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5693B - 吸管及餐具 - Google Patents

吸管及餐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5693B
TWI695693B TW107146862A TW107146862A TWI695693B TW I695693 B TWI695693 B TW I695693B TW 107146862 A TW107146862 A TW 107146862A TW 107146862 A TW107146862 A TW 107146862A TW I695693 B TWI695693 B TW I6956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unit
unit
sleeve
straw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452A (zh
Inventor
鄭光宏
Original Assignee
豐禾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豐禾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豐禾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6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569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5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56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45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吸管及餐具,該吸管係由具有第一抗變形能力的芯體和具有第二抗變形能力的包覆體所組成,其中,第一抗變形能力大於第二抗變形能力,該芯體係可形成一管狀體,包覆體係包覆管狀體的內外兩側壁,而為管狀體提供隔離,藉以方便外出攜帶且具有使用衛生的優點。

Description

吸管及餐具
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領域,更詳而言之,係指一種吸管及其所構成的餐具。
目前市面上唾手可得的吸管,皆利用塑膠材料製作而成,由於近年來環保意識提升,塑膠類製品被呼籲減少使用,且提倡物品的重複使用,因此,發展出使用不鏽鋼或玻璃材料所製成的吸管,以讓使用者可以達到重複使用的不鏽鋼或玻璃製成的吸管,然而,當出門在外時,清潔不鏽鋼或玻璃製成的吸管卻是一大難題,若吸管內的殘留液體無法馬上進行清潔,則容易在吸管的內部滋生細菌從而產生飲用衛生的疑慮。
再者,上述由不鏽鋼或玻璃材料所製成的吸管,還存在著因體積無法縮小,佔用空間較大而不利於外出攜帶,對於消費者來說反而造成不便。
綜上所述,如何設計一種能夠縮小體積使外出攜帶方便,且可容易清洗而確保使用衛生的吸管,即為本申請待解決的技術課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申請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管及餐具,具有使用衛生的優點。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管及餐具,便於外出攜帶使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係提供一種吸管,係包括:一芯體,該芯體係具有一第一抗變形能力;以及一包覆體,該包覆體係具有一第二抗變形能力,其中,該第一抗變形能力大於該第二抗變形能力,其中,該芯體係形成一管狀體,而該包覆體係包覆該管狀體的內外兩側壁,而為該管狀體提供隔離。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形成一片狀體,當該芯體為該片狀體時,係減少吸管於收納時的體積,且使該包覆體的整體外露而供洗潔;該片狀體長邊的兩對應位置分別形成一第一扣接部與一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係可彼此扣接,使該片狀體成為該管狀體。
於上述吸管中,該包覆體係包覆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當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彼此扣接時,該包覆體係受力延展而填補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之間的間隙,並藉由該包覆體變形後產生的迫緊力,使扣接的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不易分開。
於上述吸管中,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係以磁吸方式完成彼此的扣接。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係具有複數縱向翻折結構,該複數縱向翻折結構係間隔設置,以將該片狀體區分成複數縱片條,且該複數縱片條可分別 藉由該複數縱向翻折結構的翻折而構成該管狀體,或藉由該複數縱向翻折結構的至少一者翻折而使該複數縱片條的至少一部分疊合。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係具有複數橫向翻折結構,該複數橫向翻折結構係間隔設置,以將該片狀體區分成複數橫片條,且該複數橫片條可藉由該複數橫向翻折結構的至少一者翻折而使該複數橫片條的至少一部分疊合。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一套管單元;一第二套管單元,該第二套管單元係套接於該第一套管單元;以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兩端分別抵接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以分別對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提供彈性力,使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呈現相對遠離的趨勢,讓該芯體的長度呈現增長的趨勢,且該第一套管單元或該第二套管單元可受力迫使該彈性件變形,使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呈現相對接近的趨勢,讓該芯體的長度呈現縮短的趨勢。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一套管單元;以及一第二套管單元;其中,該第二套管單元係套接於該第一套管單元,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得相對移動而呈現一拉伸狀態或一收合狀態,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的彼此之間具有一摩擦力或一卡合結構,俾維持該拉伸狀態或該收合狀態。