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2981B -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2981B
TWI642981B TW106126985A TW106126985A TWI642981B TW I642981 B TWI642981 B TW I642981B TW 106126985 A TW106126985 A TW 106126985A TW 106126985 A TW106126985 A TW 106126985A TW I642981 B TWI642981 B TW I6429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haped groove
fiber
limiting portion
bu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0837A (zh
Inventor
翁福榮
劉淙漢
葉濬綸
Original Assignee
東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6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29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9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0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0837A/zh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纖切換裝置,包含切換機構、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切換機構包含懸臂與緩衝凸塊。第一基板具有第一V型凹槽、通孔、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一V型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通孔對應於緩衝凸塊之位置,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第一V型凹槽的兩側。第二基板具有第二V型凹槽,第二V型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基板位於第一限位部與第二限位部之間,第二V型凹槽朝向第一V型凹槽,第二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範圍至少與緩衝凸塊的端面重疊。切換機構可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

Description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應用於光纖通訊系統,特別是一種光纖切換裝置。
光纖通訊是指一種利用光與光纖來傳遞資訊的一種方式,屬於有線通訊的一種。由於光纖通訊具有傳輸容量大、保密性好、傳輸距離長等許多優點,使得光纖通訊近年來快速成長並成為當今主要的有線通訊方式。
在光纖通訊之架構中,光纖切換裝置被用來控制光纖或波導路徑內傳輸光信號之開關機制或切換傳輸出入口的重要元件,而隨著光纖網路日趨完備與複雜,致使光纖切換裝置之使用量大增,因此,光纖切換裝置之品質、價格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習知之一種光纖切換裝置是利用機械方式來直接移動輸入光纖之定位,此舉雖可節省製作成本,然而,此種習知之光纖切換裝置僅利用光纖本身的彈性復位及一側的推柱來移動光纖的定位,在精確對準定位上有其盲點,且組裝上難度高而又有組裝效率不彰、經濟效益無法發揮之缺失。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光纖切換裝置來克服上述缺失,以達到高切換速度及精準定位之切換效果。此外,因本發明透過結構本身的設計而能快速定位組裝,更可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之其中一概念為一種光纖切換裝置包含切換機構、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切換機構包含懸臂與緩衝凸塊,緩衝凸塊位於懸臂之一端且垂直於懸臂,緩衝凸塊具有端面。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V型凹槽、通孔、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一V型凹槽位於第一表面上並沿第一方向延伸,通孔對應於緩衝凸塊之位置,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位於第一表面上,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第一表面上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兩端,且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第一V型凹槽的兩側。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表面及第二V型凹槽,第二V型凹槽設置於第二表面上並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基板位於第一限位部與第二限位部之間,且第二基板之第二表面朝向第一基板之第一表面,第二V型凹槽朝向第一V型凹槽,第二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範圍至少與緩衝凸塊的端面重疊。切換機構可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當切換機構位於第一位置時,緩衝凸塊位於通孔中且緩衝凸塊之端面不突出於第一表面,當切換機構位於第二位置時,緩衝凸塊位於通孔中且緩衝凸塊之端面突出於第一表面。
