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621B -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9621B
TWI629621B TW106105989A TW106105989A TWI629621B TW I629621 B TWI629621 B TW I629621B TW 106105989 A TW106105989 A TW 106105989A TW 106105989 A TW106105989 A TW 106105989A TW I629621 B TWI629621 B TW I6296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locks
driving
sensing electrode
touch
touch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2062A (zh
Inventor
陳志成
劉貴文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9621B/zh
Priority to CN201710301584.XA priority patent/CN1073909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62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2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06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陣列包含一第一觸控區以及一第二觸控區。第一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一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塊。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第二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二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塊。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透過一導線電性耦接於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觸控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近年來,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觸控裝置(例如:觸控面板)已被應用至各式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
觸控裝置是利用觸控電極層搭配控制晶片完成觸控操作。在現有技術中,觸控電極層中的各電極塊需分別透過導線連接至控制晶片。然而,當觸控裝置中的通道(channel)數目增加時,導線的數量亦會隨之增加。這將使得觸控裝置的面積增加且製造成本提高。
有鑒於此,本揭露內容提出一種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藉以解决先前技術所述及的問題。
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觸控陣列。觸控陣列包含一第一觸控區以及一第二觸控區。第一 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一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塊。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第二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二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塊。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透過一導線電性耦接於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
本揭露內容之一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驅動方法。驅動方法包含:輸出一第一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一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一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一驅動電極;輸出一第二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二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二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二驅動電極塊;以及於第一致能期間以及第二致能期間,透過第一觸控區中的至少一第一感應電極塊以及第二觸控區中的至少一第二感應電極塊感應一第一耦合訊號。第一致能期間與第二致能期間於時序上為相異。
綜上所述,在本揭露內容的觸控陣列中,藉由一導線將第一感應電極塊與第二感應電極塊電性耦接。如此一來,連接電極塊的導線數量得以減少,進而降低觸控裝置的製造成本以及走線面積。
100、300、500、700‧‧‧觸控陣列
120、140、360、760、780‧‧‧觸控區
121、141、361、761、781‧‧‧驅動電極塊
122、142、362、122a、122b、762、782‧‧‧感應電極塊
762a、762b、782a、782b‧‧‧邊緣感應電極塊
D1、D2‧‧‧方向
C‧‧‧控制晶片
RX1、RX2、RX3、RX4、RX5、RX6、RX7、RX8、RX9、RX10、RX11、RX12‧‧‧導線
sig1、sig2‧‧‧耦合訊號
TP‧‧‧觸控期間
DIS‧‧‧顯示期間
TX1、TX2、TX3‧‧‧驅動訊號
T1、T2、T3、T4‧‧‧致能期間
T5‧‧‧時序重疊期間
900‧‧‧驅動方法
S902、S904、S906‧‧‧步驟
為讓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與控制晶片的示意圖; 第2圖是第1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第3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與控制晶片的示意圖;第4圖是第3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第5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與控制晶片的示意圖;第6圖是第5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第7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與控制晶片的示意圖;第8圖是第7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以及第9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另外,圖式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第三』...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另外,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連接』,均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亦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操作或動作。
請參考第1圖。第1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100與控制晶片C的示意圖。
觸控陣列100包含觸控區120以及觸控區140。
觸控區120包含複數個驅動電極塊121以及複數個感應電極塊122。該些感應電極塊12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21交錯排列。具體來說,該些感應電極塊12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21在方向D1上交錯排列。該些感應電極塊12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21在方向D2上亦交錯排列。方向D1實質上正交於方向D2。然而其他角度亦可,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
相似的,觸控區140包含複數個驅動電極塊141以及複數個感應電極塊142。該些感應電極塊14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41交錯排列。具體來說,該些感應電極塊14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41在方向D1上交錯排列。該些感應電極塊14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141在方向D2上亦交錯排列。
為了易於瞭解之目的,第1圖共繪示了12個驅 動電極塊與12個感應電極塊,但本揭露不以此數量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電極塊121、感應電極塊122、驅動電極塊141以及感應電極塊142選擇透光性佳的導電材料製作,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但本揭露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晶片C是以觸控顯示驅動整合晶片(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實現。控制晶片C與觸控陣列100被配置在觸控顯示裝置當中。控制晶片C用以提供觸控顯示面板的觸控驅動訊號以及顯示資料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觸控陣列100中,不同的觸控區在同一時間不會接收相同的驅動訊號。舉例來說,位於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接收來自控制晶片C的驅動訊號TX1。而位於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則接收來自控制晶片C的驅動訊號TX2。
