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052B -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052B
TWI680052B TW107142681A TW107142681A TWI680052B TW I680052 B TWI680052 B TW I680052B TW 107142681 A TW107142681 A TW 107142681A TW 107142681 A TW107142681 A TW 107142681A TW I680052 B TWI680052 B TW I6800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outer layer
layer
inner layer
multi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9678A (zh
Inventor
李建樹
Chien Shu Lee
Original Assignee
富仕多科技有限公司
First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仕多科技有限公司, Firstco Corp. filed Critical 富仕多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005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05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9678A/zh

Link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次外層以及外層。外層係覆蓋次外層。外層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次外層係由多顆鋁合金粉末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多顆鋁合金粉末係由第二鋁合金形成。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外層包覆多顆鋁合金粉末,並且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Description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並且特別地,關於利用鋁擠型製程製造的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關於多層鋁合金物件已有雙層鋁合金管在近年迅速發展起來。雙層鋁合金管其內層與外層採用不同成份的鋁合金,分別具有不同的性質,適合於不同的環境,或做為不同產品的構件。
目前製造雙層鋁合金管常用的製造方法已有對焊接法、壓鑄法以及鋁擠型等方法。
採用對焊接法製造的雙層鋁合金管具有非常明顯的缺陷,其內層管與外層管之間的連接存在縫隙,結合界面不能達到冶金接合,也就是不能形成固態接合。這對於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來說具有致命的缺陷。
採用壓鑄法製造的雙層鋁合金管,雖然內層管與外層管接合界面品質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生產效率很低,能耗高,而且在成型過程中容易產生拉斷現象。
利用鋁擠型製造雙層鋁合金管均採用正向鋁擠型法,此方法不但生產效率得到提高,並且雙層鋁合金管接合界面良好。但是這種製造雙層複合管的鋁擠型模具結構存有一個缺點,通過變化擠壓筒使接合面位置發生變化時,在相同的凸模擠壓速度下,兩種鋁合金粉末壓製成不同管徑管 狀坯料接合後的移動速度可能不一樣,這會造成相互接觸的兩種坯料之間有相對滑動。這種滑動既影響了接合面的品質又浪費了材料,必須調整兩個擠壓凸模速度相互匹配時才能消除成型時外層管與內層管的相對滑移。然而,在實際鋁擠型成型時,由於兩種模具都要安裝在擠壓機同一滑塊上,所以要控制這個速度比較困難,從而會影響到最終雙層鋁合金管的品質。
除了難製造品質優良的雙層鋁合金管外,上述製造雙層鋁合金管的先前技術並無法製造出外層與內層厚度差異大的管材,例如,外層極薄且內層厚的雙層鋁合金管。
除此之外,上述製造雙層鋁合金管的先前技術尚無法製造成棒材的雙層鋁合金物件。
除此之外,上述製造雙層鋁合金管的先前技術無法製造多層鋁合金物件。
因此,本發明所欲解決之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大量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物件之製造方法,不但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管材,也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棒材。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製造多層鋁合金物件之方法,首先製備第一桶體。第一桶體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多顆由第二鋁合金形成的第一鋁合金粉末。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裝填入第一桶體內。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對裝填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的第一桶體抽真空並且密封。最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對已密封的第一桶體進行鋁擠型製程,即獲得多層鋁合金物件。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第一桶體塑性變形,並且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多層第一鋁合 金物件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以及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變形係先將棒材固定於第一桶體內的中央處。棒材係由第三鋁合金所形成。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再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裝填入於第一桶體之內壁與棒材之間。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以及由第三鋁合金形成之內層。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與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變形係先將第二桶體固定於第一桶體內的中央處。第二桶體係由第四鋁合金所形成。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再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裝填入於第一桶體的內壁與第二桶體的外壁之間,並且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係裝填入第二桶體內。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係由第五鋁合金形成。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由第四鋁合金形成之內層以及由第五鋁合金之更內層。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與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內層與更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進一步,本發明之方法並且對外層及/或次外層執行熱處理程序。
於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先行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壓製成至少一生坯體,再將至少一生坯體裝填入第一桶體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次外層以及外層。外層係覆蓋次外層。外層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次外層係由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係由第二鋁合金形成。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外層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並且外 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二鋁合金之成份不同,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二鋁合金之成份分別可以是1000系列鋁合金、2000系列鋁合金、3000系列鋁合金、4000系列鋁合金、5000系列鋁合金、6000系列鋁合金、7000系列鋁合金或8000系列鋁合金中之其一。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包含多顆強化顆粒。多顆強化顆粒之成份可以是Al2O3、AlN、SiO2、SiC、石墨、碳纖維短纖、Ti2B或上述成份之混合物。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次外層成實心體或中空體。
