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4313A -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4313A
CN1764313A CN 200410086976 CN200410086976A CN1764313A CN 1764313 A CN1764313 A CN 1764313A CN 200410086976 CN200410086976 CN 200410086976 CN 200410086976 A CN200410086976 A CN 200410086976A CN 1764313 A CN1764313 A CN 1764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ing point
wireless picking
numerical value
wireless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69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淩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 2004100869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4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76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方法是先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而后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以达到兼顾传输品质与安全性的功效。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选择兼具安全性与传输品质的无线撷取点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的普及与便利性,通过无线网络联机网络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无线网络中,使用者的电子装置是令其无线网络适配卡(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 card)联机一无线撷取点(WirelessAccess Point),以通过无线撷取点来连结网络传输数据。在无线网络中会有多个无线撷取点,各无线撷取点提供360度射频(RF)服务范围,以供于其范围内的使用者联机使用。在一无线网络中,使用者必须根据一些网络联机的状态信息,如网络讯号强度及无线撷取点的网络通讯负载,来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无线撷取点与使用者装置进行网络联机。因此,目前有多种已知技术是关于从无线网络中选择一适合的无线撷取点。
美国第2004/0137908号公开案中是利用代表使用者与无线撷取点间的联机传输品质数值及无线撷取点的流量负载来作为选择无线撷取点的依据。
美国第2004/0102192号公开案是呈现所有信道的无线通讯活动,并且允许使用者通过所呈现的讯息来选取无线撷取点。使用者依据讯号强度、讯号品质或信道的使用率来作为选取的标准。
美国第2003/0198202号公开案中以无线撷取点的流量负载来当作选取无线撷取点的依据。
美国第6,522881专利案中依据无线撷取点的通讯品质与负载程度来选择无线撷取点。
因此,前述的已知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主要评估因素皆是通讯品质。但无线网络中令人担心的即是它的安全性的问题。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中,数据是经空气传送的射频讯号,任何人均可撷取到空气中传送的数据。因此,目前无线网络的标准中,已提出多种加密技术来保护传送的数据。另外,除了数据的加密外,使用者对于无线撷取点的登入亦是一个需考虑到安全性的地方。在无线局域网络中,如果无线撷取点不需作任何认证,即可登入,则有可能发生外人通过无线撷取点联机内部网络的情况,因而有机密数据外泄的危险。
另外,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中,射频传递特性容易发生改变,例如因环境中的温度与气候的改变而变化等等。因此,前述已知方法会随这些变化来于联机后适时改变选择的无线撷取点。然而,有时射频传递特性的改变属于短暂性,例如因瞬间干扰而引起。此时,若因短暂性的变化时变换联机的无线撷取点,反而会使联机变成非常不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兼顾传输品质与安全性的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兼顾传输品质与安全性的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以避免因瞬间干扰而变换联机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联机品质稳定的功效。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装置,以避免因瞬间干扰而变换联机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联机品质稳定的功效。
于是,本发明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B)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及
(C)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另外,本发明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装置,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装置包括一第一评估单元、一第二评估单元及一第一判定单元;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用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该第二评估单元用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及该第一判定单元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的架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使用者端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端询问各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及
图5是是本实施例中定时量测联机品质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AP1、AP2、AP3无线撷取点
MH1、MH2、MH3、MH4、MH5、MH6、MH使用者端
10认证服务器
11网关器
21主系统
22天线
23射频电路
24数字电路
25界面
26选择装置
261第一评估单元
262第二评估单元
263第一判定单元
264第二判定单元
30~38、351~357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结合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1,本发明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无线网络中,尤其适用于特别要求安全性的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此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AP1、AP2、AP3、多个可通过对应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联机网络的使用者端MH1、MH2、MH3、MH4、MH5、MH6及一认证服务器(Authentication Server)10。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与认证服务器10皆连接至以太网络(Ethernet),使无线撷取点AP1、AP2、AP3可依设定联机至认证服务器10认证且亦可经网关器(gateway)11联机至其它网络,例如公众因特网通讯协议网络(Public IPNetwork)。应注意的是,为了说明方便,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仅披露三个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无线撷取点的数量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而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
