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5928B - 授權配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授權配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5928B
TWI665928B TW107103757A TW107103757A TWI665928B TW I665928 B TWI665928 B TW I665928B TW 107103757 A TW107103757 A TW 107103757A TW 107103757 A TW107103757 A TW 107103757A TW I665928 B TWI665928 B TW I6659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authorization
signal
pairing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5989A (zh
Inventor
Hsun-Yu Chuang
莊恂諭
Pao-Wen Lin
林寶文
Original Assignee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iority to TW107103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5928B/zh
Priority to CN201810870130.9A priority patent/CN110126972B/zh
Priority to US16/127,508 priority patent/US1042015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9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5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9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授權配對方法,適用於自行車的電子變速系統,包括:授權裝置以廣播方式發送授權訊號,第一通訊裝置與第二通訊裝置各自執行第一掃描程序及第二掃描程序,並各自判斷是否取得授權訊號,第一通訊裝置在取得授權訊號後判斷是否取得一識別碼,第二通訊裝置在取得授權訊號後發送代表本身的識別碼,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識別碼之後與第二通訊裝置建立授權配對。

Description

授權配對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訊裝置的配對方法,尤其是應用於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的通訊裝置的一種配對方法。
由於無線通訊技術的進步,在自行車的電子變速系統中,採用無線通訊的方式連接左、右變速把手與前、後變速器已經是目前流行的趨勢。在車手騎乘之前,必須先行配對前述電子變速系統的組件,例如一種常見的配對形式為:左變速把手配對前變速器,右變速把手配對後變速器。所述的配對係指在建立兩個電子變速系統組件之間的通訊連線的前提下,儲存關聯於這兩個電子變速系統組件的必要資訊,因此在騎乘自行車時,車手可以操控變速把手將變速訊號發送至前、後變速器。
現今電子變速系統組件常見的配對方式,可依據是否具有第三方配對裝置大致分為兩種。「無第三方配對裝置」的配對方式例如:使用者分別按壓左變速把手及前變速器上的配對按鈕,使得兩者建立通訊連線後交換配對所需的資訊以完成配對。另一種「具有第三方配對裝置」的配對方式例如:使用者透過第三方配對裝置取得左變速把手的配對資訊,再將此配對資訊透過第三方配對裝置發送至前變速器,前變速器根據接收到的配對資訊與左變速把手建立通訊連線並完成配對。從安全性與防盜性的角度觀之,「無第三方配對裝置」的配對連線方式其過程簡單,對於進行配對的使用者而言並無任何限制;換言之,任何人皆可竊取全部或部分的電子變速系統,並輕易地執行配對連線,再使用配對完成的組件。相比之下,「具有第三方配對裝置」的配對方式可通過第三方配對裝置本身達到對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的保護效果;換言之,唯獨持有第三方配對裝置的人員可執行配對連線,然後使用配對完成的組件。然而,現今以第三方配對裝置進行配對的流程過於繁瑣。實務上,往往在電子變速系統重啟電源後,或是更換電子變速系統其中一個組件時,需要使用者重新執行前述之配對流程,造成諸多不便。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個授權配對的方法,透過授權裝置使得電子變速系統組件可以自動配對,在滿足電子變速系統防盜需求的前提下,亦簡化了配對流程,並且減少使用者需要重新執行配對的次數。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敘述的授權配對方法,適用於自行車的電子變速系統,所述的電子變速系統包括複數個通訊裝置及一授權裝置,所述的方法包括:由授權裝置以廣播方式發送授權訊號;以前述的複數個通訊裝置之中的第一通訊裝置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授權訊號;以前述的複數個通訊裝置之中的第二通訊裝置執行第二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授權訊號;在第一通訊裝置取得授權訊號之後,第一通訊裝置繼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一識別碼;在第二通訊裝置接收授權訊號之後,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識別碼,此識別碼係代表第二通訊裝置;以及在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識別碼之後,第一通訊裝置儲存識別碼,並與第二通訊裝置完成一授權配對。
