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149B -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 Google Patents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149B
TWI682149B TW107144574A TW107144574A TWI682149B TW I682149 B TWI682149 B TW I682149B TW 107144574 A TW107144574 A TW 107144574A TW 107144574 A TW107144574 A TW 107144574A TW I682149 B TWI682149 B TW I682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light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331A (zh
Inventor
劉子安
溫照華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7144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214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1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33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方法,係先將兆赫波光線及輔助光線發射至目標物,以令該目標物將該兆赫波光線反射或穿透至第一偵測器,使該第一偵測器產生第一強度訊號,且令該輔助光線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而由第二偵測器接收並產生第二強度訊號,之後擷取該第一與第二強度訊號以整合成影像資訊,且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之目標資訊。

Description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光學成像技術,尤指一種提高成像準確性之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目前軟性觸控面板於製程開發之檢測中,需檢測大尺寸面板內微小尺寸且由多層薄膜製成之電極之電阻值,以利於改變製程參數,藉以提高良率。
此外,傳統以兆赫(THz)波掃描比兆赫解析度更小之電極尺寸的薄膜電極物品時,由於兆赫光點會涵蓋到非電極的區域,以反射式光學量測幾何為例,將造成量測的反射率並非真實電極區域的反射率,致使總反射率會失真,導致量測之電阻值較大,故會得到比真實電阻值高的片電阻資訊。
因此,如何克服習知技術之缺點,實為目前各界亟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種種缺失,本發明揭露一種成像系統,係包括:作用晶體,係用於產生兆赫波光線,並藉由導光元件將該兆赫波THz光線傳送至目標物,使該目標物反射或穿透該兆赫波光線;第一偵測器,係對應該作用晶體作配置,以接收該目標物反射或穿透出之兆赫波光線而產生第一強度訊號;輔助光源裝置,係將輔助光線發射至該目標物,使該輔助光線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第二偵測器,係對應該輔助光源裝置作配置,以接收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之輔助光線而產生第二強度訊號;以及訊號處理裝置,係對應該第一偵測器與第二偵測器作配置,以將該第一強度訊號與第二強度訊號整合成影像資訊,並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之目標資訊。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成像方法,係包括:將兆赫波光線及輔助光線發射至目標物;令該目標物將該兆赫波光線反射或穿透至第一偵測器,使該第一偵測器產生第一強度訊號,且令該輔助光線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而由第二偵測器接收,使該第二偵測器產生第二強度訊號;以及將該第一強度訊號與第二強度訊號整合成影像資訊,且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之目標資訊。