本实施例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是由使用者端MH1、MH2、MH3、MH4、MH5、MH6执行。因而,各使用者端MH1、MH2、MH3、MH4、MH5、MH6分别具有一可无线连结对应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机(PDA)、Wi-Fi电话等。以下为说明方便以标号MH来代表各使用者端。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的各使用者端MH的大致具有一用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功能的主系统21、一天线22、一射频电路23、一数字电路24及一用以连接数字装置24与主系统21的接口25。
主系统21是电子设备的主机,而可包含主机板、硬盘、微处理器、显示器与输入装置等等。射频电路23用以经天线22接收来自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射频讯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讯号传送至选择装置24,及将数字讯号转换成射频讯号后经天线22送出。数字电路24用以提供多媒体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与协议(protocol)功能。例如,数字电路24扫描以获知周围环境所存在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数字电路24将为多媒体存取控制格式的数字讯号转换成数据流(data stream),以经接口25传送至主系统21;反之,亦可将经接口25自主系统21接收的数据流处理成多媒体存取控制格式后,以适合经射频电路23与天线22的格式传送出去。在此,由于前述构件21、22、23、24、25的功能广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且非本申请的改进重点,因而不在此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选择装置26结合于数字电路24中,使数字电路24具有选择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虽本实施例中将选择装置26结合于数字电路24中,然而亦可将选择装置26的功能以硬件或软件方式结合于电子设备中的其它构件中,例如主系统,而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
本实施例的选择装置26具有一第一评估单元261、一第二评估单元262、一第一判定单元263及一第二判定单元264。
第一评估单元261用以评估存在周围的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传输品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会定期广播一信标(Beacon),第一评估单元261利用来自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信标来评估个别的传输品质,以决定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所对应的一品质因子Aq的数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评估单元261是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S来代表传输品质。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传输品质亦可以噪声比(signal-to-noise)、包错误率(packet error rate,PER)或位错误率(bit error rate,BER)等等不同参数来衡量。
    表一
    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的范围     品质因子Aq的数值
    76%<S≤100%     4
    56%<S≤76%     3
    26%<S≤56%     2
    0%≤S≤26%     1
在此,先配合一范例来详细说明第一评估单元261的评估传输品质的方式。首先,设定品质因子Aq的数值为介于1~4的正整数,指1或2或3或4。另外,结合表一,若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的数值不大于100%但大于76%间时,第一评估单元261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等于4;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的数值不大于76%但大于56%间时,第一评估单元261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等于3;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的数值不大于56%但大于26%时,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等于2;及,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的数值不大于26%但不小于0%间时,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等于1。另外,由于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会定期广播信标,因而第一评估单元261一旦收到一新信标时,则会再重新评估提供此新信标的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对应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瞬间的干扰造成不客观的结果,第一评估单元261会将新信标的讯号强度指针S的数值与先前自相同的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所量测出所有讯号撷取点指针S的数值相加后,再取其平均值后,始依照平均值的数值来评估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
第二评估单元262用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首先说明目前适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加密方式大致可分别下列三种。
第一种利用非动态钥匙(以下以key来代表)来加密,例如WEP(WiredEquivalent Privacy)。WEP可以分成64-bit WEP及128-bit WEP,分别代表使用64-bit的shared RC4 keys及128-bit的shared RC4 keys。64-bit是由40-bit的key的数据加上24-bit的IV(initialization vector;初始向量)所组成,而在128-bit中,key的数据长度是104bit。WEP在对数据加密前,会先产生一32-bit的ICV(Integrity check value,完整性检查值),并且加在数据的后面,再一起跟shard RC4 key做X-OR的加密,之后将加密完的数据加上32-bit的IV header及ICV,再传送出去。其中,IVheader包含IV、Pad及Key ID。但由于WEP使用RC4的算法与24-bit的IV来做加密,并且无法对每个联机端或是使用者使用不同的钥匙,也无法动态的改变钥匙,因此,安全性仍然不够。
第二种为以动态钥匙加密且使用预先共享密钥匙(pre-share key)来进行使用者认证,例如WPA-PSK(Wi-Fi Protected Access Pre-Share Key)。在这种存取保护机制下,使用者只需要一个单一的特定密码,来登入每一个无线撷取点。因此,不同的密码便无法连接到同一个基站。该特定密码便称为预先共享密钥匙(pre-share key)。WPA-PSK加密方法通常采用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协议来进行加密。并且TKIP协议具有以下特性:使用48-bit的IV并且加入IV顺序规则(IV Sequencing Rules)、针对每个包使用不同的Key加密、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信息完整码,又称MICHAEL),以及Key的重新获得与分发机制。因此,第二种方式的安全性高于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是动态钥匙加密且利用一台Radius的认证服务器10进行使用者认证,如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及802.11i。WPA除前述WPA-PSK的加密功能外,还包含了支持使用Radius服务器来进行认证的功能,意即客户端可联机至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的认证服务器10来对使用者进行认证。另外,802.11i则可以说是包含了WPA,但是在802.11i的加密部分,将必须支持以AES为基础的两种加密算法,CCMP(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和WRAP(Wireless RobustAuthenticated Protocol)。