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一套管單元,該第一套管單元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下卡合結構;一第二套管單元,該第二套管單元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上卡合結構;其中,該第一套管單元與第二套管單元係相互套接;且其中,可通過令該第一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該第一下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 構相互卡合;以及可通過令該第一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縮短。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三套管單元,該第三套管單元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三上卡合結構,而該第二套管單元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下卡合結構;其中,可通過令該第三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該第二下卡合結構與該第三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以及可通過令該第三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縮短。
於上述吸管中,該第一套管單元的上端還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上卡合結構,該芯體的長度可趨向縮短,直到該第一上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或者直到該第一上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的同時,該第二上卡合結構亦與該第三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
於上述吸管中,該第一下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一套管單元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一下引導部與一第一下限定部,該第二上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套管單元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二上引導部與一第二上限定部,其中,該第一下引導部與該第二上引導部相配合,以引導該第一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該第一下限定部與該第二上限定部相配合,用於限定該第一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相互分離;以及該第二下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套管單元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二下引導部與一第二下限定部,該第三上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三套管單元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三上引導部與一第三上限定部,其中,該第二下引導部與該第三上引導部相配合,以引 導該第二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三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該第二下限定部與該第三上限定部相配合,用於限定該第二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三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三套管單元相互分離。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一套管單元;至少一第二套管單元,該第二套管單元的上端設置有套接結構;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係可接合或拆分,以調整該芯體的整體長度;當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接合時,該包覆體係提供令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彼此接近的彈力,使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維持接合狀態。
於上述吸管中,該包覆體係具有一施力部,該施力部係位於該管狀體的外側,可受力而令該包覆體相對該管狀體滑動,使該包覆體的受汙部分外露而可供洗潔。
於上述吸管中,該芯體係具有一滾動體,該滾動體係接觸該包覆體,俾藉由滾動,而降低該包覆體相對該管狀體滑動的阻力。
於上述吸管中,該包覆體的兩側短邊係分別形成一上接合部與一下接合部,該上接合部與該下接合部係彼此接合,使該包覆體包覆該管狀體的內外兩側壁,而為該管狀體提供隔離,且該吸管還具有一環型接合件,該環型接合件係供該上接合部與該下接合部完成接合。
此外,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餐具,且包括由上述多個實施例中的所述的吸管所構成的兩個餐具構件,該兩個餐具可協同作業以進行食材的夾持。
於上述餐具中,還包括一塞體,該塞體係塞住該管狀體端側的管口,俾阻止異物進入該管狀體內部。
綜上所述,本申請係透過將吸管設計成包覆體與芯體兩部分,且使包覆體包覆芯體的內外兩側壁,其中,芯體可依實際使用需求而形成為管狀體或片狀體,或者包覆體可以相對於管狀體滑動,藉以使得包覆體的受汙部分(例如包覆芯體的內側壁的包覆體部分)曝露以便於進行清洗、乾燥處理,以有效防止吸管的受污部分滋生細菌,從而確保吸管的使用衛生。
此外,通過在芯體上設置縱向翻折結構或橫向翻折結構,俾當芯體呈片狀體時可進行折疊,或者通過將芯體拆分設計為多個相對獨立的單元結構,以使芯體的整體長度可依照實際使用需求而進行收縮或延伸,藉以縮小吸管的整體收納體積而利於外出攜帶使用。
1:吸管
11:芯體
11a:管狀體
11b:片狀體
12:包覆體
12a,12b:部分包覆體
13:第一扣接部
14:第二扣接部
15:縱向翻折結構
15a:縱片條
16:橫向翻折結構
16a:橫片條
17:施力部
18:滾動體
19:上接合部
20:下接合部
21:環型接合件
22:第一套管單元
23:第二套管單元
