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8647B -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8647B
TWI648647B TW106143526A TW106143526A TWI648647B TW I648647 B TWI648647 B TW I648647B TW 106143526 A TW106143526 A TW 106143526A TW 106143526 A TW106143526 A TW 106143526A TW I648647 B TWI648647 B TW I6486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foot
output
unit tim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8736A (zh
Inventor
林文濱
毛明煦
Original Assignee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3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8647B/zh
Priority to JP2018219253A priority patent/JP6817998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6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8736A/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藉由一復健機包括的一處理模組、一左測量模組、一右測量模組實施,並包含: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分別量測一左驅動模組與一右驅動模組於第一時間區間驅動呈放鬆時之左腳與右腳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第一左扭力資料與第一右扭力資料;接著,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與該右驅動模組於第二時間區間驅動呈運動時之左腳與右腳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第二左扭力資料與第二右扭力資料;該處理模組將第一左扭力資料與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將第一右扭力資料與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左腳出力資料與一右腳出力資料。

Description

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及復健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被動鍛練用器械,特別是指一種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及復健機。
現有的習知運動鍛鍊器材,例如台灣TW I262092號專利案所公告的一種「隨電流負載差値調整電動跑步機跑帶速度之系統」,係可反應使用者之跑速而令跑步機跑帶配合調整轉動速度趨於相同,俾使用者可穩定的於跑帶上跑步,該系統主要是根據一負載感應偵測電路所偵測到之跑帶被使用者踩踏而所增大之馬達電流負載間之時間差值,調整該跑步機之馬達轉速,進而達到控制該跑步機之跑帶的運轉速度。
該系統只能根據電流負載間之時間差值大小,來反應出使用者之跑速,其所提供的跑速資訊對於評估一使用者的復健參與度而言,恐不夠完善,而無法直觀地反應出該使用者的運動參與度,故實有必要尋求另一解決方案。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幫助使用者了解自己於復健過程中,雙腳出力於踏板之情況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
於是,本發明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藉由一復健機所包括的一處理模組、一電連接該處理模組的左測量模組,及一電連接該處理模組的右測量模組來實施,該復健機還包含一供一使用者之左腳踩踏的左踏板、一供該使用者之右腳踩踏的右踏板、一設置有該左測量模組,並用於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之左腳跨出一步伐的左驅動模組、一設置有該右測量模組,並用於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之右腳跨出一步伐的右驅動模組,該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包含一步驟(A)、一步驟(B),以及一步驟(C)。
在該步驟(A)中,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一組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一右扭力資料。
在該步驟(B)中,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一時間長短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一組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二右扭力資料。
在該步驟(C)中,藉由該處理模組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的左腳出力資料,且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狀態的右腳出力資料。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幫助使用者了解自己於復健過程中,雙腳出力於踏板之情況的復健機。
於是,本發明復健機,包含一供一使用者之左腳踩踏的左踏板、一供該使用者之右腳踩踏的右踏板、一用於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之左腳跨出一步伐的左驅動模組、一用於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之右腳跨出一步伐的右驅動模組、一裝設於該左驅動模組的左測量模組,以及一裝設於該右驅動模組的右測量模組,以及一分別與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電連接的處理模組。
該左測量模組用於在一第一時間區間,及一時間長短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及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左扭力資料與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左扭力資料。
該右測量模組用於在該第一時間區間,及該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及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右扭力資料與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右扭力資料。
該處理模組分別電連接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並用於接收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該第二左扭力資料、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且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的左腳出力資料,並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狀態的右腳出力資料。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分別量測雙腳呈放鬆狀態時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再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雙腳呈運動狀態時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該第二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最後,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該左腳出力資料,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該右腳出力資料,藉此,根據該左腳出力資料及該右腳出力資料即可得知該使用者之左腳與右腳的出力狀況。
參閱圖1、2,本發明復健機100之一實施例包含一供一使用者之左腳踩踏的左踏板1、一供該使用者之右腳踩踏的右踏板2、一用於驅動該左踏板1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1之左腳跨出一步伐的左驅動模組11、一用於驅動該右踏板2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2之右腳跨出一步伐的右驅動模組21、一裝設於該左驅動模組11的左測量模組12,以及一裝設於該右驅動模組21的右測量模組22、一顯示模組3、一儲存模組4,以及一與該左測量模組12、該右測量模組22、該顯示模組3,以及該儲存模組4電連接的處理模組5。
