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417B -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 Google Patents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417B
TWI686417B TW107130417A TW107130417A TWI686417B TW I686417 B TWI686417 B TW I686417B TW 107130417 A TW107130417 A TW 107130417A TW 107130417 A TW107130417 A TW 107130417A TW I686417 B TWI686417 B TW I6864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
solvent
isocyanate
ether
substr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0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9246A (zh
Inventor
林永泰
蘇昱良
陳俊業
廖盈甄
康永進
Original Assignee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0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41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4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9246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該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係藉由醚類或酯類多元醇製備之改質異氰酸酯與醚類或酯類多元醇反應而得。本發明亦關於該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用於黏扣帶之用途。

Description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及其用於黏扣帶之用途。
黏扣帶為一種織物緊固物,通常由一對構件組成,包含黏扣結構(環狀/鉤狀結構),其中之一構件表面覆有環狀結構,另一構件表面覆有鉤狀結構,兩者於壓合時環與鉤相結合,形成暫時緊固的狀態;施加適當方向與大小之外力即可將兩者分開。黏扣帶使用方式多元且自由度高,大量應用於戶外用品、生活用品等。
為使構件表面包含環狀與溝狀結構,一種常見方式為將該等結構分別接合至織物基材上;可透過塗覆合適之黏著劑使該等結構與織物基材接合。
習知之黏著劑包含聚氨酯(PU)樹脂,其係透過異氰酸酯與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中需使用有機溶劑,例如苯類溶劑、酮類溶劑或其兩者混合使用,固成分一般介於25~35%,並視情況使用鏈延長劑,包含二醇類,如1,4-丁二醇、乙二醇、甘醇、1,6-己二醇等,所製得之聚氨酯樹脂屬於溶劑型聚氨酯(PU)樹酯。
前述傳統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的主鏈結構為聚胺基甲酸酯鏈,是由軟鏈段和硬鏈段所組成的聚合物。因本身特有的結構特性,聚胺甲酸酯基團中的H原子不易以化學鍵之方式與其他基團(例如染料分子之基團)結合,只能以弱化學作用力(例如氫鍵或凡得瓦爾力等)結合。因此,當欲將染料分子引入聚氨酯樹脂時,染料分子縱使進入到聚氨酯結構內,仍無法以聚胺基甲酸酯主鏈穩固結合;反之,多數染料分子僅能以弱化學作用力吸附在聚氨酯的孔隙或表面上,導致聚氨酯分子內的染料分子含量甚低,故有難染色、著色性差、均染性差、色牢度差等缺陷。此外,傳統溶劑型PU樹脂黏著劑之缺點在於,生產及/或使用過程中使用有害溶劑,對環境、生產者及使用者均可能造成危害。另一缺點在於,以溶劑型PU樹脂黏著劑接合基材與結構時,因其耐水解能力有限,長期的接合牢固性與穩定性仍有改良空間。因此,對於可解決上述缺陷之PU樹脂黏著劑仍有需求。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醚類或酯類多元醇製備之改質異氰酸酯與醚類或酯類多元醇反應,製備不含溶劑之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
本發明亦關於該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於接合黏扣帶之用途,係用於將黏扣帶構件之各組件接合,例如將環狀與溝狀結構與織物基材接合。
相較於溶劑型PU樹脂黏著劑,本發明之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於生產過程中,透過導入可與染料結合之基團,改善染色性,並選用合適的醚類多元醇或小分子醇類物質,提升染料滲透的效果;此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機溶劑,成品無溶劑釋放及無溶劑殘留問題,因此對環境友善。且相較於溶劑型PU樹脂,具有染色性、耐水解性更佳等等優點。
本文所揭示之本發明之每個態樣及每個實施例意欲與所有其他所揭示之本發明態樣及實施例個別地組合及組合成其所有可能的組合。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單數形式「一」及「該」包括複數。除非另外主張,否則使用本文所提供之任何及所有實例或例示性語言(例如「諸如」)僅欲更好地說明本發明,而不對本發明之範疇形成限制。本說明書中之語言不應解釋為指示任何未主張之要素為實施本發明所必需。