24:彈性件
25:第一下卡合結構
26:第二上卡合結構
27:第三套管單元
28:第三上卡合結構
29:第二下卡合結構
30:第一上卡合結構
31:第一下引導部
32:第一下限定部
33:第二上引導部
34:第二上限定部
35:第二下引導部
36:第二下限定部
37:第一下接合結構
38:第二上接合結構
4:塞體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A至圖2D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3A至圖3B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圖4A至圖4B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四實施例示意圖;圖5A至圖5C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五實施例示意圖;圖6A至圖6D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六實施例示意圖;圖7A至圖7-1E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七實施例示意圖;圖8A至圖8C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八實施例示意圖;以及圖9A至圖9B為本發明之吸管的第九實施例示意圖。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申請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申請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申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申請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申請實施的實際狀況。
請參閱圖1A與圖1B,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係提供一種吸管1,其主要是由一芯體11與一包覆體12所構成。於本實施例中,芯體11係具有一第一抗變形能力;而包覆體12係具有一第二抗變形能力,其中,芯體11所具有的第一抗變形能力係大於包覆體12所具有的第二抗變形能力,從而藉由芯體11的第一抗變形能力為吸管1整體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而避免在吸管使用時發生變形。另外,由於包覆體12的第二抗變形能力小於芯體11的第一抗變形能力,因而,包覆體12可在芯體11未變形的情況下發生變形(請容後詳述),從而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於本實施例中,當吸管1處於使用狀態時,芯體11可形成為一管狀體11a(即中空的管體),而包覆體12則係包覆管狀體11a的內外兩側壁,俾為管狀體11a提供隔離,藉此以使芯體11不與外界發生直接接觸,從而確保芯體11免遭污染。
請配合參閱圖2A,於一實施例中,當吸管1處於未使用狀態時,則可令芯體11由管狀體11a轉換為片狀體11b,俾使吸管1的整體收納體積減少,如此不但可利於收納儲存,亦可便於外出攜帶。同時,於芯體11轉換為片狀體11b的狀態下,可令包覆體12整體均處於曝露狀態而供洗潔以符合衛生要求。具 體而言,由於吸管1一般係為細長型結構的管體,因此,如圖1A及圖1B所示,當芯體11形成為管狀體時,包覆體12b中用於包覆芯體11內側壁(內管壁)的部分位於吸管1的內部使得清潔困難,對此,本申請係通過令芯體11在處於未使用時,由原先的管狀體11a轉換為片狀體11b(如圖2A所示),而使得包覆體12b原先位於吸管1內部的部分曝露,以便於清潔及乾燥等處理,使得吸管可多次性使用而符合環保要求。
再者,為配合芯體11可在管狀體11a與片狀體11b兩種形態下進行轉換,如圖1A及圖1B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芯體11的片狀體11b長邊的兩對應位置上還分別形成一第一扣接部13與一第二扣接部14,其中,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係可彼此扣接,以使呈片狀體11b形態的芯體11轉換成為管狀體11a的形態,另須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分別形成於片狀體11b的兩側長邊上,但不以此為限,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也可以分別形成於片狀體11b中可彼此扣接的任何兩對應位置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13係呈一凹部形狀,第二扣接部14則相應呈一凸部形狀,以卡扣於第一扣接部13中。然並不以此為限,其他任何形態的扣接結構均可適用於本案。此外,還需說明的是,上述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的扣接方式除可利用結構方式予以實現之外,還可藉由特殊的材質予以達成,具體而言,於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也可通過磁吸方式來完成彼此的扣接。
於較佳實施例中,本申請的包覆體12還包覆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如圖1A及圖1B所示),俾當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彼此扣接時,包覆體12可受力(例如受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的擠壓力)而 變形,從而填補於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的間隙中,使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處於緊配合的狀態。如此,不但可以使得處於扣接狀態下的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以利於使用吸管吸取飲料,還能藉由包覆體12的變形而對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的分開提供阻力(即迫緊力),從而增加第一扣接部13與第二扣接部14之間扣接的牢固性。
請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於一實施例中,芯體11上還設有複數橫向翻折結構16,其中,各橫向翻折結構16為間隔設置,以將呈片狀體11b的芯體11區分成複數橫片條16a(其中,橫向翻折結構16設置於兩個相鄰的橫片條16a之間),俾供相鄰設置的兩個橫片條16a可藉由設置於該二者之間的一橫向翻折結構16翻折,從而令芯體11形成如圖1A或圖1B所示的管狀體11a,或者,使得相鄰設置的兩個橫片條16a藉由設置於該二者之間的一橫向翻折結構16相互疊合(即180度翻折),以使芯體11的整體收納體積縮小,而便於外出攜帶(如圖2B所示)。此外,於本實施例中,設置於片狀體11b上的各橫向翻折結構16可設計為等間隔設置,然並不以此為限,亦可依據實際需求,而設計為不等間隔設置。
