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3917B - Filter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Filter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3917B
TWI633917B TW106139718A TW106139718A TWI633917B TW I633917 B TWI633917 B TW I633917B TW 106139718 A TW106139718 A TW 106139718A TW 106139718 A TW106139718 A TW 106139718A TW I633917 B TWI633917 B TW I6339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disposed
stirring
parti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9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2333A (zh
Inventor
陳妤柔
陳偉智
Original Assignee
陳妤柔
陳偉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妤柔, 陳偉智 filed Critical 陳妤柔
Priority to TW106139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391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3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39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2333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過濾器結構,其包含:一過濾筒以及一攪拌單元,其中,該過濾筒之腔室內係於第一、二過濾隔板間以及第二、三過濾隔板間分置不同粗細的過濾砂材,可有效延長過濾時效壽命,減少逆洗次數,且該第三過濾隔板的上方則還能放置有礫石,大幅減少換水空間,同時降低逆洗的換水比例以及防止細砂外漏,進而達到節能功效,且該第一、二攪拌件可作到全層過濾砂材的翻攪作動,令過濾砂材永遠不會有硬化情況產生,並配合氣泡木的臭氧殺菌、除臭之效果,大幅降低過濾砂材更換率,更進一步地達到免更換過濾砂材之目的,有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

Description

過濾器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過濾水質之過濾器結構。
按,習知常見之過濾器為了使用之方便性,一般大都採用可逆洗之設計,來進行逆洗去除濾網所附著的沈積物,不過由於習用之逆洗方式僅以改變水流之方向,使水流反向沖洗濾網之沈積物並排除,然此逆洗方式洗淨效果相當有限,且需耗費較大用水量,不僅容易產生濾網阻塞,且逆洗的次數和時間將會增加和增長,故該等設計仍有其改良空間。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過濾器結構。
一種過濾器結構,其包含:一過濾筒以及一攪拌單元,其中,該過濾筒具有一筒身以及一封罩於筒身上方之上蓋,該筒身係中空形成一腔室,並於外側設有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與該腔室相通,且筒身底部側邊設一第一出入水管,該腔室內係設一第一過濾隔板位於該第一出入 水管上方,一第二過濾隔板組設於該第一管口及該第二管口間,一第三過濾隔板組設於該第二管口上方,該第三過濾隔板中央處則設一軸承件,該上蓋側邊設一第二出入水管,該攪拌單元具有一驅動件安裝於該過濾筒底部中央處,更帶動連接一軸桿,該軸桿係伸入該腔室內並穿過該第一、二過濾隔板中央處,最後組設於該第三過濾隔板之軸承件,又該軸桿係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間設一第一攪拌件,再由該第二、三過濾隔板間設一第二攪拌件,該第一、二攪拌件皆具有一單向軸承以套接於該軸桿,且該第一、二攪拌件之單向軸承互為不同旋轉方向,而該第一、二攪拌件皆再由該單向軸承對稱設有至少二橫桿,該二橫桿組接複數個相平行之縱向攪拌桿,更於該二橫桿設有相錯開呈斜板狀之整砂板,藉由上述結構,俾以構成一種過濾器結構。
其中,該過濾筒於該第一出入水管下方更設一氣泡木伸入腔室內,並於筒身外設一電磁開關。
其中,該驅動件為一驅動馬達,並透過一支架組設於該過濾筒之筒身底部與該軸桿連接。
其中,該驅動件為一手轉柄,並組設於該過濾筒之筒身底部與該軸桿連接。
其中,該第一、二過濾隔板中央處皆設有一凸起之穿接柱,以供該軸桿的穿設限位,且該穿接柱之上、下端部皆設一阻砂墊片。
其中,該上蓋頂端更設有一壓力感知器。
其中,該第一攪拌件之攪拌桿係短於第二攪拌件之攪拌桿,且該第一攪拌件之攪拌桿與該第一過濾隔板間之距離為該第二攪拌件之攪 拌桿與該第二過濾隔板間之距離的至少兩倍。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一)、該過濾筒之第一、二過濾隔板於穿接柱之上下端部皆設有阻砂墊片,防止第一、二過濾隔板之經由穿接柱之間隙往下漏,同時確保該軸桿於穿接柱旋轉作動之順暢度,提升攪拌單元之攪動效率。
(二)、該第一、二攪拌件係以不同旋轉方向之單向軸承穿設於軸桿,透過一驅動件即可達到第一、二攪拌件的旋轉攪拌,令結構使用上更為節能、方便,提升結構之實用性。
(三)、該第一、二攪拌件可作到全層過濾砂材的翻攪作動,令過濾砂材永遠不會有硬化情況產生,並配合氣泡木的臭氧殺菌、除臭之效果,大幅降低過濾砂材更換率,更進一步地達到免更換過濾砂材之目的,有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
(四)、該過濾筒之腔室內係於第一、二過濾隔板間以及第二、三過濾隔板間分置不同粗細的過濾砂材,可有效延長過濾時效壽命,減少逆洗次數,且該第三過濾隔板的上方則還能放置有礫石,大幅減少換水空間,同時降低逆洗的換水比例以及防止細砂外漏,進而達到節能功效。
