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2779B - 絕緣電線 - Google Patents

絕緣電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2779B
TWI692779B TW108100811A TW108100811A TWI692779B TW I692779 B TWI692779 B TW I692779B TW 108100811 A TW108100811 A TW 108100811A TW 108100811 A TW108100811 A TW 108100811A TW I692779 B TWI692779 B TW I6927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alloy
insulating layer
resin
alloy conductor
insulated w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1384A (zh
Inventor
橘昭頼
檀上翔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古河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古河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2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27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9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 H01B7/292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using material resistant to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6Alloys based on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3/38 or H01B3/302
    • H01B3/305Polyamides or polyesteram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3/38 or H01B3/302
    • H01B3/306Polyimides or polyesterim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6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condensation products of phenols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絕緣電線(10),包括:銅合金導體(1);以及至少一個樹脂層(4),直接或間接地包覆上述銅合金導體(1)的外周面上,上述銅合金導體(1),其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以上的組成,且以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f1、F、f2)表示時,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的織構。

Description

絕緣電線
本發明係關於絕緣電線,特別是使用在裝載於電力驅動的車輛等的電動發電機線圈的絕緣電線。
一直以來,在反向器相關機器,例如高速開關元件、馬達、變壓器等的電器‧電子機器用線圈,使用所謂以漆包線組成的絕緣電線(絕緣線)、或具有包含瓷漆(enamel)樹脂所組成的瓷漆絕緣層、及有別於瓷漆樹脂的樹脂所組成的絕緣層的多層包覆層的絕緣電線等作為電磁線。具有如此的多層包覆層的絕緣電線,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在導體上,具有將聚醚醚酮樹脂、與聚醯亞胺樹脂等擠出成形所形成的層,及熱硬化性聚醯胺醯亞胺樹脂層作為包覆層的絕緣電線。
另一方面,馬達、變壓器等所代表的電器設備,近幾年機器的高性能化有所進展。因此,很常見將絕緣電線捲線加工(線圈加工),將絕緣電線塞入非常狹窄的部分使用的情況。具體而言,為提升馬達等的旋轉機的性能,要求將更多條數的捲線收容在定子槽中。即提升對導體的剖面積相對於定子槽剖面積的比例(佔積率)的要求。
作為提升佔積率的手段,使用導體的剖面呈略矩形的平角導體。使用平角導體製作小型的線圈時,為提升佔積率,藉由將導體的角部的曲率半徑小的絕緣電線以折邊捲線加工,成為小徑磁芯而製作小型線圈。但是,使用平角導體,一方面對佔積率可顯示急遽的效果,另一方面剖面平角的角部和對線圈加工等的彎曲加工非常的弱。為此施加強大的壓力進行加工,則有皮膜破裂的問題。此外,使捲線的絕緣皮膜變薄,而無法確保導體間的距離時,無法確保絕緣性能,且捲線的絕緣皮膜發生損傷時,會從露出的捲圈導體產生放電。
為了提升絕緣電線的電氣特性、機械特性,有各種研究。例如,從瓷漆絕緣層與擠出絕緣層的相對介電常數及擠出絕緣層的拉伸強度的溫度依存性的關係,可不損及高溫下的絕緣性能而使絕緣皮膜變厚,提升局部放電開始電壓,改善耐熱老化特性的提案(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2586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154262號公報
此外,近幾年,將旋轉電機利用於作為驅動馬達的HV車輛(油電混和車),或使用電動發電機的線圈所產生的電力驅動的EV車輛(電動車)的開發亦急速地進行。在這樣的車輛,特別提升對於電器設備的小型化‧高輸出化的要求水準。
平角導體的情況,由於與剖面大略為圓形的導體比較,可提升定子的佔有率,故可實現電器設備的小型化‧高輸出化。但是,小型化的電器設備,由於其高效率化,而使得使用電壓設為較高,其伴隨增大發熱量。特別是要求在瞬間或間斷地高溫下,例如絕緣電線暴露在超過絕緣電線的設計值的高溫下後,亦可發揮充分性能的耐熱性。因此,絕緣電線,伴隨著電動發電機的上述小型化‧高輸出化,進一步提升耐熱性很重要。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以提供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的同時,顯示優良的耐熱性的絕緣電線為目標。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案諸位發明人對上述問題專心進行研究的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組成及織構(texture)的高純度無氧銅(Oxgen Free Copper,OFC)作為導體的材料,即使在高溫域,亦可抑制導體的結晶粒的二次再結晶(異常粒成長),即使將導體暴露在高溫下,亦可降低結晶粒的變化。藉此,可提升絕緣電線整體的耐熱性,結果發現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的同時,亦顯現優良耐熱性的絕緣電線。
即,本發明的要點構成如下所示。 [1]一種絕緣電線,包括:銅合金導體;以及至少一個樹脂層,直接或間接地包覆上述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上述銅合金導體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質量%)以上的組成,且以背向散射電子繞射(Electron Back Scatter Diffraction,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f1、F、f2)表示時,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為值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的織構。 [2]如上述[1]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銅合金導體的平均結晶粒徑為1μm~100μm。 [3]如上述[1]或[2]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樹脂層具有含有氣泡的熱硬化性樹脂的發泡絕緣層。 [4]如上述[3]之絕緣電線,其中在上述發泡絕緣層的外周面上更形成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外側絕緣層。 [5]如上述[3]或[4]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熱硬化性樹脂係選自由聚醯胺醯亞胺(polyamide-imide,PAI)、聚醯亞胺(polyimide,PI)、聚醯胺(Polyamide,PA)、聚醚醯亞胺(polyetherimide,PEI)、聚酯醯亞胺(polyether-imide,PEsI)及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所組成之族群。 [6]如上述[1]或[2]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樹脂層包括:至少1層瓷漆絕緣層;以及擠出絕緣層,包覆上述瓷漆絕緣層的外周面上,且包含熱塑性樹脂。 [7]如上述[4]或[6]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係選自由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改質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醚酮、聚醚酮醚酮酮、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及熱塑性聚醯亞胺(thermoplastic polyimide,TPI)所組成之群。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組成及織構的OFC作為銅合金導體的材料,可提升絕緣電線整體的耐熱性。藉此,可提供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的同時,顯示優良耐熱性的絕緣電線,可貢獻於例如,要求小型化‧高輸出化的EV車輛等的電動發電機的線圈的高性能化。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絕緣導體的實施形態。