藉由上述架構,本發明所揭露的授權配對方法,藉由授權裝置所發送的授權訊號,通知電子變速系統的兩個組件自行交換配對資訊,進而建立授權配對連線。對於使用者而言,僅需操作授權裝置本身即可完成配對連線,簡化傳統以第三方配對裝置進行配對連線時的繁瑣步驟,在提升使用者便利性的同時亦兼顧了電子變速系統的安全性與防盜性。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考圖1,其係繪示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的裝設位置示意圖。一般而言,需要配對的電子變速系統部件包括:位於LS位置的左變速把手、位於RS位置的右變速把手、位於FD位置的前變速器以及位於RD位置的後變速器。
請一併參考圖1及圖2,圖2係由俯視自行車的視角繪示已配對的電子變速系統部件的授權配對的連線示意圖。裝設於LS位置的第一通訊裝置D1與裝設於FD位置的第二通訊裝置D2具有配對連線L12,與裝設於RS位置的第三通訊裝置D3具有配對連線L13,且與裝設於RD位置的第四通訊裝置D4具有配對連線L14。實務上,配對連線L12、L13及L14採用一相同的無線通訊標準,例如:ANT+、藍牙(Bluetooth)、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紫蜂(ZigBee)、無線區域網技術、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廠商自行設計的無線通訊標準。所述的通訊裝置D1~D4係與所屬位置的電子變速系統組件具有電性連接關係,使得電子變速系統組件中的控制裝置(未繪示)可透過通訊裝置D1~D4發送或接收無線訊號。另外,第一通訊裝置D1可選擇性地裝設於左變速把手或右變速把手其中之一,而其餘通訊裝置D2~D4可選擇性地分別裝設在第一通訊裝置D1佔用位置以外的裝設位置。
請參考圖2,關於已配對的通訊裝置D1~D4傳送無線訊號的方式,試舉一例說明如下:左變速把手產生的無線訊號由第一通訊裝置D1透過配對連線L12發送至第二通訊裝置D2;右變速把手發出的無線訊號由第三通訊裝置D3先透過配對連線L13發送至第一通訊裝置D1,再由第一通訊裝置D1透過配對連線L14發送至第四通訊裝置D4。換言之,第一通訊裝置D1可直接收發無線訊號亦可轉發無線訊號,其餘三個通訊裝置D2~D4則單純只負責收發無線訊號。為使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組件在配對完成後可達成上述無線訊號的傳送方式,本發明所揭露的授權配對方法在第一實施例中將分為兩種實施態樣介紹,第一實施態樣係更換第二至第四通訊裝置D2~D4其中之一或數者,第二實施態樣係更換第一通訊裝置D1。
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所揭露的授權配對方法係適用於自行車的電子變速系統,此電子變速系統包括複數個通訊裝置及一授權裝置。請參考圖2及圖3,其係表示使用者將第二通訊裝置D2更換為第五通訊裝置D5(例如:因第二通訊裝置D2發生故障而必須更換),其中第五通訊裝置D5與第二通訊裝置D2兩者硬體結構及所運行的韌體程序基本相同。
當第二通訊裝置D2被移出通訊範圍之外或是第二通訊裝置D2被關閉電源時,將導致配對連線L12中斷。另一方面,由於第一通訊裝置D1在先前與通訊裝置D2~D4建立配對連線後便持續偵測這些配對連線(L12、L13及L14)的目前連線狀態,因此當第一通訊裝置D1偵測到目前連線狀態缺少配對連線L12時,第一通訊裝置D1將執行第一掃描程序。另外,新加入的第五通訊裝置D5在電源啟動後,若無法直接與第一通訊裝置D1建立配對連線,則將執行第二掃描程序。
請參考圖3A,其係繪示授權裝置A以廣播方式發送授權訊號S A的示意圖,實務上,授權裝置A係可執行前述一項或數項無線通訊標準的訊號收發器,亦可以是一智慧型手機。詳言之,圖3A係表示使用者操作授權裝置A以廣播方式發送一授權訊號S A。第五通訊裝置D5所執行的第二掃描程序係用以接收無線訊號並判斷所接收的無線訊號是否為授權訊號S A;若否,則第五通訊裝置D5持續執行第二掃描程序;若是,則第五通訊裝置D5發送一個用以代表本身的識別碼ID 5,如圖3B所示。第一通訊裝置D1所執行的第一掃描程序亦係用以接收無線訊號並判斷所接收的無線訊號類型;若第一通訊裝置D1從未接收到授權訊號S A,則第一通訊裝置D1持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若第一通訊裝置D1接收到授權訊號S A,則第一通訊裝置D1繼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識別碼,當第一通訊裝置D1接收到第五通訊裝置的識別碼ID 5時,第一通訊裝置D1儲存此識別碼ID 5並依據此識別碼ID 5與第五通訊裝置D5建立配對連線L15,如圖3C所示。
基於上述的配對連線方法可應用於第二、第三或第四通訊裝置D2~D4,例如以重新配對第三通訊裝置D3舉例說明如下:使用者操作授權裝置A以發送授權訊號S A。第三通訊裝置D3偵測本身的目前連線狀態為「無任何配對連線」,因此第三通訊裝置D3執行第三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授權訊號S A;在第三通訊裝置D3取得授權訊號S A之後,第三通訊裝置D3發送用以代表本身的識別碼ID 3。第一通訊裝置D1在偵測到原本的配對連線L13中斷之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等待取得授權訊號S A;在第一通訊裝置D1取得授權訊號S A之後,第一通訊裝置D1繼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第三通訊裝置D3的識別碼ID 3;在第一通訊裝置D1取得該第三通訊裝置D3的識別碼ID 3之後,第一通訊裝置D1儲存此識別碼ID 3並與第三通訊裝置D3建立配對連線L13,完成第一通訊裝置D1與第三通訊裝置D3的配對。
