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7004B - 可收折的車輛 - Google Patents

可收折的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7004B
TWI657004B TW107123321A TW107123321A TWI657004B TW I657004 B TWI657004 B TW I657004B TW 107123321 A TW107123321 A TW 107123321A TW 107123321 A TW107123321 A TW 107123321A TW I657004 B TWI657004 B TW I6570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frame
pivot
frame
sea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5861A (zh
Inventor
宋毅仁
Original Assignee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3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700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0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5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861A/zh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收折的車輛,包括一個車架組,車架組包括一個底盤架以及與底盤架樞接在一起的一個上架,在底盤架與上架之間設置一個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一個末端部與底盤架樞接,驅動裝置的另一端與底盤架樞接,驅動裝置具有的一個推桿與上架樞接,驅動裝置作動係連動上架位移至一個展開位置或一個收折位置,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車輛具有的前輪與後輪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前輪與後輪隔開的距離,使得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車輛的體積得以縮小。

Description

可收折的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收折的車輛,尤指一種在負責轉向的一端具有一個前輪以及遠離轉向的另一端具有兩個後輪並且可以收折縮短前、後輪之間軸距的的車輛。
有輪子的移動工具經常被人用來當作代步工具,其中有一種再轉向的一端設置一個前輪,遠離轉向的一端設置兩個後輪的車輛是其中之一,所述車輛因為總共具有三個輪子接觸地面,因此不需要依靠騎乘者的平衡感就能被騎乘,是一種操作相當簡單的代步工具,並且這種車輛也經常被使用在年長或行動不便的人當作代步工具。
傳統的車輛為了維持行進的穩定係以及提供人乘坐因此前輪與兩個後輪需要有一定的輪距,但這樣的車輛通常體積較大不容易收納與攜帶,然而若所述車輛的使用者是年長或行動不便之人,當要出遠門時,所述車輛不容易或者根本無法放入汽車的置物空間內,導致需要使用車輛的人士的不便。
為解決此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收折的車輛,包括:一個上架,包括一個主管以及形成在主管上且相互隔開的一個第一樞部以及一個第二樞部,一個車把手,與上架樞接,所述第一樞部介於車把手與第二樞部之間,提供乘坐的一個座位調整組件,結合在上架上,可轉動的一個前輪,與車把手一起樞轉地結合,一個底盤架,包括一個樞接臂,底盤架進一步包括與樞接臂隔開的一個軸樞部,底盤架的樞接臂與上架的第一樞部樞接,所述上架可相對底盤架樞轉至一個收折位置或一個展開位置,兩個後輪,與底盤架可轉動地結合,所述座位調整組件介於前輪與兩個後輪之間,一個驅動裝置,樞接在軸樞部上,驅動裝置進一步包括可移動的一個推桿,推桿的末端與上架的第二樞部樞接,推桿移動係連動上架樞轉至收折位置或展開位置,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前輪與兩個後輪隔開的距離大於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前輪與兩個後輪隔開的距離,並且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
本發明的車輛透過可相對樞轉的上架與底盤架的設置,使得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車輛的體積以及前、後輪之間的軸距恰當並適合人騎乘,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車輛的前、後輪輪距縮小,如此有利於車輛的收納與攜帶(例如更容易放入汽車的置物空間中)。
其中所述上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一端的一個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形成在下端的一個依託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安裝於定位座上,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底盤架上,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底盤架分離。