[絕緣電線] 關於本發明的絕緣電線,包含銅合金導體,及直接或間接地包覆上述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一個樹脂層。此外,銅合金導體,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以上的組成,且以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f1、F、f2)表示時,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的織構。關於本發明的絕緣電線,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組成及織構的OFC作為銅合金導體的材料,例如即使在700℃以上的高溫下,抑制了銅合金導體的結晶粒的二次再結晶(異常粒成長),即使將銅合金導體暴露在高溫下中,亦可降低結晶粒的變化。結果,可提升絕緣電線整體的耐熱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的同時,可製作顯示優良耐熱性的絕緣電線。
[銅合金導體] 在本發明,使用銅合金導體,較佳的是短邊方向的剖面形狀大略為矩形、梯形、多邊形的銅合金導體,更加的是使用平角導體。藉由使用如此的形狀的導體,與剖面形狀為圓形的導體比較,可提高捲線時對定子磁芯槽的佔積率。導體的尺寸按照用途決定而並無特別限定,惟使用平角導體時,以一邊的長度,例如其長邊(寬度)以1.0mm~5.0mm為佳,以1.4mm~2.7mm更佳,其短邊(厚度)以0.4mm~3.0mm為佳,以0.5mm~2.5mm更佳。惟,可得本發明的效果的導體尺寸的範圍並不限於此。此外,平角導體的剖面形狀亦按照用途而異,惟相較於剖面長方形,剖面正方形較為常見。再者,使用平角導體時,其導體剖面的4個角落的倒角(chamfer)(曲率半徑r),以提高在定子槽內的導體佔有率的觀點而言,曲率半徑r較小較佳,但以抑制對4個角落的電場集中的部分放電現象的觀點,曲率半徑r較大較佳。因此考慮該等的平衡,曲率半徑r以0.6mm以下為佳,0.2mm~0.4mm更佳。惟,可得本發明效果的曲率半徑r的範圍並不限於此。
此外在本發明,銅合金導體亦可為分割成複數部分的分割導體。藉由將導體分割成複數,可抑制表皮效果的電流降低的影響。藉此,伴隨著電器設備的小型化,即使使用如細線、極細線等非常細的電線作為導體,可更加提升例如導電性等的導體特性。
<銅合金導體的組成> 在本發明,使用具有特定組成的OFC作為銅合金導體的材料。一般,所謂OFC指的是氧含量30ppm以下的低氧銅,以20ppm以下的低氧銅或無氧銅更佳。氧含量在30ppm以下,在為了焊接銅合金導體而以熱使之熔解時,在焊接部分不會發生起因於含氧的空隙,可防止焊接部分的電阻惡化的同時,可保持焊接部分的強度。此外,包含在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中的銅含量為99.96mass%以上,以99.99mass%以上為佳。銅的含量未滿99.96mass%,則熱傳導率會降低,無法得到所期望的散熱性(耐熱性)。此外,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該等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的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考慮不可避免的雜質作為0.1ppm。另一方面,該等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超過2.0ppm,則無法得到所期望的方位密度。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在銅、以及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以外的剩餘部分,亦可包含不可避免的雜質。不可避免雜質指的是在製造步驟上,以不可避免地包含的程度所含有的雜質的意思。
銅以外的上述金屬成分的定量分析,可採用GDMS法。所謂GDMS法,係指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的簡稱,將固體試料作為陰極使用輝光放電濺射試料表面,將放出的中性粒子以電漿內的Ar及電子撞擊使之離子化,以質量分析器測量離子數,分析包含在金屬中的極微量元素的比例的技術。
<織構> 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以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ODF︰crystal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以尤拉角(f1、F、f2)表示時,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以壓延方向作為RD方向,使銅合金導體的寬度方向(對RD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TD方向,使相對於壓延面(RD面)為垂直的方向作為ND方向時,以RD方向為軸的方位旋轉以F表示,以ND方向為軸的方位旋轉以f1表示,以TD方向為軸的方位旋轉以f2表示。方位密度是在定量解析織構中結晶方位的存在比率及分散狀態時所使用的參數,進行EBSD及X射線繞射,基於(100)、(110)、(112)等的3種以上的正極點圖的測定數據,根據級數展開法的結晶方位分佈解析法算出。以既定的角度固定由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f2的剖面圖,顯示在RD面內的方位密度的分佈。
圖1(A)及(B)係表示,將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的織構以EBSD解析的結果的一例的圖,圖1(A)係f2=0°的剖面圖,圖1(B)係f2=35°的剖面圖。結晶方位分布為隨機狀態,方位密度為1,對此以等高線表示重疊倍率。在圖1,白的部分係方位密度高,黑的部分表示方位密度低,灰色的部分表示:越接近白,方位密度越高。
在本發明,藉由使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即使在700℃以上的高溫,可抑制結晶粒的成長。在F=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未滿3.0時,則使銅合金導體暴露在高溫下(例如700℃以上的高溫下),缺乏能抑制結晶粒的二次再結晶的特性,結晶粒會顯著成長為粒徑300μm以上,無法賦予絕緣電線所期望的耐熱性。另一方面,在F=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在35.0以上時,則銅合金導體的拉伸強度會降低,而容易發生變形。此外,即使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在30.0以上時,使銅合金導體暴露在高溫下(例如700℃以上的高溫下),缺乏能抑制結晶粒的二次再結晶的特性,結晶粒會顯著地成長成粒徑300μm以上,而無法賦予絕緣電線所期望的耐熱性。再者,雖然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為整體上是高的,但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為局部上是高的。因此,關於前者,係規定平均值,關於後者,係規定最大值。
所謂EBSD法,係Electron Back Scatter Diffraction的簡稱,係利用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內對試料照射電子射線時所產生的反射電子的結晶方位解析技術。以EBSD解析時,測定面積及掃描步進只要按照試料的結晶粒的尺寸決定即可。測定後的結晶粒的解析,可使用例如TSL公司製的解析軟體OIM Analysis(商品名)。在EBSD的結晶粒解析可得的資訊,包含電子射線射入試料的數十nm深度的資訊。銅合金導體的厚度方向的測定處,以銅合金導體的厚度從試料表面的1/8倍~1/2倍的位置附近為佳。
<平均結晶粒徑> 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的平均結晶粒徑,以1μm~100μm為佳。平均結晶粒徑未滿1μm,則有無法充分控制結晶方位之情形。另一方面,平均結晶粒徑超過100μm,則無法得到充分的拉伸強度,對來自外部的負荷應力,有發生變形、剝離等的情形。再者,結晶粒徑,可藉由銅合金導體的RD面的EBSD解析測定。
<特性> 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拉伸強度以150~330MPa為佳。拉伸強度未滿150MPa,則強度並不充足,拉伸強度超過330MPa,則有降低加工性的趨勢。
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導電率以95%IACS以上為佳。導電率未滿95%,則會降低熱傳導率,不僅無法得到良好的電氣特性,亦有使散熱性惡化的趨勢。
<銅合金導體的製造方法>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的製造方法的一例。