另外,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加密方式依据其本身的设定来决定,因而如图3,第二评估单元262会主动对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依序发出一加密规则的要求与一认证模式的要求,以询问其加密与认证方式。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在收到要求,亦会响应一加密规则的回复与一认证模式的回复,以告知第二评估单元261其的加密与认证方式。如此,第二评估单元261可获知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加密与认证方式,以评估其加密方式(含认证方式)所对应的一安全因子As的数值,随其加密方式的安全度愈高,则安全因子As的数值愈高。
    表二
    加密方式     安全因子As的数值
    有动态钥匙加密且利用Radius服务器来进行使用者认证,例如WPA、802.11i 4
    有动态钥匙加密且使用预先共享密钥来进行使用者认证,例如WPA-PSK 3
    非动态钥匙加密,例如WEP     2
    无     1
为了让第二评估单元262的功能更容易被了解,先结合表二以一范例来说明。首先,设定安全因子As的数值为介于1~4的正整数,指1或2或3或4。若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回复无加密功能时,第二评估单元262决定其对应的安全因子As的数值为1;若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回复有符合非动态钥匙加密的加密技术时,第二评估单元262决定其对应的安全因子As的数值为2;若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回复有符合动态钥匙加密且使用预先共享密钥来进行使用者认证的加密技术时,第二评估单元262决定其对应的安全因子As的数值为3;以及,若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回复有符合动态钥匙加密且利用Radius服务器来进行使用者认证的加密技术时,第二评估单元262决定其对应的安全因子As的数值为4。在此,由于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加密设定并不会任意改变,因而第二评估单元262的评估动作仅需于执行一次,无须像第一评估单元261需于收到新信标再重新计算评估。
第一判定单元263依据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这些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详细地说,第一判定单元263会依据第一、第二评估单元261、262中对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品质因子Aq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来决定这些无线撷取点的优先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判定单元263是将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品质因子Aq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分别乘以一第一特定比例与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再加总,第一特定比例与第二特定比例加总等于1,而后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加总所得的优先度数值P来决定优先顺位,以优先度数值P愈高的愈优先。第一特定比例与第二特定比例可依设计需求而调整,但由于无线网络的环境中,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直接影响数据的正确性,故第一特定比例需高于第二特定比例。
  表三
  无线撷取点   品质因子Aq   安全因子As  优先度数值P
  AP1   2   1  1.6
  AP2   1   3  1.8
  AP3   3   2  2.6
兹举一范例结合表三来说明第一判定单元263的工作。首先预定第一特定比例为60%与第二特定比例为40%。如无线撷取点AP1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为2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1,第一判定单元263加总无线撷取点AP1的优先度数值P为1.6(2*0.6+1*0.4=1.6);如无线撷取点AP2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为1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3,第一判定单元263加总无线撷取点AP2的优先度数值P为1.8(1*0.6+3*0.4=1.8);如无线撷取点AP3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为3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2,第一判定单元263加总无线撷取点AP3的优先度数值P为2.6(3*0.6+2*0.4=2.6)。如此,第一判定单元263会选择无线撷取点AP3来联机,即以无线撷取点AP3作为联机撷取点。
另外,如前所述,第一评估单元261会于收到新信标时重新评估对应的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此时,第一判定单元263亦会于第一评估单元261评估完时,以更新完的数值来重新计算优先度数值P。
因而,可知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优先顺位可能会不同于初始决定联机时的优先顺位,亦即原本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AP3可能不再是最优先。但此时,若一旦优先顺位改变,随即变换联机,可能造成联机变成不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中于使用者端MH联机至当时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AP3后,以第二判定单元264来执行定时量测联机品质,并于联机品质数次量测结果皆小于标准值,通知第一判定单元263变换联机,以联机至此时最优先度的数值最高的无线撷取点AP1或AP2(容后再述)。在本实施例中,联机品质可以包错误率或位错误率来代表。如此,利用第二判定单元264可避免因暂时干扰而频繁变换联机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联机稳定的功效。
依据前述的构件与功能,在下文中结合图4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流程。在下文中,先设定使用者端MH的电子装置已开机。
在步骤30中,使用者端MH会扫描周围存在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以确定所有可供使用者端MH联机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
其次,在步骤31中,使用者端MH的第一评估单元261利用来自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信标来计算其传输品质(指接收讯号强度指针S),进而决定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
而后,在步骤32中,使用者端MH的第二评估单元262以如图3的要求来询问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加密方式。而后,第二评估单元262以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所回复的加密方式来决定其对应的安全因子As的数值。在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步骤31与步骤32可执行顺序可依设计需要而调整,亦可同时执行,而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
紧接着,在步骤33中,第一判定单元263会依据前述步骤31、32来决定品质因子Aq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来决定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优先顺位。详细地说,将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品质因子Aq与安全因子As的数值分别乘以第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加总,以获得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优先度数值P,而后以优先度数值P的高低决定优先顺位。
