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3885B -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3885B
TWI653885B TW106106926A TW106106926A TWI653885B TW I653885 B TWI653885 B TW I653885B TW 106106926 A TW106106926 A TW 106106926A TW 106106926 A TW106106926 A TW 106106926A TW I653885 B TWI653885 B TW I6538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est
value
characteristic value
capt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6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4441A (zh
Inventor
張嘉凌
石維國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6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3885B/zh
Priority to US15/603,430 priority patent/US10306138B2/en
Priority to EP17181840.4A priority patent/EP3370411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34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885B/zh
Priority to US16/354,193 priority patent/US20190215453A1/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3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put devices, e.g. keyboards, mice or controller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features or functions of an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7Determining parameters from multiple 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50, 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 G06F2221/031Protect user input by softwar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4Image subtr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影像輸出方法,用於一影像擷取裝置,包含有: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計算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Description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本發明係指一種影像輸出方法以及影像擷取裝置,尤指一種可提昇影像資料安全性之影像輸出方法以及影像擷取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產業的進步,數位相機的功能已經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上,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智慧電視等。由於目前的電子產品都具有聯網的功能,使用者也會利用配置於電子產品上之數位相機所拍攝的影像也常透過網路來分享到其他電子裝置。然而,具有聯網功能的電子產品也很容易受到駭客的入侵而經由遠端遙控來操控相機進行偷窺甚或竊取相機所擷取的影像,造成使用者的隱私安全受到威脅。因此,習知技術實有改進的必要。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影像輸出方法以及影像擷取裝置,而能有效提昇影像資料的安全性,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影像輸出方法,用於一影像擷取裝置,包含有: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計算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影像擷取裝置,包含有:一影像感測單元,用來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一判斷單元,用來計算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一輸出單元,用來依據該判斷結果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影像擷取裝置10之示意圖。影像擷取裝置10可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上,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智慧電視等,但不以此為限。影像擷取裝置10包含有一影像感測單元102、一判斷單元104及一輸出單元106。
其中,影像感測單元102用來擷取影像。影像感測單元102可為一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 感測器、一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感測器或其他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可為原始影像(raw image)。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可直接輸出提供至其他外部裝置。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亦可提供至影像擷取裝置10之一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由影像訊號處理器來對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之影像進行相應影像處理程序後再輸出提供後續處理應用。例如,影像訊號處理器所進行的影像處理程序可為影像格式轉換、自動白平衡(Auto White Balance,AWB)、自動曝光(Auto Exposure,AE)、自動對焦(Auto Focus,AF)、對比度調整、飽和度調整、雜訊消除、內插處理、邊緣強化等處理程序,但不以此為限。影像感測單元102可連續地擷取影像。例如,影像感測單元102於測試模式中擷取測試影像以及於一般模式中擷取相關影像。影像感測單元102於測試模式中之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
判斷單元104用來計算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並且,判斷單元104根據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以產生一判斷結果。輸出單元106用來依據判斷單元104所產生之判斷結果來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在一實施例中,判斷單元104與輸出單元106當中之至少一者可由一影像訊號處理器來實現。
簡言之,本發明之影像擷取裝置10可依據不同時間點所擷取影像的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也就是說,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在經過判斷單元104與輸出單元106之判斷驗證後始能被輸出而能提供影像資料存取之安全控管程序,如此一來,將可有效防止駭客經由遠端遙控來竊取或偷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以提昇影像資料的安全性。
關於影像擷取裝置10的運作說明,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流程20之示意圖。流程2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S200:開始。
步驟S202:於第一時間點擷取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第二時間點擷取第二測試影像。
步驟S204:計算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影像特性值。
步驟S206:根據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步驟S208:結束。
根據流程20,本發明可基於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之影像來控管是否輸出影像,以提昇影像資料的安全性。當影像擷取裝置10收到影像存取要求或是影像擷取裝置10準備輸出影像之前。首先,於步驟S202中,影像擷取裝置10進入一測試模式,影像感測單元102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並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例如,第二時間點係在第一時間點之後。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依系統需求而做設定。例如,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之間相差30毫秒。例如,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之間相差5秒。
