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534B -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 Google Patents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8534B
TWI638534B TW102146118A TW102146118A TWI638534B TW I638534 B TWI638534 B TW I638534B TW 102146118 A TW102146118 A TW 102146118A TW 102146118 A TW102146118 A TW 102146118A TW I638534 B TWI638534 B TW I6385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radio access
timing
transceivers
access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3102A (zh
Inventor
拜紐 馬修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是德技術新加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是德技術新加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是德技術新加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3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5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收發器,用以模擬裝置,使用複數個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中其中之一或多個。該收發器包括一計時模組,該計時模組用於維持目前計時狀態的記錄,其可用於該收發器可使用之各該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若是該無線電存取協定被使用。當該收發器將模擬裝置的無線電存取協定從用於模擬第一裝置的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改變至用以模擬第二裝置的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該收發器係使用可用於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目前計時狀態的該記錄,以設定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計時。

Description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特別係關於一種在基地台模擬器中的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在行動通訊的領域中,通訊協定與標準通常係指無線電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RATs)。 有許多不同的使用中無線電通訊協定與標準,並且預期未來將會發展更多個協定與標準。這些協定與標準中的每一個具有相關的計時方案,定義通訊行動的順序與計時,以及雖然不同的協定與標準可分享共同的計時方案,但是並非必須如此。 當需要無線電收發器以於不同RATs之間切換時,這可能造成問題,因為所使用的計時方案中的差異可能造成困難,以及/或浪費時間來切換,或是需要額外的收發器硬體以處理切換,因而增加費用。 一示範應用中,在行動裝置的互操作性測試中可能遭遇問題,其中可能需要無線電收發器來模擬同時與/或連續使用許多不同RATs的裝置。 本案無線電收發器計時裝置與方法之目的係為對付這些問題。
此發明內容提供簡化形式介紹概念的選擇,其更進一步描述於以下的實施方式中。此發明內容並非用於確認請求標的之主要特徵或重要特徵,也非用於作為決定請求標的範圍之輔助。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收發器,用以模擬裝置,使用複數個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中之一或多個,該收發器包括一計時模組:該計時模組用於維持目前計時狀態的記錄,其可用於該收發器可使用之各該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若是該無線電存取協定被使用;藉以當該收發器將模擬裝置的無線電存取協定從用於模擬第一裝置的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改變至用以模擬第二裝置的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該收發器係用以使用可用於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目前計時狀態的該記錄,以設定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計時。 該收發器可用於使用目前計時狀態的記錄,其可用於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以控制從模擬使用該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之該第一裝置轉換至模擬使用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該第二裝置的時間。 