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773B -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 Google Patents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773B
TWI637773B TW106132656A TW106132656A TWI637773B TW I637773 B TWI637773 B TW I637773B TW 106132656 A TW106132656 A TW 106132656A TW 106132656 A TW106132656 A TW 106132656A TW I637773 B TWI637773 B TW I6377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liquid
film
tablet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670A (zh
Inventor
黃宗濤
Original Assignee
黃宗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黃宗濤 filed Critical 黃宗濤
Priority to TW106132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777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7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4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670A/zh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及其結構,該自動充氣式氣球係由二片體、一藥錠、一液態藥包及一定量之崩解液組合而成;其中,該等片體之內側周緣能被熱封合成為一體,以能形成一氣密之容納空間;該藥錠與液態藥包係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該崩解液係在該藥錠被置入該容納空間後,被精準地滴注至該藥錠上,以在該容納空間被氣密地封合後,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並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氣密地容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而形成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

Description

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及其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尤指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及其新穎之製程機構,該自動充氣式氣球係由二片體、一藥錠、一液態藥包及一定量之崩解液組合而成;其中,該藥錠(如:由食用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微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製作成之錠狀物)係被放置在該二片體間所形成之一容納空間中;該液態藥包(如:食用級之檸檬酸液)亦係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該崩解液(如:水)係在該藥錠被置入該容納空間後,被精準地滴注至該藥錠上,以在該容納空間被氣密地封合後,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並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氣密地容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而形成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如此,由於該藥錠係以錠狀的形態,被填裝至該容納空間內,不僅便於填裝作業的進行,更令該藥錠中藥粉與液態藥包內藥液間的重量百分比,能輕易地被控制在最佳重量百分比之狀態,從而使得該液態藥包被隔著該等片體被使用者以手指捏破後,其內滲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快速且均勻地混合,而能充分地發生化學作用,產生足以使每一個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具有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
傳統上,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一般之充氣式氣球N10均係由一可充氣之袋體所構成,該袋體包括一第一薄膜N11、一第二薄膜N12及一氣嘴N20,其中該等薄膜N11、N12分別係由一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膜N111、N121及披覆在該PE膜N111、N121外側表面的尼龍(Nylon)膜N113、N123所組成。查,氣球製造廠商為了使該尼龍膜N113、N123表面上所印製的圖案、花紋或色彩能為更清晰亮麗,一般均會在該尼龍膜N113、N123之外側表面上以電鍍方式,披覆一鋁膜層N112、N122;該氣嘴N20則係設在該第一薄膜N11及第二薄膜N12的PE膜N111、N121的內側表面間,其一端係向該PE膜N111、N121的中央位置延伸,其另一端則係延伸至該PE膜N111、N121之外。如此,當使用熱壓封合法,將該第一薄膜N11及第二薄膜N12上對應的內側周緣熱壓封合在一起時,該二PE膜N111、N121上對應的內側周緣將熱融封合成一體,形成一圈熱封合區域N101,且該二PE膜N111、N121的內側周緣將與該氣嘴N20的外側表面熱融合成一體,形成氣密之狀態。由於,在前述傳統之充氣式氣球N10結構中,該氣嘴N20內對應於該熱封合區域N101的位置係塗佈有一油墨層N201,故,當該第一薄膜N11及第二薄膜N12的對應內側周緣被熱封合在一起時,該氣嘴N20內對應於該油墨層N201的位置,並不會被熱封合在一起,而仍保留有一空氣通道N202,容許外界的空氣能經由該空氣通道N202被灌入該氣球N10內,或將該氣球N10內的空氣經由該空氣通道N202向外界排出。