與先前技術不同,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採用的模具較為簡單,僅成型成次外層的原料採用鋁合金粉末,成型成外層的原材採用實體的桶體。特別地,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桶體塑性變形,並且包覆多顆鋁合金粉末。最終成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其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因此,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能大量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物件,不但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管材,也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棒材。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多層鋁合金物件
12‧‧‧外層
14‧‧‧次外層
16‧‧‧內層
18‧‧‧更內層
2‧‧‧第一桶體
20‧‧‧底部
22‧‧‧開口
24‧‧‧抽氣管
3‧‧‧第一鋁合金粉末
32‧‧‧生坯體
4‧‧‧鋁擠型機台
42‧‧‧頂桿
44‧‧‧擠型模
5‧‧‧棒材
6‧‧‧第二桶體
7‧‧‧第二鋁合金粉末
圖1至圖4係分別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製造多層鋁合金物件的方法各階段的示意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變形的示意圖。
圖6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變形的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且成管材的多層鋁合金物件的外觀視圖。
圖8係圖7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A-A線的剖面視圖。
圖9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且成棒材的多層鋁合金物件的外觀視圖。
圖10係圖9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B-B線的剖面視圖。
圖11係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之一變形且成管材的外觀視圖。
圖12係圖11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C-C線的剖面視圖。
圖13係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之一變形且成棒材的外觀視圖。
圖14係圖13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D-D線的剖面視圖。
圖15係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之另一變形且成管材的外觀視圖。
圖16係圖15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E-E線的剖面視圖。
圖17係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之另一變形且成棒材的外觀視圖。
圖18係圖17中多層鋁合金物件沿F-F線的剖面視圖。
圖19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採用不同鋁合金製成之一多層鋁合金物件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照片。
圖20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採用不同鋁合金製成之另一多層鋁合金物件的SEM照片。
圖21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採用不同鋁合金製成之另一多層鋁合金物件的SEM照片。
圖22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採用不同鋁合金製成之另一多層鋁合金物件的SEM照片。
請參閱圖1至圖6,該等圖式係分別繪示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製造多層鋁合金物件1的方法各階段的示意圖。執行本發明之方法的鋁擠型機台4也示意地繪示於圖4中。圖5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變形。圖6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變形的示意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首先製備第一桶體2。第一桶體2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
同樣示於圖1,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多顆由第二鋁合金形成的第一鋁合金粉末3。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鋁合金粉末3經篩分獲得中值粒徑(D50)為5微米以上且50微米以下的粉末。
同樣示於圖1,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裝填入第一桶體2內。如圖1所示,第一桶體2具有封閉底部20以及未封閉的開口22。
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先行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壓製成至少一生坯體32,再將至少一生坯體32裝填入第一桶體2內。
如圖3所示,接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對裝填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的第一桶體2抽真空並且密封。如圖3所示,第一桶體2的開口22被封閉,並且連接抽氣管24。在 裝填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的第一桶體2經由抽氣管24抽真空後,抽氣管24也被封閉。
如圖4所示,最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對已密封的第一桶體2進行鋁擠型製程,即獲得多層鋁合金物件1。
如圖4所示的範例,鋁擠型機台4僅繪示頂桿42以及擠型模44做為代表。已密封的第一桶體2以其本身的底部20置於擠型模44的開口,但不以此為限。鋁擠型製程維持在第一鋁合金與第二鋁合金的可塑性變形溫度範圍,例如,維持在350℃至550℃ 5之間。接著,頂桿42從已密封的第一桶體2的封閉開口22刺入至第一桶體2內的預訂深度。因由第一鋁合金形成的第一桶體2處在可塑性變形溫度下,所以,隨著頂桿42的刺入,第一桶體2的桶壁仍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接著,擠型模44對已密封的第一桶體2做相對運動,也就是擠壓已密封的第一桶體2,進而從擠型模44的出口拉出成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多層鋁合金物件1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12以及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14。藉由鋁擠型製程,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鋁擠型製程可以採行正向鋁擠型製程,也可以採行反向鋁擠型製程。