然后,在步骤34中,第一判定单元263会依据其决定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AP3来进行联机。如此,使用者端MH可通过兼顾传输品质与安全性的无线撷取点AP3来联机无线网络,以安全并稳定地传输数据。在步骤34结束后,执行步骤35,以由第二判定单元264定时量测联机品质(后面再述)。
其次,在步骤36中,判断是否有收到新信标。若步骤36中判断有时,执行步骤37,第一评估单元261重新计算提供此信标的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且第一判定单元263重新计算此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优先度数值P,以重新排列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优先顺位。另外,为避免短暂干扰的过度影响,步骤37中第一评估单元261是将此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因新信标所取得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累加先前所有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后,取其平均值来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Aq的数值,以达到评估更客观的功效。反之,若步骤36判断无时,跳至步骤38,以判断是否有关机的动作。
若步骤38判断有时,则进行关机结束。相反,若步骤38判断无时,跳回步骤36,进行继续判断是否有收到信标。应注意的是,步骤36与38的判断顺序亦可依设计需求而调整,而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
其次,结合图5来详细来说前述步骤35的定时量测联机品质的流程。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一定时器(图未示)来计数时间是否抵达一默认值,且为避免因短暂干扰而切换联机,默认值是数倍于联机品质的定时量测时间(指两次量测间的间隔时间)。
首先,在步骤351中,判断联机品质是否低于标准值。若步骤351判断为是时,径自执行步骤352,以继续判断定时器是否已经开始计数。反之,若步骤351判断为否时,跳至步骤356,以判断是否定时器已开始计数。
若在步骤352中判断出定时器未开始计数时,执行步骤353,令定时器开始计数。步骤353结束后执行步骤354。反之,若步骤352中判断出定时器已开始计数时,跳至步骤354,判断是否定时器计数时间已达到默认值。
若步骤354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355,以通知第一判定单元263重新选择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来作为联机无线撷取点,以切换联机来维持讯号的传输品质。步骤355结束后,跳回步骤351,继续进行定时量测联机品质的流程。反之,若步骤354判断为否时,亦跳回步骤351,以继续下一次的联机品质的量测。
因联机品质不低于标准值,因而在步骤356中判断是否定时器已开始计数。若步骤356判断为是时,显示定时器已因前次联机品质量测结果低于标准值而启动,因而执行步骤357,以关闭定时器,有效避免频繁切换无线撷取点AP1或AP2或AP3的功效。步骤357结束后,亦跳回步骤351。相反,若步骤356判断为否时,径自跳回步骤351。
如此,本实施例中利用定时量测联机品质的功能,使联机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不会随优先顺位改变而立刻切换,进而可有效避免于暂时干扰而切换联机的情况发生,且亦可于联机品质低于标准值的时间超过默认值,及时切换联机无线撷取点来有效维持传输品质,进而可达到兼顾联机稳定与传输品质的功效。
综前所述,本发明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与装置中考虑各无线撷取点AP1、AP2、AP3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决定选择联机无线撷取点,确实可实现提供一兼顾传输品质与安全性的无线传输环境。另外,本发明中传输品质的判断是利用累计平均与搭配定时量测联机品质的功能,则可实现联机稳定的功效。
应注意的是,虽前述实施例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系加载数字电路24中,然本发明的方法亦可储存于各储存媒体中,以供使用者加载其电子设备中来执行,而不应受限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而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38)

1.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B)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及
(C)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在该步骤(A)中,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该步骤(A)包含以下子步骤:
(A-1)当分别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信标时,以所述信标来计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及
(A-2)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品质因子的数值,其中品质因子的数值与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成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该步骤(B)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该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B-1)询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及
(B-2)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安全因子的数值,其中安全因子的数值与加密方式的安全度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在该步骤(C)中将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品质因子与安全因子分别乘以一第一特定比例与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再加总,并以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总所得的数值以数值愈高愈优先的原则来进行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该第一特定比例大于该第二特定比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在该步骤(C)若所述无线撷取点中多个无线撷取点并列最优先时,则随机选择所述并列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中的一个来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方法,还包含一步骤(E):
若再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新信标时,则以该新信标来重新决定一新的品质因子的数值,并重新排列所述无线撷取撷取点的优先顺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在该步骤(E),以该新信标所对应的品质因子的数值与该所有先前信标的品质因子的数值的平均值来作为该新品质因子的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选择方法,还包含一步骤(F),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来量测该联机无线撷取点的联机品质,并于该联机品质连续数次低于一标准值时,则再以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选择方法,其中,在该步骤(F)中该联机品质是包错误率与位错误率中的一种。
13.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装置,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装置包括:
一第一评估单元,用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一第二评估单元,用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及