其中所述定位座進一步包括與依託部隔開的一個樞接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包括一個凸耳,所述第一立管的凸耳與定位座的樞接部樞接,座位調整組件可相對定位座樞轉至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一位置或不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二位置,當所述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一位置,當所述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二位置。
可收折的車輛,進一步包括:一個支架,包括一個連結框,所述連結框包括一個溝槽以及與溝槽隔開的一個定位孔,一個置物籃,安裝在支架上,一個第一樞軸,所述樞接部進一步包括一個樞孔以及與樞孔隔開的一個限位孔,第一樞軸與連結框的溝槽、第一立管的凸耳以及定位座的樞孔樞接,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可一起以第一樞軸為軸心樞轉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一個第二樞軸,可拆卸地與支架的定位孔以及定位座的限位孔結合,當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及支架位於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樞軸與定位孔及限位孔結合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不允許由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當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及支架位於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樞軸與定位孔及限位孔分離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允許由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
可收折的車輛,進一步包括:一個快拆組件,所述依託部進一步包括一個閉鎖板,閉鎖板包括一個開槽,所述快拆組件與依託部的開槽結合,所述底盤架進一步包括一個側桿,所述快拆組件可被操作為釋放狀態或卡合狀態,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側桿上,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側桿分離,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所述快拆組件操作為卡合狀態時,不允許上架從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所述快拆組件操作為釋放狀態時,允許上架從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
其中側桿進一步包括一個穿孔,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快拆組件操作為迫緊狀態,快拆組件與穿孔嵌合,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快拆組件操作為釋放狀態,快拆組件與穿孔分離。
其中所述座位調整組件介於第二樞部與兩個後輪之間,所述底盤架包括一個側桿,所述樞接臂形成在側桿的一端,所述底盤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側桿另一端的一個後輪軸,所述兩個後輪可轉動地結合在後輪軸的兩端,所述軸樞部形成在後輪軸上。
一種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可以被騎乘,該車輛包括:一個上架,包括一個主管以及形成在主管上且相互隔開的一個第一樞部以及一個第二樞部,提供乘坐的一個座位調整組件,結合在上架上,一個底盤架,包括一個樞接臂,底盤架進一步包括與樞接臂隔開的一個軸樞部,底盤架的樞接臂與上架的第一樞部樞接,所述上架可相對底盤架樞轉至一個收折位置或一個展開位置,一個驅動裝置,樞接在軸樞部上,驅動裝置進一步包括可移動的一個推桿,推桿的末端與上架的第二樞部樞接,推桿移動係連動上架樞轉至收折位置或展開位置,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
其中所述上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一端的一個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形成在下端的一個依託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安裝於定位座上,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底盤架上,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底盤架分離。
其中所述定位座進一步包括與依託部隔開的一個樞接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包括一個凸耳,所述第一立管的凸耳與定位座的樞接部樞接,座位調整組件可相對定位座樞轉至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一位置或不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二位置,當所述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一位置,當所述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二位置。
在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說明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之下將可更清楚瞭解本發明。