由上可知,本發明之成像方法與成像系統,主要藉由輔助光源裝置與第二偵測器所測得的第二強度訊號配合該第一強度訊號,以整合成影像資訊,且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目標物(如對可見光為透明之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故本發明能達到微小尺寸片電阻量測的目標,並由電阻值變化可判定透明電極結構是否具有缺陷或結構產生變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上」及「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視為本發明可實施之範疇。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方法所用之成像系統1之架構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成像方法係先將兆赫波光線及輔助光線發射至目標物2,以令該目標物2將該兆赫波光線反射至第一偵測器12,使該第一偵測器12產生第一強度訊號S1,且令該輔助光線穿透該目標物2而由該第二偵測器14接收,使該第二偵測器14產生第二強度訊號S2。之後,擷取該第一與第二強度訊號S1,S2以整合成影像資訊,且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2之目標資訊。
請配合參閱第2圖,所述之目標物2係為透明電極結構,其形成於大尺寸面板(面積為1000 mm ´1000 mm等級)內,且其導電薄膜尺寸為厚度<500 nm及最小線寬<300 μm。該目標物2係包含透明基板20(如PET材)、依序壓合於該基板20上之第一導電層21a、絕緣層22與第二導電層21b。
如第1圖所示,所述之成像系統1係包括:一主光源裝置10、一作用晶體11、一第一偵測器12、一輔助光源裝置13、一第二偵測器14、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15。
請配合參閱第3A及3B圖,所述之主光源裝置10係對應該作用晶體11作配置,以發射一主光線L0至該作用晶體11與該第一偵測器12。
於本實施例中,該主光源裝置10係為Ti-sapphire型雷射裝置,且該主光線L0係為高功率(約10 W)超短脈衝雷射。
再者,可於該主光源裝置10之光導路徑上配置一分光器30(如第3A及3B圖所示),以導引該主光線L0之第一部分L0’至該作用晶體11(如第3A圖所示),且導引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至該第一偵測器12(如第3B圖所示)。例如,於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之路徑上可配置分光鏡31a與反射鏡31b,以將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12(如第3B圖所示)。
又,可對應該分光器30(或其光導路徑上)配置有一時間延遲器32,以延遲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12之時間。例如,可透過該時間延遲器32調整該偏振分光鏡31a之位置(如第3B圖所示之位移方向X),使該偏振分光鏡31a延遲作用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
所述之作用晶體11係將雷射經非線性效應轉換為兆赫(THz)波光線L1,並藉由導光元件(如透鏡組11a或反射鏡11b)將該兆赫波光線L1傳送至一目標物2,使該目標物2之上表面2b(如第2圖所示之下表面2a與上表面2b之相對關係)之第二導電層21b反射該兆赫波光線L1。
於本實施例中,該作用晶體11係為非線性晶體,如碲化鋅(ZnTe)晶體,以令該主光線L0之第一部分L0’經由柱狀透鏡10a(如第3A圖所示)產生線狀光源而激發大面積ZnTe晶體,致使產生該兆赫波光線L1(如線狀THz輻射),故該兆赫波光線L1可由該作用晶體11將雷射光轉換而成。於其它實施例中,該作用晶體11亦可為光導天線之構造。
再者,如第3A圖所示,對應該作用晶體11(或於其光導路徑上)可配置有一透鏡組11a(其可包含複數柱狀透鏡110),以導引該兆赫波光線L1聚焦至該目標物2。進一步,可依據空間條件,於該作用晶體11之光導路徑上(或兩柱狀透鏡110之間)配置至少一反射鏡11b,如第3A圖所示,以將該兆赫波光線L1導引至該柱狀透鏡110而聚焦於該目標物2上。
所述之第一偵測器12係對應該作用晶體11作配置,以接收該主光線L0之第二部分L0”與該目標物2反射出之兆赫波光線L1之電場而產生光電流,因而形成第一強度訊號S1。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偵測器12係包含天線陣列結構(如第3A圖所示),以得到該兆赫波光線L1之反射率(或穿透率)影像,供作為該第一強度訊號S1。於其它實施例中,該第一偵測器12之種類繁多,如包含電光晶體結構以得到該第一強度訊號S1,故無特別限制。
再者,對應該第一偵測器12可配置有至少一柱狀透鏡12a,以將該兆赫波光線L1從該目標物2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12。進一步,可依據空間條件,於該第一偵測器12之光導路徑上配置至少一反射鏡12b,如第3A圖所示,以將該兆赫波光線L1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12。
又,有關該兆赫波光線L1之相關設備配置,係可依據第3A及3B圖所示之分光器30與第一偵測器12所用之反射鏡12b及其它配備之相對位置,合組建置該成像系統1於同一場域空間中。
請配合參閱第3C圖,所述之輔助光源裝置13係將輔助光線L2發射至該目標物2,使該輔助光線L2從該目標物2之上面(如第2圖所示之上表面2b)穿透該目標物2。
於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光源裝置13係為紫外光(UV)雷射裝置,使該輔助光線L2係為紫外光。