請配合參閱圖2A、圖2C與圖2D,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在芯體11上設置複數縱向翻折結構15,其中,各縱向翻折結構15係呈間隔設置,以將呈片狀體11b的芯體11區分成複數縱片條15a(其中,縱向翻折結構15設置在兩個相鄰的縱片條15a之間),俾供相鄰設置的兩個縱片條15a可藉由設置於該兩者之間的縱向翻折結構15翻折(如圖2C和圖2D所示),從而令芯體11形成如圖1A或圖1B所示的管狀體11a,或者,也可令相鄰設置的兩個縱片條15a藉由設置於該二者之間的縱向翻折結構15的至少一者進一步翻折,而使該相鄰的兩個縱片 條15a相互疊合(即180度翻折),以使芯體11的整體收納體積縮小,從而便於外出攜帶。此外,於本實施例中,設置於片狀體11b上的各縱向翻折結構15可設計為等間隔設置,然並不以此為限,亦可依據實際需求,而設計為不等間隔設置。
請繼續參閱圖3A及圖3B,於另一實施例中,包覆體12係具有一施力部17,其中,施力部17例如為包覆管狀體11a的外側壁的部分包覆體12b上的一部分,其可受力而令包覆體12的整體相對管狀體11a滑動,使得包覆體12的受汙部分(例如包覆管狀體11a的內側壁的部分包覆體12a)曝露而使得該受污部分得到有效地洗潔而符合衛生要求。藉由此設計機制,操作者可利用手指並沿著圖3B的箭頭所示方向,向上推動包覆體12的施力部17,以使當前位於管狀體11a的內側的部分包覆體12a沿著芯體11的底部端口朝外側滑動而逐步地曝露。然並不以此為限,亦可沿著圖3B的箭頭所示方向的相反反向推動包覆體12的施力部17,而使當前位於管狀體11a的內側的部分包覆體12a沿著芯體11的頂部端口朝外側滑動而逐步地曝露。
如圖4A及圖4B所示,為了便於操作,於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中,還可於芯體11上設置至少一滾動體18(例如滾輪),於本實施例中,滾動體18可設置在芯體11的底部端口處及/或頂部端口處(然並不以此為限,亦可設置在芯體11的其他部分上),並使滾動體18與包覆體12相接觸,俾於包覆體12的整體相對管狀體11a滑動時,令滾動體18同步滾動,從而降低包覆體12相對管狀體11a滑動的阻力,以利於使用者操作。
請參閱圖5A至圖5C,於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包覆體12係具有一上接合部19與一下接合部20,其中,上接合部19與下接合部20係可彼此靠近 進而接合,以使包覆體12包覆管狀體11a的內外兩側壁,而為呈管狀體11a的芯體11對外提供隔離。
於另一實施例中,吸管1還具有一環型接合件21,俾藉由環型接合件21固定環繞於芯體11的外側壁上,並將上接合部19與下接合部20夾設在環形接合件21與芯體11的外側壁之間,以完成上接合部19與下接合部20之間的接合固定。藉由此設計,當前所使用的包覆體12受污時,可通過從芯體11上卸下環形接合件21,使夾設於其中的上接合部19與下接合部20相互分離,從而將該受污的包覆體12從芯體11上卸除並進行更換,以藉由上述的替換式包覆體12的結構設計,而使吸管具有使用衛生的優點。
請配合參閱圖6A至圖6D,於一實施例中,芯體11還包括有一第一套管單元22、一第二套管單元23、與一彈性件24。其中,第二套管單元23係與第一套管單元22相互套接,且當第二套接單元23套接於第一套管單元22上時,彈性件24的兩端分別抵接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一套管單元22(如圖6A所示),以分別對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一套管單元22提供彈性力,而使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呈現相對遠離的趨勢,以令芯體11的長度呈現一延長的趨勢,而當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中的至少一者受力時,可迫使彈性件24發生變形(即彈性件24被壓縮),使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一套管單元22呈現相對接近的趨勢,使得芯體11的長度呈現一縮短的趨勢。
上述的結構設計可適用於具有吸管1以及杯蓋的飲用容器(未示出)中,且吸管1的長度係大於飲用容器的整體高度,其中,當杯蓋被打開時,第一套管單元22或第二套管單元23在彈性件24的彈性力的作用下呈現相對遠離的趨勢,以令吸管1可自杯體中伸出,而供吸取飲料之用,當杯蓋被蓋合在杯體 上時,杯蓋的底側表面從上方下壓吸管1的頂端,以迫使彈性件24發生壓縮變形,以供第二套管單元23可朝接近第一套管單元22的方向移動,使得當杯蓋被蓋合時,吸管1整體可容納在飲用容器之中。
請配合參閱圖7A至圖7-1E,於一實施例中,芯體11係包括一第一套管單元22與一第二套管單元23,其中,第一套管單元22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下卡合結構25;第二套管單元23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上卡合結構26。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套管單元22的上端還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上卡合結構30。其中,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係相互套接;且可通過令第一套管單元22朝遠離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而使芯體11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第一套管單元22的第一下卡合結構25與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上卡合結構26相互卡合而呈現拉伸狀態(如圖7B、圖7C所示)。反之,也可通過令第一套管單元22朝接近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使得芯體11的長度趨向縮短,直到第一套管單元22的第一上卡合結構30與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上卡合結構26相互卡合而呈現收合狀態(如圖7D及圖7E所示)。
亦即,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得相對移動而呈現拉伸狀態或收合狀態,當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兩者之間呈現拉伸狀態或收合狀態時,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的彼此之間具有摩擦力或卡合結構,而可維持目前所處的拉伸狀態或收合狀態。
