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649B -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8649B
TWI638649B TW106124524A TW106124524A TWI638649B TW I638649 B TWI638649 B TW I638649B TW 106124524 A TW106124524 A TW 106124524A TW 106124524 A TW106124524 A TW 106124524A TW I638649 B TWI638649 B TW I6386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isposed
fixing
pad
pivo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7892A (zh
Inventor
葉雲繡
Original Assignee
葉雲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葉雲繡 filed Critical 葉雲繡
Priority to TW106124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864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6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892A/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包括基座、滾輪、固定桿、移動裝置、固定帶體及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設置在固定桿的後側,縮短使用者與固定桿的距離,使得伸縮桿延伸至第二位置時,使用者可從病床或是輪椅上站立起來,並且貼近固定桿和移動裝置,並且完全站直。再者,固定帶體設在移動裝置上,省略固定帶體桿,不僅能夠輔助使用者站直,而且使用者的頭部不會有撞到任何物體的風險,還可節省收納空間及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多個固定帶體分別對使用者的腿、臀、腰、腋下等處多點固定,讓使用者在站立時,軀幹和下肢不會晃動。

Description

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復健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以提供給下肢神經系統損傷或者下肢肌力不足的下肢障礙者進行站立、坐下、助行、復健及移位等動作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
下肢神經系統損傷或下肢肌力不足之下肢障礙者最痛苦之處在於,無法自行起立坐下以及行走,因此在各大復健中心皆備有可協助病患進行站立、坐下、助行、復健及移位的裝置。一般來說,此種裝置包含一基座、複數滾輪、一固定桿、一踏板、一移動裝置、一驅動裝置、一護墊、一固定帶體桿及一固定帶體。滾輪設於基座底部。固定桿設於基座頂部。踏板設於基座。移動裝置可移動地設於固定桿。驅動裝置的驅動本體設於固定桿,驅動裝置的伸縮桿可移動地設於驅動本體並且一端設於移動裝置。護墊設於驅動裝置的前側。固定帶體桿設於移動裝置的頂端。固定帶體設於固定帶體桿上。
然而,習知的裝置的驅動裝置位在固定桿的前側,也就是固定桿和病患的站立區的中間,使得病患與固定桿的距離較大,再加上護墊十分靠近病患,即使驅動裝置的伸縮桿延伸至最長,病患在還沒站直的情況下就會碰到護墊,根本無法完全站直。
再者,為了方便將固定帶體穿戴在病患的腋下,固定帶體桿的位置剛好位在病患頭部附近,使得病患的頭部容易撞到固定帶體桿,而且固定帶體桿是傾斜延伸的,較佔空間,而且製造成本較高。
此外,病患實際上只有透過固定帶體固定在其腋下,並未固定病患的軀幹及下肢,因此病患的軀幹和下肢容易晃動。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驅動裝置設置在固定桿的後側,縮短使用者與固定桿的距離,使得伸縮桿延伸至第二位置時,使用者可從病床或是輪椅上站立起來,並且貼近固定桿和移動裝置,並且完全站直。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固定帶體設在移動裝置上,省略固定帶體桿,不僅能夠輔助使用者站直,而且使用者的頭部不會有撞到任何物體的風險,還可節省收納空間及降低製造成本。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多個固定帶體分別對使用者的腿、臀、腰、腋下等處多點固定,讓使用者在站立時,軀幹和下肢不會晃動。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將提供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包括一基座、複數滾輪、一固定桿、一移動裝置、複數固定帶體以及一驅動裝置。
該等滾輪分別可旋轉地設於基座的底部。
固定桿設於基座的頂部。
踏板設於基座並且位於固定桿的前側。