應瞭解在此說明書中所引用的任何數值範圍欲包含其內所涵括之所有次範圍。例如,從「50°C至70°C」的範圍包括陳述的最小數值50°C及陳述的最大數值70°C之間所有的次範圍(如從58°C至67°C、53°C至62°C、60°C或68°C)且包含該兩數值,亦即包含等於或大於50°C之最小值以及等於或小於70°C之最大值之範圍。因為所揭示的數值範圍是連續的,因此他們包含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的每個數值。除非另加說明,否則此說明書中指明的各種數值範圍是概略值。 名詞定義
本文中所使用之「異氰酸酯」乙詞係指帶有-NCO官能基之分子。「多元異氰酸酯」乙詞意欲涵蓋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分子。為表達方便,亦使用「二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等用語特定指述分子中所包含異氰酸酯基團之數目。
本文中所使用之「改質異氰酸酯」係指結構中至少一部分異氰酸酯基已與其他官能化合物(例如醇類等)進行反應之異氰酸酯。
本文中所使用之「聚氨酯」乙詞係指包含胺基甲酸酯單元之寡聚物或聚合物。
本文中所使用之「胺基甲酸酯」乙詞係指帶有
Figure 02_image001
基團(其中R a及R b為氫或有機基團,例如烴基)之分子。
本文中所使用之「烴基」乙詞係指主結構中僅包含碳原子及氫原子之有機基團,例如烷基、環烷基、烯基、環烯基、炔基、碳芳基等基團。本文中所使用之烴基或其具體態樣可為未經取代者,或可視情況經適當之取代基取代,例如可經鹵素、硝基、羥基、氰基、烷基等基團取代。
本文中所使用之「烷基」乙詞係指衍生自通式為C nH 2n+2之烷類分子之基團,且包含具有支鏈者。烷基之實例例如但不限於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C 5-烷基及異構體、C 6-烷基及異構體、C 7-烷基及異構體、含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及其異構體。
本文中所使用之「環烷基」乙詞係指衍生自結構中具有環且完全飽和烴類分子之基團。環烷基之實例例如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甲基環丁基、環己基及其他含有六個或六個以上碳原子之環烷基及其異構體。
本文中所使用之「烯基」乙詞係指衍生自烷基分子中一或多組碳-碳單鍵由雙鍵取代之分子的基團。烯基之實例例如但不限於乙烯基、丙烯-1-基、丙烯-2-基、丙烯-3-基、丙二烯基及其他含有四個或四個以上碳原子之烯基及其異構體。
本文中所使用之「環烯基」乙詞係指衍生自結構中具有環且至少具有一個碳-碳雙鍵之烴類分子之基團。環烯基之實例例如但不限於環丙烯基、環丁烯基及其他含有四個或四個以上碳原子之環烯基及其異構體。
本文中所使用之「炔基」乙詞係指衍生自烷基分子中一或多組碳-碳單鍵由參鍵取代之分子的基團。烯基之實例例如但不限於乙炔基、丁炔基及其異構體及其他含有四個或四個以上碳原子之炔基及其異構體。
本文中所使用之「碳芳香基」乙詞係指衍生自具有芳香性烴類分子之基團。碳芳香基之實例可為單環族,例如苯基;雙環族,例如聯苯基、萘基;或多環族,例如蒽基、菲基等。
本文中所使用之「伸某基」係指經二價連接於其他結構之烴類基團。例如,「伸烷基」表示由烷類分子衍生之二價基團。
本文中所使用之「醇」乙詞係指分子結構中具有至少一個-OH基團之分子。「多元醇」乙詞係指結構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OH基團之分子。為表達方便,亦使用「二元醇」、「三元醇」等用語特定指述分子中所包含-OH基團之數目。
本文中所使用之「醚類多元醇」係指結構中帶有至少一個「-R-O-R'-」部分的多元醇,其中R與R'獨立地為烴基,該O原子不直接與-OH相連接,舉例可為聚醚多元醇。
本文中所使用之「酯類多元醇」係指結構中至少帶有一個「-R-C(=O)O-R'-」部分的多元醇,其中R與R'獨立地為烴基,舉例可為聚酯多元醇,例如脂肪族聚酯多元醇、芳香族聚酯多元醇或其組合等。
前述針對基團或分子之定義若有相互衝突之處,係以官能基之重要順序先後命名之;命名規則亦可參照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頒佈之規定。 製備方法 改質異氰酸酯
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係可藉由將異氰酸酯與烴類多元醇、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反應而製得。
本發明所使用之異氰酸酯種類包含芳香族系統和脂肪族系統。芳香族異氰酸酯舉例而言包含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例如(但不限於)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與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混合物(例如MDI-50);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例如(但不限於)2,4-甲苯二異氰酸酯及2,6-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異氰酸酯舉例而言包含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 (IP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H 12MDI)等。
本發明之多元醇可例如具有下列通式(1)者:   (HO) p-R 1(1)  R 1可為衍生自直鏈或支鏈之烴基的p價基團,p為至少2之整數。
於醚類多元醇之態樣中,R 1包含至少一個-R-O-R'-部分。醚類多元醇之實例可為聚醚多元醇,例如為聚氧化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PPG-400、PPG-1000、PPG-2000、PPG-3000)或其組合。
