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6628B -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6628B
TWI636628B TW106105499A TW106105499A TWI636628B TW I636628 B TWI636628 B TW I636628B TW 106105499 A TW106105499 A TW 106105499A TW 106105499 A TW106105499 A TW 106105499A TW I636628 B TWI636628 B TW I6366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xed
adapter
movable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1182A (zh
Inventor
落合信康
檜山和広
齊藤友紀雄
Original Assignee
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1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1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6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6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one conductor screwing into anoth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嵌合連接,所述端子連接結構在兩個端子中的任意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具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接觸部,可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有底空洞部,位於比接觸部更鄰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接觸部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Description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本發明關於一種將電器或電子設備等的基板間加以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及使用所述端子連接結構的電連接器。
從前以來,作為將基板間加以連接的電連接器,提出有藉由使引腳(pin)形狀的端子與插座(socket)形狀的端子接觸而將基板間導通的電連接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如上所述的電連接器中,藉由在插座形狀的端子中形成以能夠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的彈性片來抑制由引腳形狀的端子的位置偏移而引起的導通不良。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第2304852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電連接器中,利用形成於插座形狀的端子中的彈性片來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因此端子彼此的連接穩定性提高,但需要進行形成彈性片的作業步驟,存在製造成本變高的問題。
為了減少如上所述的作業步驟,也考慮一種將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連接的方法,但在將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連接的情況下,端子彼此在一點處相接,因此有可能因附著於端子頂端的附著物而發生連接不良等,無法獲得穩定的連接。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關於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的連接而提供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及使用所述端子連接結構的電連接器,其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端子連接結構為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嵌合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其在所述兩個端子中的任意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具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接觸部,能夠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位於比所述接觸部更鄰近所述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所述接觸部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所述端子連接結構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連接,因此,與利用插座形狀的端子來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情況相比,無須形成保持端子的彈性片。因此,可削減作業步驟數,故可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另外,在兩個端子中的任意一者的頂端部分形成了可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的接觸部,因此可抑制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然而,在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連接的情況下,另一端子在一點處與一個端子接觸,因此有可能因頂端部分的附著物而發生連接不良。
因此,藉由形成位於比接觸部更鄰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的有底空洞部,在另一端子進行滑動時將附著於頂端部分的附著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從而提高端子彼此的連接穩定性。
因此,可提供一種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的端子連接結構。
另外,所述接觸部藉由自供所述另一端子插入的開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傾斜的內表面形狀而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因此,可減少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並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附近的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對頂端部分的插入進行引導。
而且,本發明的電連接器是將兩個基板間加以連接的電連接器,其具備:固定側連接器及可動側連接器,分別安裝於所述兩個基板;以及中間配接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及所述可動側連接器以能夠分離的方式嵌合連接,且所述中間配接器在兩端部分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第1端子,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2端子,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3端子,且所述第2端子及所述第3端子中,在至少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具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接觸部,能夠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位於比所述接觸部更鄰近所述至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所述接觸部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頂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所述電連接器將具有引腳形狀的第1端子與具有引腳形狀的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連接,因此,與利用插座形狀的端子來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情況相比,無須形成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彈性片。因此,可削減作業步驟數,故可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另外,第2端子及第3端子中,在至少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形成了可將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的接觸部,因此可抑制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進而,藉由形成位於比接觸部更鄰近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的有底空洞部,在第1端子進行滑動時將附著於頂端部分的附著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從而可提高第1端子與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的連接穩定性。
因此,可提供一種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的電連接器。