移動裝置包括一立桿、一滑座、一第一樞接桿及一第二樞接桿,立桿設於基座並且位在固定桿的前側,滑座滑設於固定桿,第一樞接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樞接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樞接桿的第一端樞設於立桿,第二樞接桿的第一端樞設於第一樞接桿的第二端,第二樞接桿的第二端樞設於滑座。
該等固定帶體分別設於移動裝置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身體的複數部位。
驅動裝置包括一驅動本體及一伸縮桿,驅動本體設於固定桿的後側,伸縮桿可移動地設於驅動本體,並且受到驅動本體的驅動而移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並且其一端樞設於滑座。
其中,當伸縮桿向驅動本體的內部移動至第一位置時,伸縮桿驅動滑座沿著固定桿向下移動,滑座驅動第一樞接桿及第二樞接桿同時往遠離固定桿的方向樞擺。
其中,當伸縮桿往驅動本體的外部移動至第二位置時,伸縮桿驅動滑座沿著固定桿向上移動,滑座驅動第一樞接桿及第二樞接桿同時往靠近固定桿的方向樞擺,並且第一樞接桿及第二樞接桿的後側表面貼抵於固定桿的前側表面。
較佳地,基座包括一直桿、一第一U形桿及一第二U形桿,第一U形桿包括一第一連結段及二第一延伸段,第一連結段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的一端之間,第二U形桿包括一第二連結段及二第二延伸段,第二連結段設於該二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之間,直桿設於第一連結段與第二連結段之間,該等滾輪分別可旋轉地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的另一端的底部及該二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桿及立桿垂直地設於第一連結段的頂部,踏板設於直桿的底部靠近第一連結段之處並且橫向延伸出直桿的二側。
較佳地,第一U形桿的寬度為65~85公分,第二U形桿的寬度為25~45公分。
較佳地,固定桿的前側與該二第一延伸段的末端的距離為基座的總長度的25%~35%,固定桿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的末端的距離為基座的總長度的65%~75%。
較佳地,踏板包括一連接部及一腳踏部,連接部連接於直桿的底部和腳踏部的頂部之間,腳踏部橫向延伸出直桿的二側,腳踏部的底部和直桿的底部的垂直距離小於該等滾輪的高度。
較佳地,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一第一護墊、一第二護墊及一第三護墊,第一護墊設於立桿的前側,第二護墊設於第一樞接桿的前側,第三護墊設於第二樞接桿的前側。
較佳地,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複數鉤環,該等鉤環分別設於第一護墊、第二護墊及第三護墊,該等固定帶體分別被界定為一腿部固定帶體、一腰臀固定帶體及一腋下固定帶體,腿部固定帶體設於第一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腿部,腰臀固定帶體設於第二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同時固定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腋下固定帶體設於第三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腋下。
較佳地,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二握桿,設於第三護墊的二側。
較佳地,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二扶手,設於固定桿的二側並且靠近第二護墊。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驅動裝置設置在固定桿的後側,縮短使用者與固定桿的距離,使得伸縮桿延伸至第二位置時,使用者可從病床或是輪椅上站立起來,並且貼近固定桿和移動裝置,並且完全站直。再者,固定帶體設在移動裝置上,省略固定帶體桿,不僅能夠輔助使用者站直,而且使用者的頭部不會有撞到任何物體的風險,還可節省收納空間及降低製造成本。此外,多個 固定帶體分別對使用者的腿、臀、腰、腋下等處多點固定,讓使用者在站立時,軀幹和下肢不會晃動。
10‧‧‧基座
11‧‧‧直桿
12‧‧‧第一U形桿
121‧‧‧第一連結段
122‧‧‧第一延伸段
13‧‧‧第二U形桿
131‧‧‧第二連結段
132‧‧‧第二延伸段
20‧‧‧滾輪
30‧‧‧固定桿
40‧‧‧踏板
41‧‧‧連接部
42‧‧‧腳踏部
50‧‧‧移動裝置
51‧‧‧立桿
52‧‧‧滑座
61‧‧‧第一護墊
62‧‧‧第二護墊
63‧‧‧第三護墊
71~74‧‧‧鉤環
81‧‧‧腿部固定帶體
82‧‧‧腰臀固定帶體
821‧‧‧腰部束緊帶
822‧‧‧臀部束緊帶
83‧‧‧腋下固定帶體
84‧‧‧連接帶體
90‧‧‧驅動裝置
91‧‧‧驅動本體
92‧‧‧伸縮桿
100‧‧‧握桿
200‧‧‧扶手
B‧‧‧病床
53‧‧‧第一樞接桿
54‧‧‧第二樞接桿
D1~3‧‧‧距離
W‧‧‧輪椅
圖1是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側視圖。
圖3A是臥床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坐直的示意圖。