於步驟S204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例如,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影像特性值可以是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顏色值、焦距值或是其他任何與第一測試影像有關的影像特性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影像特性值可以是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顏色值、焦距值或是其他任何與第二測試影像有關的影像特性值。
於步驟S206中,判斷單元104根據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影像特性值來判斷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並據以產生一判斷結果。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例如,判斷單元104可將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進行相減運算,以計算出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之差值,如此一來,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之影像差異值。例如,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間之絕對差值,所計算出的絕對差值即為第一影像特性值與第二影像特性值之影像差異值。如此一來,影像差異值即表示第一時間點之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時間點之第二測試影像之間的變化情況。接著,判斷單元104比較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例如,當影像差異值大於臨限值時,判斷結果指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當影像差異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時,判斷結果指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
進一步地,輸出單元106依據判斷單元104所決定出之判斷結果來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在一實施例中,當判斷結果表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時,輸出單元106將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至其他外部裝置或是其他部件。其中,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包含影像感測單元102於測試模式中所擷取之測試影像、影像感測單元102於一般模式中所擷取之影像、影像處理器處理後之影像等等當中之至少一者。也就是說,輸出單元106可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之影像感測單元102於測試模式中所擷取之測試影像及/或於一般模式中所擷取之影像。或是,輸出單元106可輸出由影像擷取裝置10之影像處理器所處理後之影像。因此,經由流程20之驗證程序後,若判斷結果表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影像擷取裝置10會進行正常影像輸出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當判斷結果表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時,輸出單元106不進行任何動作,此時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不會被輸出提供至其他裝置。例如,當判斷結果表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時,輸出單元106可輸出(或是控制一顯示裝置顯示出)一單色影像,例如黑色影像畫面或白色影像畫面,以指示不允許存取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也就是說,在此情況下,若判斷結果表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影像擷取裝置10將不被允許執行正常影像輸出程序。
另一方面,在判斷單元104產生相應判斷結果之後,影像擷取裝置10可經由一警示單元(未繪示於圖中)輸出一警示訊號來通知使用者目前可輸出(或是不可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例如,警示單元可以產生警示訊號(透過各種方式,例如,文字、聲音、燈光或震動)來通知使用者。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流程30之示意圖。流程3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S300:開始。
步驟S302:擷取第一測試影像及第二測試影像。
步驟S304: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步驟S306: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之影像差異值。
步驟S308:判斷影像差異值是否大於臨限值;若是的話,執行步驟S310;若否的話,執行步驟S312。
步驟S310:輸出影像。
步驟S312:不輸出影像。
根據流程30,於步驟S302中,當影像擷取裝置10接收到影像存取要求或是影像擷取裝置10準備輸出影像之前,影像擷取裝置10進入一測試模式,且影像感測單元102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並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
於步驟S304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可以是第一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像素亮度平均值。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可以是第二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像素亮度平均值。詳細來說,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一測試影像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各像素的像素亮度值,再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該至少一部分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同樣地,針對第二測試影像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二測試影像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各像素的像素亮度值,再計算出第二測試影像之該至少一部分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舉例來說,假設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中之一第一區域通常會對應於使用者使用影像擷取裝置10時頭部位置。判斷單元104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一區域之各像素的像素亮度值。接著,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計算出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一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舉例來說,亦可針對整個影像區域進行計算,判斷單元104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各像素的像素亮度值。接著,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並且計算出第二測試影像之所有像素之像素亮度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於步驟S306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例如,判斷單元104可將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進行相減運算,以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之差值,在此情況下,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之影像差異值。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可顯示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間的亮度變化程度。例如,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絕對差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之影像差異值。
