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3476B -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3476B
TWI683476B TW106128628A TW106128628A TWI683476B TW I683476 B TWI683476 B TW I683476B TW 106128628 A TW106128628 A TW 106128628A TW 106128628 A TW106128628 A TW 106128628A TW I683476 B TWI683476 B TW I6834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lates
radiating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0807A (zh
Inventor
陸金星
高飛
王偉
高傑星
沈鋼
Original Assignee
法商阿爾卡特朗訊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法商阿爾卡特朗訊公司 filed Critical 法商阿爾卡特朗訊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0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0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3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347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07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two or more intersecting plane surfaces, e.g. corner reflect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天線及其製造方法。該天線包括:多個輻射板,用於輻射電磁波並且朝向不同的方向;多個反射板,用於反射電磁波以使得多個輻射板所輻射的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以及開關,用於選擇多個輻射板中的輻射板以進行輻射。

Description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本公開一般性地關於無線通訊,並且更特別地,關於一種在無線通訊中使用的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近年來,已經出現了對於依賴人或物的精確定位的服務和系統的快速增長的需求。在室內場景中,相比於使用到達時間(Time of Arrival,TOA)、到達時間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和到達角(Angle of Arrival,AOA)的方法,使用接收訊號強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可能是執行定位的更適合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重用已有的無線基礎設施並且因此極大地節省了硬件成本。此外,幾乎所有當前的標準商用無線電技術(諸如,Wi-Fi、Zigbee、有源射頻識別RFID、以及藍牙)都提供了RSS測量,並且因此可以跨不同的平臺應用相同的算法。
但是,在不可預測的室內環境中存在複雜的多徑效應,包括陰影(即,阻擋訊號)、反射(即,電磁波從物體反彈)、繞射(即,電磁波針對障礙物的散佈)、以及折射(即,電磁波在透過不同介質時彎折)。因此,RSS 測量將歸因於這些效應而以不可預測的方式被衰減。
一種提高RSS定位系統的準確度的方法是使用可重配置天線。可重配置天線具有諸如重配置輻射圖案、極化、或者甚至工作頻率的能力,因此能夠改進鏈路質量並且實現空間可重用性,從而在處理採用RSS的室內定位技術的挑戰中具有積極的影響。另外,透過在不同天線元件之間的切換,基站可以透過每個天線來建立與使用者設備的較佳通訊,從而提高訊號雜訊比並且降低密集網路中的干擾。已經確認了特定的可重配置天線可以用於透過使用空間分集和時間分集來提高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統中的信道容量。然而,已有的可重配置天線仍然存在各種缺陷和不足,無法滿足通訊中的實際需求。
在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該天線包括:多個輻射板,用於輻射電磁波並且朝向不同的方向;多個反射板,用於反射電磁波以使得多個輻射板所輻射的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以及開關,用於選擇多個輻射板中的輻射板以進行輻射。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輻射板的一側上可以設置有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可以包括沿對稱軸對稱設置的金屬環。金屬環可以為矩形金屬環。金屬環的金屬片寬度可以被設置以將天線的工作帶寬展寬到預定 帶寬。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輻射板的另一側上可以設置有L形狀的饋電短截線。饋電短截線的一端可以經由穿通孔連接到金屬環之一。在一些實施例中,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可以透過同軸電纜而被饋電。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輻射板可以形成正棱柱體的側面。在一些實施例中,正棱柱體可以是正三棱柱體,多個輻射板可以為三個輻射板,並且其中多個反射板可以為三個反射板,三個反射板可以分別位於正三棱柱體的側棱與中心軸所限定的三個平面上。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正棱柱體可以是正四棱柱體,多個輻射板可以為四個輻射板,並且其中多個反射板可以為八個反射板,八個反射板中的四個反射板可以分別與正四棱柱體的四個側面平行並且在正四棱柱體內形成一個內部正四棱柱體,八個反射板中的另外四個反射板可以分別位於內部正四棱柱體的側棱與正四棱柱體的對應側棱所限定的四個平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可以進一步包括底板。底板用於固定多個輻射板和反射板。底板還可以向多個輻射板提供電連接。開關可以設置在底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可以進一步包括頂板。頂板用於固定多個輻射板和反射板。