圖3B是臥床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向上站立復健的示意圖。
圖4A是坐輪椅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坐直的示意圖。
圖4B是坐輪椅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向上站立復健的示意圖。
圖5是家屬或者護理人員移動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示意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以及圖2,圖1是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側視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包括一基座10、複數滾輪20、一固定桿30、一踏板40、一移動裝置50、一第一護墊61、一第二護墊62、一第三護墊63、複數鉤環71~74、複數固定帶體、一驅動裝置90、二握桿100以及二扶手200。
基座10包括一直桿11、一第一U形桿12及一第二U形桿13。第一U形桿12包括一第一連結段121及二第一延伸段122,第一連結段121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122的一端之間。第二U形桿13包括一第二連結段131及二第二延伸段132,第二連結段131設於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一端之間。直桿11設於第一連結段121與第二連結段131之間。較佳地,第一U形桿12的寬度為65~85公分,第二U形桿13的寬度為25~45公分;藉此,第一U形桿12的寬度和第二U形桿13的寬度均十分適合進出房門,同時第二U形桿13的寬度恰好能夠進入病床B或者輪椅W的下方空間,如圖3A及圖4A所示。其中,第一U形桿12的最佳寬度為68公分,第二U形桿13的最佳寬度為30公分。在較佳實施例中,基座10的總長度為105公分。
該等滾輪20分別可旋轉地設於基座10的底部。更明確地說,該等滾輪20分別可旋轉地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122的另一端的底部及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另一端的底部。
固定桿30設於基座10的頂部。具體來說,固定桿30垂直地設於第一連結段121的頂部,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一延伸段122的末端的距離為基座10的總長度的的25~35%,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末端的距離為基座10的總長度的的65~75%。在較佳實施例中,由於基座10的總長度為105公分,因此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一延伸段122的末端的距離D1為26.25~36.75公分,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末端的距離D2為68.25~78.75公分;於此,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末端的距離D2恰好在基座10移動至病床B或者輪椅W的下方空間之後,可讓使用者的小腿十分靠近固定桿30如圖3A及圖4A所示。其中,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一延伸段122的末端的最佳距離D1為30公分,固定桿30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132的末端的最佳距離D2為75公分。
踏板40設於基座10並且位於固定桿30的前側。更精確地說,踏板40設於直桿11的底部靠近第一連結段121之處並且橫向延伸出直桿11的二側。在較佳實施例中,踏板40包括一連接部41及一腳踏部42,連接部41連接於直桿11的底部和腳踏部42的頂部之間,腳踏部42橫向延伸出直桿11的二側,腳踏部42的底部和直桿11的底部的垂直距離D3小於該等滾輪20的高度;據此,腳踏部42不會摩擦到地面。其中,腳踏部42和直桿11的底部的最佳垂直距離D3為7公分。另外,腳踏部42的長度為35公分,可適用於所有人種的腳的尺寸。
移動裝置50包括一立桿51、一滑座52、一第一樞接桿53及一第二樞接桿54。立桿51設於基座10並且位在固定桿30的前側。滑座52滑設於固定桿30。第一樞接桿53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樞接桿54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樞接桿53的第一端樞設於立桿51,第二樞接桿54的第一端樞設於第一樞接桿53的第二端,第二樞接桿54的第二端樞設於滑座52。更詳言之,立桿51垂直地設於第一連結段121的頂部。
第一護墊61設於立桿51的前側,橫向延伸的長度為35公分,縱向延伸的寬度為15公分,並且位置恰好對應使用者的小腿的位置。第二護墊62設於第一樞接桿53的前側,橫向延伸的長度為35公分,縱向延伸的寬度為20公分,並且位置恰好對應使用者的大腿的位置。第三護墊63設於第二樞接桿54的前側,橫向延伸的長度為35公分,縱向延伸的寬度為20公分,並且位置恰好對應使用者的胸腔的位置。
