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9625B -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 Google Patents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9625B
TWI659625B TW106141135A TW106141135A TWI659625B TW I659625 B TWI659625 B TW I659625B TW 106141135 A TW106141135 A TW 106141135A TW 106141135 A TW106141135 A TW 106141135A TW I659625 B TWI659625 B TW I6596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s
signal
downlink
channel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8620A (zh
Inventor
喬雅奎恩 畢思 布珍娜思
卡羅斯 多明谷茲 吉米尼茲
喬思 路易斯 洛佩茲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艾銳勢企業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艾銳勢企業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艾銳勢企業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6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特定實施例使用下行頻道及上行頻道中之分段頻寬以管理針對用戶之一窄播服務。特定實施例包含一頻道管理器,該頻道管理器可處理來自頭端之信號以降頻轉換且過濾在該等下行頻道之一或多者中發送的窄播服務。再者,在上行方向上,該頻道管理器可升頻轉換且堆疊窄播信號以發送至該頭端。此外,在一項實施例中,可使用可見光通信(例如,Li-Fi)提供該窄播服務。使用可見光通信可克服背景中所描述之最後連接限制,諸如可使用端對端光學連接。此外,使用可見光通信可不干擾用戶處所中之其他Wi-Fi鏈路,諸如既有MoCA連接,且可實際上增強該等用戶處所之服務。

Description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為了提供高速資料服務,網路開發者已將光學散佈網路基礎結構擴展為更接近用戶處所(subscriber premise)。基於被動光學網路(PON)之光纖到家(FTTH)網路及基於電纜上傳輸資料服務介面規格(DOCSIS)之射頻光纖傳輸(RFoG)部署僅係滿足上文所提及之頻寬需求的一些實例。此增大可用於用戶之頻寬。然而,即使頻寬量增大,可能的是未來用戶要求仍可能耗盡容量。例如,當多個使用者在一特定用戶位置處共用可用頻寬時,可用於各使用者之容量可減小至低於所期望服務品質(QoS),此係因為大量使用者可能同時運行資料消耗應用。
一些新近標準(諸如電纜上傳輸資料服務介面規格(DOCSIS)3.1)技術將可用頻譜在諸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頻道及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頻道中分段,以管理下行(DS)及上行(US)頻寬。OFDMA係在上行方向上使用之多使用者版本之OFDM。然而,DOCSIS 3.1中(OFDM頻道-「集束(bundle)」中)之分段可用頻譜尚未完全用於一有效US/DS頻寬管理。另一方面,通常以同軸傳輸電纜或Wi-Fi鏈路之形式實施至用戶處所之網路的實體連接。此兩種技術可具有限制。例如,當同軸電纜基礎 結構用以連接用戶處所之器件時(諸如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oCA)),在DS信號與US信號間共用電纜頻寬,此限制將DS及US網路升級為DOCSIS 3.1之全可用頻譜的能力。再者,當在一Wi-Fi環境中操作時,Wi-Fi閘道器之位置並非始終有效,且客戶處所周圍之衰減引起信號問題及其中行動性並非問題之器件的可用頻寬之即時減小。
在一項實施例中,一種方法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該方法接著依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複數個頻道且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自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
在一項實施例中,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含有指令,該等指令在被執行時控制一電腦系統以經組態用於: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依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複數個頻道;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及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自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
在一項實施例中,一種裝置包含: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及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包括指令,該等指令在被執行時控制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以經組態用於: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依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 部分轉換成複數個頻道;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及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自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
下文詳細描述及隨附圖式提供對特定實施例之本質及優點的更佳理解。
100‧‧‧系統
102‧‧‧頻道管理器
102-1‧‧‧頻道管理器
102-2‧‧‧頻道管理器
102-3‧‧‧頻道管理器
104‧‧‧頭端
106‧‧‧光學散佈網路(ODN)
108‧‧‧網路節點
110‧‧‧光學網路化單元(ONU)節點
110-1‧‧‧光學網路化單元(ONU)節點
110-2‧‧‧光學網路化單元(ONU)節點
112‧‧‧客戶端設備(CPE)
112-1‧‧‧客戶端設備(CPE)
112-2‧‧‧客戶端設備(CPE)
112-3‧‧‧客戶端設備(CPE)
112-A‧‧‧客戶端設備(CPE)
112-B‧‧‧客戶端設備(CPE)
114‧‧‧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4-1‧‧‧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4-2‧‧‧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4-3‧‧‧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4-4‧‧‧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4-5‧‧‧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
115‧‧‧用戶器件
115-1‧‧‧用戶器件
115-2‧‧‧用戶器件
115-3‧‧‧用戶器件
115-4‧‧‧用戶器件
115-5‧‧‧用戶器件
116‧‧‧主動分離器
118-1‧‧‧窄播鏈路
118-2‧‧‧窄播鏈路
202‧‧‧操作
204‧‧‧操作
206‧‧‧操作
208‧‧‧操作
210‧‧‧操作
302‧‧‧接收器
304‧‧‧分離器
306‧‧‧降頻轉換器
308‧‧‧濾波器
310‧‧‧傳輸器
402‧‧‧接收器
404‧‧‧升頻轉換器
406‧‧‧多工器
408‧‧‧傳輸器
502‧‧‧操作
504-1‧‧‧頻道
504-2‧‧‧頻道
504-3‧‧‧頻道
506‧‧‧操作
508‧‧‧操作
520-1‧‧‧操作
520-2‧‧‧操作
520-3‧‧‧操作
520-4‧‧‧操作
520-5‧‧‧操作
520-6‧‧‧操作
522‧‧‧操作
602‧‧‧操作
604‧‧‧操作
606‧‧‧操作
608‧‧‧操作
610‧‧‧操作
614‧‧‧濾波及等化邏輯
622‧‧‧操作
624‧‧‧操作
626‧‧‧操作
628‧‧‧操作
702‧‧‧射頻光纖傳輸(RFoG)光學收發器(OTRX)
703‧‧‧最後一英里OTRX
704‧‧‧數位OTRX
706‧‧‧類比OTRX
708‧‧‧小型化可插拔(SFP)傳輸器
710‧‧‧ADC/DAC
713‧‧‧最後一英里OTRX
714‧‧‧Li-Fi信號調節器
716‧‧‧最後一步Li-Fi光學收發器(OTRX)
802‧‧‧光學接收器/數位或類比接收器
804‧‧‧數位信號處理器
806‧‧‧LED
808‧‧‧光學偵測器、驅動電路及濾波器
810‧‧‧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數位信號處理器
812‧‧‧光學傳輸器/數位或類比傳輸器
902‧‧‧下行正交分頻多工(OFDM)管理器
904‧‧‧傳輸器
906‧‧‧光學被動元件
908‧‧‧光學被動元件
910‧‧‧接收器
912‧‧‧光學被動元件
914‧‧‧光學網路
916‧‧‧光學被動元件
918‧‧‧發光二極體(LED)
920‧‧‧Li-Fi接收器/上行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管理器
1002‧‧‧RFoG OTRX
1004‧‧‧光纖用戶
1006‧‧‧雙向邏輯
1006-A‧‧‧雙向邏輯
1006-B‧‧‧雙向邏輯
1008‧‧‧電纜用戶
1302‧‧‧操作
1402‧‧‧操作
1404‧‧‧操作
1406‧‧‧操作
1408‧‧‧操作
1410‧‧‧操作
1412‧‧‧操作
1414‧‧‧ONU節點
1500‧‧‧用戶處所
