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155B -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8155B
TWI658155B TW106134339A TW106134339A TWI658155B TW I658155 B TWI658155 B TW I658155B TW 106134339 A TW106134339 A TW 106134339A TW 106134339 A TW106134339 A TW 106134339A TW I658155 B TWI658155 B TW I6581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anowire
composite structure
core
precursor solution
selen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4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132A (zh
Inventor
陳學仕
陳品如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清華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to TW106134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81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155B/zh

Link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形成方法包含(A)提供第一前驅物溶液與第二前驅物溶液混合;(B)加熱第一前驅物溶液與第二前驅物溶液的混合物,形成奈米線核心,其中奈米線核心包含硒奈米線核心、碲奈米線核心或其組合;以及(C)加入金屬鹽類與奈米線核心混合,形成金屬層包覆於奈米線核心表面上,其中第一前驅物溶液包含界面活性劑及第一溶劑,第二前驅物溶液包含第VIA族元素和第二溶劑,其中第VIA族元素包含硒(Se)、碲(Te)或其組合。

Description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奈米線技術,特別係有關於奈米線複合結構及其製備方法,以及由此奈米線製作的感測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自發現奈米碳管以來,一維奈米材料就不斷有新的材料製作出來。奈米線顧名思義是長如線狀的奈米結構。因奈米尺寸所限,奈米線沒有一般塊材晶體所含的雜質、缺陷與差排等,所以奈米線擁有良好的晶體結構,可應用在電子、光電元件或微量有毒氣體的偵測元件...等,性能較一般的塊材優異許多。另外,奈米線同時在兩個維度上受到限制,這樣結構的應用領域包括微型半導體元件製作,如單電子電晶體,場效電晶體等。此外,感光元件的應用,亦可藉由導入奈米線型結構來得到最佳的效果。
感光元件的開關訊號比(light on/off)直接影響了感光元件的靈敏度,越高的開關訊號比代表靈敏度越高,高靈敏度的感光元件則能偵測到微弱的感測信號。然而,傳統的感光元件的開關訊號比(light on/off)大多小於10,且一般感光元件的製程也需要花費不少步驟及時間,造成了成本的浪 費,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製作簡易、高開關訊號比的感光元件以及其製備方法,提供電子、光電元件及感測器之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奈米線及奈米線複合結構,上述奈米線及奈米線複合結構能作為感測裝置,並且具有優異的開關訊號比。
依據本揭示之一些實施例,提供奈米線複合結構的形成方法,包含(A)提供第一前驅物溶液與第二前驅物溶液混合;(B)加熱第一前驅物溶液與第二前驅物溶液的混合物,形成奈米線核心,其中奈米線核心包含硒奈米線核心、碲奈米線核心或其組合;以及(C)加入金屬鹽類與奈米線核心混合,形成金屬層包覆於奈米線核心表面上;其中第一前驅物溶液包含界面活性劑及第一溶劑,第二前驅物溶液包含第VIA族元素和第二溶劑,其中第VIA族元素包含硒(Se)、碲(Te)或其組合。
100‧‧‧奈米線複合結構
102‧‧‧奈米線
104‧‧‧金屬層
106‧‧‧金屬氧化物層
200‧‧‧感測裝置
202‧‧‧基板
204‧‧‧凹陷
206‧‧‧光感測器
208A‧‧‧第一電極
208B‧‧‧第二電極
為了讓本揭示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第1A-1C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奈米線及奈米線複合結構的透視圖。
第2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製備奈米線複合結構的流程圖。
第3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硒奈米線的掃描式電 子顯微鏡照片。
第4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碲奈米線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
第5A-5C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利用奈米線製造感測裝置的各步驟之平面示意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奈米線結構及感測裝置作詳細說明。應了解的是,以下之敘述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以實施本發明之不同樣態。以下所述特定的元件及排列方式儘為簡單描述本發明。當然,這些僅用以舉例而非本發明之限定。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發明,不代表所討論之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具有任何關連性。再者,當述及一第一材料層位於一第二材料層上或之上時,包括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直接接觸之情形。或者,亦可能間隔有一或更多其它材料層之情形,在此情形中,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之間可能不直接接觸。
首先,請參閱第1A圖,第1A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奈米線102的透視圖。如第1A圖所示,奈米線102為一細長的線。奈米線102的材料包括第VIA族的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奈米線102的材料包括硒(Se)、碲(Te)或其組合。
接著,請參閱第1B圖,第1B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透視圖。如第1B圖所示,奈米線複合結構100包括奈米線102及金屬層104。奈米線102作 為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核心,金屬層104包覆在奈米線102的表面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層104的材料包括銀(Ag)、銅(Cu)。
接著,請參閱第1C圖,第1C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透視圖。如第1C圖所示,奈米線複合結構100更包括一層金屬氧化物層106。金屬氧化物層106披覆於金屬層104上,位於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最外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氧化物層包括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矽。
