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4992B -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4992B
TWI634992B TW106123481A TW106123481A TWI634992B TW I634992 B TWI634992 B TW I634992B TW 106123481 A TW106123481 A TW 106123481A TW 106123481 A TW106123481 A TW 106123481A TW I634992 B TWI634992 B TW I6349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lective
color
substrat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8117A (zh
Inventor
施俊安
Original Assignee
施俊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施俊安 filed Critical 施俊安
Priority to TW106123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499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4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49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8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8117A/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反光布主要附著於基材上,反光布主要包括色彩結構層及反光結構層,其中色彩結構層中的膠層附著於基材表面且結合有顏色層,反光結構層則包含反光層及黏合劑,其中反光層結合於黏合劑,且黏合劑與膠層相互黏著固定,運用色彩結構層及反光結構層分別利用熱滾筒壓印壓印至基材可以達到製作快速、產能提高、廢料降低之目的,同時以反光層搭配夜光粉珠層、反光層搭配感光粉珠層或是反光層搭配變色粉珠層可呈現不同的效果,且有效提升整體亮度及反光的均勻程度,亦可依照成本需求而單獨使用反光層。

Description

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一種應用於反光布之材料,尤指一種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
按,目前一般常見的反光布其印刷方式主要是利用網版印刷進行圖樣及反光珠的印製,網版印刷是採用尼龍網布、特多龍網布、鋼絲網布等材質經張網固定於網框上,利用感光塗料塗佈在網布上,在以照相光學原理將要印刷的內容沖洗出來,將油墨倒在網版內側,以刮板將油墨從印刷內容處下壓平刮。而網版印刷在印製時每一層結構能都必需分別印刷,且印刷範圍取決於網框大小,當需要的布料過大時邊與邊的接線處無法準確連接,因而會產生落差進而降低整體印刷圖樣的一致性。此外,現有的反光布若要做到良好的耐水洗效果,則必須重複印刷並對位準確及厚度需達到0.08mm以上的厚度才能達到良好的耐水洗效果,整理成本昂貴且費工。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運用色彩結構層及反光結構層分別利用熱滾筒壓印壓印至基材可以達到製作快速、產能提高、廢料降低之目的,同時以反光層搭配夜光粉珠層、反光層搭配感光粉珠層或是反光層搭配變色粉珠層可呈現不同的效果,且有效提升整體亮度及反光的均勻程度,亦可依照成本需求而單獨使用反光層。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複合功能材料結構,應用於附著於一基材上之一反光布,該反光布包括:一色彩結構層,其包含一膠層及一顏色層,其中該膠層附著於該基材表面且結合該顏色層;及一反光結構層,其包含一反光層及一黏合劑,其中該反光層結合於該黏合劑,且該黏合劑與該膠層相互黏著固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反光層係結合一電鍍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電鍍層為高折射率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金屬或低折射率金屬化合物,因電鍍層含有多種金屬化合物其反射效果隨著不同金屬化合物的多寡,呈現單色白光及單色紅光也可呈現黃、藍、紅、綠、橙等多色光,另外,一次性即可達到厚度50-150mm。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更包括結合於該膠層內之一夜光粉珠層、一感光粉珠層或一變色粉珠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基材為布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材料或皮革材料。
本發明之一種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應用於附著於一基材上之一反光布,製作該反光布步驟包括:以一色彩結構層中之一膠層黏著於該基材;以一熱滾筒壓印使一顏色層混入該膠層,並撕除該色彩結構層中附著於該膠體之一具一第一離型層的第一底材;將一反光結構層中之一黏合劑對於該膠體,並以熱滾筒壓印使該黏合劑及一結合於該黏合劑之反光層結合於該膠體;及撕除該反光結構層中附著於該黏合劑之一具有一第二離型層的一第二底材。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反光層進一步結合一電鍍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電鍍層為高折射率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金屬或低折射率金屬化合物,因電鍍層含有多種金屬化合物其反射效果隨著不同金屬化合物的多寡,呈現單色白光及單色紅光也可呈現黃、藍、紅、綠、橙等多色光,另外,鍍膜僅一次性即可達到厚度50-150mm,相較於習之日本專利多層膜結構,成本較低。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底材及該第二底材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紙類。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基材為布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材料或皮革材料。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運用滾筒印刷將色彩結構層及反光結構層結合,不僅解決圖樣錯位問題,整體圖片會較完整也可以處理複雜 相片及圖型。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利用微凹版印刷方式產能為網版印刷的十倍以上,另外,熱熔膠為擠壓刮刀式的無溶劑熱熔膠,為無味無臭的環保材質。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膠層厚度在0.07mm至0.15mm,因此可具有良好的水洗表現。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反光層的粒徑再180-500目數,若加上電鍍層則可達到高亮度反光、色彩反光或彩虹之效果。