1502‧‧‧分離器
λ1‧‧‧第一波長
λ2‧‧‧第二波長
圖1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於提供針對一窄播服務之頻道管理的一簡化系統。
圖2A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上行方向及下行方向共用全頻譜時的頻道之散佈。
圖2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上行方向及下行方向兩者使用全頻譜時的頻道之散佈。
圖3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供一頻道管理器處理下行信號之一架構。
圖4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於上行方向的頻道管理器之一架構。
圖5A及圖5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的去除及添加。
圖6A展示由下行頻道管理器執行之一方法的一簡化流程圖。
圖6B展示由上行頻道管理器執行之一方法的一簡化流程圖。
圖7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以將窄播服務遞送至系統中的Li-Fi存取點之元件的一更詳細實例。
圖8展示一最後一英里(last-mile)OTRX、一Li-Fi信號調節器及一最後一步(last-step)Li-Fi OTRX之結構的一更詳細實例。
圖9A及圖9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重疊於一RFoG/HFC網路上方的 圖7及圖8之元件。
圖10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的第一實施方案之一實例。
圖11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的一第二實施方案。
圖12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的一第三實施方案。
圖13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的第四實施方案。
圖14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一全窄播實施方案。
圖15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一MoCA環境中使用可見光通信的一實例。
圖16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將電纜用於光纖連接的一MoCA環境中使用可見光通信之一實例。
本文中描述供一頻道管理器使用可見光通信遞送資料服務之技術。在下文描述中,出於解釋目的,陳述眾多實例及特定細節以提供對特定實施例之透徹理解。如由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特定實施例可單獨包含此等實例中之一些或所有特徵或包含與下文所描述之其他特徵組合之此等實例中之一些或所有特徵,且可進一步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特徵及概念的修改及等效物。
特定實施例使用下行頻道(諸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頻道)及上行頻道(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頻道)中之分段頻寬,以管理針對用戶之一窄播服務。窄播服務提供一單一用戶專用頻寬。窄播服務與一廣播服務不同在於廣播信號被發送至諸多用戶且在彼等用戶間共用頻寬。
特定實施例包含一頻道管理器,該頻道管理器可處理來自頭端之信號以降頻轉換且過濾在下行頻道之一或多者中發送的窄播服務。再者,在 上行方向上,頻道管理器可升頻轉換且堆疊窄播信號以發送至頭端。此外,在一項實施例中,可使用可見光通信(例如,Li-Fi)提供窄播服務。使用可見光通信可克服背景中所描述之最後連接限制,諸如可使用端對端光學連接。此外,使用可見光通信可不干擾用戶處所中之其他Wi-Fi鏈路或既有MoCA連接,且可實際上增強用戶處所之服務。
圖1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於提供針對一窄播服務之頻道管理的一簡化系統100。系統100包含一頭端104、一網路106、一網路節點108、光學網路化單元(ONU)節點110-1與110-2、客戶端設備(CPE)112、可見光通信(Li-Fi)存取點(AP)114、用戶器件115及一主動分離器116。下行通信可從頭端104開始且繼續進行至客戶端設備112或用戶器件115。再者,上行通信係自客戶端設備112或用戶器件115至頭端104。
頭端104可經由客戶端設備112及/或Li-Fi存取點114提供一資料服務,諸如視訊、資料及/或語音服務。頭端104可經由網路106傳輸及接收資訊,其可為自頭端104至網路節點108且亦可能全光學地至ONU節點110及/或Li-Fi存取點114之一全光纖服務。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08亦可連接至ONU節點110,該等ONU節點110通常可定位於一用戶端處或附近。ONU節點110-1可終止光纖網路且將信號自光學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該等射頻信號可經由同軸電纜發送至客戶端設備112。在其他實施例中,ONU節點110-1可經由光學連接或其他連接(諸如無線連接)連接至Li-Fi存取點114或客戶端設備112。在其他實例中,網路節點108可直接連接至Li-Fi存取點114或直接連接至一CPE 112。下文將更詳細描述此等網路組態。
Li-Fi存取點114可使用可見光通信來通信。例如,如圖1所示,Li-Fi 存取點114-1、114-2、114-3、114-4、114-5每一者可包含一光源(諸如發光二極體(LED)),以將可見光信號發送至用戶器件115(諸如各別115-1、115-2、115-3、115-4、115-5)。在一項實例中,通信使用400THz與800THz(780nm至375nm)之間的可見光。Li-Fi存取點114亦包含可自用戶器件115(諸如115-1、115-2、115-3、115-4、115-5)接收可見光輸入之一接收器。
用戶器件115可包含各種使用者器件,諸如智慧型電話、機上盒、電腦及其他家用器件。客戶端設備112可包含機上盒、閘道器、路由器等,但可稱為用戶器件115。
一頻道管理器102可定位於系統100中之各種位置中,諸如定位於四個不同位置中,但亦可暸解其他位置。再者,在系統100中,可能僅提供頻道管理器102之一單一組態。在其他實施例中,頻道管理器102可被併入至系統100中所展示之組態的一或多者中。即,系統100可同時實施頻道管理器102之多個不同組態或所有組態。
系統100提供廣播服務及窄播服務,或可能僅提供窄播服務。廣播服務係相同內容被廣播至共用可用頻寬之多個用戶的情況。窄播係內容透過一專用鏈路發送至一單一用戶(諸如透過1:1埠至埠用戶線發送至一單一用戶位置)之情況。在此情況中,用戶未與其他用戶共用用戶線上之頻寬。
系統100可使用基於DOCSIS標準之一射頻光纖傳輸(RFoG)基礎結構,但可使用其他網路基礎結構。DOCSIS 3.1實體(PHY)及媒體存取控制(MAC)標準使用多工方案(諸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來將低密度同位檢查碼(LDPC)用於OFDM正向誤差校正(FEC)而改良每可用頻譜資料速率(位元/Hz)效率。再者,DOCSIS 3.1標準將網路106中之可用頻寬擴展至 1.218GHz且接著擴展至1.794GHz。DOCSIS 3.1具有在可用於下行及上行通信之整個頻譜內的OFDM頻道。可在一光學散佈網路(ODN)106中使用分波多工(WDM)且在客戶端設備112外使用一混合式無線(Wi-Fi)-有線(例如,電纜)空間分割多工(SDM)方案共用用於下行及上行之整個可用頻譜。在特定實施例中,此容許下行方向使用全可用頻譜且容許上行方向使用全可用頻譜。儘管描述DOCSIS 3.1,但將理解,亦可使用其他標準。
上行及下行信號可使用下行副載波,該等下行副載波被分組成可獨立組態頻道(例如,OFDM頻道)且佔據自24MHz直至192MHz之一頻率範圍頻譜,其總計7680個25kHz副載波或3840個50kHz副載波。在上行方向上,副載波可由25kHz或50kHz副載波組成。在上行中,副載波被分組成獨立組態頻道(例如,OFDMA頻道),各獨立組態頻道佔據從針對25kHz副載波間隔之6.4MHz及針對50kHz副載波間隔之10MHz直至96MHz之一頻率範圍頻譜。儘管描述此等頻率,但將理解,特定實施例可使用不同頻率範圍。
圖2A及圖2B展示針對可使用之上行及下行方向的不同頻率分配。圖2A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上行方向及下行方向共用全頻譜時的頻道之散佈。在202處,在自5MHz至1794MHz之可用頻譜內展示分頻多工中之上行及下行分配頻道。上行頻譜經分配為自5MHz至400MHz且下行頻譜經分配為自500MHz至1794MHz。在204處,上行頻譜可經分配於96MHz OFDMA頻道中且包含4個頻道。在206處,下行頻譜可經分配有192MHz OFDM頻道及96MHz OFDM頻道且包含6個192MHz頻道及1個96MHz頻道。
圖2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上行方向及下行方向兩者使用全頻譜 時的頻道之散佈。對於HFC網路,同軸電纜係連接至CPE 112之實體媒體,因此必須在下行方向與上行方向之間共用可用頻寬。然而,在使用全端對端光學鏈路時,可由上行方向及下行方向兩者使用全頻譜。下行信號可藉由分波多工而與上行信號分開。
在208處,展示全頻譜中之下行頻道。在此情況中,9個192MHz OFDM頻道包含於自5MHz至1794MHz之頻譜中。在210處,在上行中,18個96MHz OFDMA頻道包含於自5MHz至1794MHz之全頻譜中。儘管針對頻道描述頻率範圍之上述使用,但將理解,不同方案可諸如結合不同大小頻道及上行與下行在頻譜內的不同頻率分離使用。例如,頻道頻寬在下行方向上可高達192MHz。然而,根據標準,用於下行方向之頻道可為24MHz的倍數。對於上行方向,頻道可高達96MHz,但其等可為6.4MHz的倍數。再者,出於論述目的,在5MHz至1800MHz之一頻譜中,頻道大小可被描述為在下行方向上大約200MHz或在上行方向上大約100MHz。
重新參考圖1,下行頻道及上行頻道用以管理窄播服務以將資訊(諸如高速資料)遞送至可見光通信存取點114。廣播(B)及窄播(N)服務可自頭端104傳輸至網路106且標記於圖1中。廣播服務係遞送至網路中之一用戶群組的資料服務。例如,將廣播信號遞送至網路節點108及ONU節點110。接著,將廣播信號遞送至連接至彼各自節點之各CPE 112,其中該群組之CPE共用頻寬。
