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201B - 光网络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网络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8201B
CN103918201B CN201280050267.0A CN201280050267A CN103918201B CN 103918201 B CN103918201 B CN 103918201B CN 201280050267 A CN201280050267 A CN 201280050267A CN 103918201 B CN103918201 B CN 103918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network
unit
control uni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02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8201A (zh
Inventor
埃里希·戈特瓦尔德
恩斯特-迪特尔·施密特
贝特霍尔德·兰科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yang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ya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yang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yang Networ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8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8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41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one, e.g. unicasting wavelengths
    • H04J14/0242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one, e.g. unicasting wavelengths in WDM-PON
    • H04J14/0245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one, e.g. unicasting wavelengths in WDM-PON for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e.g.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to ONU
    • H04J14/0247Sharing one wavelength for at least a group of O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98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with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SC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具体是光网络单元,其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光纤网络的臂可操作地耦合,并包括光模块和接口模块,光模块包括锁定在预定波长段上的电光接口和/或光电接口,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与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可操作地耦合,每个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模块。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控制单元之一通过光纤网络的光线路终端被设置成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配置成调谐和控制第一部分的光模块。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接口模块彼此无线耦合。

Description

光网络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网络,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移动应用或无线连接的订购者的光网络中改进的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网络单元。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是光纤线路的网络,在该网络中在没有有源放大部件的干预的情况下传输和分配光学光信号。
图1为传统的无源光网络1的示意图。所示的无源光网络1是所谓的城域接入网,通过该城域接入网例如来自公共光纤网络5的数据被分配至多个用户单元,该用户单元还被称为ONU(光网络单元)或ONT(光网络终端)。光网络包括作为接入点的所谓OLT2(光线路终端),其为位于无源光网络1与覆盖的公共光骨干光纤网络5之间的传输接口。此外,无源光网络1包括分路单元,该分路单元将来自OLT2的中央线缆6连接至多个臂7,各个臂7结束于ONU4处。
传统的PON为双向网络,具体地在ONU发送上游数据包时其以广播方式将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下游业务分配至光网络单元(ONU)。
在光纤通信中,波分复用(WDM)为通过使用激光的不同波长(颜色)携带不同信号在一个光纤上复用多个光载波信号的技术。除了使得能够在一个光纤上进行双向通信通信以外,这还允许了容量中的倍增。
WDM系统被分成不同的波长模式,传统的WDM或粗WMD和密集WDM。WDM系统例如在约1550nm的石英光纤的第三传输窗(C波段)中提供多达16个信道。密集WDM使用相同的传输窗,但具有更密集的信道间隔。信道规划各不相同,但是典型的系统可使用具有100GHz间隔的使用40个信道,或者具有50GHz间隔的80个信道。一些技术能够是25GHz间隔。放大选项使得可用的波长能够扩展至L波段,从而使这些数量或多或少地加倍。
光接入网络例如相干超密集波分复用(UDWDM)网络被认为是用于未来的数据接入的有前途的方法。频谱密集间隔的波长的数据传输通过如下一代光接入(NGOA)系统的应用所利用,从而允许例如10Gbit/s和更高的高数据传输速率。在一个光纤中由一个系统处理的数据总量在1太比特的范围内。
因移动应用中的数据业务的显著增加,正在3GPP或NGMN中讨论例如添加更小的小区(微小区)或云无线接入网(CRAN)的新的概念和架构。
无论选择何种新的架构,向移动基站提供必要能力的基础设施(即,移动回程(MBH))必须调整。
在传统的移动回程(MBH)技术方案中,存在微波无线电链路、基于铜的连接(例如,E1连接)或者DSL链路和基于光学的点对点链路以及使用的PON。
对于3GPP长期演进(LTE,150Mbps/eNodeB)中用于LTE-A(LTEAdvanced)的高达3GBps的更高的带宽,大体上具有足够带宽并使用高频(>60GHz)的微波无线电(MWR)技术方案和基于光纤的技术方案是最有前途的选择。基于光纤的技术方案最适合为未来提供超过足够容量的容量,然而光纤的挖掘需要一些增加的资本支出(Capex)。这在非常密集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中是更加有效的。
基于MWR的技术方案(>60GHz)可提供Gbps范围中的容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距离(~1…2km,最后一公里)和“视线”要求需要被考虑在内。