在關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的製造方法,依序進行由以下構成的處理:熔解‧鑄造步驟[步驟1]、均質化熱處理步驟[步驟2]、熱間壓延步驟[步驟3]、冷卻步驟[步驟4]、面削步驟[步驟5]、第1冷間壓延步驟[步驟6]、第1退火步驟[步驟]、第2冷間壓延步驟[步驟8]、第2退火步驟[步驟9]、最後壓延步驟[步驟10]、最終退火步驟[步驟11]、表面氧化膜去除步驟[步驟12],以製作所期望厚度的銅板材。接著,藉由將所得銅板材,加工成具有所期望的尺寸的剖面形狀的銅合金導體(例如,平角線的形狀)進行成型步驟[步驟13],製作使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在本發明,特別是藉由適當地控制第1冷間壓延步驟[步驟6]、第1退火步驟[步驟]及第2退火步驟[步驟9]的條件,可得到從銅合金導體的RD方向到TD方向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及導電率,並且耐熱性優良的銅合金導體。
在熔解‧鑄造步驟[步驟1],將銅素材熔解,藉由鑄造得到鑄塊。銅素材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以上的組成。均質化熱處理步驟[步驟2],係對所得鑄塊,進行以保持溫度700~1000℃、保持時間10分鐘~20小時的均質化熱處理。在熱間壓延步驟[步驟3],進行熱間壓延使總加工率呈10~90%。在冷卻步驟[步驟4],以10℃/sec以上的冷卻速度進行急冷。在面削步驟[步驟5],將冷卻的材料的兩面分別面削各約1.0mm。藉此,去除銅合金導體表面的氧化膜。
在第1冷間壓延步驟[步驟6],進行數次冷間壓延使總加工率呈75%以上。在第1冷間壓延步驟[步驟6],總加工率未滿75%,則無法得到所期望的織構。
在第1退火步驟[步驟7],以升溫速度1~100℃/秒、到達溫度100~500℃、保持時間1~900秒且冷卻速度1~50℃/秒的條件進行熱處理。在第1退火步驟的各熱處理條件脫離上述範圍則無法得到所期望的織構。
在第2冷間壓延步驟[步驟8],進行冷間壓延使總加工率呈60~95%。
在第2退火步驟[步驟9],以升溫速度10~100℃/秒、到達溫度200~550℃、保持時間10~3600秒,且冷卻速度10~100℃/秒的條件進行熱處理。在第1退火步驟的各熱處理條件脫離上述範圍則無法得到所期望的織構。
在最後壓延步驟[步驟10],進行冷間壓延使總加工率呈10~60%。在最終退火步驟[步驟11],以到達溫度125~400℃的條件進行熱處理。在表面氧化膜去除步驟[步驟12],以去除銅合金導體表面的氧化膜及清洗的目的,進行酸洗及研磨。再者,在上述壓延步驟的加工率R(%),係以下式定義。 R={(t0 -t)/t0 }×100 式中,t0 係壓延前的銅合金導體的厚度,t係壓延後的銅合金導體的厚度。
在成型步驟[步驟13],將經由上述步驟而得的銅板材,成型加工為所期望的導體(線徑)尺寸。成型加工,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沿著以EBSD測定的方向(長邊方向)將銅板材分切成所期望的尺寸,之後,經由輥壓模等進行平角線加工,得到所期望形狀的銅合金導體。此時,銅合金導體(平角導體)的剖面形狀為長方形時,銅板材的厚度配合長方形的短邊側為佳。藉由如此的成型加工,銅板材的壓延表面相當於銅合金導體的平面,銅板材的側面相當於銅合金導體的邊緣面的銅合金導體。
[樹脂層] 關於本發明的絕緣電線,具有至少一個樹脂層直接或間接包覆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樹脂層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按照銅合金導體的形狀適當設計。在樹脂層,使用具有絕緣性的樹脂,此外,樹脂層的構成可為包含如此的樹脂的單層,或亦可層積複數如此的樹脂的層。樹脂層的整體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惟從不損及絕緣性而適用於小型化的電器設備等的觀點,以10μm~300μm為佳,以20μm~200μm更佳。
<發泡絕緣層> 在本發明,使用於絕緣電線的樹脂層,包含含有氣泡的熱硬化性樹脂的發泡絕緣層為佳。如此的發泡樹脂層,藉由氣泡的存在顯示高振動衰減性。由於伴隨著裝載於車輛的電器設備的小型化,包覆導體的樹脂層亦要求薄化,如此薄的樹脂層亦需可耐受汽車的振動。因此,具有上述特定組成及織構的銅合金導體作為導體,將此銅合金導體與以發泡樹脂層作為樹脂層組合起來的絕緣電線,即使使用於裝載到車輛等的小型化的電器設備上,亦可充分耐受汽車的振動,結果可更確實地防止樹脂層自銅合金導體剝離。此外,發泡絕緣層的厚度,雖無特別限制,在本發明以10~200μm為佳。此外,在本發明,發泡絕緣層可由1層或2層以上的複數層構成。
發泡絕緣層的材料,使用可對銅合金導體塗佈燒附形成絕緣皮膜的清漆狀的樹脂為佳。在本發明,構成發泡絕緣層的樹脂使用熱硬化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可使用先前使用的樹脂,以選自由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醯亞胺(PI)、聚醯胺(PA)、聚醚醯亞胺(PEI)、聚酯醯亞胺(PEsI)及聚醚碸(PES)所組成之群的樹脂為佳,其中以耐溶劑性優良的聚醯胺醯亞胺(PAI)及聚醯亞胺(PI)更佳,以聚醯胺醯亞胺(PAI)特別佳。使用的熱硬化性樹脂,可以1種單獨使用,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聚醯胺醯亞胺樹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HI406(日立化成公司製)等,或藉由通常的方法,例如在極性溶劑中,使三羧酸酐與二異氰酸酯類直接反應而得的生成物。聚醯亞胺,可使用例如U-imide(Unitika公司製)、U-Varnish(宇部興產公司製)、HCI系列(日立化成公司製)、AURUM(三井化學公司製)。
形成發泡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亦可進一步添加熱塑性樹脂,其為結晶性樹脂時,熔點為240℃以上、或當熱塑性樹脂為非晶性樹脂時,其玻璃轉移溫度為240℃以上。此時熱塑性樹脂在25℃的儲存彈性模數以1GPa以上為佳。藉由使熱硬化性樹脂進一步含有熱塑性樹脂,可改善可撓性、伸長特性。熱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以180℃以上為佳,以210~350℃更佳。如此的熱塑性樹脂的添加量,以樹脂固體成份的5~50質量%為佳。
在此目的可使用的熱塑性樹脂,以非晶性樹脂為佳,例如以選自由聚醚醯亞胺、聚醚碸、聚苯醚、聚苯碸(polyphenylene sulfone,PPSU)及聚醯亞胺的至少1種為佳。聚醚醯亞胺可使用例如ULTEM(GE塑膠公司製)。聚醚碸可使用例如SUMIKAEXCEL PES(住友化學公司製)、PES(三井化學公司製)、Ultrason E(BASF日本公司製)、Radel A(Solvay Advanced Polymers公司製)等。聚苯醚可使用例如Zylon(旭化成Chemicals公司製)、Iupiace(三菱工程塑膠公司製)。聚苯碸可使用例如Radel R(Solvay Advanced Polymers公司製)。聚醯亞胺可使用例如U-Varnish(宇部興產公司製)、HCI系列(日立化成公司製)、U-imide (Unitika公司製)、AURUM(三井化學公司製)。以容易溶解在溶劑的觀點而言,以聚苯碸、聚醚醯亞胺更佳。
在本發明,在不會對特性造成影響的範圍,亦可對形成發泡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調配氣泡化核劑、防止氧化劑、防止帶電劑、防止紫外線劑、光安定劑、螢光增白劑、顏料、染料、相溶化劑、滑劑、強化劑、難燃劑、架橋劑、架橋助劑、可塑劑、增黏劑、減黏劑、及彈性體等各種添加劑。
以具有氣泡的熱硬化性樹脂形成的發泡絕緣層的發泡倍率,以1.2倍以上為佳,以1.4倍以上更佳。發泡倍率的上限並無限制,通常為5.0倍以下。發泡倍率,係把發泡的經包覆的樹脂的密度(ρf)及發泡前的密度(ρs),以水中置換法測定,以(ρs/ρf)算出。
包含在發泡絕緣層的氣泡的大小,即平均氣泡徑以10μm以下為佳,以5μm以下更佳,進一步以3μm以下為佳,以1μm以下特別為佳。超過10μm,則有時會降低絕緣崩潰電壓,藉由使之在10μm以下可良好地維持絕緣崩潰電壓。再者,藉由使之在5μm以下、3μm以下,可依序更確實地保持絕緣崩潰電壓。平均氣泡徑的下限並無限制,以1nm以上較實際而佳。
平均氣泡徑,係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觀察發泡絕緣層的剖面,從觀察的發泡密度的範圍均等地隨機挑選總計50個氣泡,接著使用影像尺寸測量軟體(三谷商事公司製的商品名︰WinROOF)以徑測定模式測定,將該等平均算出的值。氣泡徑,可藉由發泡倍率、樹脂的濃度、黏度、溫度、發泡劑的添加量、燒附爐的溫度等的製程調整。
發泡絕緣層藉由包含空氣,使之降低相對介電常數,可抑制在施加電壓時在線間的空氣間隙發生部分放電,電暈放電。
發泡絕緣層,可將混合熱硬化性樹脂,與包含特定有機溶劑及至少1種高沸點溶劑的2種以上,較佳的是3種以上的溶劑的絕緣清漆塗佈在銅合金導體的周圍,藉由燒附而得。清漆的塗佈,可在銅合金導體上,直接塗佈,亦可在之間經由其他的絕緣層(樹脂層)而進行。
發泡絕緣層的製作的清漆的有機溶劑,係作用作為溶解熱硬化性樹脂的溶劑。如此的有機溶劑,只要不阻礙熱硬化性樹脂的反應,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Methyl-2-Pyrrolidone,NMP)、N,N-二甲基乙醯胺(Dimethylacetamide,DMAC)、二甲基亞碸、N,N-二甲基甲醯胺等的醯胺系溶劑;N,N-二甲基乙烯尿素、N,N-二甲基丙烯尿素、四甲基尿素等的尿素系溶劑;γ-丁內酯、γ-己內酯等的內脂系溶劑;丙烯碳酸酯等的碳酸酯系溶劑;甲乙酮、甲基異丁酮、環己酮等的酮系溶劑;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丁基乙酸溶纖劑、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乙基乙酸溶纖劑、乙基卡必醇醋酸酯等的酯系溶劑;二甘醇二甲醚(diglyme)、三甘醇二甲醚、四甘醇二甲基醚等的乙二醇二甲基醚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環己烷等的烴系溶劑;環丁碸等的碸系溶劑等。該等之中,在高溶解性,高反應促進性這些點來看,以醯胺系溶劑、尿素系溶劑為佳,以不具有容易因加熱而阻礙架橋反應的氫原子的化合物這點來看,以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乙烯尿素、N,N-二甲基丙烯尿素、四甲基尿素更佳,以N-甲基-2-吡咯烷酮特別佳。該有機溶劑的沸點,以160℃~250℃為佳,以165℃~210℃更佳。