再者,對應該輔助光源裝置13(或於其光導路徑上)可配置有一透鏡組13a(其可包含複數柱狀透鏡130),以導引該輔助光線L2聚焦至該目標物2,並將穿過該目標物2之輔助光線L2聚焦至該第二偵測器14上。進一步,可依據空間條件,於該輔助光源裝置13之光導路徑上配置至少一反射鏡13b,以將該輔助光源裝置13導引至該目標物2。
所述之第二偵測器14係對應該輔助光源裝置13作配置,以接收穿透該目標物2之輔助光線L2而產生第二強度訊號S2。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偵測器14係為紫外光偵測器,如線狀排列的電荷耦合裝置(Charge-coupled Device,簡稱CCD)。具體地,將紫外光雷射穿過該目標物2以聚焦於該第二偵測器14上,而得到高解析的空間影像,供作為該第二強度訊號S2。
又,有關該輔助光線L2之相關設備配置,係可依據第3A及3C圖所示之反射鏡13b及其它配備之相對位置,組合建置該成像系統1於同一場域空間中。
所述之訊號處理裝置15係對應該第一與第二偵測器12,14作配置,以擷取(如傳輸線連結方式及/或無線傳輸方式)該第一與第二強度訊號S1,S2而整合成影像資訊,並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2之目標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該訊號處理裝置15係配置於電腦主機15a中,且該第一偵測器12可透過一陣列式鎖向放大器(lock-in amplifier),搭配在雷射輸出後於分光鏡30與該作用晶體11間置放之一雷射振幅調制模組10b,如截光器(optical chopper),將該第一強度訊號S1傳輸至該訊號處理裝置15中。
再者,該訊號處理裝置15係基於該第一強度訊號S1而省略該第二強度訊號S2,以整合出該影像資訊,如低解析度的THz影像。
請配合參閱第4圖,模擬該兆赫波光線L1之單一THz光點(spot)k內涵蓋兩個電極(如第2圖所示之上表面2b之透明之第二導電層21b),假設各該電極之寬度w為20 mm,且該兩電極之間的距離t為60 mm,假設該電極(該第二導電層21b)的THz反射率R 0為0.5,假設基板反射率相當小,且假設各該光點k之高斯分布之半高寬(如單位區域長度D1,D2,此處可為成像面A(天線所接收的THz目標物區域)處二個天線之長度、或該光點k之直徑,且兩個測量區域之單位區域長度D1與非電極區域之單位區域長度D2相同)約為300 mm,若該第一偵測器12之天線陣列之間距約為解析度時(即二個圓形光點k坐落(成像)於該成像面A之二個天線上),則當該兆赫波光線L1於照射到該目標物2之兩個電極與非電極區時會反射到該天線陣列上,使該第一偵測器12產生二個目標點P1(如第4A-1圖所示之■係代表打到有電極上的光點,▲係代表打到沒有電極上的光點)或二個數據值,且該第一偵測器12所偵測出的目標(有電極區)反射率R,如下公式(1): R=R 0´B………………………………………………………………………(1) ,其中,B係為空間分布之修正函數,即該電極於光點內所占面積(兩個電極於光點k內之面積,即長度h,h’與寬度w所產生之面積,為簡化起見,以y=0處之1維空間來算,只要考慮寬度,因此為約0.04㎜)與光點所占面積(兩個光點k之圓面積),為簡化起見,以Y=0處之一維空間來算,只要考慮THz為高斯分布之有效寬度,因此為約0.31823 ㎜)相除,故該目標反射率R係為0.5´0.04/0.31823。
進一步,為了提高解析度,利用擬合法於成像空間進行補點,以於單位區域長度D1,D2內增加該THz影像所需的數據值,使其在相同單位區域之範圍0.3㎜內的數據值之數量(畫素)與UV所照射之同樣300 μm所產生的數據值數量(畫素)一致,即成像畫素(pixel)數目可同於UV光雷射所產生的成像pixel數目(或者,於該第一偵測器12中設置足夠密度的天線陣列結構,以偵測到所需的pixel數目),再計算THz光點所占的面積。
例如,預計電極可解析的目標點可基於300μm(單位區域長度D1,D2)與UV成像面之畫素相除,若該成像面之畫素為5μm(該訊號處理裝置15之內建資料庫,如採用紫外光之解析度),則預計電極可解析的畫素為60個,故該訊號處理裝置15可依據內建資料庫(採用紫外光之解析度(畫素))將該目標反射率R’可補點成為以下公式(2): R’=rect(x/0.3)´0.5´0.4/0.31823……….. ……….. ……….. ……….. …….. (2) ,其中,rect(x/0.3)係為補點後之低解析度影像分布,如第4A-2圖所示之目標反射率R’所產生之目標點P1’之影像(如第4A-2圖所示,其■係代表打到有電極上的光點,▲係代表打到沒有電極上的光點)及其數據曲線圖(如第4A-3圖所示),俾供作為該THz影像資訊。
或者,該訊號處理裝置15可基於該第一與第二強度訊號S1,S2,以整合出該影像資訊。具體地,利用該第二強度訊號S2(高解析的空間影像)計算真實線寬(該金屬電極層或該第二導電層21b之線寬度w)所占的一維空間面積(亦即所佔的有效長度),再將其與低解析度的THz影像數據進行數據相乘,並除以修正函數(即公式(1)之B),即可得到高解析度的一維THz影像。