〔本發明〕
10‧‧‧過濾筒
11‧‧‧筒身
111‧‧‧腔室
112‧‧‧第一管口
113‧‧‧第二管口
114‧‧‧第一出入水管
12‧‧‧上蓋
121‧‧‧第二出入水管
122‧‧‧壓力感知器
13‧‧‧氣泡木
131‧‧‧電磁開關
14‧‧‧第一過濾隔板
141‧‧‧穿接柱
142‧‧‧阻砂墊片
15‧‧‧第二過濾隔板
151‧‧‧穿接柱
152‧‧‧阻砂墊片
16‧‧‧第三過濾隔板
161‧‧‧軸承件
20‧‧‧攪拌單元
21‧‧‧驅動件
211‧‧‧支架
22‧‧‧軸桿
23‧‧‧第一攪拌件
231‧‧‧單向軸承
232‧‧‧橫桿
233‧‧‧攪拌桿
234‧‧‧整砂板
24‧‧‧第二攪拌件
241‧‧‧單向軸承
242‧‧‧橫桿
243‧‧‧攪拌桿
244‧‧‧整砂板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立體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剖視立體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組合剖視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進行過濾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進行第一二次逆洗過程之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進行第三次逆洗過程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首先,先請參閱第1、2、3圖所示,一種過濾器結構,其包含:一過濾筒10以及一攪拌單元20,其中,該過濾筒10具有一筒身11以及一封罩於筒身11上方之上蓋12,該筒身11係中空形成一腔室111,並於外側設有一第一管口112以及一第二管口113與該腔室111相通,且筒身11底部側邊設一第一出入水管114,更於該第一出入水管114下方設一氣泡木13伸入腔室111內,並於筒身11外設一電磁開關131,該腔室111內係設一第一過濾隔板14位於該第一出入水管114上方,一第二過濾隔板15組設於該第一管口112及該第二管口113間,一第三過濾隔板16組設於該第二管口113上方,又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中央處皆設有一凸起之穿接柱141、151,且該穿接柱141、151之上、下端部皆設一阻砂墊片142、152,而該第三過濾隔板16中央處則設一軸承件161,該上蓋12側邊設一第二出入水管121,更設有一壓力感知器122於該上蓋12頂端,該攪拌單元20具有一驅動件21安裝於該過濾筒10底部中央處,更帶動連接一軸桿22,該軸桿22係伸入該腔室111內並穿過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中央處,最後組設於該第三過濾隔板16之軸承件161,又該軸桿22係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間設一第一攪拌件23,再由該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間設一第二攪拌件24,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皆具有一單向軸承231、241以套接於該軸桿22,且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之單向軸承231、 241互為不同旋轉方向,該第一攪拌件23為正向旋轉之單向軸承231,該第二攪拌件24則為逆向旋轉之單向軸承241,而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皆再由該單向軸承231、241對稱設有至少二橫桿232、242,該二橫桿232、242組接複數個相平行之縱向攪拌桿233、243,更於該二橫桿232、242設有相錯開呈斜板狀之整砂板234、244,又該第一攪拌件23之攪拌桿233係短於第二攪拌件24之攪拌桿243,且該第一攪拌件23之攪拌桿233與該第一過濾隔板14間之距離為該第二攪拌件24之攪拌桿243與該第二過濾隔板15間之距離的至少兩倍。
其結構之組成,再請參閱第2、3圖所示,該過濾筒10係於腔室111之第一出入水管114上方組設一第一過濾隔板14,再由該第一、二管口112、113間設一第二過濾隔板15,最後再由第二管口113以及第二出入水管121間設一第三過濾隔板16,該攪拌單元20係將一第一攪拌件23配置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間,再將一第二攪拌件24配置於該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間,該軸桿22係由筒身11底部中央處依序穿設限制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之穿接柱141、151,同時穿接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之單向軸承231、241,最後組設限制於該第三過濾隔板16之軸承件161,令該軸桿22能透過該驅動件21的帶動而自由轉動於該第一、二、三過濾隔板14、15、16間,並隨著驅動件21的正反向帶動達到第一攪拌件23或是第二攪拌件24的拌攪作動,又該驅動件21可為一驅動馬達,並透過一支架211組設於該筒身11底部與該軸桿22連接,該驅動件21另可為一手轉柄(圖未表示),透過人工施力作動達到軸桿22之正反向轉動,藉由上述結構,俾以完成一種過濾器結構。
其結構使用時,續請參閱第4圖所示,該過濾筒10之腔室111內係於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間以及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間分置不同過濾砂材,其過濾砂材放置時,可分別由第一管口112以及第二管口113置入,而過濾砂材不侷限粗細堆積方式,可由粗至細或是細至粗依序堆積,而該第三過濾隔板16的上方則還能放置有礫石,藉以完成該過濾筒10內部濾材的配置,其實際過濾使用時,其欲過濾之水源係由第二出入水管121導入腔室111內,並依序通過該第一、二、三過濾隔板14、15、16間堆積之過濾砂材,最後由筒身11下方之第一出入水管114排出,達到水流之過濾目的。