實務上,具有通訊裝置D1~D4的電子變速系統組件通常係成套使用。在出廠前,第一通訊裝置D1即可預先寫入其餘三個通訊裝置D2~D4的識別碼ID 2~ID 4,且第二、第三及第四通訊裝置D2~D4亦可預先寫入第一通訊裝置D1的識別碼。因此在電子變速系統組件第一次通電啟用後,通訊裝置D1在偵測到本身不具有任何配對連線L12~L14時,將以廣播方式發送本身的識別碼ID 1,同時其餘三個通訊裝置D2~D4在收到第一通訊裝置的識別碼ID 1之後,經過比對確認此識別碼ID 1屬於預先配對好的通訊裝置D1,因此亦各自以廣播方式發送本身的識別碼ID 2~ID 4,待第一通訊裝置D1分別接收到上述識別碼ID 2~ID 4並經過比對確認為預先配對好的通訊裝置D2~D4之後,第一通訊裝置D1便據以和第二、第三及第四通訊裝置D2~D4分別建立配對連線L12~L14,且此過程可自動完成,因此簡化了習知配對方式中,需要使用者以第三方裝置將配對資訊手動傳遞的不便之處。上述配對流程係考慮車手在初次購入電子變速系統後所進行的初次配對,因而可省略以授權裝置A發送授權訊號S A的步驟,僅根據出廠前預存於通訊裝置D1~D4中的識別碼ID 1~ID 4作為配對認證,然而實務上亦可設計使通訊裝置D1~D4必須在收到授權訊號S A後方可進行本身識別碼ID 1~ID 4的發送,本發明對此不予限制。
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所揭露的授權配對方法,請一併參考圖2及圖4,其係表示使用者將第一通訊裝置D1更換為第六通訊裝置D6(例如:因為第一通訊裝置D1發生故障而必須更換),其中第六通訊裝置D6與第一通訊裝置D1兩者硬體結構及所運行的韌體程序基本相同。當第一通訊裝置D1被移出通訊範圍之外或是第一通訊裝置D1被關閉電源時,配對連線L12、L13及L14全部中斷。而用於替換第一通訊裝置D1的第六通訊裝置D6在啟動電源後,檢測到目前連線狀態為「無任何配對連線」,且未接收預設配對通訊裝置的識別碼以便自動建立配對連線,因此第六通訊裝置D6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收到授權訊號S A。同樣地,第二至第四通訊裝置D2~D4因為各自不具有任何配對連線,因此分別執行第二至第四掃描程序以各自判斷是否收到授權訊號S A
請參考圖4A,其係繪示授權裝置A以廣播方式發送授權訊號S A的示意圖,詳言之,此步驟係由使用者操作授權裝置A發送授權訊號S A。請參考圖4B,在第二至第四通訊裝置D2~D4各自接收到授權訊號S A之後,接著各自發送本身的識別碼ID 2~ID 4,如圖4B所示。另一方面,第六通訊裝置D6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所接收的無線訊號是否為授權訊號S A;若否,則第六通訊裝置D6重複執行前述判斷步驟,直到第六通訊裝置D6確認接收授權訊號S A後,第一掃描程序改為判斷所接收的無線訊號是否含有識別碼ID 2,ID 3或ID 4,並且在每次接收識別碼ID 2,ID 3或ID 4之後,儲存識別碼ID 2,ID 3或ID 4以及與發送識別碼ID 2,ID 3或ID 4的通訊裝置D2、D3或D4建立配對連線L62、L63或L64;當第六通訊裝置D6建立所有必需的配對連線L62、L63及L64之後(本發明並不限定配對連線的數量),即完成所有電子變速系統組件的配對,如圖4C所示。
根據第一實施例所介紹的授權配對方法,使用者僅需簡單地操作授權裝置A發送授權訊號S A即可完成所有通訊裝置的配對,因此有效地減少使用者在配對電子變速系統組件時的繁瑣步驟,同時藉由可信賴的授權裝置A確保配對過程中的安全性。下文將繼續介紹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其係根據第一實施例增加一「再次確認程序」,所述的「再次確認程序」可應用於第一實施例的兩個實施態樣,為避免重複敘述,後文僅以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為基礎增加「再次確認程序」作為第二實施例敘述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依此類推,將「再次確認程序」應用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另外必須事先說明的是:第二實施例係依據執行「再次確認程序」的時機與通訊裝置分為兩個實施態樣:第一實施態樣係第一通訊裝置D1在取得識別碼ID 5之後執行「再次確認程序」,第二實施態樣係第五通訊裝置D5在發送識別碼ID 5之前執行「再次確認程序」。
以下說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請參考圖3A,第五通訊裝置D5取得授權訊號S A,在此之前的執行步驟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相同,此處不再重複。請接著參考圖5A,在第五通訊裝置D5取得授權訊號S A後,第五通訊裝置D5除了發送本身的識別碼ID 5之外,更產生一驗證資訊,如圖5A所標示的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以及未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實務上,第五通訊裝置D5裝設有顯示元件或發光元件,例如:LED燈、七段顯示器等,本發明對顯示元件或發光元件之硬體不予限制。所述的顯示元件用於產生前述的驗證資訊,例如:發出特定色光的LED燈(多個具有不同色光的LED燈,如圖5A的紅色LED燈R及黃色LED燈Y,然而亦可係單個可發出多種色光的LED燈)或呈現特定數字的七段顯示器等。驗證資訊較佳係以隨機方式產生,即本次產生的驗證資訊與前次不全相同,例如:本次產生的驗證資訊為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及未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下次產生的驗證資訊為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及未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驗證資訊用於供使用者查覺並據以再次操作授權裝置A發送一驗證訊號,且此時發出的驗證訊號必須關聯於前述的驗證資訊以便完成配對。另一方面,授權裝置A具有輸入介面用以供產生一輸入訊息,所述輸入介面例如按鈕,本發明對輸入介面之硬體結構不予限制。