例如,該輔助光線L2(如紫外光)於掃描該目標物2後會得到高解析的輔助反射率I(其可由穿透率推知),如第4B-1圖所示之目標點P2(▲為畫素點),且該輔助反射率I之公式(3)如下: I= rect(x/0.02)±rect[(x-0.03)/0.02] ………..……..………..………..………..(3) ,其中,rect(x/0.02)及rect(x-0.03/0.02)係為該第二偵測器14之CCD之接收埠之圖形數據,且該輔助反射率I之數據曲線圖係如第4B-2圖所示。接著,將該輔助反射率I之影像數據(如第4B-2圖所示)與該低解析度的THz影像數據(如第4A-3圖所示)相乘並除以修正函數B,則可得到高解析的THz反射率(即校正後之目標反射率R”),其公式(4)如下: R”=R 0´I/B…..….………………..….……………..….……..….……………(4) ,且其所對應之影像(如第4B-3圖所示之校正後目標點P2”,且■係代表電極區域,▲及●為其他非電極區域之畫素點)及其數據曲線圖(如第4B-4圖所示),俾供作為該THz影像資訊。
於其它實施例中,若該第一偵測器12之天線陣列之數量增多,即間距小於THz光點大小(或稱THz解析度)時(即一個圓形光點坐落於多個矩形天線上,或照射相同單位區域長度D1,D2內產生的影像平面上具有多個天線),故當該兆赫波光線L1於照射到該目標物2之兩個電極時會反射到該天線陣列上,使該第一偵測器12會產生高斯分布(如第4C-1圖所示)之多個目標點P3(如第4C-2圖所示之每一300μm會有多個(此示意圖中以五個為例)天線,且■係代表電極區域所成像的畫素點,□為非電極區域所成像的畫素點),且該第一偵測器12所偵測出的目標反射率R,如下公式(4):
Figure 02_image001
..................... ......... ....................... .... ...............(4) ,故先將該目標反射率R歸一化為最大值,使其公式(4)簡化為公式(1):R=R 0´B,因而該目標反射率R係為0.5´0.04/0.31823,以得到如第4C-3圖所示之目標點P3’之影像(■係代表電極處成像之畫素點,▲為其他區域之畫素點)。接著,利用擬合法於成像空間進行補點,計算THz光點所占的面積,故該訊號處理裝置15可依據內建資料庫(採用紫外光之解析度)將該目標反射率R’校正為公式(2),以得到校正後之較低解析度,如第4C-4圖所示之數據曲線圖及/或公式(2)所對應之影像(圖未示),俾供作為該THz影像資訊。同理地,進一步利用該輔助光線L2(如紫外光)於掃描該目標物2後會得到如公式(3)之高解析的輔助反射率I(其可由穿透率推知),再以公式(4)可得到高解析的THz反射率(即校正後之目標反射率R”),且其所對應之影像(如第4D-1圖所示之校正後目標點示意圖P4”,且■係代表電極區域的影像畫素點,▲及●為非電極區域的影像畫素點)及其數據曲線圖(如第4D-2圖所示),俾供作為該THz影像資訊。
因此,不論該第一偵測器12之天線陣列之數量多寡(其間距等於或小於解析度時),藉由內建資料庫校正後之目標反射率R’(基於該第一強度訊號S1而省略該第二強度訊號S2)或藉由該輔助光線L2進行校正之目標反射率R”(基於該第一強度訊號S1與該第二強度訊號S2)均可得到有效之影像資訊。
另外,反射率(或穿透率)與片電阻之電阻值R sh的關係式,可參考研討會IEEE 44th Photovoltaic Specialist Conference (PVSC), Washington, DC (2017)之P. Spinelli et al所發表 "High resolution THz scanning for optimiz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 opening process on doped Si surfaces,"之論文,如下公式(5):
Figure 02_image007
………………………………………...(5) ,其中,依據第5圖之基礎結構5,n係為基板50之折射率,Z 0係為空氣阻抗,E為穿透率(或反射率),i代表測量區域,ref代表參考區域,SL係為作用層51,光線射入該基礎結構5之測量區域之方向係為箭頭方向Z1(箭頭指示THz行進方向),光線射入該基礎結構5之參考區域之方向係為箭頭方向Z2(箭頭指示THz行進方向)。
因此,該訊號處理裝置15可將該兆赫波光線L1所形成之反射率(或穿透率)影像藉由公式(5)演算出該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故該目標資訊係包含該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成像方法與成像系統1,主要利用THz掃描以得到解析度較低的影像,再藉由UV光對應之高解析度的影像,以將兩者相乘並除以修正函數而得到真實解析度的影像,即將該第一強度訊號S1(或目標反射率R)進行補償校正以得到校正後之目標反射率R’,R”所對應之解析度影像,故本發明之成像方法與成像系統1能演算出真實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因而達到小尺寸電極的片電阻值之量測的目標,並藉由電阻值變化可判定該目標物2是否具有缺陷或結構產生變化。