在觸控陣列100的配置中,位於觸控區120中且位於同一行的驅動電極塊121透過同一條導線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觸控區140中且位於同一行的驅動電極塊141透過同一條導線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由於位於相同觸控區且同一行的不同驅動電極塊可透過同一條導線彼此電性耦接,因此可減少導線數量。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導線的材料可選擇電阻值較該些電極塊之材料之電阻值低的材料(例如:金屬)製作而成,但本揭露不以此為限。
另外,在觸控陣列100的配置中,至少一感應 電極塊122與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電性耦接。以第1圖示例而言,位於第一行第二列的感應電極塊122、位於第一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142以及位於第一行第六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1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二行第一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二行第五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2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二行第三列的感應電極塊122透過導線RX5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三行第二列的感應電極塊122、位於第三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142以及位於第三行第六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3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四行第一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四行第五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4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四行第三列的感應電極塊122透過導線RX6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
由於位於不同觸控區的感應電極塊可透過相同導線電性耦接,因此可減少導線數量,進而降低觸控裝置的製造成本以及走線面積。
請參考第2圖。第2圖是第1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觸控顯示裝置包含觸控期間TP以及顯示期間DIS。觸控期間TP包含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驅動訊號TX1在致能期間T1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2在致能期間T2為致能狀態。以第2圖示例而言,驅動訊號TX1以及驅動訊號TX2是以方波為例,但本揭露不以此為限。
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在致能期間T1 被驅動訊號TX1所驅動。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在致能期間T2被驅動訊號TX2所驅動。致能期間T1與致能期間T2於時序上為相異。也就是說,位於不同觸控區的驅動電極塊將會被分時驅動。
在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控制晶片C透過導線RX1~RX6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2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42感應耦合訊號sig1。
在這些實施例中,同一條導線可能電性耦接多個感應電極塊。藉由對不同觸控區的驅動電極塊進行分時驅動,可避免觸控位置被誤判。如此一來,本揭露內容中的觸控陣列100可適用於中大尺寸的觸控面板或觸控顯示面板。
在第1圖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可以是以一對一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外圍做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也可以是以一對多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內部或外圍做連接。
請參考第3圖。第3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300與控制晶片C的示意圖。為易於理解的目的,於第3圖中的類似元件將與第1圖指定相同標號。
觸控陣列300更包含觸控區360。觸控區360設置於觸控區120以及觸控區140之間。觸控區360包含複數 個驅動電極塊361以及複數個感應電極塊362。該些感應電極塊36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361交錯排列。具體來說,該些感應電極塊36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361在方向D2上交錯排列。
在觸控陣列300中,不同觸控區會接收不同的驅動訊號。舉例來說,位於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接收驅動訊號TX1。位於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接收驅動訊號TX2。位於觸控區360中的驅動電極塊361則接收來自控制晶片C的驅動訊號TX3。
在觸控陣列300的配置中,位於觸控區360中的感應電極塊362分別透過一條導線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且同一行的感應電極塊362不與感應電極塊122和感應電極塊142電性連接。換句話說,同一行的感應電極塊362不與感應電極塊122和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導線直接連接。以第3圖示例而言,位於第一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362透過導線RX7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三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362透過導線RX8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其餘感應電極塊具有類似於第1圖的配置方式,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考第4圖。第4圖是第3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觸控顯示裝置包含觸控期間TP以及顯示期間DIS。觸控期間TP包含致能期間T1、致能期間T2以及致能期間T3。驅動訊號TX1在致能期間T1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2在致能期間T2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3在致能期間T3為致能狀態。
換句話說,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在致能期間T1被驅動訊號TX1所驅動。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在致能期間T2被驅動訊號TX2所驅動。觸控區360中的驅動電極塊361在致能期間T3被驅動訊號TX3所驅動。致能期間T1、致能期間T2以及致能期間T3於時序上為相異。也就是說,位於不同觸控區的驅動電極塊將會被分時驅動。
在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控制晶片C透過導線RX1~RX6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2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42感應耦合訊號sig1。在致能期間T3,控制晶片C透過導線RX7~RX8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362感應耦合訊號sig2。
在這些實施例中,觸控區360用以隔開觸控區120以及觸控區140。雖然驅動訊號TX1與驅動訊號TX2是在不同的時間被致能,但當觸控區120以及觸控區140之間的距離太小時,產生耦合訊號sig1的位置會很容易被誤判。藉由將觸控區360配置於觸控區120與觸控區140之間,可提高在觸控位置之判斷上的精準度。
請參考第5圖。第5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500與控制晶片C的示意圖。為易於理解的目的,於第5圖中的類似元件將與第3圖指定相同標號。觸控陣列500與觸控陣列300具有相似的配置。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考第6圖。第6圖是第5圖中多個訊號的時 序圖。觸控顯示裝置包含觸控期間TP以及顯示期間DIS。觸控期間TP包含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驅動訊號TX1在致能期間T1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2在致能期間T2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3在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為致能狀態。