綜上,本發明之光纖切換裝置藉由還衝凸塊來推壓並抵持輸入光纖,在控制輸入光纖由第一位置切換至第二位置以改變傳輸訊號的傳輸對象時,第二基板的延伸範圍覆蓋緩衝凸塊以使得輸入光纖具有確定的位移路徑終點,藉以更加穩定且快速地切換輸入光纖至對應的輸出光 纖,以達到快速切換與精準對位之目的。此外,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能限制第二基板的位置,使第二基板組裝時能快速地定位至正確位置,如此又能降低組裝的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10‧‧‧切換機構
11‧‧‧懸臂
12‧‧‧緩衝凸塊
121‧‧‧端面
13‧‧‧轉動軸
20‧‧‧第一基板
21‧‧‧第一表面
211‧‧‧第一面部
212‧‧‧第二面部
22‧‧‧第一V型凹槽
23‧‧‧通孔
24‧‧‧第一限位部
25‧‧‧第二限位部
26‧‧‧第三V型凹槽
27‧‧‧第一前端
28‧‧‧第一後端
30‧‧‧第二基板
31‧‧‧第二表面
32‧‧‧第二V型凹槽
33‧‧‧第二前端
34‧‧‧第二後端
35‧‧‧第四V型凹槽
40‧‧‧繼電器
41‧‧‧接腳
50‧‧‧外殼
51‧‧‧第一開口
52‧‧‧第二開口
53‧‧‧承靠面
I‧‧‧輸入光纖
O‧‧‧輸出光纖
O1‧‧‧第一輸出光纖
O2‧‧‧第二輸出光纖
A1‧‧‧第一位置
A2‧‧‧第二位置
L1‧‧‧通孔長度
L2‧‧‧懸臂長度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S‧‧‧空間
圖1為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之切換機構位於第一位置之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之切換機構位於第二位置之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更包含外殼及繼電器之一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
圖6為圖5之結構剖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1及圖2,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纖切換裝置的立體外觀圖與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及圖2繪示之光纖切換裝置用以切換輸入光纖I對應不同的輸出光纖O以改變光信號的傳輸,光纖切換裝置包含切換機構10、第一基板20與第二基板30。
於一實施例中,配合參閱圖3及圖4,光纖切換裝置係透過切換機構10切換輸入光纖I對應第一輸出光纖O1或第二輸出光纖O2以改變光信號的傳輸。切換機構10具有緩衝凸塊12且可活動於第一位置A1與第二位置A2之間。第一基板20與第二基板30之間設置第一輸出光纖O1以及第二輸出光纖O2,切換機構10控制輸入光纖I能切換至與第一輸出光纖O1或第二輸出光纖O2相對以切換光信號之傳輸。於此,第二基板20延伸至緩衝凸塊12的位移路徑上以限制切換機構10由第一位置A1切換至第二位置A2的行程終點,藉以確保輸入光纖I切換至第二位置A2之精準度。此外,緩衝凸塊12藉其本身之緩衝能力而能避免推移輸入光纖I的過程中對輸入光纖I造成損害。
值得說明的是,前述實施例係藉由切換機構10推移輸入光纖I切換對應第一輸出光纖O1或第二輸出光纖O2改變光信號的傳輸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藉由切換機構10推移輸出光纖O切換對應不同的輸入光纖I改變光信號的傳輸以形成光開關。
請配合參閱圖2及圖3,於一實施例中,切換機構10包含懸臂11與緩衝凸塊12。其中,懸臂11概呈平板狀,緩衝凸塊12設置於懸臂11之一端,且緩衝凸塊12的高度延伸方向與懸臂11垂直。緩衝凸塊12概呈長條柱狀,且緩衝凸塊12具有端面121用以抵持輸入光纖I。於此,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為弧形面,以使輸入光纖I與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接觸時為點接觸,而減少輸入光纖I與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之間的摩擦力。
於一實施例中,切換機構10的緩衝凸塊12由具有緩衝能力的減震材料製成以吸收接觸輸入光纖I時產生的應力。於此,緩衝凸塊12 之材質以具有耐高溫、耐高濕、無毒之材質為較佳。因此,緩衝凸塊12可以是以矽膠材質製成但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配合參閱圖2及圖3,第一基板20概呈板狀,且第一基板20具有第一表面21、第一V型凹槽22、通孔23、第一限位部24以及第二限位部25。其中,第一基板20整體沿第一方向D1延伸長度,且沿垂直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寬度。第一V型凹槽22沿第一方向D1鑿設於第一表面21上。通孔23穿過第一表面21而將第一表面21分開成二部分。於此,第一表面21被通孔23分開成第一面部211以及第二面部212,第一V型凹槽22係位於第一表面21的第一面部211上。
參閱圖2及圖3,通孔23的形狀或尺寸視緩衝凸塊12而定,通孔23的形狀或尺寸以能供緩衝凸塊12通過並能於通孔23內位移為佳。於此,通孔23概為長型孔,且通孔23於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為通孔長度L1,而切換機構10的懸臂11於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為懸臂長度L2,懸臂長度L2大於通孔長度L1。藉此確保切換機構10不會由第一基板20的通孔23脫出。
繼續參閱圖2,第一限位部24以及第二限位部25係位於第一基板20的寬度方向之兩端,且第一限位部24及第二限位部25係延伸覆蓋第一基板20的整個長度方向。藉此,第一V型凹槽22及通孔23位於第一限位部24及第二限位部25之間。
繼續參閱圖2及圖3,第二基板30概呈平板狀,其具有第二表面31與第二V型凹槽32。其中,第二V型凹槽32沿第一方向D1鑿設於第二表面31上。