此外,在對應於各該第一與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訊框邊界時間之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收發器可用於從模擬使用該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之第一裝置轉換至模擬使用該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第二裝置。 較佳地,該共同訊框邊界時間對應於該收發器可使用之每一個無線電存取協定之訊框邊界時間。 較佳地,該收發器可使用的無線電存取協定包括2G協定與/或3G與/或LTE協定,以及更佳地,可每60 ms發生的該共同訊框邊界時間。 該收發器可選擇性地包括一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以及較佳地該計時模組包括一計數器,用於維持目前計時狀態的記錄,其較佳係藉由計數該參考時鐘計時信號的週期,以用於各個該不同的無線電存取協定。 該收發器較佳可同時模擬二或多個裝置。 較佳地,該收發器可用於同時使用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以模擬二或多個不同裝置。 較佳地,該收發器係用於模擬裝置,其使用複數個不同訊框為基礎的通訊無線電存取協定中的一或多個,以及用於各個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目前計時狀態之記錄包括訊框數目、次訊框數目以及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樣品數目。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收發器系統,其包括根據第一方面之二或多個收發器。 較佳地,該收發器其中之一係用以提供一主要的參考時鐘計時信號至各個該收發器,以及所有該收發器較佳可用於使用該主要的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作為一時鐘計時信號,因而該不同的收發器之計時被同步化。 較佳地,所有的該收發器係用於使用來自一外部來源的一共同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作為一時鐘計時信號,因而該不同的收發器之計時被同步化。 較佳地,該收發器系統更包括一控制器,用於指示該收發器模擬何者裝置,其使用何者無線電存取協定與/或在何者時間。 本發明更進一步提供用於實施本發明任何上述方面之系統、裝置與製品。
1、4...收發器
2、5...天線埠
3、6...計時模組
7...計算機
8...乙太網路轉換器
9...計時同步化纜線
10...參考時鐘信號纜線
11、12...個別天線
20、30...初始化步驟
21...計時步驟
22、32...胞元產生步驟
23、33...胞元啟動步驟
24、34...胞元開始步驟
31...同步化步驟
對於熟知此技藝的人而言,可適當結合較佳與/或任選的特徵,並且可組合本發明的任何方面。 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如下,並請參考以下的圖式: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可用於模擬裝置的系統的例子之圖。 第2圖是流程圖,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顯示單一收發器之操作以模擬裝置。 第3圖是流程圖,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顯示多個收發器之操作以模擬裝置。 可理解雖然圖式與全文說明中,每一個實施例的特徵可用不同的參考元件辨識,但是不同實施例之間,相似的特徵及其特性與功能可相互交換。
為了進行例如行動電話之行動通訊設備的互操作性,需要模擬設備在使用中可能遭遇的狀況。特別地,需要使該設備根據不同的通訊協定與標準或稱為無線電存取技術(RATs)進行傳輸,而該設備在操作中,以確認不同組合的RATs不會干擾該設備的適當操作。 在測試或運行過程中,測試下的該行動通訊設備可被共同要求以相繼進行數個不同組合的多個RATs。進行互操作性測試的一方法是使用一些可再建構之收發器,其可模擬裝置,例如基地台,使用不同的RATs,以及在測試過程中,再建構該收發器,以模擬所有需要之不同的RATs。 在測試週期中,通常需要維持不同模擬RATs的時間同步化,以使得在不同的模擬RATs之間進行切換,以及使得正確完成測試。例如,用於觸發切換(handover)的協定信號訊息,如WCDMA (3G)所定義者,係依賴相同RAT之胞元間的時間同步化。因此,如果收發器可動態地在模擬不同RATs之間再建構,以減少需要進行測試週期的收發器數目,以供該收發器用於測試胞元內切換(Intra-Cell Handovers),則在測試週期中,需要維持時間同步化。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說明一收發器系統之例子,其可用以模擬多個基地台,用於行動通訊設備的互操作性測試。 在第1圖所示之例子中,一第一收發器1具有一天線埠2與一計時模組3,以及一第二收發器4具有一天線埠5與一計時模組6。各個收發器1與4較佳可透過其個別天線埠2與5,傳送/接收無線電信號至使用者設備(未顯示)。 在此例子中,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之操作係藉由計算機7而控制,該計算機7例如個人電腦或PC。該計算機7係透過一數據通訊網路,例如乙太網路轉換器8,而連接至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以使得該計算機7與該收發器1與4通訊。應理解可提供替代裝置以連接包含的裝置至該收發器。 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係藉由一計時同步化纜線9與一參考時鐘信號纜線10而彼此連接。 在該例子中,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各自可模擬上至二個行動通訊系統基地台,其被模擬的基地台可使用相同或不同的RATs。