另外,所述接觸部藉由自所述連接孔的開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傾斜的內表面形狀而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因此,可減少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並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附近的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對頂端部分的插入進行引導。
進而,所述中間配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第1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1絕緣體的第1殼體,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2端子的第2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2絕緣體的第2殼體,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3端子的第3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3絕緣體的第3殼體,因此防止自各端子產生的電磁波的洩漏或來自外部的噪聲的侵入,從而可抑制電特性的劣化。另外,利用覆蓋絕緣體的殼體,可將基板的外部導體與殼體電連接。
另外,所述第1絕緣體由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側的絕緣部、以及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側的絕緣部兩個分區構成,因此,可分別使第1端子與第2端子、第1端子與第3端子的接觸部絕緣,並且藉由分成兩個區,可減少絕緣體的製造成本。
進而,還包括:彈性部,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或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嵌合於所述中間配接器時進行撓曲變形直至成為嵌合連接狀態,且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所述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以及抵接部,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與所述彈性部抵接,因此,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可容易地確認是否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
另外,在成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後,彈性片抵接於抵接部,因此會對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給予止動感(鎖定(click)感),由此可容易地確認是否已達到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 [發明的效果]
如此,根據本發明,可關於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的連接而提供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其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進行說明。
[1.電連接器的概略構成] 首先,參照圖1對本實施形態的電連接器的構成進行說明。再者,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對電連接器是將省略圖式的兩個分離的基板間加以導通連接的連接器的情況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電連接器1大體包括:具有大致圓柱形狀的中間配接器12、安裝於一個基板的固定側連接器14、以及安裝於與一個基板分離的另一基板的可動側連接器16。
如上所述般構成的電連接器1在將中間配接器12的一側嵌合於固定側連接器14後,將中間配接器12的另一側嵌合於可動側連接器16,由此將固定側連接器14與可動側連接器16可導通地連接。
[2.中間配接器的構成] 其次,參照圖1至圖5對中間配接器12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及圖2(a)所示,中間配接器12大體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配接器端子(第1端子)21、在兩端連接有配接器端子21的中間接觸件22、以及覆蓋配接器端子21與中間接觸件22的配接器本體23。
如圖3(b)所示,配接器端子21具有連接於中間接觸件22的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a的一側配接器端子21a、以及連接於中間接觸件22的另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b的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
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是藉由對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進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為直徑約1 mm的引腳形狀。即,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形成為形狀相同的引腳形狀。
而且,若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成為嵌合連接狀態,則圖2(a)所示的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與後述的固定側連接器14的固定側端子41相接,且圖2(a)所示的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與後述的可動側連接器16的可動側端子61相接。
如圖3(a)及圖3(b)所示,中間接觸件22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形狀,且在大致圓筒狀的內部具有彈簧221。在所述彈簧221的兩端部分連接有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
當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進行嵌合連接時,彈簧221若自圖3(a)所示的箭頭A方向及箭頭B方向(固定側連接器14的嵌合方向A及可動側連接器16的嵌合方向B)受到按壓則進行撓曲變形,由此可自如地變更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間隔W。
另外,如圖3(a)及圖3(b)所示,在中間接觸件22中分別形成有外周突出部222以及內周抵接部223,外周突出部222分別在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a及另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b的附近自中間接觸件22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內周抵接部223在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a及另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b的外周面與作為後述的配接器絕緣體231的內周面的中間接觸件端部抵接部232抵接。
在外周突出部222中、且為固定側連接器14進行嵌合連接的嵌合方向A側及可動側連接器16進行嵌合連接的嵌合方向B側,分別形成有與作為後述的配接器絕緣體231的側面的一部分的突出部抵接部233抵接的側面抵接部224。
如圖1及圖2所示,配接器本體23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且包括:配接器絕緣體(第1絕緣體)231,位於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且分別保持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配接器殼體(第1殼體)241,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並覆蓋配接器絕緣體231;以及配接器環(彈性部)251,設置於配接器殼體241的外周。
配接器絕緣體231(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由氟樹脂等絕緣性樹脂形成,且如圖2(a)所示,由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中間接觸件22一同加以保持的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以及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中間接觸件22一同加以保持的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兩個分區構成。
如圖2(b)及圖2(c)所示,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具有大致圓筒形形狀。再者,因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的形狀相同,在圖2(b)及圖2(c)中,將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圖示為配接器絕緣體231來進行說明。
在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中,形成有作為配接器絕緣體231的內周面的、與所述內周抵接部223抵接的中間接觸件端部抵接部232;作為配接器絕緣體231的側面的一部分的、與所述側面抵接部224抵接的突出部抵接部233;與後述的配接器殼體241的殼體凸部243卡止的絕緣體凹部234;以及供固定側連接器14或可動側連接器16的一部分插入的連接器插入部235。
中間接觸件端部抵接部232分別與位於內周面的內周抵接部223(參照圖3(b))抵接,由此抑制配接器絕緣體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徑方向內側(圖2(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移動。
突出部抵接部233與所述側面抵接部224(參照圖3(b))抵接,由此抑制配接器絕緣體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軸線方向(圖3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動。
絕緣體凹部234分別形成於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的外周面,且形成為後述的配接器殼體241的殼體凸部243可插入。
