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6771B -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 Google Patents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6771B
TWI696771B TW105131313A TW105131313A TWI696771B TW I696771 B TWI696771 B TW I696771B TW 105131313 A TW105131313 A TW 105131313A TW 105131313 A TW105131313 A TW 105131313A TW I696771 B TWI696771 B TW I6967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liper
piston
brake system
disc brake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4178A (zh
Inventor
喻潤湘
吳國雄
Original Assignee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亨通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亨通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1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67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4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77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卡鉗包括有一卡鉗缸體、一與該卡鉗缸體對向設置的卡鉗座體、一設於該卡鉗缸體內的活塞、一設於該卡鉗座體內的來令片組,該來令片組包括有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該第一來令片組具有第一來令片及第一背板;該第二來令片組具有第二來令片及第二背板;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係成對向設置,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之間保持有一定的間距,藉此該二來令片之間可供一碟盤容設,該第一背板朝活塞方向設有定位件,該活塞外周設有凹槽,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該插入部可插嵌於該凹槽內,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可連動的連結;藉此來確保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連動性,進而可有效消除卡鉗噪音之產生,並可避免卡鉗無效煞車行程之產生。

Description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尤指可避免卡鉗噪音之產生,以及可避免卡鉗無效煞車行程之產生之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按,車輛尤指機車為提供一良好與穩定的制動效果,因此會設一碟煞系統1,該碟煞系統1至少其有一卡鉗11及一碟煞盤12。
如圖一所示,該碟煞系統1的卡鉗11至少具有一活塞111、一可被該活塞111推動的來令片組112;該來令片組112包括有一組對向配置的來令片1121,每個來令片1121的一側設有一背板1122,該背板1122的一側設有填隙片1123,更明確的說該來令片組112的配置由內至外,依序為來令片1121、背板1122、填隙片1123,該對向設置的來令片1121之間設置該碟盤12;藉此當該卡鉗11的活塞111被煞車泵(圖式中未繪出)帶動而作動時,該活塞111即藉由插銷13所形成的導軌作用來帶動該來令片組112作動,進而使該來令片1121來挾持該碟盤12,從而產生制動力俾使車輛形成煞車效果。
習如圖一所示,用的該碟煞系統1藉由上述構造,固然以能令車輛產生較佳的煞車效果;然而,當煞車動作完成後,該煞車泵不供應油液來推動該活塞111,此時該活塞111係藉由設於該活塞111外周的彈性復位元件14來將該活塞111拉回原位,由於該來令片組112與該活塞111非連動,因此該活塞111被拉回到原位後,即與該來令片組112產生空隙,該空隙產生後當車輛的動力單元(引擎)運作所產生之震動,該震動會傳遞至該碟煞系統1上,此時該來令片組112因共震效應使會使該震動變大,因此會造成該來令片組112與該活塞111產生撞擊而肇生噪音。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以有效解決碟煞系統卡鉗的來令片組與活塞所產生的噪音之課題,已為車輛業者亟待解決之課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以解決習用碟煞系統卡鉗的來令片組與活塞所產生的噪音之缺失,已為機車業者亟待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主要目的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主要乃在於克服習用碟煞系統的卡鉗因動力單元所傳遞的震動而產生噪音之缺失。