再者,當該過濾筒10經過一段時間之過濾使用後,因過濾砂材會吸附水中雜質、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卵,而影響水質過濾之效果,必須進行過濾砂材的逆洗作業,藉此,其進行逆洗作業時,再請參閱第5圖所示,係將乾淨水流由該第一出入水管114導入腔室111內,經由壓力感知器122感知腔內壓力後第一次啟動該驅動件21正轉作動,使該位於該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間之第二攪拌件24受軸桿22帶動而旋轉攪拌過濾砂材,初步將該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內過濾砂材的髒污隨著水流從第二出入水管121排出,且該第三過濾隔板16上方更放置有礫石,大幅減少換水空間,同時降低逆洗的換水比例以及防止細砂外漏,經初步逆洗換水後,該壓力感知器122會再第二次啟動該驅動件21正轉帶動,同樣帶動該第二攪拌件24旋轉攪拌,進行該第二、三過濾隔板15、16區間的過濾砂材二次逆洗步驟,並隨著水流將髒污由第二出入水管121排出,且該第二攪拌件24旋轉攪拌時,會同時以該二整砂板244刮動整平過濾砂材,以確保過濾砂材的平均厚度;最後,該壓力感知器122會再第三次啟動該驅動件21,並進 行逆轉作動,請再同時參閱第6圖所示,使該位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間之第一攪拌件23受軸桿22帶動而旋轉攪拌過濾砂材,同時啟用底部之氣泡木13,令該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間之髒污得以隨著水流而排出,且該第一攪拌件23之攪拌桿243與該第一過濾隔板14之距離較大,至少預留有2公分之間隙,避免攪拌桿243攪動到最底層的過濾砂材,進而防止寄生蟲卵及污水因底層過濾砂材翻攪而沉積於第一過濾隔板14之底層,並配合氣泡木13產生之臭氧,達到殺菌、除臭之效果,而該第一攪拌件23旋轉攪拌的過程中同時也會利用整砂板234進行過濾砂材的整平動作,達到過濾砂材的平均厚度的保持,確保過濾的效果及效率,以上步驟完成後,其氣泡木13及驅動件21俾會停止,進而完成逆洗動作。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一)該過濾筒10之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於穿接柱141、151之上下端部皆設有阻砂墊片142、152,防止第一、二過濾隔板14、15之經由穿接柱141、151之間隙往下漏,同時確保該軸桿22於穿接柱141、151旋轉作動之順暢度,提升攪拌單元20之攪動效率。
(二)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係以不同旋轉方向之單向軸承231、241穿設於軸桿22,透過一驅動件21即可達到第一、二攪拌件23、24的旋轉攪拌,令結構使用上更為節能、方便,提升結構之實用性。
(三)該第一、二攪拌件23、24可作到全層過濾砂材的翻攪作動,令過濾砂材永遠不會有硬化情況產生,並配合氣泡木13的臭氧殺菌、除臭之效果,大幅降低過濾砂材更換率,更進一步地達到免更換過濾砂材之目的,有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發明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發明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7)

  1. 一種過濾器結構,其包含:一過濾筒,具有一筒身以及一封罩於筒身上方之上蓋,該筒身係中空形成一腔室,並於外側設有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與該腔室相通,且筒身底部側邊設一第一出入水管,該腔室內係設一第一過濾隔板位於該第一出入水管上方,一第二過濾隔板組設於該第一管口及該第二管口間,一第三過濾隔板組設於該第二管口上方,該第三過濾隔板中央處則設一軸承件,該上蓋側邊設一第二出入水管;一攪拌單元,具有一驅動件安裝於該過濾筒底部中央處,更帶動連接一軸桿,該軸桿係伸入該腔室內並穿過該第一、二過濾隔板中央處,最後組設於該第三過濾隔板之軸承件,又該軸桿係於該第一、二過濾隔板間設一第一攪拌件,再由該第二、三過濾隔板間設一第二攪拌件,該第一、二攪拌件皆具有一單向軸承以套接於該軸桿,且該第一、二攪拌件之單向軸承互為不同旋轉方向,而該第一、二攪拌件皆再由該單向軸承對稱設有至少二橫桿,該二橫桿組接複數個相平行之縱向攪拌桿,更於該二橫桿設有相錯開呈斜板狀之整砂板。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過濾筒於該第一出入水管下方更設一氣泡木伸入腔室內,並於筒身外設一電磁開關。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驅動件為一驅動馬達,並透過一支架組設於該過濾筒之筒身底部與該軸桿連接。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驅動件為一手轉柄,並組設於該過濾筒之筒身底部與該軸桿連接。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第一、二過濾隔板中央處皆設有一凸起之穿接柱,以供該軸桿的穿設限位,且該穿接柱之上、下端部皆設一阻砂墊片。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上蓋頂端更設有一壓力感知器。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過濾器結構,其中,該第一攪拌件之攪拌桿係短於第二攪拌件之攪拌桿,且該第一攪拌件之攪拌桿與該第一過濾隔板間之距離為該第二攪拌件之攪拌桿與該第二過濾隔板間之距離的至少兩倍。
