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2575A -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2575A
CN105552575A CN201510936717.1A CN201510936717A CN105552575A CN 105552575 A CN105552575 A CN 105552575A CN 201510936717 A CN201510936717 A CN 201510936717A CN 105552575 A CN105552575 A CN 105552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ieces
reflecting
reflecting plat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67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孝魁
丁传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67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2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2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5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4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a substantially flat reflector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ed beam, e.g. periscopic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01Q3/46Active lenses or reflecting array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本方案中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中每块反射板的接地点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这样,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方向图具有三瓣形态的天线,比全线天线具有更高的增益,比定向天线具有更好的信号覆盖范围,故而能够更好的适用于MU-MIMO技术。

Description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U-MIMO(Multi-Use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用户多入多出)技术,可以支持一个AP(AccessPoint,无线接入点)同时与多个终端通信的解决方案。目前的MU-MIMO可以实现同时与3个终端通信的能力。
现有的支持MU-MIMO技术的AP中,天线多是全向天线,而全向天线的增益较弱。故此,需要一种新的天线来支持MU-MIMO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全向天线的增益较弱,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其中:
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每块反射板的接地点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
进一步地,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与所述振子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振子发射的预设频率波段的波的波长的1/4。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频率为所述振子发射的波的中心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的1/5的长度、与所述反射板的宽度之间的差距小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波长的预设倍数。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方向图具有三瓣形态的天线,比全线天线具有更高的增益,比定向天线具有更好的信号覆盖范围,故而能够更好的适用于MU-MIMO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一种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一种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一种发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之一;
图7(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之二;
图7(c)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之三;
图7(d)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示意出60°仰角的辐射方向图;
图7(e)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示意出60°仰角的辐射方向图的平面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4根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定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全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为终端提供服务使的辐射方向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辐射强度最低的方向的原理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辐射强度最高的方向的原理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通过开关器件连接反射板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为定向天线时的辐射方向图之一;
图15(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为定向天线时的辐射方向图之二;
图16(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为全向天线时的辐射方向图之一;
图16(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为全向天线时的辐射方向图之二;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天线可包括基板101、振子102以及三块反射板103,其中:
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每块反射板的接地点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图1中未示出);
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
较佳的,选择60°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反射板、基板和振子的结构、形状以及比例关系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的结构,下面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斜视图(如图2所示)、俯视图(如图3所示)和侧视图(如图4所示),来说明本发明。但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图4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可以为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
其中,以图2中的振子为例,如图5所示对振子的馈电点进行示意说明,该馈电点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点。
其中,以图2中的振子为例,如图6所示反射板接地点的示意图。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电磁仿真软件仿真,对本发明的天线三块反射板均接地的情况下,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如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其中:
图7(a)为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的俯视图;图7(b)为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的斜视图;图7(c)为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的侧视图。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方向图为一个三瓣形态。
为便于进一步了解上述的三瓣形态,特显示天线在60度仰角(如7(d)所示)时的辐射方向图。60度仰角时的辐射方向图如图7(e)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在三个波瓣上具有良好的增益。
由于支持MU-MIMO技术的AP能够支持4根天线。因此,在一个AP内放置四个这种天线,每个天线的角度相差90度时,一个AP所有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可以如图8所示,在图8中:编号为1的三个波瓣为第一根天线所覆盖的区域;同理,编号为2的三个波瓣为第二根天线所覆盖的区域;编号为3的三个波瓣为第三根天线所覆盖的区域;编号为4的三个波瓣为第四根天线所覆盖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辨识方便,图8中波瓣的宽度表示得比实际小很多,实际上每个相邻波瓣之间并不存在空隙,而且相邻波瓣之间还会重叠。
图8所示的辐射方向图的好处在于,当3台终端随机分布时,理论上只要终端之间的角度距离大于30度,就能保证有三根天线的波瓣能够分别指向3个终端,进而发挥出MU-MIMO技术的最好效果,即AP可以同时与3个终端通信。
在MU-MIMO模式下,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支持天线方向图可变的智能天线。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较高的增益,存在定向天线,如图9所示,为一种定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的示意图,在图9中,包括四个波瓣(分别为1、2、3、4,其中,一根天线一个波瓣),但是相邻波瓣之间存在间隙,若终端位于这个间隙中,则终端无法获得信号,终端与AP将无法通信。此外,若三个终端位于同一波瓣时,由于三个终端位于同一根天线的服务区域内,由于MU-MIMO模式下一根天线只能与一个终端通信,那么三个终端中将有两个终端无法与AP通信。因此若使用定向天线,虽然它的天线增益会更高一些,但是它的波束方向是固定死的,当终端的分布角度比较密集时,无法发挥MU-MIMO的效果。而若是使用全向天线,如图10所示为全向天线辐射方向图的示意图,在图10中编号为1的圆形覆盖区域(图10中较小的圆形),为全向天线的覆盖区域。图10中外圆(较大的圆形)与图9中的圆形区域表示的地理范围相同。可见,由于全向天线增益较弱,天线覆盖的区域将十分有限,通信效果也不好。