本發明的車輛可以是一種前方有一個輪子並且後方有兩個輪子且可以提供乘坐的車輛10(三輪車)。參閱第1~3圖所述車輛10包括一個車架組12,車架組12包括樞接在一起的一個上架20以及一個底盤架60,其中上架20包括平行的兩個主管22以及固設在兩個主管22的一端的一個首管24,上架20另包括固設在兩個主管22的另一端的具有依託部42與樞接部36的一個定位座30,所述定位座30包括平行地隔開的兩個翼板34以及在兩個翼板34一側之間延伸的一個座板32,所述的依託部42與樞接部36分別形成在各翼板34的底端與頂端(共兩個依託部42與兩個樞接部36),所述各樞接部36包括一個樞孔36A以及與樞孔36A隔開的一個限位孔36B,各樞接部36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樞孔36A與限位孔36B之間的一個凹槽38,所述兩個依託部42的其中一個進一步包括一個閉鎖板44,各閉鎖板44包括一個開槽46,閉鎖板44的開槽46上設置一個快拆組件48,所述快拆組件48可被操作為釋放狀態或卡合狀態,參閱第3圖所示,實質上所述第二樞接部52介於第一樞部23與定位座30之間,第一樞部23介於首管24與第二樞部52之間。
車輛10進一步包括一個車把手28以及與車把手28連動且可轉動地結合的一個前輪26,所述車把手28係與上架20的首管24樞接(如第1、2圖所示)。
車輛10進一步包括與上架20結合的一個座位調整組件14以及結合在座位調整組件14上的一個背靠組件16,其中座位調整組件14包括一個第一立管151以及一個座墊351,其中第一立管151包括形成在外表面的兩個凸耳157。所述座位調整組件14的第一立管151係容置在定位座30的兩個翼板34之間,並且各凸耳157與各樞孔36A對齊,利用一個第一樞軸111與第一立管151的兩個凸耳157以及各樞孔36A樞接,如此所述座位調整組件14與背靠組件16能一起以第一樞軸111為旋轉軸心樞轉至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一位置(如第2~4圖所示)或不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二位置(如第5~7圖所示),參閱第3圖所示,實質上所述第一位置是指座墊351大致上與地面成平行的狀態,如此座墊351可提供人乘坐,參閱第5圖所示,實質上所述第二位置是指座墊351大致上與地面接近垂直的狀態,如此座墊351不可提供人乘坐。
依據圖式所示,車輛10進一步包括一個支架90以及與支架90樞街的一個置物籃99,所述支架90包括截面為U形的一個連結框92,連結框92包括對稱且平行地相互隔開的兩個側壁94,各側壁94包括一個溝槽96以及與溝槽96隔開的一個定位孔97,支架90進一步包括分別由各側壁94延伸的側握桿98,所述置物籃99兩側的中央分別與各側握桿98樞接,使得置物籃99可以因為自身重量自動調整呈水平狀態。
所述支架90的連結框92的兩個側壁94容置在對應的第一立管151的兩個凸耳157與定位座30的樞接部36之間,並且所述第一樞軸111與連結框92的各溝槽96樞接,並且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支架90因為重力作用,在沒有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影響的狀態下連結框92大致上與定位座30平行並且各定位孔97與限位孔36B對齊,所述各凹槽38用來容置兩個側握桿98,參閱第3、4圖所示在座位調整狀裝置14位於第一位置的狀態下利用一個第二樞軸113可拆卸地與各定位孔97、各限位孔36B結合,限制了座位調整組件14、背靠組件16、支架90以及置物籃99保持在第一位置並且不可樞轉至第二位置(如第5、6圖所示)。
所述底盤架60包括對稱的兩個側桿66,各側桿66包括一個前端部62、一個後端部64以及位於前、後端部62、64之間的一個穿孔67,底盤架60進一步包括形成在各側桿66前端部62的兩個樞接臂74以及一個後輪軸69,所述後輪軸69介於兩個樞接臂74與後端部64之間,底盤架60另包括由後輪軸69延伸的兩個軸樞部70以及形成在兩個軸樞部70之間的一個軸桿72,底盤架60更包括形成各側桿66上的複數個架桿76。
參閱第2圖所示,所述底盤架60的兩個樞接臂74與上架20的第一樞部23樞接,上架20依第一樞部23所界定的樞轉軸線可相對底盤架60樞轉至一個展開位置(如第2、3圖所示)以及一個收折位置(如第7圖所示),此外在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且當快拆組件48操作為釋放狀態時,快拆組件48脫離底盤架60的穿孔67,允許上架20由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在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且快拆組件48操作為卡合狀態時,快拆組件48與穿孔67嵌合,不允許上架20由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
所述車輛10包括固設在底盤架60前端部62的一個馬達84以及固設在後端部64的一個電池80,電池80供應馬達84運轉所需的電力,馬達84與一個主動輪84A連動地結合,車輛10又包括分別與後輪軸69的兩端可轉動地結合的兩個後輪88,後輪軸69上一起轉動地設置一個從動輪84B,在主動輪84A與從動輪84B之間繞設一個撓性傳動件84C,所述馬達84運作透過主動輪84A連動撓性傳動件84C使得從動輪84B連動兩個後輪88一起轉動,此外,所述複數個架桿76上設置一個蓋板78,蓋板78覆蓋在從動輪84與電池80的上方,此外,所述主動輪84A進一步與一組腳踏桿85連動地結合,因而用腳踩所述腳踏桿85也能驅動主動輪84A轉動使得兩個後輪88運轉推動車輛10前進。
本發明的車輛10進一步包括安裝在上架20與底盤架60之間的一個驅動裝置54,所述驅動裝置54包括可移動的一個推桿56以及一個末端部58。驅動裝置54的末端部58與軸樞部70的軸桿72樞接,並且推桿56與上架20的第二樞部52樞接,如此推桿56移動時係連動上架20樞轉至展開位置(如第2、3圖所示)或收折位置(如第7圖所示)。所述驅動裝置54可以是氣壓缸或者電動伸縮裝置所構成,本發明圖式係以電動伸縮裝置作為驅動裝置54,所述的電池80係供應驅動裝置54運作時所需的電力。