因此,对于完整的移动回程(MBH)技术方案而言,基于光纤的基础设施和基于MWR的基础设施的混合可认为成非常有前途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纤基础设施,用于多个基站的足够容量可被传送至需要容量的区域。尤其是,通过采用基于MWR的技术方案,可实现最后百米的与一个基站的简单且灵活的连接。
特别是对于良好的光纤基础设施已经是可用的区域、或者正在规划(例如,光纤到家庭FTTH覆盖),一个融合方案例如并行使用基于光纤接入用于向住宅用户提供传送容量以及用于基站似乎是非常有前途的。
图2为与微波无线电(MWR)传送系统(第二传送网络)相连接的传统的UDWDM光传送(第一传送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光纤的端点(例如ONU/ONT)处通过基于以太网的接口连接有MWR链路。在MWR无线线路的端点处连接有基站eNB。
在这种传统的方案中,光传送系统和微波无线电(MWR)传送系统均需要具有不同系统特性的其自身的特定网络管理。对于端到端的监控而言,两个系统的状态信息必需被结合。这可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不是成本有效的。
基于上述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是,本领域中存在着对于允许结合光传送系统与微波无线电(MWR)传送系统并采用一个公共管理系统的改进系统和设备的需要。
此外,存在对于更灵活的容量分配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一个波长中传送至ONT/ONU的容量可由多个订购者共享。
为了实现这种更灵活的容量分配,可由调整的时分复用(TDM)机制通过光纤基础设施将一个波长的容量分配至多个ONT。
然而,因为光纤基础设施在一些情况中不可得到或者需要大投入,所以存在着对于改进的巨大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用于移动应用的改进的光网络单元。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允许组合不同的传送系统并且采用一个公共管理系统的光网络单元和传送网络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可操作地耦合至光纤网络的臂,并包括光模块和接口模块,光模块包括锁定在预定波长段上的电光接口和/或光电接口,以及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可操作地耦合至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每个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模块。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控制单元之一通过光纤网络的光线路终端被设置为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配置成调谐和控制第一部分的光模块。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接口模块彼此无线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通过微波无线电链路与光网络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耦合。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通过自由空间光学链路、同轴链路或塑料光纤链路中至少之一与光网络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耦合。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第一部分和包括主控制单元的第二部分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号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因此,第一部分和包括主控制单元的第二部分可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低调制指数调幅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其中调制指数为无线电信号的5%。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为用于无线网络的基站,其中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可通过光纤链路或通过以太网链路与用于无线网络的基站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第一部分的接口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接口模块包括相控阵天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传送网络系统,其包括光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传送网络系统包括光网络单元,该光网络单元包括可操作地耦合至光纤网络的臂的第一部分和可操作地耦合至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具有锁定在预设波长段上的电光接口和/或光电接口的光模块和接口模块,每个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模块。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控制单元之一通过光纤网络的光线路终端被设置为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配置成调谐和控制第一部分的光模块。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接口模块彼此无线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光通信系统包括超密集波分复用(UDWDM)相干网络或密集波分复用(DWDM)相干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光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共享公共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方面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或修改被记载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的无源光网络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集成在光学部分中的分布式ONT–MWR链路;
图4示意性示出了每波长段多个ONU;
图5示意性示出了集成在光学部分中的分布式ONT–MWR链路与每波长段多个ONU的组合;
图6示意性示出了分布式ONT加每波长段多个ONU;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ONU的第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ONU的第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的ONU的第二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的传送网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更具体地,下文中参照具体的非限制性示例和目前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可设想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决不受这些示例的限制,而可更广泛地应用。