因此,當使用者欲對該充氣式氣球N10進行充氣時,一般均會將一充氣管(圖中未示)之一端先插入該空氣通道N202,並深入至該氣球N10內,再於該充氣管之另一端,以口吹氣,或以一氣體充填機對該氣球 N10灌氣,俟該氣球N10順利膨脹至預定的立體形狀後,使用者即可將該充氣管自該空氣通道N202內拔出,此時,由於該氣球N10之內外壓差作用,該氣嘴N20將被緊密地壓合,進而使得該氣嘴N20內側表面塗佈之油墨層N201,能緊密地貼合在一起,令該空氣通道N202自動變成氣密狀態,以防止氣體外洩。如此,使用者即可將外露在該氣球N10外一段長度之該氣嘴N20之另端,固定在一支撐桿或支撐座上,供陳列展示。
由於,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前述傳統氣球N10表面(即該第一薄膜N11及第二薄膜N12的外側表面)均係由尼龍膜N113、N123製成,故受限於尼龍膜N113、N123的材料特性,僅可由製造商以印刷技術將所需的圖文N18預先印製在該第一薄膜N11及第二薄膜N12的外側表面上,因此,當消費者在選購該種充氣式的氣球時,即能根據製造商印製的2-D平面式的圖文N18,挑選較符合自己喜好或使用場所的氣球,而別無其它選擇,故大幅縮限了該種傳統氣球的應用領域及範圍。
有鑑於此,為令消費者可使用一印表機,將自行設計的圖文及色彩,印製在氣球表面上,在2000年11月8日,日商Transworld Information Inc.公司在美國申請了一申請案號為09/708,973的發明專利申請案,該申請案經審查獲准編為US6,613,417 B1發明專利權;嗣,在2004年2月19日,Charles Phillips在美國申請了一申請案號為10/782,441的發明專利申請案,其公開編號(Publication No.)為US2004/0166260 A1;查,該等前案所發明的可充氣袋體,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在細節上雖略有不同,但二者的主要結構均包括第一薄膜N30、第二薄膜N31及一薄層體N32,其中該第一薄膜N30的外側披覆有一色料附著層N301,該色料附著層N301係用以吸附色料,該 第一薄膜N30的內側係可分離地貼附至該第二薄膜N31的一側,且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間在對應位置處設有一氣嘴N33,該第二薄膜N31的另一側係可分離地貼附至該薄層體N32的一側,該薄層體N32係由紙張或其它不具延展性材料製成的薄層體,其硬挺度較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為強,以支撐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使該可充氣袋體變得更為平整,且更適合被置放入一印表機(圖中未示)中,藉由該印表機在該色料附著層N301上印製使用者所需的圖文及色彩。
該等前案在製作該可充氣袋體的過程中,復參閱第3及4圖所示,係藉一預定形狀的熱封合模具(圖中未示),將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上對應於該預定形狀N302(如第3圖所示的心型)的位置,熱封合在一起,此時,該氣嘴N33的外緣將分別與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內側熱封合在一起;嗣,再藉一裁切模具(圖中未示),在該第一薄膜N30及第二薄膜N31上對應於該預定形狀N302的熱封合區域的外緣切割出斷裂線N303,即形成該可充氣袋體的成品。如此,當使用者將該可充氣袋體置入印表機,透過該印表機將自製之圖文及色彩,印製在該可充氣袋體的該色料附著層N301表面後,使用者以手撕斷該斷裂線N303,即可將一表面印製有圖文的氣球N40自該薄層體N32上取下,嗣,再由該氣嘴N33灌入空氣,即可形成一單面印製有圖文的氣球。
查,該等前案雖可令消費者將自製的圖文及色彩,使用印表機,印製在氣球表面上,但二者均僅允許消費者將自製的2-D平面式之圖文及色彩,印製在氣球的單一表面上,而無法印製在氣球的兩側表面。有鑑於此,又有另一發明人在2007年3月13日,向美國申請了一申請案號為 11/717,116的發明專利申請案,並於2009年3月24日獲准編為US 7,507,455 B2發明專利權,期使消費者能透過印表機,選擇在該專利所製成之一可充氣袋體的雙面或單面上,順利且均勻地印製出色彩炫麗2-D平面式之圖文設計。
惟,發明人在實際使用前述專利所製成之該等可充氣袋體時,卻發現該等可充氣袋體因均設有氣嘴,故,在該等可充氣袋體時被灌入空氣後,極易因氣嘴之縫隙而漏氣,使其表面產生皺紋而無法平整,導致其上印製2-D平面式之圖文極易發生變形失真的問題。
因此,如何製作出一自動充氣式氣球,使得消費者僅需以手指藉捏破該氣球內之一液態藥包,即能使該液態藥包內流出之藥液與該氣球內之藥粉均勻混合,充分地發生化學作用,以產生氣體,且能確保所產生之氣體足以使每一個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一表具有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即成為本發明在此欲探討之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該自動充氣式氣球係由二片體、一藥錠、一液態藥包及一定量之崩解液組合而成;其中,各該片體係由塑化材料(如:聚乙烯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尼龍薄膜或其組合)製成,且其外側表面上分別印製有一正面圖像及一背面圖像,該等片體之內側表面上對應於該正面圖像及該背面圖像周緣之部位能被熱封合成為一體,以在該等片體之間形成一氣密之容納空間;該藥錠(如:由食用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微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製作成之錠狀物)係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該 