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243B -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0243B
TWI640243B TW106144454A TW106144454A TWI640243B TW I640243 B TWI640243 B TW I640243B TW 106144454 A TW106144454 A TW 106144454A TW 106144454 A TW106144454 A TW 106144454A TW I640243 B TWI640243 B TW I6402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seaweed
seaweed culture
culture
alga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4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7135A (zh
Inventor
李孟洲
葉翰揚
張富傑
俞怡君
彭健柱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Priority to TW106144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024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2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7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1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一種海藻養殖裝置包含數個支撐件、一籠子框架及一隔離網。該數個支撐件組成至少一主框體,而該籠子框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且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該籠子框架。該隔離網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

Description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海藻〔seaweed(algae)〕養殖〔cultivation〕裝置及其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海藻養殖網籠〔net cage〕裝置及其方法。
舉例而言,習用海藻養殖裝置,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482259號之〝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設備〞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設備。該人工養殖設備包含一本體、一養殖空間、一上層網、一下層網、一連通管及一空氣泵。
前述第TW-M482259號之該本體為由中空管圍成框形,而該本體具有一上緣、一下緣、一入口及一出口,且於該上緣及下緣分別設置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以便在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間形成該養殖空間。當該本體沉浸入水裡後,利用該空氣泵以該連通管連接至該本體之入口,並藉由輸入空氣方式將該本體內之水排出,以便該本體產生浮力而浮在上水面。
然而,前述第TW-M482259號必須在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間形成該養殖空間,且該養殖空間往往受到該上層網往下塌陷的影響而變成其實際養殖空間形成不當縮小,因此該本體、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配置不利於養殖該棒形總狀蕨藻或其它種類的海藻。
另一習用海藻養殖裝置,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426998號之〝蕨藻養殖裝置〞新型專利,其 揭示一種蕨藻養殖裝置。該蕨藻養殖裝置包含一硬質底板、一包覆網及一容置蕨藻的生長空間,而該包覆網為一可拆式包覆網。
前述第TW-M426998號之該硬質底板具有數個穿孔,且將該包覆網覆蓋於該硬質底板上,以便在該包覆網及硬質底板之間形成該容置蕨藻的生長空間。藉由該硬質底板提供較佳的強度,使蕨藻能安穩地於該硬質底板上生長,不易受到由下而上的波浪沖擊,且該硬質底板配置重量相對較重,使該蕨藻養殖裝置不易隨波浪漂浮,以便讓蕨藻的生長穩定。
然而,前述第TW-M426998號同樣必須在該包覆網及硬質底板之間形成該容置蕨藻的生長空間,且該容置蕨藻的生長空間往往受到該包覆網往下塌陷的影響而變成其實際養殖空間形成不當縮小,因此該包覆網及硬質底板之配置不利於養殖該蕨藻或其它種類的海藻。
另一習用海藻養殖裝置,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320299號之〝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裝置〔一〕〞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裝置。該人工養殖裝置包含一養殖平台、一滴灌單元、一控制系統、一有機肥料及至少一固定組件。
前述第TW-M320299號之該養殖平台由一本體、一上層網及一下層網組成,而該本體具有一出料孔,且該固定組件用以固定該本體,且該滴灌單元具有該控制系統。利用該滴灌單元將該有機肥料輸入至該本體,再由該出料孔將該有機肥料滴入養殖平台中,以便在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間的棒形總狀蕨藻〔海葡萄〕之種苗能得到適當的養分,藉此達成自動化兼具海上或陸地上養殖棒形總狀蕨藻。
然而,前述第TW-M320299號同樣必須在該上 層網及下層網之間形成該養殖空間,且該養殖空間往往受到該上層網往下塌陷的影響而變成其實際養殖空間形成不當縮小,因此該本體、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配置不利於養殖該棒形總狀蕨藻或其它種類的海藻。