TW106139718A 2017-11-16 2017-11-16 Filter structure TWI633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9718A TWI633917B (zh) 2017-11-16 2017-11-16 Filte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9718A TWI633917B (zh) 2017-11-16 2017-11-16 Filter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3917B true TWI633917B (zh) 2018-09-01
TW201922333A TW201922333A (zh) 2019-06-16

Family

ID=6445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9718A TWI633917B (zh) 2017-11-16 2017-11-16 Filter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39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133A (zh) * 2021-09-24 2021-11-23 苏州培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循环处理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00879U (en) * 2010-11-05 2011-04-01 si-ying Chen Structure of filtering cylinder
WO2012049615A1 (fr) * 2010-10-11 2012-04-19 Total S.A. Installation de mise en contact entre un gaz et un liquide pour support flottant
CN205796663U (zh) * 2016-06-24 2016-12-14 浙江蓝湖环保有限公司 浅层砂过滤器
TWM556175U (zh) * 2017-11-16 2018-03-01 Chen Yu Rou 過濾器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9615A1 (fr) * 2010-10-11 2012-04-19 Total S.A. Installation de mise en contact entre un gaz et un liquide pour support flottant
TWM400879U (en) * 2010-11-05 2011-04-01 si-ying Chen Structure of filtering cylinder
CN205796663U (zh) * 2016-06-24 2016-12-14 浙江蓝湖环保有限公司 浅层砂过滤器
TWM556175U (zh) * 2017-11-16 2018-03-01 Chen Yu Rou 過濾器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133A (zh) * 2021-09-24 2021-11-23 苏州培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循环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333A (zh) 2019-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3933B (zh) 水处理方法
CN201168468Y (zh) 一种逆流式高效净水器
KR101180746B1 (ko) 상향류식 여과장치
JP2013512771A (ja) 水平棒支持式空隙制御型繊維ろ材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水平棒支持式繊維ろ過装置
TWI633917B (zh) Filter structure
TWM556175U (zh) 過濾器結構
CN201395548Y (zh) 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
CN105461180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
WO2019128954A1 (zh) 刷杆式过滤装置
TWM556173U (zh) 刷桿式過濾裝置
CN201415074Y (zh) 反冲洗过滤装置
CN206767746U (zh) 一种设有反冲洗装置的生物滤池
JP3431067B2 (ja) 浮遊物濾過処理装置
KR101271089B1 (ko) 자동 역세 사여과기의 다공성 플레이트 장치
CN100560175C (zh) 多介质滤层过滤罐再生涡流冲洗方法
CN207031145U (zh) 一种用于地表水和污水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DE202004009347U1 (de) Komprimierungs-/Expansions-Filtrationsvorrichtung zur Flüssigkeits-Feinfiltration
CN216295381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集水池结构
CN109954299A (zh) 一种高效提标装置
CN209890287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溶气气浮机
DE83542C (zh)
CN21916786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反洗抽吸的过滤设备
CN1572731A (zh) 多功能一体化精细过滤装置
CN213112785U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09123417U (zh) 活性炭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