液態藥包(如:食用級之檸檬酸液)亦係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該崩解液(如:水)係在該藥錠被置入該容納空間後,被精準地滴注至該藥錠上,以在該容納空間被氣密地封合後,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並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氣密地容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而形成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如此,由於該藥錠係以錠狀的形態,被填裝至該容納空間內,不僅便於填裝作業的進行,更令該藥錠中藥粉與液態藥包內之藥液間的重量百分比,能輕易地被控制在最佳重量百分比之狀態,從而使得該液態藥包被隔著該等片體被使用者以手指捏破後,其內滲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快速且均勻地混合,而能充分地發生化學作用,產生足以使每一個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表面具有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包括一氣球片體供料機構、一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一崩解液滴注機構、一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一氣球裁切機構及一廢料回收機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供料機構上設有一捲繞成捲的氣球片體,該氣球片體上沿其縱向呈等間距地依序印製有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且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係沿橫向對稱地並排在該氣球片體上;該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能在接收到該供料機構送來之該氣球片體後,利用其上之一分配刀具,將該氣球片體精準地切開成為一氣球正面片體及一氣球背面片體,且令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被翻轉成為彼此上下對應間隔且其上每一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均上下彼此對應;如此,即能在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案的部位 間,填裝一液態藥包及一藥錠;該崩解液滴注機構係利用一滴管及其前端所設之一噴嘴,將崩解液精準地傳送及滴注至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像案的部位間之該藥錠上;該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係透過熱壓封合之模具,令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與該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周緣相對應之內側邊緣,相互氣密地結合成一體,以在該等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面圖像及每一背面圖像的部位間形成一氣密之容納空間;如此,由於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故該藥錠之微細粉末能即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容置在該氣密之容納空間中;該氣球裁切機構,係利用裁切刀模,依序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該氣密容納空間之部位及其周緣之封邊一同裁切下來,以形成每一個自動充氣式之氣球,且令各該氣球能直接掉落至其下方之一成品收集槽中,或令各該氣球透過一輸送帶,被輸送且掉入至其下方之該成品收集槽中;該廢料回收機構,係用以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被裁切後剩餘之廢料予以回收成為一成捲之廢料。
如此,由於該藥錠係以錠狀的形態被填裝入該氣密之容納空間中,不僅便於填裝作業的進行,更令該藥錠中藥粉與液態藥包內藥液間之重量百分比,能輕易地被控制在最佳且最理想之重量百分比狀態,從而確保每一氣球內之該液態藥包被被使用者隔著該等片體以手指捏破後,其內流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均勻地混合,而充分發生化學作用,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表面具有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之目的、形狀、構造裝置特徵 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N10、N40‧‧‧氣球
N101‧‧‧熱封合區域
N11、N30‧‧‧第一薄膜
N111、N121‧‧‧PE膜
N112、N122‧‧‧鋁膜層
N113、N123‧‧‧尼龍膜
N12、N31‧‧‧第二薄膜
N18‧‧‧圖文
N32‧‧‧薄層體
N20、N33‧‧‧氣嘴
N201‧‧‧油墨層
N202‧‧‧空氣通道
N301‧‧‧色料附著層
N302‧‧‧預定形狀
N303‧‧‧斷裂線
〔本發明〕
10‧‧‧氣球片體供料機構
11‧‧‧氣球片體
111‧‧‧氣球正面片體