為此,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卡鉗包括有一卡鉗缸體、一與該卡鉗缸體對向設置的卡鉗座體、一設於該卡鉗缸體內的活塞、一設於該卡鉗座體內的來令片組,該來令片組包括有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該第一來令片組具有第一來令片及第一背板;該第二來令片組具有第二來令片及第 二背板;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係成對向設置,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之間保持有一定的間距,藉此該二來令片之間可供一碟盤容設,該第一背板朝活塞方向設有定位件,該活塞外周設有凹槽,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該插入部可插嵌於該凹槽內,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可連動的連結。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2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卡鉗缸體的二端側設有二鎖固孔,該二鎖固孔內各自鎖設有插銷,卡鉗座體的二側端對應該卡鉗缸體的鎖固孔設有二穿孔,該插銷鎖設於該鎖固孔後穿入該穿孔內;該插銷其中之一可形成為一樞軸,該卡鉗缸體可以該插銷所形成的樞軸自由的於該卡鉗座體上擺動,設於該第一背板與該活塞之間的該定位件係位於該作為樞軸的插銷的中心與該活塞的中心假想連線上。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定位件更包含有一固定部;該第一背板設有固定柱,該固定部係固設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該插入部的端頭係略向下傾斜。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插入部的二端側可進一步形成一弧形端。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5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定位件係為一略成Z字形且略具彈性的勾體。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6項之主要技術手段,乃在提供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及一固定部,該插入部與固 定部之間具有一插入高度,該活塞凹槽的承壓面與活塞的底端之間具有一抵壓高度,該插入高度小於該抵壓高度。
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第7項之主要技術手段,該固定部係鉚固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第一背板朝活塞方向凸設有定位件,該活塞外周設有凹槽,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該插入部可插嵌於該凹槽內並抵壓於該承壓面上,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可連動的連結,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連動,進而可有效消除卡鉗噪音之產生,並可避免卡鉗無效煞車行程之產生。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2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設於該第一背板與該活塞之間的該定位件係位於該作為樞軸的插銷的中心與該活塞的中心假想連線上,藉此可便利該卡鉗的組裝。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更具有一固定部,該第一背板設有固定柱,該固定部係固設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該插入部的端頭係略向下傾斜,藉此可提升該定位件的插嵌定位之效果。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插入部的二端側可進一步形成一弧形端,藉此可便利該定位件的插入部插入該活塞凹槽內。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5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 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係為一略成Z字形且略具彈性的勾體,可便利該卡鉗之組裝。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6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及一固定部,該插入部與固定部之間具有一插入高度,該活塞凹槽的承壓面與活塞的底端之間具有一抵壓高度,該插入高度小於該抵壓高度,藉此可令該活塞的抵壓部對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預壓力,進而可確保該定位件的插嵌的效果。