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亦可經由連接至該天線埠2與5的個別天線11與12,傳送透過個別的天線埠2或5模擬該二個基地台之無線電信號至測試區域,該測試區域是在測試下設備的一個或多個項目所在之區域。例如,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可模擬基地台,其使用RATs,例如但不限於GSM (2G)、GPRS (2.5G)、WCDMA (3G)與LTE (4G)。例如,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可為Anite Limited所製造的Anite 9000收發器。 在其他例子中,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可傳送無線電信號至測試下的設備之一個或多個項目,其係使用連接個別天線埠2與5至測試下的設備之纜線連接。在此例子中,可經由特化的連接器-纜線組合而製造該纜線連接。 在操作中,該計算機7控制該收發器1與4的操作,以模擬使用不同RATs之預先決定系列的基地台,以進行所欲之測試。在該例子中,可在各收發器上,同步模擬多個基地台。該計算機7可選擇性地提供一圖形使用者介面(GUI),以供使用者模擬RATs的組合以及/或藉由該收發器1與4而設定在不同RATs之間切換之計時,以定義所欲之測試程式。 各個收發器1與4使用一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以產生一基帶取樣時鐘信號與一RF時鐘信號,其係用以產生透過該個別的天線埠2與5而輸出之輸出無線電信號。當該收發器1與4也接收無線電信號時,該基帶取樣時鐘信號與RF時鐘信號可用以處理透過個別天線埠2與5而接收之無線電信號。 如同上述之傳送無線電信號,在該例子中,可透過連接至天線埠2與5之個別天線11與12,接收所接收的無線電信號。可理解在其他例子中,可使用纜線連接。 在操作中,可將收發器1與4其中之一設計為主要的收發器。在該例子中,該第一收發器1被設計為主要的收發器,以及當該計算機7指示開始測試程式時,該收發器1與4被指示模擬何者RATs,以及藉由一同步化脈衝而同時開始收發器1與4二者之計時,該同步化脈衝係從該第一主要收發器1經由同步化纜線9而傳送至該第二收發器4。 在此例子中,該第一收發器1被設計為主要收發器,該第一收發器1之該參考計時時鐘信號係透過該參考時鐘信號纜線10,而被提供至該第二收發器4。該第一主要收發器1之參考計時時鐘信號係作為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二者之主要時鐘計時信號。或者,可使用一外部參考時鐘來源,以及此參考時鐘信號可被饋送至收發器1與4二者。 在該例子中,為求清楚,顯示個別的同步化纜線9與參考時鐘信號纜線。然而,可理解這兩條纜線9與10可替換為單一結合纜線或是其他合適的裝置。 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皆使用相同的參考信號作為其個別的參考時鐘信號,以產生其個別的基帶取樣時鐘信號與RF時鐘信號,因而不同收發器之所有這些時鐘信號維持鎖在一起,且在整個測試程式中同步化。在該例子中,此參考信號是由該第一主要收發器1所產生之主要時鐘計時信號。 各個計時模組3與6包括由該個別收發器1與4之該基帶取樣時鐘驅動之一計數器。各個計時模組3與6之該計數器維持計數,係指目前系統計時狀態,用於各個可能的RAT,該個別收發器1與4可基於自測試程式開始後該基帶取樣時鐘之已計算的脈衝數目而模擬。換言之,該計數器維持計數個別收發器1與4可模擬之每一個可能的RAT,若自該測試程式開始後已經使用該RAT,則該計數係指RAT所在之目前系統計時狀態。例如,當該RATs是訊框為基礎的通訊協定時,該計數可指訊框數目、次訊框數目以及若自該測試程式開始後已經使用該RAT,特定RAT已經達到的樣品數目。來自該計數器之計時資訊係用以控制空中介面傳送/接收計時,以及被模擬的RAT之信號協定計時。 一般而言,各個計時模組3與6之計數器維持個別計數對各個不同的RAT。然而,當可被模擬的不同RATs具有相同計時,對於RATs,可使用共同計數。例如, 3G與LTE通訊協定可使用共同計數;可理解仍有其他的例子可知或可確定。 在例子中,該基帶取樣時鐘頻率是有理數的多個晶片速度,則該計時狀態可被實施為條件計數器。 當測試程式需要模擬的RATs被改變時,該計算機7因而指示該收發器1與4其中之一或二者。為了改變RAT,該計算機7指示一收發器停止模擬目前被模擬的RAT,其係被選擇要改變的,以及負載相關組件,使得所選擇的新RAT模擬為收發器之不同的協定階層;例如PDCP、RLC、MAC及/或PHY層,並且將這些層置放於適當的配置中。 模擬新RAT所需要之相關元件可由該計算機7下載至該收發器1與4。在其他例子中,該元件可被儲存於一記憶體(未顯示)中,該記憶體可提供於或連接至該收發器1與4。 當已經負載相關元件時,開始該新的RAT之模擬,以及該收發器之實體(PHY)層與該計時模組通訊,以獲得對應於該新RAT的計數。而後此計時資訊係用以設定新模擬的RAT之所有協定層之狀態,例如計時與/或FPGA(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狀態。 因此,當該收發器1或4開始所選擇的新RAT之模擬時,該收發器1或4使用其計時模組3或6之計數器中對應於新RAT的計數,以設定該新模擬的RAT之計時狀態。 當所模擬的RATs是訊框為基礎的通訊協定時,在不同RATs之間設置以在訊框之間的訊框邊界的時間,進行改變。 當可被收發器模擬的所有不同RATs是在訊框之間的訊框邊界時,在不同的RATs之間配置進行改變。對於可被模擬的所有不同RATs,此同步訊框邊界將是稱為本發明中的共同訊框邊界。當該收發器可模擬2G與3G/LTE時,每60ms將有此一共同訊框邊界,此週期對應於十三個2G訊框與六個3G/LTE訊框。便利地,60ms切換計時脈衝可得自於該主要時鐘計時信號,以及可用以同步化RAT切換或改變的計時。 藉由在共同訊框邊界時間上不同模擬的RATs之間的改變,可確定立即且正確地模擬該不同的RATs。 上述討論是關於在模擬不同RATs之間改變收發器。當收發器開始模擬新的RAT時,例如,當測試程式開始以及/或如果該收發器從模擬一RAT改變為模擬兩個RATs時,使用相同的程序與考量,但不需要停止目前正在模擬的RAT。 