相比於廣播服務,窄播服務使用對為一特定用戶位置伺服之一節點的添加/去除請求以接收一窄播服務。添加請求將一頻道添加至一上行信號且去除請求自一下行信號去除一頻道。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用戶可接收 窄播服務及廣播服務兩者及/或僅接收窄播。
取決於在何處實施頻道管理器,在廣播信號中添加或去除頻道的添加/去除功能可處於不同位置。例如,在一第一組態中,頻道管理器102在網路節點108中執行添加/去除;在一第二組態中,頻道管理器102在ONU節點110-2中執行添加/去除;在一第三組態中,頻道管理器102在ONU節點110-1中執行添加/去除;在一第四組態中,頻道管理器102在CPE 112-2中執行添加/去除。
在第一組態中,在網路節點108中提供自/至Li-Fi存取點114-1之上行或下行頻道之一直接添加/去除。在此情況中,網路節點108可為網路106中之一節點,該節點可透過直接在網路節點108與Li-Fi存取點114-1之間的光纖執行自/至存取點114-1之添加/去除功能。網路節點108與Li-Fi存取點114-1之間的連接係經由窄播。頻道管理器102解多工及降頻轉換待去除之經指派下行頻道且將其等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1。在上行方向上,來自Li-Fi存取點114-1之待添加至上行信號之上行頻道在網路節點108處升頻轉換且與其他頻道進行多工以上行傳輸至頭端104。下行及上行頻道之數目及其等經指派用於Li-Fi存取點114-1的頻寬取決於承諾給彼用戶位置之QoS及最大位元率。Li-Fi存取點114-1亦可連接至用戶器件115-1,該等用戶器件115-1在一下行方向上接收窄播信號且將上行信號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1。
在第二組態中,ONU節點110-2執行添加/去除功能。在廣播組態中,ONU節點110-2可終止來自網路節點108之光學連接,且可自網路節點108接收廣播及窄播信號。ONU節點110-2可經由一非光學連接(諸如一同軸連接)將廣播信號發送至CPE 112-1。再者,ONU節點110-2可經由一 光學連接將窄播信號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2。頻道管理器102-2執行去除功能以使窄播信號與下行信號分開且執行添加功能以在ONU節點110-2處將窄播信號添加至上行信號。頻道管理器102-2可經由一光學連接將下行窄播信號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2。再者,ONU節點110-2可經由一光學連接及/或同軸連接將一廣播信號發送至CPE 112-1。可經由ONU節點110-2處之不同輸出(諸如不同埠)發送廣播及窄播信號。如上文所論述,ONU節點110-2將一窄播信號提供至Li-Fi存取點114-2,其中未損及可用頻寬。
第三組態類似於第二組態,惟一主動分離器116可用以將從頻道管理器102-3輸出之信號分離至多個Li-Fi存取點114-3至114-4除外。儘管展示兩個Li-Fi存取點,但任何數目個Li-Fi存取點可耦合至主動分離器116。多個Li-Fi存取點114-3至114-4共用來自ONU節點110-1之窄播信號。主動分離器116可經由一光學連接或其他連接(諸如同軸連接)耦合至ONU節點110-1。在此組態中,除接收可用於多個Li-Fi存取點114-3至114-4之一窄播信號外,用戶位置亦可在CPE 112-3處自ONU節點110-1接收廣播信號。特定頻寬及QoS要求可被指派給窄播鏈路118-1及118-2。
在第四組態中,網路節點108可直接連接至頻道管理器102-2所處之CPE 112-2。此可為網路節點108至一混合式光纖同軸電纜(HFC)網路的擴展。在此情況中,網路節點108將廣播/窄播信號發送至CPE 112-2。CPE 112-2執行添加/去除功能且頻道管理器102-4可在下行中去除窄播信號且在上行中添加窄播信號。在網路係一HFC網路時,在一項實施例中,CPE 112-2具有在射頻(RF)域中將下行廣播信號與窄播信號分開的能力。接著,對於窄播信號,CPE 112-2經由一連接(諸如一同軸連接或光學鏈路) 將窄播遞送至Li-Fi存取點114-5。Li-Fi存取點114可接著將服務遞送至用戶器件115-2。
頻道管理器
頻道管理器102可執行類似功能,而不管其以任何組態定位於何處。圖3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供頻道管理器102處理下行信號的一架構。頻道管理器102包含一接收器302、一分離器304、一降頻轉換器306、一濾波器308及一傳輸器310。接收器302包含接收多工下行信號之一傳輸線,該多工下行信號包含一特定頻率範圍集束之多個頻道,諸如各集束可為大約200MHz。信號可包含廣播及窄播頻道。即,一些200MHz頻道可用於廣播服務且一些200MHz頻道可用於窄播服務。在下文所描述之另一實施例中,所有頻道可為窄播。
分離器304將下行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例如,信號在不同路徑上發送以將信號之整個頻寬發送至不同調節電路進行降頻轉換及濾波,其中信號可處理為5MHz至200MHz、401MHz至600MHz等。
降頻轉換器306接著將各輸出降頻轉換為一不同頻率。例如,將所有輸出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頻率範圍中。即,將自201MHz至400MHz之頻道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範圍且亦將自401MHz至600MHz之頻道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亦將所有其他頻道降頻轉換至此頻率範圍。
接著在濾波器308處過濾經降頻轉換頻道以選擇窄播頻道。即,僅將用於窄播之頻道發送至傳輸器310且濾波器308濾除廣播頻道。傳輸器310包含一傳輸線,該傳輸線將窄播頻道耦合至一收發器以傳輸至一Li-Fi存取點114。
圖4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於上行方向的頻道管理器102之一架構。一接收器402經由一傳輸線自用戶器件115及/或Li-Fi存取點114接收上行信號,該傳輸線將該等信號耦合至頻道管理器102。接收器402在複數個輸入處接收此等信號。即,可在一不同輸入處接收各窄播信號且在一輸入處接收來自CPE 112之各信號。在一項實施例中,依相同頻率範圍(諸如自5MHz至100MHz)接收各上行信號。
一升頻轉換器404接著依不同頻率將輸入升頻轉換以堆疊頻道。即,根據頻道頻寬將OFDMA頻道升頻轉換至對應載波頻率。例如,依不同頻率(諸如自5MHz至100MHz、自101MHz至200MHz、自201MHz至300MHz、自301MHz至400MHz等)堆疊依相同頻率5MHz至100MHz在輸入處接收的頻道。
多工器406將經升頻轉換信號多工成一共同信號(諸如一RF信號)進行傳輸。例如,由多工器406產生包含自5MHz至400MHz(或5MHz至1800MHz)之頻道的一信號。此信號可包含經多工的所有上行頻道。一傳輸器408接著將經多工信號耦合至一收發器,該收發器將經多工信號傳輸至頭端104。
為了繪示上述升頻轉換及降頻轉換,圖5A及圖5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的去除及添加。在圖5A中,在502處,用頻道504-1、504-2及504-3接收一下行信號。頻道504-1、頻道504-2及頻道504-3分別在5MHz至200MHz、201MHz至400MHz、401MHz至600MHz之頻率範圍中。亦可包含但未展示其他頻道。頻道管理器102可接著將頻道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之相同頻率範圍。如所展示,現將頻道504-1、頻道504-2及頻道504-3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頻率範圍,如在506處所展 示。無需降頻轉換已在5MHz至200MHz範圍中之頻道。在一項實施例中,在濾波中,可去除此等頻道的一些且僅保留窄播頻道。在一項實例中,在508處,將頻道504-2保留為一窄播頻道且去除其他頻道。在一項實施例中,對於頻道管理器處之一單一輸出,需要僅一個降頻轉換器。例如,若將僅輸出一個頻道,則需要一個降頻轉換器用於頻道504-2,且需要僅一個濾波器用以濾除頻道504-2。降頻轉換器或濾波器之數目取決於頻道管理器處之輸出的數目。再者,儘管展示5MHz至200MHz之一類似頻率,但針對下行OFDM頻道之降頻轉換及濾波可為24MHz的倍數直至192MHz。例如,頻道管理器102可具有多個輸出,諸如3個輸出,其中輸出1具有頻道5MHz至29MHz(24MHz),輸出2具頻道5MHz至200MHz(192MHz),且輸出3具頻道5MHz至101MHz(96MHz)。
在圖5B中,接收在5MHz至200MHz的頻率範圍中之100MHz頻道且接著將其等升頻轉換至用於上行信號的不同頻率。例如,在520-1至520-6處,依5MHz至200MHz的相同頻率範圍接收6個頻道。接著將此等頻道升頻轉換至5MHz至100MHz、101MHz至200MHz、201MHz至300MHz、301MHz至400MHz、401MHz至500MHz及501MHz至600MHz的不同頻率,如在522處所展示。無需升頻轉換已在5MHz至100MHz範圍中之頻道。可將此等頻道添加至上行信號。在此情況中,在上行信號中的頻譜中堆疊頻道。
圖6A及圖6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於處理下行及上行信號以執行去除及添加功能的方法。圖6A展示由下行頻道管理器執行之一方法的一簡化流程圖且圖6B展示由上行頻道管理器執行之一方法的一簡化流程圖。
參考圖6A,在602處,頻道管理器102自一下行接收器接收一經多工信號。在604處,頻道管理器102將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在606處,在各輸出處,頻道管理器102將頻道降頻轉換。在608處,在各輸出處,過濾所期望頻道。此移除任何廣播頻道且選擇窄播頻道。在610處,頻道管理器102將信號傳輸至一光學傳輸器,該光學傳輸器將下行窄播信號進一步傳輸至Li-Fi存取點114。
參考圖6B,在622處,頻道管理器102自複數個輸入(諸如自用戶器件或CPE)接收信號。在624處,在各輸入處,頻道管理器102將頻道升頻轉換。在626處,在各輸入處,將經升頻轉換頻道多工成一共同信號。此組合任何廣播頻道及窄播頻道。在628處,頻道管理器102使用用於傳輸至頭端之一回傳路徑光學傳輸器朝向頭端傳輸信號。