於酯類多元醇之態樣中,R 1包含至少一個-R-C(=O)O-R'-部分,其中R與R'獨立地為烴基。酯類多元醇之實例可例如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聚鄰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鄰苯二甲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鄰苯二甲酸己二醇酯二醇。
除了醚類或酯類多元醇以外,可視情況進一步使用烴類多元醇。舉例言之,烴類多元醇可包含烷類多元醇(亦即於前述式(1)中R為烷類衍生之基團),例如含碳數為2至20之烷類二元醇、三元醇、四元醇或更高官能度的多元醇,舉例可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醇、甘油、新戊四醇等;烯類多元醇(亦即於前述式(1)中R為烯類衍生之基團),例如含碳數為2至20之烷類二元醇、三元醇或四元醇或更高官能度的多元醇,例如間苯二酚雙羥丙基醚、間苯二酚雙羥丙基乙基醚、4-羥乙基氧乙基-1-羥乙基苯二醚、3-羥乙基氧乙基-1-羥乙基苯二醚、雙酚A二羥乙基醚、雙酚A二羥丙基醚;芳香族多元醇(亦即於前述式(1)中R為芳香族衍生之基團),舉例可為對苯二酚二羥乙基醚、間苯二酚二羥乙基醚等。烴類多元醇亦可呈混合物形式,例如將一或多種烴類多元醇混合使用,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舉例言之可包含蓖麻油及其所衍生之多元醇。
製備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可透過將本發明之異氰酸酯與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視情況進一步包含烴類多元醇,以合適的比例一次性摻合後,依需求添加添加劑,例如抗氧化劑、催化劑及/或鏈延長劑,且反應中未使用任何有機溶劑。可藉由NCO滴定儀追蹤NCO變化,直到抵達反應終點(檢測NCO%前後差異<0.05),其成品即為改質異氰酸酯。
異氰酸酯與酯類或醚類多元醇摻合之比例係基於所有原料所包含之異氰酸酯基與羥基的莫耳比,NCO/OH,為至少2.5,較佳為至少3,更佳為至少3.5;NCO/OH較佳為至多7,更佳為至多6,更佳為至多5;或NCO/OH之範圍係以前述端點所形成之合理範圍。反應之溫度範圍可例如為室溫至65°C、室溫至75°C、55°C至75°C、65°C至75°C或前述端點所組成之合理範圍,較佳於恆定之溫度下進行反應;亦可於攪拌反應物之條件下反應。例如(但不限於),可在使用芳香族異氰酸酯時以55至65°C之溫度範圍反應,及可在使用脂肪族異氰酸酯時以65至75°C溫度範圍反應。反應亦可在對反應為惰性的氣體的存在下進行,例如在氮氣、惰性氣體、二氧化碳等環境下進行。反應時間取決於反應完成的程度,例如可為2至12小時,較佳為4至10小時,更佳為6至8小時,或此等範圍內之任意時間點。據此,異氰酸酯基與多元醇反應後產生胺甲酸酯基,形成改質異氰酸酯。
催化劑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辛酸亞錫、異辛酸鋅、異辛酸鉍等,可單一使用或混合使用。抗氧化劑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抗氧化劑1010(肆(3,5-二-第三丁基-4-羥基氫桂皮酸)新戊四醇酯)、抗氧化劑245(伸乙基雙[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雙(氧基伸乙基)酯)等。鏈延長劑可為二醇類,實例包括(但不限於)1,4-丁二醇、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或多元醇類,包括(但不限於)三羥甲基丙烷、新戊四醇等。
因此,於一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可由包含下步驟之方法製備:  i)     提供至少一種異氰酸酯;  ii)    在與至少一種多元醇及視需要選用的鏈延長劑反應,以產生包含胺基甲酸酯基之改質異氰酸酯;且  iii)   降溫步驟ii)所獲得之混合物,以製得該改質異氰酸酯。  於一具體實例中,於前述製備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之方法中,步驟i)至iii)中所涉之反應物實質上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
於一具體實例中,於前述製備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之方法中,進一步包含下列一或多種之條件:  (a)   將該改質異氰酸酯加熱至室溫至65°C;  (b)   將該多元醇加熱至室溫至65°C;  (c)   使步驟ii)在室溫至65°C下之溫度進行;及  (d)   該異氰酸酯與該多元醇之用量係以NCO/OH之莫耳比為至少大於3之方式調配。  (e)   視配方設計,添加催化劑加速反應速率。  (f)   視配方設計選用鏈延長劑種類。 醚類多元醇與酯類多元醇
可用於製備本發明之無溶劑聚氨酯之多元醇與前面製備改質異氰酸酯所使用的多元醇種類相同。依配方設計不同進行多元醇的混合使用,與改質異氰酸酯不同之處為未經PU化製程。成品黏度範圍介於400~2500cps/25°C,例如介於400~800 cps/25°C、1500~2500 cps/25°C或前述端點所組成之合理範圍等範圍。 無溶劑聚氨酯 (PU)
將本發明之改質異氰酸酯與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視加工應用需求,以100:75~100:100的比例進行混合,例如100:75、100:80、100:85、100:90、100:95、100:100等比例,兩者均勻混合後即為無溶劑聚氨酯PU。 無溶劑聚氨酯 (PU) 之用途
本發明之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可用於黏扣帶之上膠,例如將其上膠於黏扣帶之織物基材與黏扣結構之間,用以接合兩者,以獲得具備良好繫紗力、染色性能之黏扣帶,並符合市場客戶使用需求標準。
於一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係用做黏扣帶之黏著劑,該黏扣帶包含基材層及黏扣結構層。
