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338B -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338B
TWI682338B TW106105240A TW106105240A TWI682338B TW I682338 B TWI682338 B TW I682338B TW 106105240 A TW106105240 A TW 106105240A TW 106105240 A TW106105240 A TW 106105240A TW I682338 B TWI682338 B TW I6823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messaging
electronic device
message
payme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2150A (zh
Inventor
沈仁勇
Original Assignee
橘子支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橘子支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橘子支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5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23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338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係藉由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至伺服裝置後,伺服裝置以即時通訊訊息之方式發送支付金額至另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當另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確認支付金額後,伺服裝置即依據支付金額進行支付。

Description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線上支付之方法,特別係有關於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隨著科技的進步而帶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現在人們於網路上互動的機會與頻率大幅度的上升,近年來,由於網路的普及和網路速度的提升,使得人們在留連於網際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大部分的網路服務業者也推出了各種的應用程式供民眾使用,使得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大幅度的提升。
即時通訊(IM,Instant Messenger)軟體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即時交流訊息的應用程式,所謂即時通訊軟體是可以允許兩人或多人透過此應用程式藉由網際網路即時的進行文字、圖像、音訊或視訊或其他多媒體的交流。
在即時通訊軟體發展的初期,受限於當時的電子設備及網際網路環境,大多數的使用者只能以有線網路的方式在個人電腦的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同時也因為當時的網路速度較低,使得即時通訊軟體大多只能傳輸文字及圖像。
而近年來,隨著電子設備及網際技術的發展,讓可攜式電子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快速的發展並流行起來。網路服務業者也發展出了各種可以同時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及固定式電子設備(如個人電腦)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的和想要聊天的人進行即時通訊。
現在,有部分業者在經營線上交易網站或物品交換網站時,會於網站的連絡資訊中提供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的帳號,使得網站的瀏覽者可以使用即時通訊軟體連絡上業者,以便於進行交易細節的確認、交易金額或交易物品等交易行為。
然而,由於現行的即時通訊軟體僅提供雙方進行對話,在交易雙方談妥交易細節、交易金額後,還需要重新回到網站上透過網站所提供的支付功能進行交易,如此會造成買賣雙方在交易上的不便利。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藉由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至伺服裝置後進行支付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為達上述之指稱之各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揭示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步驟包含:以第一電子裝置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並開啟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即時通訊頁面,其中透過即時通訊頁面,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進行即時通訊,透過第一電子裝置於即時通訊頁面輸入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並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至伺服裝置,伺服裝置判斷支付密碼對應第一電子裝置所對應之第一帳戶後,伺服裝置發送依據支付金額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至第二電子裝置,當第二電子裝置以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開啟即時通訊頁面時,於即時通訊頁面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訊息狀態,其中訊息狀態為第一狀態,第二電子裝置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至伺服裝置,依據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加密演算法加密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為第一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一加密資訊至伺服裝置,伺服裝置以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一加密資訊取得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伺服裝置以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一即時通訊訊息為第二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二加密資訊至第二電子裝置,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資訊,並於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即時通訊頁面中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訊息狀態。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含:於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第二加密訊息,發送第二加密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或第二電子裝置,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解密演算法解密加密訊息取得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並顯示於即時通訊頁面。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之步驟前,該方法更包含:第一電子裝置或第二電子裝置發送進行交易命令至伺服裝置,伺服裝置發送進行交易命令至第二電子裝置或第一電子裝置,其中,當第一電子裝置或第二電子裝置發送進行交易命令及第二電子裝置或第一電子裝置或接收進行交易命令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第二加密訊息。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依據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之步驟後,該方法更包含:於即時通訊頁面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訊息狀態為第二狀態。