藉由頂桿42以及擠型模44形狀的設計,多層鋁合金物件1可以成型為管材或是棒材,也就是說,次外層14可以成實心體或中空體。成型為管材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藉由頂桿42以及擠型模44形狀的設計,其外層12甚至可以延伸至管材內包覆次外層14的內側。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二鋁合金之成份不同。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二鋁合金之成份分別可以是1000系列鋁合金、2000系列鋁合金、3000系列鋁合金、4000系列鋁合金、5000系列鋁合金、6000系列鋁合金、 7000系列鋁合金或8000系列鋁合金中之其一。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以製造外層12極薄且次外層14厚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例如,第一鋁合金為1000系列鋁合金或5000系列鋁合金,形成極薄的外層12易於進行陽極氧化,做為裝飾層;第二鋁合金為7000系列鋁合金或8000系列鋁合金,形成較厚的次外層14,強度高做為支撐層。
進一步,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並且對外層12及/或次外層14執行熱處理程序,例如,T1、T6等熱處理程序。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每一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包含多顆強化顆粒。多顆強化顆粒之成份可以是Al2O3、AlN、SiO2、SiC、石墨、碳纖維短纖、Ti2B或上述成份之混合物。於一範例中,採用碳化矽顆粒篩分獲得中值粒徑為10微米以上且50微米以下的碳化矽顆粒,根據鋁合金粉末:碳化矽顆粒等於60%~95%:40%~5%的體積百分比,將中值粒徑為10微米以上且50微米以下的碳化矽顆粒、中值粒徑為5微米以上且35微米以下的鋁合金粉末分別倒入球磨混料機中攪拌均勻混合。
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變形係先將棒材5固定於第一桶體2內的中央處。棒材5係由第三鋁合金所形成。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再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裝填入於第一桶體2之內壁與棒材5之間。多層鋁合金物件1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12、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14以及由第三鋁合金形成之內層16。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14與內層16係形成固態接合。同樣地,第一桶體2被密封。並且,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第一桶體2與棒材5仍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藉此,多層鋁合金物件1為三層結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內層16可以成實心體或中空體。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二鋁合金之成份 不同。第三鋁合金之成份與第一鋁合金之成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變形係先將第二桶體6固定於第一桶體2內的中央處。第二桶體6係由第四鋁合金所形成。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再將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裝填入於第一桶體2的內壁與第二桶體6的外壁之間,並且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7係裝填入第二桶體6內。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7係由第五鋁合金形成。多層鋁合金物件1包含由第一鋁合金形成之外層12、由第二鋁合金形成之次外層14、由第四鋁合金形成之內層16以及由第五鋁合金之更內層18。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14與內層16係形成固態接合,內層16與更內層18係形成固態接合。同樣地,第一桶體2被密封,第二桶體6也被密封。並且,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第一桶體2與第二桶體6仍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第二桶體6仍包覆第二鋁合金粉末7。藉此,多層鋁合金物件1為四層結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更內層18可以成實心體或中空體。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之四層結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其相鄰層的鋁合金成份不同,其餘間隔層的鋁合金成份之同、異可視四層結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實際需求來設計。
請參閱圖7至圖10,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圖7、圖9皆以外觀視圖示意地繪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圖8係圖7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A-A線的剖面視圖。圖10係圖9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B-B線的剖面視圖。
如圖7至圖10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包含外層12以及次外層14。外層12係覆蓋次外層14。外層12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次外層14係由多顆第一鋁 合金粉末3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係由第二鋁合金形成。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外層12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並且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7、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管材,也就是說,次外層14成中空體。成管材的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其橫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梅花形等。截取成管材的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部分,即可獲得成框的多層鋁合金物件1。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9、圖10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棒材,也就是說,次外層14成實心體。成棒材的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其橫截面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梅花形等。次外層成實心體或中空體。
請參閱圖11至圖14,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變形。圖11、圖13皆以外觀視圖示意地繪示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變形。圖12係圖11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C-C線的剖面視圖。圖14係圖13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D-D線的剖面視圖。
如圖11至圖14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變形包含外層12、次外層14以及內層16。外層12係覆蓋次外層14。次外層14係覆蓋內層16。外層12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次外層14係由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係由第二鋁合金形成。內層16係由第三鋁合金所形成。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外層12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並且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14與內層16係形成固態接合。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1、圖12所示,根據 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管材,也就是說,內層16成中空體。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3、圖14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棒材,也就是說,內層16成實心體。