請參考圖5B,當驗證資訊係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及未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時,使用者按壓授權裝置A上對應的紅色按鈕B R且未按壓黃色按鈕B Y,藉此產生對應的驗證訊號S R。授權裝置A將此驗證訊號S R與另一授權訊號S A一併以廣播方式發送,如圖5B所示。由於在圖5A的時候,第一通訊裝置D1已接收到第五通訊裝置D5自動發送的識別碼ID 5,在前述第一實施例中,此時第一通訊裝置D1便可儲存該識別碼ID 5以完成授權配對之連線;而在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中,此時第一通訊裝置D1必須繼續執行第一掃描程序以取得包含驗證訊號S R的另一授權訊號S A,接著第一通訊裝置D1將包含驗證訊號S R的另一授權訊號S A發送至第五通訊裝置D5,如圖5C所示。第五通訊裝置D5檢驗此另一授權訊號S A中所包含的驗證訊號S R是否符合本身所產生的驗證資訊(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及未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如果兩者相符,則第五通訊裝置D5回覆一確認訊號OK至第一通訊裝置D1,如圖5C所示。第一通訊裝置D1取得此確認訊號OK後方可儲存識別碼ID 5以完成授權配對之連線L15,配對完成後的連線狀況則如圖3C所示。
以下說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其係將再次確認程序提前至第五通訊裝置D5發送代表本身的識別碼ID 5之前。詳言之,新加入的第五通訊裝置D5在電源啟動後,若無法直接與第一通訊裝置D1建立配對連線,則將執行第二掃描程序,並同時產生驗證資訊。所述驗證資訊例如「發出紅色色光的LED燈R及未發出黃色色光的LED燈Y」。在使用者觸發授權裝置A以發送授權訊號S A之前,使用者必須在授權裝置A的輸入介面產生一輸入訊息,例如按壓紅色按鈕。授權裝置A將按壓紅色按鈕所產生的輸入訊息轉變為驗證訊號S R,此驗證訊號S R可對應前述的驗證資訊,然後授權裝置A將此驗證訊號S R與授權訊號S A一併以廣播方式發送。第二掃描程序在判斷所接收的訊號為授權訊號S A後,進一步地檢測其中是否包括驗證訊號S R;若有,則第五通訊裝置D5才可以發送代表本身的識別碼ID 5,否則第五通訊裝置D5忽略此授權訊號S A
根據上述第二實施例的兩個實施態樣所介紹的具有「再次確認程序」的授權配對方法,由於通訊裝置D1或D5在儲存識別碼或發送識別碼之前,皆需使用者透過授權裝置A再次確認第五通訊裝置上隨機產生的驗證資訊後方可執行配對程序,因此可確保在第一通訊裝置D1和第五通訊裝置D5的配對過程中,不會因為其他授權裝置或位於其他自行車上的通訊裝置所發送的訊號干擾而發生配對錯誤的現象。
而為了再簡化使用者操作授權裝置A的步驟,上述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亦可採用如下介紹的方式實現之:在第一通訊裝置D1或第五通訊裝置D5取得授權訊號S A之前,授權裝置A以廣播方式發送一辨識資訊,此辨識資訊係授權裝置A的裝置識別碼ID A。實務上,授權裝置A可以將辨識資訊與授權訊號S A一併發送,亦可分別發送,本發明對此不予限制。若為一併發送,則第一通訊裝置D1及第五通訊裝置D5各自接收並儲存含有辨識資訊ID A的授權訊號S A。在第五通訊裝置D5發送識別碼ID 5時亦將辨識資訊ID A一併發送;第一通訊裝置D1接收到識別碼ID 5及辨識資訊ID A之後,比對所接收的辨識資訊ID A是否與第一通訊裝置D1本身所儲存的辨識資訊ID A相同,如果兩者相同則第一通訊裝置D1儲存識別碼ID 5以完成授權配對,否則第一通訊裝置D1忽略本次收到的識別碼ID 5。換言之,本實施態樣係將第一通訊裝置D1判斷是否儲存識別碼ID 5的條件從比對手動發送的驗證訊號改為比對自動發送的授權裝置A的識別碼ID A,因此可在避免配對錯誤的前提下減少使用者操作授權裝置A的步驟。
根據上述第二實施例的多種實施態樣,可確保第一通訊裝置D1與第五通訊裝置D5不至於被同時間複數個授權裝置A所發送的授權訊號S A干擾而誤發送本身的識別碼,造成電子變速系統組件的配對連線錯誤。另外,為了避免不可預期的人為因素導致配對連線錯誤,前述的第一至第六通訊裝置D1~D6皆具有消除程序,以便刪除因錯誤的配對連線而儲存的識別碼,使得通訊裝置D1~D6恢復配對前的狀態。消除程序例如透過按壓通訊裝置D1~D6上的重置按鈕以觸發,本發明對此不予限制。
另外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第一通訊裝置D1開始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時,第一通訊裝置D1更包括一計時器用以累計一掃描時間,當掃描時間超過一預設的等待時間時,第一通訊裝置D1停止執行第一掃描程序。而此計時機制亦可應用於第二至第四通訊裝置D2~D4,藉由設定第二至第四掃描程序可容許的最大掃描時間以避免長時間的掃描造成不必要的電力損耗。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授權配對方法,透過一授權裝置發送授權訊號,使得裝設於電子變速系統組件中的通訊裝置各自以無線訊號的廣播方式發送代表本身的識別碼,或者使得一通訊裝置接收來自其他通訊裝置的識別碼。藉此,在收送與接收識別碼的兩個通訊裝置之間建立配對連線,重覆相同步驟以完成所有通訊裝置之間的配對。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配對資訊交換過程,大部分步驟由各個通訊裝置交互實現,使用者僅需以授權裝置發送授權訊號便可完成所有通訊裝置的配對流程,相較於習知的配對方式,本發明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無疑更為簡便,且透過授權裝置與通訊裝置之間的驗證機制,亦強化了電子變速系統組件之間建立配對連線的安全性與防盜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LS‧‧‧左變速把手裝設位置
RS‧‧‧右變速把手裝設位置
FD‧‧‧前變速器裝設位置
RD‧‧‧後變速器裝設位置
L12-L64‧‧‧配對連線