連接器插入部235可供後述的固定側端子41的一部分與保持固定側端子41的固定側絕緣體422的一部分、或可動側端子61的一部分與保持可動側端子61的可動側絕緣體622的一部分插入。
如上所述般構成的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中,中間接觸件端部抵接部232與內周抵接部223抵接而將中間接觸件22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配接器端子21b一同加以保持,且連接器插入部位於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
配接器殼體241由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形成,且如圖4(a)及圖4(b)所示,具有殼體中間部241a與一側殼體端部241b及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以階梯狀變化的臺階形狀。即,一側殼體端部241b及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具有比殼體中間部241a下凹的凹形形狀。
而且,如圖4(a)及圖4(b)所示,配接器殼體241具有與後述的配接器環251的環端部254抵接的端部側環抵接部242a、成為後述的彈性片253的頂端所處位置的中間側環抵接部242b、以及分別插入至絕緣體凹部234的殼體凸部243。
殼體凸部243具有突出至配接器殼體241的內周面的凸形形狀。而且,藉由將殼體凸部243插入至所述絕緣體凹部234來抑制配接器絕緣體231向配接器端子21的軸線方向(圖3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動。
如圖2(a)所示,配接器環包括設置於一側殼體端部241b的外周的一側配接器環251a、以及設置於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的外周的另一側配接器環251b。
如圖5(a)至圖5(d)所示,一側配接器環251a與另一側配接器環251b包括具有大體C字側面形狀的環部252、以及與環部252一體地形成且可與環部252一同向配接器殼體241側進行撓曲變形的彈性片253。
再者,配接器環251a與配接器環251b的形狀相同,因此,在圖5(a)至圖5(d)中,將配接器環251a與配接器環251b圖示為配接器環251來進行說明。
環部252具有環狀形狀的一部分開放的形狀(參照圖5(b)),其位於一側殼體端部241b或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的外周,且具有與端部側環抵接部242a抵接的環端部254。
藉由環端部254與所述端部側環抵接部242a抵接,當將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嵌合時,抑制環部25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軸線方向(圖3的嵌合方向A或嵌合方向B)移動。
彈性片253隔開既定間隔而在三個部位與環部252一體地形成。所述彈性片253位於一側殼體端部241b及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的外周(參照圖2(a))。
而且,環部252如上所述般具有環狀形狀中的一部分開放的形狀,且彈性片253隔開間隔地設置,因此,可向配接器殼體241側進行撓曲變形。詳細來說,當將中間配接器12嵌合於固定側連接器14時,環部252的一側環緣部252a被後述的固定側卡止部427按壓而與彈性片253一同進行撓曲變形,且在越過固定側卡止部427後,撓曲變形進行復原,由此另一側環緣部252b與固定側卡止部427卡止。關於環部252與固定側卡止部427的卡止機構的詳情將後述。
再者,如上所述,配接器環251a、配接器環251b的形狀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進行成型。
[3.固定側連接器的構成] 其次,參照圖6對固定側連接器14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6(a)至圖6(e)所示,固定側連接器14大體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固定側端子(第2端子)41、以及覆蓋固定側端子41的固定側連接器本體42。
固定側端子41是藉由對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進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為引腳形狀。再者,固定側端子41形成為與後述的可動側端子61相同的形狀。
另外,如圖6(c)所示,在固定側端子41中形成有供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插入的固定側連接孔(連接孔)411。
進而,在固定側端子41中,在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形成有對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進行引導的固定側引導部(接觸部)413以及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無法插入的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再者,關於固定側端子41的詳細構成將後述。
如圖6(a)至圖6(d)所示,固定側連接器本體42包括與中間配接器12嵌合的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421、以及與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421一體地形成且為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固定側基部431。
如圖6(a)至圖6(e)所示,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421包括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且位於固定側端子41的外周而對固定側端子41進行保持的固定側絕緣體422、以及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且覆蓋固定側絕緣體422的固定側殼體423。
固定側絕緣體422與配接器絕緣體231同樣地由氟樹脂等絕緣性樹脂形成。如圖6(e)所示,在所述固定側絕緣體422中形成有在內周面與固定側端子41抵接的固定側端子抵接部424、與固定側殼體423抵接的固定側殼體抵接部425、以及與後述的固定側殼體凸部428抵接的固定側凸部抵接部426。
固定側殼體423與配接器殼體241同樣地由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形成。在所述固定側殼體423中形成有向內側突出的固定側卡止部427、以及與所述固定側凸部抵接部426抵接的固定側殼體凸部428。
所述另一側環緣部252b卡止於固定側卡止部427中。具體來說,當將中間配接器12嵌合於固定側連接器14時,環部252一面自環部252的一側環緣部252a向另一側環緣部252b進行撓曲變形一面越過固定側卡止部427,且另一側環緣部252b卡止。關於環部252與固定側卡止部427的卡止機構的詳情將後述。
固定側殼體凸部428藉由與所述固定側凸部抵接部426抵接,當中間配接器12嵌合至固定側連接器14時,抑制固定側絕緣體42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軸線方向(圖6(c)的嵌合方向A)移動。
在固定側基部431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固定側基板連接部432。固定側基板連接部432藉由焊接而連接於省略圖式的基板的外部導體。
[4.可動側連接器的結構] 其次,參照圖7對可動側連接器16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7(a)至圖7(e)所示,可動側連接器16大體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可動側端子(第3端子)61、以及覆蓋可動側端子61的可動側連接器本體62。
可動側端子61與固定側端子41同樣地是藉由對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進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為引腳形狀。再者,如上所述,可動側端子61形成為與固定側端子41相同的形狀。
另外,如圖7(c)所示,在可動側端子61中具有供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插入的可動側連接孔(連接孔)611。
進而,在可動側端子61中,在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形成有對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進行引導的可動側引導部(接觸部)613、以及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無法插入的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再者,關於可動側端子61的詳細構成將後述。
如圖7(a)至圖7(d)所示,可動側連接器本體62包括與中間配接器12嵌合的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以及與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一體地形成且為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可動側基部631。
如圖7(a)至圖7(e)所示,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包括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且位於可動側端子61的外周而對可動側端子61進行保持的可動側絕緣體622、以及呈大致圓筒形形狀且覆蓋可動側絕緣體622的可動側殼體623。
可動側絕緣體622與配接器絕緣體231或固定側絕緣體422同樣地由氟樹脂等絕緣性樹脂形成。如圖7(e)所示,在所述可動側絕緣體622中具有在內周面與可動側端子61抵接的可動側端子抵接部624、與可動側殼體623抵接的可動側殼體抵接部625、以及與後述的可動側殼體凸部628抵接的可動側凸部抵接部626。
可動側殼體623與配接器殼體241或固定側殼體423同樣地由黃銅、鈹銅或磷青銅等金屬形成,且如圖7(e)所示,形成有在內表面側與可動側端子61抵接的可動側端子抵接部624、與可動側殼體623抵接的可動側殼體抵接部625、以及與後述的可動側殼體凸部628抵接的可動側凸部抵接部626。
可動側殼體凸部628藉由與所述可動側凸部抵接部626抵接,當中間配接器12嵌合至可動側連接器16時,抑制可動側絕緣體622向配接器端子21的軸線方向(圖7(c)的嵌合方向B)移動。