上述實施例係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成像系統 10‧‧‧主光源裝置 10a,110,12a,130‧‧‧柱狀透鏡 10b‧‧‧雷射振幅調制模組 11‧‧‧作用晶體 11a,13a‧‧‧透鏡組 11b,12b,13b,31b‧‧‧反射鏡 12‧‧‧第一偵測器 13‧‧‧輔助光源裝置 14‧‧‧第二偵測器 15‧‧‧訊號處理裝置 15a‧‧‧電腦主機 2‧‧‧目標物 2a‧‧‧下表面 2b‧‧‧上表面 20‧‧‧基板 21a‧‧‧第一導電層 21b‧‧‧第二導電層 22‧‧‧絕緣層 30‧‧‧分光器 31a‧‧‧分光鏡 32‧‧‧時間延遲器 5‧‧‧基礎結構 50‧‧‧基板 51‧‧‧作用層 A‧‧‧成像面 D1,D2‧‧‧單位區域長度 k‧‧‧光點 h,h’‧‧‧長度 w‧‧‧寬度 t‧‧‧距離 L0‧‧‧主光線 L0’‧‧‧第一部分 L0”‧‧‧第二部分 L1‧‧‧兆赫波光線 L2‧‧‧輔助光線 P1,P1’, P2,P2”,P3,P3’,P4”‧‧‧目標點 R,R’,R”‧‧‧目標反射率 I‧‧‧輔助反射率 S1‧‧‧第一強度訊號 S2‧‧‧第二強度訊號 X‧‧‧位移方向 Z1,Z2‧‧‧箭頭方向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架構方塊圖。
第2圖係為應用本發明之成像方法之目標物的剖面示意圖。
第3A圖係為第1圖的局部系統配置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1圖的局部系統配置示意圖。
第3C圖係為第1圖的局部系統配置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方法的兆赫光點與目標物之相對關係示意圖。
第4A-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第一偵測器所產生之目標點之影像示意圖。
第4A-2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校正後所產生之目標點之第一實施例之影像示意圖。
第4A-3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補點後所產生之第一實施例之數據曲線圖。
第4B-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第二偵測器所產生之目標點之影像示意圖。
第4B-2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第二偵測器所產生之數據曲線圖。
第4B-3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校正後所產生之目標點之第一實施例之影像示意圖。
第4B-4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校正後所產生之第一實施例之數據曲線圖。
第4C-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第一偵測器所產生之目標點之數據曲線圖。
第4C-2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第一偵測器所產生之目標點之影像示意圖。
第4C-3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歸一化與補點後所產生之目標點之第二實施例之影像示意圖。
第4C-4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歸一化與補點後所產生之第二實施例之數據曲線圖。
第4D-1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校正後所產生之目標點之第二實施例之影像示意圖。
第4D-2圖係為本發明之成像系統之訊號處理裝置於校正後所產生之第二實施例之數據曲線圖。
第5圖係為應用本發明之成像方法之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公式中所採用之基礎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1‧‧‧成像系統
10‧‧‧主光源裝置
11‧‧‧作用晶體
12‧‧‧第一偵測器
13‧‧‧輔助光源裝置
14‧‧‧第二偵測器
15‧‧‧訊號處理裝置
2‧‧‧目標物
S1‧‧‧第一強度訊號
S2‧‧‧第二強度訊號

Claims (24)

  1. 一種成像系統,係包括:主光源裝置,係用以發射主光線;作用晶體,係對應該主光源裝置作配置,以將該主光線轉換成兆赫波光線,並藉由導光元件將該兆赫波光線傳送至目標物,使該目標物反射或穿透該兆赫波光線;第一偵測器,係對應該作用晶體作配置,以接收該目標物反射或穿透出之兆赫波光線而產生第一強度訊號;輔助光源裝置,係將輔助光線發射至該目標物,使該輔助光線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第二偵測器,係對應該輔助光源裝置作配置,以接收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之輔助光線而產生第二強度訊號;以及訊號處理裝置,係對應該第一偵測器與第二偵測器作配置,以將該第一強度訊號與第二強度訊號整合成影像資訊,並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之目標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目標物係為電極結構,且該目標資訊係包含該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作用晶體