D1‧‧‧第一通訊裝置
D2‧‧‧第二通訊裝置
D3‧‧‧第三通訊裝置
D4‧‧‧第四通訊裝置
D5‧‧‧第五通訊裝置
D6‧‧‧第六通訊裝置
A‧‧‧授權裝置
SA‧‧‧授權訊號
SR‧‧‧驗證訊號
IDA‧‧‧授權裝置之識別碼
ID1‧‧‧第一通訊裝置之識別碼
ID2‧‧‧第二通訊裝置之識別碼
ID3‧‧‧第三通訊裝置之識別碼
ID4‧‧‧第四通訊裝置之識別碼
ID5‧‧‧第五通訊裝置之識別碼
R‧‧‧紅色LED燈
Y‧‧‧黃色LED燈
BR‧‧‧紅色按鈕
BY‧‧‧黃色按鈕
OK‧‧‧確認訊號
圖1係一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部件裝設位置示意圖。 圖2係一自行車電子變速系統部件的配對連線示意圖。 圖3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3A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3B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3C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4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4A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4B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4C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實施態樣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5A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5B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圖5C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授權配對方法示意圖。

Claims (16)

  1. 一種授權配對方法,適用於自行車的一電子變速系統,該電子變速系統包括複數個通訊裝置及一授權裝置,所述的方法包括:由該授權裝置以廣播方式發送一授權訊號;以該些通訊裝置之中的一第一通訊裝置執行一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該授權訊號;以該些通訊裝置之中的一第二通訊裝置執行一第二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該授權訊號;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繼續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一識別碼;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後,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該識別碼,且該識別碼係代表該第二通訊裝置;以及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識別碼之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儲存該識別碼以與該第二通訊裝置完成一授權配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通訊裝置或該第二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前,更包括:該授權裝置以廣播方式發送一辨識資訊,且該辨識資訊係代表該授權裝置;以該第一通訊裝置接收並儲存該辨識資訊;以該第二通訊裝置接收並儲存該辨識資訊;在該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該識別碼時,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該辨識資訊;以及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識別碼及該辨識資訊之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根據該辨識資訊判斷是否儲存該識別碼。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授權裝置具有一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通訊裝置具有一顯示元件,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執行該第二掃描程序時,更包括:以該第二通訊裝置透過該顯示元件產生一驗證資訊;以該授權裝置根據該驗證資訊透過該輸入介面產生一驗證訊號,且該驗證訊號對應於該驗證資訊;在該授權裝置發送該授權訊號時,以該授權裝置發送該驗證訊號;以及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及該驗證訊號之後,若該驗證訊號對應於該驗證資訊,則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該識別碼,否則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繼續執行該第二掃描程序。