可使用於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沸點以180℃~300℃為佳,以210℃~260℃更佳。具體而言,可使用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四乙二醇二甲基醚、四乙二醇單甲基醚等。在氣泡徑的偏差較小這點來看,以三乙二醇二甲基醚更佳。該等之外,亦可使用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乙基甲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丁基甲基醚、三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二醇單苯基醚、三乙二醇單甲基醚、三乙二醇丁基甲基醚、聚乙二醇二甲基醚、聚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等。
高沸點溶劑,可為1種,惟以可在廣泛的溫度範圍得到發生氣泡的效果,至少組合2種使用為佳。至少2種高沸點溶劑的較佳的組合,包含四乙二醇二甲基醚與二乙二醇二丁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與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單甲基醚與四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丁基甲基醚與四乙二醇二甲基醚,更佳的是包含二乙二醇二丁基醚與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單甲基醚與四乙二醇二甲基醚的組合。
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以較溶解熱硬化性樹脂的溶劑更高的沸點為佳,以1種清漆添加時,以較熱硬化性樹脂的溶劑高10℃以上為佳。此外,使用1種高沸點溶劑時,高沸點溶劑具有氣泡核劑與發泡劑的雙方的作用。另一方面,2使用種類以上的高沸點溶劑時,沸點最高的溶劑為發泡劑、沸點在中間的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作用作為氣泡核劑。沸點最高的溶劑,較清漆的有機溶劑高20℃以上為佳,高30~60℃以上更佳。具有中間的沸點的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只要沸點在作用作為發泡劑的溶劑的沸點與清漆的有機溶劑的沸點的中間即可,與發泡劑的沸點有10℃以上的沸點差較佳。具有中間的沸點的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對熱硬化性樹脂的溶解度較作用作為發泡劑的溶劑高時,可在燒附清漆後形成均勻的氣泡。使用2種以上的高沸點溶劑時,相對於具有中間的沸點的高沸點溶劑,具有最高沸點的高沸點溶劑的使用比例,例如以質量比,以99/1~1/99為佳,在氣泡的生成容易度這點來看,以10/1~1/10為佳。
(外側絕緣層) 在本發明,亦可在發泡絕緣層的外周面上,進一步形成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外側絕緣層。圖2係表示關於具有如此的樹脂層的構成的本發明的絕緣電線10的實施態樣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圖,在銅合金導體1的外周面上形成發泡絕緣層2,在發泡絕緣層2的外周面上進一步形成外側絕緣層3。利用在發泡絕緣層2包含氣泡(空氣)可改變形狀,在發泡絕緣層2的上層進一步設置熱塑性樹脂的層作為外側絕緣層3,可填埋空氣間隙,結果可形成抑制部分放電的性能優良的樹脂層。為進一步提升此效果,作為使用於外側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使用以非晶性樹脂時以具有240℃以上的玻璃轉移溫度的熱塑性樹脂、或以結晶性樹脂時以具有240℃以上的熔點的熱塑性樹脂為佳。
在本發明,構成外側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例如,以工程塑膠及超級工程塑膠等的熱塑性樹脂為佳。
工程塑膠及超級工程塑膠,在聚醯胺(PA)(尼龍)、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聚碳酸酯(PC)、聚苯醚(包含改質聚苯醚)、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對位聚苯乙烯樹脂(syndiotactic polystyrene,SP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的通用工程塑膠之外,可舉聚碸(polysulfone,PSF)、聚醚碸(PES)、聚苯硫醚(PPS)、聚芳酯(U高分子)、聚醯胺醯亞胺、聚醚酮(PEK)、聚芳基醚酮(PAEK)、聚醚酮醚(PEEK)、改質聚醚醚酮、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醯亞胺(PI)、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TPI)、聚醯胺醯亞胺(PAI)、液晶聚酯等的超級工程塑膠、再者以聚對苯二甲酸乙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為基礎樹脂的聚合物合金、ABS/聚碳酸酯、聚苯醚/尼龍6,6、聚苯醚/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的包含上述工程塑膠的聚合物合金。在本發明,在耐熱性與耐應力龜裂性方面,使用對位聚苯乙烯樹脂(SPS)、聚苯硫醚(PPS)、聚芳基醚酮(PAEK)、聚醚醚酮(PEEK)、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TPI)特別佳。此外,使用的樹酯並非限定於上述所例示的樹脂,在先前所列舉的樹脂之外,只要是性能較該等樹脂優良的樹脂即可使用。
該等熱塑性樹脂之中,結晶性熱塑性樹脂,可舉例如聚醯胺(PA)、聚縮醛(POM)、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的通用工程塑膠、聚醚醚酮(PEEK)(包含改質PEEK)、聚醚酮(P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芳基醚酮(PAEK)、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TPI)。此外,可舉使用使用上述結晶性樹脂的聚合物合金。另一方面,非晶性熱塑性樹脂,可舉例如聚碳酸酯(PC)、聚苯醚、聚芳酯、間規聚苯乙烯樹脂(SPS)、聚醯胺醯亞胺(PAI)、聚苯並咪唑(PBI)、聚碸(PSF)、聚醚碸(PES)、聚醚醯亞胺(PEI)、聚苯碸(PPSU)、非晶性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等。
在本發明,構成外側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以選自由聚醚醚酮(PEEK)、改質聚醚醚酮、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PE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苯硫醚(PPS)及熱塑性聚醯亞胺(TPI)所組成之群之樹脂為佳,以PEEK或改質PEEK特別佳。
此外,對形成外側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在不對特性造成影響的範圍,亦可調配防止氧化劑、防止帶電劑、防止紫外線劑、光安定劑、螢光增白劑、顏料、染料、相溶化劑、滑劑、強化劑、難燃劑、架橋劑、架橋助劑、可塑劑、增黏劑、減黏劑、及彈性體等各種添加劑。
外側絕緣層的厚度,並無限制,以20~150μm較合實際而佳。此外,發泡絕緣層與外側絕緣層的厚度比,可適當調整。即由於發泡絕緣層越厚可降低相對介電常數,可提升局部放電開始電壓。另一方面,欲提升強度及可撓性等的機械特性時,將外側絕緣層設計較厚即可。發泡絕緣層與外側絕緣層的厚度比,即發泡絕緣層的厚度/外側絕緣層的厚度的比,以顯現強度及放電開始電壓的特長這點來看,以5/95~95/5為佳,特別是要求機械特性時,以5/95~60/40為佳。
<包含發泡絕緣層的絕緣電線的製作> 樹脂層包含發泡絕緣層的絕緣電線,可如下製作。使用如上所述地製作的銅合金導體作為導體,在其周圍塗佈形成發泡絕緣層的清漆。清漆係藉由混合了可溶解構成發泡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的上述有機溶劑,作用作為發泡劑的氣泡形成用的高沸點溶劑、及任意具有作用作為氣泡核劑的中間沸點的氣泡形成用高沸點溶劑的溶劑而調製。接著,在將清漆加熱燒附的過程,使有機溶劑氣化,在清漆中產生氣泡,在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形成具有氣泡的發泡絕緣層。此外,在發泡絕緣層的外周面上形成外側絕緣層時,可將構成外側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由擠出成形,在發泡絕緣層以外周面上設置外側絕緣層。
<瓷漆絕緣層及擠出絕緣層> 在本發明,使用於絕緣電線的樹脂層,包含至少以1層的瓷漆絕緣層,及包覆在瓷漆絕緣層的外周面上,含有熱塑性樹脂的擠出絕緣層為佳。圖3係表示關於具有如此的樹脂層的構成的本發明的絕緣電線10的實施態樣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圖,在銅合金導體1的外周面上,形成瓷漆絕緣層4a作為樹脂層4,在瓷漆絕緣層4a的外周面上進一步形成擠出絕緣層4b。具有如此的構成的樹脂層4,由於在擠出絕緣層4b與銅合金導體1之間隔著瓷漆絕緣層4a,可邊增強銅合金導體1與擠出絕緣層4b的密著性,可藉由擠出包覆在瓷漆絕緣層4a上強固地包覆擠出絕緣層4b。隨著裝載於車輛的電器設備的小型化,亦被要求導體的薄化,如此的導體,需要與樹脂層更強固地密著。因此,具有上述特定組成及織構的銅合金導體,藉由具有如此構成的樹脂層包覆,使銅合金導體更強固地密著,結果可更確實地防止樹脂層從銅合金導體剝離。