一第一判定单元,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当分别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信标时,该第一评估装置以所述信标来计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并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品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品质因子的数值与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成正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二评估单元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二评估单元先询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并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安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安全因子的数值与加密方式的安全度成正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一判定单元将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品质因子与安全因子分别乘以一第一特定比例与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再加总,并以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总所得的数值以数值愈高愈优先的原则来进行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若再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新信标时,则以该新信标来重新决定一新的品质因子的数值,且该第一判定单元重新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选择装置,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以该新信标所对应的品质因子的数值与该所有先前信标的品质因子的数值的平均值来作为该新品质因子的数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选择装置,还包含一第二评估单元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来量测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的无线撷取点的联机品质,并于该联机品质连续数次低于一标准值时,则再以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
22.一种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操作方法,该无线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撷取点,该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B)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及
(C)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一步骤(D),以选择所述无线撷取点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该步骤(A)中,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步骤(A)包含以下子步骤:
(A-1)当分别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信标时,以所述信标来计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及
(A-2)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品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品质因子的数值与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成正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步骤(B)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B-1)询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及
(B-2)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安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安全因子的数值与该加密方式的安全度成正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该步骤(C)中将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品质因子与安全因子分别乘以一第一特定比例与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再加总,并以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总所得的数值以数值愈高愈优先的原则来进行排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含一步骤(E),若再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新信标时,则以该新信标来重新决定其对应的品质因子的数值,并重新排列所述无线撷取撷取点的优先顺位。
30.一种具无线撷取点选择功能的无线网络系统,包括:
多个无线撷取点;
一使用者端,位于所述无线撷取点中至少一个的服务范围内,且该使用者端具有一可经所述无线撷取点联机网络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包含一选择装置,该选择装置评估于所述无线撷取点中可与该使用者端沟通的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并且该选择装置还依据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与安全品质来排列优先顺位以及选择最优先的无线撷取点来作为一联机无线撷取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选择装置含有一第一评估单元,用以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传输品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各该无线撷取点会定期广播一信标,当该使用者端分别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信标时,该第一评估装置以所述信标来计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并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品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品质因子的数值与该接收讯号强度指针的数值成正比。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还包含一认证服务器,用以提供所述无线撷取点中的至少一个联机认证,该选择装置还包含有一第二评估单元,用以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评估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安全品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二评估单元先询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并依据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密方式来决定其对应的一安全因子的数值,其中该安全因子的数值与该加密方式的安全度成正比。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选择装置还包含有一第一判定单元,用以将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品质因子与安全因子分别乘以一第一特定比例与一第二特定比例后再加总,并以各该无线撷取点的加总所得的数值以数值愈高愈优先的原则来进行排列,该第一判定单元还依据优先顺位来选择该联机无线撷取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若再自各该无线撷取点收到一新信标时,则以该新信标来重新决定一新的品质因子的数值,且该第一判定单元重新排列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评估单元以该新信标所对应的品质因子的数值与该所有先前信标的品质因子的数值的平均值来作为该新品质因子的数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该选择装置还包含有一第二评估单元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来量测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的无线撷取点的联机品质,并于该联机品质连续数次低于一标准值时,则再以所述无线撷取点的优先顺位中最优先的一个来作为该联机无线撷取点。
