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681B -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681B
TWI680681B TW107123397A TW107123397A TWI680681B TW I680681 B TWI680681 B TW I680681B TW 107123397 A TW107123397 A TW 107123397A TW 107123397 A TW107123397 A TW 107123397A TW I680681 B TWI680681 B TW I6806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tation
master
device list
master controlle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201A (zh
Inventor
闕正豪
Jheng Hao Cyue
Original Assignee
小白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小白投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小白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3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0681B/zh
Priority to CN201910589364.0A priority patent/CN110881188A/zh
Priority to US16/502,550 priority patent/US2020001514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6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2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1Time-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3Access point logical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一第一工作站(AP1)、一第二工作站(AP2)及一第三工作站(AP3),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接後,而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時,該第三工作站(AP3)係能透過該主控制器(Master)來傳遞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進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使具有判斷選擇連線品質較佳之效能。

Description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尤指一種可運用於無線網路上,使具有判斷選擇連線品質較佳之效能,而適用於無線網路通訊或類似之系統者。
目前的無線網路大都是透過無線路由器來當連上網路的閘門,而有些使用者為了擴大無線網路的覆蓋範圍就會購買如無線接取器(AP)或無線中繼器(Repeater)來進行擴充,但是一般無線網路都需要透過認證才能登錄連線上網,因此,一但遠離原來使用的接取器(AP)或中繼器(Repeater)時,該無線裝置就會出現斷線現象而無法連線上網,就算附近有其它的接取器(AP)或中繼器(Repeater),但無線裝置就是無動於衷不會進行連線,因為使用者的無線裝置並沒有經過新的接取器(AP)或中繼器(Repeater)認證過,所以使用者的無線裝置不會自行連接新的中繼器(Repeater),除非是使用者自行於無線裝置上手動輸入新的中繼器(Repeater)的名稱(UUID)及密碼,新的中繼器(Repeater)才會允許無線裝置來上傳連結(Uplink)以連線上網。
加上目前使用者的無線裝置設計,為了儘可能地讓使用者保持連線,所以即使與接取器(AP)或中繼器(Repeater)的無線連線品質已經十分的不好,只要是還可以連線的情況下,使用者的無線裝置就會儘可能地 保持連線。而這也造成了即使附近有其它可用(已通過認證)且強度較好的接取器(AP)或中繼器(Repeater)存在,但使用者的無線裝置還是不會進行切換,因為正在使用中的連線並未到達完全沒有信號的情況。
因此,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種具有選擇連線品質較佳之效能的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令使用者可輕易完成操作及安裝,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為本發明人所欲研發之發明動機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一第一工作站(AP1)、一第二工作站(AP2)及一第三工作站(AP3),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接後,而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時,該第三工作站(AP3)係能透過該主控制器(Master)來傳遞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進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使具有判斷選擇連線品質較佳之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者。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中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進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步驟中的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係設定為第一條件是有線(Cable)連接,而第 二條件是無線(Wireless)連接,第三條件是連線距離及連線速度,使具有優先順序來決定進行連結(Uplink)之功能,讓連線效果能達到最佳狀態,進而增加整體之最佳化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一第一工作站(AP1)、一第二工作站(AP2)及一第三工作站(AP3),且該第一工作站(AP1)係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其主要步驟如下: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另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並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識別碼(UUID);而該主控制器(Master)掃描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時,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且該主控制器(Master)再將收到的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以及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進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 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惟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10‧‧‧主控制器(Master)
20‧‧‧第一工作站(AP1)
30‧‧‧第二工作站(AP2)
40‧‧‧第三工作站(AP3)
S10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
S110‧‧‧另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並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 站(AP2)之識別碼(UUID)
S120‧‧‧而該主控制器(Master)掃描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時,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
S130‧‧‧且該主控制器(Master)再將收到的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
S14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
S200‧‧‧而該第二工作站(AP2)發現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距離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速度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重新選擇與該第三工作站(AP3)連線
S300‧‧‧而該第二工作站(AP2)發現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距離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速度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維持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主要步驟流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選擇重新與該第三工作站(AP3)連線之步驟流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維持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之步驟流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工作站(AP2)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之架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工作站(AP2)與該第三工作站(AP3)連線之架構示意圖。。
請參閱第1~5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示意圖,而本發明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的最佳實施方式係運用於無線網路的連線品質上,藉以改善現有無線網路連線品質不佳的詬病,使具有優先順序來決定進行連結(Uplink)之功能,讓連線效果能達到最佳狀態。
而本發明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10、一第一工作站(AP1)20、一第二工作站(AP2)30及一第三工作站(AP3)40,且該第一工作站(AP1)20係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其中該主控制器(Master)10 係為具網路功能的設備,且該設備為無線功能的電腦、手持式移動設備、無線路由器(Router)、存取點(Access Point)、中繼器(Repeater)、延長器(Extender)或無線客戶端(Client)等其中任一種,另該第一工作站(AP1)20、第二工作站(AP2)30及第三工作站(AP3)40係為具網路功能的設備,且該設備為無線功能的電腦、手持式移動設備、無線路由器(Router)、存取點(Access Point)、中繼器(Repeater)、延長器(Extender)或無線客戶端(Client)等其中任一種。而上述之該無線客戶端(Client)係指具有無線功能的個人電腦(PC)、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平板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筆記型電腦(Note Book)、智慧型行動電話(Mobile phone)及掌上型電腦(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及具有無線功能的網路模塊(WI-FI module)等其中任一者。