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揭示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另一實施態樣,其步驟包含:以第一電子裝置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並開啟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即時通訊頁面,其中透過即時通訊頁面,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進行即時通訊,第一電子裝置發送支付請求命令至伺服裝置,伺服裝置發送支付請求命令至第二電子裝置,當第二電子裝置以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開啟即時通訊頁面時,於即時通訊頁面顯示支付請求命令,於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即時通訊頁面輸入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並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至伺服裝置,伺服裝置判斷支付密碼對應第二電子裝置所對應之第二帳戶後,伺服裝置發送依據支付金額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於即時通訊頁面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訊息狀態,其中訊息狀態為第一狀態,第一電子裝置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至伺服裝置,依據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先前之技術中,在交易雙方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上談妥交易細節、交易金額後,還需要回到物品交易或交換網站進行交易,如此會造成買賣雙方在交易上的不便利,因此提出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在此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請參閱第一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步驟包含:
步驟S1: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
步驟S3: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
步驟S5:確認支付密碼;
步驟S7: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
步驟S9: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
步驟S11:發送支付確認命令;以及
步驟S13:進行支付。
接著說明為達成本發明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所需之系統,請參閱第二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系統包含:一第一電子裝置10、一伺服裝置30及一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電子裝置10包含一顯示單元101及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第二電子裝置50包含一顯示單元501及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
上述之第一電子裝置10、該第二電子裝置50可為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工作站等電子裝置。
上述之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50可經由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透過伺服裝置30與第二電子裝置之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在一即時通訊頁面70上進行即時通訊。
接著說明顯示單元101及501,顯示單元101及501可為液晶顯示器、電漿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發光二極體陣列、觸控式螢幕或其他可顯示資訊供使用者參考之顯示器。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執行時之流程,請參閱搭配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A圖~第三C圖。當要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支付時,將執行步驟S1至步驟S13。
於步驟S1中,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第一電子裝置10開啟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並執行一即時通訊頁面70,透過即時通訊頁面70,第一電子裝置10與第二電子裝置50進行即時通訊。
進一步而言,第一電子裝置10開啟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後,以一第一電子裝置10對應之第一帳號登入伺服裝置30,並於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之一用戶選擇頁面上選擇第二電子裝置50對應之用戶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開啟即時通訊頁面70,即時通訊頁面70顯示於顯示單元101,透過即時通訊頁面70可與第二電子裝置50進行即時通訊。
於步驟S3中,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於即時通訊頁面70輸入一支付金額及一支付密碼後,第一電子裝置10即發送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至伺服裝置30。
進一步而言,如第三A圖所示,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支付密碼707及支付金額705後,第一電子裝置10即發送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至伺服裝置3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伺服裝置30發送第一電子裝置10對應之第一帳戶之帳戶餘額703至第一電子裝置1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顯示帳戶餘額703於即時通訊頁面7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帳戶餘額顯示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
於步驟S5中,確認支付密碼,伺服裝置30依據所接收到之支付密碼707判斷支付密碼707對應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一第一帳戶。
於步驟S7中,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金額發送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至第二電子裝置50。
於步驟S9中,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如第三B圖所示,當第二電子裝置50開啟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並執行即時通訊頁面70時,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即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之一訊息狀態905於即時通訊頁面70,其中訊息狀態905為第一狀態,用以表示目前為支付中,第一狀態可用文字、符號、圖案表示。
進一步而言,第二電子裝置50開啟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後,以第二電子裝置50對應之第二帳號登入伺服裝置30,並執行即時通訊頁面70時,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即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之一訊息狀態905於即時通訊頁面70。
於步驟S11中,發送支付確認命令,第二電子裝置50依據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確認命令至伺服裝置3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第三B圖所示,透過第二電子裝置50點擊即時通訊頁面70上之確認按鍵901後,第二電子裝置50即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而當點即拒絕按鍵903時,則拒絕此次支付。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透過第二電子裝置於即時通訊頁面70上輸入一確認指令(例如於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中輸入Y),第二電子裝置50即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而當發送一拒絕指令(例如於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中輸入N)時,則拒絕此次支付。