112‧‧‧氣球背面片體
113‧‧‧剩餘之廢料
20‧‧‧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
21‧‧‧分配刀具
30‧‧‧崩解液滴注機構
31‧‧‧崩解液
32‧‧‧滴管
33‧‧‧噴嘴
40‧‧‧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
60‧‧‧氣球裁切機構
61、62‧‧‧裁切刀模
63‧‧‧成品收集槽
64‧‧‧輸送帶
70‧‧‧廢料回收機構
71‧‧‧廢料
PF‧‧‧氣球正面圖像
PR‧‧‧氣球背面圖像
52‧‧‧藥錠
53‧‧‧液態藥包
90‧‧‧氣球
91‧‧‧容納空間
第1圖係傳統充氣式氣球結構之外觀示意圖;第2圖係傳統充氣式氣球結構之剖面示意圖;第3圖係傳統可充氣袋體之製程示意圖;第4圖係傳統可充氣袋體之剖面示意圖;第5圖係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之組立示意圖;及第6圖係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氣球片體及其上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之示意圖。
查,誠如前述,傳統之自動充氣式氣球,在消費者以手指藉捏破該氣球內之一液態藥包,使該液態藥包內流出之藥液(如:檸檬酸液)與該氣球內填裝之藥粉(如:小蘇打粉末)混合後,二者即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而使該充氣式氣球能自動且逐漸地膨脹起來,但是,由於在該等自動充氣式氣球之製作過程中,其內之藥粉(如:小蘇打粉末)均係以粉末狀態,透過作業人員,以人工的方式予以填裝,故,經常會因人為因素(如:疲倦、疏忽)、環境因素(如:氣候潮濕、未妥善儲藏)或材料因素(如:粉末顆粒大小不均勻、潮濕結塊或其中富含雜質)等,導致被作業人員填裝入各該自動充氣式氣球內之藥粉(如:小蘇打粉末)的重量百分比經常無法與各該自動充氣式氣球內之該液態藥包內流出之藥液(如:檸檬酸液)的重量百分 比相匹配,從而造成二者發生化學反應後所產生之氣體量明顯不足,進而使得所生產出之每一批的該等自動充氣式氣球中有許多無法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表面緊繃的立體球形飾物,而成為表面坍塌不成形的瑕疵品。
有鑑於此,發明人乃思及,將各該自動充氣式氣球內欲填裝之藥粉(如:小蘇打粉末),利用製藥工廠製作藥錠之相同過程,製作成一藥錠,以使每一藥錠中藥粉的重量百分比,不僅能輕易地被控制在與液態藥包內藥液相匹配之最佳且最理想的重量百分比狀態,且在彼此混合發生化學反應後,均能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一表面緊繃的立體球形飾物,而能完全避免前述人為、環境或材料等因素對填裝藥物作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發明人為了確保每一氣球內之該液態藥包被使用者以手指捏破後,其所流出之藥液(如:檸檬酸液)能更快速且充分地與該藥錠中之藥粉混合及發生化學作用,以產生足夠之空氣量,使得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表面緊繃且具有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發明人更思及在製作前述藥錠之過程中,利用一種藥用等級之微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簡稱MCC),使藥物之微細粉末(如:小蘇打粉末)能聚合成為該藥錠,以便於作業人員將各該藥錠逐一填裝入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內,且使該藥錠在被填裝入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內後能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為微細之藥物粉末,而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氣密地容置在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之容納空間內,此即為發明人發想及研發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結構及製程機構的緣由及理念所在。
按,微晶纖維素(MCC)係由天然纖維素製備而成,是一種純凈的纖維素解聚產物,且一種是無臭無味能自由流動的的結晶粉末(非 纖維狀的微粒子)。其用途極為廣泛,在醫藥工業上,大多被用作藥物之賦形劑和藥片之崩解劑;在食品工業上,可作為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膳食纖維素,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添加劑;在塗料工業上,則是利用它的觸變性和增稠性,而作為水基塗料的增稠劑和乳化劑;在化妝品上,它集合了填料、增稠和乳化等作用於一身,對油性物質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在濕法製造人造皮革之生產中,係作為增粘和填料使用,使人造革變得表面更為平滑且厚度變得更為均勻。查,超細食用纖維素即微晶纖維素,是天然纖維素在酸性介質中水解使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的範圍成為尺寸約10μm左右的顆粒狀粉末產品,主要係被用在醫藥工業上作為藥物之賦型劑,其具有遠較澱粉或澱粉衍生物優越的下列特性:
(1)易於崩解,令藥物進入胃後很容易崩解而為人體所吸收;
(2)不易發霉,這是因為纖維素是β型葡萄糖之構型而澱粉則是屬於α型葡萄糖之構型,一般的霉菌只會攻擊澱粉,卻不會攻擊纖維素。
(3)纖維素不為人體所吸收,亦不容易與所承載的藥物發生反應,因此更為安全。其唯一的缺點是價格偏高。
(4)纖維素雖係由葡萄糖構成,但因人體不能消化β型之葡萄糖,且微晶纖維素在人體內只會隨食物一起移動而不會為人體所吸收,它可以幫助消化達到減少或預防消化系統疾病的目的,其所產生之熱量卻為零。