於前述說明中,第二基板30之第二表面31是朝向第一基板20之第一表面21設置,且第二V型凹槽32亦朝向第一V型凹槽22,也就是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口恰好正對於第二V型凹槽32的槽口。於此,配合參閱圖1及圖2,第二基板30係沿第一方向D1延伸長度,並沿第二方向D2延伸寬度,第二基板30於第二方向D2上的兩端(即寬度方向的兩端)分別貼靠於第一限位部24及第二限位部25。
於一實施例中,配合參閱圖2及圖3,第二基板30的第二V型凹槽32之槽口係正對於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口。此外,第二基板30更具有第二前端33及第二後端34,第二前端33及第二後端34位於第一基板20的第一方向D1上之兩端,第二後端34伸入通孔23的範圍內,且第二基板30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範圍至少與該緩衝凸塊12的端面121重疊。於此,第二基板30的第二V型凹槽32的局部係位於通孔23範圍內而未正對於第一V型凹槽22。
因此,切換機構10、第一基板20與第二基板30組合後,即可構成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切換機構10可活動於第一位置A1與第二位置A2之間。
請參閱圖3與圖4,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纖切換裝置之切換機構10於第一位置A1時以及於第二位置A2時的側面剖視示意圖。參閱圖3,當切換機構10位於第一位置A1時,凸設於懸臂11上的緩衝凸塊12位於通孔23中且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不突出於第一基板20的第一表面21之第一面部211(即,如圖3所示,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不高於第一表面21之第一面部211)以抵持輸入光纖I。參閱圖4,當切換機構10切換 至第二位置A2時,懸臂11以一轉動軸13為軸心來抬升設有緩衝凸塊12之一端,使得緩衝凸塊12從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底往第二表面31的方向移動,且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穿出通孔23並突出於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底(即,如圖4所示,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高於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底),進而得以直接推壓輸入光纖I進入第二基板30的第二V型凹槽32中。
繼續參閱圖3及圖4,於一實施例中,第一輸出光纖O1設置於第一V型凹槽22中,且第一輸出光纖O1不通過通孔23。第二輸出光纖O2設置於第二V型凹槽32中,且第二輸出光纖O2亦不通過通孔23。因此,緩衝凸塊12從通孔23朝第二基板30推壓時並不會出現推壓到第一輸出光纖O1或第二輸出光纖O2之情況。於此,第二輸出光纖O2平行於第一輸出光纖O1,且第二輸出光纖O2之一端與第一輸出光纖O1之一端位於相同的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上,呈現上下對疊的態樣。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輸出光纖O1與第二輸出光纖O2皆可藉由高分子膠而分別黏固於第一V型凹槽22與第二V型凹槽32中。
繼續參閱圖3及圖4,輸入光纖I設置於第一V型凹槽22中,於此,輸入光纖I是由第一表面21的第二面部212延伸跨越通孔23並局部設置於第一V型凹槽22。因此,輸入光纖I之一端通過通孔23,且輸入光纖I之一端相對於第一輸出光纖O1之一端並與第一輸出光纖O1之一端相隔一間距。
因此,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纖切換裝置可藉由施力於切換機構10之懸臂11來切換輸入光纖I之傳輸訊號是傳輸到第一輸出光纖O1或第二輸出光纖O2,茲分述如下。
搭配參閱圖3,假設切換機構10原先位於第二位置A2且當輸入光纖I之傳輸訊號欲傳輸至第一輸出光纖O1時,便需藉由施力於切換機構10之懸臂11使其設有緩衝凸塊12之一端由第二表面31往第一表面21的方向移動,以移動切換機構10至第一位置A1。因此,原先於第二位置A2時,緩衝凸塊12之端面121是抵持於輸入光纖I並推壓輸入光纖I至第二V型凹槽32中,而隨著移動切換機構10至第一位置A1,致使緩衝凸塊12隨懸臂11從第二表面31往第一表面21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輸入光纖I之一端隨緩衝凸塊12一起下降而容置於第一V型凹槽22中並軸向對準於第一輸出光纖O1之一端。此時,輸入光纖I之一端是鄰接於第一輸出光纖O1之一端,因此,傳輸訊號即可經由輸入光纖I之一端耦合進入第一輸出光纖O1。
接續,搭配參閱圖4,若輸入光纖I之傳輸訊號欲傳輸至第二輸出光纖O2時,即可藉由施力於切換機構10之懸臂11使其設有緩衝凸塊12之一端由第一表面21往第二表面31的方向移動,以移動切換機構10至第二位置A2。因此,隨著切換機構10移動至第二位置A2,致使緩衝凸塊12從第一表面21往第二表面31的方向推壓輸入光纖I之一端至第二V型凹槽32中,使輸入光纖I之一端軸向對準第二輸出光纖O2之一端,並與第二輸出光纖O2之一端相隔一微小間距。由於此時輸入光纖I之一端是鄰接於第二輸出光纖O2之一端,因此,傳輸訊號即可經由輸入光纖I之一端耦合進入第二輸出光纖O2之一端,而達到切換傳輸對象之目的。
於此,由於第二基板30沿第一方向D1的延伸範圍係與緩衝凸塊12的端面121重疊,因此,當切換機構10的緩衝凸塊12推壓輸入光纖 I往第二V型凹槽32移動時,第二基板30重疊於緩衝凸塊12的一部分便能成為切換機構10的位移終止位置。而第二基板30又是設置有第二V型凹槽32之部件,因此,當切換機構10的緩衝凸塊12推壓輸入光纖I至第二基板30時,即能使輸入光纖I準確地推壓至定位,提高耦接之精準度。