請參閱圖15至圖18,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變形。圖15、圖17皆以外觀視圖示意地繪示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另一變形。圖16係圖15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E-E線的剖面視圖。圖18係圖17中多層鋁合金物件1沿F-F線的剖面視圖。
如圖15至圖18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之一變形包含外層12、次外層14、內層16以及更內層18。外層12係覆蓋次外層14。次外層14係覆蓋內層16。內層16係覆蓋更內層18。外層12係由第一鋁合金所形成。次外層14係由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更內層18係由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7經鋁擠型製程所成型。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係由第二鋁合金形成。內層16係由第三鋁合金所形成。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7係由第四鋁合金形成。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外層12包覆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3,內層16包覆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7,並且外層12與次外層14係形成固態接合,次外層14與內層16係形成固態接合,內層16與更內層18係形成固態接合。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5、圖16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管材,也就是說,更內層18成中空體。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7、圖18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鋁合金物件1成棒材,也就是說,更內層18成實心體。
請參閱圖19至圖22,該等圖式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採用不同鋁合金製成多層鋁合金物件1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照片。圖19的照片中上層為6061鋁合金,下層為 7075鋁合金,上層與下層固態接合。圖19的照片證實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界面接合良好。圖20的照片中上層為6061鋁合金,下層為8009鋁合金添加SiC強化顆粒,上層與下層固態接合。圖20的照片證實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界面接合良好。圖21的照片中上層為6061鋁合金,下層為8009鋁合金添加SiC強化顆粒,上層與下層固態接合。圖21的照片證實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界面接合良好。圖22的照片中上層為8009鋁合金,下層為6061鋁合金,上層與下層固態接合。圖22的照片證實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界面接合良好。
藉由以上對本發明之詳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採用的模具較為簡單,僅成型成次外層的原料採用鋁合金粉末,成型成外層的原材採用實體的桶體。特別地,於鋁擠型製程過程中,桶體塑性變形,並且包覆多顆鋁合金粉末。最終成型的多層鋁合金物件其外層與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因此,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能大量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物件,不但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管材,也能生產品質優良的多層鋁合金棒材。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0)

  1. 一種製造一多層鋁合金物件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製備一第一桶體,該第一桶體係由一第一鋁合金所形成;(b)製備多顆由一第二鋁合金形成的第一鋁合金粉末;(c)將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裝填入該第一桶體內;(d)對步驟(c)完成之該第一桶體抽真空並且密封;以及(e)對步驟(d)完成之該第一桶體進行一鋁擠型製程,即獲得該多層鋁合金物件,於該鋁擠型製程過程中,該第一桶體塑性變形且包覆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其中該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由該第一鋁合金形成之一外層以及由該第二鋁合金形成之一次外層,該外層與該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於步驟(c)中,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先行壓製成至少一生坯體,再將該至少一生坯體裝填入該第一桶體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於步驟(a)中,將一棒材固定於該第一桶體內之一中央處,該棒材係由一第三鋁合金所形成,於步驟(c)中,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係裝填入於該第一桶體之一內壁與該棒材之間,該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由該第一鋁合金形成之該外層、由該第二鋁合金形成之該次外層以及由該第三鋁合金形成之一內層,該外層與該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該次外層與該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於步驟(a)中,將一第二桶體固定於該第一桶體內之一中央處,該第二桶體係由一第四鋁合金所形成,於步驟(c)中,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係裝填入於該第一桶體之一內壁與該第二桶體之一外壁之間,並且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係裝填入該第二桶體內,該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係由一第五鋁合金形成,該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由該第一鋁合金形成之該外層、由該第二鋁合金形成之該次外層、由該第四鋁合金形成之一內層以及由該第五鋁合金之一更內層,該外層與該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該次外層與該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該內層與該更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該第二鋁合金之成份不同,該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該第二鋁合金之成份分別係選自由1000系列鋁合金、2000系列鋁合金、3000系列鋁合金、4000系列鋁合金、5000系列鋁合金、6000系列鋁合金、7000系列鋁合金以及8000系列鋁合金所組成之群組中之其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每一顆第一鋁合金粉末包含多顆強化顆粒,該多顆強化顆粒之成份係選自由Al2O3、AlN、SiO2、SiC、石墨、碳纖維短纖、Ti2B以及上述成份之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中之其一。