於一具體實例中,前述黏扣帶之基材層係選自織物基質層、絮片基質層、纖維基質層或箔基質層。
於一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係塗覆於前述黏扣帶之基材層上。
於一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無溶劑PU樹脂係以80至200g/m 2之施用量經由刀塗或輥塗塗佈至基材層上。
本發明亦關於由此方式所製得之黏扣帶。
申言之,本發明之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在上膠步驟後所形成之黏扣帶具備良好之耐水解能力,且相較於以習知溶劑型PU樹脂上膠之黏扣帶,具備更優異之耐水解能力。例如,可將厚度均一的薄膜放入恆溫恆濕試驗機(測試條件為溫度70℃、濕度95%),維持六週的試驗,取出薄膜裁切為長20mm*寬15mm尺寸,檢測水解試驗前後的抗拉強度,耐水解物性保持率(%)計算方式為(水解後抗拉強度/水解前抗拉強度)*100%,針對織物耐水解試驗可參考ASTM D3690)。較佳地,經六週耐水解試驗後,以本發明之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製備之黏扣帶,物性保持率仍大於50%。
一般而言,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無法單獨使用,通常需與架橋劑例如多異氰酸酯併用,該多異氰酸酯種類包括TDI三聚體、TDI-TMP加成物或HDI三聚體等。而本發明之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中之組份,即改質異氰酸酯與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於使用時混合併用,即可達成前述之優異與改良之性質。
以下以實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之概念,該等實例非意欲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圍,僅係用於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可更輕易明瞭本發明內容。 實施例 實例 1A
將聚氧化丙烯二醇50.3g以及蓖麻油及其衍生物多元醇335.26g、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與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混合物540g及抗氧化劑1010 1.845g,加入反應容器中,通入氮氣加熱至55~65°C並攪拌混和。藉由NCO滴定儀追蹤NCO變化,直到NCO%前後差異<0.05,即達反應終點,當所有多元醇與異氰酸酯完全反應後,反應產物為改質異氰酸酯。 實例 1B
將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240g、聚氧化丙烯二醇96.3g、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66g及抗氧化劑1010 1.76g,加入反應容器中,通入氮氣加熱至65~75°C並攪拌混和,藉由NCO滴定儀追蹤NCO變化,直到NCO%前後差異<0.05,即達反應終點,當所有多元醇與異氰酸酯完全反應後,反應產物為改質異氰酸酯。 實例 2
將聚氧化丙烯二醇440.56g、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572.72g、抗氧化劑1010 5.06g、催化劑辛酸亞錫0.15~0.25g加入反應容器中,通入氮氣加熱至45~55°C並攪拌混和。當所有多元醇皆混合均勻後,即達反應終點。 實例 3
將實例1A所製備之改質異氰酸酯和實例2所製備之多元醇混合物,以下表所示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後,即為無溶劑型產品成品。  比較兩者耐水解物性保持率之差異,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利用本發明無溶劑PU樹脂與溶劑型PU樹脂上膠於黏扣織帶
Figure 107130417-A0305-0001
*溶劑型產品中組份的混合比例為溶劑型聚氨酯PU:多異氰酸酯(架橋劑);無溶劑型產品中組份混合比例為改質異氰酸酯:醚類多元醇及/或酯類多元醇。
由表1之內容可證實,基於本發明由改質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反應製得之無溶劑PU樹脂,因所使用酯類多元醇或醚類多元醇原料為多官能度,故做為黏著劑固化時可產生較高的交聯度,因此可有效地提高耐水解6週後之物性保持率(使用無溶劑PU樹脂黏著劑製備之黏扣帶,物性保持率仍大於50%,然使用溶劑型PU樹脂黏著劑製備之黏扣帶,物性保持率僅為10%左右),此意謂著在室內或戶外環境耐候性較佳。
非基於理論限制,咸信藉由本發明酯類或醚類製備之改質異氰酸酯與酯類或醚類多元醇反應製得之無溶劑PU樹脂,可確保優異的耐水解特性、耐候性。 實例 4
對織物染色的方式可使用前染整,意即先將織物染色後,再塗佈無溶劑或溶劑型膠水,此種染色方法,其染色效果僅跟織物與染料的交互作用有關;或為後染整,意即先將織物塗佈無溶劑或溶劑型膠水後,再進行染色,此種染色方法,其染色效果除了跟織物有關以外,亦與膠水是否具備染色性能相關。
本發明所提供之無溶劑PU樹脂,導入可與染料結合之基團。例如,以化學固色方式而言,可導入活性氫以與活性染料分子產生化學鍵結;以物理固色方式而言,可藉由氨酯基團增進與染料分子的氫鍵親和力,提升成品染色能力,賦予其後染整性能,藉此提升產品操作靈活性。此外,由本發明所製得之無溶劑型PU樹脂,應用於黏扣帶時,所製得之產品手感可藉由調整改質異氰酸酯配方組成,呈現柔軟或硬挺的特性;然而,以一般溶劑型PU製得的黏扣帶通常僅能獲得硬挺度較高之產品。據此,本發明之無溶劑型PU樹酯的應用範圍較溶劑型PU廣泛。