如圖7-1A、圖7-1D與圖7-1E所示,包覆體12係具有預先設置例如為波浪狀的折彎結構,使得芯體11的長度趨向伸長與縮短時,包覆體12均能沿預先設置的折彎結構變形,而使本發明的吸管1在具實用性的前提下還能兼顧美觀性,讓芯體11的長度趨向伸長與縮短時包覆體12的形體符合預期。
於另一實施例中,芯體11還包括有一第三套管單元27,且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套管單元26的數量可設置為一個或多個。其中,第三套管單元27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三上卡合結構28,而第二套管單元23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下卡合結構29。於實際操作時,可通過令第三套管單元27朝遠離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使得芯體11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下卡合結構29與第三套管單元27的第三上卡合結構28相互卡合而呈現拉伸狀態(如圖7B和圖7C所示),反之,也可通過令第三套管單元27朝接近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使芯體11的長度趨向縮短,直到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上卡合結構26與第三套管單元27的第三上卡合結構28相互卡合而呈現收合狀態(如圖7D及圖7E所示)。另應說明的是,第一套管單元22、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三套管單元27彼此之間呈現收合狀態時,第三套管單元27的尾端係外露出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俾便施力而將第三套管單元27自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中拉出。
請繼續參閱圖7A至圖7E,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下卡合結構25還包括有設置於第一套管單元22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一下引導部31與一第一下限定部32,第二上卡合結構26則包括有設置於第二套管單元23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二上引導部33與一第二上限定部34,其中,第一套管單元22上的第一下引導部31與第二套管單元23上的第二上引導部33相互配合,以引導第一套管單元22朝接近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而第一套管單元22上的第一下限定部3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上的第二上限定部34相互配合,用於限定第一套管單元22朝遠離第二套管單元23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相互分離脫落。
類似的,第二下卡合結構29還包括有設置於第二套管單元23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二下引導部35與一第二下限定部36,而第三上卡合結構28亦包括有設置於第三套管單元27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三上引導部37與一第三上限定部38,其中,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下引導部35可與第三套管單元27的第三上引導部37相互配合,以引導第二套管單元23朝接近第三套管單元27的方向移動,而第二套管單元23的第二下限定部36可與第三套管單元27的第三上限定部38相互配合,用於限定第二套管單元23朝遠離第三套管單元27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三套管單元27相互分離。
請配合參閱圖8A至圖8C,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芯體11還包括有一第一套管單元22與一第二套管單元23,需說明的是,用於構成本申請的芯體11的套管單元係以兩個為最少設置數量,然並不限制最多設置數量,換言之,構成芯體11的套管單元亦可設置為三個、四個或更多,視依實際需求而定,於8A至圖8D所示的實施例中,芯體11係由第一套管單元22、第二套管單元23和第三套管單元24所組成。其中,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係可相互接合或拆分,以調整芯體11的整體長度,同理,第二套管單元23與第三套管單元24亦可相互接合或拆分。
具體而言,以第一套管單元22和第二套管單元23為例,請參閱圖8B,於第一套管單元22的下端設有第一下接合結構37,相應的,於第二套管單元23的上端係設有第二上接合結構38,其中,當需使用吸管1時,藉由第一下接合結構37與第二上接合結構38相配合,使得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相互接合在一起,以構成完整的芯體11而供使用;當無需使用吸管1時,則可通 過令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相互分離(如圖8C所示),以將芯體11進行拆分,使得拆分後的芯體11的整體長度縮短,從而利於收納及外出攜帶。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包覆體12係具有彈性,因此,當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接合時,包覆體12係對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提供彈力,使第一套管單元22與第二套管單元23維持接合狀態,以構成完整的芯體11而供使用。
再者,請配合參閱圖9A至圖9B,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餐具,其係由兩個上述圖3A至圖3B、圖4A至圖4B、圖5A至圖5C、圖6A至圖6D、圖7A至圖7E、或圖8A至圖8C所述實施例中的吸管1所構成,可通過兩個吸管1的協同操作而作為筷子,以供操作者進行食物的夾持操作。
優選地,還可為上述餐具提供塞體4,以藉由塞體4塞住作為餐具的吸管1的管狀體11a端側的管口,俾阻止異物進入管狀體11a的內部而影響衛生。
綜上所述,本申請所提供的吸管係由內部的芯體及包覆芯體外側的包覆體所構成,於一實施例中,當吸管處於未使用狀態時,可通過令位於芯體由管狀體切換為片狀體,不僅可以減少收納空間,亦可令位於芯體(呈管狀體形態)內側的部分包覆體(即受污部分的包覆體)外露而便於進行清洗、乾燥等處理,以防止吸管的受污部分滋生細菌,而有效確保吸管的使用衛生安全。
於另一實施例中,還可通過令包覆體相對於芯體滑動,以令位於芯體(呈管狀體形態)內側的部分包覆體(即受污部分的包覆體)外露而同樣達到便於進行清洗、乾燥等處理的技術功效,以確保吸管的使用衛生。