該左測量模組12用於量測該左驅動模組11驅動該左踏板1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1之左腳跨出該步伐的力。該右測量模組22用於量測該右驅動模組21驅動該右踏板2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2之右腳跨出該步伐的力。 在該實施例中,該處理模組5係透過有線方式電連接於該左測量模組12與該右測量模組22,然而,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2亦可經由一網路與該左測量模組12及該右測量模組12連接。
該儲存模組4儲存有一對應一第一時間區間的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以及一對應該第一時間區間的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指示出該第一時間區間所包含的多個單位時間點中該使用者之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指示出該第一時間區間所包含的該等單位時間點中該使用者之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
以下將配合本發明復健機之該實施例執行一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來說明該復健機100中各元件的運作細節,該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包含一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一步伐準確度評估程序,以及一訓練參與程度獲得程序。
參閱圖3,該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係用於獲得相關於該使用者雙腳出力之比例,並包含一步驟61、一步驟62、一步驟63,以及一步驟64。
在該步驟61中,該左測量模組12與該右測量模組22於包含該等單位時間點的該第一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11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1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1且呈放鬆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右驅動模組21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2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2且呈放鬆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一組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一右扭力資料,該第一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左扭力值,該第一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右扭力值,如圖4所示,每一第一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左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一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右扭力值,其中,X軸為該第一時間區間的每一時間點,Y軸為該左測量模組12或該右測量模組22所量測到的水平扭力值或垂直扭力值。
在該步驟62中,該左測量模組12與該右測量模組22於一時間長短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且包含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11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1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1且呈運動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右驅動模組21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2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2且呈運動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一組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二右扭力資料,該第二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左扭力值,該第二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右扭力值,如圖5所示,每一第二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左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二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右扭力值,其中,X軸為該第二時間區間(與該第一區間之時間長短相同)的每一時間點,Y軸為該左測量模組12或該右測量模組22所量測到的水平扭力值或垂直扭力值。
在該步驟63中,該處理模組5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減去該第一左扭力資料,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的左腳出力資料,且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減去該第一右扭力資料,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狀態的右腳出力資料,該左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左扭力差值,該右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右扭力差值,如圖6所示,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左扭力差值,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右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右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右扭力差值,其中,X軸為該第二時間區間(與該第一區間之時間長短相同)的每一時間點,Y軸為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或右腳出力狀態的水平扭力差值或垂直扭力差值。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實施例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左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左扭力值減去該第一左扭力值所獲得,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右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右扭力值減去該第一右扭力值所獲得,此外,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水平左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水平左扭力值減去該第一水平左扭力值所獲得,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垂直左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垂直左扭力值減去該第一垂直左扭力值所獲得,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水平右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水平右扭力值減去該第一水平右扭力值所獲得,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垂直右扭力差值是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該第二垂直右扭力值減去該第一垂直右扭力值所獲得。
在該步驟64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與右扭力差值,獲得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與右腳,且指示出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或該使用者雙腳未出力的出力比例值,並將該出力比例值顯示於該顯示模組3。