此外,本發明之無溶劑型PU樹脂,可依最終應用調整組份混合的比例。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無溶劑型PU樹脂,於合成過程中並未使用有機溶劑,因而符合現今對環保的要求,以及符合政府政策法規。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顯而易知,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或精神下對本發明之結構作出各種修改及變化。鑒於上文,意欲本發明涵蓋本發明之修改及變化,其限制條件為該等修改及變化處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相等物之範疇內。

Claims (14)

  1. 一種製備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方法,其係包含將改質異氰酸酯與醚類或酯類多元醇反應之步驟,其中該改質異氰酸酯係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製得:i)提供至少一種異氰酸酯;ii)與至少一種多元醇及視需要選用的鏈延長劑反應,以產生包含胺基甲酸酯基之改質異氰酸酯;且iii)降溫步驟ii)所獲得之混合物,以製得該改質異氰酸酯;其中該異氰酸酯與步驟ii)中之該多元醇之用量係以NCO/OH之莫耳比為至少大於2.5之方式調配。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ii)中之該至少一種多元醇包含醚類多元醇、酯類多元醇或其組合。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酯類多元醇係選自脂肪族聚酯多元醇、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及其組合。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醚類多元醇係選自聚氧化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及其組合。
  5.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烴類多元醇,該烴類多元醇係選自烷類多元醇、烯類多元醇、芳香族多元醇及其組合。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i)至iii)中所涉之反應物實質上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於步驟i)中另外添加一或多種選自由抗氧化劑、催化劑及鏈延長劑所組成之群之添加劑,並於步驟ii)之前將該異氰酸酯與該添加劑形成混合物。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一或多種之條件:(a)將該改質異氰酸酯加熱至室溫至75℃;(b)將該多元醇加熱至室溫至75℃;(c)使步驟ii)在室溫至75℃下之溫度進行;(d)該異氰酸酯與該多元醇之用量係以NCO/OH之莫耳比為至少大於3之方式調配;(e)添加催化劑;及(f)使用鏈延長劑。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醚類或酯類多元醇係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製得:1)將至少一種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及視需要選用的穩定劑或其組合予以混合;2)將步驟1)所得之混合物於減壓環境下加熱攪拌,使得該混合物混合均勻並脫水; 3)降溫步驟2)所獲得之混合物,以製得該醚類或酯類多元醇。
  10. 一種由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製得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用途,其係用做黏扣帶之黏著劑,該黏扣帶包含基材層及黏扣結構層。
  11. 如請求項10之用途,其中該基材層係選自織物基質層、絮片基質層、纖維基質層或箔基質層。
  12. 如請求項10之用途,其中該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係塗覆於該基材層上。
  13. 如請求項12之用途,其中該無溶劑PU樹脂係以80至200g/m2之施用量經由刀塗或輥塗塗佈。
  14. 一種黏扣帶,其包含由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製得無溶劑型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
TW107130417A 2018-08-30 2018-08-30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TWI686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417A TWI686417B (zh) 2018-08-30 2018-08-30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417A TWI686417B (zh) 2018-08-30 2018-08-30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6417B true TWI686417B (zh) 2020-03-01
TW202009246A TW202009246A (zh) 2020-03-01

Family

ID=7076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0417A TWI686417B (zh) 2018-08-30 2018-08-30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641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5593B (en) * 2000-02-14 2004-02-11 Huntsman Int Llc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TW201118143A (en) * 2009-09-15 2011-06-01 Asahi Glass Co Ltd Reactive hot-melt adhesive agent composition