總體結構
圖7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用以將窄播服務遞送至系統100中的Li-Fi存取點114之元件的一更詳細實例。取決於組態,圖7之元件可散佈於系統100之不同組件中。此圖試圖涵蓋可放置元件之不同位置。
在頭端104之後,一光學收發器(OTRX)702(諸如一RFoG光學收發器)可為類比光學收發器,其可在高達1794MHz之一頻寬容量中接收或傳輸且可整合至一單一模組中。在傳輸器側上,RFoG OTRX 702可使用外部調變,該外部調變使用一電吸收調變器(EAM)。接收器模組可包含在頻寬、雜訊及失真效能方面遵循DOCSIS 3.1標準的一接收器光學子總成(ROSA)。相同RFoG OTRX可分別用於下行接收與傳輸及上行接收與傳輸兩者,此係因為下行及上行光學鏈路利用可用於依如圖2B中所展示之用於下行的OFDM頻道及用於上行的OFDMA頻道的形式輸送窄播及廣播 負載之全頻譜。
頻道管理器102位於RFoG OTRX 702與一最後一英里OTRX 703(諸如一數位OTRX 704及/或類比OTRX 706)之間。可使用數位或類比收發器。最後一英里OTRX經設計以光學地在下行方向上傳輸窄播OFDM頻道且在上行方向上接收窄播OFDMA頻道。將窄播OFDM頻道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且自Li-Fi存取點114接收窄播OFDM頻道。
可使用一小型化可插拔(SFP)傳輸器708之一傳輸器區段數位地執行自數位OTRX 704之下行傳輸。再者,在類比OTRX 706中,使用雙向光學子總成(BOSA)之傳輸器區段執行下行傳輸。在一項實施例中,將頻道中之窄播信號數位化。可使用一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來將下行OFDM頻道處理為倍數直至192MHz。在一項實施例中,使用數位OTRX,可使用200MHz之一最大頻寬來容納1個192MHz下行OFDM頻道及兩個96MHz上行OFDMA頻道。對於一類比傳輸,具高達400MHz之容量的一傳輸器可支援兩個下行192MHz OFDM頻道之傳輸。其他傳輸實例亦係可能的。
在上行方向上,數位OTRX 704可在SFP 708之接收器區段處接收頻道。ADC/DAC 710可將頻道升頻轉換。再者,BOSA之接收器區段的類比版本可將上行信號自光學域轉換至電域。濾波及等化邏輯614可接著處理電信號進行上行遞送。亦可明白數位OTRX 704及類比OTRX 706之其他組件。
一Li-Fi信號調節器714準備一下行信號以傳送至一Li-Fi OTRX 716。在一項實施例中,Li-Fi信號調節器714包含用於下行OFDM頻道之一OFDM接收器,該OFDM接收器可接收用於頻道之經降頻轉換載波頻 率。Li-Fi信號調節器714可根據與一Li-Fi傳輸器(諸如一發光二極體傳輸器)相關聯之一協定準備包含於下行OFDM頻道中之資料。例如,可見光通信使用類似於802協定之無線協定,諸如規定使用可見光及光學透明介質進行短程光學無線通信之PHY及一MAC層的IEEE 802.15.7。在一項實施例中,使用一調變方案(諸如一開關鍵控(OOK)調變)以根據PHY IEEE 802.15.7達成96Mpbs之一最大值。一Li-Fi光學收發器(OTRX)716中之LED回應於正電信號而操作。依Li-Fi鏈路級使用多載波調變技術(諸如OFDM)之用途,其係使用一單一LED之自一個傳輸器至一個接收器之一單一點對點傳輸。
Li-Fi信號調節器714可修改適於Li-Fi傳輸之複合值雙極信號。在一項實施例中,Li-Fi信號調節器714自雙極信號產生一單極信號。此可以不同方式(諸如使用一直流(DC)偏壓光學OFDM(DCO-OFDM))完成,此顯著地增大通信系統中之功率耗散。再者,可使用非對稱截波光學OFDM(ACO-OFDM),其中僅運用資訊調變OFDM訊框中之奇數索引副載波。此產生時域對稱性,其中每一負樣本在時域信號中之一精確位置處具有一正相對物。此外,單極OFDM(U-OFDM)可被使用並且採用一真實雙極OFDM信號且藉由將每一OFDM訊框分離成時域中之兩個單獨訊框(正及負)而產生一單極信號。
在上行方向上,Li-Fi信號調節器714包含用以傳輸上行OFDMA頻道之一OFDMA傳輸器。OFDMA傳輸器可朝向頭端104傳輸信號。OFDMA傳輸器可使用用以將一Li-Fi調變信號調節成可透過網路發送之一格式的數位信號處理(DSP)功能而調節信號以基於標準傳輸。
一Li-Fi光學收發器(OTRX)716可包含一光學傳輸器(基於LED或 LED陣列之光學傳輸器)、一光學接收器(例如,光學偵測器)、一介面接收單元及一介面傳輸單元(例如,驅動電路及濾波器)。光學接收器經調適以將電信號轉換成一光學信號,且使用可見頻譜執行無線傳輸。光學接收器經調適以自來自使用者器件之照明接收一光學信號,將所接收光學信號轉換成一電信號,且透過介面傳輸單元傳輸電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在頻道管理器之輸入/輸出處要求一類比或數位OTRX,而在Li-Fi信號調節器之輸入/輸出處要求一第二類比或數位OTRX,如圖9B中所展示。
圖8展示定位於Li-Fi信號調節器714之輸入/輸出處的最後一英里OTRX 703及最後一步Li-Fi OTRX 716之結構的一更詳細實例。最後一英里OTRX 703包含一光學接收器802,該光學接收器802在頻道管理器102之輸入/輸出處接收來自OTRX之一信號。接著將OFDM頻道發送至Li-Fi信號調節器714。一數位信號處理器804處理OFDM頻道以將信號轉換成一單極OFDM信號。
Li-Fi調節器714將單極信號發送至最後一步Li-Fi OTRX 716。接著一濾波器、驅動電路及LED 806處理信號且輸出可見光通信至一用戶器件115。
可在最後一步Li-Fi OTRX 716中之一光學偵測器、驅動電路及濾波器808處接收來自用戶器件115之信號。最後一步Li-Fi OTRX 716將一單極信號發送至一數位信號處理器810。數位信號處理器810接著將單極信號轉換成一OFDMA信號,且將OFDMA頻道發送至最後一英里OTRX 703中之一光學傳輸器812。光學傳輸器812可接著朝向定位於頻道管理器102之輸入/輸出處的OTRX發送OFDMA頻道。
圖9A及圖9B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重疊於一RFoG/HFC網路上方的圖7及圖8之元件。亦可明白結構之變動。在下行方向上,在頭端104處,一下行OFDM管理器902接收下行OFDM頻道,該等下行OFDM頻道可包含於全可用頻譜(諸如自5MHz至1794MHz)中。各頻道可為192MHz且包含於全頻譜中。一傳輸器904可透過光學被動元件906傳輸下行信號。網路106將下行信號輸送至網路節點108,該網路節點108在光學被動元件908及一接收器910處接收下行信號。
接著,可取決於實施方案將頻道管理器102定位於網路節點108、ONU節點110或CPE 112中。頻道管理器102將廣播下行信號發送至CPE 112。再者,頻道管理器102可取決於窄播服務要求依不同頻率的倍數(諸如24MHz、48MHz、96MHz及192MHz)發送經降頻轉換下行OFDM頻道。最後一英里OTRX 713中之一數位或類比傳輸器透過光學被動元件912接收窄播信號及發送窄播信號。可依特定頻寬(諸如高達200MHz及400MHz)經由一光學網路914發送經降頻轉換下行信號。例如,數位傳輸可高達200MHz且類比光學傳輸可高達400MHz。CPE 112透過光學被動元件916在一數位或類比接收器802處接收經降頻轉換下行頻道。一Li-Fi調節器714接收經降頻轉換下行頻道且調節OFDM信號以由一LED 918進行LED直接調變。可將LED信號發送至用戶器件115。
在上行方向上,用戶器件115將信號發送至一Li-Fi接收器(例如,光電二極體(PD))920。接著以一Li-Fi OFDM信號將由光電二極體接收之信號發送至Li-Fi信號調節器714。Li-Fi信號調節器714可按頻率倍數(諸如6.4MHz、12.8MHz、...、89.6MHz及96MHz的倍數(針對50kHz副載波依10MHz))將Li-Fi信號轉換成經降頻轉換上行OFDMA頻道。
在CPE 112中,一數位或類比傳輸器812朝向頭端104發送上行信號。網路節點108、ONU節點110或CPE 112中之一上行頻道管理器102可接著在全可用頻譜(諸如自5MHz至1794MHz)中將頻道升頻轉換且堆疊其等。上行頻道管理器102亦可在頻譜中堆疊上行廣播信號。接著OFDMA頻道被發送至頭端104且接收於接收器918處。一上行OFDMA管理器920接收信號且輸出全頻譜中的上行OFDM頻道。
組態描述
現將在圖10至圖14中描述不同組態。在圖10至圖14中,光纖鏈路係用兩個圓圈標記且其他鏈路可為使用電纜之電鏈路。圖10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系統100中的頻道管理器102之第一實施方案的一實例。在此情況中,網路節點108包含頻道管理器102。在頭端104中,一光學收發器(諸如RFoG OTRX 702)可將下行信號發送至網路節點108。一RFoG OTRX 1002接收下行信號。網路節點108可將廣播信號發送至1004處的光纖用戶且亦發送至1008處的電纜用戶。使用雙向邏輯1006以經由廣播透過一射頻連接(諸如同軸電纜)將信號發送至電纜用戶。
頻道管理器102亦接收信號且可如上文所描述般將信號降頻轉換。OTRX 703可接著經由窄播將經降頻轉換信號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OTRX 802接收經降頻轉換信號且將該信號發送至Li-Fi信號調節器714。Li-Fi OTRX 716接著使用可見光通信將信號發送至用戶器件115。
在上行方向上,Li-Fi OTRX 716透過Li-Fi信號調節器714及OTRX 802發送信號。Li-Fi存取點114接著將窄播信號發送至OTRX 703。頻道管理器102接著將信號升頻轉換且可能在頻譜中將頻道與來自1004處的光纖用戶或1008處的電纜用戶之頻道堆疊在一起。RFoG OTRX 1002可接著 將信號發送至頭端104。
圖11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102的一第二實施方案。在此實施方案中,在ONU節點110中發現頻道管理器102。
在此情況中,網路節點108自頭端104接收廣播信號。網路節點108可將廣播信號發送至1008處的電纜用戶且亦發送至1004處的光纖用戶,如圖10中所描述。發送至光纖用戶之廣播信號亦發送至ONU節點110且接收於RFoG OTRX 1002處。雙向邏輯1006亦可將廣播信號發送至客戶端設備。頻道管理器102及OTRX 703接著將信號傳輸至Li-Fi存取點114。上文已論述Li-Fi存取點114中之處理。
在上行方向上,頻道管理器102自Li-Fi存取點114接收一上行信號且可將該信號升頻轉換成逐個頻率堆疊之OFDMA頻道。接著經由RFoG OTRX將信號自ONU節點110發送至網路節點108,該網路節點108將信號發送至頭端104。