<瓷漆絕緣層> 瓷漆絕緣層,係由熱硬化性樹脂構成。在本發明,從銅合金導體依序具有瓷漆絕緣層、擠出絕緣層,特別是瓷漆絕緣層係直接與銅合金導體接觸而設在該銅合金導體的外周特別佳。惟,亦可按照必要性,在銅合金導體與瓷漆絕緣層之間設置其他的絕緣層(樹脂層)。以下,瓷漆絕緣層,有時僅稱為瓷漆層。
(熱硬化性樹脂) 形成瓷漆層的瓷漆樹脂,只要是熱硬化性樹脂,則可使用先前使用的樹脂,可舉例如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醯亞胺(PI)、聚醚醯亞胺(PEI)、聚酯醯亞胺(PEsI)、聚醯胺基甲酸脂(PU)、聚酯(PEst)、聚苯並咪唑、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等。該等之中,以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醯亞胺(PI)、聚醚醯亞胺(PEI)、聚酯醯亞胺(PEsI)、聚醯胺基甲酸脂(PU)、聚酯(PEst)為佳,其中以具有醯亞胺鍵結的熱硬化性樹脂為佳。具有醯亞胺鍵結的熱硬化性樹脂,可舉上述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醯亞胺(PI)、聚醚醯亞胺(PEI)、聚酯醯亞胺(PEsI)。在本發明,特別是以選自由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醯亞胺(PI)、及聚醚醯亞胺(PEI)的樹脂為佳。
上述的聚醯胺醯亞胺(PAI),與其他的樹脂相比熱傳導率較低,絕緣崩潰電壓較高,可燒附硬化。如此的聚醯胺醯亞胺,並無特別限定,可以常法,例如在極性溶劑中,使三羧酸酐與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直接反應的生成物,或在極性溶劑中,使三羧酸酐先與二胺化合物反應,先導入醯亞胺鍵結,接著以二異氰酸酯化合物醯胺化而得的生成物。市售品的聚醯胺醯亞胺(PAI),可舉例如HPC-9000(日立化成公司製)、HI406(日立化成公司製)等。
上述聚醯亞胺(PI),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全芳香族聚醯亞胺或熱硬化性芳香族聚醯亞胺等,通常的聚醯亞胺。此外,可使用藉由常法,使芳香族四羧酸二酐與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在極性溶劑中反應得到聚醯胺酸溶液,接著藉由燒附時的加熱處理使該聚醯胺,醯亞胺化而得的生成物。市售的聚醯亞胺(PI),可舉例如,U-imide(Unitika公司製)、U-Varnish(宇部興產公司製),#3000(TORAY DUPONT公司製)。
上述的聚醚醯亞胺(PEI),只要是在分子內具有醚鍵結與醯亞胺鍵結的熱硬化性樹脂即可,可使用例如,使芳香族四羧酸二酐與分子內具有醚鍵結的芳香族二胺類在極性溶劑中反應得到聚醯胺酸溶液,接著,藉由燒附時的加熱處理使該聚醯胺,醯亞胺化而得的生成物。市售的聚醚醯亞胺(PEI),可舉例如,ULTEM1000(SABIC公司製)。
上述聚酯醯亞胺(PEsI),只要是在分子內具有酯鍵結與醯亞胺鍵結的高分子且具有熱硬化性,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例如,從三羧酸酐與胺化合物形成醯亞胺鍵結,從醇與羧酸或其烷基酯形成酯鍵結,進一步藉由醯亞胺鍵結的游離酸基或酸酐基加入酯形成反應而得的生成物。如此的聚酯醯亞胺,亦可使用例如,使三羧酸酐、二羧酸化合物或其烷基酯、醇化合物及二胺化合物以習知的方法反應而得的生成物。市售的聚酯醯亞胺(PEsI),可舉例如Neoheat 8600A(東特塗料公司製)。
熱硬化性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以3.0~4.5為佳,以3.0~4.0更佳,進一步以3.0~3.5為佳。再者,相對介電常數,係在電線表面使用導電性膠設置電極,使用市售的LCR計等的測定裝置測定導體與電極間的靜電容,從電極長度與絕緣皮膜的厚度算出。在本發明,若無特別記載,係指在100℃的恆溫槽中測定的值。此外,關於頻率可按照需要變更,惟在本發明若無特別記載,係指以100Hz測定的值。
積層的瓷漆絕緣層時,各個瓷漆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在25℃的相對介電常數,可相同亦可不同,而不同較佳。特別是銅合金導體上的熱硬化性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較大較佳。藉由使用如此的熱硬化性樹脂,可使銅合金導體界面的電場變小,可不受銅合金導體上的傷痕或異物的影響而可得優良的耐電壓。
熱硬化性樹脂,在同一瓷漆絕緣層,可以1種單獨使用,亦可並用2種以上。此外,使用在不同的瓷漆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互相鄰接的情形以外,可互相不同亦可相同。
(添加劑) 在熱硬化性樹脂層,藉由加入三烷基胺、烷氧基化三聚氰胺樹脂、硫醇系化合物等的添加劑,可進一步提高對銅合金導體的密著力。
三烷基胺,以三甲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等的低級烷基的三烷基胺為佳。該等之中,以可撓性及密著性觀點而言,以三甲胺、三乙胺更佳。
烷氧基化三聚氰胺樹脂,可舉例如,以丁氧基化三聚氰胺樹脂、甲氧基化三聚氰胺樹脂等的低級烷氧基取代的三聚氰胺樹脂,以樹脂的相溶性觀點而言,以甲氧基化三聚氰胺樹脂為佳。
所謂硫醇系化合物,係具有巰基(mercapto)(-SH)的有機化合物。具體可舉,季戊四醇四(3-巰基丁酯)、1,3,5-三(3-巰基丁基氧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丁二醇雙(3-巰基丁酯)、丁二醇雙(3-巰基戊酯)、5-胺基-1,3,4-噻二唑-2-硫醇、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丁酯)、5-甲基-1,3,4-噻二唑-2-硫醇、2,5-二巰基-1,3,4-噻二唑、2-胺基-1,3,4-噻二唑、1,2,4-三唑-3-硫醇、3-胺基-5-巰基-1,2,4-三唑等。
上述添加劑的含量,並無特別限制,相對於熱硬化性樹脂100質量份,以5質量份以下為佳,以3質量份以下更佳。再者,在本發明,在瓷漆絕緣層間,只要添加劑的含量、種類不同,亦算做互相不同的瓷漆絕緣層。
瓷漆絕緣層可為1層或層積2層以上,在本發明,瓷漆絕緣層,以1~4層為佳,以1~3層更佳,進一步以1或2層為佳。
瓷漆絕緣層的厚度,即使厚壁化到可實現高局部放電開始電壓,可減少在形成瓷漆層時通過燒附爐的次數,防止銅合金導體與瓷漆層的接著力極端地降低,此外,以亦可防止發生氣泡這點來看,以60μm以下為佳,以50μm以下更佳,進一步以45μm以下為佳,以40μm以下特別佳。此外,為不損及耐電壓特性、耐熱特性等絕緣電線的樹脂層的漆包線所必要的特性,瓷漆層具有某種程度的厚度為佳。瓷漆層的厚度,只要至少有不會發生針孔(pinhole)的程度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制,以3μm以上為佳,以6μm以上更佳。再者,瓷漆絕緣層的厚度,係存在於銅合金導體與擠出絕緣層之間的瓷漆絕緣層的總和。積層的瓷漆絕緣層時,各個瓷漆絕緣層的厚度,可互相相同亦可不同,以不同為佳,越離開銅合金導體越厚為佳。
<擠出絕緣層> 擠出絕緣層,含有熱塑性樹脂。在本發明,擠出絕緣層,係至少1層擠出絕緣層,設在至少1層的瓷漆絕緣層上,惟擠出絕緣層,可為1層或2層以上的積層構造。
(熱塑性樹脂) 熱塑性樹脂,在聚醯胺(PA)(尼龍)、聚縮醛(POM)、聚碳酸酯(PC)、聚苯醚(包含改質聚苯醚)、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的通用工程塑膠之外、可舉聚碸(PSF)、聚醚碸(PES)、聚苯硫醚(PPS)、聚芳酯(U高分子)、聚醚酮(PEK)、聚芳基醚酮(PAEK)、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醚醚酮(PEEK)(包含改質聚醚醚酮(改質PE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熱塑性聚醯亞胺(TPI)、熱塑性聚醯胺醯亞胺(TPAI)、液晶聚酯等的超級工程塑膠、再者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為基礎樹脂的聚合物合金、ABS/聚碳酸酯、尼龍6,6、芳香族聚醯胺樹脂(芳香族PA)、聚苯醚/尼龍6,6、聚苯醚/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的包含上述工程塑膠的聚合物合金。
熱塑性樹脂,可為結晶性亦可為非晶性。此外,熱塑性樹脂,可為1種或混合2種以上。
在本發明,熱塑性樹脂,以選自由聚醚醚酮(PEEK)、改質聚醚醚酮、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PE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苯硫醚(PPS)、及熱塑性聚醯亞胺(TPI)所組成之族群之樹脂為佳,特別是在耐溶劑性方面,以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更佳。
熱塑性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以2.0~4.0為佳,以2.0~3.5更佳,進一步以2.0~3.0為佳。
積層擠出絕緣層時,各個擠出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可相同亦可不同,而不同較佳。此外,最外層的相對介電常數較大較佳。藉由如此的擠出絕緣層的積層構造,最外層的電場變小,不容易受到樹脂層的外傷的影響,而可得優良的耐電壓。
擠出絕緣層可為1層或層積2層以上,在本發明,擠出絕緣層以1~4層為佳,以1~3層更佳,進一步以1或2層為佳。
擠出絕緣層的厚度,可與瓷漆絕緣層的厚度相同亦可不同。在本發明,擠出絕緣層的厚度,以10~200μm為佳,以40~150μm更佳,進一步以60~100μm為佳。再者,擠出絕緣層的厚度,係存在於瓷漆絕緣層上的擠出絕緣層的總和。
積層擠出絕緣層時,各個擠出絕緣層的厚度,可互相相同亦可不同。在本發明,1層的擠出絕緣層的厚度,以10μm以上為佳,以30μm以上更佳,進一步以50μm以上為佳。再者,1層的擠出絕緣層的厚度的上限,以100μm以下為佳,以90μm以下更佳,進一步以80μm以下為佳。