參閱圖7,該步驟64還進一步包含一子步驟641、一子步驟642,以及一子步驟643。
在該子步驟641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左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右扭力差值及該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右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右扭力差值及該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右扭力校正值。
參閱圖8,該子步驟641還進一步包含一子步驟641A、一子步驟641B、一子步驟641C,以及一子步驟641D。
在該子步驟641A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左扭力差值F l,x、該水平預定閥值TH x,以及下列公式(1)獲得該水平左扭力校正值P l,x…(1)
在該子步驟641B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左扭力差值F l,y、該垂直預定閥值TH y,以及下列公式(2),獲得該垂直左扭力校正值P l,y…(2)
在該子步驟641C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右扭力差值F r,x、該水平預定閥值TH x,以及下列公式(3),獲得該水平右扭力校正值P r,x…(3)
在該子步驟641D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右扭力差值F r,y、該垂直預定閥值TH y,以及下列公式(4),獲得該垂直右扭力校正值P r,y…(4)
在該子步驟642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水平左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左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水平右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右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右扭力校正值。
參閱圖9,該子步驟642還進一步包含一子步驟642A,以及一子步驟642B。
在該子步驟642A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水平左扭力校正值P1,x、該垂直左扭力校正值P1,y,以及下列公式(5),獲得該左扭力校正值S1
S l =|P l,x |×|P l,y | …(5)
在該子步驟642B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水平右扭力校正值Pr,x、該垂直右扭力校正值Pr,y,以及下列公式(6),獲得該右扭力校正值Sr
S r =|P r,x |×|P r,y | …(6)
在該子步驟643中,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校正值S1、右扭力校正值Sr,以及下列公式(7),計算該出力比例值R。
參閱圖10,該步伐準確度評估程序係用於評估該使用者雙腳跨出步伐時的出力狀況是否正確,並包含一步驟71、一步驟 72、一步驟73、一步驟74、一步驟75、一步驟76,以及一步驟77。
在該步驟71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以及該等出力比例值,獲得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的左腳出力正確率,以及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的右腳出力正確率。
參閱圖11,該步驟71還進一步包含一子步驟711、一子步驟712、一子步驟713、一子步驟714、一子步驟715、一子步驟716,以及一子步驟717。
在該子步驟711中,對於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每一者,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是否指示左腳出力。當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為指示左腳出力時,流程進行步驟712;當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不為指示左腳出力時,流程進行步驟713。
在該子步驟712中,該處理模組5將一左腳出力正確數量加一。
在該子步驟713中,該處理模組5忽略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
在該子步驟714中,對於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每一者,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是否指示右腳出力。當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為指示右腳出力時,流程進行步驟715;當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不為指示右腳出力時,流程進行步驟716。
在該子步驟715中,該處理模組5將一右腳出力正確數量加一。
在該子步驟716中,該處理模組5忽略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
在該子步驟717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以及該左腳出力正確數量,以獲得該左腳出力正確率,並根據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以及該右腳出力正確數量,以獲得該右腳出力正確率。在該實施例中,該處理模組5係藉由將該左腳出力正確數量除以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以獲得該左腳出力正確率,並將該右腳出力正確數量除以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以獲得該右腳出力正確率。
在該步驟72中,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是否大於一正確閥值。當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大於該正確閥值時,流程進行步驟73;當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不大於該正確閥值時,流程進行步驟74。
在該步驟73中,該處理模組5將一左腳步伐正確步數加一(亦即,該處理模組5評估出該使用者之左腳所跨出的該步伐的出力狀況正確)。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實施例中,該左腳步伐正確步數初值為零。
在該步驟74中,該處理模組5維持該左腳步伐正確步數原本數值。
在該步驟75中,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右腳出力正確率是否大於該正確閥值。當處理模組5判定該右腳出力正確率大於該正確閥值時,流程進行步驟76;當處理模組5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不大於該正確閥值時,流程進行步驟77。
在該步驟76中,該處理模組5一右腳步伐正確步數加一(亦即,該處理模組5評估出該使用者之右腳所跨出的該步伐的出力狀況正確)。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實施例中,該右腳步伐正確步數初值為零。
在該步驟77中,該處理模組5維持該右腳步伐正確步數原本數值。
參閱圖12,該訓練參與程度獲得程序係用於獲得該使用者的訓練參與程度,並包含一步驟81、一步驟82、一步驟83、一步驟84,以及一步驟85。
在該步驟81中,重覆執行該步驟62至該步驟77。
在該步驟82中,該處理模組5判定該使用者之呈運動狀態的左腳與右腳是否分別跨出一第一預定步數與一第二預定步數。當處理模組5判定呈運動狀態的左腳與右腳已分別跨出該第一預定步數與該第二預定步數時,流程進行步驟83;當處理模組5判定呈運動狀態的左腳與右腳尚未分別跨出該第一預定步數與該第二預定步數時,流程進行步驟81。
在該步驟83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每次執行該步驟64時所獲得的每一出力比例值之絕對值計算一出力平均值。
在該步驟84中,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左腳步伐正確步數、該右腳步伐正確步數、該第一預定步數、該第二預定步數計算一總步伐準確率。在該實施例中,該處理模組5係藉由將該左腳步伐正確步數與該右腳步伐正確步數之和,除以該第一預定步數與該第二預定步數之和以獲得該總步伐準確率。
在該步驟84中,藉由該處理模組5,根據該出力平均值F LV、該總步伐準確率Acc,以及下列公式(8),計算一訓練參與程度V m(其中, W 1與 W 2為權重),並將該出力比例值顯示於該顯示模組3。 …(8)