係為非線性晶體或光導天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兆赫波光線係為該作用晶體將雷射光轉換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一偵測器係包含天線陣列結構或電光晶體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輔助光線係為紫外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第二偵測器係為紫外光偵測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其中,該主光源裝置復發射該主光線至該第一偵測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復包括分光器,係對應該主光源裝置作配置,以導引該主光線之第一部分至該作用晶體,且導引該主光線之第二部分至該第一偵測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復包括時間延遲器,係對應該分光器作配置,以延遲該主光線之第二部分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之時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復包括透鏡組,係對應該作用晶體作配置,以導引該兆赫波光線至該目標物。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系統,復包括透鏡組,係對應該輔助光源裝置作配置,以導引該輔助光線至該目標物。
  13. 一種成像方法,係包括:提供主光源裝置,以發射主光線;將該主光線轉換成兆赫波光線;將該兆赫波光線及輔助光線發射至目標物;令該目標物將該兆赫波光線反射或穿透至第一偵測器,使該第一偵測器產生第一強度訊號,且令該輔助光線穿透或反射該目標物而由第二偵測器接收,使該第二偵測器產生第二強度訊號;以及 將該第一強度訊號與第二強度訊號整合成影像資訊,且將該影像資訊轉換成該目標物之目標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目標物係為電極結構,且該目標資訊係包含該電極結構之片電阻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兆赫波光線係藉由作用晶體將雷射光轉換而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作用晶體係為非線性晶體或光導天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第一偵測器係包含天線陣列結構或電光晶體結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輔助光線係為紫外光。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第二偵測器係為紫外光偵測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其中,該主光源裝置係發射該主光線至作用晶體與該第一偵測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復包括提供分光器,以導引該主光線之第一部分至該作用晶體,且導引該主光線之第二部分至該第一偵測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復包括提供時間延遲器,以延遲該主光線之第二部分導引至該第一偵測器之時間。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復包括提供透鏡組,以導引該兆赫波光線至該目標物。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像方法,復包括提供透鏡組,以導引該輔助光線至該目標物。
TW107144574A 2018-12-11 2018-12-11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TWI682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574A TWI682149B (zh) 2018-12-11 2018-12-11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574A TWI682149B (zh) 2018-12-11 2018-12-11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2149B true TWI682149B (zh) 2020-01-11
TW202022331A TW202022331A (zh) 2020-06-16

Family

ID=6994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574A TWI682149B (zh) 2018-12-11 2018-12-11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21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6930B2 (en) * 2004-01-19 2008-02-05 David Alexander Crawley Terahertz radiation sensor and imaging system