圖12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102的一第三實施方案。頭端104及網路節點108執行如圖11中所描述之類似功能。ONU節點110包含:RFoG OTRX 1002,其接收信號;及雙向邏輯1006,其用以將信號發送至電纜用戶且亦發送至一主動分離器116。
主動分離器116包含頻道管理器102及OTRX 703。在此情況中,頻道管理器102可將經降頻轉換頻道之複本發送至多個OTRX 703。替代地,信號可為根據各頻道管理器輸出之不同OFDM頻道。如上文所論述,取決於彼窄播鏈路上所要之OFDM頻道,頻道管理器輸出可具有1個降頻轉換器及濾波器。各OTRX 703可接著將信號發送至一各自Li-Fi存取點114-3至114-4。在上行方向上,各Li-Fi存取點114將信號發送至OTRX 703及主動分離器116。接著,頻道管理器102可將來自多個OTRX 703之信號升頻轉換且堆疊。接著將上行信號發送至ONU節點110且朝向頭端104發送。
圖13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頻道管理器102的第四實施方案。在此實例中,頻道管理器102定位於CPE 112中。在此情況中,網路節點108自頭端104接收信號且可在1302處經由電纜網路將一電信號發送至CPE 112-A及CPE 112-B。CPE 112-A可與CPE 112-B不同在於CPE 112-A可將一光學信號傳輸至Li-Fi存取點114,而CPE 112-B不傳輸一光學信號。相反地,CPE 112-B可具有嵌入於其中之一Li-Fi存取點114且信號直接發送至Li-Fi調節電路以由Li-Fi存取點114進行其傳輸。
CPE 112-A在雙向邏輯1006-A處接收廣播信號且可將一廣播信號發送至電纜用戶。再者,頻道管理器102-A可將信號(例如,特定窄播OFDM頻道)降頻轉換且OTRX 703將一光學信號傳輸至Li-Fi存取點114之OTRX 802。接著透過Li-Fi信號調節器714及Li-Fi OTRX 703發送下行信號,如上文所描述。
在上行方向上,在CPE 112-A處自Li-Fi存取點114接收上行信號。頻道管理器102可接著將信號升頻轉換以將頻率與來自在雙向邏輯處接收之廣播信號的任何信號堆疊在一起。接著如上文所描述般透過網路節點108將信號發送回至頭端104。
在下行方向上,在CPE 112-B處,雙向邏輯1006-B接收電纜信號且可經由廣播發送電纜信號。頻道管理器102亦可將頻道降頻轉換至相同頻率範圍中。由於Li-Fi存取點114嵌入於CPE中,故無需光學鏈路。Li-Fi存取點114使用一Li-Fi信號調節器714來調節信號且Li-Fi OTRX 716將可見 光通信信號傳輸至用戶器件115。
在上行方向上,頻道管理器102自Li-Fi存取點114接收信號。接著,頻道管理器102如上文所描述般將信號升頻轉換,將頻道與來自雙向邏輯1006-B之其他頻道堆疊在一起,且將信號發送至頭端104。
窄播實施方案
亦可使用特定實施例以針對整個頻譜在頻道中發送窄播信號。然而,如上文所論述,可在頻譜中發送廣播及窄播頻道。圖14展示根據一項實施例之一全窄播實施方案。圖14中之系統使用如圖1中所描述之類似實施方案且基於一RFOG基礎結構,但可應用於其他類型之網路。例如,在1402處展示第一組態;在1404處展示第二組態;在1406處展示第三組態;且在1408處展示第四組態。下行頻道被展示於1410處且包含來自頻譜5MHz至1800MHz之近似200MHz OFDM頻道。上行頻道被展示於1412處且包含來自頻譜5MHz至1800MHz之近似100MHz OFDM頻道。此使用可用於通信之全頻譜。儘管1800MHz被描述為全頻譜,但可使用其他頻率範圍,諸如1800MHz至3GHz及3GHz至5GHz。可使用一第一波長λ1發送下行信號。此可依不同於依一第二波長λ2發送之上行信號的一波長。分波多工容許全頻譜用於下行或上行通信而無干擾。
頭端104在全頻譜中將下行信號發送至網路節點108。接著,網路節點108可接著將信號解多工成單獨頻道且將頻道降頻轉換至5MHz至200MHz的相同頻率範圍中。網路節點108將不同頻道發送至不同組件。例如,將第一頻道發送至Li-Fi存取點114-5;將第二頻道發送至ONU節點110-2;將第三頻道發送至ONU節點110-1;且將第八頻道發送至ONU節點1414且接著發送至CPE 112-2。網路節點108可經由光纖發送頻道。可 將其他頻道發送至其他器件,但未展示。使用降頻轉換器以容許使用自節點或CPE至Li-Fi存取點之低成本(低頻寬)光學收發器。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不使用降頻轉換器。
在上行方向上,可自器件上行發送兩個100MHz頻道。此提供對稱的上行頻道及下行頻道,其中自Li-Fi存取點114-5上行發送兩個#1頻道,自ONU節點110-2發送兩個#2頻道,自ONU節點110-1發送兩個#3頻道,且自CPE 112-2發送兩個#8頻道。接著在自5MHz至1800MHz之全頻譜中逐個頻率堆疊此等上行頻道,如在1412處所展示。網路節點108接著經由一第二波長多工λ2將經堆疊OFDMA頻道發送至頭端104。
MoCA組態
亦可使用上文所描述之可見光通信技術以補充MoCA環境。圖15描繪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在一MoCA環境中使用可見光通信的一實例。在用戶處所(subscriber premises)1500,CPE 112自網路接收廣播/窄播信號。Li-Fi存取點114可接著經由電纜或光纖接收窄播信號且將信號傳達至用戶器件#3或用戶器件#4。Li-Fi存取點114可使用不同於由MoCA器件使用之頻率且因此不干擾MoCA通信。再者,經由同軸電纜將廣播信號發送至一分離器1502,該分離器1502可接著將廣播信號發送至用戶器件#1或用戶器件#2。另外,亦可在使用光學鏈路之一MoCA環境中使用可見光通信。在此情況中,CPE 112可經由除分離器1502外之光學鏈路與Li-Fi存取點114通信。
上述減輕歸因於用於MoCA之有限可用頻譜所致的MoCA壅塞。此係因為Li-Fi可使用比MoCA大得多之一頻寬且因此可使用窄播來避免與MoCA頻譜的重疊且使用不同混合式實體基礎結構產生一介面。在一項實 例中,自CPE 112至同軸電纜之廣播信號高達1GHz,且應如圖2A中所呈現般共用上行頻譜及下行頻譜,此係因為連接係在同軸電纜中。因此,MoCA係在器件之間依1GHz至1.6GHz操作。因此,在自CPE 112至Li-Fi存取點114之窄播輸出中,若使用同軸電纜,則窄播頻道係在高達1GHz之頻寬內。在經由同軸電纜連接Li-Fi AP時,對至Li-Fi存取點114之下行及上行頻道的窄播管理係基於根據圖2A之頻率計劃(例如,上行係自5MHz至400MHz且下行係自400MHz至1800MHz)。然而,若使用自CPE窄播輸出(頻道管理器輸出)至Li-Fi存取點114之光纖,則整個頻譜可用於至Li-Fi存取點114之上行及下行通信。此係因為MoCA頻道不干擾光纖鏈路。
在針對用戶器件#3及用戶器件#4使用同軸電纜時,用戶器件#1、用戶器件#2、用戶器件#3與用戶器件#4之間的通信係基於MoCA頻率計劃(例如,1GHz至1.6GHz)。然而,在用戶器件#3及用戶器件#4經由光纖連接以增大頻寬容量時,其等不干擾如上文所解釋之MoCA頻率計劃。如下般執行用戶器件#1及用戶器件#2至用戶器件#3及用戶器件#4之間的通信:用戶器件#1及用戶器件#2將MoCA頻率計劃用至CPE 112,接著將MoCA頻率計劃自CPE 112用至用戶器件#3及用戶器件#4,使用頻道管理器102以據此容納頻譜以避免干擾當前窄播服務(例如,自5MHz至200MHz之窄播服務及自200MHz至400MHz的用戶器件#1及用戶器件#2至用戶器件#3及用戶器件#4之間的通信)。
圖16描述根據一項實施例之藉由窄播OFDM頻道的管理完全替代MoCA頻率計劃。頻道管理器102當在CPE 112處設置於時亦可使用混合式鏈路光纖-電纜-光對器件至器件通信提供局部家庭服務。此避免如在 MoCA中發生之有限頻譜指派。CPE 112處之頻道管理器102將對應窄播OFDM頻道指派給Li-Fi存取點114。另外,頻道管理器102管理在家用網路處局部地可用於器件至器件通信之其他OFDM頻道以進行多媒體傳送。
特定實施例可在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實施以由或結合指令執行系統、裝置、系統或機器使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含有用於控制一電腦系統以執行由特定實施例所描述之一方法的指令。電腦系統可包含一或多個運算器件。指令在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執行時可經組態以執行特定實施例中所描述之內容。
如在本文描述中且貫穿下文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除非內文另有明確規定,否則「一」、「一個」及「該」包含複數參照物。再者,如在本文描述中且貫穿下文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除非內文另有明確規定,否則「在...中」之含義包含「在...中」及「在...上」。
上文描述闡釋各項實施例以及可如何實施特定實施例之態樣的實例。上述實例及實施例不應僅被視為實施例,且經提出以闡釋如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特定實施例的靈活性及優點。基於上文揭示內容及下文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其他配置、實施例、實施方案及等效物可被採用而不背離如由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其等的範疇。

Claims (19)