擠出絕緣層,由於係使用熱塑性樹脂,以通常的擠壓成形形成。
(添加劑) 可按照需要,在擠出絕緣層含有各種添加劑。如此的添加劑,可舉例如顏料、架橋劑、觸媒、防止氧化劑。如此的添加劑的含量,對構成擠出絕緣層的樹脂100質量份,以0.01~10質量份為佳。
在本發明,在包覆銅合金導體的最外層的擠出絕緣層,可使用以常法,將蠟、潤滑劑等分散、混合而得的自我潤滑樹脂。蠟,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通常使用的蠟,例如聚乙烯蠟、石油蠟、石蠟烴等的合成蠟及棕櫚蠟、/小燭樹蠟、米糠蠟等的天然蠟。關於潤滑劑,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矽酮、矽酮巨單體、氟樹脂等。
<具有包含瓷漆絕緣層與擠出絕緣層的樹脂層的絕緣電線的製作> 在本發明,在作為導體如上所述地製作的銅合金導體的外周,塗佈形成瓷漆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的清漆並燒附,而形成由熱硬化性樹脂構成的瓷漆絕緣層。接著,在此瓷漆絕緣層上,將包含構成擠出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的組合物,藉由擠壓成形,在瓷漆絕緣層的外周面上形成擠出絕緣層。
熱硬化性樹脂的清漆,係為將熱硬化性樹脂清漆化所含有的有機溶劑等。有機溶劑,只要不阻礙熱硬化性樹脂的反應,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醯胺(DMAC)、N,N-二甲基甲醯胺(DMF)等的醯胺系溶劑;N,N-二甲基乙烯尿素、N,N-二甲基丙烯尿素、四甲基尿素等的尿素系溶劑;γ-丁內酯、γ-己內酯等的內脂系溶劑、丙烯碳酸酯等的碳酸酯系溶劑;丁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醇等的酮系溶劑;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丁基乙酸溶纖劑、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乙基溶纖劑醋酸酯、乙基卡必醇醋酸酯等的酯系溶劑;二甘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四甘醇二甲基醚等的乙二醇二甲基醚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環己烷等的烴系溶劑;甲酚、酚、鹵化酚等的酚系溶劑;環丁碸等的碸系溶劑;二甲基亞碸(DMSO)。
該等之中,把焦點放在高溶解性,高反應促進性等,則以醯胺系溶劑、尿素系溶劑為佳,而就不具有容易因加熱而阻礙架橋反應的氫原子的化合物這點而言,以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乙烯尿素、N,N-二甲基丙烯尿素、四甲基尿素更佳,以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特別佳。有機溶劑,可以1種單獨使用,亦可並用2種以上。
熱硬化性樹脂的清漆,亦可使用如上所述市售品,此時,由於溶解於有機溶劑,故含有有機溶劑。
在銅合金導體上塗佈上述熱硬化性樹脂清漆的方法,可用常法,可使用例如與導體形狀相似的清漆塗佈模具的方法、形成為井字形狀的被稱為「通用模具」的模具。塗佈熱硬化性樹脂清漆的銅合金導體,可用常法,以燒附爐燒附。具體的燒附條件,雖會被使用的爐的形狀左右,只要是大約8m的自然對流式的豎型爐,則藉由設定爐內溫度為400~650℃,通過時間為10~90秒,可達成所期望的燒附。
在本發明,將形成瓷漆絕緣層的銅合金導體(亦稱為漆包線)作為芯線,使用擠出機的螺桿,在漆包線上擠出包覆包含構成擠出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的組合物,形成擠出絕緣層,可得絕緣電線。此時,使擠出絕緣層的剖面的外形的形狀,與銅合金導體的形狀相似或略微相似,以既定的邊部及角部的厚度、既定的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形狀,將熱塑性樹脂的熔點以上的溫度(非晶性樹脂的情形係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使用擠出模具進行熱塑性樹脂的擠出包覆。再者,擠出絕緣層,亦可使用有機溶劑等與熱塑性樹脂形成。
擠出絕緣層,使用非晶性的熱塑性樹脂時,在擠出成形之外,亦可例如,將溶解於有機溶劑等的清漆,使用與導體的形狀相似的模具,在瓷漆線上塗層燒附而形成。熱塑性樹脂清漆的有機溶劑,以上述熱硬化性樹脂清漆所列舉的有機溶劑為佳。此外,具體的燒附條件,雖會被使用的爐的形狀左右,以作為熱硬化性樹脂的條件所記載的條件為佳。惟,在本發明,在考慮製造成本的製造適合性的觀點,擠出絕緣層以擠出成形為佳。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應限定於該等。
(實施例1~13及比較例1~17)
首先,將具有表1所示組成的銅素材熔解,鑄造得到鑄塊([步驟1])。對所得鑄塊進行,以保持溫度700~1000℃、保持時間10分鐘~20小時的均質化熱處理[步驟2]。然後,進行熱間壓延使總加工率成為10~90%[步驟3]後,以10℃/sec以上的冷卻速度進行急冷[步驟4]。將冷卻的材料的兩面分別面削各約1.0mm[步驟5]。接著,以表2所示總加工率進行第1冷間壓延[步驟6]後,以表2所示升溫速度、到達溫度、保持時間及冷卻速度進行第1退火的[步驟7]。接著,以表2所示總加工率進行第2冷間壓延[步驟8]。以表2所示升溫速度、到達溫度、保持時間及冷卻速度進行第2退火[步驟9]後、以表2所示總加工率進行最後壓延[步驟10]。以到達溫度125~400℃的條件進行最終退火[步驟11]後,進行酸洗及研磨[步驟12],製作所期望厚度的銅板材。之後,沿著以EBSD測定的方向,將所得銅板材切割成一定的尺寸,經由輥壓模(cassette roller dies)等進行平角線加工[步驟13]。如此製作銅合金導體(供試材)。
接著,在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分別準備兩個製作的銅合金導體,分別以上述製造方法,在其中一者的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形成包含發泡絕緣層的樹脂層,在另一者的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形成包含瓷漆絕緣層與擠出絕緣層的樹脂層。再者,各樹脂層,係以與一般進行的製造條件同樣地形成。此時,使用聚醯胺醯亞胺(PAI)作為構成發泡絕緣層及瓷漆絕緣層的熱硬化性樹脂,使用聚醚醚酮(PEEK)作為構成擠出絕緣層的熱塑性樹脂。
(測定方法及評估方法) <金屬成分的定量解析> 對製作的各供試材,使用VG-9000(V.G.Scientific公司製)進行解析。將包含在各供試材中的Al、Be、Cd、Mg、Pb、Ni、P、Sn及Cr的含量(ppm);Al、Be、Cd、Mg、Pb、Ni、P、Sn及Cr(在表1僅記述為「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ppm);以及Cu的含量(mass%)示於表1。再者,在各供試材有包含不可避免的雜質的情況。此外,在表1的「-」,係指沒檢測到該金屬成分的意思。
<方位密度> 方位密度,係使用OIM5.0HIKARI(TSL公司製),以EBSD法測定。測定面積,以包含200個以上的結晶粒,以800μm×1600μm的範圍,掃描步進為0.1μm。在測定後的結晶粒解析,使用解析軟體OIM Analysis(TSL公司製)。將藉由解析所得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表示。從f2=0°的剖面圖,算出在f1=0°、F=0°至90°的範圍(在表3記述為「範圍A」)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此外,在以尤拉角表示的f2=35°的剖面圖,讀出在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在表3記述為「範圍B」)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關於各供試材,在表3表示範圍A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及在範圍B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
<平均結晶粒徑> 平均結晶粒徑,係以與方位密度同樣的方法測定。以包含在測定範圍的所有結晶粒,算出平均結晶粒徑。將各供試材的平均結晶粒徑示於表3。
<導電率> 導電率係在保持在20℃(±0.5℃)的恆溫構中,從四端子法所測定的比電阻的數值算出。再者,端子間距離為100mm。導電率在95%IACS以上時評估為「良好」,未滿95%IACS時為「不良」。將各供試材的導電率示於表3。
<拉伸強度> 從各供試材的RD方向,切出3條JIS Z2201-13B號的試驗片。遵照JIS Z2241,測定各試驗片的拉伸強度,算出其平均值。拉伸強度在150MPa以上330MPa以下時評估為「良好」,未滿150MPa或超過330MPa時為「不良」。將各供試材的拉伸強度示於表3。
<耐熱性> 對各供試材,在氬氣環境或氮氣環境下的管狀爐,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以與上述平均結晶粒徑的測定方法同樣的方法,測定平均結晶粒徑。熱處理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在200μm以下時,耐熱性評估為「優良」,超過200μm時耐熱性「不良」。將各供試材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示於表3。一般而言,結晶粒徑在高溫熱處理越長的時間越會成長。即,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平均結晶粒徑在200μm以下的供試材,即使以700~800℃進行10分鐘以上5小時以內的熱處理時,平均結晶粒徑當然會在200μm以下。
[表1]
Figure 108100811-A0304-0001