1‧‧‧反光布
10‧‧‧色彩結構層
100‧‧‧膠層
100a‧‧‧夜光粉珠層
100b‧‧‧感光粉珠層
100c‧‧‧變色粉珠層
102‧‧‧顏色層
104‧‧‧第一離型層
106‧‧‧第一底材
12‧‧‧反光結構層
120‧‧‧反光層
122‧‧‧黏合劑
124‧‧‧電鍍層
126‧‧‧第二離型層
128‧‧‧第二底材
2‧‧‧基材
圖1 為本發明色彩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發明反光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3 為本發明色彩結構層結合反光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4 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步驟流程示意圖。
圖5 為本發明夜光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6 為本發明感光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7 為本發明變色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 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一”、“兩”、“上”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之範疇。
請參考圖1、圖2及圖3所示,為本發明色彩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反光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及色彩結構層結合反光結構層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為一種複合功能材料結構,應用於附著於一基材2上之反光布1,反光布1主要包括色彩結構層10及反光結構層12,其中色彩結構層10包含膠層100及顏色層102,其中膠層100附著於基材2表面且結合顏色層102,反光結構層12包含反光層120及一黏合劑122,其中反光層120結合於黏合劑122,且黏合劑122與膠層100相互黏著固定。
前述中的反光層120係結合一電鍍層124,電鍍層可為高折射率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金屬或低折射率金屬化合物,因電鍍層含有多種金屬化合物其反射效果隨著不同金屬化合物的多寡,呈現單色白光及單色紅光也可呈現黃、藍、紅、綠、橙等多色光,另外,一次性即可達到厚度50-150mm。而膠層100內則結合一夜光粉珠層100a(參考圖5)、一感光粉珠層100b(參考圖6)或一變色粉珠層100c(參考圖7)。前述中的基材為布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材料或皮革材料。運用本發明可以達到製作快速,且 廢料降低之目的,同時可提升整體亮度及反光的均勻程度。
將一併參考圖4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步驟流程示意圖。上述中將色彩結構層10及反光結構層12結合至基材2的方法步驟如下:a、先將色彩結構層10中之一膠層100黏著於基材2;b、再以一熱滾筒壓印使一顏色層102混入膠體100,而後並撕除色彩結構層10中附著於膠層100上具有第一離型層104的第一底材106;c、將一反光結構層12中之一黏合劑122對於膠體100,並以熱滾筒壓印使黏合劑122及一結合於黏合劑122之反光層120結合於膠體100;及d、撕除該反光結構層12中附著於黏合劑122上具有一第二離型層126的一第二底材128。
前述中的顏色層102可做單色的色塊,也可使用彩色圖案用網點拆色的方式來表現,相較一般網版印刷僅可用單色色塊印刷,本創作可兼具上述兩種印刷表現方式,可視情況選擇使用,需低成本則用單色色塊,需高品質則用拆色方式表現。
前述中的反光層120進一步結合一電鍍層124,電鍍層為高折射率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金屬或低折射率金屬化合物,因電鍍層含有多種金屬化合物其反射效果隨著不同金屬化合物的多寡,呈現單色白光及單色紅光也可呈現黃、藍、紅、綠、橙等多色光,另外,一次性即可達到厚度50-150mm。透過反光層120上的電鍍層124可讓整體亮度及反光的均勻程度大幅提升,除此之外,使用不同的金屬化合物又會形成不同角度產生不同的顏色或幻彩色及高亮單色。另外,前述中的第一底材106及第二底材128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紙類。基 材2為布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材料或皮革材料。
本發明主要是利用色彩結構層10及反光結構層12結合至基材2,並且採用熱滾筒壓印方式先將色彩結構層10先壓印於基材2,而後再次使用熱滾筒壓印方式將反光結構層12與色彩結構層10結合,由於採用熱滾筒壓印方式,因此不管基材2的範圍大小均可一次性的印刷,有效改善網版印刷上所產生邊與邊無法對齊的問題。
再者,混入膠層100的夜光粉珠層100a、感光粉珠層100b或變色粉珠層100c可搭配反光層120,進而可達到於晚上無燈光下依舊可維持4-30餘暉亮度的特性,此外,夜光粉珠層100a粒徑在200-500目數之間,所擠壓之厚度在0.06mm至0.3mm之間可保持較好的手感及亮度。
一併參考圖5、圖6及圖7所示,為本發明夜光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感光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及變色粉珠層搭配反光層之結構示意圖。圖5中以夜光粉珠層100a為例並混入膠層100,色彩結構層10中之一膠層100黏著於基材2時其已混入夜光粉珠層100a,色彩結構層10以熱滾筒壓印完成後則再完成將反光結構層12黏合固定,如此一來,反光布1則具備夜光粉珠層100a所產生的夜光效果以及反光結構層12中反光層120的反光效果。
另外,圖6則是以感光粉珠層100b為例並混入膠層100,色彩結構層10中之一膠層100黏著於基材2時其已混入感光粉珠層100b,色彩結構層10以熱滾筒壓印完成後則再完成將反光結構層12黏合固定,如此一 來,反光布1則具備感光粉珠層100b所產生的感光效果以及反光結構層12中反光層120的反光效果。
至於,圖7則是以變色粉珠層100c為例並混入膠層100,色彩結構層10中之一膠層100黏著於基材2時其已混入變色粉珠層100c,色彩結構層10以熱滾筒壓印完成後則再完成將反光結構層12黏合固定,如此一來,反光布1則具備變色粉珠層100c所產生的變色效果以及反光結構層12中反光層120的反光效果。
本發明利用微凹版印刷方式產能為網版印刷的十倍以上,另外,熱熔膠為擠壓刮刀式的無溶劑熱熔膠,為無味無臭的環保材質。此外,膠層100厚度在0.04mm至0.30mm,因此可具有良好的水洗表現。而反光層120的粒徑再180-500目數,若加上電鍍層則可達到高亮度反光及色彩反光之效果。
由上述可清楚了解,運用色彩結構層10及反光結構層12分別利用熱滾筒壓印壓印至基材2不僅達到製作快速,且廢料降低之目的,同時透過反光層120及電鍍層124可提升整體亮度及反光的均勻程度。
前述中的黏合劑122,其業界亦可稱之為接著劑、處理劑等,凡是任何可與電鍍金屬化合物於玻璃反光微珠有緊密接合均為本發明保護之範圍。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申 請專利範圍所列。