而更值得說明的是,前揭實施例除了可提高耦接之精準度之外,由於第二基板30只要以寬度方向的兩側貼靠於第一限位部24與第二限位部25,就能使得第二V型凹槽32對準第一V型凹槽22,於組裝時可以很直覺地進行組裝,能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此外,請再配合參閱圖2及圖3,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20更具有第三V型凹槽26,第三V型凹槽26位於第一表面21上並沿第二方向D2貫穿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30更具有第四V型凹槽35,第四V型凹槽35位於第二表面31上並沿第二方向D2貫穿第二基板30,第三V型凹槽26朝向第四V型凹槽35。於此,第一基板20的第三V型凹槽26可以做為設置第一輸出光纖O1之位置指示,而第二基板30的第四V型凹槽35可以做為設置第二輸出光纖O2之位置指示。因此,組裝時,將第一輸出光纖O1的一端設置於第一V型凹槽22與第三V型凹槽26的交界處;同時將第二輸出光纖O2的一端設置於第二V型凹槽32與第四V型凹槽35的交界處,接著將第二基板30以第四V型凹槽35正對第三V型凹槽26的位置設置於第一基板20上,便能使第一輸出光纖O1與第二輸出光纖O2成為於分別垂直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之第三方向D3上對疊的態樣,透過第三V型凹槽26與第四V型凹槽35的指示而能更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進一步地,配合參閱圖2,於一實施例中,第四V型凹槽35可以位於第二基板30於第一方向D1上的中央位置。如此一來,於組裝第二基板30時不需區分第二基板30於第一方向D1上之兩端的組裝方位,減少組裝時之辨識或誤裝,又能再提高組裝的便利性及組裝效率。
另外,配合參閱圖3,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20更具有第一前端27及第一後端28,第一前端27及第一後端28位於第一基板20的第一方向D1上之兩端。在第二基板30以第四V型凹槽35對正第三V型凹槽26組裝於第一基板20上之後,以第一方向D1上的相對位置來看,第二前端33位於第一前端27與第一後端28之間。如此一來,第二基板30的第二前端33與第一基板20的第一前端27之間產生空間S,而在第二基板30設置於第一基板20上之後便能由此空間S向第一V型凹槽22及第二V型凹槽32內進行補膠的工作,據此提高補膠工作的便利性,並進而增進第一輸出光纖O1與第二輸出光纖O2的定位穩定性。
除此之外,配合參閱圖2,由於第三V型凹槽26與第四V型凹槽35係分別於第二方向D2上貫穿第一基板20與第二基板30,且第三V型凹槽26與第四V型凹槽35又係分別與第一V型凹槽22及第二V型凹槽32正交。如此一來,在將第二基板30設置於第一基板20後,也可以由第三V型凹槽26貫穿第一基板20的兩端口,以及第四V型凹槽35貫穿第二基板30的兩端口進行補膠,藉此同樣地能夠再向第一V型凹槽22及第二V型凹槽32內進行補膠的工作,並更增進第一輸出光纖O1與第二輸出光纖O2的定位穩定性。
再者,配合參閱圖3,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20的第一表面21之第二面部212於第三方向D3上具有第二高度H2,而第一V型凹槽22的槽底於第三方向D3上具有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大於第一高度H1。藉此,由於輸入光纖I於組裝時是由第二面部212伸入並跨越通孔23伸入第一V型凹槽22,在輸入光纖I組裝的過程中,輸入光纖I跨越通孔23的一端成為未被支撐的自由端,因此,穿越通孔23的一端便會因自身的重量而向下垂墜。而由於本實施例之第二面部212的第二高度H2高於第一V型凹槽22的第一高度H1,如此一來,輸入光纖I由較高的第二面部212伸向較低的第一V型凹槽22,即使輸入光纖I在穿越通孔23的過程中產生向下垂墜的現象時,輸入光纖I能盡可能地保持於高於第一V型凹槽22的高度進入第一V型凹槽22,能避免輸入光纖I伸向第一V型凹槽22的一端低於第一V型凹槽22,免除後續重新裝配或調整的工序,進而又能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此外,配合參閱圖5及圖6,本發明光纖切換裝置之一實施例更包含繼電器40耦接於切換機構10,藉以選擇輸入光纖I之傳輸訊號的傳輸對象。於此,即可藉由繼電器40來移動切換機構10至第一位置A1或第二位置A2來選擇傳輸對象。
另外,於一實施例中,請配合參閱圖5及圖6,光纖切換裝置更可以包含外殼50。外殼50具有第一開口51與第二開口52,第一開口51向外殼50的一側開放,第二開口52向外殼50的另一側開放,且第一開口51與第二開口52於外殼50內相連通。第一開口51與第二開口52的截面積不同,據此使得第一開口51與第二開口52之間具有承靠面53。第一基 板20容置於第二開口52,且第一基板20貼靠於承靠面53。繼電器40的一側具有接腳41,繼電器40的另一側耦接切換機構10後容置於第一開口51,繼電器40的接腳41由第一開口51穿出供以電性插接,而繼電器40耦接切換機構10的一側則位於第一開口51與第二開口52之間以伸入第一基板20的穿孔23以便於切換輸入光纖I的信號傳輸。
而由於前揭實施例之輸入光纖I、第一輸出光纖O1及第二輸出光纖O2已能由第一基板20與第二基板30所定位,因此,可以先組裝輸入光纖I、第一輸出光纖O1及第二輸出光纖O2於第一基板20及第二基板30後,在將組裝完成的輸入光纖I、第一輸出光纖O1及第二輸出光纖O2於第一基板20及第二基板30組裝入外殼50,前述組裝工序可以分別完成,提高組裝效率。此外,前揭實施例透過第一基板20及第二基板30之間的結構組態配合已能精準定位第一輸出光纖O1及第二輸出光纖O2,因此,外殼50的結構尺寸精度要求可以降低,進而降低生產難度,提高生產端的經濟效益。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現之光纖切換裝置藉由緩衝凸塊12來推壓並抵持輸入光纖I,在控制輸入光纖I由第一位置A1切換至第二位置A2以改變傳輸訊號的傳輸對象時,第二基板30的延伸範圍覆蓋緩衝凸塊12以使得輸入光纖I具有確定的位移路徑終點,藉以更加穩定且快速地切換輸入光纖I至對應的輸出光纖O,以達到快速切換與精準對位之目的。而緩衝凸塊12以具有緩衝能力的材質製成則能吸收接觸輸入光纖I時之接觸受力,減少緩衝凸塊12接觸輸入光纖I產生之損傷,提高產品壽命。此外,第一基板20上的第一限位部24及第二限位部25能限制第二基板30的位 置,使第二基板30組裝時能快速地定位至正確位置,如此又能降低組裝的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述,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9)