另一習用海藻養殖裝置,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315967號之〝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裝置〞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棒形總狀蕨藻之人工養殖裝置。該人工養殖裝置包含一養殖平台、一滴灌單元、一控制系統、一有機肥料、數個支撐管及數個調整元件。
前述第TW-M315967號之該養殖平台由一本體、一上層網及一下層網組成,而該本體具有一出料孔,且該滴灌單元具有該控制系統。該數個支撐管設置於該本體之上方,而每個該調整元件對應連接於該本體及支撐管之間。利用該滴灌單元將該有機肥料輸入至該本體,再由該出料孔將該有機肥料滴入養殖平台中,以便在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間的棒形總狀蕨藻〔海葡萄〕之種苗能得到適當的養分,藉此達成自動化兼具海上或陸地上養殖棒形總狀蕨藻。
然而,前述第TW-M315967號同樣必須在該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間形成該養殖空間,且該養殖空間往往受到該上層網往下塌陷的影響而變成其實際養殖空間形成不當縮小,因此該本體、上層網及下層網之配置不利於養殖該棒形總狀蕨藻或其它種類的海藻。
顯然,前述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482259號、公告第TW-M426998號、公告第TW-M320299號及公告第TW-M315967號之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必然存在提供改善其養殖空間配置方式之潛在需求。前述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M482259號、公告第TW-M426998號、公告第TW-M320299號及公告第TW-M315967號之專利僅為本 發明技術背景之參考及說明目前技術發展狀態而已,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有鑑於此,本發明為了滿足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種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其利用一籠子框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而利用一隔離網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以便形成一隔離式養殖網籠,以改善習用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之技術缺點。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其利用一籠子框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而利用一隔離網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以便形成一隔離式養殖網籠,以達成提升海藻養殖效率之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包含:數個支撐件,其組成至少一主框體;一籠子框架,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且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該籠子框架;及至少一隔離網,其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其中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補強件,以強化該主框體之結構強度。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固定元件,且該固定元件穿設或固定於該籠子框架。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固定元件選自一固定繩索、一配重塊或一固定錨。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固定元件另包含至少一浮力裝置,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浮力裝置,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主框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方法包含:利用數個支撐件組成至少一主框體;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一籠子框架,且該籠子框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利用至少一隔離網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及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將至少一補強件連結於該主框體之支撐件,以強化該主框體之結構強度。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將至少一固定元件組配於該主框體,且該固定元件以穿設或固定方式結合於該籠子框架。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固定元件選自一固定繩索、一配重塊或一固定錨。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將至少一浮力裝置組配於該固定元件,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將至少一浮力裝置組配於該主框體,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主框體。
1‧‧‧基質體
1a‧‧‧基質體
10‧‧‧裁剪基質單元
11‧‧‧纖維絲
11a‧‧‧線性相互纏繞編織體
11b‧‧‧網狀相互交叉編織體
110‧‧‧纖維縫隙
111‧‧‧裁剪線
2‧‧‧海藻受精卵
21‧‧‧附著絲
3‧‧‧養殖容器
99‧‧‧支撐件
100‧‧‧籠子框架
101‧‧‧圓球主框體
102‧‧‧上結合柱
103‧‧‧下結合柱
104‧‧‧補強件
200‧‧‧隔離網
300‧‧‧固定元件
400‧‧‧浮力裝置
401‧‧‧連接元件
第1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結合海藻受精卵之示意圖。