請參閱第2圖,其顯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製備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流程圖。如第2圖所示,奈米線複合結構100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S1)例如,在三頸瓶裡加入氧化三正辛基膦(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20mmol)與間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IPA)(40mmol),在氬氣下加熱至150℃持溫20-60分鐘,形成第一溶液;(S2)例如,將硒(Se)的粉末(3mmol)於真空中去除吸附的水氣,在鈍氣的環境下溶於三丁基膦(tributylphosphine,TBP)(6mmol),並超音波震盪30分鐘後形成第二溶液,將第二溶液注入三頸瓶裡與第一溶液混合,加熱至200-400℃持溫10-30分鐘,生成硒奈米線;(S3)例如,將硝酸銀(AgNO3)溶於水,注入三頸瓶與上述生成的硒奈米線混合,於溫度25-400℃持溫5-60分鐘,形成表面覆蓋銀層的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S4)形成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後,將甲醇倒入三頸瓶內,並超音波震盪30分鐘,將上述混合物離心移除副產物,再將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移至真空腔 室在室溫下乾燥,藉由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法將二氧化鈦沉積至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表面上,形成硒/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其中二氧化鈦位於最外層作為保護層,披覆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
步驟(S1)所述的間苯二甲酸作為界面活性劑,可用任何含有苯環官能基之有機酸或其鹽類取代,較佳為具有較大立體障礙的有機酸。
步驟(S1)所述的氧化三正辛基磷作為界面活性劑的溶劑,可用其他高溫不產生裂解的溶劑取代。
步驟(S2)所述的加熱溫度一般約為200-400℃,較佳為300-360℃間。
步驟(S3)所述的硝酸銀可用其他金屬的鹽類取代,較佳為具有良好導電性質的金屬之鹽類。
步驟(S4)所述的二氧化鈦可用其他金屬氧化物取代,較佳為具有良好熱穩定性之金屬氧化物。
於第2圖所示的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程流程圖,反應可終止於步驟(S2)、(S3)、(S4)的任一階段,分離產物與副產物的方式為在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因此並不限定上述分離方式。反應終止於步驟(S2)可得硒奈米線;反應終止於步驟(S3)可得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反應終止於步驟(S4)可得硒/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
第3圖為本實施例合成之硒奈米線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SEM image),第3圖顯示本實施例合成之硒奈米線的寬度約在85-260nm之間,長度約在3-40μm之間,硒奈米 線的剖面形狀可為六角形、方形、圓形。
硒奈米線可加入硝酸銀而生成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使得硒奈米線的表面披覆了一層銀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銀層的厚度約在10-200nm之間。銀層的厚度及銀在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的組成比例會隨著在(S3)步驟中加入的硝酸銀溶液的濃度不同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銀的原子百分比約在5-25%之間,硒的原子百分比比約在75-95%之間。
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可藉由沉積二氧化鈦而生成硒/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其中,二氧化鈦層披覆在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表面上,成為奈米線複合結構的保護殼。
此外,上述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可為結晶形態。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碲(Te)粉取代硒(Se)粉,製備碲奈米線、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或碲/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其製備方法的詳細步驟及製程條件與上述相同。
第4圖為本實施例合成之碲奈米線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SEM image),第4圖顯示本實施例合成之碲奈米線的寬度約在0.5-5μm之間,長度約在2-100μm之間,碲奈米線的剖面形狀可為長方形、六角形。
碲奈米線可藉由加入硝酸銀而生成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其中碲奈米線的表面披覆了一層銀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銀層的厚度約10-200nm之間。銀層的厚度及銀在硒/ 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的組成比例會隨著在(S3)步驟中加入的硝酸銀溶液的濃度不同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硝酸銀的濃度為0.01M,其生成的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中,銀佔的原子百分比為21.5%,碲佔的原子百分比為78.5%。在一些實施例中,硝酸銀的濃度為0.005M,其生成的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中,銀佔的原子百分比為22.1%,碲佔的原子百分比為77.9%。在一些實施例中,硝酸銀的濃度為0.001M,其生成的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中,銀佔的原子百分比為6.5%,碲佔的原子百分比為93.5%。
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還可藉由沉積二氧化鈦生成碲/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其中,二氧化鈦層披覆在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表面上,成為奈米線複合結構的保護殼。
依據本揭示的實施例,在奈米線核心的表面包覆銀層與二氧化鈦層作為奈米線核心的保護結構,相較於奈米線核心可提供更佳的導電性及熱穩定性,雖然實施例僅提及作為硒奈米線或碲奈米線的保護結構,但此保護結構保護的對象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作為其他種類的奈米線或奈米結構的保護結構。此外,銀層也可以用其他金屬替代,例如銅。二氧化鈦層可用其他熱穩定性良好的金屬氧化物取代,例如二氧化矽。
本揭示之實施例的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可作為光感測器,設置於感測裝置中,奈米線吸收光線,使奈米線的電子激發躍遷到導電帶,同時在價帶中形成電洞,此 時電子和電洞在奈米線傳輸形成了電流,藉此量測電子訊號來瞭解光的能量或功率。
第5A-5C圖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使用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作為光感測器206,製造感測裝置200的各步驟之平面示意圖。如第5A圖所示,提供基板202,基板可為玻璃基板或可撓性基板,例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板,在基板202的表面上形成一道凹陷204,形成凹陷204的方法可為以鑽石刀於基板上切割。