  1. 一種光纖切換裝置,包含:一切換機構,包含一懸臂與一緩衝凸塊,該緩衝凸塊位於該懸臂之一端且垂直於該懸臂,該緩衝凸塊具有一端面,且該緩衝凸塊以矽膠材質製成;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一V型凹槽、一通孔、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V型凹槽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並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該通孔對應於該緩衝凸塊之位置,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位於該第一表面上,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該第一表面上垂直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的兩端,且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分別位於該第一V型凹槽的兩側,該第一基板的該通孔穿過該第一表面而將該第一表面分開成一第一面部以及一第二面部,該第一V型凹槽位於該第一面部上,於垂直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的一第三方向上,該第一V型凹槽的槽底具有一第一高度,該第二面部具有一第二高度,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二V型凹槽,該第二V型凹槽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並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且該第二基板之第二表面朝向該第一基板之第一表面,該第二V型凹槽朝向該第一V型凹槽,該第二基板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範圍至少與該緩衝凸塊的端面重疊;及 一外殼,該外殼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向該外殼的一側開放,該第二開口向該外殼的另一側開放,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的截面積不同,該第一基板容置於該第二開口;其中,該切換機構可活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當該切換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緩衝凸塊位於該通孔中且該緩衝凸塊之該端面不突出於該第一表面,當該切換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緩衝凸塊位於該通孔中且該緩衝凸塊之該端面突出於該第一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更具有一第三V型凹槽,該第三V型凹槽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並沿一垂直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貫穿該第一基板,該第二基板更具有一第四V型凹槽,該第四V型凹槽位於該第二表面上並沿該第二方向貫穿該第二基板,該第三V型凹槽朝向該第四V型凹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該第四V型凹槽位於該第二基板於第一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更具有一第一前端及一第一後端,該第一前端及該第一後端位於該第一基板的第一方向上之兩端,該第二基板更具有一第二前端及一第二後端,該第二前端及該第二後端位於該第二基板的第一方向上之兩端,於該第一方向上,該第二前端位於該第一前端與該第二後端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更包含:一第一輸出光纖,設置於該第一V型凹槽中,且該第一輸出光纖不通過該通孔; 一第二輸出光纖,設置於該第二V型凹槽中,該第二輸出光纖平行於該第一輸出光纖,且該第二輸出光纖之一端與該第一輸出光纖之一端位於相同的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及一輸入光纖,設置於該第一V型凹槽中,該輸入光纖之一端通過該通孔,該輸入光纖之該端相對於該第一輸出光纖之該端並與該第一輸出光纖之該端相隔一間距。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該輸入光纖由該第二面部伸入並跨越該通孔伸入該第一V型凹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更包含一繼電器,該繼電器耦接於該切換機構,以切換該切換機構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該繼電器容置於該第一開口。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光纖切換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之間具有一承靠面,該第一基板貼靠於該承靠面。