第9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結合海藻受精卵之示意圖。
第10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之裁剪基質單元進行人工培育於一養殖容器之示意圖。
第11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之海藻受精卵長出幼苗之示意圖。
為了充分瞭解本發明,於下文將舉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且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首先,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可適用於各種人工養殖海藻或半人工養殖海藻,例如:紅翎藻〔Agardhiella sp.〕、長莖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海木耳藻〔Sarcodia sp.〕、重緣葉馬尾藻〔Sargassum cristaefolium〕、厚葉馬尾藻〔Sargassum crassifolium〕、中國半葉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 var.chinense〕、匍枝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um〕、莢托馬尾藻〔Sargassum siliquosum〕、粉葉馬尾藻〔Sargassum glaucescens〕、冠葉馬尾藻〔Sargassum crispifolium〕、滸苔(Enteromorpha sp.)、石蓴(Ulva sp.)、青海菜(Monostroma sp.)、紫菜(Porphyra sp.)、卡帕藻(Kappaphycus sp.)、銅藻(Sargassum horneri)、裙帶菜(Undaria pinnatifida)及海帶(Laminaria japonica),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應用範圍。
第1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請參照第1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包含數個支撐件〔support member〕99、一籠子框架〔frame〕100及一隔離網〔isolation net〕200,以適當手段方式組成一網籠式海藻養殖裝置,並置於一室內養殖池、一戶外養殖池或其它養殖池內。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方法包含步驟:舉例而言,數個該支撐件99以適當方式組成至少一主框體〔長方主框體或具其它形狀的主框體,例如:正方主框體或金字塔型主框體〕,而該籠子框架100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algae cultivation inner space〕。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方法包含步驟:舉例而言,接著,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該籠子框架100,因此依各種不同需求,可選擇構成〔例如:串聯或並聯陣列〕各種規格的組合式籠子框架,以便提升其使用性及操作性。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舉例而言,數個該支撐件99及籠子框架100可選擇由各種適當材料製成,例如:由金屬〔metal〕、不鏽鋼〔steel〕、塑膠〔plastic〕、回收塑膠、木材〔wood〕、廢木材、其任意組合或其它適當材料製成。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舉例而言,該隔離網200可選擇由各種適當材料製成,例如:麻繩網、尼龍〔nylon〕網或其它適當材料製成,並將該隔離網200可選擇設置適當網目,且該隔離網200可選擇適當網目的隔離網,以便適當隔離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以避免異物進入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方法包含步驟:舉例而言,接著,該隔離網200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100上,且該隔離網200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100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以防止小魚或其它海洋生物進入該籠子框架100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或以防止海藻因海浪拍打而自該籠子框架100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流失。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方法包含步驟:舉例而言,接著,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且該隔離網200可用以保護該藻類苗、藻類附苗或藻類培育基質,以防止小魚進入該籠子框架100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棲息、食用或破壞該藻類苗、藻類附苗或藻類培育基質。
第2圖揭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圖之海藻養殖裝置。請參照第2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第一實施例之該籠子框架100之長方主框體,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 置之籠子框架具有一圓球主框體101或具類似形狀之主框體〔例如:橢圓球主框體〕,且該圓球主框體101具有一上結合柱102及一下結合柱103。