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授權裝置具有一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通訊裝置具有一顯示元件,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後,更包括:以該第二通訊裝置透過該顯示元件產生一驗證資訊;以該授權裝置根據該驗證資訊透過該輸入介面產生一驗證訊號,且該驗證訊號對應於該驗證資訊;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識別碼之後且在該第一通訊裝置與該第二通訊裝置完成該授權配對之前,以該授權裝置發送另一授權訊號;以該第一通訊裝置接收該另一授權訊號並將該另一授權訊號發送至該第二通訊裝置;以該第二通訊裝置接收該另一授權訊號並回傳一確認訊號;以及在該第一通訊裝置接收該確認訊號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與該第二通訊裝置完成該授權配對。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顯示元件係一具有不同色光的發光元件或複數個具有不同色光的發光元件,且該驗證資訊係至少一發光燈號。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回傳該確認訊號前,更包括: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確認該另一授權訊號中是否包括該驗證訊號;以及當該驗證訊號係對應於該驗證資訊時,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發送該確認訊號。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當該第一通訊裝置與該第二通訊裝置完成該授權配對之後,更包括: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執行一消除程序,該消除程序用以刪除該第一通訊裝置所儲存之該識別碼。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更包括: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之前,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儲存一第三通訊裝置之另一識別碼。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更包括:以該些通訊裝置之中的一第三通訊裝置執行一第三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該授權訊號;在該第三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後,以該第三通訊裝置發送另一識別碼;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授權訊號之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繼續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以判斷是否取得該另一識別碼;以及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取得該另一識別碼之後,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儲存該另一識別碼;並與該第三通訊裝置完成另一授權配對。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授權裝置係一智慧型手機。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通訊裝置開始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時,以該第一通訊裝置累計一掃描時間,且當該掃描時間超過一等待時間時,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停止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二通訊裝置開始執行該第二掃描程序時,以該第二通訊裝置累計一掃描時間,且當該掃描時間超過一等待時間時,以該第二通訊裝置停止執行該第二掃描程序。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一通訊裝置執行該第一掃描程序之前,更包括:以該第一通訊裝置偵測一目前連線狀態。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在該第二通訊裝置執行該第二掃描程序之前,更包括:以該第二通訊裝置偵測一目前連線狀態。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第一通訊裝置係被裝設於一左變速把手或一右變速把手。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授權配對方法,其中該第二通訊裝置係被裝設於一左變速把手、一右變速把手、一前變速器或一後變速器。
TW107103757A 2018-02-02 2018-02-02 授權配對方法 TWI665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757A TWI665928B (zh) 2018-02-02 2018-02-02 授權配對方法
CN201810870130.9A CN110126972B (zh) 2018-02-02 2018-08-02 授权配对方法
US16/127,508 US10420157B2 (en) 2018-02-02 2018-09-11 Method for authorization pair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757A TWI665928B (zh) 2018-02-02 2018-02-02 授權配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5928B true TWI665928B (zh) 2019-07-11
TW201935989A TW201935989A (zh) 2019-09-01

Family