TW106126985A 2017-08-09 2017-08-09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TWI642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985A TWI642981B (zh) 2017-08-09 2017-08-09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985A TWI642981B (zh) 2017-08-09 2017-08-09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2981B true TWI642981B (zh) 2018-12-01
TW201910837A TW201910837A (zh) 2019-03-16

Family

ID=6543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985A TWI642981B (zh) 2017-08-09 2017-08-09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29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4186A (en) * 1998-05-28 2000-03-28 Lightwave Link Fiber optic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1050174A1 (de) * 2000-01-07 2001-07-12 INSTITUT FüR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Thermisch stabiler faseroptischer schalter
TWI280428B (en) * 2005-10-12 2007-05-01 Jeng-Shiung Jang Communication switch device
TWM494921U (zh) * 2014-09-17 2015-02-01 Lightwave Link Inc 光纖切換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4186A (en) * 1998-05-28 2000-03-28 Lightwave Link Fiber optic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1050174A1 (de) * 2000-01-07 2001-07-12 INSTITUT FüR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Thermisch stabiler faseroptischer schalter
TWI280428B (en) * 2005-10-12 2007-05-01 Jeng-Shiung Jang Communication switch device
TWM494921U (zh) * 2014-09-17 2015-02-01 Lightwave Link Inc 光纖切換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0837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2318B1 (ko) 광소자 정렬방법
KR101480025B1 (ko) 전송경로 확장기
JP5867767B2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
CN103995322A (zh) 套圈固定部件
JP4990950B2 (ja)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を具えるキーボード
CN104220915A (zh) 模块化的内插器
US11448836B2 (en) Probe device and tes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omprising an optical fiber inserted into a hole of an intermediate substrate having a probe mirror
US20120201494A1 (en) Optical switch
JP6052815B2 (ja) 導波路用のコネクタおよび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TWI642981B (zh) 整合式基座設計高效能光纖切換裝置
KR102353432B1 (ko) 광송수신용 조립체
KR101999199B1 (ko) 광 패키지
JPWO2008090981A1 (ja) 光接続装置
US6594411B2 (en) Optical switch
KR101797549B1 (ko) 광 케이블용 송신 장치 및 그 정렬 방법
JP4697698B2 (ja) 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19381B2 (en) Optical switch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M494921U (zh) 光纖切換裝置
EP3229248B1 (en) Push-pull switch device
JP4347361B2 (ja) 光スイッチ
US9383531B2 (en) Light signal gathering device and optical module used thereof
JP6551077B2 (ja) 光モジュール
US6873754B2 (en) Optical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091466A1 (en) Optical fiber switch
US6687429B2 (en) Optical switch with liquid-air-liquid switch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