在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用於製造上述天線的方法。
100‧‧‧天線
110、111、112‧‧‧輻射板
120、121、122‧‧‧反射板
130‧‧‧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
131、132‧‧‧金屬環
140‧‧‧底板
150‧‧‧頂板
160‧‧‧正三棱柱體
210‧‧‧饋電短截線
220‧‧‧穿通孔
311‧‧‧插頭
312‧‧‧孔
410‧‧‧RJ-45連接頭
420‧‧‧SMA連接頭
430‧‧‧SP3T開關
700‧‧‧天線
710、711、712、713‧‧‧輻射板
110、111、112‧‧‧輻射板
720、721、722、723、724、725、726、727‧‧‧反射板
730‧‧‧正四棱柱體
740‧‧‧內部正四棱柱體
透過參考附圖閱讀下文的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將變得容易理解。在附圖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開的若干實施例,其中: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
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的輻射板的多個視圖。
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具有第一底板實施例的天線實物圖。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具有第二底板實施例的天線實物圖。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在特定頻率處的仿真輻射圖案。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的仿真回波損耗。
圖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
圖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在特定頻率處的仿真輻射圖案。
圖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的仿真回波損耗。
圖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天線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貫穿所有附圖,相同或者相似的參考標號被用來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元件。
下面將參考附圖中所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實施例來描述本公開的原理和精神。應當理解,描述這些具體的實施例僅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並實現本公開,而並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範圍。
如上文所提到的,已有的可重配置天線仍然存在各種缺陷和不足。在一些已有的解決方案中,使用了切換波束天線的單錨點室內定位系統,其中可重配置天線是六個相鄰輻射元件的組合,它們被裝配形成半十二面體。每個輻射元件以微帶天線技術來實施,透過同軸探針來饋電,並且具有圓極化設計。單極六擲的射頻開關被用來複用每個輻射元件。在基站的控制之下,射頻開關將六個輻射元件之一連接到收發器。
在另一些已有的解決方案中提供了另一種可重配置天線。類似地,這種可重配置天線包括射頻饋電端口(位於天線的中心處)以及六個天線分支。每個天線分支包括一個V形的平面偶極驅動元件、一個V形的定向器和兩個直接反射器。所形成的彎曲偶極子可以提供具有水平極化的定向輻射圖案。六角形形狀的接地部分也起到了主反射器的作用。此外,定向器和反射器使定向輻射圖案向中心集中並且可以提供附加的輻射增益。
然而,這些可重配置天線的設計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已有的可重配置天線不是寬帶天線,這將會限制一些算法以及在多場景中的部署。其次,可切換輻射元件的數目並不合理。在多數情況下,RSS定位方法僅使用兩個或三個波束。更多的波束選擇性沒有將RSS的準確性提高很多,但是增加了控制電路的複雜性。這一點已經在某些測試中得到確認。第三,增益圖案的前後比較低。為了減少來自後方的干擾,前後比應當大於20dB並且盡可能大。已有的天線的前後比大約僅為10dB。第四,應當取決於具體的室內環境來確定圓極化或線性極化中的哪一種對於RSS是較好的。
鑒於上文的分析和討論,為了解決已有的可重配置天線的各種缺陷和不足,本公開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緊湊的寬帶的圖案可重配置的天線。下文首先結合圖1至圖4來描述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的結構。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100。如圖1中所示出的,天線100包括三個輻射板110、111和112。輻射板110、111和112用於輻射電磁波,例如為了進行室內定位發射的電磁波訊號。應當理解,圖1中的天線100包括三個輻射板110、111和112僅是一種示例。本公開的其他實施例可以包括其他數目的輻射板,例如兩個、四個、五個或更多,本公開的範圍在這個方面不受限制。
為了能夠輻射電磁波,輻射板110的一側上可以設置 有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儘管圖1為了簡潔沒有描繪出輻射板111和112的細節,但是輻射板111和112上也可以設置有各自的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可以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金屬環131和132。應當理解,使用金屬環131和132來形成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僅是一種示例性的實施方式。本公開的實施例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適合類型的偶極子輻射元件。如圖1中進一步示出的,輻射板110、111和112被設置為朝向不同的方向,以使天線110發射的電磁波可以覆蓋360度的空間角度。