第3圖揭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2圖之海藻養殖裝置。請參照第3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第二實施例,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圓球主框體101〔或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固定元件300,且該固定元件300穿設或固定於至少一個或數個該圓球主框體101。在組裝結合時,將該固定元件300組配於該圓球主框體101,而該固定元件300以穿設或固定方式結合於該圓球主框體101,且該固定元件300選自一固定繩索、一配重塊或一固定錨。
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選擇將該配重塊或固定錨選擇結合於該圓球主框體101之下結合柱103或其它適當位置上,以避免該圓球主框體101產生不當漂移。
第4圖揭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2圖之海藻養殖裝置。請參照第4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第二實施例,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圓球主框體101〔或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浮力裝置400,且該浮力裝置400連接固定於該圓球主框體101。在組裝結合時,將該浮力裝置400組配於該圓球主框體101,且該浮力裝置400以至少一連接元件401連接固定於該圓球主框體101之上結合柱102上。
第5圖揭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3圖之海藻養殖裝置。請參照第5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第三實施例,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固定元件300另包含至少一 浮力裝置400,且該浮力裝置400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300上。在組裝結合時,將至少一個或數個該浮力裝置400組配於該固定元件300,且該浮力裝置400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300上。
第6圖揭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2圖之海藻養殖裝置。請參照第6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第二實施例之圓球主框體101,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海藻養殖裝置之圓球主框體101〔或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補強件104〔補強肋環,其選擇適當材料製成,例如:金屬或塑膠材料〕,以強化該圓球主框體101之結構強度。在組裝結合時,將該補強件104連結於該圓球主框體101,以強化該圓球主框體101之結構強度。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構造、其製造方法及其人工培育方法適用於:第一大類藻體含葉綠素a〔Chlorophyll a〕及岩藻黃素〔Fucoxanthin〕成分,在分類上屬於原藻界〔Chromista〕、褐藻門〔Ochrophyta〕、褐藻綱〔Phaeophyceae〕,且具有附著器〔或稱固著器〕之多細胞藻類;第二大類藻體含葉綠素a〔Chlorophyll a〕及藻膽蛋白〔Phycobiliprotein〕成分,在分類上屬於植物界〔Plantae〕、紅藻植物門〔Rhodophyta〕,且具有附著器之多細胞藻類;第三大類藻體含葉綠素a成分,在分類上屬於植物界、綠藻植物門〔Chlorophyta〕,且具有附著器之多細胞藻類。
第7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之流程示意圖;第8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結合海藻受精卵之示意圖。請參照第7及8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包含一基質體1、數個纖維縫隙〔clearance〕110及數 個海藻受精卵〔zygote〕2。
請再參照第8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基質體1之形狀為一圓盤體、一正方塊體、一長方塊體或其它形狀方塊體,例如:半球狀方塊體或球狀方塊體,且該基質體1包含數個纖維絲〔filament〕11及至少一藻苗成長面,例如:該藻苗成長面為一頂面、一側周面或其它可照射光之藻苗成長面。該基質體1之纖維絲11為一線性相互纏繞編織體11a,如第8圖之長條狀黑線所示。
請再參照第8圖所示,舉例而言,該數個纖維絲11編織形成該基質體1,且該基質體1之纖維絲11由一類線性高分子聚合物〔linear macromolecule polymer〕、一聚酯纖維〔polyester〕或一高密度聚酯纖維製成,且其對該海藻受精卵2具有生物成長或生理意義。另外,該數個纖維縫隙110形成於該基質體1之纖維絲11之間,以便利用該數個纖維縫隙110容置該數個海藻受精卵2。
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基質體1另選擇包含一補強纖維絲〔reinforcement filament〕或其類似物質,而該補強纖維絲結合於該數個纖維絲11之間,且該補強纖維絲不影響該纖維絲11對該海藻受精卵2具有生物成長或生理意義。
請再參照第8圖所示,舉例而言,該海藻受精卵2之製備可選擇自野外選取成熟帶有生殖托之重緣葉馬尾藻。將該重緣葉馬尾藻待養於乾淨海水養殖桶中,並可選擇養殖水體積與藻體總體積比例為10:1或其它比例,且可選擇打氣輸送一預定出氣量至養殖桶中,且可選擇打氣機出氣量維持1.2L/min。另外,於養殖桶上方架設燈具,且其可選擇為色溫2700K至3000K〔暖白光〕LED燈,其水平面之光照強度為100至150μmol photons m-2s-1。在前期陰乾處理與強光刺激下,使雌雄之重緣葉馬尾藻生殖 托分別釋出精子與卵,並使其在養殖水體中受精。
請再參照第8圖所示,舉例而言,將受強光刺激之重緣葉馬尾藻每隔30分鐘自養殖桶中撈出,暫時放置於陰涼處。接著,以50μm的浮游生物網撈取水中的重緣葉馬尾藻受精卵。接著,將採集之重緣葉馬尾藻受精卵置於含海水儲存桶中暫時放置。