CN103305175A (zh) * 2013-06-14 2013-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型高固含鞋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2842A (zh) * 2017-09-06 2017-12-29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聚氨酯预聚体、聚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5593B (en) * 2000-02-14 2004-02-11 Huntsman Int Llc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TW201118143A (en) * 2009-09-15 2011-06-01 Asahi Glass Co Ltd Reactive hot-melt adhesive agent composition
CN103305175A (zh) * 2013-06-14 2013-09-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型高固含鞋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2842A (zh) * 2017-09-06 2017-12-29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聚氨酯预聚体、聚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9246A (zh) 202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7779B (zh)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84938C (zh) 包含封端聚氨酯预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
US3437622A (en) Polyurethane-bas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EP1857480B1 (en)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adhesive
TWI756219B (zh) 包括胺引發之多元醇之雙組分無溶劑黏著劑組合物
CN101052663B (zh) 制造聚氨酯树脂和压敏粘合剂的方法
JP6955515B2 (ja) アミン開始ポリオールを含む二成分無溶剤接着剤組成物
CN101381447B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
JP2020505493A (ja) 二成分無溶剤接着剤組成物
JPS60161416A (ja) 混合ポリウレタン・プレ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2022119938A (ja) アミン開始ポリオールを含む二成分無溶剤接着剤組成物を含む積層体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MXPA96000899A (es) Revestimientos de poliuretano con ultra-bajocontenido de componentes organicos volatiles
US3681277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solvent-fre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from a polyisocyanate,a polyoxyalkylated diol or polyol and a tackifier
TW201139483A (en) Urethane prepolymer
CN105315949B (zh) 一种具有很短开放时间和高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应用
CN110699030B (zh) 一种静电植绒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686417B (zh) 無溶劑聚氨酯(pu)樹脂黏著劑之製造方法與其於黏扣帶之用途
CN104927742A (zh) 聚氨酯木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39832A1 (ja) ウレタン樹脂
CN105860912A (zh) 聚酰亚胺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852A (zh) 一种聚氨酯固化剂
CN109251712A (zh) 无溶剂聚氨酯树脂黏着剂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US7205374B2 (en) Two-part polyurethane adhesive for bonding insulation boards to a roof deck
KR20120130843A (ko) 폴리우레탄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964172A (zh) 一种改性无溶剂生物基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