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1300B - 電動吸塵器 - Google Patents

電動吸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1300B
TWI691300B TW107107567A TW107107567A TWI691300B TW I691300 B TWI691300 B TW I691300B TW 107107567 A TW107107567 A TW 107107567A TW 107107567 A TW107107567 A TW 107107567A TW I691300 B TWI691300 B TW I6913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vacuum cleaner
shell
electric blower
electric vacu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094A (zh
Inventor
山谷遼
伊藤賢宏
本多武史
伊藤則和
山上将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2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3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確保有能夠搭載新的零件之空間的電動吸塵器。   [解決手段] 係具備有:電動送風機(16),係產生吸引力;和框體,係收容電動送風機(16),電動送風機(16),係具備有:電動機(17);和扇葉車(171a),係藉由電動機(17)而被作旋轉驅動;和內殼(18),係收容電動機(17)以及扇葉車(171a),並在框體內而被作支撐,內殼(18),係具備有:吸引側殼(18A),係被配置在扇葉車(171a)側;和驅動側殼(18B),係被配置在電動機(17)側,吸引側殼(18A),係與被設置在扇葉車(171a)之周圍的扇葉車殼體部(181)藉由單一零件來構成。

Description

電動吸塵器
[0001] 本發明,係有關於電動吸塵器。
[0002] 作為對於地面進行清掃之電動吸塵器,係周知有藉由使用者之操作來使吸口進行往返移動之所謂的臥式(canister)和使電動吸塵器自身自律性地驅動的自走式等之各種的電動吸塵器。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有一種實現在自走式之電動吸塵器中的小型化之布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3]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3-7095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0004]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示一般之電動吸塵器中,若是起因於小型化等而導致各種零件之安裝密度變高,則係難以並不對於電動吸塵器之外型尺寸作變更地來進行零件之追加搭載。   [0005]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確保有能夠搭載新的零件之空間的電動吸塵器。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0006] 本發明之電動吸塵器,其特徵為,係具備有:電動送風機,係產生吸引力;和框體,係收容前述電動送風機,前述電動送風機,係具備有:電動機;和扇葉車,係藉由前述電動機而被作旋轉驅動;和內殼,係收容前述電動機以及前述扇葉車,並在前述框體內而被作支撐,前述內殼,係具備有:吸引側殼,係被配置在前述扇葉車側;和驅動側殼,係被配置在前述電動機側,前述吸引側殼,係與被設置在前述扇葉車之周圍的扇葉車殼體部藉由單一零件來構成。 [發明的效果]   [0007]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能夠提供一種確保有能夠搭載新的零件之空間的電動吸塵器。
[0009]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考所添附之圖面而作詳細說明。另外,係將電動吸塵器1(參考圖1)所前進的方向中之電動吸塵器1所通常前進的方向作為前方,並將與重力方向相反之方向作為上方,且將驅動輪116(參考圖4)所對向之方向作為左方以及右方。亦即是,係如同在圖1等之中所示一般地來定義前後、上下、左右方向。在本實施形態中,於電動吸塵器1之前方側處,係被安裝有側毛刷15。   [0010]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係列舉出電動吸塵器1為例來進行說明,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自手式之電動吸塵器,亦可適用在臥式、直立型、手持型等的各種之電動吸塵器中。   [0011] 圖1,係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外觀立體圖。   如同圖1中所示一般,電動吸塵器1(以下,係概略記載為電動吸塵器)係為在清掃區域(例如,室內)而一面自主性地移動一面進行清掃之吸塵器。又,電動吸塵器1,係具備有構成外輪廓之框體11、和被設置在框體11內之電動送風機16(參考圖6),而構成之。   [0012] 框體11,係包含身為上壁(以及一部分之側壁)之上殼111、和身為底壁(以及一部分之側壁)之下殼112、以及保險桿18,而構成之。保險桿18,係構成框體11之前面部18a、和左右之側面部18b之一部分。   [0013] 上殼111,係於上面具備有略半圓狀之上面罩111a。又,在上殼111處,係被形成有用以成為能夠將集塵箱4作裝卸的切缺部111s。又,在上面罩111a處,係被形成有使開關薄片22之部分被切缺為圓形的切缺部111t。   [0014] 圖2,係為在從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上殼而將上面罩作了卸下的狀態下之立體圖。   如同圖2中所示一般,在上殼111處,係被設置有開關薄片22。