首先進行的步驟S10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當除了該第一工作站(AP1)20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外,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也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而該第一工作站(AP1)20與該第二工作站(AP2)30係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選擇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其中該第一工作站(AP1)2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與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的判斷條件係設定為第一條件是有線(Cable)連接,而第二條件是無線(Wireless)連接,第三條件是連線距離及連線速度,但是首要的是該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必須存有欲連線的工作站(AP)之識別 碼(UUID)才行,否則只會連線到該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存有識別碼(UUID)的工作站(AP)。而完成上述步驟S10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1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10另該第三工作站(AP3)40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及第二工作站(AP2)30之間,並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且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識別碼(UUID);當該第三工作站(AP3)40出現在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及第二工作站(AP2)30之間時,而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識別碼(UUID),所以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就能在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及該第二工作站(AP2)30之間依據判斷條件來決定那一個工作站(AP)的連線效果能達到最佳狀態,便於那一個工作站(AP)進行連結(Uplink),因此,當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的判斷條件發現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乃是最佳狀態,便選擇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進行連線。而完成上述步驟S11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2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20而該主控制器(Master)10掃描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40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及第二工作站(AP2)30之間時,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40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另當該第三工作站(AP3)40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後,而該主控制器(Master)10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40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10及第二工作站(AP2)30之間時,但 是該第二工作站(AP2)30卻未選擇較近的第三工作站(AP3)40進行連線,所以該主控制器(Master)10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40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10,讓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能具有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而完成上述步驟S12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3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30且該主控制器(Master)10再將收到的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30,使該第二工作站(AP2)30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當該主控制器(Master)10收到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後,再將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30,讓該第二工作站(AP2)30能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而知道有第三工作站(AP3)40之連線點,且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以便發現有該第三工作站(AP3)40之連線點。而完成上述步驟S13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4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4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再次進行掃描後,且發現有該第三工作站(AP3)40時,該第二工作站(AP2)30便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而該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係設定為第一條件是有線(Cable)連接,而第二條件是無線(Wireless)連接,第三條件是連線距離及連線速度,使具有判 斷選擇連線品質較佳之效能。
而完成上述之步驟S140後,該第二工作站(AP2)30係具有兩種之選項,其中第一種為步驟S14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後,進行之步驟為該步驟S200而該第二工作站(AP2)30發現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距離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速度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重新選擇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連線;也就是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於掃描後發現有該第三工作站(AP3)40後,便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進行評估,而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發現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距離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速度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將原先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的狀態先行斷開,再重新選擇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進行連線。
另第二種為步驟S140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後,進行之步驟為該步驟S300而該第二工作站(AP2)30發現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距離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速度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維持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連線;也就是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於掃描後發現有該第三工作站(AP3)40後,便依據 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進行評估,而當該第二工作站(AP2)30發現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距離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速度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40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維持與原該主控制器(Master)10的連線狀態。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5)

  1. 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一第一工作站(AP1)、一第二工作站(AP2)及一第三工作站(AP3),且該第一工作站(AP1)係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其主要步驟如下: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另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並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識別碼(UUID);而該主控制器(Master)掃描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時,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且該主控制器(Master)再將收到的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以及而該第二工作站(AP2)發現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距離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速度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重新選擇與該第三工作站(AP3)連線。