於又一實施例中,也可通過在芯體上設置縱向翻折結構及/或橫向翻折結構,俾當芯體呈片狀體時可沿該縱向翻折結構及/或橫向翻折結構進行 翻折,而使片狀體的部分疊合以減少收納體積。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通過將芯體拆分為多個相對獨立的單元結構(即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套管單元),以使芯體的整體長度可依照實際使用需求而進行收縮或延伸,藉以當吸管處於未使用狀態時,可以縮小吸管的整體收納體積而利於外出攜帶使用。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申請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申請。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申請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申請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請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吸管
11:芯體
11a:管狀體
12:包覆體
12a,12b:部分包覆體
13:第一扣接部
14:第二扣接部

Claims (11)

  1. 一種吸管,係包括:一芯體,該芯體係為一管狀體且具有:一第一套管單元與一第二套管單元;其中,該第二套管單元係套接於該第一套管單元,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係可接合或拆分以調整該芯體的整體長度,使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得相對移動而呈現一拉伸狀態或一收合狀態,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的彼此之間具有一摩擦力或一卡合結構,俾維持該拉伸狀態或該收合狀態;以及一包覆體,該包覆體係包覆該管狀體的內外兩側壁,而為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的套接處對外提供隔離,使不與外界直接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管,其中,該包覆體係對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提供彈力,使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維持接合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管,其中,該芯體還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兩端分別抵接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以分別對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提供彈性力,使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呈現相對遠離的趨勢,讓該芯體的長度呈現增長的趨勢,且該第一套管單元或該第二套管單元可受力迫使該彈性件變形,使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一套管單元呈現相對接近的趨勢,讓該芯體的長度呈現縮短的趨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管,其中,該第一套管單元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下卡合結構;該第二套管單元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上卡合結構;其中,可通過令該第一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該第一下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以及可通過令該第一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縮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吸管,其中,該芯體還包括:一第三套管單元,該第三套管單元的上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三上卡合結構,而該第二套管單元的下端設置有至少一第二下卡合結構;其中,可通過令該第三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從而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伸長,直到該第二下卡合結構與該第三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以及可通過令該第三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使該芯體的長度趨向縮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吸管,其中,該第一套管單元的上端還設置有至少一第一上卡合結構,該芯體的長度可趨向縮短,直到該第一上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或者直到該第一上卡合結構與該第二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的同時,該第二上卡合結構亦與該第三上卡合結構相互卡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吸管,其中,該第一下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一套管單元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一下引導部與一第一下限定部, 