在可動側基部631的四個角中分別形成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可動側基板連接部632。可動側基板連接部632藉由焊接而連接於省略圖式的基板的外部導體。
[5.端子連接結構] 其次,參照圖8(a)至圖8(c)對將所述具有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嵌合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的連接結構是將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且對將直徑約2 mm的引腳形狀的端子彼此連接的情況進行說明。
另外,所述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形狀相同,且所述固定側端子41與可動側端子61的形狀相同,因此,以下對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的連接結構進行圖示說明。
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具有大致半球形形狀。而且,在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連接的固定側端子41中形成有供一側配接器21a插入的固定側連接孔411。
另外,在固定側端子41中,在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形成有對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進行引導的固定側引導部(接觸部)413以及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無法插入的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
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嵌合連接的狀態下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再者,作為與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在本實施形態中,對固定側引導部413具有自連接孔411的開口部411a向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傾斜的內表面形狀的情況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配接器端子21的頂端部分211具有大致半球形形狀,且固定側端子41具有形成有固定側引導部413的內表面形狀,因此,如圖8(b)及圖8(c)所示,頂端部分211a可在至少一點處與固定側端子41相接。
另外,如上所述,配接器端子21的頂端部分211可與固定側端子41在至少一點處相接,因此可提高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的連接穩定性。
另外,固定側引導部413自供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插入的開口部411a向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傾斜,從而朝向在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嵌合連接的狀態下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對頂端部分211a進行引導。此處,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在任一位置處與頂端部分211a的至少一點相接,但朝向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的引導理想的是如圖8(b)及圖8(c)所示般朝向以下位置處的引導: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利用固定側引導部413的傾斜而插入至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附近並與固定側引導部413相接的位置。
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位於比固定側引導部413更鄰近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徑方向內側(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處,且具有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即,如圖8(a)所示,以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寬度W1比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的寬度W2寬且比固定側連接孔411的寬度W3窄的方式形成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W2<W1<W3)。因此,可將大致半球形形狀的頂端部分211a滑動接觸地自固定側連接孔411的開口部411a插入至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的附近。
另外,因以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寬度W1比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的寬度W2寬且比固定側連接孔411的寬度W3窄的方式形成,可在一側配接器端子21a進行滑動時將附著於頂端部分211的附著物收集至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從而進一步提高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的連接穩定性。
而且,若藉由將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嵌合而形成嵌合連接狀態,則如圖8(c)所示,僅頂端部分211a被收容於固定側連接孔411。即,固定側連接孔411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頂端部分211a的深度尺寸E。
如上所述,固定側連接孔411具有僅供收容頂端部分211a的深度尺寸E,因此可在一側配接器端子21a進行滑動時抑制頂端部分211a自固定側連接孔411脫離。
再者,在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的端子連接結構中,將所述設為“一側配接器端子21a”、“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固定側端子41”、“固定側連接孔411”、“固定側連接孔411的開口部411a”、“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固定側引導部413”、“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的部位分別改寫為“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可動側端子61”、“可動側連接孔611”、“可動側連接孔611的開口部611a”、“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可動側引導部613”、“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
[6.電連接器的組裝與嵌合連接] 其次,參照圖9及圖10對電連接器1的嵌合連接進行說明。首先,使彈簧221位於中間接觸件22的內部,將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連接於所述彈簧221的兩端部分(參照圖3(b))。
其次,使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位於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外周且使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位於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外周,從而對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或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進行保持(參照圖3(b))。
進而,使配接器殼體241位於配接器絕緣體231的外周而將配接器絕緣體231覆蓋。另外,使一側配接器環251a位於配接器殼體241的一側殼體端部241b的外周且使另一側配接器環251b位於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的外周,從而組裝中間配接器12(參照圖2(a))。
關於固定側連接器14的組裝,首先,使固定側絕緣體422位於固定側端子41的外周而對固定側端子41進行保持。另外,使固定側殼體423位於固定側絕緣體422的外周而將固定側絕緣體422覆蓋。如此般組裝而成的固定側連接器14藉由將固定側基板連接部432焊接於省略圖式的基板的外部導體而安裝於基板。
關於可動側連接器16的組裝,首先,使可動側絕緣體622位於可動側端子61的外周而對可動側端子61進行保持。另外,使可動側殼體623位於可動側絕緣體622的外周而將可動側絕緣體622覆蓋。如此般組裝而成的可動側連接器16藉由將可動側基板連接部632焊接於省略圖式的基板的外部導體而安裝於基板。
關於安裝於基板的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與中間配接器12的嵌合連接,首先,將中間配接器12的一側嵌合於固定側連接器14。關於向固定側連接器14的嵌合,首先,將環部252的一側環緣部252a(參照圖5)按壓至固定側卡止部427。
若一側環緣部252a受到按壓,則環部252與彈性片253(參照圖5)一同向徑方向內側(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進行撓曲變形。而且,若固定側連接器14相對於中間配接器12而成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則越過固定側卡止部427而撓曲變形進行復原,由此,另一側緣部252b與固定側卡止部427卡止(參照圖10(b))。如此般將中間配接器12的一側插入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421內而將中間配接器12與固定側連接器14嵌合。
另外,如上所述,在固定側端子41中形成有固定側引導部413,因此可一面使一側配接器端子21a滑動接觸一面將一側殼體端部241b(參照圖8)插入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421內。