Claims (5)

  1. 一種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應用於附著於一基材上之一反光布,製作該反光布步驟包括:以一色彩結構層中之一膠層黏著於該基材;以一熱滾筒壓印使一顏色層混入該膠層,並撕除該色彩結構層中附著於該膠體之一具一第一離型層的第一底材;將一反光結構層中之一黏合劑對於該膠體,並以熱滾筒壓印使該黏合劑及一結合於該黏合劑之反光層結合於該膠體;及撕除該反光結構層中附著於該黏合劑之一具有一第二離型層的一第二底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其中該反光層進一步結合一電鍍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其中該電鍍層為高折射率金屬化合物、金屬或低折射率金屬化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底材及該第二底材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紙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功能材料製作方法,其中該基材為布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或皮革材料。
TW106123481A 2017-07-13 2017-07-13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634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3481A TWI634992B (zh) 2017-07-13 2017-07-13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3481A TWI634992B (zh) 2017-07-13 2017-07-13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4992B true TWI634992B (zh) 2018-09-11
TW201908117A TW201908117A (zh) 2019-03-01

Family

ID=64452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481A TWI634992B (zh) 2017-07-13 2017-07-13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49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994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视对比度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137A (zh) * 2001-12-04 2003-06-11 林昌三 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
CN205193307U (zh) * 2015-12-09 2016-04-27 施盈吉 高亮度反光发光膜及其物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137A (zh) * 2001-12-04 2003-06-11 林昌三 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
CN205193307U (zh) * 2015-12-09 2016-04-27 施盈吉 高亮度反光发光膜及其物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994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视对比度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10749947B (zh) * 2019-10-29 2021-06-01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视对比度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117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47691C (en)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of reflective material
WO2012111242A1 (ja) 金属調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金属調印刷物
WO2005075591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colored graphic marking films
TWI634992B (zh) Composite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3275631A (zh) 一种透明防水打印贴膜的加工制造方法
CN202766923U (zh) 一种镭射定位采光型接装纸
JP2004249696A (ja) 画像形成法
CN116254067A (zh) 一种一体化MiniLED显示模组封装胶膜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KR101774979B1 (ko) 이미지 전사방법 및 이미지 전사시트
TWM554923U (zh) 複合式布料結構
WO2000052502A1 (fr) Feuille retroreflechissante
KR100873161B1 (ko) 대량생산에 적합한 인쇄층을 가지는 유리구슬 타입 반사지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8159192A1 (ja) バルーンへの画像転写方法、バルーン
CN105882172A (zh) 一种新型柔版印刷方法
KR100740011B1 (ko) 열전사 접합 무늬칼라 유리판제 및 이것의 제조방법
JP2017016031A (ja) 表示物、塗料セット、塗料、及び、印刷方法
TWI526766B (zh) 彩色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02727467U (zh) 一种复合相材
CN220500159U (zh) 一种耐磨哑光预涂膜
CN212749301U (zh) 一种幻彩反光膜
CN211222652U (zh) 具有哑光效果的热转印膜
CN218811478U (zh) 一种显示器用的防蓝光保护装置
KR102103650B1 (ko) 반투과형 메쉬타입 반사스크린 제조방법
JP2000094893A (ja)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227416U (zh) 一种覆膜层的柔性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