綜上所述,本發明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及復健機,藉由該左測量模組12與該右測量模組22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分別量測雙腳呈放鬆狀態時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再藉由該左測量模組12與該右測量模組22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雙腳呈運動狀態時跨出步伐的力,以獲得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該第二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接著,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獲得該左腳出力資料,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獲得該右腳出力資料,接著,透過該水平預定閥值與該垂直預定閥值將雜訊排除並經由公式獲得每一時間點的出力比例值與該訓練參與程度,即可使該使用者清楚地了解雙腳踩踏於該復健機之踏板的出力程度,以及每一步伐的出力時機是否正確,進而有效地評估該使用者的復健參與度。因此,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00‧‧‧復健機
1‧‧‧左踏板
11‧‧‧左驅動模組
12‧‧‧左測量模組
2‧‧‧右踏板
21‧‧‧右驅動模組
22‧‧‧右測量模組
3‧‧‧顯示模組
4‧‧‧儲存模組
5‧‧‧處理模組
61~64‧‧‧步驟
641~643‧‧‧子步驟
641A~641D‧‧‧子步驟
642A~642B‧‧‧子步驟
71~77‧‧‧步驟
711~717‧‧‧步驟
81~85‧‧‧步驟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使用者使用本發明復健機之一實施例的使用情境; 圖2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復健機之該實施例; 圖3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復健機之該實施例執行一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 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內的所有第一水平左扭力值、所有第一垂直左扭力值、所有第一水平右扭力值,以及所有第一垂直右扭力值各自所形成的波形;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的所有第二水平左扭力值、所有第二垂直左扭力值、所有第二水平右扭力值,以及所有第二垂直右扭力值各自所形成的波形; 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的所有水平左扭力差值、所有垂直左扭力差值、所有水平右扭力差值,以及所有垂直右扭力差值各自所形成的波形; 圖7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如何獲得一出力比例值的細部流程; 圖8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如何獲得一水平左扭力校正值、一垂直左扭力校正值、一水平右扭力校正值,以及一垂直右扭力校正值的細部流程; 圖9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出力比例值獲得程序如何獲得一左扭力校正值,以及一右扭力校正值的細部流程; 圖10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復健機之該實施例執行一步伐準確度評估程序; 圖11是一流程圖,說明該步伐準確度評估程序如何獲得一左腳出力正確率,以及一右腳出力正確率;及 圖12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復健機之該實施例執行一訓練參與程度獲得程序。

Claims (8)

  1. 一種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藉由一復健機所包括的一處理模組、一電連接該處理模組的左測量模組,及一電連接該處理模組的右測量模組來實施,該復健機還包含一供一使用者之左腳踩踏的左踏板、一供該使用者之右腳踩踏的右踏板、一設置有該左測量模組,並用於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之左腳跨出一步伐的左驅動模組、一設置有該右測量模組,並用於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之右腳跨出一步伐的右驅動模組,該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一右扭力資料,該第一時間區間包含多個單位時間點,該第一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左扭力值,該第一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右扭力值;(B)藉由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於一時間長短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及該 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左扭力資料與一第二右扭力資料,該第二時間區間包含該等單位時間點,該第二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左扭力值,該第二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右扭力值;(C)藉由該處理模組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的左腳出力資料,且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狀態的右腳出力資料,該左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左扭力差值,該右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右扭力差值;及(D)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與右扭力差值,獲得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與右腳,且指示出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或該使用者雙腳未出力的出力比例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中,每一第一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左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一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右扭力值;在該步驟(B)中,每一第二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 左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二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右扭力值;在該步驟(C)中,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左扭力差值,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右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右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右扭力差值;該步驟(D)包含以下步驟:(D-1)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左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右扭力差值及該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右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右扭力差值及該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右扭力校正值;(D-2)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水平左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左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水平右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右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右扭力校正值;及(D-3)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校正值與右扭力校正值,獲得該出力比例值。