而且,藉由環部252與彈性片253進行彈性變形且環部252在越過固定側卡止部427後卡止的卡止機構,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可容易地確認是否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
另外,藉由在成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後另一側環緣部252b的撓曲變形進行復原而抵接並卡止於固定側卡止部427的卡止機構,可對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給予止動感(鎖定感)。
其次,將中間配接器12的另一側嵌合於可動側連接器16。關於向可動側連接器16的嵌合,藉由將中間配接器12按壓至固定側連接器14側而使彈簧221撓曲變形。
另外,如上所述,在可動側端子61中形成有可動側引導部613,因此可一面使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滑動接觸一面將中間配接器12的另一側插入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內。
進而,因可使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引導部413滑動接觸,當將配接器殼體241的端部插入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內時,可允許中間配接器12相對於固定側端子41及可動側端子61的中心軸T(參照圖9(a))而在XY方向(參照圖9(b))具有約3度(以Z軸為中心約3度)、在Z方向(參照圖9(b))具有約±1 mm左右的位置偏移。
而且,藉由發生了彈性變形的彈簧221進行彈性復原,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被插入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內,從而中間配接器12與可動側連接器16嵌合,且利用中間配接器12將固定側連接器14與可動側連接器16可導通地連接(參照圖10(a)及圖10(b))。
如上所述般經連接的固定側連接器14與可動側連接器16可分離。即,藉由將中間配接器12按壓至固定側連接器14側而使彈簧221撓曲變形,從而自可動側連接器16拆除中間配接器12。而且,可藉由解除另一側環緣部252b與固定側卡止部427的卡止狀態而自固定側連接器14拆除中間配接器12來進行分離。
再者,如上所述,在彈簧221的兩端部分連接有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因此,可利用彈簧221自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的量來變更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間隔W(參照圖3(b))。即,可在既定的區間(例如12.5 mm至14.5 mm之間)中變更圖9(a)所示的自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至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的長度H3。由此,可使電連接器1追隨基板間的距離。
另外,如上所述,可動側連接器16的高度H2形成為高於固定側連接器14的高度H1(參照圖9(a))。因此,當彈簧221自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時,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在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的內部受到引導,從而可抑制中間配接器12的位置偏移。
進而,可動側連接器16的高度H2理想的是設為以下程度的長度:在彈簧221的撓曲變形量最大的情況下,如圖9(a)及圖9(b)所示,可一面使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滑動接觸一面使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位於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的下部。
另外,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形成有在供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插入的一側開口而得的傾斜部629。因此,可如圖9(b)所示一面使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滑動接觸一面使另一側殼體端部241c自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的下部向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621內部移位。
[7.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的端子彼此的連接結構是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嵌合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且在兩個端子中的任意一個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的頂端部分(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具有連接孔(固定側連接孔411、可動側連接孔611),所述連接孔(固定側連接孔411、可動側連接孔611)包括: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可將另一端子(配接器端子21)的頂端部分(211a、211b)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位於比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更鄰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處,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深度尺寸(圖8(c)的深度尺寸E)。
根據所述端子連接結構,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連接,因此與利用插座形狀的端子來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情況相比,無須形成對端子進行保持的彈性片。因此,可削減作業步驟數,故可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另外,在兩個端子(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中的任意一者的頂端部分(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形成了可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點所接的內表面形狀的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因此可抑制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進而,藉由形成位於比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更鄰近一個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的徑方向內側(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處且具有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的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可利用在另一端子(配接器端子21)進行滑動時將附著於頂端部分(211a、211b)的附著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的擦除(清潔)機構來提高端子彼此(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的連接穩定性。因此,可提供一種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的端子連接結構。
尤其具有以下的浮動機構:可使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引導部412滑動接觸,因此當將配接器殼體241的端部插入可動側連接部621內時,允許中間配接器12相對於固定側端子41及可動側端子61的中心軸T(參照圖9(a))而在XY方向(參照圖9(b))具有約3度(以Z軸為中心約3度)、在Z方向(參照圖9(b))具有約±1 mm左右的位置偏移。因此,可進一步提高連接穩定性。
另外,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藉由自開口部(413a、613a)向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傾斜的內表面形狀,在嵌合連接狀態下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點相接。因此,可減少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並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附近的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對頂端部分(211a、211b)的插入進行引導。