  2. 一種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主要係用於無線網路上,而無線網路係包括有一主控制器(Master)、一第一工作站(AP1)、一第二工作站(AP2)及一第三工作站(AP3),且該第一工作站(AP1)係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其主要步驟如下: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已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並無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另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並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且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裝置列表(DEVICE LIST)中係設有該第二工作站(AP2)之識別碼(UUID);而該主控制器(Master)掃描發現該第三工作站(AP3)係位於該主控制器(Master)及第二工作站(AP2)之間時,即通知該第三工作站(AP3)係將其識別碼(UUID)傳遞至該主控制器(Master);且該主控制器(Master)再將收到的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傳遞給該第二工作站(AP2),使該第二工作站(AP2)在收到該第三工作站(AP3)之識別碼(UUID)後能再次進行掃描;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以及而該第二工作站(AP2)發現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距離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距離近,且與該主控制器(Master)的連線速度比與該第三工作站(AP3)的連線速度來得快,即維持與該主控制器(Master)連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中當該第二工作站(AP2)再次進行掃描後,並依據其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來重新進選擇欲進行之連線點步驟中的裝置列表(DEVICE LIST)之判斷條件係進一步設定為第一條件是有線(Cable)連接,而第二條件是無線(Wireless)連接,第三條件是連線距離及連線速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中該主控制器(Master)係進一步為具網路功能的設備,且該設備為無線功能的電腦、手持式移動設備、無線路由器(Router)、存取點(Access Point)、中繼器(Repeater)、延長器(Extender)或無線客戶端(Client)等其中任一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其中該第一工作站(AP1)、第二工作站(AP2)及第三工作站(AP3)係進一步為具網路功能的設備,且該設備為無線功能的電腦、手持式移動設備、無線路由器(Router)、存取點(Access Point)、中繼器(Repeater)、延長器(Extender)或無線客戶端(Client)等其中任一種者。
TW107123397A 2018-07-06 2018-07-06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TWI680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397A TWI680681B (zh) 2018-07-06 2018-07-06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CN201910589364.0A CN110881188A (zh) 2018-07-06 2019-07-02 无线网络通讯连线方法
US16/502,550 US20200015149A1 (en) 2018-07-06 2019-07-03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397A TWI680681B (zh) 2018-07-06 2018-07-06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0681B true TWI680681B (zh) 2019-12-21
TW202007201A TW202007201A (zh) 2020-02-01

Family

ID=6910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397A TWI680681B (zh) 2018-07-06 2018-07-06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5149A1 (zh)
CN (1) CN110881188A (zh)
TW (1) TWI680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50996A1 (en) * 2019-03-26 2022-05-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8980A1 (en) * 2001-06-27 2005-04-28 Mikko Olkkonen Ad hoc network discovery menu
US20070177576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Niels Thybo Johansen Communicating metadata through a mesh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4313A (zh) * 2004-10-20 2006-04-2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9258712B2 (en) * 2012-09-04 2016-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9185745B2 (en) * 2012-11-06 2015-11-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lay operation in Wi-Fi networks
US9706383B2 (en) * 2013-01-04 2017-07-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figuring a mobile wireless hotspot
JP6385078B2 (ja) * 2014-03-05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320818B (zh) * 2014-10-27 2018-02-23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中继器的终端连接管理机制
US11272361B2 (en) * 2015-03-30 2022-03-08 Arris Enterprises Llc Zero-touch onboarding in a network
TWI589169B (zh) * 2015-09-18 2017-06-21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804024A (zh) * 2015-12-03 2017-06-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35386B (zh) * 2016-12-21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8173725A (zh) * 2017-12-26 2018-06-15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8980A1 (en) * 2001-06-27 2005-04-28 Mikko Olkkonen Ad hoc network discovery menu
US20070177576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Niels Thybo Johansen Communicating metadata through a mesh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201A (zh) 2020-02-01
US20200015149A1 (en) 2020-01-09
CN110881188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1698B2 (en) Dedicated backhaul for whole home coverage
US10327184B2 (en) Handoffs between access points in a Wi-Fi environment
US9723518B2 (en) Network offload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40192221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server, network system, and handover method
US8755353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onnection of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s
CN106332201A (zh) 一种无线热点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5518682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30055501A (ko) 액세스 포인트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5933942A (zh) 频段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454982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KR20160039573A (ko) 단말이 랜덤 액세스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CN109392030A (zh) 一种在基站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无线网络
TWI680681B (zh) 無線網路通訊連線方法
JP7472203B2 (ja) 通信制御方法
KR102186849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부하 균형화 방법
WO2017024856A1 (zh) 一种控制面下行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377521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小区重定向方法及基站
JP463485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7920339A (zh) 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相关通信系统
KR102239919B1 (ko) 무선랜 기반의 강제 로밍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장치
US11134437B2 (en)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O2014113910A1 (zh) 一种接入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