請參考第2圖,其描述產生單一基地台胞元模擬之後續程序的例子。該程序可由計算機7上運行的腳本或其他已知裝置而控制。 在第一初始化步驟20中,該計算機7初始化該系統,並且詢問該系統,以決定在該例子中的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中什麼硬體是可獲得的。在此例子中,該計算機7可操作,以決定該可獲得的硬體之性能。在一些例子中,該收發器1與4可對該計算機7辨識其性能。在其他例子中,該收發器1與4可對該計算機7辨識其製造與模式5,以及該計算機7可用此決定其性能;例如,藉由存取一儲存的查閱表或是經由其他合適的裝置。 接著,在計時步驟21中,該計算機7指示該收發器1開始計時以及計數。對於該收發器1可模擬的所有可能RATs,該收發器1在其各別的計時模組3的計時器中維持計時紀錄。 接著,在胞元產生步驟22中,該計算機傳送指令至該第一收發器1,辨識所要模擬的基地台胞元型式之細節。例如,該指令可辨識與PDCP、RLC、MAC與/或PHY層之相關參數一起使用的RAT,其與該收發器1的相關層通訊。而後,該收發器1進行胞元產生,以參數辨識胞元的特性,例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頻率、通道配置等。 接著,在胞元啟動步驟23中,該收發器1啟動該胞元,以及開始模擬一基地台。該收發器1的PHY層中的控制元件詢問該計時模組3,以辨識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的時間,以及獲得訊框數目與欲被使用於胞元模擬中的其他計時資訊。 最後,在胞元開始步驟24中,在該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收發器1使用指示的RAT以及在該計時模組3指示的時間,開始傳送與選擇性地接收無線電信號透過該天線埠2模擬該基地台胞元。 而後所模擬的胞元是現行且活動的,以及該收發器1可與測試下的裝置交互作用,例如行動通訊使用者設備(UE),若其為產生模擬型式胞元的基地台。 當已經使用所模擬的胞元完成測試程式時,該收發器可拆掉該胞元,停止胞元傳輸,以及可選擇性地移除與刪除胞元參數,準備供該胞元被以不同RAT模擬之新基地台胞元置換。 在單一收發器中產生兩個基地台胞元模擬的後續程序是類似的,其說明請參考第2圖。該程序可由該計算機7上運行的腳本或其他合適的裝置而控制。 在該第一初始化步驟20中,該計算機7初始化該系統以及詢問該系統,以決定在第1圖之該例子中的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中什麼硬體是可獲得的。該計算機7決定上述例子中可獲得的硬體之性能。 接著,假設該收發器1可同時模擬兩個基地台,在計時步驟21中,該計算機7指示該收發器1與4開始計時與計數,如同上述例子。 接著,在胞元產生步驟22中,該計算機傳送指令至該第一收發器1,辨識欲模擬之基地台胞元型式的細節。例如,該指令可辨識RAT,其係要用於各個胞元以及與各個胞元的PDCP、RLC、MAC及/或 PHY層的相關參數,其係與該收發器1的相關層通訊。而後,該收發器1以辨識各胞元特性的參數,進行兩個胞元的胞元產生,該特性例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頻率與頻道配置等。 接著,在胞元啟動步驟23中,該收發器啟動該胞元,並且開始模擬該兩個基地台。對於每個模擬的基地台胞元,該收發器1的PHY層中個別控制元件詢問該計時模組3,以辨識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的時間,以及獲得訊框數目與用於個別胞元模擬中的其他計時資訊。 最後,在胞元開始步驟24中,在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收發器1開始傳輸信號,其透過天線埠2模擬該兩個基地台胞元,在計時模組3對RAT指示的時間,對於各個模擬的基地台胞元使用個別指示的RAT。 而後所模擬的胞元是現行且活動的,以及該收發器可與測試下的裝置交互作用,例如行動通訊使用者設備(UE),若其為產生模擬型式胞元的兩個基地台。 可使用相同的程序,在多收發器系統的不同收發器中,產生基地台胞元模擬。 參考第3圖,描述使用多收發器而產生基地台胞元模擬的後續程序的例子。該程序可由計算機7上運行的腳本而控制。 在第一初始化步驟30中,該計算機7初始化該系統以及詢問該系統,以決定在第1圖之該例子中的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中什麼硬體是可獲得的。如前述的例子,該計算機7可決定該可獲得的硬體之性能。 接著,在同步化步驟31中,該計算機7指定該第一收發器1作為主要收發器,並且指示該收發器1與4開始計時與計數。該第一收發器1透過同步化纜線9,傳送一同步化脈衝至該第二收發器4,以開始第二收發器4的計時。該第一收發器1透過纜線10傳送參考計時時鐘信號至第二收發器4,該第一收發器1的此參考計時時鐘信號係作為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二者的主要時鐘計時信號。 或者,可使用一外部參考時鐘來源,以及此參考時鐘信號可被饋送至收發器1與4。 對於該收發器1與4可模擬的所有可能的RATs,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各自較佳在其各別計時模組3與6的計數器中維持計時記錄。 接著,在胞元產生步驟32中,該計算機傳送指令至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辨識欲模擬之基地台胞元型式的細節。例如,該指令可對各個收發器1與4辨識RAT或多個RAT,其是與PDCP、RLC、MAC及/或 PHY層的相關參數一起使用,其係與該收發器1與4的相關層通訊。而後,該收發器1與4以辨識胞元特性的參數,進行胞元產生,該特性例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頻率與頻道配置等。 接著,在胞元啟動步驟33中,該收發器1與4啟動該基地台胞元,並且開始模擬該基地台。