而且,如上所述的電連接器1是將兩個基板間加以連接的電連接器1,其具備: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分別安裝於兩個基板;以及中間配接器12,將固定側連接器14及可動側連接器16以能夠分離的方式嵌合連接,且中間配接器12在兩端部分(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a、另一端側中間接觸件22b)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固定側連接器14包括供第1端子的一端部(一側配接器端子21a)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2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連接器16包括供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3端子(可動側端子61),且第2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及第3端子(可動側端子61)中,在至少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具有連接孔(固定側連接孔411、可動側連接孔611),所述連接孔(固定側連接孔411、可動側連接孔611)包括: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可將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與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比該接觸部更鄰近至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內側處,且具有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具有在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深度尺寸(圖8(c)的深度尺寸E)。
根據所述電連接器1,將具有引腳形狀的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與具有引腳形狀的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連接,因此,與利用插座形狀的端子來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情況相比,無須形成保持引腳形狀的端子的彈性片。因此,可削減作業步驟數,故可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
另外,第2端子及第3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中,在至少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固定側頂端部分412、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形成了可將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至少一點所接的內表面形狀的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因此可抑制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
進而,藉由形成位於比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更鄰近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的徑方向(圖8(a)的箭頭C方向及箭頭D方向)內側處且具有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的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在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進行滑動時將附著於頂端部分(211a、211b)的附著物收集至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從而可提高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與第2端子及/或第3端子(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的連接穩定性。因此,可提供一種可在提高連接穩定性的同時實現製造成本的減少的電連接器1。
另外,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藉由自開口部(413a、613a)向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傾斜的內表面形狀而在嵌合連接狀態下與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211a、211b)的至少一點相接。因此,可減少自嵌合連接位置的位置偏移,並且可朝向有底空洞部(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附近的至少一點所接的位置對頂端部分(211a、211b)的插入進行引導。
進而,中間配接器12具有保持第1端子(配接器端子21)的第1絕緣體(配接器絕緣體231)以及覆蓋第1絕緣體(配接器絕緣體231)的第1殼體(配接器殼體241),固定側連接器14具有保持第2端子(固定側端子41)的第2絕緣體(固定側絕緣體422)以及覆蓋第2絕緣體(固定側絕緣體422)的第2殼體(固定側殼體423),可動側連接器16具有保持第3端子(可動側端子61)的第3絕緣體(可動側絕緣體622)以及覆蓋第3絕緣體(可動側絕緣體622)的第3殼體(可動側殼體623),因此防止自各端子(配接器端子21、固定側端子41、可動側端子61)產生的電磁波的洩漏或來自外部的噪聲的侵入,從而可抑制電特性的劣化。另外,利用覆蓋絕緣體(配接器絕緣體231、固定側絕緣體422、可動側絕緣體622)的殼體(配接器殼體241、固定側殼體423、可動側殼體623),可將基板的外部導體與殼體(配接器殼體241、固定側殼體423、可動側殼體623)電連接。
另外,第1絕緣體(配接器絕緣體231)由保持第1端子的一端部側(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絕緣部(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以及保持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側(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絕緣部(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兩個分區構成,因此,可分別使第1端子與第2端子(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固定側端子41)、第1端子與第3端子(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與可動側端子61)的接觸部(固定側引導部413、可動側引導部613)絕緣,並且藉由分成兩個區,可減少絕緣體的製造成本。
進而,還包括:彈性部(環部252),在將中間配接器12嵌合於固定側連接器14時進行撓曲變形直至成為嵌合連接狀態,且在成為嵌合連接狀態後,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以及抵接部(固定側卡止部427),在成為嵌合連接狀態後與彈性部抵接,因此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可容易地確認是否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
另外,在成為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後,彈性部(環部252)抵接於抵接部(固定側卡止部427),因此會對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給予止動感(鎖定感),由此可容易地確認是否已達到標準的嵌合連接狀態。
另外,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具有形狀相同的引腳形狀,且固定側端子41與可動側端子61具有形狀相同的引腳形狀,因此,在嵌合連接方向上並無限制,可抑制固定側連接器14與可動側連接器16的誤嵌合。
進而,在彈簧221的兩端部分連接有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因此,可利用彈簧221自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的量來變更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間隔W(參照圖3(b))。即,可在既定的區間(例如12.5 mm至14.5 mm之間)中變更圖9(a)所示的自一側配接器端子21a的頂端部分211a至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頂端部分211b的長度H3。由此,可使電連接器1追隨基板間的距離。
另外,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的形狀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進行成型,故可減少用以製造由兩個分區構成的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的成本。
進而,一側配接器環251a與另一側配接器環251b的形狀相同,因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進行成型,故可減少用以製造配接器環251的成本。
[8.變形例] 以上,對本實施形態的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1進行了圖式並基於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1並不限定於此,各部的構成可被替換成具有相同的功能的任意的構成。以下,對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1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對配接器絕緣體231由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兩個分區構成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一體地構成。即,也可為以能夠分別保持一側配接器端子21a與另一側配接器端子21b的方式一體地構成的配接器絕緣體231。然而,如上所述,藉由由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a與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231b兩個分區構成,相比於一體地構成的情況可減少絕緣體所花費的成本。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對僅在固定側連接器14中形成有供配接器環251越過的固定側卡止部427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在可動側連接器16中也可形成供配接器環251越過的可動側卡止部,並在將中間配接器12嵌合於可動側連接器16時對進行嵌合作業的作業人員給予止動感(鎖定感)。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固定側頂端部分412或可動側頂端部分612具有至少一點與固定側引導部413或可動側引導部613相接的內表面形狀的例子,對具有自固定側連接孔411的開口部411a、可動側連接孔611的開口部611a向固定側有底空洞部4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614傾斜的內表面形狀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只要為固定側頂端部分412或可動側頂端部分612的至少一點所接的內表面形狀,則也可為其他內表面形狀。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對可動側連接器16的高度H2形成為高於固定側連接器14的高度H1(H1<H2)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可動側連接器16的高度H2也可為與固定側連接器14的高度H1相同的高度(H1=H2)。另外,固定側連接器14的高度H1也可高於可動側連接器16的高度H2(H1>H2)。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對固定側端子41與可動側端子61的任一者中均設有連接孔(固定側連接孔411、可動側連接孔611)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可設置於其中任意一者(例如僅固定側端子41)中。然而,為了提高連接穩定性,理想的是在固定側端子41與可動側端子61的任一者中均設有連接孔。