  1. 一種光通訊方法,其包括:藉由一運算器件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藉由該運算器件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藉由該運算器件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一或多個頻率範圍之複數個頻道;藉由該運算器件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藉由該運算器件使用該一或多個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自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及使用不同於該一或多個頻率範圍之一第一頻譜而經由同軸電纜將一廣播下行信號發送至一第一組用戶器件,其中使用該一或多個頻率範圍將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發送至與該廣播下行信號相同之一處所以至一第二組用戶器件。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一或多個頻率範圍中自該組用戶器件接收複數個信號;將該複數個信號轉換至該複數個頻率範圍;將該複數個信號多工成一上行多工信號;及向上行傳輸該上行多工信號。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多工該上行複數個信號包括:將該複數個信號與來自不同於該組用戶器件之其他用戶器件的信號組合。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使用一頻譜接收該下行多工信號;及使用該頻譜發送該上行多工信號。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藉由分波多工將該下行多工信號與該上行多工信號分開。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經由窄播發送用於該下行多工信號之該複數個頻道。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用於該下行多工信號之該複數個頻道包含待經由窄播發送之頻道及待經由廣播發送之頻道。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一廣播中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傳輸至另一組用戶器件,其中在該廣播中該另一組用戶器件共用頻寬。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經由一光學鏈路將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傳輸至該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中之一可見光通信存取點。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自一節點傳輸該組頻道,其中該節點為一或多個光學網路化節點服務且自頭端接收該下行多工信號。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自一光學網路化節點傳輸該頻道,其中該光學網路化節點為客戶端設備服務且自網路中之一節點接收該下行多工信號。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自一客戶端設備傳輸該頻道,其中該客戶端設備自為該網路中之其他節點服務的一節點接收該下行多工信號。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頻道自一節點傳輸至一分離器,其中該分離器將該頻道分離至該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組用戶器件使用該第一頻譜且非該一或多個頻率範圍與該第二組用戶器件通信。
  15. 一種含有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被執行時控制一電腦系統以經組態用於: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依一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複數個頻道;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從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及使用不同於該類似頻率範圍之一第一頻譜而經由同軸電纜將一廣播下行信號發送至一第一組用戶器件,其中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發送至與該廣播下行信號相同之一處所以至一第二組用戶器件。
  16. 如請求項1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進一步經組態用於:在該類似頻率範圍中自該組用戶器件接收複數個信號;將該複數個信號升頻轉換至該複數個頻道;將該經升頻轉換之複數個信號多工成一上行多工信號;及向上行傳輸該上行多工信號。
  17. 如請求項1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進一步經組態用於:在一廣播中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傳輸至另一組用戶器件,其中在該廣播中該另一組用戶器件共用頻寬。
  18. 如請求項1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進一步經組態用於:經由一光學鏈路將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傳輸至該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中之一可見光通信存取點。
  19. 一種光通訊裝置,其包括: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及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包括指令,該等指令在被執行時控制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以經組態用於:接收包含複數個頻道之一下行多工信號;將該下行多工信號分離成複數個輸出;依一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等輸出之至少一部分轉換成複數個頻道;選擇該複數個頻道中之一組頻道;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而經由窄播將該組頻道中之頻道發送至一組可見光通信存取點,其中一各自組用戶器件經由可見光通信自各自可見光通信存取點接收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及使用不同於該類似頻率範圍之一第一頻譜而經由同軸電纜將一廣播下行信號發送至一第一組用戶器件,其中使用該類似頻率範圍將該組頻道中之一頻道發送至與該廣播下行信號相同之一處所以至一第二組用戶器件。
TW106141135A 2016-12-01 2017-11-27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TWI659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67,168 2016-12-01
US15/367,168 US10225013B2 (en) 2016-12-01 2016-12-01 Channel management to provide narrowcast data services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620A TW201828620A (zh) 2018-08-01
TWI659625B true TWI659625B (zh) 2019-05-11

Family

ID=6078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135A TWI659625B (zh) 2016-12-01 2017-11-27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225013B2 (zh)
CA (1) CA3045793A1 (zh)
MX (1) MX2019006342A (zh)
TW (1) TWI659625B (zh)
WO (1) WO2018102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5013B2 (en) * 2016-12-01 2019-03-05 Arris Enterprises Llc Channel management to provide narrowcast data services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10880196B2 (en) * 2018-01-25 2020-12-29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Bi-directional speed tes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devices
US10505631B1 (en) 2018-09-20 2019-12-10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light fidelity (Li-Fi) communication
US12003274B2 (en) * 2019-09-13 2024-06-04 Signify Holding B.V.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high-speed wireless file transfer
CN111835418B (zh) * 2020-07-14 2021-06-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室内VLC-WiFi异构网络多用户双向匹配接入选择方法
CN114285472B (zh) * 2021-12-20 2023-05-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具有前向纠错的upsook调制方法
US11985056B1 (en) * 2023-07-18 2024-05-1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data routing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via data throughput analysi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4833A1 (en) * 2006-02-17 2008-12-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llumination Ligh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232502A1 (en) * 2008-03-17 2009-09-17 Shinichi Miyashita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wireless lan device