據上所述,該超細食用纖維素即成為實現本發明所使用之一理想素材,並據以分別建構出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及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
請參閱第5圖所示,本發明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係用以製作一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該新穎之製程機構包括一氣球片體供料機構10、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20、崩解液滴注機構30、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40、氣球裁切機構60、廢料回收機構70等;其中,復請參閱第5圖所示,該氣球片體供料機構10上設有捲繞成捲的氣球片體11,請參閱第6圖所示,該氣球片體11上沿其縱向(即,圖面所示之Y軸方向)呈等間距地依序印製有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PF及背面圖像PR;且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PF及背面圖像PR係沿橫向(即,圖面所示之X軸方向)對稱地並排在該氣球片體11上;該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20係能在接收到該供料機構10送來之該氣球片體11後,利用其上之一分配刀具21,將該氣球片體11沿其縱向中心線(即,圖面所示之虛線)精準地切開成為一氣球正面片體111及一氣球背面片體112,且令該氣球正面片體111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2被翻轉成為彼此上下對應間隔且其上每一正背面圖像PF、PR均上下彼此對應支狀態;如此,即能在該氣球正面片體111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2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案PF、PR的部位間,填裝一藥錠52及一液態藥包53;該崩解液滴注機構30,係利用滴管32及其前端的噴嘴33,將崩解液31精準地滴注至該氣球正面片體111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2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像PF、PR的部位間之該藥錠52上;該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40,係透過熱壓封合,令該氣球正面片體111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2上與該正背面圖像PF、PR周緣相對應之內側邊緣,氣密地結合成一體,以在該等片體111、112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案PF、PR的部位間形成一氣密之容納空間91;如此,由於該崩解液31能令該藥錠52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故該藥錠52之微細粉末能 即與該液態藥包53一同被容置在該氣密之容納空間91中;該氣球裁切機構60,係利用裁切刀模61、62,依序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1、112上對應於該氣密容納空間之部位及其周緣之封邊一同裁切下來,以形成每一個自動充氣式之氣球90,且令各該氣球90能直接掉入至其下方之一成品收集槽63中,或令各該氣球90能透過一輸送帶64,而掉入至其下方之該成品收集槽63中;該廢料回收機構70,係用以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1、112上被裁切後剩餘之廢料113予以回收成為成捲之廢料71。
如此,由於該藥錠52係以錠狀的形態被填裝至該氣密之容納空間91中,不僅便於填裝作業的進行,更令該藥錠52中藥粉與液態藥包53內藥液間之重量百分比,能輕易地被控制在最佳重量百分比之狀態,從而使得該液態藥包53被隔著該氣球90之正背面片體111、112被使用者以指捏破後,其內滲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均勻地混合,而充分發生化學作用,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90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表面緊繃且具有正面及背面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
在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中,為有效避免該液態藥包53內之藥液對使用者造成不必要之傷害,該液態藥包53內之藥液係特別選用食品級之檸檬酸液,基於同樣的原因該藥錠52亦係選擇採用由食品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使用微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製作成錠狀,其中,該小蘇打微細粉末與檸檬酸液間之重量百分比係維持在一最佳重量百比範圍內,以令二者均勻混合且充分發生化學作用後,能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表面呈緊繃狀態之氣體量;復請參閱第5圖所示,在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中,該崩解液31係水,且該微晶纖維 素係藥品等級或食品等級之微晶纖維素;此外,在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中,該氣球片體11係由塑化材料製成之薄形片體,其中該氣球片體11之外側表面上塗佈有一透明著色層,如此,即能利用噴墨列印技術在各該氣球正面片體111及氣球背面片體112的著色層上分別形成各該正背面圖像PF、PR;其中該氣球片體11之內側表面上披覆有一熱融性塑料薄膜,以使該等氣球正面片體111及該氣球背面片體112上對應之內側邊緣能透過熱壓封合,而氣密地結合成一體。