為了方便說明,係假設所述車輛10的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如第2、3圖所示),如此所述各依托部42抵靠在底盤架60的各側桿66上,並且所述快拆組件48操作為卡合狀態,如此快拆組件48與底盤架60的側桿66的穿孔67嵌合上,使得上架20固定在展開位置並且不可樞轉至收折位置,所述座位調整組件14位於第一位置,座墊351大致上與地面平行而能提供人乘坐,所述兩個依託部42抵靠在底盤架60的兩個側桿66上而能支撐人乘坐在座墊351上重力,此外在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前輪26與兩個後輪88隔開的距離是最大的。
假設要收折所述車輛10,首先要將所述第二樞軸113移除,如此可以操作座位調整組件14由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並且座位調整組件14樞轉時,所述第一立管151係抵壓支架90的連結框92一起樞轉,而所述背靠組件16則是與座位調整組件14同步樞轉,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14樞轉至第二位置之後,操作所述快拆組件48為釋放狀態,進一步操作驅動裝置54伸長地位移推桿56,使得上架20由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在上架20由展開位置往收折位置樞轉的過程中,所述前輪26往靠近兩個後輪88的方向樞轉,並且座位調整組件14、背靠組件16以及支架90往遠離底盤架60的方向樞轉,當所述車輛10的上架20位於收折位置時,前輪26與兩個後輪88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時前輪26與兩個後輪88隔開的距離。
本發明的車輛10透過可相對樞轉的上架20與底盤架60的設置,使得上架20位於展開位置時,車輛10的體積以及前、後輪26、88之間的軸距恰當並適合人騎乘,當上架20位於收折位置時,車輛10的前、後輪26、88輪距縮小,如此有利於車輛10的收納與攜帶(例如更容易放入汽車的置物空間中)。
本發明車輛10的座位調整組件14的兩個依托部42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使得本發明可收折式的車輛10即便在上架20與底盤架60並非一體成形的型式下仍然具備充足的結構強度。
本發明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所述第二樞部52的位置可以改變,例如第二樞部52的位置可以在定位座30之後,換句話說,所述定位座30介於第一與第二樞部23、52之間,即便如此,所述驅動裝置54的推桿56位移仍然可以推動上架20樞轉至展開位置或收折位置。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發明可在未脫離本發明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10‧‧‧車輛
12‧‧‧車架組
14‧‧‧座位調整組件
16‧‧‧背靠組件
20‧‧‧上架
22‧‧‧主管
23‧‧‧第一樞部
24‧‧‧首管
26‧‧‧前輪
28‧‧‧車把手
30‧‧‧定位座
32‧‧‧座板
34‧‧‧翼板
36‧‧‧樞接部
36A‧‧‧樞孔
36B‧‧‧限位孔
38‧‧‧凹槽
42‧‧‧依託部
44‧‧‧閉鎖板
46‧‧‧開槽
48‧‧‧快拆組件
52‧‧‧第二樞部
54‧‧‧驅動裝置
56‧‧‧推桿
58‧‧‧末端部
60‧‧‧底盤架
62‧‧‧前端部
64‧‧‧後端部
66‧‧‧側桿
67‧‧‧穿孔
69‧‧‧後輪軸
70‧‧‧軸樞部
72‧‧‧軸桿
74‧‧‧樞接臂
76‧‧‧架桿
78‧‧‧蓋板
80‧‧‧電池
84‧‧‧馬達
84A‧‧‧主動輪
84B‧‧‧從動輪
84C‧‧‧撓性傳動件
85‧‧‧腳踏桿
88‧‧‧後輪
90‧‧‧支架
92‧‧‧連結框
94‧‧‧側壁
96‧‧‧溝槽
97‧‧‧定位孔
98‧‧‧側握桿
99‧‧‧置物籃
111‧‧‧第一樞軸
113‧‧‧第二樞軸
151‧‧‧第一立管
157‧‧‧凸耳
351‧‧‧座墊
第1圖為本發明可收折的車輛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本發明可收折的車輛的立體組合圖。
第3圖為本發明可收折的車輛的側視圖。
第4圖為係沿著第2圖4-4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5圖為本發明可收折的車輛的座位調整組件樞轉至第二位置的狀態圖。
第6圖為座位調整組件樞轉至第二位置的剖視圖。
第7圖為本發明可收折的車輛的上架樞轉至收折位置的狀態圖。
所有圖式係僅便於解釋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說明用實施例之元件的數目、位置、關係、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屬於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在不同圖式中係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元件;另外請了解文中諸如“頂部”、“底部” 、“第一”、“第二”、“向前”、“向後”、“反向”、“前”、“後”、“高度”、“寛度”、“長度”、“端”、“側”、“水平”、“垂直”等等及類似用語係僅便於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於幫助描述說明用實施例而已。

Claims (10)