此開關薄片22,係具備有作為使用者對於電動吸塵器1之控制裝置2(參考圖3)而賦予指令的操作鍵之圓形操作鍵221、和以包圍此圓形操作鍵221之周圍的方式而被作設置的環形操作鍵222,而構成之。又,上殼111,係於保險桿18之側面部18b的後方處,具備有側壁111d。   [0015] 控制裝置2,例如係為微電腦(Microcomputer,省略圖示),並成為將被記憶在ROM(Read Only Memory)中之程式讀出而展開於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中,並使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實行各種處理。又,控制裝置2,係因應於從開關薄片22以及前述之各感測器類所輸入的訊號,來實行演算處理,並對於前述之各驅動裝置輸出指令訊號。   [0016] 又,在上殼111處,係於上面罩111a(參考圖1)之位置處,被設置有將控制裝置2(參考圖3)作覆蓋並且以不會於上下方向而與開關薄片22之電路基板22a或其他的電路基板22b相互重疊的方式所構成之導引板111b。在此導引板111b處,係被形成有用以將上面罩111a水平地作支撐並且以與開關薄片22、集塵箱4之上面略相同之高度來作支撐的複數之肋111c。   [0017] 電路基板22a、22b,係分別具備有略矩形狀之基板。又,電路基板22b,係被形成為較電路基板22a而更小,並且在較電路基板22a而更後側處被作鄰接配置。   [0018] 又,在電動吸塵器1之後側處,係被設置有集塵箱4。本實施形態之電動吸塵器1,係藉由控制裝置2(參考圖3)之演算處理來自律性地驅動驅動輪116(參考圖4)並進行清掃,但是,係亦可藉由遙控器等來接收使用者之指令並進行驅動。   [0019] 下殼112,係具備有保險桿框1127,該保險桿框1127,係包含有側面之下端側地、較理想為包含有下端地,而被設置在側面全周或略全周處。此保險桿框1127,係藉由較形成側面之其他部分的構件而更為柔軟之材料所形成,例如,係可採用彈性體等之樹脂材。又,保險桿框1127,係較側面之其他部分、例如較保險桿18而更朝向外周側突出。藉由此,就算是電動吸塵器1與家具等發生碰撞,也能夠對於家具等之破損作抑制。   [0020] 保險桿18,係以能夠因應於從外部所作用之推壓力而在前後方向上、更理想為更進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動的方式,而構成之。又,保險桿18,係藉由左右一對之保險桿彈簧(省略圖示)而被朝向前方向作推壓。若是隔著保險桿18而從障礙物而來的抵抗力作用在保險桿彈簧上,則保險桿彈簧係變形,並一面將保險桿18朝向前方向作推壓一面容許保險桿18之後退。若是保險桿18從障礙物離開而抵抗力消失,則藉由保險桿彈簧之推壓力,保險桿18係回復至原本的位置。另外,保險桿18之後退(亦即是與障礙物之間之接觸),係藉由保險桿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而被偵測到,該偵測結果係被輸入至控制裝置2(參考圖3)處。由於因應於障礙物等之接觸位置,保險桿18之位移量係為相異,因此,係亦能夠偵測出相對於框體11(本體)之障礙物等的位置。   [0021] 圖3,係為在將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上殼和集塵箱作了卸下的狀態下之立體圖。   如同圖3中所示一般,在下殼112處,係於前後方向之前側處被配置有控制裝置2,並且在前後方向之略中央(電路基板22b之下方)處被配置有電動送風機16。又,下殼112,係在電動送風機16之左右兩側處,使收容驅動輪116、116(參考圖4)之車輪殼112a、112a朝向上方突出地而被形成。   [0022] 電動吸塵器1,係於左側以及右側的各者處,具備有側毛刷15。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設為能夠對於側毛刷15之旋轉速度分別作變更的構成。具體而言,電動吸塵器1,當在正實行以使牆壁位置在左側的方式而行走之牆邊清掃模式的情況時,係以會使身為與牆壁所位置之側相同側的左側之側毛刷15的旋轉速度成為較另外一方之側毛刷15的旋轉速度而更快的方式,來進行控制。藉由此,係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牆邊的清掃。牆邊清掃模式,係可藉由各種公知之方法來實行,例如,係可藉由以使設置在框體11(本體)之左側處的測距感測器210持續檢測出壁面(障礙物)的方式來進行行走控制,而實現之。   [0023] 測距感測器210(障礙物偵測手段),係為將與障礙物之間之距離檢測出來的紅外線感測器。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正面的2個場所和側面的2個場所之合計4個場所(右側面之圖示係省略)處設置有測距感測器210。   [0024] 又,測距感測器210,係具備有發光紅外線之發光部(未圖示)、和受光紅外線被障礙物所反射並返回的反射光之受光部(未圖示)。基於藉由此受光部所檢測出的反射光,來算出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另外,保險桿18(參考圖1)中之至少測距感測器的近旁,係藉由使紅外線透過之樹脂或玻璃所形成。   [0025] 圖4,係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底面圖。   如同圖4中所示一般,下殼112,係被設置有驅動機構收容部114、114,該些驅動機構收容部114、114,係收容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係包含驅動輪116、116、行走馬達1161、1161(參考圖3)、臂1141、1141以及減速機構1142、1142,而構成之。又,下殼112,係為薄型之圓板狀的構件,並被安裝有側毛刷安裝部1121、1121、行走馬達1161、1161(參考圖3)、旋轉毛刷馬達1133(參考圖3)、電動送風機16(參考圖3)、充電電池19(參考圖5)、收容充電電池19之電池收容部115(參考圖5)、控制裝置2(參考圖3)以及吸口部113。   [0026] 驅動輪116、116,係被配置在左右兩側處。各別的驅動輪116,係為經由減速機構1142而接收行走馬達1161(參考圖3)之驅動力的構件。藉由此,驅動輪116自身係旋轉,藉由此,係能夠使本體(電動吸塵器1)前進、後退、迴轉。   [0027] 在較下殼112之中心而更後側處,係被設置有收容有旋轉毛刷14之吸口部113和刮取毛刷13。   [0028] 旋轉毛刷14,係與通過驅動輪116之轉動中心之軸(左右方向)略平行地而被作配置。又,旋轉毛刷14,係為在水平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係為左右方向)上具有轉動軸之圓筒型,並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吸口部113處。又,旋轉毛刷14,係藉由旋轉毛刷馬達1133(參考圖3)而接收驅動力並進行旋轉驅動。   [0029] 側毛刷15,係為將位於較框體11而更外側的像是房間之角隅等之旋轉毛刷14不易到達之場所的塵埃導引至吸口部113(吸引口1131)處之毛刷。又,側毛刷15之旋轉軸,係為上下方向,側毛刷15之一部分,當進行平面觀察時會從框體11而露出。又,側毛刷15,係具備有當進行平面觀察時為以120°間隔而作輻射狀延伸之3束的毛刷,並在下殼112之前側的左右兩側處分別被作配置。又,側毛刷15,係使其之根部被固定在側毛刷支持器151處。   [0030] 側毛刷15,其之側毛刷支持器151側(根部側)係為彈性體等之具有可撓性的根部彈性部153,尖端側例如係為身為刷毛之刷毛部154。在本實施形態中,形成側毛刷15之旋轉軸(轂)的側毛刷支持器151以及根部彈性部153,係被一體性地形成。又,藉由將側毛刷15之根部設為如同根部彈性部153一般之彈性體,相較於使刷毛部154從根部起而一直涵蓋至尖端處的構成,由於刷毛部154係變得難以發生捲翹的情形,因此係能夠將側毛刷15之耐久性提昇。又,側毛刷15之植毛,係以隨著朝向尖端而逐漸接近地面的方式而有所傾斜,其之尖端附近係與地面相接觸。   [0031] 側毛刷支持器151,係被設置在下殼112之底面附近處,並被與側毛刷馬達152(參考圖3)作連結。又,藉由驅動側毛刷馬達152,側毛刷15係朝向內側轉動(圖4中之箭頭之方向),並成為將塵埃刮取收集至吸引口1131(參考圖3)處。   [0032] 前方蓋117,係為將被形成於下殼112之前端側處的電池收容部115(參考圖5)之開口從下殼112之下面來作閉塞的略長方形板狀之構件。又,前方蓋117,係在下殼112之中心側附近處,具備有安裝輔助輪12之圓形的輔助輪安裝部1122。   [0033] 輔助輪12,係為用以使下殼112從地面而分離並且使電動吸塵器1順暢地移動之輔助性的車輪,並被設置在下殼112處。又,輔助輪12,係構成為能夠使自身之朝向在水平方向上作360°之自由旋轉。   [0034] 圖5,係為圖1之A-A線剖面圖。   如同圖5中所示一般,在被設置於框體11內之構件中,比較具有重量者,係為充電電池19以及電動送風機16。充電電池19多係為較電動送風機16而更重。為了取得電動吸塵器1之重量平衡,首先,電動送風機16係被設置在下殼112之略中央處,充電電池19係被設置在較電動送風機16而更前側處。   [0035] 由於電動送風機16係位於中央側(2個的驅動輪116之間),充電電池19係位於前側,因此,較理想,係在後側設置具有重量之物以取得平衡。故而,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刮取毛刷13之內周處,係藉由貼附等而被固定有重物13a。藉由此,係能夠對於刮取毛刷13內的無用空間作有效的活用。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相較於旋轉毛刷14,刮取毛刷係位於從中央而更加遠離之側,因此,係以在此處設置重物13a為理想。又,重物13a,從左右之平衡的觀點來看,係以設置在框體1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側處為理想。又,較理想,係藉由重物13a,來將電動吸塵器1之重心針對前後方向而設為略中心(與驅動輪116之軸略一致)處。   [0036] 電池收容部115,係於內部具備有收容充電電池19之空間,並位置於較下殼112之中心而更前側處。又,電池收容部115,係為了對於充電電池19作交換,而具備有朝向下方之開口115a。另外,在電池收容部115之左右,係被形成有安裝側毛刷15之側毛刷安裝部1121(參考圖4)。   [0037] 圖6,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縱剖面圖。   如同圖6中所示一般,電動送風機16,係具備有電動機17、和保持此電動機17之內殼18、以及被設置在電動機17與內殼18之間之彈性構件20,而構成之。   [0038] 電動機17,係為DC無刷馬達,並具備有轉子組裝體171、定子172、箱體173,而構成之。   [0039] 轉子組裝體171,係藉由扇葉車171a(風扇)、旋轉軸171b、轉子芯171c(轉子)、軸承171d、171d以及彈簧171e等,而構成之。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係將扇葉車171a壓入固定於旋轉軸171b處,但是,係亦可在旋轉軸171b之端部(尖端)處設置螺絲,並使用固定螺帽來將扇葉車171a作固定。   [0040] 旋轉軸171b,係為細長之圓柱形狀,並藉由鐵等之磁性材料所構成。又,旋轉軸171b,係朝向略前後方向而被作配置,於其中一端處係被固定有扇葉車171a,於另外一端處係被固定有轉子芯171c。又,在旋轉軸171b之軸方向的中央處,軸承171d、171d係於軸方向上相互分離地而被作配置。   [0041] 又,旋轉軸171b,係相對於水平方向,而以從後側(空氣吸引側)起朝向前側而下降的方式來作傾斜。例如,此時之傾斜角度α,係相對於水平方向而為10度、較理想為5度、更理想為3度。藉由此,係成為能夠將電動送風機16之上部的空間擴廣。   [0042] 彈簧171e,係藉由線圈彈簧所構成,並在軸承171d、171d之間,經由彈簧保持構件171f而被保持於旋轉軸171b之周圍。又,彈簧171e,係將各軸承171d、171d之外輪朝向相互分離的方向作推壓。藉由此,係能夠防止在軸承171d處之搖晃,而對於電動送風機16之聲音和振動作抑制。   [0043] 定子172,係被配置在轉子組裝體171之旋轉軸171d(轉子芯171c)的周圍,並具備有定子芯172a、和被捲繞在此定子芯172a之齒部上的導線172b。又,定子172,係經由螺絲174而被固定在箱體173處。   [0044] 箱體173,係為合成樹脂製,並於中心處被形成有使轉子組裝體171作插通之貫通孔173a。