在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中,該氣球片體11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係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鋁膜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其中,該鋁膜層係利用鍍膜技術,將鋁材電鍍至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之外側表面對應於該等正背面圖像PF、PR之位置,再藉由該尼龍薄膜保護該鋁膜層之外側表面;如此,不僅能確保該鋁膜層不會剝落,尚能藉該鋁膜層之氣密及不透光效果,使得所製成之各該氣球片體11在該鋁膜層之對應位置具備極佳之氣密及不透光特性。如此,在使用者對該自動充氣式氣球90完成彩繪,且使該自動充氣式氣球90完成自動充氣後,該自動充氣式氣球90即能因不易漏氣,而使其表面能始終被膨脹氣體支撐,而長期維持平整,以在各該氣球片體11之表面上呈現出色彩豐富且逼真之氣球正面圖像PF及該氣球背面圖像PR;但是,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為了降低製作難度及簡化製程,亦能省略掉該鋁膜層,而令該氣球片體11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其中,該著色層係由壓克力-苯乙烯共聚樹脂、陽離子固色劑、二氧化矽及水等原料調製成一 塗料後,再均勻地將該塗料塗佈至該尼龍薄膜之外側表面,經乾燥處理而製成,該著色層之乾燥厚度係維持在10~100微米範圍內;該氣球片體11之其它各層材料的厚度則係維持在10~300微米範圍內。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惟,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發明之保護範疇。

Claims (20)

  1. 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製程機構,包括:一氣球片體供料機構,其上設有捲繞成捲的氣球片體,該氣球片體係由塑化材料製成之薄形片體,該氣球片體之外側表面上塗佈有一透明著色層,該氣球片體上沿其縱向呈等間距地依序印製有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且每一氣球之正面圖像及背面圖像係沿橫向對稱地並排在該氣球片體上;一正背面片體之分配機構,能在接收到該氣球片體供料機構送來之該氣球片體後,利用其上之一分配刀具,將該氣球片體沿縱向中心線精準地切開成為一氣球正面片體及一氣球背面片體,且令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被翻轉成為彼此上下對應間隔且其上每一正背面圖像均上下彼此對應,以能在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案的部位間,填裝一液態藥包及一藥錠;一崩解液滴注機構,係利用滴管及其前端的噴嘴,將崩解液精準地滴注至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像的部位間之該藥錠上;一正背面片體之氣密封合機構,係透過熱壓封合,令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與該正背面圖像周緣相對應之內側邊緣,氣密地結合成一體,以在該等片體上對應於每一正背面圖案的部位間形成氣密之一容納空間,由於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進而使該藥錠之微細粉末能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容置在該容納空間中;一氣球裁切機構,係利用裁切刀模,依序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於該容納空間之部位及其周緣之封邊一同裁切下來,以形成每一個自動充氣式之氣球,且令各該氣球直接掉入至其下方之一成品 收集槽中,或令各該氣球透過一輸送帶,而掉入至其下方之該成品收集槽中;及一廢料回收機構,係用以將該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被裁切後剩餘之廢料予以回收成為成捲之廢料;如此,在該液態藥包被隔著該氣球之正背面片體而被捏破後,其內滲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均勻地混合,而充分發生化學作用,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完全膨脹之氣體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液態藥包內之藥液係食品級之檸檬酸液。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藥錠係由食品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微晶纖維素,製作成錠狀,該小蘇打微細粉末與檸檬酸液間之重量百分比係維持在一最佳重量百比範圍內,以令二者在均勻混合且充分發生化學作用後,能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完全膨脹之氣體量。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崩解液係水,且該微晶纖維素係藥品級或食品級之微晶纖維素。