天線100還包括三個反射板120、121和122。反射板120、121和122用於反射電磁波以使得輻射板110、111和112所輻射的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例如,在圖1的實施例中,輻射板110、111和112形成正三棱柱體160的三個側面,並且反射板120、121和122分別位於正三棱柱體160的側棱與中心軸O-O’所限定的三個平面上。在這樣的佈置下,反射板120和122共同反射輻射板110輻射的電磁波而使得輻射板110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
類似地,反射板120和121共同反射輻射板112輻射的電磁波,使得輻射板112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反射板121和122共同反射輻射板111輻射的電磁波,使得輻射板111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
應當理解,圖1中的天線100包括三個反射板120、121 和122僅是一種示例。本公開的其他實施例可以包括其他數目的反射板,例如兩個、四個、五個或更多,本公開的範圍在這個方面不受限制。此外,應當理解,圖1中所描繪的反射板120、121和122的方位僅是示例性的。在本公開的其他實施例中,反射板120、121和122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和朝向,本公開的實施例在這個方面不受限制。
此外,天線100還包括開關,圖1中為了簡潔沒有示出天線100的開關。天線100的開關用於選擇輻射板110、111和112中的輻射板以進行輻射。例如,可以透過天線100的開關選擇輻射板110來進行輻射以覆蓋大約120度的空間範圍,也可以透過天線100的開關選擇多於一個的輻射板來覆蓋更大角度的空間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100的開關可以是單極多擲(SPNT)開關或其他開關組件。此外,天線100可以採用無反射類型的開關,以便最小化輻射板110、111和112之間的相互作用。
另外,天線100可以進一步包括底板140。底板140可以用於固定輻射板110、111、112和反射板120、121、122。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140還可以向輻射板110、111、112提供電連接,例如射頻電連接、直流電連接等。在這些實施例中,天線100的開關也可以設置在底板140上。此外,天線100可以包括頂板150。頂板150可以用於進一步固定輻射板110、111、112和反射板120、121、122。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透過頂板150來向輻射板110、111、112提供電連接。
下文將結合圖2,以輻射板110作為示例來描述天線100的輻射板的結構。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100的輻射板110的多個視圖,其中上方的視圖是輻射板110的頂視圖,中間的視圖是輻射板110的側視圖,下方的視圖是輻射板110的底視圖。
如圖2中所示出的,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可以設置在輻射板110的一側(例如,底側)上。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可以包括沿對稱軸X-X’對稱設置的金屬環131和132。在圖2的實施例中,金屬環131和132可以為矩形金屬環。應當理解,圖2中將金屬環131和132示出為矩形僅是一種示例,本公開的其他實施例也可以採用其他形狀的金屬環,例如圓形金屬環、方形金屬環等。
金屬環131和132的金屬片寬度W可以被設置以將天線100的工作帶寬展寬到預定帶寬。也就是說,相對於常規的微帶偶極子的微帶線寬度,金屬環131和132的寬度W可以被加寬,以使得天線100可以具有更寬的帶寬,諸如大於200MHz的-20dB帶寬。
如圖2中進一步示出的,輻射板110的另一側(例如,頂側)上可以設置有L形狀的饋電短截線210。饋電短截線210的一端可以經由穿通孔220連接到金屬環131和132之一(在所示出的實施例中是金屬環131),以向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饋電。應當理解,饋電短截線210僅是一種示例性的饋電線結構,本公開的其他實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饋電線結構來向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饋電。此外, 可以透過同軸電纜向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饋電。
下文結合圖3和圖4詳細描述天線110在工程上的可能的具體實現方式,其中採用了兩種用於天線100的底板140的備選設計以滿足不同的裝配要求。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具有第一底板實施例的天線100的實物圖。
如圖3中所示出的,輻射板110包括具有兩個平行側面的基板。在一個具體實現中,輻射板110的基板可以採用厚度為30密耳(mil)的型號為Rogers 4533的高頻板材,介電常數可以選取為3.45並且介質損耗正切可以為0.002。在基板的一側上,接地面的一部分被配置為形成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的臂。L形狀的饋電短截線210被設置在基板的另一側上,透過開路端耦合連接到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的一個臂。在圖3的實施例中,使用50歐姆的同軸饋電探針向天線100饋電。為了改進天線100的工作帶寬,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的臂已經被加寬並且在中部挖去一片以改變天線100的電流分佈。
在圖3所描繪的實例中,天線100包括三個輻射板(僅示出輻射板110)、三個反射板(僅示出反射板120和122)、以及底板140和頂板150。相同印刷的三個輻射板以120度的角度分開。三個反射板也以120度的角度上分開,並且相對於輻射板坐標旋轉60度。如上文所提到的,反射板被用來產生定向的輻射圖案。在圖3中所描繪的針對特定設計參數的具體實例中,反射板的基板可以是厚度 為0.8毫米的FR4板,兩側面覆銅。底板140和頂板150都用來支撐輻射板和反射板,它們可以帶有一些插口(接頭或插座)。在該具體實例中,底板140和頂板150可以採用厚度為1.6毫米的FR4板。
在圖3中所示出的底板140的第一實施例中,底板140起到固定輻射板和反射板的作用,而控制電路和射頻電路設置在天線100外部。例如,底板140上設置有三個插頭311用來支撐反射板。此外,底板140上還設置有三個孔312用以允許射頻(RF)電纜透過而連接外部的單極多擲(SPNT)開關或其他組件。