由於影像中的物體沒有移動時,通常相鄰的影像之間差異不大,影像差異值通常很小。當影像中的物體有移動的情況時,將會有存在較大的影像差異值。再者,使用者在影像擷取裝置10之拍攝範圍內時身體通常會有小幅度的移動或輕微的移動而不會完全靜止不動。因此,於步驟S308中,判斷單元104 可比較步驟S306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例如,當影像差異值大於臨限值時,表示使用者在影像擷取裝置10之拍攝範圍內,亦即目前使用者確實正在使用影像擷取裝置10,此時判斷結果指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據以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步驟S310)。另一方面,當影像差異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時,表示使用者不在影像擷取裝置10之拍攝範圍內,此時判斷結果指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任何影像,或是輸出單元106控制一顯示裝置顯示出一黑色影像畫面(步驟S312)。換言之,本發明可依據影像之亮度變化情況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進而能有效提昇影像資料存取之安全性。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步驟S306、步驟S306與步驟S308中,關於判斷單元104所執行之相關運作亦可以利用一影像訊號處理器之自動曝光功能模組來實現。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流程40之示意圖。流程4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S400:開始。
步驟S402:擷取第一測試影像及第二測試影像。
步驟S404: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
步驟S406: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之影像差異值。
步驟S408:判斷影像差異值是否大於臨限值;若是的話,執行步驟S410;若否的話,執行步驟S412。
步驟S410:輸出影像。
步驟S412:不輸出影像。
根據流程40,於步驟S402中,當影像擷取裝置10接收到影像存取要求或是影像擷取裝置10準備輸出影像之前,影像擷取裝置10進入一測試模式,且影像感測單元102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並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
於步驟S404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可以是第一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像素顏色值的平均值。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可以是第二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像素顏色值的平均值。其中顏色值可以是三原色中之至少一種顏色分量值或是其他顏色之分量值。詳細來說,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一測試影像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各像素的像素顏色值,再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該至少一部分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顏色值的平均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同樣地,針對第二測試影像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二測試影像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各像素的像素顏色值,再計算出第二測試影像之該至少一部分區域中之所有像素之像素顏色值的平均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
舉例來說,可針對整個影像區域之藍色分量值進行計算,判斷單元104可先分別偵測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各像素的藍色分量值。接著,計算出第一測試影像之所有像素之藍色分量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並且計算出第二測試影像之所有像素之藍色分量值的平均值,以取得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
於步驟S406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例如,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之差值或絕對差值,在此情況下,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之影像差異值。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可顯示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間的顏色變化程度。
因此,於步驟S408中,判斷單元104 可比較步驟S406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例如,假設步驟S404中係以像素之藍色分量值做為計算基礎,當影像差異值大於臨限值時,表示有藍色或類似顏色之物體接近影像擷取裝置10之拍攝範圍內,此時判斷結果指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據以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步驟S410)。另一方面,當影像差異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時,表示沒有藍色或類似顏色之物體接近影像擷取裝置10之拍攝範圍內,此時判斷結果指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任何影像(步驟S412)。也就是說,本發明可利用顏色做為控管影像輸出之密鑰,例如,當設定藍色分量值做為計算基礎後,若是使用者拿藍色卡片至影像感測單元102之鏡頭前,則執行流程40之步驟後,輸出單元106將會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換言之,本發明可依據影像之顏色值的變化情況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進而能有效提昇影像資料存取之安全性。
於一實施例中,步驟S406、步驟S406與步驟S408中,關於判斷單元104所執行之相關運作亦可以利用一影像訊號處理器之自動白平衡功能模組來實現。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流程50之示意圖。流程5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S500:開始。
步驟S502:擷取第一測試影像及第二測試影像。
步驟S504: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
步驟S506:計算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之影像差異值。
步驟S508:判斷影像差異值是否大於臨限值;若是的話,執行步驟S510;若否的話,執行步驟S512。
步驟S510:輸出影像。
步驟S512:不輸出影像。
根據流程50,於步驟S502中,當影像擷取裝置10接收到影像存取要求或是影像擷取裝置10準備輸出影像之前,影像擷取裝置10進入一測試模式,且影像感測單元102於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並於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
於步驟S504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以及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可以是對應於第一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焦距值。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可以是對應於第二測試影像中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之焦距值。例如,假設以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中之一第一區域做為焦距評估區域。判斷單元104可先分別計算出對應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區域之一第一焦距值以及對應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一區域之一第二焦距值。例如,假設以影像感測單元102所擷取影像中之全部區域做為焦距評估區域。判斷單元104可先分別計算出對應於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焦距值以及對應於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焦距值。
於步驟S506中,判斷單元104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焦距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焦距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例如,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焦距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焦距值之差值,在此情況下,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焦距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焦距值之影像差異值。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可顯示出第一測試影像與第二測試影像之間的物體移動變化狀況。例如,判斷單元104可計算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第一焦距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第二焦距值之絕對差值,所計算出的結果即為有關於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與有關於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之影像差異值。