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等該正背面圖像係利用噴墨列印技術在該氣球正背面片體之各該著色層上形成各該正背面圖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內側表面上披覆有一熱融性塑料薄膜,以使該等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之內側邊緣能透過熱壓封合,而氣密地結合成一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係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鋁膜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其中,該鋁膜層係利用鍍膜技術,將鋁 材電鍍至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之外側表面對應於該等正背面圖像之位置,再藉由該尼龍薄膜保護該鋁膜層之外側表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係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
  9.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著色層係由壓克力-苯乙烯共聚樹脂、陽離子固色劑、二氧化矽及水等原料調製成一塗料後,再均勻地將該塗料塗佈至該尼龍薄膜之外側表面,經乾燥處理而製成,該著色層之乾燥厚度係在10~100微米範圍內。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新穎製程機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各層材料的厚度係在10~300微米範圍內。
  11. 一種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包括:二片體,各該片體係由塑化材料製成之一薄形片體,各該片體之外側表面上塗佈有一透明著色層,且其外上分別印製有一正面圖像及一背面圖像,該等片體之內側表面上對應於該正面圖像及該背面圖像周緣之部位能被熱封合成為一體,以在該等片體之間形成氣密之一容納空間;一藥錠,係由食品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一微晶纖維素製作呈一錠狀,且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一液態藥包,其內密封有食用級之檸檬酸液,亦係被放置在該容納空間中;及一定量之崩解液,係在該藥錠被置入該容納空間後,被精準地滴注至該藥錠上,以在該容納空間被氣密地封合後,該崩解液能令該藥錠迅速且均勻地崩解成微細粉末,而與該液態藥包一同被氣密地容置在該容納空間中,而形成該自動充氣式氣球,如此,在該液態藥包被隔著該等片體 而被捏破後,其內滲出的藥液能與已均勻崩解且分散的微細藥粉快速且均勻地混合,而能充分地發生化學作用產生氣體,而使每一個充氣式氣球均能自動且迅速地膨脹成為之一表面緊繃且具有圖像的立體球形飾物。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液態藥包內之藥液係食品級之檸檬酸液。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藥錠係由食品級之小蘇打微細粉末,透過微晶纖維素,製作成錠狀,該小蘇打微細粉末與檸檬酸液間之重量百分比係維持在一最佳重量百分比範圍內,以令二者在均勻混合且充分發生化學作用後,能產生足以使每一自動充氣式氣球完全膨脹之氣體量。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崩解液係水,且該微晶纖維素係藥品級或食品級之微晶纖維素。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等該正背面圖像係利用噴墨列印技術在該氣球正背面片體之各該著色層上形成各該正背面圖像。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內側表面上披覆有一熱融性塑料薄膜,以使該等氣球正面片體及該氣球背面片體上對應之內側邊緣能透過熱壓封合,而氣密地結合成一體。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係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鋁膜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其中,該鋁膜層係利用鍍膜技術,將鋁材電鍍至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之外側表面對應於該等正背面圖像之位置,再藉由該尼龍薄膜保護該鋁膜層之外側表面。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材料由內至外依序係由一第一聚乙烯薄膜、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層、一尼龍薄膜及該著色層逐一貼附而成。
  19. 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著色層係由壓克力-苯乙烯共聚樹脂、陽離子固色劑、二氧化矽及水等原料調製成一塗料後,再均勻地將該塗料塗佈至該尼龍薄膜之外側表面,經乾燥處理而製成,該著色層之乾燥厚度係在10~100微米範圍內。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自動充氣式氣球之新穎結構,其中該氣球片體之各層材料的厚度係在10~300微米範圍內。
TW106132656A 2017-09-22 2017-09-22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TWI637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2656A TWI637773B (zh) 2017-09-22 2017-09-22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2656A TWI637773B (zh) 2017-09-22 2017-09-22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7773B true TWI637773B (zh) 2018-10-11