注意,上文結合圖3描述的這些具體數值都是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和設計而確定的,僅僅是出於示例目的,無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範圍。根據具體的需求和應用,任何其他適當的數值都將是可能的。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具有第二底板實施例的天線100的實物圖。在圖4中,除了底板140之外,天線100的各部件的結構和參數類似於圖3中的天線100,此處不再贅述。如圖4中所示出的,在底板140的第二實施例中,除了起到固定輻射板和反射板的作用,底板140上還可以設置有天線100的控制電路和射頻電路等。例如,SP3T開關430和三個RF超小型同軸連接器(未示出)被設置在底板140的基板的頂側,一個SMA連接頭420和一個RJ-45連接頭410被設置在底板140的基板的另一側。透過這樣的方式,波束分集操作可以透過由SP3T開關 430向組成切換波束陣列的三個可選擇的輻射板之一進行饋電而被激活。因此,沒有實施波束整形,而是僅在離散的可能位置集合中對相同的波束進行調向。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100在特定頻率處的仿真輻射圖案。在圖5的實施例中,天線100的工作頻率被設計為覆蓋LTE頻帶3.4-3.6GHz,圖5中的左圖示出了選擇天線100的一個輻射板(天線分支)所產生的在3.5GHz處的三維(3D)輻射圖案,右圖分別使用實線和虛線示出了該輻射圖案在XY平面上和YZ平面上的截面。如圖5中所示出的,仿真中所實現的增益為8.9dBi,XY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寬度HPBW為70度並且YZ平面的HPBW為62度,增益的前後比大於20dB。因此,天線100適合用於RSSI室內定位應用。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天線100的仿真回波損耗。如圖6中所示出的,天線100的-20dB工作頻帶大約為3.07-3.85GHz,近似為中心工作頻率的22.3%,完全可以滿足LTE B22/B42頻帶的要求。應當理解,為了在較低頻率處的其他LTE頻帶中工作,天線100的尺寸可以被改變和/或被縮放。
如上文所提到的,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天線可以具有其他數目的輻射板和/或反射板,並且輻射板和反射板可以具有各種其他的位置關係。例如,圖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700。將會理解,圖7所描述的實施例中,天線具有更多數目輻射板和反射板。
如圖7中所示出的,與天線100不同,天線700包括四個輻射板710、711、712和713。輻射板710、711、712和713的結構可以類似於天線100的輻射板110、111和112,此處不再贅述。
此外,不同於天線100,天線700包括八個反射板720、721、722、723、724、725、726和727。反射板720、721、722、723、724、725、726和727用於反射電磁波以使得輻射板710、711、712和713所輻射的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例如,在圖7的實施例中,反射板720、721、722和723可以分別與輻射板710、711、712和713平行並且在710、711、712和713的正四棱柱體730內形成一個內部正四棱柱體740,反射板724、725、726和727可以分別位於內部正四棱柱體740的側棱與正四棱柱體730的對應側棱所限定的四個平面上。
在這樣的佈置下,例如,相同的印刷輻射板710、711、712和713相互成90度的角度依次排列形成正四棱柱體730。反射板720、721、722、723、724、725、726和727的設置相對於天線100中的反射板設置進行了變化以優化增益圖案和回波損耗。具體地,反射板720、724和727共同反射輻射板710輻射的電磁波而使得輻射板710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
類似地,反射板721、724和725共同反射輻射板711輻射的電磁波,使得輻射板711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反射板722、725和726共同反射輻射板712輻射的 電磁波,使得輻射板712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反射板723、726和727共同反射輻射板713輻射的電磁波,使得輻射板713的電磁波具有大致向前的輻射圖案。
圖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700在特定頻率處的仿真輻射圖案。圖8中的左圖示出了選擇天線700的一個輻射板(天線分支)所產生的天線700在3.5GHz處的三維(3D)輻射圖案,右圖分別使用實線和虛線示出了該輻射圖案在XY平面上和YZ平面上的截面。如圖8中所示出的,仿真中所實現的增益為8.8dBi,XY平面的HPBW為68度並且YZ平面的HPBW為72度,增益的前後比也大於20dB。因此,天線700適合用於RSSI室內定位應用。
圖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天線700的仿真回波損耗。如圖9中所示出的,天線700的-20dB工作頻帶大約為3.14-3.85GHz,近似為中心工作頻率的20%,完全可以滿足設計要求。應當理解,為了在較低頻率處的其他LTE頻帶中工作,天線700的尺寸可以被改變和/或被縮放。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寬帶水平極化的輻射圖案可切換的可重配置天線。該天線是針對5G室內定位應用的一種建議設計,它可以靈活地優化其覆蓋範圍以改進使用者體驗並且減少干擾。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天線可以包括以下特徵:一個線性極化的天線組合、使用RF開關來選擇適當的輻射元件進行饋電、簡化的饋電和控制訊號 網路、至少大於200MHz(-20dB)的寬帶、高增益以及增益圖案的前後比的優異性能。另外,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天線可以利用印刷電路板(PCB)工藝來製造以實現更大精度和更低成本。
與具有類似功能的已有的輻射圖案可重配置天線相比較,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天線具有以下優點。具有緊湊的大小、利用PCB製造而更加精確和低成本。具有較寬的帶寬,至少大於200MHz(-20dB),遠寬於已有的類似功能的天線。具有簡化的控制電路,可以僅使用一個SP3T開關,僅需要三個控制訊號。具有更好的增益前後比,可以透過減少干擾訊號來提高定位準確度。