ID=6747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757A TWI665928B (zh) 2018-02-02 2018-02-02 授權配對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0157B2 (zh)
CN (1) CN110126972B (zh)
TW (1) TWI6659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290B (zh) * 2020-03-04 2021-0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組件及其配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0556B2 (en) * 2018-12-11 2020-08-18 Shimano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system
US11021214B2 (en) * 2019-02-05 2021-06-01 Sram, Llc System for a bicycle
US11608139B2 (en) * 2019-05-13 2023-03-2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744694B (zh) * 2019-09-18 2021-11-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組件配對系統及其方法
TWI762882B (zh) * 2020-03-13 2022-05-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無線控制系統部件的替換方法以及應用於其的自行車部件與可攜式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657A (en) * 1998-07-02 2000-05-02 Shimano, Inc. Magnetically operated bicycle antitheft device
CN105314035A (zh) * 2014-08-01 2016-02-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动自行车
TWI564186B (zh) * 2014-08-20 2017-01-01 Bicycle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TWI611972B (zh) * 2014-11-27 2018-01-21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及自行車操作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5140B2 (en) * 2005-06-14 2011-01-04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Device pairing via intermediary device
US8209426B2 (en) * 2009-03-13 2012-06-26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access to content in a network service
US8336084B2 (en) * 2009-09-11 2012-12-18 Nok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apparatus identities
US20120221464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erforming secure transactions based upo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ximity and related methods
US9548869B2 (en) * 2011-04-08 2017-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casting using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wireless technology
US8909424B2 (en) * 2012-10-11 2014-12-09 Sram, Llc Electronic shif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50289124A1 (en) * 2014-04-08 2015-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amless switching o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9451438B2 (en) * 2014-05-30 2016-09-20 Apple Inc. Predefined wireless pairing
KR20160073242A (ko) * 2014-12-16 2016-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통신을 통해 스캔을 요청 또는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16122186A1 (ko) * 2015-01-27 2016-08-04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하여 디바이스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327127B2 (en) * 2015-12-22 2019-06-1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vice pairing for improved safety and security of first responders entering an incident scene area