參閱第5B圖,將含有複數條的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分散於揮發性有機溶劑(例如乙醇、甲醇或甲苯)的溶液,並且塗佈於基板202的凹陷204處,待溶劑揮發,生成了由複數個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所組成的光感測器206。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複數個奈米線作為光感測器206,如第5B圖所示,奈米線形成在基板202上及凹陷204上,其中每一個奈米線至少與另一個奈米線接觸,且這些奈米線呈現不規則的排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測器206可為複數個硒奈米線、碲奈米線、硒/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硒/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碲/銀/二氧化鈦奈米線複合結構或上述組合。
參閱第5C圖,在基板202的表面上設置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的材料可為金屬,例如銅片。如第5C圖所示,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分別貼附在基板202的凹陷204的兩側上,且第一電 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至少接觸一個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設置在基板202上之後,完成感測裝置200。感測裝置200的電流訊號藉由光感測器206中的奈米線或奈米線結構而從第一電極208A傳遞至第二電極208B。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測器206偵測的光波長的範圍介於400-700nm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硒奈米線作為光感測器206的材料時,感測裝置200的開關訊號比為22.7,遠高於傳統光感測裝置的開關訊號比(介於1-10之間),這表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感測裝置200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較小的偵測極限。
使用本揭示之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作為光感測器206,由於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生成所需的時間不長,且產率也可以到達70%以上,因此可降低感測裝置200的製造成本。此外,本揭示提供的感測裝置200製程簡單,僅需要基板202、第一電極208A、第二電極208B及由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組成的光感測器206作為組件,即可製造出感測裝置200。此方法不需要額外的製程步驟就可獲得具有高開關訊號比的感測裝置200,例如,在塗佈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至基板202上的凹陷204處之製程中,並不需要施加額外的電場讓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的排列方向具有一至性,依據本揭示提供的感測裝置200,即使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的排列方式呈現不規則排列,也不會影響感測裝置200的功能。此外,與硒奈米線相比,使用硒/銀奈米複合材料作為光感測器206的材料時,可以獲得較高的開關訊號比,因此,依據本 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在硒奈米線的表面上包覆銀層可以增進感測裝置200的靈敏度。
另外,本揭示提供的光感測器206不只可運用於光感測,還可應用於彎曲感測。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具有可撓性的PET基板作為基板202,選用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作為光感測器206,在此實施例中,感測裝置200會隨著基板202的彎曲程度不同而偵測到不同的電流訊號。當基板202彎曲的時候,改變了碲/銀奈米線複合結構之間的距離,因而產生電阻的變化,使得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偵測到不同的電流訊號。當基板202的曲率越大時,所偵測到的電流訊號也越大,在此實施例中,彎曲基板202使其曲率介於0-140κ的範圍間時,會產生不同的電流訊號。值得注意的是,基板202的材料種類並不會影響電流訊號的大小,亦即,只有光感測器206的材料及基板202的曲率會影響第一電極208A和第二電極208B之間的電阻,導致電流訊號改變。因此,本揭示提供的感測裝置200可用於彎曲感測,並且基板202可以重複彎曲並且再使用,當基板202的曲率一樣時,量測到的電流訊號並不會隨著使用的次數增加而改變。
此外,本揭示提供的光感測器206亦可應用於體感感測(例如,軀幹彎曲不同角度造成感測器上電阻變化)及壓力感測,原理如同上述,當奈米線或奈米線結構之間的距離隨著壓力或基板彎曲而改變時,會改變第一電極208A及第二電極208B之間的電阻,導致電流訊號改變,藉此達到體感感測和壓力感測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揭示提供的奈米線或奈米線複合結構及其製作而成的感測裝置具有製程簡單、製備生成時間短且產率高的優點,此感測裝置具有優異的開關訊號比,並且還可藉由感測裝置之基板的彎曲變化而運用於彎曲感測、體感感測及壓力感測等多種領域,且可重複多次使用。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Claims (7)

  1. 一種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A)提供一第一前驅物溶液與一第二前驅物溶液混合;(B)加熱該第一前驅物溶液與該第二前驅物溶液的混合物,形成一奈米線核心,其中該奈米線核心為硒奈米線核心,且具有介於3-40μm之間的長度,或該奈米線核心為硫奈米線核心,且具有介於2-100μm之間的長度,其中加熱之溫度範圍介於200-400℃之間;以及(C)加入一金屬鹽類與該奈米線核心混合,形成一金屬層包覆於該奈米線核心表面上,其中該金屬鹽類包括硝酸銀,其中該第一前驅物溶液包括一界面活性劑及一第一溶劑,其中該界面活性劑包括苯甲酸、對苯二甲酸、對苯二乙酸、對苯二丙酸、間苯二甲酸、間苯二乙酸、間苯二丙酸、鄰苯二甲酸、鄰苯二乙酸或鄰苯二丙酸且該第一溶劑包括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該第二前驅物溶液包括一第VIA族元素和一第二溶劑,其中該第VIA族元素包括硒(Se)、碲(Te)或其組合且該第二溶劑包括三丁基膦(TBP)。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鹽類的濃度為0.001M至0.01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更包括步驟:(D)沉積一金屬氧化物層於該金屬層上,且位於該奈米線複合結構的最外層,該金屬氧化物層包括 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矽,其中沉積該金屬氧化物層的方法包括原子層沉積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氧化物層的厚度介於10-100nm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奈米線核心具有一寬度介於85-260nm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層包括銀(Ag)或銅(Cu)。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8項所述之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層的厚度介於10-200nm之間。