該收發器1與4各自的PHY層中各基地台胞元的控制元件詢問個別收發器1與4的計時模組3與6,以辨識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的時間,以及獲得訊框數目與用於胞元模擬中的其他計時資訊。 最後,在胞元開始步驟34中,在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收發器1與4開始傳輸無線電信號,使用被指示的RAT以及在個別計時模組3與6指示的計時,透過天線埠2與5模擬該基地台胞元。 而後所模擬的胞元是現行且活動的,以及該收發器1與4可與測試下的裝置交互作用,例如行動通訊使用者設備(UE),若其為產生模擬型式胞元的基地台。 當在測試程式中在模擬不同RAT之間改變收發器時,亦可使用上述參考第2圖與第3圖的程序。在測試程式中,該收發器或多個收發器已經操作模擬RAT或多個RAT,以及如果有多個收發器,則其計時是被同步化的,並且該收發器的計時模組已經維持可能不同RAT之計數狀態的計數,因此不需要進行初始化步驟20、30、計時步驟21或是同步化步驟31。 對於單一收發器1,在胞元產生步驟22中,該計算機傳送指令至該第一收發器1,辨識欲模擬之基地台胞元型式的細節。例如,該指令可對收發器1辨識RAT或多個RAT,其較佳要與PDCP、RLC、MAC及/或 PHY層的相關參數一起使用,其係與該收發器的相關層通訊。而後,該第一收發器1以辨識各胞元特性的參數,進行胞元產生,該特性例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頻率與頻道配置等。 接著,在胞元啟動步驟23中,該第一收發器1啟動新的基地台胞元,以及開始模擬該新的基地台或多個基地台。該第一收發器1的PHY層中各基地台胞元的控制元件詢問第一收發器1的計時模組3,以辨識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的時間,下一個60ms切換計時脈衝,以及獲得訊框數目與用於個別新胞元模擬中的其他計時資訊。 最後,在胞元開始步驟24中,在所辨識的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第一收發器1使用被指示的RAT以及在計時模組3指示的時間,停止傳輸模擬基地台胞元或目前被模擬胞元或多個胞元的無線電信號,以及開始透過該天線埠2而傳輸模擬新基地台胞元的無線電信號。 而後所模擬的胞元或多個胞元是現行且活動的,以及該收發器1可與測試下的裝置交互作用,例如行動通訊使用者設備(UE),若其為產生模擬型式胞元的基地台。 對於多收發器而言,程序是類似的,在胞元產生步驟32中,該計算機傳送指令至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辨識所要模擬之基地台胞元型式的細節。例如,該指令可對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辨識RAT或多個RAT,其較佳要與PDCP、RLC、MAC及/或 PHY層的相關參數一起使用,其係與該收發器的相關層通訊。而後,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以辨識胞元特性的參數,進行胞元產生,該特性例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頻率與頻道配置等。 接著,在胞元啟動步驟33中,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啟動新基地台胞元,以及開始模擬新基地台或多個基地台。各收發器的PHY層中各基地台的控制元件詢問個別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的計時模組3與6,以辨識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的時間,下一個60ms切換計時脈衝,以及獲得訊框數目與用於個別新胞元模擬中的其他計時資訊。最後,在一胞元開始步驟34中,在所辨識的下一個共同訊框邊界時間,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使用被指示的RAT以及在計時模組3與6指示的時間,停止傳輸模擬基地台胞元或多個胞元或目前被模擬胞元的無線電信號,以及開始透過其各自天線埠2與5而傳輸模擬新基地台胞元的無線電信號。 而後所模擬的胞元是現行且活動的,以及該第一與第二收發器1與4可與測試下的裝置交互作用,例如行動通訊使用者設備(UE),若其為產生模擬型式胞元的基地台。 在該例子中,該系統包括兩個收發器。在其他例子中,該系統可包括僅一個或三個或更多收發器。 在該例子中,各收發器可模擬上達兩個基地台。在其他例子中,各收發器可模擬僅一個、三個或更多基地台。 在該例子中,該收發器可用以模擬基地台。在其他例子中,該收發器可用以模擬其他裝置。在該例子中,模擬RAT的開始或是模擬不同RAT之間的改變是被描述為發生在共同訊框邊界時間。在大部分的RAT中,訊框邊界時間定義為連續訊框之間邊界的時間標記,並且通常不具有任何定義的期間。在此例子中,發生在共同訊框邊界時間之模擬的開始或改變應該被理解為時間上夠靠近該共同訊框邊界時間所進行的開始或改變,其被有效地視為或當作藉由測試下的裝置而實質與該共同訊框邊界時間同步,並且不需要絕對同時發生。可理解實際上,通常不可能安排事件的絕對同步發生。 上述裝置可至少部分實施在軟體中。熟知此技藝的人士會理解可使用通用計算機設備或使用定製設備而實施上述裝置。 該系統的不同組件可由在計算機上執行的軟體模組提供。 此計算機的硬體元件、操作系統以及編程語言本質上為習知技藝,並且假設熟知此技藝的人士對其熟悉。當然,可用分布方式將伺服器功能實施在許多類似的平台上,以分布處理負載。 此處,所描述的方法與裝置可被執行在一計算機裝置上,例如伺服器。技術的程式方面可被視為「產品」或「製品」,其典型為可執行碼與/或相關數據的型式,其可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中進行或是體現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中。「儲存」型式媒體包含任何或所有的計算機之記憶體、處理器或類似物,或其相關模組,例如各種半導體記憶體、磁帶驅動器、磁碟驅動器與類似物,其可在任何時間提供軟體編程的儲存。