又,在箱體173之外周處,係被形成有使螺絲174被作螺合之螺絲孔173b。轉子組裝體171,係被插通於箱體173處,並以使被設置在轉子組裝體171處之轉子芯171c會被配置在與定子芯172a相對向之位置處的方式而被構成。   [0045] 內殼18,係為合成樹脂製,並將吸引側殼18A和驅動側殼18B作組合而構成之,該吸引側殼18A,係被配置在身為旋轉軸171b之軸方向G的其中一方(後側)之空氣吸引側處,該驅動側殼18B,係被配置在身為旋轉軸171b之軸方向G的另外一方之驅動旋轉軸171b的驅動側處。   [0046] 吸引側殼18A,係在與扇葉車171a之徑方向之周圍相對向的上部處,被形成有平面部181b。此平面部181b,係被形成在吸引側殼18A中之最高的位置處,並以成為水平面的方式,而使後端之板厚(壁厚)被形成為薄,並使前端之板厚(壁厚)被形成為厚,而成為沿著水平面的形狀。   [0047] 驅動側殼18B,係在與箱體173之徑方向之周圍相對向的上部處,被形成有平面部186a。此平面部186a,係被形成在驅動側殼18B中之最高的位置處,並以成為水平面的方式,而使前端之板厚(壁厚)被形成為厚,並使後端之板厚(壁厚)被形成為薄,而成為沿著水平面的形狀。   [0048] 內殼18,係以會使平面部181b之前端緣與平面部186a之後端緣相互抵接的方式而被作配置,並以會使平面部181b與平面部186a構成同一平面並且成為水平之面的方式來構成之。   [0049] 彈性構件20,係為將電動機17在內殼18內而作彈性支撐者,並以包圍箱體173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0050] 圖7,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分解立體圖。另外,在圖7中,係對於將轉子組裝體171和定子172以及箱體173作了組裝後的狀態作展示。   如同圖7中所示一般,在定子芯172a之外周處,係被形成有螺絲插通部175,該螺絲插通部175,係貫通軸方向G地而被形成,並且被插通有螺絲174。螺絲插通部175,係在定子芯172a之外周面處,於周方向上以120度之間隔而被形成於3個場所處(在圖7中係僅圖示2個場所)。又,在定子芯172a之軸方向G的端部處,係被安裝有筒狀之帽176。   [0051] 吸引側殼18A,係為兼作為包圍扇葉車171a之所謂風扇殼體者,並具備有包圍扇葉車171a之扇葉車殼體部181。亦即是,扇葉車殼體部181,係藉由樹脂而被與內殼(吸引側殼18A)作一體性的成形,而並非為採用將扇葉車殼體部181和內殼(吸引側殼18A)設為分別藉由樹脂來作了成形的相異之零件並進行組裝之構成者。藉由此,在先前技術中,係成為需要扇葉車殼體部181之樹脂的壁厚量和內殼(吸引側殼18A)之樹脂的壁厚量,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成為僅具有1個零件的壁厚量,而成為能夠將壁厚形成為薄。   [0052] 扇葉車殼體部181,係具備有沿著扇葉車171a之外周而被形成為略圓筒狀的周面部181a、和在扇葉車171a之空氣吸入側的正面部182,而構成之。在此周面部181a之上面,係被形成有與上面罩111a(參考圖5)相平行之平面部181b。又,在周面部181a處,係被形成有朝向定子側而延伸的延出部181c、181c、181d、181d。延出部181c、181c,係在周面部181a之上部處,朝向左右相分離地而被形成。延出部181d、181d,係在周面部181a之下部處,朝向左右相分離地而被形成。   [0053] 吸引側殼18A,係在扇葉車殼體部181之後方(空氣吸入側)處,被形成有略矩形狀之平板部183。在此平板部183處,係被形成有以旋轉軸171b(參考圖6)作為中心之圓形之空氣吸入口183a(亦一併參考圖6)。   [0054] 又,吸引側殼18A,係在扇葉車殼體部181之正面部182與空氣吸入口183a之間,被形成有較空氣吸入口183a而更大直徑並且延伸至扇葉車171a之空氣導入口171s(參考圖6)處的通連路徑184(亦一併參考圖6)。此通連路徑184之前端184a和扇葉車171a之尖端171t(後端),係在徑方向上相重疊,並且,通連路徑184之前端184a係構成為位置在扇葉車171a之前端171t的徑方向內側處。   [0055] 又,吸引側殼18A,係在扇葉車殼體部181之正面部182與平板部183之間,被形成有橫肋183b和縱肋183c。橫肋183b,係在與軸方向G相正交之左右方向上延伸而被形成。縱肋183c,係在相對於橫肋183b而相正交之方向上延伸而被形成。   [0056] 又,吸引側殼18A,係在延出部181c之外周面處,被形成有用以與後述之驅動側殼18B作固定的螺絲凸座185。另外,在圖7中,雖係記載有左側之螺絲凸座185,但是,針對右側,亦係被形成有同樣的螺絲凸座。   [0057] 驅動側殼18B,係為合成樹脂製,並具備有被配置在殼體173之周圍的略圓筒狀之筒部186、和對向於電動機17之背面(軸方向G之端部)地而被作配置之背面部187、和將筒部186與背面部187作連接之連接部188,而構成之。   [0058] 在筒部186之上面,係被形成有平面部186a。此平面部186a之尖端(後端),係被構成為會與前述之扇葉車殼體部181之平面部181b之尖端(前端)相抵接。又,在使平面部186a與平面部181b相互作了抵接時,平面部186a與平面部181b係成為略同一平面(參考圖6)。又,在平面部186a處,係被形成有朝向箱體173而於上下方向作了貫通的矩形狀之貫通孔186b。   [0059] 又,在筒部186之外周面處,係於與前述之螺絲凸座185相對向之位置處,被形成有使螺絲190作插通之螺絲插通部189。另外,螺絲插通部189,係並不僅是被設置在左側之下部處,而在右側之下部處亦作為螺絲插通部189來左右對稱地被作設置。   [0060] 又,在筒部186之外周面處,係被形成有用以將電動送風機16固定在下殼112(參考圖5)處之螺絲插通部191。此螺絲插通部191,係具備有於水平方向上突出而被形成的耳部191a,在此耳部191a處係被形成有貫通孔191b。另外,在圖7中,雖係記載有左側之螺絲插通部191,但是,針對右側,亦係與螺絲插通部191左右對稱地而被形成有螺絲插通部191。   [0061] 背面部187,係被配置在相對於帽176而作了些許之分離的位置處。在連接部188處,係於左右兩側被形成有開放部188a、188b,並於上側被形成有開放部188c。   [0062] 彈性構件20,係藉由對於從電動機17所產生的振動作抑制之防振橡膠而被形成,並呈現略圓筒形狀。又,彈性構件20,係被形成為能夠將箱體173之周圍作覆蓋的寬幅。藉由設置此種彈性構件20,從電動機17所產生的振動係被作吸收。   [0063] 又,彈性構件20,係被形成有朝向徑方向外側而突出的複數之突形狀部201a。此突形狀部201a,係在軸方向G上被形成有1條,並從彈性構件20之軸方向G之其中一端(前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後端)地而被形成。又,彈性構件20,係朝向徑方向內側而突出地而被形成有嵌合於被形成在箱體173之外周面處的凹部173c中之凸部201b。藉由此,彈性構件20係被安定地保持於驅動側殼18B與電動機17之間,並且將從電動機17所產生的振動有效地作吸收。   [0064] 又,在彈性構件20之上部處,係以位置在前述之平面部181b與平面部186a之間的方式而被形成有平面部201c。又,在彈性構件20之下部處,係以被驅動側殼18B之下部和箱體173之下部所包夾的方式而被形成有抵接部201d。   [0065] 圖8,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立體圖。另外,圖8,係為將圖7的分解圖作了組裝後之狀態。   如同圖8中所示一般,吸引側殼18A和驅動側殼18B,係藉由使螺絲190被插通於螺絲挿通部189中並螺合於螺絲凸座185處,而相互被作固定。此時,藉由使平面部181b之尖端緣部181e與平面部186a之尖端緣部186c作抵接,來藉由平面部181b和平面部186a,而在內殼18之上面形成略矩形狀之平面192。   [0066] 又,若是吸引側殼18A和驅動側殼18B被作組裝,則被形成於平面部181b之左右兩側處的爪部181f、181f,係被卡止於驅動側殼18B之卡止部186d、186d處。   [0067] 在如此這般所構成的電動送風機16中,藉由使扇葉車171a(參考圖7)旋轉,從空氣吸入口183a(參考圖6)所被吸引了的空氣,係通過扇葉車171a(參考圖7),而從被形成於扇葉車殼體部181與筒部186之間之空隙(左側、右側、下側)來排出至內殼18之外部。又,通過了扇葉車171a(參考圖7)之後的空氣,係通過箱體173之空隙等來從開放部188a、188b、188c而被排出至驅動側殼18B之外部。   [0068] 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電動送風機16之負壓而被吸入了的空氣,係依序通過吸引口131(參考圖5)、集塵箱4(參考圖5)、集塵濾網46(參考圖5)、電動送風機16以及排氣口1126(參考圖4)。另外,排氣口1126,係被設置在下殼112處,並在2個的驅動輪116之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作為細縫狀之孔而被設置有6個(參考圖4)。   [0069] 接著,針對前述之實施形態,與在圖9~圖12中所示之比較例作比較而進行說明。圖9,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分解立體圖,圖10,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立體圖,圖11,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縱剖面圖,圖12,係為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之縱剖面圖。   如同圖9之分解立體圖中所示一般,比較例之電動送風機300,係藉由轉子組裝體310、和扇葉車殼體部320、和內殼330、以及彈性構件340、350,而構成之。另外,轉子組裝體310,其基本性之構造係與本實施形態之轉子組裝體171相同。如此這般,在比較例中,扇葉車殼體部320和內殼330,係藉由相異之零件而構成。   [0070] 扇葉車殼體部320,係具備有將扇葉車311之周圍作包圍的略盤形狀,並於周方向之一部分處被形成有切缺部321。又,在扇葉車殼體部320處,係於與扇葉車311之圓形之空氣吸入部相對向的位置處,被形成有圓形之空氣導入口322。   [0071] 內殼330,係具備有被配置在轉子組裝體310之扇葉車311側處的吸引側殼330A、和被配置在轉子組裝體310之電動機312側處的驅動側殼330B,而構成之。   [0072] 吸引側殼330A,係被形成有將扇葉車殼體部320之周圍作包圍的略圓筒部331。又,吸引側殼330A,係被形成有經由螺絲360而被與驅動側殼330B作固定的螺絲凸座336。又,吸引側殼330A,係被形成有在將電動送風機300固定於框體(下殼)處時所被作使用的插通部337。   [0073] 驅動側殼330B,係具備有將轉子組裝體310之箱體313的周圍作包圍之筒部332、和對向於轉子組裝體310之軸方向之端部地而被作配置之背面部333、和將筒部332與背面部333作連接之連接部334,而構成之。又,驅動側殼330B,係被形成有在經由螺絲360而被與吸引側殼330A作固定時所被使用的螺絲插通部338。   [0074] 如同圖10中所示一般,組裝後之電動送風機300,係使吸引側殼330A之扇葉車殼體部331之上面朝向上方而具備有凸狀之彎曲面331a。又,電動送風機300,係使驅動側殼330B之筒部332之上面朝向上方而具備有凸狀之彎曲面332a。藉由使彎曲面331a之尖端緣部與彎曲面332a之尖端緣部相抵接,彎曲面331a與彎曲面332a係成為略同一平面。又,電動送風機300,係使螺絲插通部337位置在吸引側殼330A處。   [0075] 如同圖11之剖面圖中所示一般,比較例之電動送風機300,係在內殼330內,於扇葉車311之周圍處被配置有扇葉車殼體部320,並在扇葉車殼體部320之周圍處被配置有彈性構件340。   [0076] 如此這般,在比較例之電動送風機300中,於扇葉車311之周圍,係具備有將扇葉車殼體部320之壁的厚度t300和彈性構件340之壁的厚度t200以及吸引側殼330A之壁的厚度t100分別作了加算後的厚度。又,電動送風機300,在不僅是對於前述之上部作考慮而亦對於下部作了考慮的情況時,係具備有前述之厚度(t300+t200+t100)的2倍。   [0077] 又,在電動送風機300處,從吸引側殼330A之空氣吸入口339之開口緣部起直到扇葉車殼體部320之空氣吸入口320s之開口端為止的軸方向G之長度,係成為L100。又,在電動送風機300處,扇葉車311之入口徑係成為D100。   [0078] 另外,如同圖12中所示一般,在搭載有作為比較例之電動送風機300的電動吸塵器100中,電動送風機300係一直佔據至上殼111之高度的接近最高處。因此,係難以在電動送風機300之上搭載作為新的零件之電路基板。於此,在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動吸塵器1中的電動送風機16中,係將在比較例中所展示了的扇葉車殼體部320(參考圖9)與吸引側殼330A(參考圖9)藉由單一零件來構成,並構成為具備有使扇葉車殼體部181(所謂的風扇殼)被一體性地作了形成的吸引側殼18A(所謂的內殼)者(參考圖6、圖7)。   [0079]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送風機16中,作為吸收從電動機17所產生的振動之構件,係將彈性構件20搭載於驅動側殼18B處。藉由此,由於係將吸引側殼18A之彈性構件削減,因此,係能夠對應於所削減的彈性構件之壁厚量(t200)而更進一步形成為薄。   [0080] 如同圖6中所示一般,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送風機16中,係能夠將相當於風扇殼之部分的壁厚,設為僅為扇葉車殼體部181之厚度。亦即是,藉由設置包含扇葉車殼體部181之吸引側殼18A,係能夠將在比較例中的扇葉車殼體部320之板厚量(t200)和彈性構件340之板厚量(t300)作削減。又,扇葉車殼體部181,由於係以包圍扇葉車171a之周圍的方式而被作設置,因此,不僅是能夠削減扇葉車171a之上部的厚度(t200+t300)量,亦能夠削減扇葉車171a之下部的厚度(t200+t300)量。藉由此,如同圖5中所示一般,在將電動送風機16搭載於與比較例相同之形狀(容積)之框體11中的情況時,係成為能夠在電動送風機16之上部處形成搭載身為新的零件之電路基板22b(參考圖2)的空間。   [0081]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送風機16中,係為設置有將扇葉車殼體部181一體性地(藉由單一零件)作了形成的吸引側殼18A。藉由此,係能夠將從空氣吸入口183a起而至扇葉車171a之空氣導入口171s的流路入口之長度L1形成為較比較例之情況(長度L100、參考圖11)而更長(參考圖6)。如此這般,藉由將入口流路無階差地而形成為長,係能夠降低風切音,並且亦能夠降低振動。   [0082] 又,由於係能夠確保較大的扇葉車171a之空氣導入口171s之直徑D1,因此,係能夠擴大扇葉車171a之流路寬幅,換言之,係能夠將流路逐漸擴大,若是所賦予的能量為相同,則係能夠使流速降低,而能夠降低流體音量。由於係能夠將扇葉車171a之旋轉速度降低,因此係能夠抑制電動送風機16之振動。   [0083]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吸塵器1中,係具備有產生吸引力之電動送風機16、和收容電動送風機16之框體11。電動送風機16,係具備有電動機17、和藉由電動機17而被作旋轉驅動之扇葉車171a、和收容電動機17以及扇葉車171a並在框體11內而被作支撐之內殼18。內殼18,係具備有被配置在扇葉車171a側處的吸引側殼18A、和被配置在電動機17側處的驅動側殼18B。吸引側殼18A,係包含有被設置在扇葉車171a之周圍之扇葉車殼體部181地而藉由單一零件來構成。若依據此,則由於係能夠將在先前技術中為存在有2個零件的壁之厚度削減為單一零件的壁之厚度(t300,參考圖6),因此,係能夠在電動送風機16之上部確保有空間,而成為能夠如同前述一般地進而搭載電路基板22b。   [0084]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能夠削減1個零件的壁厚量,係能夠確保較大的扇葉車171a之空氣導入口171s之直徑D1。藉由此,係能夠擴大扇葉車171a之流路寬幅,若是身為與先前技術相同之能量,則係能夠降低扇葉車171a之旋轉速度,而能夠降低動作音量。又,由於係能夠將扇葉車171a之旋轉速度降低,因此係能夠抑制電動送風機16之振動。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係能夠將風扇入口流路之長度L1相較於先前技術之風扇入口流路之長度L100(參考圖11)而平緩地更為增長,因此,整流效果係提高,且亦能夠降低風切音,並且振動亦係變少。   [0085]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扇葉車171a係被固定在電動機17之旋轉軸171b的其中一端處,電動機17之轉子芯171c係被固定在旋轉軸171b之另外一端處。在扇葉車171a與轉子芯171c之間,係被設置有將扇葉車171a可旋轉地支持於電動機17之定子172處的軸承171d、171d。電動機17,係經由彈性構件(防振橡膠)20而被支持於驅動側殼18B處。若依據此,則由於被設置有定子172(磁鐵)之側係成為會發生有強的振動之場所,因此,係在驅動側殼18B處設置有彈性構件20。另外,關於吸引側殼18A之側,由於係能夠藉由對於扇葉車171a之不平衡(unbalance)量作加工來進行調整,因此係能夠成為不需要彈性構件。   [0086] 如此這般,由於係能夠成為不需要吸引側殼18A之彈性構件(圖11之彈性構件340),因此,係能夠削減2個零件的壁厚量(t200+t300),而成為能夠在電動送風機16之周圍(上部)處確保更為寬廣之空間(參考圖6)。   [0087]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旋轉軸171b係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而作了傾斜的狀態而被作配置(參考圖5、圖6)。若依據此,則係成為能夠確保更大的電動送風機16之上部之空間。   [0088]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內殼18固定在框體11處的固定部(螺絲插通部191),係被設置在驅動側殼18B處(參考圖7、圖8)。若依據此,則相較於將固定部設置在吸引側殼18A處的情況,係能夠將從電動送風機16所產生的振動有效地作吸收。   [0089] 以上,係針對本發明之電動吸塵器而對於實施形態作展示並作了詳細說明。另外,本發明之內容,係並不被限定於實施形態,當然的,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係能夠適宜進行改變、變更等。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係以自走式吸塵器為例來作了說明,但是,就算是對於臥式、棒式、手持式之吸塵器作適用,亦具備有同樣的效果。   [0090]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係針對在電動送風機16之上部處確保進而配置電路基板22b之空間的構成來作了說明,但是,係亦可構成為在電動送風機16之下部、左右之側部處確保空間。