TW106134339A 2016-06-20 2016-06-20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TWI658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4339A TWI658155B (zh) 2016-06-20 2016-06-20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4339A TWI658155B (zh) 2016-06-20 2016-06-20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132A TW201816132A (zh) 2018-05-01
TWI658155B true TWI658155B (zh) 2019-05-01

Family

ID=6294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4339A TWI658155B (zh) 2016-06-20 2016-06-20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815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2866B (en) * 2005-12-30 2011-06-01 Ind Tech Res Inst Nanowires and a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721708A (zh) * 2014-01-08 2014-04-16 济南大学 一种银/二氧化钛复合异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2866B (en) * 2005-12-30 2011-06-01 Ind Tech Res Inst Nanowires and a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721708A (zh) * 2014-01-08 2014-04-16 济南大学 一种银/二氧化钛复合异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i-Yuan Jiang, "Conversion of Se nanowires to Se/Ag2Se nanocables and Ag2Se nanotubes",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Volu 378, Issues 3-4, September (2003), pages 313-3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132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One-pot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ultralong silver nanowires for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ctrodes
Li et al. Copper nanowires in recent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Yang et al. High density unaggregated Au nanoparticles on ZnO nanorod arrays function as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photocatalysts for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Ren et al. Turning a disadvantage into an advantage: synthesizing high-quality organometallic halide perovskite nanosheet arrays for humidity sensors
Liu et al. Two-dimensional CH3NH3PbI3 perovskite: synthesis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
Li et al. Constructing fast carrier tracks into flexible perovskite photodetectors to greatly improve responsivity
Fang et al. An efficient way to assemble ZnS nanobelts as ultraviolet‐light sensors with enhanced photocurrent and stability
Mohl et al. Low-temperature large-scale synthesis and electrical testing of ultralong copper nanowires
Gupta et al. Optical bifunctionality of europium-complexed luminescent graphene nanosheets
JP2018092937A (ja) 透明導電体
Singh et al. High-performance photo detector based on hydrothermally grown SnO2 nanowire/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hybrid material
KR20130038836A (ko) 그래핀 및 그리드 하이브리드 구조물에 기초한 투명 전극
Lee et al. Advanced thermopower wave in novel ZnO nanostructures/fuel composite
KR102172464B1 (ko) 나노 박막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118007A (ko) 도전성 복합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전자 소자
Taniguchi et al. Chemically exfoliated inorganic nanosheets for nanoelectronics
TWI623945B (zh) 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1878735B1 (ko) 그래핀의 제조방법
Nadargi et al. Development of Ag/ZnO nanorods and nanoplates at low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and time for acetone sensing application: an insight into spillover mechanism
Huang et al. 2D–1D mixed-dimensional heterostructures: progress, device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KR101536627B1 (ko) 표면조도가 낮은 은 나노와이어 - 그라핀 하이브리드 전극 제조 방법
TWI658155B (zh) 奈米線複合結構的製造方法
Conklin et al. Controlling Polarization Dependent Reactions to Fabricate Multi‐Component Functional Nanostructures
Su et al. Enhancing photodetection ability of MoS2 nanoscrolls via interface engineering
Joung et al. All-solution-processed high-performance MoS2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a quasi-2D perovskite oxide dielec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