該等鉤環71~74分別設於第一護墊61、第二護墊62及第三護墊63。更明確地說,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總共包含七個鉤環71~73,二鉤環71設於第一護墊61的二側,二鉤環72設於第二護墊62的二側,一鉤環73設於第二護墊62的前側下方,二鉤環74設於第三護墊63的二側。
該等固定帶體分別設於移動裝置50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複數部位。在較佳實施例中,共有三個固定帶體分別被界定為一腿部固定帶體81、一腰臀固定帶體82及一腋下固定帶體83。腿部固定帶體81的二側設於第一護墊的二側的該二鉤環71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腿部,如圖3A及圖4A所示。腰臀固定帶體82的二側設於第二護墊62的二側的該二鉤環72上,腰臀固定帶體82的底部設於第二護墊62的前側下方的鉤環73上,腰臀固定帶體82用以同時固定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如圖3A及圖4A所示。腋下固定帶體83的二側設於第三護墊63的二側的該二鉤環74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腋下,如圖3A及圖4A所示。較佳地,腿部固定帶體81為一獨立環狀束緊帶,直接環繞使用者的小腿,以達到固定使用者的小腿的效果。腰臀固定帶體82為一三角褲形束緊帶,包括一腰部束緊帶821及一臀部束緊帶822;腰部束緊帶821直接環繞使用者的腰部並且其二側設於第二護墊62的二側的二鉤環72,以達到固定使用者的腰部的效果。臀部束緊帶822從腰部束緊帶821的中間往下延伸並且開設一三角形鏤空部(圖未示),臀部束緊帶822繞過使用者的胯下之後,臀部束緊帶822的末端設於第二護墊62的前側下方的鉤環73上,以達到固定使用者的臀部的功效。腋下固定帶體83為一環狀束緊帶,藉由複數連接帶體84與腰部束緊帶821相接,直接環繞使用者的胸腔並且通過使用者的腋下,並且其二側設在第三護墊63的二側的二鉤環74上,以達到固定使用者的腋下的效果。
驅動裝置90包括一驅動本體91及一伸縮桿92,驅動本體91設於固定桿30的後側,伸縮桿92可移動地設於驅動本體91並且受到驅動本體91的驅動而移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並且其一端樞設於滑座52。較佳地,驅動本體91為油壓缸、氣壓缸、電動缸或者線性馬達。
該二握桿100設於第三護墊63的二側。
該二扶手200設於固定桿30的二側並且靠近第二護墊62。在較佳實施例中,該二扶手200距離地面105~115公分,此距離十分適合家屬或者護理人員等輔助推動的移位人員雙手握住該二扶手200移動本發明。其中尤以該二扶手200距離地面110公分的技術特徵更加適合。
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如何提供給下肢神經系統損傷或者下肢肌力不足的使用者進行站立、坐下、助行、復健及移位等動作。
請參閱圖3A,圖3A是臥床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坐直的示意圖。對於臥床的使用者來說,首先啟動驅動本體91,伸縮桿92受到驅動本體91的驅動而往驅動本體91的內部移動至第一位置,伸縮桿92驅動滑座52沿著固定桿30向下移動,滑座52驅動第一樞接桿53及第二樞接桿54同時往遠離固定桿30的方向樞擺。接著,家屬或者護理人員雙手握住該二扶手200,將本發明的基座10的第二U形桿13對準病床B下方的空間,然後藉由該等滾輪20的滾動將本發明往病床B的方向推移,使得本發明的基座10的第二U形桿13和直桿11進入病床B下方的空間。使用者的雙腳踩踏在踏板40的腳踏部42上,小腿抵頂第一護墊61,並且藉由腿部固定帶體81將使用者的小腿固定。藉由腰臀固定帶體82的腰部束緊帶821及臀部束緊帶822將使用者的腰部和臀部固定。藉由腋下固定帶體83將使用者的腋下固定。完成固定之後,使用者即以坐姿的姿態,雙手握住該二握桿100。
請參閱圖3B,圖3B是臥床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向上站立復健的示意圖。啟動驅動本體91,使伸縮桿92受到驅動本體91的驅動而往驅動本體91的外部移動至第二位置,伸縮桿92驅動滑座52沿著固定桿30向上移動,滑座52驅動第一樞接桿53及第二樞接桿54同時往靠近固定桿30的方向樞擺,並且第一樞接桿53及第二樞接桿54的後側表面貼抵於固定桿30的前側表面而呈直立狀。此時,使用者會從坐姿逐漸站起來至直挺挺地完全站直 為止,使用者的腹部抵靠於第二護墊62,使用者的胸腔抵靠於第三護墊63,並開始進行站立復健。
請參閱圖4A及圖4B,圖4A是坐輪椅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坐直的示意圖,圖4B是坐輪椅的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向上站立復健的示意圖。本發明亦可提供坐輪椅W的使用者練習站立復健,其操作方法及功效如前所述。
因為本發明將驅動裝置90設置在固定桿30的後側,縮短使用者與固定桿30的距離,使得伸縮桿92延伸至第二位置時,使用者可從病床B或是輪椅W上站立起來,並且貼近固定桿30及移動裝置50,並且完全站直。