[表2]
Figure 108100811-A0304-0002
[表3]
Figure 108100811-A0304-0003
如表1及表3所示,實施例1~13的銅合金導體,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以上的組成。此外這些實施例的銅合金導體,以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f1、F、f2)表示時,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的織構。因此,這些銅合金導體拉伸強度為150~330MPa,再者,導電率高達95%IACS以上,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在200μm以下,抑制了結晶粒的成長。
實施例1~13的銅合金導體,導電率高達95%IACS以上,此外,即使暴露在高溫域中,亦可抑制結晶粒的成長,在這些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形成包含發泡絕緣層的樹脂層的絕緣電線、或形成包含瓷漆絕緣層及擠出絕緣層的樹脂層的絕緣電線,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判斷是絕緣電線的整體顯示優良耐熱性的絕緣電線。
對此,在比較例1、2、4、6、8,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超過2.0ppm,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在3.0以下。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超過200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3、7,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分別多達150.0ppm、130.0ppm,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分別低到2.3、0.1,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分別高達31.0、37.0。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分別大到368μm、399μm。
在比較例5,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多達250.0ppm,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低到0.8,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高達35.0。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456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9,銅的含量為99.00 mass%,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高達31.0。因此,導電率低到93.4%IACS,再者,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400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10、12、14、17,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分別低到1.9、2.5、2.9、2.9。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分別高達402μm、420μm、400μm、399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11,在φ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高達42.5。因此,拉伸強度低到145MPa,再者,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275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13,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高達39.0。因此,拉伸強度高達385MPa,再者,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435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15,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高達31.0。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380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在比較例16,在f2=0°、f1=0°、F=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低到2.7,且在f2=35°、f1=45°至55°、F=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高達32.0。因此,以800℃進行5小時的熱處理之後的平均結晶粒徑大到432μm,確認結晶粒的成長。
因此,比較例1~17的銅合金導體,暴露在高溫域中,並未抑制結晶粒的成長。因此,在這些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形成與實施例1~13相同的包含發泡絕緣層的樹脂層的絕緣電線、或形成與實施例1~13相同的包含瓷漆絕緣層及擠出絕緣層的樹脂層的絕緣電線,可判斷耐熱性較使用實施例1~13的銅合金導體的絕緣電線差。
由以上,可判斷使用具有實施例1~13所記載的特定組成及織構的銅合金導體作為導體的本發明的絕緣電線,較不具有如此的特定組成及織構的銅合金導體的比較例1~17所記載的絕緣電線,顯示絕緣電線的整體具有較優良的耐熱性。因此,關於本發明的絕緣電線,可知對要求小型化‧高輸出化的EV車輛等的電動發電機的線圈等的高性能化特別有用。
1‧‧‧銅合金導體 2‧‧‧發泡絕緣層 3‧‧‧外側絕緣層 4‧‧‧樹脂層 4a‧‧‧瓷漆絕緣層 4b‧‧‧擠出絕緣層 10‧‧‧絕緣電線
[圖1]圖1係表示以EBSD解析用於本發明的銅合金導體所具有的織構的結果的圖,(A)係f2=0°的剖面圖,(B)係f2=35°的剖面圖。 [圖2]圖2係表示本發明的絕緣電線的一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3]圖3表示本發明的絕緣電線之其他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絕緣電線,包括:銅合金導體;以及至少一個樹脂層,直接或間接地包覆上述銅合金導體的外周面上,上述銅合金導體,其具有選自由Al、Be、Cd、Mg、Pb、Ni、P、Sn及Cr的金屬成分的總計含量為0.1~2.0ppm,銅的含量99.96mass%以上的組成,且以背向散射電子繞射(EBSD)的織構解析所得的結晶方位分佈函數以尤拉角(Φ1、Φ、Φ2)表示時,在Φ2=0°、Φ1=0°、Φ=0°至9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平均值為3.0以上未滿35.0,且在Φ2=35°、Φ1=45°至55°、Φ=65°至80°的範圍的方位密度的最大值為1.0以上未滿30.0的織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銅合金導體的平均結晶粒徑為1μm~100μ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樹脂層包含含有具有氣泡的熱硬化性樹脂的發泡絕緣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絕緣電線,其中在上述發泡絕緣層的外周面上,更形成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外側絕緣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熱硬化性樹脂係選自由聚醯胺醯亞胺、聚醯亞胺、聚醯胺、聚醚醯亞胺、聚酯醯亞胺及聚醚碸所組成之族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樹脂層包括:至少1層瓷漆絕緣層;以及擠出絕緣層,包覆在上述瓷漆絕緣層的外周面上,且含有熱塑性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絕緣電線,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選自由聚醚醚酮、改質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醚酮、聚醚酮醚酮酮、聚苯硫醚及熱塑 性聚醯亞胺所組成之群。
TW108100811A 2018-01-10 2019-01-09 絕緣電線 TWI692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1677 2018-01-10
JP2018-001677 2018-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384A TW201931384A (zh) 2019-08-01
TWI692779B true TWI692779B (zh) 2020-05-01

Family

ID=6721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0811A TWI692779B (zh) 2018-01-10 2019-01-09 絕緣電線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7167B2 (zh)