於步驟S508中,判斷單元104 可比較步驟S306所計算出之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例如,當影像差異值大於臨限值時,表示有使用者在移動,此時判斷結果指示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據以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步驟S510)。另一方面,當影像差異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時,表示無使用者存在,此時判斷結果指示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輸出單元106不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任何影像(步驟S512)。換言之,透過上述方法來自動識別影像中的物體是否有移動,並於偵測到物體有移動變化狀況時,再允許輸出影像。也就是說,本發明可依據影像之焦距值變化情況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進而能有效提昇影像資料存取之安全性。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步驟S506、步驟S506與步驟S508中,關於判斷單元104所執行之相關運作亦可以利用一影像訊號處理器之自動對焦功能模組來實現。
綜上所述,相較於傳統方式係在擷取影像後就傳送至顯示裝置或遠端來進行預覽或儲存。相較之下,本發明之影像擷取裝置10可依據不同時間點所擷取影像的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也就是說,本案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在經過判斷驗證後始能被輸出,如此一來,將可有效防止駭客經由遠端遙控來竊取或偷窺影像擷取裝置10所產生之影像,以提昇影像資料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2‧‧‧影像感測單元
104‧‧‧判斷單元
106‧‧‧輸出單元
20、30、40、50‧‧‧流程
S200、S202、S204、S206、S208、S300、S302、S304、S306、S308、S310、S312、S400、S402、S404、S406、S408、S410、S412 、S500、S502、S504、S506、S508、S510、S512‧‧‧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影像擷取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流程之示意圖。 第3圖至第5圖分別為本發明變化實施例之一流程之示意圖。

Claims (13)

  1. 一種影像輸出方法,用於一影像擷取裝置,包含有:於一測試模式中之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該測試模式中之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計算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於一一般模式中所產生之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輸出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計算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之步驟包含有:計算出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以及比較該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並於該影像差異值大於該臨限值時,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影像輸出方法,其中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該影像差異值為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一差值或一絕對差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輸出方法,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輸出方法,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輸出方法,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
  7. 一種影像擷取裝置,包含有:一影像感測單元,用來於一測試模式中之一第一時間點擷取一第一測試影像以及於該測試模式中之一第二時間點擷取一第二測試影像;一判斷單元,用來計算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一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一第二影像特性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來決定是否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一輸出單元,用來依據該判斷結果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於一一般模式中所產生之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判斷單元計算出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一影像差異值,並比較該影像差異值與一臨限值以產生一判斷結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於該影像差異值大 於該臨限值時該判斷結果指示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以及該輸出單元據以輸出該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該影像差異值為該第一影像特性值與該第二影像特性值之一差值或一絕對差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亮度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亮度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顏色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顏色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第一測試影像之該第一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一測試影像之焦距值,以及該第二測試影像之該第二影像特性值為有關於該第二測試影像之焦距值。
TW106106926A 2017-03-03 2017-03-03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TWI653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6926A TWI653885B (zh) 2017-03-03 2017-03-03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US15/603,430 US10306138B2 (en) 2017-03-03 2017-05-23 Image output method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EP17181840.4A EP3370411B1 (en) 2017-03-03 2017-07-18 Image output method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16/354,193 US20190215453A1 (en) 2017-03-03 2019-03-15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6926A TWI653885B (zh) 2017-03-03 2017-03-03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441A TW201834441A (zh) 2018-09-16
TWI653885B true TWI653885B (zh) 2019-03-11

Family

ID=5968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6926A TWI653885B (zh) 2017-03-03 2017-03-03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306138B2 (zh)
EP (1) EP3370411B1 (zh)
TW (1) TWI653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885B (zh) * 2017-03-03 2019-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14730A (en) 2008-10-07 2010-04-16 Ind Tech Res Inst Image-based vehicle maneuvering assistant method and system