如上所述,即便替換成具有相同的功能的任意的構成,也可獲得與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1相同的作用效果。
1‧‧‧電連接器
12‧‧‧中間配接器
14‧‧‧固定側連接器
16‧‧‧可動側連接器
21‧‧‧配接器端子
21a‧‧‧一側配接器端子
21b‧‧‧另一側配接器端子
22‧‧‧中間接觸件
22a‧‧‧一端側中間接觸件
22b‧‧‧另一端側中間接觸件
23‧‧‧配接器本體
41‧‧‧固定側端子
42‧‧‧固定側連接器本體
61‧‧‧可動側端子
62‧‧‧可動側連接器本體
211、211a、211b‧‧‧頂端部分
221‧‧‧彈簧
222‧‧‧外周突出部
223‧‧‧內周抵接部
223a‧‧‧一側配接器環
223b‧‧‧另一側配接器環
224‧‧‧側面抵接部
231‧‧‧配接器絕緣體
231a‧‧‧一側配接器絕緣體
231b‧‧‧另一側配接器絕緣體
232‧‧‧中間接觸件端部抵接部
232c‧‧‧配接器殼體端部
233‧‧‧突出部抵接部
234‧‧‧絕緣體凹部
235‧‧‧連接器插入部
241‧‧‧配接器殼體
241a‧‧‧殼體中間部
241b‧‧‧一側殼體端部
241c‧‧‧另一側殼體端部
242a‧‧‧端部側環抵接部
242b‧‧‧中間側環抵接部
243‧‧‧殼體凸部
251‧‧‧配接器環
251a‧‧‧一側配接器環
251b‧‧‧另一側配接器環
252‧‧‧環部
252a‧‧‧一側環緣部
252b‧‧‧另一側環緣部
253‧‧‧彈性片
254‧‧‧環端部
411‧‧‧固定側連接孔
411a‧‧‧開口部
412‧‧‧固定側頂端部分
413‧‧‧固定側引導部
414‧‧‧固定側有底空洞部
421‧‧‧固定側配接器連接部
422‧‧‧固定側絕緣體
423‧‧‧固定側殼體
424‧‧‧固定側端子抵接部
425‧‧‧固定側殼體抵接部
426‧‧‧固定側凸部抵接部
427‧‧‧固定側卡止部
428‧‧‧固定側殼體凸部
431‧‧‧固定側基部
432‧‧‧固定側基板連接部
611‧‧‧可動側連接孔
612‧‧‧可動側頂端部分
613‧‧‧可動側引導部
614‧‧‧可動側有底空洞部
621‧‧‧可動側配接器連接部
622‧‧‧可動側絕緣體
623‧‧‧可動側殼體
624‧‧‧可動側端子抵接部
625‧‧‧可動側殼體抵接部
626‧‧‧可動側凸部抵接部
628‧‧‧可動側殼體凸部
629‧‧‧傾斜部
631‧‧‧可動側基部
632‧‧‧可動側基板連接部
A、B‧‧‧箭頭/嵌合方向
C、D‧‧‧箭頭/方向
E‧‧‧深度尺寸
H1、H2‧‧‧高度
H3‧‧‧長度
T‧‧‧中心軸
W‧‧‧間隔
W1、W2、W3‧‧‧寬度
X、Y、Z‧‧‧方向
圖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電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2(a)是圖1所示的中間接觸件的剖面圖,圖2(b)是圖2(a)所示的配接器絕緣體的自左側觀察的立體圖,圖2(c)是圖2(a)所示的配接器絕緣體的自右側觀察的立體圖。 圖3(a)是圖2(a)所示的中間接觸件的側視圖,圖3(b)是圖2所示的中間接觸件與配接器端子的概略剖面圖。 圖4(a)是圖1所示的配接器殼體的立體圖,圖4(b)是圖4(a)所示的A-A剖面圖。 圖5(a)是圖1所示的配接器環的立體圖,圖5(b)是圖5(a)所示的配接器環的平面圖,圖5(c)是圖5(a)所示的配接器環的側視圖,圖5(d)是圖5(b)所示的B-B剖面圖。 圖6(a)是圖1所示的固定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圖6(b)是圖6(a)所示的固定側連接器的平面圖,圖6(c)是圖6(b)所示的C-C剖面圖,圖6(d)是圖6(a)所示的固定側連接器的後視圖,圖6(e)是圖6(c)所示的固定側絕緣體的立體圖。 圖7(a)是圖1所示的可動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圖7(b)是圖7(a)所示的可動側連接器的平面圖,圖7(c)是圖7(b)所示的D-D剖面圖,圖7(d)是圖7(a)所示的可動側連接器的後視圖,圖7(e)是圖7(c)所示的可動側絕緣體的立體圖。 圖8(a)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連接器的端子連接結構的概略剖面圖,圖8(b)是表示圖1所示的配接器端子與固定側端子接觸的狀態的概略剖面圖,圖8(c)是表示將圖1所示的配接器端子插入至固定側連接孔的狀態的概略剖面圖。 圖9(a)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連接器的概略剖面圖,圖9(b)是表示將圖9(a)所示的中間配接器嵌合於可動側連接器的狀態的概略剖面圖。 圖10(a)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連接器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圖10(b)是圖10(a)所示的電連接器的概略剖面圖。

Claims (9)

  1. 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將具有引腳形狀的兩個端子彼此嵌合連接,所述端子連接結構的特徵在於,在所述兩個端子中的任意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具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接觸部,能夠將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位於比所述接觸部更鄰近所述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所述接觸部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中,所述接觸部藉由自供所述另一端子插入的開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傾斜的內表面形狀而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另一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
  3. 一種電連接器,其將兩個基板間加以連接,所述電連接器的特徵在於,具備固定側連接器及可動側連接器,分別安裝於所述兩個基板;以及中間配接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及所述可動側連接器以能夠分離的方式嵌合連接,且所述中間配接器在兩端部分包括具有引腳形狀的第1端子,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2端子,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包括供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連接的具有引腳形狀的第3端子,且所述第2端子及所述第3端子中,在至少一個端子的頂端部分具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接觸部,能夠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滑動接觸地插入,且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的內表面形狀;以及有底空洞部,位於比所述接觸部更鄰近所述至少一個端子的徑方向內側處,且具有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無法插入的內表面形狀,所述接觸部具有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僅供收容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頂端部分的深度尺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部藉由自所述連接孔的開口部向所述有底空洞部傾斜的內表面形狀,而在所述嵌合連接狀態下與所述第1端子的頂端部分的至少一點相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中間配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第1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1絕緣體的第1殼體,所述固定側連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2端子的第2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2絕緣體的第2殼體,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具有保持所述第3端子的第3絕緣體以及覆蓋所述第3絕緣體的第3殼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1絕緣體由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側的絕緣部、以及保持所述第1端子的另一端部側的絕緣部兩個分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還包括彈性部,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或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嵌合於所述中間配接器時進行撓曲變形直至成為嵌合連接狀態,且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所述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以及抵接部,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與所述彈性部抵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還包括彈性部,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或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嵌合於所述中間配接器時進行撓曲變形直至成為嵌合連接狀態,且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所述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以及抵接部,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與所述彈性部抵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還包括彈性部,在將所述固定側連接器或所述可動側連接器嵌合於所述中間配接器時進行撓曲變形直至成為嵌合連接狀態,且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所述撓曲變形進行彈性復原;以及抵接部,在成為所述嵌合連接狀態後與所述彈性部抵接。