本發明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7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固定部係鉚固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藉此可便利定位件的組設。
1:碟煞系統
11:卡鉗
111:活塞
112:來令片組
1121:來令片
1122:背板
1123:填隙片
12:碟盤
13:插銷
14:彈性復位元件
2:卡鉗
3:卡鉗缸體
31:油室
32:入油口
33:鎖固孔
34:插銷
34a:樞軸
4:卡鉗座體
41:穿孔
42:容置空間
5:活塞
51:凹槽
511:承壓面
52:回位彈性元件
5a‧‧‧底端
6‧‧‧來令片組
61‧‧‧第一來令片組
611‧‧‧第一來令片
612‧‧‧第一背板
6121‧‧‧固定柱
62‧‧‧第二來令片組
621‧‧‧第二來令片
622‧‧‧第二背板
7‧‧‧定位件
71‧‧‧插入部
711‧‧‧弧形端
72‧‧‧固定部
8‧‧‧碟盤
A‧‧‧插銷的中心與該活塞中心假想連線
C‧‧‧抵壓高度
D‧‧‧插入高度
圖一係習用碟煞系統的卡鉗之示意圖。
圖二係本發明碟煞系統的卡鉗分解圖。
圖三係本發明碟煞系統的卡鉗剖視圖。
圖四、五係本發明碟煞系統的卡鉗組裝動作圖。
為使 貴審查官能更易於了解本發明之結構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後;
首先,請參閱圖二、三所示,本發明之碟煞系統的卡鉗2包括有一卡鉗缸體3、一與該卡鉗缸體3對向設置的卡鉗座體4、一設於該卡鉗缸體3內的活塞5、一設於該卡鉗座體4內的來令片組6及一可將該 來令片組6與該活塞5固定的定位件7。
如圖二、三所示,該卡鉗缸體3至少具有一油室31及一入油口32,該油室31可供該活塞5容置,該入油口32連接煞車總泵(圖式中未繪出),藉此該活塞5可被來自煞車總泵的煞車油推動,而於該油室31內作動作;該卡鉗缸體3的二端側設有二鎖固孔33,該二鎖固孔33內各自鎖設有插銷34。
如圖二、三所示,該卡鉗座體4的二側端對應該卡鉗缸體3的鎖固孔33設有二穿孔41,該穿孔41係為盲孔,藉此該插銷34鎖設於該鎖固孔33後再穿入於該穿孔41上,進而來使該卡鉗座體4鎖固於該卡鉗缸體3上;該卡鉗座體4具有一容置空間42,該容置空間42可供該來令片組6設置。
如圖二、三所示,該活塞5係設於該卡鉗缸體3的油室31內,該活塞5可被來自煞車總泵的煞車油推動,而於該油室31內作動作,進而可推動該來令片組6作動;該活塞5的外周下部朝該卡鉗座體4方向設有環狀凹槽51;該活塞5外周並於該凹槽51上方設一回位彈性元件52;該活塞5由該凹槽51的承壓面511與該活塞5的底端5a之間具有一抵壓高度C。
如圖二、三所示,該來令片組6包括一第一來令片組61及一第二來令片組62,該第一來令片組61具有一第一來令片611及一第一背板612;該第二來令片組62具有一第二來令片621及一第二背板622;該第一來令片組61及第二來令片組62係成對向設置;該第一來令片組61及第二來令片組62之間保持有一定的間距,藉此該二來令片611、621之間可供一碟盤8容設;該第一來令片組61係朝該卡鉗缸體3方向設置;更明確的說,該第一來令片組61係鄰近該活塞5,該第一背板612朝該活塞5方向凸設有一對固定柱6121。
如圖二、三所示,該定位件7係以鉚固方式固設於該第一背板612的固定柱6121上;該定位件7對應於該第一背板612的固定柱6121而具有一對;該定位件7係為一略成Z字形且略具彈性的勾體,該定位件7具有朝向該活塞5的凹槽51凸設插入部71及固定於該第一背板612固定柱6121上的固定部72,該插入部71與該固定部72之間具有一插入高度D,該插入部71可插入該活塞5的凹槽51內,該插入部71為能穩固的插設於該活塞5的凹槽51內,該插入部71進一步可形成端頭略向下傾斜設計,藉此可令該插入部71插入該活塞5的凹槽51內後具有一穩定的插設定位之效果;另為便利該插入部71可便利插入該活塞5的凹槽51內,該插入部71的二端側可進一步形成一弧形端711。
如圖二、三、四、五所示,本發明碟煞系統的卡鉗2實施,首先將該活塞5安裝於該卡鉗缸體3的油室31內,再以任一插銷34鎖設於該卡鉗缸體3的鎖固孔33再穿入於該卡鉗座體4的穿孔41上,藉此該插銷34可形成為一樞軸34a,藉此該卡鉗缸體3可以該插銷34所形成的樞軸34a自由的於該卡鉗座體4上擺動;該卡鉗座體4的容置空間42內安裝該來令片組6,該第一背板612上固設一對的該定位件7,更須一提的是,該定位件7係位於該作為樞軸34a的插銷34的中心與該活塞5中心假想連線A上,藉此可便利該定位件7插嵌於該活塞5 的凹槽51內;藉此即可將該卡鉗缸體3以先前已鎖設的該插銷34為樞軸34a轉動,來令該卡鉗缸體3與該卡鉗座體4成相對應的設置,此同時該定位件7的插入部71可藉由該弧形端711來輕易的插入該活塞5的凹槽51,進而來使該來令片組6鄰接該活塞5側的該第一來令片組61與該活塞5形成鄰接與固定定位,亦即可藉由該定位件7的該插入部71與該固定部72之間的插入高度D,小於該活塞5承壓面511與活塞5的底端5a之間的該抵壓高度C,來令該定位件7對該活塞5形成預壓,進而可使該活塞5對該第一來令片組61形成預壓,更進一步說,可使該活塞5確實的抵壓於該第一來令片組61上而可形成一連動的連結關係;更明確的說,藉由該定位件7來令該活塞5與該第一來令片組61可形成之固定定位的連動效果。
承上述,當煞車動作完成後,該活塞5被該回位彈性元件52回復原位時,本發明碟煞系統的卡鉗2藉由上述的構造可令該第一來令片組61與該活塞5形成一固定定位連動效果,從而該第一來令片組61可與該活塞5同步的回到原位,藉此可避免該第一來令片組61與該活塞5之間產生間隙,以及可避免該第一來令片組61與該活塞5因車輛動力單元所傳遞過的震動而產生碰撞,進而可消除該碟煞系統的卡鉗2的噪音。
本發明之主要功效在於,藉由該第一背板612朝活塞5方向凸設有固定柱6121,該固定柱6121上設有定位件7,該活塞5外周設有凹槽51,該定位件7具有一插入部71,該插入部71可插嵌於該凹槽51內並抵壓於該承壓面511上,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可連動的連結,來令該活塞5與該第一來令片組61連動,進而可有效消除卡鉗2噪音之產生,並可避免卡鉗2無效煞車行程之產生。