CN202024958U (zh) * 2011-04-01 2011-11-02 深圳大学 一种太赫兹波成像装置
CN104764713A (zh) * 2015-04-06 2015-07-08 何赟泽 太赫兹瞬态热成像检测和层析成像系统及方法
TWI553294B (zh) * 2014-11-05 2016-10-11 Univ Nat Taiwan 干涉式光學成像裝置、其應用之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6930B2 (en) * 2004-01-19 2008-02-05 David Alexander Crawley Terahertz radiation sensor and imaging system
CN202024958U (zh) * 2011-04-01 2011-11-02 深圳大学 一种太赫兹波成像装置
TWI553294B (zh) * 2014-11-05 2016-10-11 Univ Nat Taiwan 干涉式光學成像裝置、其應用之系統及方法
CN104764713A (zh) * 2015-04-06 2015-07-08 何赟泽 太赫兹瞬态热成像检测和层析成像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331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7924B2 (en) Beam scanning im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928608B2 (en) Touch screen,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touch object in touch system
TW492243B (en) Contact image sensor with light guide
US6888141B2 (en) Radiation sensor with photo-thermal gain
US8841616B2 (en) Terahertz wave detect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device
CN101871814A (zh) 太赫兹脉冲能量的泵浦电光测量方法
US7541595B2 (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radi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radiation detecting system and laser processing method
Yi et al. X-ray-to-visible light-field detection through pixelated colour conversion
WO2022022747A1 (zh) 一种扫描器以及应用该扫描器的同轴和非同轴雷达系统
US20230137266A1 (en) Quantum electromagnetic field sensor and imager
JP2002039716A (ja) 距離画像入力装置
JP2006132970A (ja) 比吸収率測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721476B2 (ja) 放射線検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018336A (zh) 光偵測裝置及生理特徵偵測識別方法
CN104241436B (zh) 一种x射线探测基板及其制备方法、x射线探测设备
TWI682149B (zh) 成像方法及成像系統
JP2007147370A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WO2022127212A1 (zh) 一种三维扫描测距装置及方法
TWI284729B (en) Acquiring method of film thickness
CN102998261B (zh) 一种基于太赫兹波伪热光源的成像装置
US7420146B1 (en) Laser beam monitor and control method
US661404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20230117589A1 (en) Optical device allowing the angular emission pattern of a light source of finite area to be rapidly measured
CN112683817A (zh) 光谱分析装置
CN102650549B (zh) 点格分光镜调制的基于fpa的非制冷热成像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