CN 200410086976 2004-10-20 2004-10-20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764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976 CN1764313A (zh) 2004-10-20 2004-10-20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976 CN1764313A (zh) 2004-10-20 2004-10-20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313A true CN1764313A (zh) 2006-04-26

Family

ID=3674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6976 Pending CN1764313A (zh) 2004-10-20 2004-10-20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431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419A (zh) * 2013-01-24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41625A (zh) * 2012-11-21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wlan准入方法及装置
CN104301927A (zh) * 2014-11-10 2015-01-2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热点接入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16179945A1 (zh) * 2015-05-12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接入设备
CN110881188A (zh) * 2018-07-06 2020-03-13 小白投资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通讯连线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625A (zh) * 2012-11-21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wlan准入方法及装置
CN103118419A (zh) * 2013-01-24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01927A (zh) * 2014-11-10 2015-01-2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热点接入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301927B (zh) * 2014-11-10 2017-12-19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热点接入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16179945A1 (zh) * 2015-05-12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接入设备
CN110881188A (zh) * 2018-07-06 2020-03-13 小白投资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通讯连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7054B2 (en) Network key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84294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on a managed network
US7308250B2 (en) Integration of secure identification logic into cell phone
KR101097709B1 (ko) 셀룰러 시스템과 연관된 보안값(들)에 기초하여 무선근거리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액세스를 인증하는 방법
US2010024681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ng dynamic pairwise master keys
US20060143458A1 (en) Method for the access of the mobile terminal to the wlan and for the data communication via the wireless link securely
US10419411B2 (en) Network-visitability detection
US200700601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EP1643714A1 (en) Access point that provides a symmetric encryption key to an authenticated wireless station
CN103596173A (zh) 无线网络认证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无线网络认证装置
WO200603899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roaming of a mobile uni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80095500A1 (en) Tap-to-dock
CN112566119A (zh) 终端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764313A (zh) 无线网络中无线撷取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7501653A (zh) 操作无线网络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1465007B (zh)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0667186B1 (ko) 무선 이동 단말의 인증 시스템 구현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359731A1 (e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sessions over multiple network protocols using a stored key
CN103929798A (zh) 无线通讯热点创建和连接方法、热点创建端及热点连接端
US20220322467A1 (en) Provisioning headless wifi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20220400428A1 (en) Provisioning headless wifi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WO2019144350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130042862A (ko) 무선랜 로밍시 사용자 자동 인증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CN11795780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