CN107481421B (zh) * 2017-09-30 2023-05-26 康兆君 一种酒品信息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657A (en) * 1998-07-02 2000-05-02 Shimano, Inc. Magnetically operated bicycle antitheft device
CN105314035A (zh) * 2014-08-01 2016-02-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动自行车
TWI564186B (zh) * 2014-08-20 2017-01-01 Bicycle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TWI611972B (zh) * 2014-11-27 2018-01-21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及自行車操作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290B (zh) * 2020-03-04 2021-0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組件及其配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6972B (zh) 2020-09-25
TW201935989A (zh) 2019-09-01
US20190246437A1 (en) 2019-08-08
CN110126972A (zh) 2019-08-16
US10420157B2 (en)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5928B (zh) 授權配對方法
JP4337814B2 (ja) 可視光通信装置、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可視光通信方法及び可視光通信プログラム
US10257198B2 (en) Password input method for devices with limited user interface
CN111277474B (zh)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系统和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方法
US20120054493A1 (en) Secure wireless link between two devices using probes
US10972446B2 (en) Device pairing
CN102802071A (zh) 智能电视、移动终端、多屏互动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162498B (zh) 蓝牙适配器及其通信方法
CN110321085A (zh) 打印机
Wang et al. Intra-frame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 networks of visible LEDs
JP2014090413A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944723A (zh) 蓝牙设备认证方法和蓝牙设备
CN104469443A (zh) 遥控器防串扰方法和遥控器
CN105187878B (zh) 电视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EP17924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a channel selection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230121204A1 (en) Device communication through high-frequency light encoding
JP6270491B2 (ja) 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CN103458285B (zh) 基于虚拟遥控器控制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US8170058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7235250A (ja) 無線lanの初期設定を行う光設定器及び該光設定器により無線lanの初期設定が行われる情報家電
JP5424493B2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変換アダプタ装置
US20230397009A1 (en) Method for pairing an apparatus with a terminal device and arrangement for same
JP2008085959A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方法、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CN113556723B (zh) 智能设备的激活方法、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的激活系统
CN104541580B (zh) 控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控设备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