  1. 一種可收折的車輛,包括:   一個上架,包括一個主管以及形成在主管上且相互隔開的一個第一樞部以及一個第二樞部;   一個車把手,與上架樞接,所述第一樞部介於車把手與第二樞部之間;   提供乘坐的一個座位調整組件,結合在上架上;   可轉動的一個前輪,與車把手一起樞轉地結合;   一個底盤架,包括一個樞接臂,底盤架進一步包括與樞接臂隔開的一個軸樞部,底盤架的樞接臂與上架的第一樞部樞接,所述上架可相對底盤架樞轉至一個收折位置或一個展開位置;   兩個後輪,與底盤架可轉動地結合,所述座位調整組件介於前輪與兩個後輪之間;   一個驅動裝置,樞接在軸樞部上,驅動裝置進一步包括可移動的一個推桿,推桿的末端與上架的第二樞部樞接,推桿移動係連動上架樞轉至收折位置或展開位置;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前輪與兩個後輪隔開的距離大於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前輪與兩個後輪隔開的距離,並且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所述上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一端的一個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形成在下端的一個依託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安裝於定位座上;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底盤架上,   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底盤架分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所述定位座進一步包括與依託部隔開的一個樞接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包括一個凸耳,所述第一立管的凸耳與定位座的樞接部樞接,座位調整組件可相對定位座樞轉至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一位置或不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二位置,   當所述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一位置,   當所述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二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進一步包括:   一個支架,包括一個連結框,所述連結框包括一個溝槽以及與溝槽隔開的一個定位孔;   一個置物籃,安裝在支架上;   一個第一樞軸,所述樞接部進一步包括一個樞孔以及與樞孔隔開的一個限位孔,第一樞軸與連結框的溝槽、第一立管的凸耳以及定位座的樞孔樞接,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可一起以第一樞軸為軸心樞轉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一個第二樞軸,可拆卸地與支架的定位孔以及定位座的限位孔結合;   當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及支架位於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樞軸與定位孔及限位孔結合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不允許由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   當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及支架位於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樞軸與定位孔及限位孔分離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支架允許由第一位置樞轉至第二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進一步包括:   一個快拆組件,所述依託部進一步包括一個閉鎖板,閉鎖板包括一個開槽,所述快拆組件與依託部的開槽結合,所述底盤架進一步包括一個側桿,所述快拆組件可被操作為釋放狀態或卡合狀態;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側桿上,   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側桿分離,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所述快拆組件操作為卡合狀態時,不允許上架從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所述快拆組件操作為釋放狀態時,允許上架從展開位置樞轉至收折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側桿進一步包括一個穿孔;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快拆組件操作為迫緊狀態,快拆組件與穿孔嵌合,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並且快拆組件操作為釋放狀態,快拆組件與穿孔分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所述座位調整組件介於第二樞部與兩個後輪之間,所述底盤架包括一個側桿,所述樞接臂形成在側桿的一端,所述底盤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側桿另一端的一個後輪軸,所述兩個後輪可轉動地結合在後輪軸的兩端,所述軸樞部形成在後輪軸上。