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該復健機還包含一電連接該處理模組的儲存模組,該儲存模組儲存有一對 應該第一時間區間的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及一對應該第一時間區間的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指示出該第一時間區間的所有單位時間點中該使用者之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指示出該第一時間區間的所有單位時間點中該使用者之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在步驟(D)之後,還包含以下步驟:(E)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及該等出力比例值,獲得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的左腳出力正確率,及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的右腳出力正確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含以下子步驟:(E-1)對於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每一者,藉由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是否指示左腳出力;(E-2)當該處理模組在步驟(E-1)判定出該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指示出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時,將一左腳出力正確數量加一;(E-3)對於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每一者,藉由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是否指示右腳出力;(E-4)當該處理模組在步驟(E-3)判定出該右腳需出 力之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出力比例值指示出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時,將一右腳出力正確數量加一;及(E-5)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預設左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左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及該左腳出力正確數量,以獲得該左腳出力正確率,並根據該預設右出力基準資料所指出之所有右腳需出力之單位時間點的數量,及該右腳出力正確數量,以獲得該右腳出力正確率。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在該步驟(E)之後,還包含以下步驟:(F)藉由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是否大於一正確閥值;(G)當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左腳出力正確率大於該正確閥值時,該處理模組將一左腳步伐正確步數加一;(H)藉由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右腳出力正確率是否大於該正確閥值;及(I)當該處理模組判定該右腳出力正確率大於該正確閥值時,該處理模組將一右腳步伐正確步數加一。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復健參與度評估方法,在該步驟(I)之後,還包含以下步驟:(J)重覆執行該步驟(B)至該步驟(I),直到該使用者之呈運動狀態的左腳跨出一第一預定步數,且該使用者之呈運動狀態的右腳跨出一第二預定步數;(K)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每次執行該步驟(D)時所獲得的每一出力比例值之絕對值計算一出力平均值; (L)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左腳步伐正確步數、該右腳步伐正確步數、該第一預定步數、該第二預定步數計算一總步伐準確率;及(M)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出力平均值及該總步伐準確率計算一訓練參與程度。
  7. 一種復健機,包含:一左踏板,供一使用者之左腳踩踏;一右踏板,供該使用者之右腳踩踏;一左驅動模組,用於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之左腳跨出一步伐;一右驅動模組,用於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之右腳跨出一步伐;一左測量模組,裝設於該左驅動模組,並用於在一第一時間區間,及一時間長短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及該左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左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左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左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左扭力資料與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左扭力資料,該第一時間區間包含多個單位時間點,該第二時間區間包含該等單位時間點,該第一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左扭力值,該第二左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 左扭力值;一右測量模組,裝設於該右驅動模組,並用於在該第一時間區間,及該第二時間區間,分別量測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一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放鬆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及該右驅動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驅動該右踏板移動以引導踩踏於該右踏板且呈運動狀態之右腳跨出該步伐時的力,以產生對應於該第一時間區間的一第一右扭力資料與對應於該第二時間區間的一第二右扭力資料,該第一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一右扭力值,該第二右扭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第二右扭力值;及一處理模組,分別電連接該左測量模組與該右測量模組,並用於接收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該第二左扭力資料、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且將該第一左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左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出力狀態的左腳出力資料,並將該第一右扭力資料與該第二右扭力資料相減以產生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狀態的右腳出力資料,該左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左扭力差值,該右腳出力資料包含多個分別對應於該等單位時間點的右扭力差值,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與右扭力差值,獲得一相關於該使用者之左腳與右腳,且指示出該使用者之右腳出力、該使用 者之左腳出力、或該使用者雙腳未出力的出力比例值。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復健機,其中,每一第一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左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一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一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一垂直右扭力值,每一第二左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左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左扭力值,每一第二右扭力值包括一第二水平右扭力值及一第二垂直右扭力值,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左扭力差值,每一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右扭力差值包含一水平右扭力差值及一垂直右扭力差值,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左扭力差值及一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左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左扭力差值及一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水平右扭力差值及該水平預定閥值,獲得一水平右扭力校正值,且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垂直右扭力差值及該垂直預定閥值,獲得一垂直右扭力校正值,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水平左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左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左扭力校正值,並根據該水平右扭力校正值及該垂直右扭力校正值獲得一右扭力校正值,對於每一單位時間點,藉由該處理模組根據該單位時間點所對應的左扭力校正值與右扭力校正值,獲得該出力比例值。
