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2418U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2418U
CN211832418U CN202020385063.4U CN202020385063U CN211832418U CN 211832418 U CN211832418 U CN 211832418U CN 202020385063 U CN202020385063 U CN 202020385063U CN 211832418 U CN211832418 U CN 211832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dontobutis obscura
nest device
rope
r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50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艳
胡少迪
刘怡然
谢德兵
王辉
李波
朱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03850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2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2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2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本实用新型的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有效提高捕捞率。

Description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到沙塘鳢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背景技术
沙塘鳢属底栖肉鱼类,在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沙塘鳢常常待在水生植物、石块、缝隙等隐蔽物处伏击捕食饵料生物,对隐蔽生境具有较强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养殖过程中,沙塘鳢多与虾、蟹等名优品种进行混养,水体底部多不平整,经常种植多种沉水植物,不便于拉网操作,捕捞效率较低。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高温季节沉水植物生物量增加较快,增加劳动强度,并对水体中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养殖风险。
(2)收获季节沉水植物死亡腐烂,捞取措施加大投入成本,且石块、水生植物根系及茎叶等导致养殖水体底部不平整,不便于拉网捕捞,地笼捕捞率不高,增加捕捞强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包括:
(1)该巢穴装置可减少对沉水植物隐蔽物作用的依赖性,为沙塘鳢构建适宜生存的低光照、隐蔽生境。但沉水植物调节水环境的作用需用其他手段进行保障,例如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与沉水植物相配合调节水体。
(2)沙塘鳢对仿真水草的利用率较高,集聚效果较强,便于捕捞,可作为捕捞装置有效提高捕捞率,并减少捕捞应激受损,但为保障水流通性,该装置并非为全封闭壳,收取时,沙塘鳢可能会发生逃离现象,需配合其他措施进一步提高捕捞率,降低捕捞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该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提高捕捞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
优选地,所述孔洞在外壳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进一步地,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的尺寸大小。
优选地,所述孔洞的洞直径为1-20cm。
优选地,所述仿真水草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水草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为不锈钢环。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优选地,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优选地,所述吊环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仿真水草比简单的塑料外壳对沙塘鳢而言更具有集聚性,且仿真水草的存在可提高沙塘鳢的摄食率,达41%。
(2)仿真水草式塑料巢穴,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强,使用周期长,操作方便,易回收。该装置外壳、仿真水草及支架均为塑料制品,质地较轻便,便于收取。
(3)能够有效降低沙塘鳢对水生植物、石块等隐蔽作用的依赖性,可减少沉水植物的使用量,增加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在保障调节水环境的基础上,为沙塘鳢构建隐蔽生境、低光照环境。
(4)沙塘鳢对仿真水草的利用率较高,集聚效果较强,便于捕捞,可作为捕捞装置同时结合捞网缓慢收取、底部铺设网片等措施,有效提高捕捞率,降低捕捞强度及鱼体捕捞胁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截面为长方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截面为长方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截面为圆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截面为圆形)。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仿真水草;3、孔洞;4、支架;5、吊环;6、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
具体地,所述孔洞3在外壳1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3的尺寸大小。
具体地,所述孔洞3的洞直径为1-20cm。
具体地,所述仿真水草2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所述仿真水草2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2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1上。
具体地,所述外壳1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4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5为不锈钢环。
具体地,如图2-图5所示,所述外壳1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具体地,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1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1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具体地,所述吊环5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4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4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2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塑料外壳1、仿真水草2、孔洞3、塑料支架4、不锈钢吊环5、绳索6。
如图2和图3所示,长方形外壳1长为a,宽b,高c,a<10b,a<10c;如图4和图5所示,圆形外壳1长为a,侧面圆形直径c,a<10c;塑料外壳1前后两侧近中部位置均设有2-4排孔洞3,便于水交流;孔洞3的洞直径1-20cm,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决定孔洞规格;仿真水草2颜色为绿色系、柔软的具分支或不具分支的条带状水草,水草长d约1/3-2/3c,每束3-6根,束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固定在所述塑料外壳1上;四个不锈钢吊环5固定在外壳1上方四角,用于固定绳索6,便于投放、收取巢穴,并固定其悬挂位置;塑料棍长度1/3-2/3c,构成支架4,架设在水体底部,角度60-120°。
下面结合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使用要求,直接订做成所需形状、规格的具孔洞3的塑料外壳1。在外壳1上方用胶水固定仿真水草2,形成隐蔽生境。在外壳1上方四角安装不锈钢吊环5,用于固定绳索6,便于巢穴的投放、收取及位置控制。外壳1下方安装固定塑料棍形成支架4,便于架设,不直接接触水体底部,减少淤泥进入壳中。在需要捕捞的时候,采用捞网缓慢收取的方式,或者在底部铺设网片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捕捞率,并降低捕捞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长、宽、高的方向结合附图按照一般的常识确定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在外壳(1)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3)的尺寸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的洞直径为1-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水草(2)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水草(2)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2)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4)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5)为不锈钢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1)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1)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5)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4)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4)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2)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CN202020385063.4U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Active CN211832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5063.4U CN211832418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5063.4U CN211832418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2418U true CN21183241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5063.4U Active CN211832418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2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4440A (zh) * 2020-03-24 2020-06-1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4440A (zh) * 2020-03-24 2020-06-1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004B (zh)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CN112586415B (zh) 一种虾巢结构、青虾养殖方法、应用
CN103404462A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3636542A (zh) 一种鳑鲏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CN105145482A (zh) 一种大鲵雌雄自然配对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
CN103518653B (zh)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CN211832418U (zh)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102017920A (zh) 自然虾夷扇贝幼体拖网采集室内培育的采苗方法
CN206565104U (zh) 一种黄颡鱼养殖用生态浮床
CN206196724U (zh) 一种枝角类生物饵料的收集捕捞装置
CN111771648A (zh)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CN103814853B (zh)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CN107410146B (zh) 一种基于土工膜的鱼苗培育池的构建方法
WO2013120322A1 (zh)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CN216088323U (zh) 一种加州鲈鱼的温室养殖系统
CN107079873B (zh)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CN213044767U (zh) 一种小龙虾暂养装置
CN111264440A (zh)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203851607U (zh) 水产育苗用软性孵化桶
CN112106727A (zh) 一种黑斑蛙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7410106B (zh) 一种黄鳝繁殖管、黄鳝繁殖装置及黄鳝繁殖方法
KR100588419B1 (ko) 말쥐치의 조기산란유도 및 종묘 생산방법
CN106577559B (zh) 一种海龙的捕捞及人工驯养方法
CN109618993A (zh) 一种宽体金线蛭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CN110012856A (zh) 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