本發明之次一功效在於,藉由設於該第一背板612與該活塞5之間的該定位件7係位於該作為樞軸34a的插銷34的中心與該活塞5的中心假想連線A上,藉此可便利該卡鉗2的組裝。
本發明之次二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7更具有一固定部72,該第一背板612設有固定柱6121,該固定部72係固設於該第一背板612的固定柱6121上,該插入部71的端頭係略向下傾斜,藉此可提升該定位件7的插嵌定位之效果。
本發明之次三功效在於,藉由該插入部71的二端側可進一步形成一弧形端711,藉此可便利該定位件7的插入部71插入該活塞5凹槽51內。
本發明之次四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7係為一略成Z字形且略具彈性的勾體,可便利該卡鉗2之組裝。
本發明之次五功效在於,藉由該定位件7具有一插入部71及一固定部72,該插入部71與固定部72之間具有一插入高度D,該活塞5凹槽51的承壓面511與活塞5的底端5a之間具有一抵壓高度C,該插入高度D小於該抵壓高度C,藉此可令該定位件7對該第一來令片組61形成預壓力,進而可確保該定位件7的插嵌的效果。
本發明之次六功效在於,藉由專利申請範圍第7項之主要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固定部72係鉚固於該第一背板612的固定柱6121上,藉此可便利定位件7的組設。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藉由上述之構造,確實能達成所訴求之功效及目的,已具備新穎性、實用性及進步性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祈請 貴審查官之詳鑑,惠賜准予發明專利之審定,至感德便。
2‧‧‧卡鉗
3‧‧‧卡鉗缸體
31‧‧‧油室
32‧‧‧入油口
33‧‧‧鎖固孔
34‧‧‧插銷
4‧‧‧卡鉗座體
41‧‧‧穿孔
42‧‧‧容置空間
5‧‧‧活塞
51‧‧‧凹槽
511‧‧‧承壓面
5a‧‧‧底端
6‧‧‧來令片組
6121‧‧‧固定柱
7‧‧‧定位件
71‧‧‧插入部
711‧‧‧弧形端
72‧‧‧固定部
C‧‧‧抵壓高度
D‧‧‧插入高度

Claims (6)

  1. 一種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該卡鉗包括有一卡鉗缸體、一與該卡鉗缸體對向設置的卡鉗座體、一設於該卡鉗缸體內的活塞、一設於該卡鉗座體內的來令片組,該來令片組包括有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該第一來令片組具有第一來令片及第一背板;該第二來令片組具有第二來令片及第二背板;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係成對向設置,該第一來令片組及第二來令片組之間保持有一定的間距,藉此該二來令片之間可供一碟盤容設,其特徵在於:該第一背板朝活塞方向設有定位件,該活塞外周設有凹槽,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該插入部可插嵌於該凹槽內,藉此來令該活塞與該第一來令片組形成可連動的連結;該卡鉗缸體的二端側設有二鎖固孔,該二鎖固孔內各自鎖設有插銷,卡鉗座體的二側端對應該卡鉗缸體的鎖固孔設有二穿孔,該插銷鎖設於該鎖固孔後穿入該穿孔上;該插銷其中之一可形成為一樞軸,該卡鉗缸體可以該插銷所形成的樞軸自由的於該卡鉗座體上擺動,設於該第一背板與該活塞之間的該定位件係位於該作為樞軸的插銷的中心與該活塞的中心假想連線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其中,該定位件更包含有一固定部;該第一背板設有固定柱,該固定部係固設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該插入部的端頭係略向下傾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其中,該插入部的二端側可進一步形成一弧形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其中,該定 位件係為一略成Z字形且略具彈性的勾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其中,該定位件具有一插入部及一固定部,該插入部與固定部之間具有一插入高度,該活塞的凹槽具有一承壓面,該承壓面與活塞的底端之間具有一抵壓高度,該插入高度小於該抵壓高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其中,該固定部係鉚固於該第一背板的固定柱上。
TW105131313A 2016-09-29 2016-09-29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TWI696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313A TWI696771B (zh) 2016-09-29 2016-09-29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313A TWI696771B (zh) 2016-09-29 2016-09-29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178A TW201814178A (zh) 2018-04-16