具体地,使用多个可替代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和实施以及其方面或实施方式。通常应注意的是,根据某些需要和限制,可单独或者以任意可设想的组合(还包括多种可替代性实施方式的各自特征的组合)方式提供所有所描述的可替代性实施方式。
关于图1和图2的描述,参考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在光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网络单元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彼此无线耦合。
图3示意性示出了集成在光学部分中的分布式ONT–MWR链路。
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可例如通过微波无线电链路或者通过自由空间光学(free space optics)链路与光网络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相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包括光模块,光网络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包括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单元。
因此,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光网络单元的第一部分和光网络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可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号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尤其可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低调制指数调幅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其中调制指数为无线电信号的5%。
然而,为了在网络中实现更灵活的容量分配,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在一个波长中传送至ONT/ONU的容量可由多个订购者共享。
图4示意性示出了每波长段(Lambda)多个ONU。ONU的子集被锁定在相同的波长段(λ)中,以实现在一个波长段中传送更高的容量。
图5示意性示出了集成在光学部分中的分布式ONT–MWR链路与每波长段多个ONU的组合。
然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需要附加的电光硬件,这样增加了费用和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可在节省电光硬件和使用更成本有效的传送的方面被改进。
图6示出了这种布置。如果订购者处于高达数公里的范围内这是能够实现的。然后,能够在通过例如微波或同轴电缆或模拟自由空间光学联系的订购者站点处使用仅一个“ONT光模块”(第一部分)和一组m个ONT控制单元(第二部分)。
可通过OLT选择ONT控制单元之一作为用于调谐和控制ONT光模块的主控制单元。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ONT光模块TX(传输)部分装配有允许单边带调制的驱动单元和IQ调制器,或者装配有简单的MZM调制器。
在这两种情况下,通常基于一个或多个MZM(2光束干涉仪)的电光(e/o)变换器的偏置被设成最小传输。通过所施加的具有小于约1.2*Vπ的电压摆幅的驱动信号,调制器输出示出了电驱动信号与光场之间的线性传递函数。
因此,在光学C波段操作(IQ调制器)的情况下,该布置能够使得在光域中得到一个信号频谱,该信号频谱与偏移约195THz的在电域中得到的信号频谱相似。在简单的MZM调制器单元的情况下,我们得到两倍的约以TX激光波长为中心的相同频谱。
图7为根据与图3所示布置相关的某些实施方式的ONU(或ONT)的第一部分31的示意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部分31可认为是ONU/ONT的“模拟”部分并可包括电光接口和光电接口。光学ONT头处接收的电域的信号(V极化和H极化)在ONU光模块37内在载波上被混合。从ONT/ONU的极化分集接收器38输出的2个接收的光极化的IF信号H和Y由放大器33和34放大,由带通滤波器35和36滤波,通过上变频模块39直接上变频,在无线电链路的两个极化面311和312上发送,并且直接供给314至无线电链路317的收发器32。收发器32可是天线,传输317可是微波无线传输、塑料光纤(POF)传输、或者可替代地为自由空间光学传输。图1所示的ONU(或ONT)的第一部分31可通过使用传输的信号的低调制指数调幅或者通过低频的调制的子载波、经由微波无线接口或自由空间光学接口与ONU(或ONT)的第二部分交换控制信息数据(例如,监控数据)。控制信息数据可包括例如传输增益控制或激光调谐。ONU收发器控制逻辑单元313可负责控制信息数据的处理。在相反的方向315上,用于调制器316的驱动信号通过无线链路317发送,以及通过下变频模块318下变频并通过放大器319放大。
图8为根据与图5所示布置相关的某些实施方式的ONU(或ONT)的第一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地,图8示意性示出了光模块,以及朝向链路朝向ONT控制的接口和订购者站点单元。
与图7所示的ONU的第一部分相反,图8所示的ONU的第一部分包括与RF上变频器和RF下变频器相连接的另外的环行器,以及能够与ONU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部分进行通信的总和/分路单元。应注意,在图8中右手边上的环行器处于电域。
另外,提供了本地ONT光模块控制以及用于ONT控制的接口。
根据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下游传输具有全数据速率。每个订购者取出专用数据。上游具有一部分的数据速率,为了分离不同订购者而使用SCM。这意味着,订购者k发送相对于RF载波频率fRF偏移Δk的上游数据。RF下变频器“减去”fRF,并且混合的下行信号可直接用作(通过驱动放大器/衰减器调整振幅)用于e/o调制器的驱动信号。
除了使用用于毫米波的RF调制器以外,还可使用其他适当的物理传送基础设施。此处可使用“自由空间光学传输”、POF传输或者通过同轴电缆的“同轴传输”、甚至适当的铜线上的高频传输。如果光纤端点处已经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可用,则这将是有利的。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ONU(或ONT)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41之一的示意图,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41可被认为是ONU/ONT的“数字”和“智能化”部分,并且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41包括控制单元(DSP),该至少一个第二部分41可使用在图3、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图6的情况下,即,在多个第二部分的情况下,如已在上面所指示的那样,可由OLT选择这些ONT控制单元之一作为用于调谐和控制ONT光模块的主控制单元。
堪比卫星接收器的LNB(低噪声模块变换器),从ONU/ONT31的第一部分发送的信号417由收发器42(例如,天线)接收,由下变频模块411混合、下变频和电平调整,直接供给至ADC412然后供给至解调器413和FEC/解帧单元414。接收的信息(例如,数据)415可直接发送至基站(例如,eNB),或者可替代地,其可通过另外的光纤链路(例如,通过直接调制的激光作为发射器和光电二极管加放大器)发送至基站(例如,eNB),或者可替代地,其可通过简单的1G以太网链路发送至基站(例如,eNB)。在相反的方向416上,来自基站(例如,eNB)的信息(例如,数据)可在通过上变频模块421上变频并发送至收发器42以传输417至ONU31的第一部分之前,发送至成帧单元418然后发送至调制器控制器419和发送至数字-模拟变换器420。传输417可是微波无线电传输,或者可替代地为自由空间光学传输。总ONU控制单元422可负责可在ONU的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41之间交换的控制信息数据的处理。无线链路可认为是透明的信号线路。