所有或部分的該軟體有時可透過網際網路或各種其他電信通訊網路而通訊。例如,此通訊可從一計算機或處理器將軟體負載至另一計算機或處理器中。因此,可承受軟體元件的其他媒體型式包含光、電與電磁波,例如區域裝置之間使用的實體介面,透過有線與光學陸線(landline)網路與各種空中鏈結。可攜載此波、此有線或無線鏈結、光學鏈結或類似物的該實體元件亦可被認為是承受該軟體的媒體。如此處該,除非受限於有形非短暫「儲存」媒體,例如計算機或機器「可讀取的媒體」之詞是指參與提供指令至處理器執行的任何媒體。 因此,機器可讀取的媒體可為許多形式,包含但不限於實體的儲存載體、載體波媒體或是實體交易媒體。非揮發性儲存媒體包含例如光碟或磁碟,例如計算機中任何的儲存裝置或類似物,例如可用於實施編碼器、解碼器等,如圖所示。揮發性儲存媒體包含動態記憶體,例如計算機平台的主要記憶體。實體傳輸媒體包含共軸纜線;銅線與光纖,包含在計算機系統內具有匯流排的線。載體-波傳輸媒體可為電或電磁信號形式,或是聲波或光波,例如在射頻(RF)與紅外線(IR)資料通訊過程中產生的聲波或光波。因此,計算機可讀取的媒體之一般形式包含例如軟碟、可撓性磁碟、硬碟、磁帶、任何其他磁性媒體、CD-ROM、DVD或DVD-ROM、任何其他的光媒體、打孔卡、紙帶、具有孔洞圖案的任何其他實體儲存媒體、RAM、PROM與EPROM、FLASH-EPROM、任何其他記憶體晶片或卡匣、傳輸資料或指令的載體波、傳輸此載體波的纜線或鏈結,或是計算機可讀取程式碼與/或資料的任何其他媒體。許多這些計算機可讀取的媒體形式可攜載一或多指令的一或多個順序至處理器進行執行。 熟知此技藝的人是會理解雖然上述被認為是最佳模式,但是適當時,本發明不應被限制於本案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特定裝置配置或方法步驟。應理解可進行各種修飾,並且此處所揭露之標的可實施於各種形式與例子中,以及教示內容可用於許多應用中,其中僅有部分描述於本申請案中。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主張在本案教示內容範圍內之任何與全部的應用、修飾與變化。熟知此技藝的人是會理解本發明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以及實施例可具有大範圍的修飾而不脫離如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本發明的概念。 雖然具體的示例實施例已描述本發明,但應理解對熟知此技藝的人士而言,本案所揭露的特徵之各種修飾、變化與/或組合並不脫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的精神與範圍。

Claims (12)

  1. 一種適用於模擬裝置的收發器,使用複數個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一或多個,所述收發器包含:一計時模組,其適用以維持目前計時狀態的一記錄,若無線電存取協定係被使用,所述目前計時狀態的所述記錄將應用至所述收發器適於使用之各個所述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其中當所述收發器將用於模擬一裝置的一無線電存取協定從用以模擬一第一裝置之一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改變至用以模擬一第二裝置之一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時,所述收發器係適用以:使用將應用於所述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所述目前計時狀態的所述記錄,以設定所述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計時;以及使用基於複數個不同訊框的通訊無線電存取協定之一或多個來模擬裝置,且將應用於各個所述不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所述目前計時狀態的所述記錄包含訊框數目、次訊框數目、及所述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樣品數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收發器係適用以使用將應用於所述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之所述目前計時狀態的所述記錄,以控制從模擬使用所述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所述第一裝置轉換至模擬使用所述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所述第二裝置之時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在對應於各個所述第一與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 之一訊框邊界時間的一共同訊框邊界時間,所述收發器係適用以從模擬使用所述第一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所述第一裝置轉換至模擬使用所述第二無線電存取協定的所述第二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共同訊框邊界時間係對應於所述收發器適於使用的每一個無線電存取協定之一訊框邊界時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收發器適於使用的所述無線電存取協定包括一2G協定與一3G協定及/或一LTE協定,以及每60ms發生的所述共同訊框邊界時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收發器包括一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以及所述計時模組包括一計數器,適用以維持所述目前計時狀態的記錄,其係藉由計數所述參考時鐘計時信號的週期而應用於各個所述不同的無線電存取協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收發器適於同時模擬二或多個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收發器,其中所述收發器適於同時使用不同的無線電存取協定,以模擬二或多個不同裝置。