第9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結合海藻受精卵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8圖之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請參照第9圖所示,相對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包含一基質體〔或附著基質體〕1a,且該基質體1a之纖維絲11為一網狀相互交叉編織體11b,以強化整體構造。
請再參照第9圖所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基質體1a另具有數個裁剪線111〔如第9圖所示之標示虛線〕或具類似功能之線條,以便依各種不同需求在後續裁剪或其它製程上可選擇沿該裁剪線111進行裁剪該基質體1a。
請再參照第7、8及9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包含步驟S1:首先,將收集後之該數個海藻受精卵2適當以各種浸漬方式〔例如:浸泡、散佈、塗佈、噴塗或其它適當技術手段〕附著於該基質體1上,如第8及9圖所示之灰點。
第10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之裁剪基質單元進行人工培育於一養殖容器之示意圖。請參照第9及10圖所示,將該基質體1a裁剪形成一裁剪基質單元10,並將該裁剪基質單元10放置於一養殖容器3或其類似裝置內。
請再參照第7、8、9及10圖所示,舉例而言,將該基質體1、2a〔長40cm×寬30cm×高1.5cm〕固定於一 透明塑膠盒〔長40cm×寬30cm×高15cm〕之底部,且將收集後之重緣葉馬尾受精卵水溶液均勻散佈於該基質體1、1a上。接著,加入新鮮海水至該基質體1、1a之上5cm或其它適當高度,並加入一海水培養液,而該海水培養液含1ppm Provasoli's enriched seawater〔PES〕,且其具有30至35psu鹽度。
請再參照第7、8及9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包含步驟S2:接著,將該數個海藻受精卵2以適當養殖條件人工培育一第一預定時間,以便萌發形成數個海藻幼苗。
請再參照第7、8及9圖所示,舉例而言,將該基質體1、1a置於恆溫之25±2℃培養室中,並提供光照強度為50至100μmol photons m-2s-1之光源,光週期為12小時光亮及12小時光暗,培養期間施予為打氣,打氣機之出氣量維持0.5L/min。
第11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另一海藻苗人工培育基質之海藻受精卵長出幼苗之示意圖。請再參照第7、8、9及1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包含步驟S3:接著,在該海藻受精卵2釋出數個附著絲〔苗根〕21後,該附著絲21纏繞附著於該纖維縫隙110上,且該纖維絲11對該海藻受精卵2之附著絲21具有生物成長或生理意義。
請再參照第7、8、9及1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包含步驟S4:接著,將該數個海藻幼苗繼續以適當養殖條件人工培育一第二預定時間,以便發芽形成數個海藻小苗。
請再參照第7、8、9及10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採用海藻苗人工培育方法另包含步驟:在移植該海藻小苗時,可選擇直接裁剪該基質體1、1a,以形成該裁 剪基質單元10,如第10圖所示。
請再參照第7、8、9及11圖所示,在培養開始後於第15天,可觀察到馬尾藻幼苗成長約0.05至0.09公分。在培養至25天時,馬尾藻之幼苗葉狀體可成長約0.2公分至0.4公分。此時,本發明可選擇將馬尾藻幼苗附著基質剪裁成適當大小,移到外海或戶外池繼續培養。
前述較佳實施例僅舉例說明本發明及其技術特徵,該實施例之技術仍可適當進行各種實質等效修飾及/或替換方式予以實施;因此,本發明之權利範圍須視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圍為準。本案著作權限制使用於中華民國專利申請用途。

Claims (10)

  1. 一種海藻養殖裝置,其包含:數個支撐件,其組成至少一主框體,而該主框體具有一上結合柱及一下結合柱,且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補強件,以強化該主框體之結構強度;一籠子框架,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且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該籠子框架;及至少一隔離網,其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其中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海藻養殖裝置,其中該主框體選自一方主框體或一圓球主框體。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海藻養殖裝置,其中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固定元件,且該固定元件穿設或固定於該籠子框架之支撐件。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海藻養殖裝置,其中該固定元件另包含至少一浮力裝置,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海藻養殖裝置,其中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浮力裝置,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主框體。
  6. 一種海藻養殖方法,其包含:利用數個支撐件組成至少一主框體,而該主框體具有一上結合柱及一下結合柱,且該主框體另包含至少一補強件,以強化該主框體之結構強度;由至少一個或數個該主框體構成一籠子框架,且該籠子框架提供一海藻養殖內部空間;利用至少一隔離網套置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上,且該隔離網完全包覆於該籠子框架之海藻養殖內部空間上;及在該海藻養殖內部空間放置至少一藻類苗、至少一藻類附苗或至少一藻類培育基質。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海藻養殖方法,其中該主框體選自一方主框體或一圓球主框體。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海藻養殖方法,其中將至少一固定元件組配於該主框體,且該固定元件以穿設或固定方式結合於該籠子框架之支撐件。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海藻養殖方法,其中將至少一浮力裝置組配於該固定元件,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固定元件。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海藻養殖方法,其中將至少一浮力裝置組配於該主框體,且該浮力裝置連接固定於該主框體。