TWI696771B true TWI696771B (zh) 2020-06-21

Family

ID=6263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313A TWI696771B (zh) 2016-09-29 2016-09-29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6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318B (zh) * 2021-05-12 2022-08-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電子駐煞車控制功能之機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0568A (en) * 1969-09-01 1972-07-05 Toyota Chuo Kenkyusho Kk Disc brake
JPH08159184A (ja) * 1994-12-09 1996-06-1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DE19906804A1 (de) * 1999-02-18 2000-08-2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ederelement
US20080029353A1 (en) * 2004-08-12 2008-02-07 Knorr-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Electromechan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ctuable disc brake, in particular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0568A (en) * 1969-09-01 1972-07-05 Toyota Chuo Kenkyusho Kk Disc brake
JPH08159184A (ja) * 1994-12-09 1996-06-1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DE19906804A1 (de) * 1999-02-18 2000-08-2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ederelement
US20080029353A1 (en) * 2004-08-12 2008-02-07 Knorr-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Electromechan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ctuable disc brake, in particular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178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0777U (zh) 電子式煞車卡鉗
TWI696771B (zh) 碟煞系統的卡鉗結構
KR20180094222A (ko) 브레이크 캘리퍼 어셈블리
TW201328521A (zh) 固定裝置
CN107939868B (zh) 碟刹系统的卡钳结构
JP5725286B2 (ja) パッドクリップの組付け構造
KR20120074474A (ko) 철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장치
TWI321274B (en) Vibration-isolating fixing mechanism for fan frame
TWM555316U (zh) 電子式煞車卡鉗
JP611239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パッド用シム
JP2007225080A (ja) ドラムブレーキにおけるシューホールド機構
CN201195676Y (zh) 电梯曳引机制动器
CN207864318U (zh) 手术显微镜电磁锁
CN206485497U (zh) 自行车卡钳
US20150323024A1 (en) Disc brake calliper
CN108386459A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的铆合结构
CN211574108U (zh) 一种单推杆压力臂
TW201249699A (en) Drum brake mechanism
CN104976252B (zh) 浮动碟盘
CN211183637U (zh) 一种有刷电机的刷盒及扭力簧防脱结构
CN202882617U (zh) 推拉板锁
JP2014163441A (ja)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ブレーキシュー係合部構造
JP5755554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制動器
CN201439655U (zh) 一种锁匣结构改良
TWM258024U (en)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brake plate for a wh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