[0091]1‧‧‧電動吸塵器11‧‧‧框體16‧‧‧電動送風機17‧‧‧電動機18‧‧‧內殼18A‧‧‧吸引側殼18B‧‧‧驅動側殼20‧‧‧彈性構件111‧‧‧上殼112‧‧‧下殼171a‧‧‧扇葉車171b‧‧‧旋轉軸171c‧‧‧轉子芯(轉子)171d‧‧‧軸承172‧‧‧定子181‧‧‧扇葉車殼體部191‧‧‧螺絲插通部(固定部)
[0008]   [圖1] 係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外觀立體圖。   [圖2] 係為在從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上殼而將上面罩作了卸下的狀態下之立體圖。   [圖3] 係為在將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上殼和集塵箱作了卸下的狀態下之立體圖。   [圖4] 係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底面圖。   [圖5] 係為圖1之A-A剖面圖。   [圖6] 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縱剖面圖。   [圖7] 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分解立體圖。   [圖8] 係為被搭載於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組裝後之立體圖。   [圖9] 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分解立體圖。   [圖10] 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立體圖。   [圖11] 係為被搭載於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中之電動送風機的縱剖面圖。   [圖12] 係為比較例的電動吸塵器之縱剖面圖。
16‧‧‧電動送風機
17‧‧‧電動機
18‧‧‧內殼
18A‧‧‧吸引側殼
18B‧‧‧驅動側殼
20‧‧‧彈性構件
171‧‧‧轉子組裝體
171a‧‧‧扇葉車
171b‧‧‧旋轉軸
171c‧‧‧轉子芯(轉子)
171d‧‧‧軸承
171e‧‧‧彈簧
171f‧‧‧彈簧保持構件
171s‧‧‧空氣導入口
171t‧‧‧尖端
172‧‧‧定子
172a‧‧‧定子芯
172b‧‧‧導線
173‧‧‧箱體
173a‧‧‧貫通孔
173b‧‧‧螺絲孔
174‧‧‧螺絲
176‧‧‧帽
181‧‧‧扇葉車殼體部
181b‧‧‧平面部
182‧‧‧正面部
183‧‧‧平板部
183a‧‧‧空氣吸入口
183c‧‧‧縱肋
184‧‧‧通連路徑
184a‧‧‧前端
186‧‧‧筒部
186a‧‧‧平面部
187‧‧‧背面部
188‧‧‧連接部

Claims (4)

  1. 一種電動吸塵器,其特徵為,係具備有:   電動送風機,係產生吸引力;和   框體,係收容前述電動送風機,   前述電動送風機,係具備有:   電動機;和   扇葉車,係藉由前述電動機而被作旋轉驅動;和   內殼,係收容前述電動機以及前述扇葉車,並在前述框體內而被作支撐,   前述內殼,係具備有:   吸引側殼,係被配置在前述扇葉車側;和   驅動側殼,係被配置在前述電動機側,   前述吸引側殼,係與被設置在前述扇葉車之周圍的扇葉車殼體部藉由單一零件來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   前述扇葉車,係被固定在前述電動機之旋轉軸的其中一端處,   前述電動機之轉子,係被固定在前述旋轉軸之另外一端處,   在前述扇葉車與前述轉子之間,係被設置有將該扇葉車可旋轉地支撐於前述電動機的定子處之軸承,   前述電動機,係隔著彈性構件而被支撐於前述驅動側殼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   前述旋轉軸,係以相對於水平方向而作了傾斜的狀態而被作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   將前述內殼固定於前述框體處的固定部,係被設置在前述驅動側殼處。
TW107107567A 2017-08-28 2018-03-07 電動吸塵器 TWI691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3802 2017-08-28
JP2017163802A JP6692327B2 (ja) 2017-08-28 2017-08-28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094A TW201912094A (zh) 2019-04-01
TWI691300B true TWI691300B (zh) 2020-04-21

Family

ID=6551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567A TWI691300B (zh) 2017-08-28 2018-03-07 電動吸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92327B2 (zh)
CN (1) CN109419443B (zh)
TW (1) TWI691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6460B2 (ja) * 2020-12-01 2023-11-08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19023A (zh) * 2015-11-20 2017-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送風機及電動吸塵器