TW106144454A 2017-12-18 2017-12-18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TWI640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4454A TWI640243B (zh) 2017-12-18 2017-12-18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4454A TWI640243B (zh) 2017-12-18 2017-12-18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0243B true TWI640243B (zh) 2018-11-11
TW201927135A TW201927135A (zh) 2019-07-16

Family

ID=6503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4454A TWI640243B (zh) 2017-12-18 2017-12-18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02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718B (zh) * 2019-12-20 2020-10-11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水上浮台之漁獲裝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7647U (en) * 2002-08-09 2003-10-11 Jing-Yi Pan Adjustable stationary floating-body assembly structure
TWM252267U (en) * 2004-02-23 2004-12-11 Huo-Yuan Jeng Structure of underwater case net
TWI383742B (zh) * 2009-12-15 2013-02-01
TWM517988U (zh) * 2015-08-21 2016-03-01 Bo-Kun Zeng 立體化海參養殖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7647U (en) * 2002-08-09 2003-10-11 Jing-Yi Pan Adjustable stationary floating-body assembly structure
TWM252267U (en) * 2004-02-23 2004-12-11 Huo-Yuan Jeng Structure of underwater case net
TWI383742B (zh) * 2009-12-15 2013-02-01
TWM517988U (zh) * 2015-08-21 2016-03-01 Bo-Kun Zeng 立體化海參養殖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718B (zh) * 2019-12-20 2020-10-11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水上浮台之漁獲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135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7694B1 (ko) 해조류 거꾸로 양식방법 및 장치
CN104082215B (zh) 一种斑石鲷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12753641B (zh) 一种海马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07864904A (zh) 生态浮岛式粘性卵人工鱼巢
CN104026070B (zh) 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CN102550452A (zh) 一种海葵亲体的培养方法
CN111328770A (zh) 一种长尾潜蝇茧蜂的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2550492B (zh) 一种莲草直胸跳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203884309U (zh) 铁皮石斛组培苗专用驯化棚
CN105660466A (zh) 一种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鱼苗种的方法
CN105248343B (zh) 一种珊瑚有性繁殖系统
TWI640243B (zh) 海藻養殖裝置及其方法
CN112970634B (zh) 一种小丑鱼鱼菜共生循环水繁育方法
CN206760345U (zh) 定植装置以及鱼菜共生系统
CN102132693A (zh) 花坞除蚊器
CN112358054A (zh) 一种利用“藻螺鱼”共生体系净化水质的生态礁石装置
CN109588369A (zh) 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
JP2020162436A (ja) 魚類の飼育と植物の栽培とを行う構造物
CN205813240U (zh) 一种黄鳝生态养殖装置
CN109618993A (zh) 一种宽体金线蛭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CN211832418U (zh)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205511625U (zh) 一种立体养殖棚
KR102624052B1 (ko) 육상용 해삼 양식장
CN207054378U (zh) 一种海葡萄池塘养殖装置
CN102668942A (zh) 仿生态养蝎与核桃树立体种养模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