TW201914670A TW201914670A (zh) 2019-04-16

Family

ID=6480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656A TWI637773B (zh) 2017-09-22 2017-09-22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77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3455B1 (en) * 1998-08-25 2003-12-16 Phillip E. Lang Balloons and wrapping materials
TWM495224U (zh) * 2014-06-27 2015-02-11 deng-hui Wu 能供彩繪且自動充氣之氣密袋體
CN204364883U (zh) * 2014-12-24 2015-06-03 汤锡辉 一种气球自动充气扎口装置总成
TWM537503U (zh) * 2016-10-28 2017-03-01 Zong-Tao Huang 能直立及自動充氣之充氣飾品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3455B1 (en) * 1998-08-25 2003-12-16 Phillip E. Lang Balloons and wrapping materials
TWM495224U (zh) * 2014-06-27 2015-02-11 deng-hui Wu 能供彩繪且自動充氣之氣密袋體
CN204364883U (zh) * 2014-12-24 2015-06-03 汤锡辉 一种气球自动充气扎口装置总成
TWM537503U (zh) * 2016-10-28 2017-03-01 Zong-Tao Huang 能直立及自動充氣之充氣飾品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670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0706B (zh) 美容护理产品
US20210039375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mposite multi-layered printed absorbent article
US11091306B2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easily variable sizing
US10138049B2 (en) Flexible containers having flexible valves
US9896253B2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reinforcing seals
JP6346179B2 (ja) 可撓性容器の作製方法
US20170001782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Removable Portions
US10307299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multi-layered printed absorbent article
US20160297590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Puckered Corners
US20160362228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Product Dispensing Visibility
US2836291A (en) Edible strip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60297591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Intermediate Bottom Members
US20160176584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Easily Variable Sizing
US20160176583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Easily Variable Sizing
US20160176582A1 (en) Flexible Containers with Easily Variable Sizing
JP2003500265A (ja) 二重ポーチ容器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ラント
TWI637773B (zh) Novel process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nflatable balloon
EP1897525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ot-filled softgel capsule and system for cooling a hot-filled softgel capsule
CN110498121A (zh) 用于柔性包装的容器坯料以及制造柔性包装的方法
CN105008240B (zh) 具有纸板的包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JP3187729U (ja) 液体容器貼付用ラベルおよび液体容器
Iqbal et al. Thin films as an emerging platform for drug delivery
CN105883165B (zh) 一种标本袋及其制备工艺
TWM495224U (zh) 能供彩繪且自動充氣之氣密袋體
JPH02179729A (ja) ゲートル巻きするラッピング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