及該第三編織區均位於該貼合區域。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內衣,其中該布料的該第一編織區及該第二編織區位於該提托區域,且該布料的該第三編織區位於該貼合區域。
TW107115350A 2017-09-18 2018-05-04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TWI697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32,889 US20190085485A1 (en) 2017-09-18 2018-09-17 Composite yarn, fabric thereof and brassiere
US17/412,814 US11970793B2 (en) 2017-09-18 2021-08-26 Composite yarn, fabric thereof and brassie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59837P 2017-09-18 2017-09-18
US62/559,837 2017-09-18
US201762581994P 2017-11-06 2017-11-06
US62/581,994 2017-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453A TW201914453A (zh) 2019-04-16
TWI697291B true TWI697291B (zh) 2020-07-01

Family

ID=6699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5350A TWI697291B (zh) 2017-09-18 2018-05-04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72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6604U (en) * 2011-12-12 2012-04-11 Hsing Weaving Webbing Co Ltd I Improved woven band structure
CN204491122U (zh) * 2015-01-07 2015-07-22 珠海泓利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织带及其弹性经线
TWM518476U (zh) * 2015-09-18 2016-03-11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內衣罩杯
CN205624537U (zh) * 2016-03-23 2016-10-12 维珍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罩杯及包括该罩杯的胸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6604U (en) * 2011-12-12 2012-04-11 Hsing Weaving Webbing Co Ltd I Improved woven band structure
CN204491122U (zh) * 2015-01-07 2015-07-22 珠海泓利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织带及其弹性经线
TWM518476U (zh) * 2015-09-18 2016-03-11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內衣罩杯
CN205624537U (zh) * 2016-03-23 2016-10-12 维珍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罩杯及包括该罩杯的胸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453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7884B2 (en) Trim piece for an apparel item
US20200224343A1 (en) Undergar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undergarment
US9883702B2 (en) Portion of bra and bra having zones of varying elastic moduli
KR20170098241A (ko) 저융점 섬유를 포함하는 용이하게 경화 가능한 스트레치 직물
US8069692B2 (en) Circular knitted fabric with finished edges and integral elastic band-like selvedge and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3103985C (en) Young adult modesty support garment
US8490436B2 (en) Circular knitted fabric with finished edges and integral elastic band-like selvedge and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7025466A (ja) 衣服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CN106963007A (zh) 一种柔性复合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15512A (ja) 伸縮性のある衣服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215418A1 (en) Febric material for pressure molding without adhesive and lamination
TWI697291B (zh) 複合紗線及其布料與內衣
CN107920605A (zh) 具有改进带的上身服装和下身服装
JP6227940B2 (ja) カップ付衣類
JP3686541B2 (ja) 装身用成形体
US20200307150A1 (en) Sticky fabrics and garment made of the same
US11970793B2 (en) Composite yarn, fabric thereof and brassiere
TWM518476U (zh) 內衣罩杯
CN207747496U (zh) 一种含蚕丝的保暖裤针织面料
RU2532421C2 (ru) Предмет нижнего бель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TWI813425B (zh) 粘性間隔織物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其製成的衣物
KR101444897B1 (ko) 접착심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의류제품
CN104970473A (zh) 一种弹力植绒保暖面料
CN111557489A (zh) 一种新型抗皱衣物
TWM560200U (zh) 立挺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