TW201032497A (en) * 2008-10-21 2010-09-01 Teknovus Inc Supporting multi-dwelling unit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20110076018A1 (en) * 2008-03-11 2011-03-31 Pierpaolo Ghiggino Improve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nd Nodes
US20130266314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20160134917A1 (en) * 2010-09-03 2016-05-12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Digital domain content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07050D0 (en) * 1988-03-24 1988-04-27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 system
DE4438942A1 (de) * 1994-10-31 1996-05-02 Sel Alcatel Ag Optisch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für Kabelfernsehsignale und für teilnehmerindividuelle Signale
US5751707A (en) * 1995-06-19 1998-05-12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IN interaction through wireless digital video network
US6195362B1 (en) * 1996-11-08 2001-02-27 At&T Corporation Resource p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253375B1 (en) * 1997-01-13 2001-06-26 Diva System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interactively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AU732339B2 (en) * 1997-02-19 2001-04-12 Next Level Communications Inc. Video, data and telephony gateway
CA2229904C (en) * 1997-02-19 2006-10-24 Next Level Communications In-home wireless
US6353490B1 (en) 1999-05-12 2002-03-05 Quintech, Inc. C/N performance of broadband two-way transmission of RF signals over transmission mediums with limited bandwidth
US6490727B1 (en) * 1999-10-07 2002-12-03 Harmonic, Inc. Distributed termination system for two-way hybrid networks
US7433598B2 (en) * 2001-06-29 2008-10-07 Broadband Royalty Corp. Uncooled laser generation of narrowcast CATV signal
WO2004038962A1 (ja) 2002-10-24 2004-05-06 Nakagawa Laboratories, Inc. 照明光通信装置
JP4333186B2 (ja) 2003-04-07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照明装置
CA2525246A1 (en) * 2003-05-09 2004-11-25 Broadband Innovations, Inc. Digital media server for multiple digital tv appliances utilizing native signals carried on coaxial home wiring networks
US9014576B2 (en) * 2006-08-28 2015-04-21 Arris Solutions, Inc. Automatic dual receiver in a multi-wavelength fiber optic system
US7920795B2 (en) * 2007-04-05 2011-04-05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channels in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WD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duced raman crosstalk and nonlinear distortions
US7954131B2 (en) * 2007-06-13 2011-05-31 Time Warner Cable Inc. Premises gatew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a content-based network
US8537861B2 (en) 2008-12-23 2013-09-17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tacking signals in an expanded frequency range
EP2312770B1 (en) 2009-10-13 2012-05-02 Alcatel Lucent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OFDM
JP5208978B2 (ja) * 2010-01-15 2013-06-12 株式会社オプトワールド 照明装置
US8863213B2 (en) * 2010-01-22 2014-10-14 Gainspeed, Inc. Methods of adaptive cancelling and secondary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for extended capability HFC cable systems
US9887855B2 (en) * 2010-01-22 2018-02-06 Alcatel-Lucent Usa, Inc. Virtual converged cable access platforms for HFC cable networks
CN102684819B (zh) 2011-03-15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20120263474A1 (en) * 2011-04-14 2012-10-1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for Arbitrary Optical Microwave and MM-Wave Generation
US9923751B2 (en) 2011-07-01 2018-03-20 Arris Enterprises Llc Overlay system with digital optical transmitter for digitized narrowcast signals
US9184842B2 (en) * 2011-10-06 2015-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 signals at different optical wavelengths
CN103918201B (zh) * 2011-10-13 2016-11-02 骁阳网络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
WO2013156585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Wireless drop in a fiber-to-the-home network
US9979505B2 (en) * 2012-09-10 2018-05-22 Tellabs Enterprise, Inc. Delivery of GPON technology
US20140226983A1 (en) 2013-02-13 2014-08-14 Teac Aerospace Technologies, Inc. In-flight li-fi media distribution system
US9729937B2 (en) 2013-08-06 2017-08-08 Arris Enterprises Llc CATV digital transmission with BandPass sampling
US9391724B2 (en) * 2013-08-16 2016-07-12 Arris Enterprises, Inc. Frequency sub-band coding of digital signals
US20150093107A1 (en) * 2013-10-02 2015-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less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9571312B2 (en) * 2013-11-26 2017-02-14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atent Foundation Expurgate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US10129616B2 (en) 2014-04-21 2018-11-13 Arris Enterprises Llc Seamless bandwidth growth with RFoG