EP (1) EP3739599A4 (zh)
JP (1) JP7233820B2 (zh)
KR (1) KR20200104858A (zh)
CN (1) CN111406297B (zh)
TW (1) TWI692779B (zh)
WO (1) WO2019138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345A (zh) * 2022-01-24 2022-04-29 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复合绝缘电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6660A (en) * 2005-07-07 2007-02-16 Kobe Steel Ltd Copper alloy having high strength and superior bending workabilit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pper alloy plates
WO2016171054A1 (ja) * 2015-04-24 2016-10-2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69650A1 (ru) * 1976-01-04 1977-08-25 Chasnikov Aleksandr Ya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медной проволоки
JPS643903A (en) * 1987-06-25 1989-01-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hin copper wi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H05258618A (ja) 1992-03-11 1993-10-08 Hitachi Cable Ltd 絶縁電線
RU2099857C1 (ru) * 1996-01-10 1997-12-20 Наталья Федоровна Науменко 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х акустических волнах
US6661313B2 (en) * 2001-10-25 2003-12-09 Sawtek, Inc.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using optimized cuts of lithium niobate (LiNbO3)
US7087113B2 (en) * 2002-07-03 2006-08-08 Ut-Battelle, Llc Textured substrate tape and devices thereof
WO2012072109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Luvata Espoo Oy A new electrical conductor for attaching silicon wafers in photovoltaic modules
JP5391341B1 (ja) * 2013-02-05 2014-01-1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耐インバータサージ絶縁ワイヤ
US20140302342A1 (en) * 2013-04-04 2014-10-09 Hitachi Metals, Ltd. Copper wi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518165B (zh) * 2013-09-06 2017-08-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铜合金线材及其制造方法
EP3128036B1 (en) * 2014-03-31 2020-07-0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olled copper foil, method for producing rolled copper foil, flexible flat cab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lexible flat cable
KR101932828B1 (ko) * 2014-03-31 2018-12-26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리합금선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355671B2 (ja) * 2016-03-31 2018-07-11 Jx金属株式会社 Cu−Ni−Si系銅合金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81593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板付き絶縁基板用銅板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6660A (en) * 2005-07-07 2007-02-16 Kobe Steel Ltd Copper alloy having high strength and superior bending workabilit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pper alloy plates
WO2016171054A1 (ja) * 2015-04-24 2016-10-2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04489A (zh) * 2015-04-24 2017-02-0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銅合金板材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37167B2 (en) 2022-09-06
CN111406297B (zh) 2021-10-22
CN111406297A (zh) 2020-07-10
WO2019138971A1 (ja) 2019-07-18
US20200328009A1 (en) 2020-10-15
TW201931384A (zh) 2019-08-01
EP3739599A1 (en) 2020-11-18
EP3739599A4 (en) 2021-10-20
JP7233820B2 (ja) 2023-03-07
JPWO2019138971A1 (ja) 2021-01-14
KR20200104858A (ko)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0380B1 (ko) 내굽힘 가공성이 우수한 절연전선, 그것을 이용한 코일 및 전자·전기 기기
JP6858823B2 (ja) 絶縁ワイヤおよび回転電機
JP6016846B2 (ja) 絶縁ワ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98356B1 (ko) 평각 절연 전선 및 전동 발전기용 코일
EP3089168B1 (en) Insulated wire, coil, electrical/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sulated wire in which coating film separation is prevented
TWI700710B (zh) 絕緣線、線圈及電氣、電子機器
TWI656538B (zh) Insulated wire, motor coi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sulated wire
EP3089170B1 (en) Multilayer insulated wire, coil and electrical/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150310959A1 (en) Insulated wir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sulated wire
WO2016039350A1 (ja) 絶縁電線、コイルおよび電気・電子機器ならびに絶縁電線の製造方法
EP3093855A1 (en)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coil and electric/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cking prevention method for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KR20160133518A (ko) 절연전선, 절연전선의 제조방법, 회전 전기기기용 스테이터의 제조방법 및 회전 전기기기
KR102575842B1 (ko) 절연 전선, 코일 및 전기·전자 기기
EP3089169B1 (en) Insulated wire, coil, and electronic/electrical equipment
WO2017073643A1 (ja) 絶縁電線、絶縁電線の製造方法、コイル、回転電機および電気・電子機器
KR102166630B1 (ko) 절연 전선, 코일 및 전기·전자 기기
TWI692779B (zh) 絕緣電線
US20240029923A1 (en) Insulated w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sulated w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