TW201223263A (en) 2010-11-22 2012-06-01 Altek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643777A (zh) 2015-06-12 2016-12-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方法與影像擷取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0703B1 (en) 2000-04-29 2005-08-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apturing a plurality of images during a pan
TWI220480B (en) * 2001-04-11 2004-08-21 Cyberlink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ynchronous playback of the slid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udio/video information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JP4394356B2 (ja) * 2003-02-07 2010-01-06 Hoya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装置
US8187174B2 (en) 2007-01-22 2012-05-29 Capso Vision, Inc. Detection of when a capsule camera enters into or goes out of a human body and associated operations
US20080278585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Michael Philip Greenber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garding Camera Imaging
JP2008311775A (ja) 2007-06-12 2008-12-25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メラ入力映像制御方法
US20090171148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Shih-Chieh Lu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having a sensing and data discriminating device and discrimination method thereof
JP4735693B2 (ja) * 2008-09-22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22315B2 (en) * 2010-07-06 2013-04-16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Memory chips and memory devices using the same
KR20120047598A (ko) * 2010-11-04 2012-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EP2925876A4 (en) * 2012-11-27 2016-07-13 Novozymes As milling
JP6188400B2 (ja) * 2013-04-26 2017-08-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218701B2 (en) * 2013-05-28 2015-12-22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Image overlay for duplicate image detection
CN107623816A (zh) * 2013-10-09 2018-01-2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拾取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6976925B2 (ja) * 2015-07-03 2021-12-08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ied Materials, Incorporated 背高の堆積リングと堆積リングクランプと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キット
US9672434B2 (en) * 2015-07-22 2017-06-06 Conduent Business Services, Llc Video-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king occupancy detection
TWI653885B (zh) * 2017-03-03 2019-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14730A (en) 2008-10-07 2010-04-16 Ind Tech Res Inst Image-based vehicle maneuvering assistant method and system
TW201223263A (en) 2010-11-22 2012-06-01 Altek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643777A (zh) 2015-06-12 2016-12-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方法與影像擷取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55239A1 (en) 2018-09-06
EP3370411A1 (en) 2018-09-05
US20190215453A1 (en) 2019-07-11
TW201834441A (zh) 2018-09-16
EP3370411B1 (en) 2021-09-08
US10306138B2 (en)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7127B2 (en) System for auto-HDR capture decision making
WO2017016030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015374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photo composi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10249142A1 (en) Face Detection Using Orientation Sensor Data
KR20160041842A (ko) 사진을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74557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JP6991733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6455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82365B1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2008017259A (ja) 画像認識カメラ
TWI451184B (zh) 焦距調整方法與相關影像擷取裝置
US11170252B2 (e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thereof
JP6876068B2 (ja) 飽和ピクセルの検出方法、検出デバイス、カラー補正デバイス、電子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TWI653885B (zh) 影像輸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US2019039437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143684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632503B (zh) 影像输出方法及影像撷取设备
US20200092452A1 (en)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617377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15665562A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路、设备及介质
JP5451364B2 (ja) 被写体追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340431B2 (en) Automatic photographing method with face recognition
US1074286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621364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撮像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2030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