因此,根据某些实施方式,ONT提供关于包括微波无线电或自由空间光学部分的传输质量的信息。
这使得点对多点(PMP)系统能够成本有效的集成,例如,在具有低延时和单一维护的传送基础设施中基于微波无线电的链路,其中下游传输具有全数据速率。每个订购者取出专用数据。上游具有一部分的数据速率,为了分离不同订购者而使用SCM。这意味着,订购者k发送相对于RF载波频率fRF偏移Δk的上游数据。RF下变频器“减去”fRF,并且混合的下行信号可直接用作(通过驱动放大器/衰减器调整振幅)用于e/o调制器的驱动信号。除了使用用于毫米波的RF调制器以外,还可使用其他适当的物理传送基础设施。这里可使用“自由空间光学传输”、POF传输或者通过同轴电缆的“同轴传输”、甚至适当的铜线上的高频传输。如果光纤端点处已经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可用,则这将是有利的。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送网络的示意图,其中传送网络包括与共享一个公共管理系统的无线传输网络(用于移动回程或者住宅用户)相连接的光传输网络(例如,基于DWDM或者UDWDM“NGOA”的相干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在基于DWDM或者UDWDM“NGOA”的相干网络内的“分布式”ONU/ONT设计,其中o/e和e/o变换和数字信号处理和系统管理处于不同地点处并通过很简单的全透明的自由空间光学或者微波无线电与仅一个公共管理系统连接,以节约成本。
具体地,与光分路器相连接的NGOA OLT可连接至“分布式”ONU/OLT,其中“分布式”ONU/OLT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光模块,第二部分包括ONU/ONT控制单元(DSP),ONU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微波无线电链路或者可替代地通过自由空间光学链路彼此无线耦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ONU/ONT的)第二部分可与基站(例如,eNB)直接耦合。可替代地,ONU/ONT的第二部分可通过另外的光纤链路(直接调制激光作为发射器和光电二极管加放大器)与基站(例如,eNB)耦合。可替代地,ONU/ONT的第二部分可通过简单的1G以太网链路与基站(例如,eNB)耦合。另外,多个第二部分可连接至锁定在具体波长λ上的一个ONT光模块。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相控阵天线和相关联的控制单元。相控阵是一组天线,其中供给天线的各个信号的相对相位可以这样的方式变化,以使得阵列的有效辐射模式在期望的方向上被增强和在不期望的方向上被抑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可采用用于H极化和V极化分集RX输出的不同的载波频率和微波无线电链路中的H/V极化。
在本发明的可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微波无线电链路中的仅一个极化,而采用用于H和V极化分集RX输出的不同的载波频率。
通过本发明,可以在一个网络管理系统下结合并控制无线基础设施与固定线路基础设施,直至基站。该结合显著减小了处理正在成为移动宽带的最重要部分的移动回程的努力,因为仅再需要一个管理系统。与NGOA至DWDM环形结构的扩展一起,可在中间没有光电变换的情况下在很长的距离上使用一个管理系统。此外,不需要用于质量控制和业务路由的深度包检测等。在总OPEX降低和“绿色环保(green)”中,例如可实现低耗电量,这是该系统的商业使用的巨大优势。
此外,通过本发明,将基础设施中需要每用户一个光纤并且必须安装或租用每用户一个光纤的部分替换为具有合适的距离(~1km)和合适的容量(高达4Gbps)且在60GHz区域(未许可)或70-90GHz(低许可成本)的成本有效的基础设施。此外,具有较低带宽(~100…300Mbps)的小型小区基础设施为极好的应用方案。并且,如上所述,在一些同轴基础设施或POF基础设施可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这种基础设施。
在设备的前述示例性描述中,已使用功能块仅对与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相关的单元进行了描述。该设备可包括对其相应功能必须的其他单元。然而,本说明书中省略了这些单元的描述。该设备的功能块的布置并不被解释成限制本发明,并且这些功能可由一个块执行或进一步分成子块。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系统可包括如所描绘的装置/设备和其他网络元件的任何可设想的组合,其中如上所述其他网络元件设置成进行协作。
可以软件、硬件、应用逻辑或软件、硬件和应用逻辑的组合的形式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果期望,可以不同的顺序和/或彼此同时执行本文中所讨论的不同的功能。此外,如果期望,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是可选的或者可被组合。
虽然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本发明的各方面,但是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组合,而不仅仅是明确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组合。
本文中还应注意,虽然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这些描述不应被视为是限制性含义。相反,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基本上”或“大约”是指对于其相应术语的行业接受的公差。这种行业接受的公差范围为从低于1%至20%,并且对应于但不限于分量值、集成电路处理波动、温度波动、上升和下降时间和/或热噪声。
并且,如本文中可使用的短语“可操作地耦合”、“与……耦合”或“耦合至”包括直接耦合和通过另一部件、元件、电路或模块的间接耦合,其中对于间接耦合,插入的部件、元件、电路或模块并不修改信号的信息但是可调节其电流电平、电压电平和/或功率电平。此外,推断耦合(例如,一个元件通过推理与另一个元件耦合的情况)包括两个元件之间以如“可操作地耦合”的相同方式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最后,如本文中可能使用的用词“比较”是指两个或更多元件、项目、信号等之间的比较,提供期望的关系。
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缩写的含义如下:
IQ:同相且正交
LO:本地振荡器
NGOA:下一代光接入
OLT:光线路终端
ONT/ONU:光网络终端/光网络单元
PON:无源光网络
POF:塑料光纤
UDWDM:超密集WDM
VOA:可变光衰减器
RR…:远程无线电

Claims (13)

1.一种光网络单元,包括:
第一部分,与光纤网络的臂可操作地耦合,并包括光模块和接口模块,其中所述光模块包括锁定在预设波长段上的电光接口和/或光电接口;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与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可操作地耦合,每个所述第二部分均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模块,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之一的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光纤网络的光线路终端被设置为主控制单元并且配置成调谐和控制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光模块,以及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接口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接口模块彼此无线地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微波无线电链路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自由空间光学链路、同轴链路或塑料光纤链路中至少之一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部分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号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包括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部分配置成通过所述无线电信号的低调制指数调幅彼此交换控制信息数据,其中所述调制指数为所述无线电信号的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为用于无线网络的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光纤链路或者通过以太网链路与所述用于无线网络的基站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的接口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接口模块包括相控阵天线。
10.一种传送网络系统,包括:
光通信系统;以及
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传送网络系统包括光网络单元,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
第一部分,与光纤网络的臂可操作地耦合,并包括光模块和接口模块,其中所述光模块包括锁定在预设波长段上的电光接口和/或光电接口;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与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可操作地耦合,每个所述第二部分均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之一的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光纤网络的光线路终端被设置为主控制单元并且配置成调谐和控制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光模块,以及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接口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接口模块彼此无线地耦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网络系统,其中,所述光通信系统包括超密集波分复用相干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网络系统,其中,所述光通信系统包括密集波分复用相干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网络系统,其中,所述光通信系统和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共享公共管理系统。
CN201280050267.0A 2011-10-13 2012-10-09 光网络单元 Active CN103918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85093.9 2011-10-13
EP11185093 2011-10-13
PCT/EP2012/069977 WO2013053717A1 (en) 2011-10-13 2012-10-09 Optical network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201A CN103918201A (zh) 2014-07-09
CN103918201B true CN103918201B (zh) 2016-11-02

Family

ID=4698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0267.0A Active CN103918201B (zh) 2011-10-13 2012-10-09 光网络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01764B2 (zh)
EP (1) EP2767012B1 (zh)
CN (1) CN103918201B (zh)
WO (1) WO2013053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1764B2 (en) 2011-10-13 2016-07-26 Xieon Networks S.A.R.L. Optical network unit
DE102013112993A1 (de) * 2013-11-25 2015-05-28 Deutsche Telekom Ag Übertragungsanordnung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mit einer Trägerwelle im Terahertzbereich
CN104301811B (zh) * 2014-08-22 2018-01-0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相干无源光网络系统及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
US9602213B2 (en) * 2015-03-18 2017-03-21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extending time divis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ervices to plastic optical fiber in the home
US10721011B2 (en) 2015-05-20 2020-07-21 II-VI Dele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dware-configured network
US9998254B2 (en) 2015-05-20 2018-06-12 Finis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dware configured network
US10225013B2 (en) * 2016-12-01 2019-03-05 Arris Enterprises Llc Channel management to provide narrowcast data services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EP3776921A1 (en) * 2018-03-29 2021-02-17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herent optics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11431658B (zh) 2019-01-09 2022-08-30 菲尼萨公司 对光学网络中的光电收发器进行调谐的方法
US11791893B2 (en) * 2019-03-04 2023-10-17 Infinera Corpor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ptical subcarri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951A (zh) * 2002-04-08 2003-10-29 阿尔卡特公司 测量和控制光传输线路的功率损耗的系统以及相关方法