  8. 一種可收折的車輛,該車輛可以被騎乘,該車輛包括:   一個上架,包括一個主管以及形成在主管上且相互隔開的一個第一樞部以及一個第二樞部;   提供乘坐的一個座位調整組件,結合在上架上;   一個底盤架,包括一個樞接臂,底盤架進一步包括與樞接臂隔開的一個軸樞部,底盤架的樞接臂與上架的第一樞部樞接,所述上架可相對底盤架樞轉至一個收折位置或一個展開位置;   一個驅動裝置,樞接在軸樞部上,驅動裝置進一步包括可移動的一個推桿,推桿的末端與上架的第二樞部樞接,推桿移動係連動上架樞轉至收折位置或展開位置;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小於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座位調整組件與底盤架隔開的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所述上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一端的一個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形成在下端的一個依託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安裝於定位座上;   當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依託部抵靠於底盤架上,   當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依託部與底盤架分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可收折的車輛,其中所述定位座進一步包括與依託部隔開的一個樞接部,所述座位調整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包括一個凸耳,所述第一立管的凸耳與定位座的樞接部樞接,座位調整組件可相對定位座樞轉至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一位置或不可提供乘坐的一個第二位置,   當所述上架位於展開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一位置,   當所述上架位於收折位置時,所述定位調整裝置位於第二位置。
TW107123321A 2018-07-05 2018-07-05 可收折的車輛 TWI657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321A TWI657004B (zh) 2018-07-05 2018-07-05 可收折的車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321A TWI657004B (zh) 2018-07-05 2018-07-05 可收折的車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7004B true TWI657004B (zh) 2019-04-21
TW202005861A TW202005861A (zh) 2020-02-01

Family

ID=6699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321A TWI657004B (zh) 2018-07-05 2018-07-05 可收折的車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700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8405B (en) * 2003-11-19 2006-02-01 Topmost Hi Tech Inc Self-expanding type folding bicycle structure
US20170210439A1 (en) * 2014-07-29 2017-07-27 Thomas SCHWAIGER Foldable bicycle fr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8405B (en) * 2003-11-19 2006-02-01 Topmost Hi Tech Inc Self-expanding type folding bicycle structure
US20170210439A1 (en) * 2014-07-29 2017-07-27 Thomas SCHWAIGER Foldable bicycle fr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861A (zh) 2020-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4842B2 (en) Multi-passenger tricycle
EP2765072B1 (en) Foldable frame for a bicycle
KR101840583B1 (ko) 가변형 접이식 전기 스쿠터
US7124849B2 (en) Foldable tricycle
US6497426B2 (en) Convertible bicycle
JP2007015686A (ja) 乳母車の折り畳み可能な外枠
KR101206502B1 (ko) 배터리 및 페달 구동용 접이식 자전거
US20190210627A1 (en) Steering system for tricycle
DK2897564T3 (en) REAR WHEEL STEERING PORTABLE Wheelchair
EP3193805B1 (en) A dual configuration portable wheelchair
JP2006507176A (ja) 個人用移動手段
JPH0853091A (ja) 折り畳み三輪車
KR102038032B1 (ko) 무동력 차체용 구동유닛을 구비한 탑승장치
TWI757899B (zh) 嬰兒車
TWI657004B (zh) 可收折的車輛
KR200400672Y1 (ko) 휴대용 자전거
CN103192862A (zh) 可折叠式多功能儿童三轮车
KR20050084399A (ko) 접철식 자전거
JP3872801B2 (ja) 折りたたみ式自転車
TWI656992B (zh) 具有可調整乘坐裝置的車輛
KR20110015088A (ko) 다변형 접이식 자전거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RU2243124C2 (ru) Складной веломобиль
TWI277560B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KR200344468Y1 (ko) 유모차가 병설된 자전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