TW106143526A 2017-12-12 2017-12-12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TWI64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3526A TWI648647B (zh) 2017-12-12 2017-12-12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JP2018219253A JP6817998B2 (ja) 2017-12-12 2018-11-22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マシ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3526A TWI648647B (zh) 2017-12-12 2017-12-12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8647B true TWI648647B (zh) 2019-01-21
TW201928736A TW201928736A (zh) 2019-07-16

Family

ID=6580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526A TWI648647B (zh) 2017-12-12 2017-12-12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17998B2 (zh)
TW (1) TWI6486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2956B (en) * 2006-03-01 2007-02-1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Exercise equipment
US20110021957A1 (en) * 2008-03-31 2011-01-27 Youichi Shinomiya Exercise assisting device
TW201601801A (zh) * 2014-07-15 2016-01-16 Zmi Electronics Ltd 運動訓練設備及其方法
TWM540668U (zh) * 2016-12-09 2017-05-01 臺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運動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4099A (ja) * 2004-05-25 2005-12-08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踏み込み練習装置
JP2012075587A (ja) * 2010-09-30 2012-04-19 Panasonic Corp 他動運動機器
CN106691772A (zh) * 2015-11-12 2017-05-24 摩托瑞克有限公司 执行训练课程程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2956B (en) * 2006-03-01 2007-02-1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Exercise equipment
US20110021957A1 (en) * 2008-03-31 2011-01-27 Youichi Shinomiya Exercise assisting device
TW201601801A (zh) * 2014-07-15 2016-01-16 Zmi Electronics Ltd 運動訓練設備及其方法
TWM540668U (zh) * 2016-12-09 2017-05-01 臺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運動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17998B2 (ja) 2021-01-20
JP2019103790A (ja) 2019-06-27
TW201928736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1324B2 (en) Exercise detection apparatus
CN102387744B (zh) 用于确定试验对象的总体健康状况的方法和装置
US73053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nting a number of steps taken by walker
KR101698578B1 (ko) 트레이닝 프로그램을 대상에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10190097A1 (en)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exercise machines
JP5493121B2 (ja) 歩行リハビリ装置
WO2009093631A1 (ja) 重心バランス判定装置
KR101723404B1 (ko) 자전거를 이용한 가상 라이딩 제공 방법
KR101379666B1 (ko) 유산소 운동기구 운동부하의 설정 및 설정된 운동부하에 따라 운동하는 운동자의 에너지 소모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28780B1 (ko) 트레드밀을 이용한 심폐 능력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TWI648647B (zh) Rehabilitation participation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habilitation machine
US83638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a force applied to a surface by a body during a movement
JP7122696B2 (ja) 要因推定システム、及び、要因推定方法
US11826609B2 (e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US20190336379A1 (e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JP2004028635A (ja) 歩幅測定装置及び歩幅測定方法
CN109985368B (zh) 复健参与度评估方法及复健机
JP2013138783A (ja) つまずきリスク評価装置、つまずきリスク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つまずきリスク評価方法
JP2016073525A (ja) 動的バランス能力評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歩行訓練システム
JP5315504B2 (ja) 歩行動作評価システム及び歩行動作評価方法
US1067045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ight measurement during motion using force waveforms
JP2003111752A (ja) 消費エネルギー算出装置
KR101604015B1 (ko) 운동 데이터의 조작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운동기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229903A1 (ja) 歩行計測システム、歩行計測プログラム、及び歩行計測方法
US11998822B2 (en) Mat, method and program for measuring golf posture capable of measuring golf club swing sp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