此外,本公開的實施例還包括用於製造上文所描述的天線的方法。如圖10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製造方法1000可以包括:提供(1002)多個輻射板以用於輻射電磁波並且朝向不同的方向;提供(1004)多個反射板以用於反射電磁波以使得多個輻射板所輻射的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以及提供(1006)開關以用於選擇多個輻射板中的輻射板以進行輻射。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在多個輻射板的一側上設置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其包括沿對稱軸對稱設置的金屬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提供矩形的金屬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設置金屬環的金屬片寬度,以將天線的工作帶寬展寬到預定帶寬。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該製造方法1000,可以在多個輻射板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狀的饋電短截線。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將饋電短截線的一端經由穿通孔連接到金屬環之一。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使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透過同軸電纜而被饋電。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將多個輻射板形成為正棱柱體的側面。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提供正三棱柱體。相應地,可以提供三個輻射板和三個反射板。這三個反射板被分別佈置在正三棱柱體的側棱與中心軸所限定的三個平面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提供正四棱柱體。相應地,可以提供四個輻射板和八個反射板,使得這八個反射板中的四個反射板分別與正四棱柱體的四個側面平行並且在正四棱柱體內形成一個內部正四棱柱體,而另外四個反射板分別位於內部正四棱柱體的側棱與正四棱柱體的對應側棱所限定的四個平面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製造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提供底板,用於固定多個輻射板和反射板。在某些實施例中,底板還向多個輻射板提供電連接。在某些實施例中,開關設置在底板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製造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提供頂板,用於固定多個輻射板和反射板。
應當理解,上文參考天線的示例結構所描述的所有特徵均適用於相應的製造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包括”及其類似用語應當理解為開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於”。術語“基於”應當理解為“至少部分地基於”。術語“一個實施例”或“該實施例”應當理解為“至少一個實施例”。
上文已經參考若干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公開,但是應當理解,本公開不限於所公開的具體實施例。本公開旨在涵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和範圍內所包括的各種修改和等效佈
100‧‧‧天線
110、111、112‧‧‧輻射板
120、121、122‧‧‧反射板
130‧‧‧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
131、132‧‧‧金屬環
140‧‧‧底板
150‧‧‧頂板
160‧‧‧正三棱柱體

Claims (14)

  1. 一種天線(100;700),包括: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用於輻射電磁波並且朝向不同的方向;多個反射板(120、121、122;720、721、722、723、724、725、726、727),用於反射該電磁波以使得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所輻射的該電磁波具有各自定向的輻射圖案(510;810);以及開關(430),用於選擇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中的輻射板以進行輻射,其中,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的一側上設置有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且該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包括沿對稱軸(X-X’)對稱設置的金屬環(131;132)。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金屬環(131;132)為矩形金屬環。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金屬環(131;132)的金屬片寬度(W)被設置以將該天線(100;700)的工作帶寬展寬到預定帶寬。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狀的饋電短截線(210)。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饋電短截線(210)的一端經由穿通孔(220)連接到該金屬環(131;132)之一。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平面偶極子輻射元件(130)透過同軸電纜而被饋電。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形成正棱柱體(160;730)的側面。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正棱柱體是正三棱柱體(160),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為三個輻射板(110、111、112),並且其中該多個反射板(120、121、122;720、721、722、723、724、725、726、727)為三個反射板(120、121、122),該三個反射板(120、121、122)分別位於該正三棱柱體(160)的側棱與中心軸(O-O’)所限定的三個平面上。