TW201724997A (zh) * 2015-10-30 2017-07-16 佛維爾克控股公司 電動馬達及電動清潔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4596U (zh) * 1987-01-20 1988-11-11
JP2003260012A (ja) * 2002-03-12 2003-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US7337492B2 (en) * 2002-07-25 2008-03-0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Vacuum cleaner having a noise blocking member facing an intake vent of a motor fan
JP4343141B2 (ja) * 2005-05-13 2009-10-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騒音低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4812744B2 (ja) * 2007-12-28 2011-11-09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掃除機
JP5973751B2 (ja) * 2012-03-07 2016-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GB2513662B (en) * 2013-05-03 2015-10-21 Dyson Technology Ltd Compressor flow path
CN103799922B (zh) * 2014-02-11 2016-04-20 宁海凯特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倾倒或水满自动关断功能的吸尘器
CN106535729A (zh) * 2014-06-30 2017-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自主行走型吸尘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24997A (zh) * 2015-10-30 2017-07-16 佛維爾克控股公司 電動馬達及電動清潔設備
TW201719023A (zh) * 2015-11-20 2017-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送風機及電動吸塵器
TWI645114B (zh) * 2015-11-20 2018-12-2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ic blower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094A (zh) 2019-04-01
JP2019037667A (ja) 2019-03-14
CN109419443B (zh) 2020-11-27
JP6692327B2 (ja) 2020-05-13
CN109419443A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4603B1 (en) Suction head of vacuum cleaner
US20160058256A1 (en) Intelligent cleaning robot
US20210330153A1 (en) Cleaner
KR102195707B1 (ko) 청소기
US9622633B2 (en) Robot cleaner
EP1604602A2 (en) Suction head of vacuum cleaner
TWI691300B (zh) 電動吸塵器
JP2020039456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7063534B2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KR102549125B1 (ko) 로봇청소기
JP2018057615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2018061535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2016135303A (ja) 自走式掃除機
JP5852890B2 (ja) 回転ブラシ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掃除機
CN214231212U (zh) 清洁机器人及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消音组件
JP2017225852A (ja) 自走式掃除機
JP2014079512A (ja) 自走式掃除機用サイドブラシの回転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走式掃除機
JP5909370B2 (ja) 自走式掃除機
JP6487996B2 (ja) 自走式掃除機
JP2018057620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2018057619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2018061530A (ja) 自走式電気掃除機
JP2018061539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8061538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8061531A (ja) 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