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8582B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8582B
TWI678582B TW107134812A TW107134812A TWI678582B TW I678582 B TWI678582 B TW I678582B TW 107134812 A TW107134812 A TW 107134812A TW 107134812 A TW107134812 A TW 107134812A TW I678582 B TWI678582 B TW I6785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3026A (zh
Inventor
黃見龍
方茂森
張育瑋
李俊賢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8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85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026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背光模組主要係於一外殼之背板上設置一導光板,並於導光板前方設置至少一光學膜片,於導光板外側設有光條,光條係以一固定件固定於外殼之側牆上,固定件包含位於導光板之出光面前方的限位板,以及自限位板延伸至光條與導光板之間的頂塊,頂塊的高度大於光條之發光二極體元件的高度,利用固定件固定光條的方式,使光條得以再進行維修及調整,能提高光條之重工性,且固定件之頂塊及限位板能分別提供導光板限位效果,使導光板不會產生位移及過度翹曲變形,進而達到保護光條以及避免背光模組產生漏光等問題。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一種提供背光源的背光模組以及具有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現有的顯示裝置中,主要係利用一背光模組對顯示面板提供背光源。目前的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能依照其入光方式區分成直下式及側入式。其中,側入式背光模組係利用具有複數發光二極體元件的光條搭配導光板及光學膜片等組合,提供顯示面板所需之背光源。
如圖5所示,現今之側入式背光模組的製造流程中,所述光條80在設置於所述側入式背光模組的外殼70之側牆71上之前,會先在所述光條80的背面黏貼黏膠81,接著,再將所述光條80黏貼於所述側牆71上。惟以黏貼的方式固定光條80於背光模組的外殼70上後,難以再調整、更動所述光條80的位置,而有不易重工之問題,此外,現今之側入式背光模組中,並未設有導光板90的限位結構,故有導光板90位移並碰撞光條80之可能性,進而導致光條80上的發光二極體元件受損之問題發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希藉此改善現今之側入式背光模組的重工性不佳,此外,導光板可能會位移並碰撞光條而導致光條上的發光二極體元件受損之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所提出之背光模組係包含:一外殼,其包含一背板及一側牆,該側牆設於該背板的周緣且朝前方凸伸;一導光板,其係裝設於該背板的前方,該導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入光側面,該出光面與該反射面分別位於該導光板的前、後兩側,該入光側面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一側邊;一光條,其係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面外側,該光條具有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之出光方向朝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面;至少一光學膜片,其係設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前方;以及一固定件,其係可拆組地設置於該外殼內並將該光條固定於該側牆,該固定件包含一限位板及一頂塊,該限位板係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前方,該頂塊係自該限位板延伸至該光條與該導光板之該入光側面之間,且所述頂塊的高度大於所述發光二極體元件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該光條包括一電路板,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係分布於該電路板,該固定件係包含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係穿過該光條之該電路板並固定於該側牆。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固定部為插銷。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固定部為螺絲。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所述固定部為鉚釘。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該固定件的該限位板為白色的構件。
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中,該固定件之該限位板與所述光學膜片之間形成一間隙。
為了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另外提出之顯示裝置係包含: 一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背光模組的前側。
藉由本創作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等創作,其具備有以下優點:
1.提高重工性:本創作主要係利用所述固定件將光條固定於所述外殼之側牆上,當所述光條有維修或調整時,能先取下所述固定件後進行所述光條之更換或調整,故能有效提高重工性。
2.提供導光板限位及光條保護效果:本創作主要係利用該固定件之頂塊伸入該光條與該導光板之入光側面之間,並提供所述導光板限位效果,使所述導光板不易朝向所述光條位移而接觸所述光條上之發光二極體,進而提供所述光條之保護效果。
3.能避免導光板受熱而過度翹曲:本創作能藉由該固定件之限位板體供該導光板限位效果,當導光板在使用過程中因溫度上升而產生翹曲變形時,所述限位板會限位該導光板,使所述導光板能保持平整狀態,以避免所述導光板過度翹曲而導致有漏光等問題。
1‧‧‧背光模組
2‧‧‧顯示面板
10‧‧‧外殼
11‧‧‧背板
12‧‧‧側牆
20‧‧‧導光板
21‧‧‧出光面
22‧‧‧反射面
23‧‧‧入光側面
30‧‧‧光條
31‧‧‧發光二極體元件
32‧‧‧電路板
40‧‧‧光學膜片
50‧‧‧固定件
51‧‧‧限位板
52‧‧‧頂塊
53a、53b、53c‧‧‧固定部
70‧‧‧外殼
71‧‧‧側牆
80‧‧‧光條
81‧‧‧黏膠
90‧‧‧導光板
h1‧‧‧發光二極體元件的高度
h2‧‧‧頂塊的高度
圖1:為本創作背光模組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背光模組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背光模組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顯示裝置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為習用背光模組之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3,為本創作背光模組1及顯示裝置之數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一外殼10、一導光板20、一光條30、至少一光學膜片40及一固定件50。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外殼10包含一背板11及一側牆12,該側牆12設於該背板11的周緣且朝前方凸伸。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導光板20係裝設於該背板11的前方,該導光板20包括一出光面21、一反射面22及一入光側面23,該出光面21與該反射面22分別位於該導光板20的前、後兩側,該入光側面23位於該導光板20的該出光面21的一側邊。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光條30係設置於該導光板20的該入光側面23外側,該光條30具有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31,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31之出光方向朝向該導光板20的該入光側面23。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光學膜片40其係設於該導光板20的該出光面21前方。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固定件50係可拆組地設置於該外殼10內並將該光條30固定於該側牆12,該固定件50包含一限位板51及一頂塊52,該限位板51係位於該導光板20的該出光面21的前方,該頂塊52係自該限位板51延伸至該光條30與該導光板20之該入光側面23之間,且所述頂塊52的高度h2大於所述發光二極體元件31的高度h1,此外,該固定件50的該限位板51為白色的構件,再者,該固定件50之該限位板51與所述光學膜片40之間形成一間隙。
其中,如圖1至圖3所示,該光條30包括一電路板32,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31係分布於該電路板32,該固定件50係包含至少一固定部 53a、53b、53c,所述固定部53a、53b、53c係穿過該光條30之該電路板32並固定於該側牆12。
如圖1所示,於本創作背光模組1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53a為插銷;如圖2所示,於本創作背光模組1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53b為螺絲;如圖3所示,於本創作背光模組1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53c為鉚釘。
如圖1所示,以本創作背光模組1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為例,當所述背光模組1於組裝時,能透過將該固定件50之固定部53a穿過該光條30之電路板32,並固定於該外殼10之側牆12上,該固定件50之頂塊52會壓抵該光條30之電路板32,且該固定件50之固定部53a抵住該外殼10之外側,使該光條30能穩固地固定於該外殼10之側牆12內側,透過以固定件50固定光條30的方式,能使所述光條30再需要維修或調整時,能先取下所述固定件50後進行所述光條30之更換或調整,故能有效提高重工性。
此外,該固定件50之頂塊52係伸入該光條30與該導光板20之入光側面23之間,且該頂塊52之高度h2大於所述發光二極體元件31的高度h1,故該頂塊52能提供該導光板20之限位效果,並能同時保護該光條30,使該導光板20不會因位移而碰撞該光條30之發光二極體元件31,進而能避免該光條30之發光二極體元件31受碰撞而受損之問題。
所述導光板20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溫度上升而逐漸產生翹曲變形,而該固定件50之限位板51能在所述導光板20變形時提供一限位效果,使所述導光板20能保持平整狀態,進而避免該背光模組1過度翹曲而導致背光模組1產生漏光等問題,再者,該固定件50之限位板51能採用白色的構件,能提供光反射的效果,進而進一步提高所述光條30出光時之光能量利用率。
另外,請參看圖4,關於本創作之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如前述之背光模組1及一設置於該背光模組1前側的顯示面板2。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背光模組1主要係利用該固定件50固定所述光條30,藉此使光條30得以再進行進一步之維修及調整,能有效提高光條30之重工性,此外,該固定件50能同時提供導光板20之限位效果,使該導光板20能在該固定件50之頂塊52的限位下,不會碰撞到所述光條30之發光二極體元件31,達到保護所述光條30之效果,且該固定件50之限位板51能限位所述導光板20,使所述導光板20能保持平整狀態,進而避免該背光模組1過度翹曲而導致背光模組1產生漏光等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揭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內容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手段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實質對以上較佳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內容的範圍內。