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正棱柱體是正四棱柱體(730),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為四個輻射板(710、711、712、713),並且其中該多個反射板(120、121、122;720、721、722、723、724、725、726、727)為八個反射板(720、721、722、723、724、725、726、727),該八個反射板(720、721、722、723、724、725、726、727)中的四個反射板(720、721、722、723)分別與該正四棱柱體(730)的四個側面平行並且在該正四棱柱體(730)內形成一個內部正四棱柱體(740),該八個反射板中的另外四個反射板(724、725、726、727)分別位於該內部正四棱柱體(740)的側棱與該正四棱柱體(730)的對應側棱所限定的四個平面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100;700),進一步包括:底板(140),用於固定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和該反射板(120、121、122;720、721、722、723、724、725、726、727)。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底板(140)還向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 710、711、712、713)提供電連接。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天線(100;700),其中該開關(430)設置在該底板(140)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天線(100;700),進一步包括:頂板(150),用於固定該多個輻射板(110、111、112;710、711、712、713)和該反射板(120、121、122;720、721、722、723、724、725、726、727)。
  14. 一種用於製造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3項任一項之天線(100;700)的方法(1000)。
TW106128628A 2016-08-23 2017-08-23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TWI683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1750.9A CN107768810B (zh) 2016-08-23 2016-08-23 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711750.9 2016-08-23
??201610711750.9 2016-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0807A TW201810807A (zh) 2018-03-16
TWI683476B true TWI683476B (zh) 2020-01-21

Family

ID=6016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628A TWI683476B (zh) 2016-08-23 2017-08-23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8423B2 (zh)
EP (1) EP3506425B8 (zh)
JP (1) JP6817419B2 (zh)
KR (1) KR102178616B1 (zh)
CN (1) CN107768810B (zh)
TW (1) TWI683476B (zh)
WO (1) WO2018037278A2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1001B (en) * 2003-04-10 2007-01-11 Kathrein Werke Kg Antenna with at least one dipole or one dipole-like radiator
WO2008003984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Iti Scotland Limited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080252545A1 (en) * 2007-04-10 2008-10-16 Harris Corporation Antenna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s such as for receiving multiple signals
US20130229262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linearly-polarized elements
US20140159958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Forming Antenna Array
TWI485927B (zh) * 2009-10-30 2015-05-2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寬束徑寬多迴圈天線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2572B2 (ja) 2000-01-07 2008-12-24 Dx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無指向性アンテナ
JP2002124825A (ja) 2000-10-17 2002-04-26 Iwatsu Electric Co Ltd セクタアンテナ
JP3619800B2 (ja) 2001-11-08 2005-02-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放送塔
JP2006050229A (ja) 2004-08-04 2006-02-16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00109761A (ko) * 2009-04-01 2010-10-11 (주)하이게인안테나 이동통신망용 다중 섹터 안테나
US8421684B2 (en) * 2009-10-01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teering using steerable beam antennas with switched parasitic elements