再者,本發明將腿部固定帶體81、腰臀固定帶體82及腋下固定帶體83設在移動裝置50上,省略固定帶體桿,不僅能夠輔助使用者站直,而且使用者的頭部不會有撞到任何物體的風險,還可節省收納空間及降低製造成本。
此外,本發明可藉由腿部固定帶體81、腰臀固定帶體82及腋下固定帶體83等多個固定帶體分別對使用者的腿、臀、腰、腋下等處多點固定,讓使用者在站立時,軀幹和下肢不會晃動。
當使用者欲躺回病床B上或者坐回輪椅W時,啟動驅動本體91,伸縮桿92受到驅動本體91的驅動而往驅動本體91的內部移動至第一位置,伸縮桿92驅動滑座52沿著固定桿30向下移動,滑座52驅動第一樞接桿53及第二樞接桿54同時往遠離固定桿30的方向樞擺。此時,使用者從站姿逐漸轉變成坐姿,在解開腿部固定帶體81、腰臀固定帶體82及腋下固定帶體83等固定帶體之後,使用者即可躺回病床B上或者坐回輪椅W。
請參閱圖5,圖5是家屬或者護理人員移動本發明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的示意圖。當使用者需要移位時,家屬或者護理人員可重複上述操作 動作,讓使用者藉由本發明完全站直,然後家屬或者護理人員再雙手握住該二扶手200,即可藉由滾輪20的滾動而推移本發明,藉以帶著使用者四處移動。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的範疇。

Claims (9)

  1. 一種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包括:一基座;複數滾輪,分別可旋轉地設於該基座的底部;一固定桿,設於該基座的頂部;一踏板,設於該基座並且位於該固定桿的前側;一移動裝置,包括一立桿、一滑座、一第一樞接桿及一第二樞接桿,該立桿設於該基座並且位在該固定桿的前側,該滑座滑設於該固定桿,該第一樞接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樞接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樞接桿的第一端樞設於該立桿,該第二樞接桿的第一端樞設於該第一樞接桿的第二端,該第二樞接桿的第二端樞設於該滑座;複數固定帶體,分別設於該移動裝置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身體的複數部位;以及一驅動裝置,包括一驅動本體及一伸縮桿,該驅動本體設於該固定桿的後側,該伸縮桿可移動地設於該驅動本體,並且受到該驅動本體的驅動而移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並且其一端樞設於該滑座;其中,當該伸縮桿向該驅動本體的內部移動至第一位置時,該伸縮桿驅動該滑座沿著該固定桿向下移動,該滑座驅動該第一樞接桿及該第二樞接桿同時往遠離該固定桿的方向樞擺;其中,當該伸縮桿往該驅動本體的外部移動至第二位置時,該伸縮桿驅動該滑座沿著該固定桿向上移動,該滑座驅 動該第一樞接桿及該第二樞接桿同時往靠近該固定桿的方向樞擺,並且該第一樞接桿及該第二樞接桿的後側表面貼抵於該固定桿的前側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其中,該基座包括一直桿、一第一U形桿及一第二U形桿,該第一U形桿包括一第一連結段及二第一延伸段,該第一連結段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的一端之間,該第二U形桿包括一第二連結段及二第二延伸段,該第二連結段設於該二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之間,該直桿設於該第一連結段與該第二連結段之間,該等滾輪分別可旋轉地設於該二第一延伸段的另一端的底部及該二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的底部,該固定桿及該立桿垂直地設於該第一連結段的頂部,該踏板設於該直桿的底部靠近該第一連結段之處並且橫向延伸出該直桿的二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其中,該第一U形桿的寬度為65~85公分,該第二U形桿的寬度為25~45公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其中,該固定桿的前側與該二第一延伸段的末端的距離為該基座的總長度的25%~35%,該固定桿的前側與該二第二延伸段的末端的距離為該基座的總長度的65%~7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其中,該踏板包括一連接部及一腳踏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直桿的底部和該腳踏部的頂部之間,該腳踏部橫向延伸出該直桿的 二側,該腳踏部的底部和該直桿的底部的垂直距離小於該等滾輪的高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一第一護墊、一第二護墊及一第三護墊,該第一護墊設於該立桿的前側,該第二護墊設於該第一樞接桿的前側,該第三護墊設於該第二樞接桿的前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複數鉤環,該等鉤環分別設於該第一護墊、該第二護墊及該第三護墊,該等固定帶體分別被界定為一腿部固定帶體、一腰臀固定帶體及一腋下固定帶體,該腿部固定帶體設於該第一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腿部,該腰臀固定帶體設於該第二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同時固定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該腋下固定帶體設於該第三護墊的鉤環上並且用以固定使用者的腋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二握桿,設於該第三護墊的二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移位及站立復健兩用機,更包括二扶手,設於該固定桿的二側並且靠近該第二護墊。