  7. 一種多層鋁合金物件,包含:一次外層;以及一外層,係覆蓋該次外層,其中該外層係由一第一鋁合金所形成,該次外層係由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經一鋁擠型製程所成型,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係由一第二鋁合金形成,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之一中值粒徑(D50)為5微米以上且50微米以下,於該鋁擠型製程過程中,該外層包覆該多顆第一鋁合金粉末,並且該外層與該次外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多層鋁合金物件,進一步包含:一內層,該次外層係覆蓋該內層,其中該內層係由一第三鋁合金所形成,於該鋁擠型製程過程中,該次外層與該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多層鋁合金物件,進一步包含:一內層,該次外層係覆蓋該內層,其中該內層係由一第三鋁合金所形成;一更內層,該內層係覆蓋該更內層,其中該更內層係由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經該鋁擠型製程所成型,該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係由一第四鋁合金形成,於該鋁擠型製程過程中,該內層包覆該多顆第二鋁合金粉末,並且,該次外層與該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該內層與該更內層係形成固態接合。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多層鋁合金物件,其中該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該第二鋁合金之成份不同,該第一鋁合金之成份與該第二鋁合金之成份分別係選自由1000系列鋁合金、2000系列鋁合金、3000系列鋁合金、4000系列鋁合金、5000系列鋁合金、6000系列鋁合金、7000系列鋁合金以及8000系列鋁合金所組成之群組中之其一。
TW107142681A 2018-11-29 2018-11-29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80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681A TWI680052B (zh) 2018-11-29 2018-11-29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681A TWI680052B (zh) 2018-11-29 2018-11-29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0052B true TWI680052B (zh) 2019-12-21
TW202019678A TW202019678A (zh) 2020-06-01

Family

ID=6958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681A TWI680052B (zh) 2018-11-29 2018-11-29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005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162A (en) * 1973-09-17 1977-08-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composite extruded aluminum products from aluminum swarf
US5056209A (en) * 1988-12-09 1991-10-15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lad metal tubing
EP1008406A2 (de) * 1998-12-09 2000-06-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erstellverfahren für ein mit einer Leichtmetall-Schaumstruktur ausgefülltes Hohlteil
EP2289641A1 (en) * 2009-08-24 2011-03-02 Aleris Aluminum Bitterfeld GmbH Method of co-extrusion of metal products and die se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162A (en) * 1973-09-17 1977-08-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composite extruded aluminum products from aluminum swarf
US5056209A (en) * 1988-12-09 1991-10-15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lad metal tubing
EP1008406A2 (de) * 1998-12-09 2000-06-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erstellverfahren für ein mit einer Leichtmetall-Schaumstruktur ausgefülltes Hohlteil
EP2289641A1 (en) * 2009-08-24 2011-03-02 Aleris Aluminum Bitterfeld GmbH Method of co-extrusion of metal products and die se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9678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0195B (zh) 一种铝合金异形管件超低温介质压力成形方法
RU275119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ой многослойной панели из пеноалюминия
US10946448B2 (en) Cold additive and hot forging combined forming method of amorphous alloy parts
CN107486477A (zh) 一种Al/Mg/Al复合板材分流模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1786223B (zh) 一种钛合金空心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5170747B (zh) 一种柱塞自锁金属波纹管多波水胀一次成型机
CN108672705B (zh) 一种复杂结构件的成形方法
CN108555052A (zh) 一种筋板类构件双侧变通道强塑变挤压方法及成形模具
CN113020423B (zh) 一种异种金属叠层薄壁筒形件成形方法
CN107009096B (zh) 一种利用封闭截面管坯制造多层空心结构的方法
CN104399981B (zh) 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三维打印成形方法
JP2023547938A (ja) 高性能構造部材の固体複合増材の製造方法
TWI680052B (zh) 多層鋁合金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10193601B (zh) 一种双层或多层难熔金属复合管材的制备方法
CN103978060A (zh) 双层金属复合管半固态反挤压成形模具及其应用
CN104308465A (zh) 一种大尺寸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板箱型孔轧制的方法
CN103736956B (zh) 一种镁合金半固态堆积成型方法
JP6864922B2 (ja) アルミニウム系クラッド型材の製造方法
CN110202018B (zh) 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US10294864B2 (en) Flow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735190A (zh) 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大尺寸厚壁管材的制备方法
CN210548085U (zh) 一种双层或多层难熔金属复合管材制备模具
JPWO2006087973A1 (ja) 多孔質金属体の製造方法、多孔質金属体および多孔質金属体構造物
CN106271034B (zh) 包层第一壁等温正反复合挤压和真空扩散焊复合制造方法
CN109986057B (zh) 一种铝合金制成的家用空调截止阀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