  9. 一種包括二或多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收發器的收發器系統。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收發器 系統,其中所述收發器其中之一係適用以提供一主要參考時鐘計時信號至各個所述收發器,以及所有的所述收發器係適用以使用所述主要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作為一時鐘計時信號,以至於所述不同收發器的所述計時被同步化。
  1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收發器系統,其中所有的所述收發器係適用以使用來自一外部來源的一共同參考時鐘計時信號作為一時鐘計時信號,以至於所述不同收發器的所述計時被同步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收發器系統,更包括一控制器,適用以指示所述收發器模擬什麼裝置,使用哪一無線電存取協定以及在哪一時間。
TW102146118A 2013-01-10 2013-12-13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TWI638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300419.7 2013-01-10
GB1300419.7A GB2509724B (en) 2013-01-10 2013-01-10 A system for radio transceiver tim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102A TW201433102A (zh) 2014-08-16
TWI638534B true TWI638534B (zh) 2018-10-11

Family

ID=4775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6118A TWI638534B (zh) 2013-01-10 2013-12-13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60667B2 (zh)
KR (1) KR102153765B1 (zh)
CN (1) CN104919870B (zh)
DE (1) DE112013006390B4 (zh)
GB (1) GB2509724B (zh)
TW (1) TWI638534B (zh)
WO (1) WO20141086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874B (zh) * 2019-09-16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3461A1 (en) * 2006-02-01 2007-08-09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time relat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different time bases
US20080159239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signals having different protocols
US20110207490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Radio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12063491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2388A1 (en) * 2000-12-11 2002-06-13 Korneluk Jose E. Wireless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with timed affiliation
ATE388589T1 (de) * 2003-04-11 2008-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zur synchronisierung in einem mobilen funkendgerät
US8391252B2 (en) * 2008-10-31 2013-03-0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support multiple radio-access technologies
US8688160B2 (en) * 2011-05-02 2014-04-01 Apple Inc. Single-radio device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I20115297A0 (fi) * 2011-03-29 2011-03-29 Nethawk Oyj Tilaajapäätelaitteen ohjaukseen ottamin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3461A1 (en) * 2006-02-01 2007-08-09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time relat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different time bases