TW106124524A 2017-07-21 2017-07-21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TWI638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4524A TWI6386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4524A TWI6386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8649B true TWI638649B (zh) 2018-10-21
TW201907892A TW201907892A (zh) 2019-03-01

Family

ID=6479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4524A TWI6386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86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08012S (zh) 2019-09-20 2020-11-01 日商熊谷組股份有限公司 步行支援機
CN114531849A (zh) * 2021-09-29 2022-05-24 全能照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载模组和使用该乘载模组的辅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08012S (zh) 2019-09-20 2020-11-01 日商熊谷組股份有限公司 步行支援機
CN114531849A (zh) * 2021-09-29 2022-05-24 全能照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载模组和使用该乘载模组的辅具
CN114531849B (zh) * 2021-09-29 2024-05-10 全能照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载模块和使用该乘载模块的辅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892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19568A (en) Invalid walking and exercising apparatus
US7150722B1 (en) Therapeutic walker
US8955871B2 (en) Transfer and locomotion apparatus
WO2018036369A1 (zh) 站立康复轮椅车
US9420832B2 (en) Progressive mobility assistance garment for rehabilitation
CN103717191A (zh) 对于患者有用的座椅、框架和抬升服装
JP6578081B2 (ja) 起立着座移動支援装置
JP2011529364A (ja) 患者抱き上げ用具
US20190054335A1 (en) Rehabilitation machine
TWI638649B (zh) Shifting and standing rehabilitation machine
CN111407604B (zh) 一种悬吊式减重助行系统
JP2004089665A (ja) 拘縮を防止するための補助具
CN208287401U (zh) 一种医疗康复器械
CN211215186U (zh) 一种康复训练用平衡杠
CN117177795A (zh) 用于残疾人的辅助运动训练设备
KR101175727B1 (ko) 보행 훈련 장치
JP3148427U (ja) 腰部を回動自在とした健康器
CN210728569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康复辅助装置
CN211095809U (zh) 一种脑血栓后遗症康复学步车
CN209900019U (zh) 一种康复科按摩康复器
CN21087258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装置
CN210785275U (zh) 足踝骨科医疗康复辅助步行器
CN112932909A (zh) 一种icu体位治疗综合复健椅
CN109316714A (zh) 移位及站立复健两用机
CN206621726U (zh) 护理用康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