相比之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覆盖范围如图11所示,图11中圆形表示的地理范围与图9和图10中表示的地理范围相同。对比图9、图10以及图11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的增益高于全向天线的增益。而其覆盖范围也大于定向天线的覆盖范围。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在覆盖范围内由于波瓣之间没有间隙,将没有信号盲区。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具有一个较好的三瓣形态,即获得较高的增益,同时使得不同天线的相邻波瓣之间没有间隙,本实施例中,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与所述振子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振子发射的预设频率波段的波的波长的1/4。即反射板与振子之间的距离为1/4波长。反射板与振子之间的距离是指振子与反射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下面,对于反射板与振子之间间隔1/4波长时,能够获得较好的三瓣形态的原理进行说明,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点:当反射板与振子之间间隔1/4波长时,振子发出的波经过反射板后回到振子处的空间长度为两个1/4波长,即1/2波长,因此垂直于反射板方向的波束为两个相差半波长的信号的叠加。我们知道,当两个波相差半波长时,这两个波叠加后辐射强度之和将接近零。因此,垂直于反射板方向的辐射最小。如图12所示,圆形表示振子,围绕振子分布的三个长方形表示三块反射板。编号为1的两个波,叠加后形成编号为4的波;同理,编号为2的两个波,叠加后形成编号为5的波;编号为3的两个波,叠加后形成编号为6的波。而编号分别为4、5、6的三个波的辐射强度最小。
第二点:不垂直于反射板的波,会在反射板的后面形成一个辐射强度的最大点,如图13所示:圆形表示振子,围绕振子分布的三个长方形表示三块反射板。编号为1的两个波,分别经过反射板的一次反射后形成编号为1’的两路波,两路编号为1’的波在反射板后面的A处汇合形成辐射强度最高的波。同理,其它发射板后面也会形成辐射强度最高的波,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使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具有一个较好的三瓣形态,所述预设频率为所述振子发射的波的中心频率。例如,振子发射的波的频率为5GHz(赫兹)至6GHz之间,那么中心频率为5.5GHz(即(5+6)/2)。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反射板的宽度(如图6所示的宽度)太小,则波束在反射板后面聚集的密度将很小,会造成三瓣形态偏圆,这样获得的天线增益将不够大。而当反射板的宽度太大时,会有较多的波束在第一次反射后被相邻的反射板进行二次反射,也同时会造成三瓣形态偏圆。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三瓣形态,所述波长的1/5的长度、与所述反射板的宽度之间的差距小于预设阈值。其中,该预设阈值越接近零越好。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反射板的高度(如图6所示的高度)太低,则波束的反射效率低,不好形成每个波瓣的覆盖范围大于30°且增益较高的波瓣;而若反射板的高度过高,又会浪费空间资源。故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波长的预设倍数。其中,较佳的,该预设倍数可以为0.13。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反射板和基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控制反射板是否接地,使得天线能够成为智能天线,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104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这样,针对任一反射板,当该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接通状态时,该反射板起反射作用,否则,若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反射板便不起反射作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可以具有五种形态:
1)、当三块反射板均起反射作用时,则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呈现为上述的三瓣形态。这是第1种形态。
2)、当三块反射板中仅有两块反射板起反射作用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将成为定向天线。经过实验测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天线成为定向天线时辐射方向图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图15(b)为天线在60°仰角时的截面图。
这样,由于具有三块反射板,每两个反射板形成一个定向天线,故此,具有3个方向的定向天线。这样,就有了3种定向天线的形态。
在主流的wifi传输系统中,传输只能同时发生于一个AP与一个STA之间,各个STA与AP的通信是轮流执行的。这种wifi传输模式称之为SUMIMO(Single-UserMIMO,单用户MIMO)。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不仅能够支持MU-MIMO,也能够支持SUMIMO。
此外,当天线服务区域内的终端仅有一个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切换为定向天线为这一个终端提供更好的信号。
3)、当三块反射板均不起反射作用时,那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将成为全向天线。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图16(b)为天线在60°仰角时的截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反射板、基板和开关器件的结构、形状以及比例关系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AP的部署,常见为吸顶安装。那么终端的位置一般低于AP。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将能够更好的为终端服务。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方向图具有三瓣形态的天线,比全线天线具有更高的增益,比定向天线具有更好的信号覆盖范围,故而能够更好的适用于MU-MIMO技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基板的接地端连接,反射板是否接地可以控制。使得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成为一种可以在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和辐射方向图具有三瓣形态的天线之间转换。故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是一种智能天线。
实施例二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如图17所示,为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701: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步骤1702: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其中,如实施例一种所述,当开关器件处于接通状态时,其对应的反射板起反射作用,当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时,其对应的反射板不起反射作用。三块反射板中不同数量的反射板起反射作用时,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已在实施例一种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天线处于接收信号状态时,可以以全向天线的形态接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通过使得天线处于不同的天线形态,能够为终端提供更好的信号和服务。
实施例三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如图18所示,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801,用于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控制模块1802,用于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通过使得天线处于不同的天线形态,能够为终端提供更好的信号和服务。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其中:
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每块反射板的接地点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与所述振子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振子发射的预设频率波段的波的波长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为所述振子发射的波的中心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的1/5的长度、与所述反射板的宽度之间的差距小于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波长的预设倍数。
7.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9.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天线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天线所服务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基板、振子以及三块反射板;所述振子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三块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振子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且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任意两块反射板的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之间的一个角度、并且针对每块反射板,该反射板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该反射板是否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接通状态,和,所述三块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均处于断开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状态配置为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的预设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还包括以下状态之一: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一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二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三块反射板中仅第三反射板的开关器件处于断开状态。