CN101836399A (zh) * 2007-10-31 2010-09-15 科缔纳系统有限公司 转发循环预防设备及方法
CN102036053A (zh) * 2009-10-05 2011-04-27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多角度播放服务提供系统
CN102098592A (zh) * 2009-12-15 2011-06-15 美国博通公司 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的光网络单元和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6368B2 (en) * 2009-12-09 2013-03-12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signals
US20090092394A1 (en) * 2007-10-08 2009-04-09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Based Virtual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VPON)
TWI385958B (zh) * 2009-03-20 2013-02-11 Ind Tech Res Inst 支援無線通訊之被動光網路系統
US8326156B2 (en) 2009-07-07 2012-12-04 Fiber-Span, Inc. Cell phone/interne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F isolated areas
US9401764B2 (en) 2011-10-13 2016-07-26 Xieon Networks S.A.R.L. Optical network un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951A (zh) * 2002-04-08 2003-10-29 阿尔卡特公司 测量和控制光传输线路的功率损耗的系统以及相关方法
CN101836399A (zh) * 2007-10-31 2010-09-15 科缔纳系统有限公司 转发循环预防设备及方法
CN102036053A (zh) * 2009-10-05 2011-04-27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多角度播放服务提供系统
CN102098592A (zh) * 2009-12-15 2011-06-15 美国博通公司 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的光网络单元和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55032A1 (en) 2014-09-11
WO2013053717A1 (en) 2013-04-18
US9401764B2 (en) 2016-07-26
EP2767012A1 (en) 2014-08-20
CN103918201A (zh) 2014-07-09
EP2767012B1 (en) 201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201B (zh) 光网络单元
EP1813042B8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particularly for a mobile radio network
CN101346006B (zh) 宽带无线与光传输融合接入的射频无源光网络
CN103401612B (zh) 基于ftth网络的光纤和无线混合接入系统及混合接入方法
CN102239653B (zh) 光学组件和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2325122B (zh) 一种基于ofdm-rof的双向无源光网络系统
EP2273699A1 (en) A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and a transceiver therefor
EP2670210B1 (en)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radio over fiber transmission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Nimura et al. 10.51-Tbit/s multi-channel IF-over-fiber transmission with SDM/WDM/SCM for beyond-5G mobile fronthaul accommodating ultra-high-density antennas
Maximidis et al. A 51 Gb/s Reconfigurable mmWave fiber-wireless C-RAN supporting 5G/6G MNO network sharing
Liu et al. A low cost structure of radio-over-fiber system compatible with WDM-PON
CN101527610B (zh) 具有1:n波长备份功能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Cao et al. Long reach hybrid fiber-wireless system with remote up-conversion and local exchange
CN101860399B (zh) 融合无线及全光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Townsend et al. Towards colourless coolerless components for low power optical networks
CN107819514A (zh) 一种大容量光纤‑轨道角动量波融合系统
Chanclou et al. FTTH and 5G Xhaul synergies for the present and future
EP251070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Deng et al. WDM solutions and technologies for mobile fronthaul
Chowdhury et al. A novel 50-GHz spaced DWDM 60-GHz millimeter-wave Radio-over-Fiber systems using optical interleaver
Nishimura et al. Scalability of A-RoF based mobile fronthaul toward beyond-5G
Zhang et al. A 60-GHz RoF system in WDM-PON with reduced number of modulators and low-cost electronics
Dong et al. Low-cost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a WDM-PON compatible with radio-over-fiber systems
Nimura et al. First Demonstration of 4× 4 Distributed MIMO Communication with 3GPP-compliant 5G Smartphone utilizing SCM/WDM-Based IF-over-Fiber MFH Link
Jia et al. Wireless high-definition services over optical fibe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