於步驟S13中,進行支付,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其支付之方式可為伺服裝置30從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第一帳戶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或是伺服裝置30從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信用卡中轉出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或是伺服裝置30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至另一伺服裝置(例如金融機構之伺服裝置),另一伺服裝置依據支付確認命令從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第一帳戶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亦可為其他支付之方式。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第三C圖所示,當完成支付後伺服裝置發送一支付完成命令至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50接收到支付完成命令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及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將訊息狀態905設定為第二狀態,其中第二狀態用以表示目前支付完成,第二狀態可用文字、符號、圖案表示。
於此即完成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藉由本實施例,可以直接於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中完成支付程序,增進買賣雙方在交易時的便利性。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為一第一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一加密資訊至伺服裝置30。於步驟S5中,伺服裝置30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一加密資訊取得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後,伺服裝置30依據所接收到之支付密碼707判斷支付密碼707對應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一第一帳戶。於步驟S7中,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金額取得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並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為一第二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二加密資訊至第二電子裝置50。於步驟S9中,當第二電子裝置50開啟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並執行即時通訊頁面70時,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資訊取得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即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之一訊息狀態905於即時通訊頁面7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可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為一第二加密訊息並發送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第二加密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訊息取得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並如第四圖所示,顯示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於即時通訊頁面70。藉此,買賣雙方可以藉由第二即時通訊訊息進行聯絡,以討論有交易細節或交易金額等,且由於第二即時通訊訊息是加密演算法進行加密後傳輸,可以使得討論交易細節及交易金額時的內容不會被有心人士竊取,進一步的提升交易安全性。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如第五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流程更包含步驟S2。
於步驟S2中,發送交易進行命令,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一交易進行命令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進行交易命令至第二電子裝置50或第一電子裝置10,當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進行交易命令及第二電子裝置50或第一電子裝置10接收該進行交易命令後,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為一第二加密訊息並發送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第二加密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訊息取得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是於即時通訊頁面70點擊一交易進行按鍵或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交易進行指令後,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交易進行命令。
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在未發送交易進行命令前,所發送之即時通訊訊息皆為未加密之狀態,而發送交易命令後所發送之第二即時通訊訊息則為加密狀態,藉此,可以使得買賣雙方在進行交易細節及交易金額的討論前可以不用以加密狀態發送即時通訊訊息,而在討論與交易有關的內容時才以加密狀態發送即時通訊訊息,藉此可以使得電子裝置不用每次發送即時通訊訊息都進行加密及解密,可以降低系統複雜度卻又不失系統安全性。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如第六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步驟包含:
步驟S21: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
步驟S23:發送支付請求命令;
步驟S25: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
步驟S27:確認支付密碼;
步驟S29: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
步驟S211: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
步驟S213:發送支付確認命令;以及
步驟S215:進行支付。
本實施例之系統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與此不再贅述。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執行時之流程,請參閱搭配第六圖及第七A圖~第七D圖並搭配第二圖。當要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支付時,將執行步驟S21至步驟S215。
於步驟S21中,執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第一電子裝置10開啟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並執行一即時通訊頁面70,透過即時通訊頁面70,第一電子裝置10與第二電子裝置50進行即時通訊。
於步驟S23中,發送支付請求命令,第一電子裝置10發送一支付請求命令95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支付請求命令95至第二電子裝置50,如第七A圖所示,當第二電子裝置50以一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開啟該即時通訊頁面70,於即時通訊頁面70顯示支付請求命令95。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第七A圖所示,透過第二電子裝置50點擊一確認按鍵951後即執行步驟S25。而當點擊拒絕按鍵953則拒絕支付。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透過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確認命令後即執行步驟S25。
於步驟S25中,發送支付金額及支付密碼,透過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輸入一支付金額及一支付密碼後,第二電子裝置50即發送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至伺服裝置30。
進一步而言,如第七B圖所示,透過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支付密碼707及支付金額705後,第二電子裝置50即發送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至伺服裝置3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伺服裝置30發送第二電子裝置50對應之第二帳戶之帳戶餘額709至第二電子裝置50,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顯示帳戶餘額709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帳戶之帳戶餘額709顯示於即時通訊頁面70。