CN201510936717.1A 2015-12-15 2015-12-15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552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6717.1A CN105552575A (zh) 2015-12-15 2015-12-15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6717.1A CN105552575A (zh) 2015-12-15 2015-12-15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2575A true CN105552575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6717.1A Pending CN105552575A (zh) 2015-12-15 2015-12-15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257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28638A (ja) * 2016-08-23 2019-10-10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US10505284B2 (en) 2017-11-02 2019-12-10 Delta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TWI685147B (zh) * 2017-11-02 2020-02-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系統
US10811783B2 (en) 2018-01-05 2020-10-20 Delta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WO2021004307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5500A (zh) * 2003-02-03 2006-03-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1332141Y (zh) * 2009-01-23 2009-10-21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多振子微波平板天线
CN102509900A (zh) * 2011-10-25 2012-06-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井下地质探测雷达用定向偶极子天线
CN202888394U (zh) * 2011-11-30 2013-04-17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型多振子sifa天线
TW201318267A (zh) * 2011-10-20 2013-05-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可切換波束的智慧型天線裝置與相關的無線通信電路
CN103229353A (zh) * 2010-09-27 2013-07-31 英国政府商业创新与技能部 用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天线
CN103682635A (zh) * 2012-09-25 2014-03-26 西门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天线、射频识别天线的控制单元及控制方法和射频识别系统
US20150048977A1 (en) * 2012-05-13 2015-02-19 Amir Keyvan Khandani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Channel Phase-Based Encryption
CN204333228U (zh) * 2015-01-20 2015-05-13 福建省汇创新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圆筒形多输入多输出八木天线
CN104916904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天线
CN105103372A (zh) * 2012-12-07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天线阵
CN10511906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化全向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5500A (zh) * 2003-02-03 2006-03-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使用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1332141Y (zh) * 2009-01-23 2009-10-21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多振子微波平板天线
CN103229353A (zh) * 2010-09-27 2013-07-31 英国政府商业创新与技能部 用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天线
TW201318267A (zh) * 2011-10-20 2013-05-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可切換波束的智慧型天線裝置與相關的無線通信電路
CN102509900A (zh) * 2011-10-25 2012-06-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井下地质探测雷达用定向偶极子天线
CN202888394U (zh) * 2011-11-30 2013-04-17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型多振子sifa天线
US20150048977A1 (en) * 2012-05-13 2015-02-19 Amir Keyvan Khandani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Channel Phase-Based Encryption
CN103682635A (zh) * 2012-09-25 2014-03-26 西门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天线、射频识别天线的控制单元及控制方法和射频识别系统
CN105103372A (zh) * 2012-12-07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天线阵
CN104916904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天线
CN204333228U (zh) * 2015-01-20 2015-05-13 福建省汇创新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圆筒形多输入多输出八木天线
CN10511906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化全向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28638A (ja) * 2016-08-23 2019-10-10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US11018423B2 (en) 2016-08-23 2021-05-25 Alcatel Lucent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505284B2 (en) 2017-11-02 2019-12-10 Delta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TWI685147B (zh) * 2017-11-02 2020-02-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系統
US10811783B2 (en) 2018-01-05 2020-10-20 Delta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US10833420B2 (en) 2018-01-05 2020-11-10 Delta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WO2021004307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2575A (zh) 天线、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RU2610460C2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прямой видимости свч-диапазона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входами и выходами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помещении
JP6641491B2 (ja) サブアレイを有するフェイ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
CN110034377B (zh) 天线装置
EP3217474A1 (en) Multi-frequency array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421097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8886201A (zh) 天线阵列结构
RU2702861C2 (ru)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CN101689709A (zh) 具有两个频率选择表面的导体
US201502634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band, Dual Polarization, and Dual Beam-Switched Antenna for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CN109755745B (zh) 天线系统
EP2868000B1 (en) Wireless network with coordinated sectors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CN104079330B (zh) 一种mimo‑相控阵天线装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EP3477771B1 (en) Printed dipole antenna, array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3734763A1 (en) Antenna module comprising refl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20230402763A1 (en) Reflective array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CN106953173B (zh) 一种双极化天线隔离装置及方法
CN111048912A (zh) 矩形赋形阵列天线及室内基站
CN107394346B (zh) 通信装置
CN210957024U (zh) 矩形赋形阵列天线及室内基站
CN117176272A (zh) 一种监测信号源方位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04332719A (zh)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方法
CN106229638A (zh) 天线阵列及天线
US20240063536A1 (en) Reflector system, active reflector, and method of positioning active reflector
US20210273332A1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