US20080159239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signals having different protocols
US20110207490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Radio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12063491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09724A (en) 2014-07-16
GB201300419D0 (en) 2013-02-27
WO2014108666A1 (en) 2014-07-17
US20150341947A1 (en) 2015-11-26
CN104919870A (zh) 2015-09-16
TW201433102A (zh) 2014-08-16
US9560667B2 (en) 2017-01-31
DE112013006390T5 (de) 2015-09-24
KR102153765B1 (ko) 2020-09-08
CN104919870B (zh) 2018-11-09
GB2509724B (en) 2018-08-01
KR20150135199A (ko) 2015-12-02
DE112013006390B4 (de)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9749B1 (en) Open RF test pack
KR102108613B1 (ko) 무선 디바이스를 테스트하기 위한 자연적 무선 환경의 가상화
KR102064634B1 (ko)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12429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sting cell phon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112774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simulations at a base station router
US20150365837A1 (en) System for testing base station
WO2017113848A1 (zh) 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平台、模拟测试设备
EP2589236B1 (en) Switching matrix and test platform
JP6505790B2 (ja) 移動端末試験装置および移動端末試験方法
TWI638534B (zh) 無線電收發器定時系統
Alcaraz-Calero et al. Leading innovations towards 5G: Europe's perspective in 5G infrastructur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5G-PPP)
WO2021052075A1 (zh) 干扰模拟和干扰测试的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42159B (zh) 一种lte基站中l2的测试系统
US20160261354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and a test device therefor
Papa et al. Sdrbench: A software-define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benchmark
US1037558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st device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US20140082439A1 (en) Test de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est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arojevic et al. LTE spectrum sharing research testbed: integrated hardware, software, network and data
CN117296266A (zh) 用于设备测试的具有用户数据回送的设备上网络模拟
JP2012195846A (ja) フェージングシミュレータ、移動体通信端末試験システム、及びフェージング処理方法
EP3402241B1 (en) System simulator and simulation method
JP6117843B2 (ja) フェージングシミュレータ及びフェージング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Sebastian et al. Advances in the automated test and measurement infrastructure of narrowband wireless wan
TCD et al. D4. 1: First operational SDR platforms with end-to-end capabilities
WO2024107234A1 (en) Testing in 5g sa communication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