TW106105499A 2016-02-24 2017-02-20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TWI636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3176 2016-02-24
JP2016033176A JP6366622B2 (ja) 2016-02-24 2016-02-24 端子接続構造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1182A TW201731182A (zh) 2017-09-01
TWI636628B true TWI636628B (zh) 2018-09-21

Family

ID=5971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499A TWI636628B (zh) 2016-02-24 2017-02-20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66622B2 (zh)
CN (1) CN107123886B (zh)
TW (1) TWI6366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458B (zh) * 2018-07-13 2023-09-26 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 混合式射频连接器
JP7255457B2 (ja) * 2019-11-13 2023-04-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JP7255456B2 (ja) * 2019-11-13 2023-04-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JP7226260B2 (ja) * 2019-11-13 2023-0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DE102019131791B8 (de) * 2019-11-25 2022-12-15 Hanon Systems Anordnungen zum Verbinden elektrischer Anschlüsse für eine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Anordnung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sowie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JP2022030015A (ja) * 2020-08-06 2022-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JP7417200B2 (ja) 2020-08-06 2024-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8304A (en) * 1972-12-06 1974-08-06 Phelps Dodge Ind Inc Slide-on rf connector
US5474470A (en) * 1994-03-30 1995-12-12 Itt Corporation Compensated interface coaxial connector apparatus
US5879188A (en) * 1996-10-11 1999-03-09 Elco U.S.A. Inc. Coaxial connector
US20110117778A1 (en) * 2008-07-22 2011-05-19 Radiall Rf coaxi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5787A1 (de) * 1981-03-06 1982-11-04 Feinmetall Gmbh, 7033 Herrenberg Kontaktvorrichtung
JPS6414885A (en) * 1987-07-09 1989-01-19 Canon Kk Pin connector
JPH04112482U (ja) * 1991-03-20 1992-09-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緩衝コネクタ
JPH08321354A (ja) * 1995-05-24 1996-12-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嵌合コネクタ
US6878016B2 (en) * 2002-12-12 2005-04-1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High cycle connector contact system
KR20130014486A (ko) * 2009-11-13 2013-02-07 테스트 툴링 솔루션즈 그룹 피티이 리미티드 프로브 핀
FR2962601B1 (fr) * 2010-07-06 2013-06-14 Thales Sa Connecteur d'ensembles electroniques blindant et sans soudure electrique
JP5462231B2 (ja) * 2011-10-24 2014-04-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209548B2 (en) * 2014-04-01 2015-12-08 Interconnect Devices, Inc. Electrical probe with rotatable plung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8304A (en) * 1972-12-06 1974-08-06 Phelps Dodge Ind Inc Slide-on rf connector
US5474470A (en) * 1994-03-30 1995-12-12 Itt Corporation Compensated interface coaxial connector apparatus
US5879188A (en) * 1996-10-11 1999-03-09 Elco U.S.A. Inc. Coaxial connector
US20110117778A1 (en) * 2008-07-22 2011-05-19 Radiall Rf coaxi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52196A (ja) 2017-08-31
TW201731182A (zh) 2017-09-01
CN107123886B (zh) 2019-05-28
JP6366622B2 (ja) 2018-08-01
CN107123886A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6628B (zh) 端子連接結構及電連接器
JP6701345B2 (ja) コネクタ
KR101652118B1 (ko) 커넥터
JP5771094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9124011B2 (en) Connector, and header and socket to be used in the same
EP3001512B1 (en) Plug connector
JP4427564B2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WO2009133850A1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686145B2 (ja) コンタクト
KR20010062582A (ko) 커넥터와 커넥터에 연결되어지는 객체의 연결을 안내하는안내부를 가진 커넥터
CN109768419B (zh) 连接器
US9972936B2 (en) Connector member and connector
US10553996B2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fitting connector
JP7090584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および端子位置保証ジョイントクリップサイト
US9640893B2 (en) Connector, and header and socket used in said connector
US9537244B2 (en) Connector having an attachment piece not aligned with a protrusion formed in a sidewall of the connector body
KR101335541B1 (ko) 초소형 동축 커넥터
KR101685604B1 (ko)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JP6438675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US10770834B2 (en) Fitting connector
JP2019200843A (ja) 嵌合コネクタ
WO2018147023A1 (ja) コネクタ
JP201801072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8221094A1 (ja) コネクタ
US20190097358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