Claims (8)

  1.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含:一外殼,其包含一背板及一側牆,該側牆設於該背板的周緣且朝前方凸伸;一導光板,其係裝設於該背板的前方,該導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入光側面,該出光面與該反射面分別位於該導光板的前、後兩側,該入光側面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一側邊;一光條,其係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面外側,該光條具有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之出光方向朝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面;至少一光學膜片,其係設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前方;以及一固定件,其係可拆組地設置於該外殼內並將該光條固定於該側牆,該固定件包含一限位板及一頂塊,該限位板係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前方,該頂塊係自該限位板延伸至該光條與該導光板之該入光側面之間,且所述頂塊的高度大於所述發光二極體元件的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條包括一電路板,該多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係分布於該電路板,該固定件係包含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係穿過該光條之該電路板並固定於該側牆。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固定部為插銷。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固定部為螺絲。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固定部為鉚釘。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固定件的該限位板為白色的構件。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固定件之該限位板與所述光學膜片之間形成一間隙。
  8.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背光模組的前側。
TW107134812A 2018-09-21 2018-10-02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6785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7798.X 2018-09-21
CN201821557798.XU CN208921897U (zh) 2018-09-21 2018-09-2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8582B true TWI678582B (zh) 2019-12-01
TW202013026A TW202013026A (zh) 2020-04-01

Family

ID=6670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812A TWI678582B (zh) 2018-09-21 2018-10-02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3877U (zh)
CN (1) CN208921897U (zh)
TW (1) TWI6785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0619A (en) * 2008-11-27 2010-06-0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22330A (en) * 2009-12-24 2011-07-0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source holder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8520162B2 (en) * 2011-03-14 2013-08-2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0619A (en) * 2008-11-27 2010-06-0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22330A (en) * 2009-12-24 2011-07-0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source holder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8520162B2 (en) * 2011-03-14 2013-08-2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3877U (ja) 2019-11-07
TW202013026A (zh) 2020-04-01
CN208921897U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4363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160091760A1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032677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0568662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JP6220458B2 (ja) 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3003213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TWI525370B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201319690A (zh) 背光模組
WO2015102052A1 (ja)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7067207A1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KR20110007536A (ko) 패널형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20130051133A (ko) 액정패널조립체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78582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1600797A (zh) 具有固定座之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JP20072566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2821819B1 (en) Reflectors for the corners of a direct backlight in a display device
JP6517724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20021069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2016585A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14009233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8714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087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20663A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TW201303448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CN11094104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