於步驟S27中,確認支付密碼,伺服裝置30依據所接收到之支付密碼707判斷支付密碼707對應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
於步驟S29中,發送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金額發送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至第一電子裝置10。
於步驟S211中,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如第七C圖所示,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之一訊息狀態905於即時通訊頁面70,其中訊息狀態905為第一狀態,用以表示目前為支付中,第一狀態可用文字、符號、圖案表示。
於步驟S213中,發送支付確認命令,第一電子裝置10依據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確認命令至伺服裝置3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第七BC圖所示,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點擊即時通訊頁面70上之確認按鍵901後,第一電子裝置10即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而當點即拒絕按鍵903時,則拒絕此次支付。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上輸入一確認指令(例如於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中輸入Y),第一電子裝置10即依據支付金額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而當發送一拒絕指令(例如於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中輸入N)時,則拒絕此次支付。
於步驟S215中,進行支付,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其支付之方式可為伺服裝置30從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第一帳戶;或是伺服裝置30從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信用卡中轉出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第一帳戶,或是伺服裝置30發送支付確認命令至另一伺服裝置(例如金融機構之伺服裝置),另一伺服裝置依據支付確認命令從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第二帳戶轉出對應支付確認命令之支付金額之金額至第一電子裝置10所對應之第一帳戶;亦可為其他支付之方式。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第七D圖所示,當完成支付後伺服裝置發送一支付完成命令至第一電子裝置10及第二電子裝置50接收到支付完成命令後,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及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將訊息狀態905設定為第二狀態,其中第二狀態用以表示目前支付完成,第二狀態可用文字、符號、圖案表示。
於此即完成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藉由本實施例,可以由賣方主動於即時通訊中發起支付並要求買方進行支付,藉此提升交易的便利性。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5,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為一第一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一加密資訊至伺服裝置30。於步驟S27中,伺服裝置30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一加密資訊取得支付金額705及支付密碼707後,伺服裝置30依據所接收到之支付密碼707判斷支付密碼707對應第二電子裝置50所對應之一第二帳戶。於步驟S29中,伺服裝置30依據支付金額取得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並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為一第二加密資訊,並發送第二加密資訊至第一電子裝置10。於步驟S211中,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資訊取得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即顯示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及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之一訊息狀態905於即時通訊頁面70。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可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為一第二加密訊息並發送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第二加密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訊息取得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並如第八圖所示,顯示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於即時通訊頁面70。藉此,買賣雙方可以藉由第二即時通訊訊息進行聯絡,以討論有交易細節或交易金額等,且由於第二即時通訊訊息是加密演算法進行加密後傳輸,可以使得討論交易細節及交易金額時的內容不會被有心人士竊取,進一步的提升交易安全性。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如第九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流程更包含步驟S22。
於步驟S22中,發送交易進行命令,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一交易進行命令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進行交易命令至第二電子裝置50或第一電子裝置10,當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進行交易命令及第二電子裝置50或第一電子裝置10接收該進行交易命令後,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為一第二加密訊息並發送至伺服裝置30,伺服裝置30發送第二加密訊息至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103或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503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第二加密訊息取得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3。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2,是於即時通訊頁面70點擊一交易進行按鍵或於即時通訊頁面70之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1輸入交易進行指令後,第一電子裝置10或第二電子裝置50發送交易進行命令。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之第一帳號關聯於第一帳戶,第二電子裝置50之第二帳號關聯於第二帳戶。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帳戶及第二帳戶可為銀行帳戶、電子錢包帳戶、信用卡帳戶、數位帳戶或其他紀錄有帳戶擁有者擁有之金額之帳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本發明係實為一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利用者,應符合我國專利法所規定之專利申請要件無疑,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至感為禱。
10‧‧‧第一電子裝置101‧‧‧顯示單元103‧‧‧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30‧‧‧伺服裝置50‧‧‧第二電子裝置501‧‧‧顯示單元503‧‧‧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70‧‧‧即時通訊頁面701‧‧‧即時訊息輸入視窗703‧‧‧帳戶餘額705‧‧‧支付金額707‧‧‧支付密碼709‧‧‧帳戶餘額90‧‧‧第一即時通訊訊息901‧‧‧接受按鍵903‧‧‧拒絕按鍵905‧‧‧訊息狀態93‧‧‧第二即時通訊訊息95‧‧‧支付請求命令951‧‧‧接受按鍵953‧‧‧拒絕按鍵