CN105552575A (zh) 2015-12-15 2016-05-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90008B (zh) * 2016-01-29 2018-08-07 康凯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动态辐射方向图的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1001B (en) * 2003-04-10 2007-01-11 Kathrein Werke Kg Antenna with at least one dipole or one dipole-like radiator
WO2008003984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Iti Scotland Limited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080252545A1 (en) * 2007-04-10 2008-10-16 Harris Corporation Antenna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s such as for receiving multiple signals
TWI485927B (zh) * 2009-10-30 2015-05-2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寬束徑寬多迴圈天線模組
US20130229262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linearly-polarized elements
US20140159958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Forming Antenna Arr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28638A (ja) 2019-10-10
EP3506425A2 (en) 2019-07-03
WO2018037278A3 (zh) 2018-07-12
KR102178616B1 (ko) 2020-11-13
US20190198992A1 (en) 2019-06-27
TW201810807A (zh) 2018-03-16
JP6817419B2 (ja) 2021-01-20
WO2018037278A2 (zh) 2018-03-01
EP3506425B1 (en) 2022-03-02
EP3506425B8 (en) 2022-05-18
US11018423B2 (en) 2021-05-25
CN107768810B (zh) 2020-09-04
KR20190035923A (ko) 2019-04-03
CN107768810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5373B2 (en) Self-grounded antenna arrangement
KR102172187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용 옴니 안테나
US8988298B1 (en) Collocated omnidirectional dual-polarized antenna
US11936116B2 (en) Dual polarize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including same
KR101551567B1 (ko) 초소형 셀 기지국용 다중 대역, 이중 편파, 이중 빔 스위치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동작 방법
US9735473B2 (en) Compact radiation structure for diversity antennas
Cai et al. A novel planar parasitic array antenna with reconfigurable azimuth pattern
US10892562B1 (en) Multi-beam Yagi-based MIMO antenna system
TWI683476B (zh) 天線及其製造方法
US9397394B2 (en) Antenna arrays with modified Yagi antenna units
CN112003031A (zh) 一种多波束切换天线、控制方法、无线基站
Abbas et al.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for beamforming systems
Ma et al. Smart Antenna with Capability of Beam Switching for 5G Applications
Kowalewski et al. Evaluation of a wideband pattern-reconfigurable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for vehicular applications
KR102293354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용 옴니 안테나
CN117374599B (zh) 一种多通道共相心介质谐振器天线
CA3151711C (en) Beam diversity by smart antenna with passive elements
Chou et al. A 2× 2 Monopole Antenna Array for Ceiling-Mount Wireless Access point
Tang et al. Switching beam antenna for LTE small cell application
Wang et al. A compact orthogonal dual-polarization combined antenna for indoor MIMO base station
Tang et al. Beam switching antenna for small cell applications
Wang et al. A Low-Profile Vertically Polarized Beam Switchable Antenna for FTTR Applications
KR101309505B1 (ko)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