該第二上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套管單元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二上引導部與一第二上限定部,其中,該第一下引導部與該第二上引導部相配合,以引導該第一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該第一下限定部與該第二上限定部相配合,用於限定該第一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二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該第一套管單元與該第二套管單元相互分離;以及該第二下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二套管單元下端的內側壁上的一第二下引導部與一第二下限定部,該第三上卡合結構包括設置於該第三套管單元上端的外側壁上的一第三上引導部與一第三上限定部,其中,該第二下引導部與該第三上引導部相配合,以引導該第二套管單元朝接近該第三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該第二下限定部與該第三上限定部相配合,用於限定該第二套管單元朝遠離該第三套管單元的方向移動時的最大移動距離,以防止該第二套管單元與該第三套管單元相互分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管,其中,該包覆體係具有一施力部,該施力部係位於該管狀體的外側,可受力而令該包覆體相對該管狀體滑動,使該包覆體的受汙部分外露而可供洗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吸管,其中,該芯體係具有一滾動體,該滾動體係接觸該包覆體,俾藉由滾動,而降低該包覆體相對該管狀體滑動的阻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管,其中,該包覆體係具有一上接合部與一下接合部,該上接合部與該下接合部係可彼此靠近進而接合,使該包 覆體包覆該管狀體的內外兩側壁,而為該管狀體對外提供隔離,且該吸管還具有一環型接合件,該環型接合件係供該上接合部與該下接合部完成接合。
  11. 一種餐具,包括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管所構成的兩個餐具構件與一塞體,該兩個餐具可協同作業以進行食材的夾持,該塞體係塞住該管狀體端側的管口,俾阻止異物進入該管狀體內部。
TW107146862A 2018-12-24 2018-12-24 吸管及餐具 TWI695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862A TWI69569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吸管及餐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862A TWI69569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吸管及餐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5693B true TWI695693B (zh) 2020-06-11
TW202023452A TW202023452A (zh) 2020-07-01

Family

ID=7217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862A TWI69569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吸管及餐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56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582B (zh) * 2023-04-21 2024-01-11 陳賢維 能調整口徑之吸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0172A1 (ko) * 2015-06-12 2016-12-15 유주안 세척 가능 빨대
CN207477329U (zh) * 2017-04-19 2018-06-12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伸缩吸管
TWM571701U (zh) * 2018-12-21 Wooden straw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71701U (zh) * 2018-12-21 Wooden straw
WO2016200172A1 (ko) * 2015-06-12 2016-12-15 유주안 세척 가능 빨대
CN207477329U (zh) * 2017-04-19 2018-06-12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伸缩吸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582B (zh) * 2023-04-21 2024-01-11 陳賢維 能調整口徑之吸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452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9166B2 (en) Package for wipes
US8789232B2 (en) Personal hygiene device
KR20110084242A (ko) 광폭 뚜껑 활성화 버튼을 갖는 개인 위생 제품용 분배기
AU2014392608B2 (en) Resealable label with hinge for use with dispenser package, and package having same
TWI695693B (zh) 吸管及餐具
US20100001016A1 (en) Bodyworn tissue dispenser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KR20090045296A (ko) 와이프용 패키지
US20090188018A1 (en) Hygienic mit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20197359A1 (en) Package for instant fo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345656B (zh) 吸管及餐具
KR200484545Y1 (ko) 물티슈 포장체
KR200443810Y1 (ko) 손가락용 장갑
CN110464179B (zh) 可伸缩式容器
CN208070414U (zh) 一种洗手液瓶
WO2014121587A1 (zh) 多功能瓶
CN211747123U (zh) 指套结构
KR200242298Y1 (ko) 일회용 종이컵
JP3159279U (ja) 汚物収納袋
TWI849368B (zh) 貼身袋
US99309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7912804U (zh) 一种卧床患者饮食护理巾
WO2022203357A1 (ko) 위생 종이빨대
JP2005245862A (ja) ウエットシート積層体
KR101229827B1 (ko) 손가락 장갑
KR20170016102A (ko) 장애인 및 노약자를 위한 일회용 이동식,접이식 욕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