WO2015161410A1 (zh) * 2014-04-21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464364B (zh) * 2014-05-05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见光通信vlc相关设备及方法
CN106576067A (zh) * 2014-09-30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432117B2 (en) * 2014-12-29 2016-08-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10356624B2 (en) * 2015-09-10 2019-07-16 Intel IP Corporation [11AX] conditions for spatial reuse using joint TPC and CCA
US10020882B2 (en) * 2016-01-07 2018-07-10 Ozyegin Universitesi Adapt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OFDM) 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10225013B2 (en) * 2016-12-01 2019-03-05 Arris Enterprises Llc Channel management to provide narrowcast data services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GB201704277D0 (en) * 2017-03-17 2017-05-03 Technetix Bv Method of segmenting an access network of a hybrid fibre coaxi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4833A1 (en) * 2006-02-17 2008-12-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llumination Ligh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76018A1 (en) * 2008-03-11 2011-03-31 Pierpaolo Ghiggino Improve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nd Nodes
US20090232502A1 (en) * 2008-03-17 2009-09-17 Shinichi Miyashita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wireless lan device
TW201032497A (en) * 2008-10-21 2010-09-01 Teknovus Inc Supporting multi-dwelling unit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20160134917A1 (en) * 2010-09-03 2016-05-12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Digital domain content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30266314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2144A1 (en) 2018-06-07
US20210250091A1 (en) 2021-08-12
US20180159621A1 (en) 2018-06-07
TW201828620A (zh) 2018-08-01
MX2019006342A (es) 2019-11-08
US10992382B2 (en) 2021-04-27
US20190123821A1 (en) 2019-04-25
CA3045793A1 (en) 2018-06-07
US10225013B2 (en)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625B (zh) 使用可見光通訊提供窄播資料服務之頻道管理
Cvijetic et al. 100 Gb/s optical access based on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Kanonakis et al. ACCORDANCE: A novel OFDMA-PON paradigm for ultra-high capacity converged wireline-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JP5009937B2 (ja) 既存および高機能の同軸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hfc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光ノードからの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の高速データレートの配信システム
US7978975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employing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odulation schemes
US8000604B2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architecture and its extension to long distance
US20090097852A1 (en) 10 Gbps OFDMA-PON
US20150215914A1 (e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method
CN101640820A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WO2011063728A1 (zh) 无源光纤网络的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666250B2 (e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nd nodes
Wei et al. PONIARD: a programmable optical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ternet
WO2019184819A1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787762B2 (en) Optical-layer traffic grooming at an OFDM subcarrier level with photodetection conversion of an input optical OFDM to an electrical signal
Tsagklas et al. A survey on radio-and-fiber FiWi network architectures
AU2015324357B2 (en) Upstream interference eliminating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baseband signal in an optical network
Musumeci et al. Dynamic grooming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in optical metro ring networks with flexible grid
JP5692344B1 (ja) 局舎端末、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及び通信方法
Songlin et al. ZTE’s perspective on applying OFDM-PON in next converged optical and wireless networks
Borkowski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mixed formats and bit rates signal allocation for spectrum-flexible optical networking
JP4842230B2 (ja) 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KR20150062710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 광종단장치의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JP5935915B1 (ja) 通信装置、光ネットワーク及び通信方法
US11265099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ime and frequency divis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Li et al. Dynamic Asymmetric SC Alloc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in Drop-and-Continue Optical Networks based on P2MP-TR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