第一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 第二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系統示意圖; 第三A圖~第三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示意圖,用以示意交易進行之流程; 第四圖:其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示意圖,用以示意第二即時通訊訊息; 第五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 第六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 第七A圖~第七D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示意圖,用以示意交易進行之流程; 第八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示意圖,用以示意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以及 第九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

Claims (12)

  1. 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包含:以一第一電子裝置執行一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並開啟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一即時通訊頁面,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同時以該第一電子裝置對應之一第一帳號登入一伺服裝置,其中透過該即時通訊頁面,該第一電子裝置與一第二電子裝置進行即時通訊;透過該第一電子裝置於該即時通訊頁面輸入一支付金額及一支付密碼,並發送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至登入後之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判斷該支付密碼對應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對應之該第一帳號關聯之一第一帳戶後,該伺服裝置依據該支付金額發送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至該第二電子裝置;當該第二電子裝置以一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開啟該即時通訊頁面時,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係利用該第二電子裝置對應之一第二帳號登入該伺服裝置,且該第二電子裝置於該即時通訊頁面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一訊息狀態,其中該訊息狀態為一第一狀態;該第二電子裝置依據該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確認命令至該伺服裝置;以及依據該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
  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為一第一加密資訊,並發送該第一加密資訊至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該第一加密資訊取得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
  3.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2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中該伺服裝置以該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為該第二加密資訊,並發送該第二加密資訊至該第二電子裝置,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該解密演算法解密該第二加密資訊,並於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該即時通訊頁面中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該訊息狀態。
  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該方法更包含:於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一第二加密訊息;發送該第二加密訊息至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以及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該加密訊息取得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並顯示於該即時通訊頁面。
  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於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之步驟前,該方法更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發送一進行交易命令至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發送該進行交易命令至該第二電子裝置或該第一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發送該進行交易命令及該第二電子裝置或該第一電子裝置或接收該進行交易命令後,該第一 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該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該第二加密訊息。
  6.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於依據該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之步驟後,該方法更包含:於該即時通訊頁面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該訊息狀態為一第二狀態。
  7. 一種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包含:以一第一電子裝置執行一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並開啟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一即時通訊頁面,其中透過該即時通訊頁面,該第一電子裝置以對應之一第一帳號與一第二電子裝置以對應之一第二帳號,登入一伺服裝置並進行即時通訊;該第一電子裝置發送一支付請求命令至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發送該支付請求命令至該第二電子裝置;當該第二電子裝置以一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開啟該即時通訊頁面時,於該即時通訊頁面顯示該支付請求命令;於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該即時通訊頁面輸入一支付金額及一支付密碼,並發送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至登入後之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判斷該支付密碼對應該第二電子裝置所對應之該第二帳號關聯之一第二帳戶後,該伺服裝置發送依據該支付金額發送一第一即時通訊訊息至該第一電子裝置;於該即時通訊頁面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一訊息狀態,其中該訊息狀態為一第一狀態; 該第一電子裝置依據該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確認命令至該伺服裝置;以及依據該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
  8.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為一第一加密資訊,並發送該第一加密資訊至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該第一加密資訊取得該支付金額及該支付密碼。
  9.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9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其中該伺服裝置以該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為該第二加密資訊,並發送該第二加密資訊至該第一電子裝置,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該解密演算法解密該第二加密資訊,並於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該即時通訊頁面中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及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一訊息狀態,其中該訊息狀態為一第一狀態。
  10.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該方法更包含:於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一第二即時通訊訊息;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一第二加密訊息;發送該第二加密訊息至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以及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一解密演算法解密該加密訊息取得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並顯示於該即時通訊頁面。
  11.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1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於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輸入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之步驟前,該方法更包含: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發送一進行交易命令至該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發送該進行交易命令至該第二電子裝置或該第一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電子裝置或該第二電子裝置發送該進行交易命令及該第二電子裝置或該第一電子裝置接收該進行交易命令後,該第一即時通訊應用或該第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以該加密演算法加密該第二即時通訊訊息為該第二加密訊息。
  1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之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於依據該支付確認命令進行支付之步驟後,該方法更包含:於該即時通訊頁面顯示該第一即時通訊訊息之該訊息狀態為一第二狀態。
TW106105240A 2017-02-17 2017-02-17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TWI682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240A TWI682338B (zh) 2017-02-17 2017-02-17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240A TWI682338B (zh) 2017-02-17 2017-02-17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150A TW201832150A (zh) 2018-09-01
TWI682338B true TWI682338B (zh) 2020-01-11

Family

ID=6442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240A TWI682338B (zh) 2017-02-17 2017-02-17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23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748A (zh) * 2009-03-16 2009-08-12 陈金水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互动的实时赠予和满足个性化接受祝福礼品的实现方法
CN103246998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林翔堃 拍卖平台的出价式交易方法
US20160132860A1 (en) * 2014-11-12 2016-05-12 Line Bizplus P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cessing payment using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TW201631530A (zh) * 2015-02-17 2016-09-01 Hao-Xi Zhuang 以即時訊息通知之行動支付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748A (zh) * 2009-03-16 2009-08-12 陈金水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互动的实时赠予和满足个性化接受祝福礼品的实现方法
CN103246998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林翔堃 拍卖平台的出价式交易方法
US20160132860A1 (en) * 2014-11-12 2016-05-12 Line Bizplus P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cessing payment using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TW201631530A (zh) * 2015-02-17 2016-09-01 Hao-Xi Zhuang 以即時訊息通知之行動支付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150A (zh) 2018-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1310B2 (en) Shared application interface data through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10552820B2 (en) User-friendly transaction interface
KR101852935B1 (ko) 전자 화폐 거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90386984A1 (en)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through ultrasonic audio transmissions
JP6991211B2 (ja) 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に依存しない電子支払トークンの提供
US10679206B2 (en) Localized identifier broadcasts to alert users of available processes and retrieve online server data
AU2016296378A1 (en) Seamless transaction minimizing user input
US20220351185A1 (en) Automatic data pull requests using a secure communication link between online resources
KR20150073960A (ko) 전자 거래를 가능하게 하는 환경 및 방법
CN102938120A (zh) Ims交易支付系统
AU2013280355A1 (en) Payment authorization system
US20120173419A1 (en) Visual transactions
US10796330B2 (en) Channel and entity independent reward processing
US20160132873A1 (en) Secure data entry and display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A30453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recipient verification
US11356244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ing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and encryption for selective display of data
AU20162021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secure transaction between users
US20230316245A1 (en) Enabling user to user interactions in multi-user video conference applications
KR101957186B1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사용자들을 관여시키기 위한 플랫폼을 갖는 수집기 시스템
TWI682338B (zh) 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支付之方法
US10592898B2 (en) Obtaining a signature from a remote user
US113147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base sharding using dynamic IDs
US11663591B2 (en) Facilitation of real-time payment network transactions
KR20200032858A (ko) 암호화폐 온라인 안전거래 방법
US110872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te data trans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