換句話說,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在致能期間T1被驅動訊號TX1所驅動。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在致能期間T2被驅動訊號TX2所驅動。觸控區360中的驅動電極塊361在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被驅動訊號TX3所驅動。
在第3圖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可以是以一對一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內部或外圍做連接。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也可以是以一對多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內部或外圍做連接。
控制晶片C在觸控期間TP透過導線RX1~RX8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22、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4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362感應耦合訊號sig1。
在這些實施例中,觸控區360用以改善相異觸控區之交界處的觸控特性。舉例來說,感應電極塊122a的周圍共配置有四個驅動電極塊。該四個驅動電極塊中的其中三個是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而另外一個是觸控區360中的驅動電極塊。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被驅動時 (例如:致能期間T1),觸控區360中的驅動電極塊亦被驅動。也就是說,配置於感應電極塊122a周圍的驅動電極塊會同時被驅動。如此一來,可使得位於交界處的感應電極塊122a的觸控特性與位於中央處的感應電極塊122b(周圍的驅動電極塊會同時被驅動)的觸控特性相近。在一些實施例中,致能期間T1的驅動訊號TX1和驅動訊號TX3相同,致能期間T2的驅動訊號TX2和驅動訊號TX3相同。由於位於觸控區140中且相鄰於觸控區360的驅動電極塊具有相似的運作,故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觸控陣列500的驅動方式可以達到縮短觸控期間的功效。以第6圖示例而言,觸控陣列500的觸控期間TP包含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但以第4圖示例而言,觸控陣列300的觸控期間TP更包含了致能期間T3。也就是說,觸控陣列500的觸控期間TP短於觸控陣列300的觸控期間TP。當觸控期間TP被有效地縮短時,可使得顯示期間DIS的比例增加,進而改善顯示效能。舉例來說,可改善顯示期間DIS內畫素充放電不足的問題。
請參考第7圖。第7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陣列700與控制晶片C的示意圖。為易於理解的目的,於第7圖中的類似元件將與第1圖指定相同標號。
觸控陣列700更包含觸控區760以及觸控區780。觸控區760設置於觸控區120以及觸控區780之間。觸控區780設置於觸控區760以及觸控區140之間。
觸控區760包含複數個驅動電極塊761以及複數個感應電極塊762。該些感應電極塊76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61交錯排列。具體來說,該些感應電極塊76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61在方向D1上交錯排列。該些感應電極塊76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61在方向D2上亦交錯排列。
相似的,觸控區780包含複數個驅動電極塊781以及複數個感應電極塊782。該些感應電極塊78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81交錯排列。具體來說,該些感應電極塊78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81在方向D1上交錯排列。該些感應電極塊782與該些驅動電極塊781在方向D2上亦交錯排列。
在觸控陣列700中,不同觸控區會接收不同的驅動訊號。舉例來說,位於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接收驅動訊號TX1。位於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接驅動訊號TX2。位於觸控區760中的驅動電極塊761接收驅動訊號TX3。位於觸控區780中的驅動電極塊781接收驅動訊號TX4。
在觸控陣列700的配置中,至少一感應電極塊762與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電性耦接。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22與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電性耦接。以第7圖示例而言,位於第一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762與位於第一行第十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1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一行第二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一行第八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5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一行第六列的 感應電極塊782透過導線RX9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二行第一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二行第七列的感應電極塊782透過同一條導線RX2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二行第三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二行第九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6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二行第五列的感應電極塊762透過導線RX10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三行第四列的感應電極塊762與位於第三行第十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3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三行第二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三行第八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7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三行第六列的感應電極塊782透過導線RX11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四行第一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四行第七列的感應電極塊782透過同一條導線RX4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四行第三列的感應電極塊122與位於第四行第九列的感應電極塊142透過同一條導線RX8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位於第四行第五列的感應電極塊762透過導線RX12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
需特別說明的是,以第7圖示例而言,觸控區760包含邊緣感應電極塊762a以及邊緣感應電極塊762b。邊緣感應電極塊762a以及邊緣感應電極塊762b相鄰於觸控區780。邊緣感應電極塊762a或者邊緣感應電極塊762b是獨立感應電極塊。詳細來說,邊緣感應電極塊762a透過導線RX10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而不與其他感應電極塊 串接。邊緣感應電極塊762b透過導線RX12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而不與其他感應電極塊串接。
相似的,觸控區780包含邊緣感應電極塊782a以及邊緣感應電極塊782b。邊緣感應電極塊782a以及邊緣感應電極塊782b相鄰於觸控區760。邊緣感應電極塊782a或者邊緣感應電極塊782b是獨立感應電極塊。詳細來說,邊緣感應電極塊782a透過導線RX9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而不與其他感應電極塊串接。邊緣感應電極塊782b透過導線RX11電性耦接至控制晶片C,而不與其他感應電極塊串接。
需特別說明的是,第7圖中的部分導線(例如:接收驅動訊號TX1~TX4的導線)是沿著方向D2延伸拉出,但本揭露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該些導線亦可沿著方向D1延伸拉出。換句話說,根據第7圖的實施例,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可以是以一對一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內部或外圍做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與接收驅動信號和耦合訊號的多條導線也可以是以一對多的形式和感應電極塊或驅動電極塊相連,並在觸控陣列的內部或外圍做連接,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8圖。第8圖是第7圖中多個訊號的時序圖。觸控顯示裝置包含觸控期間TP以及顯示期間DIS。觸控期間TP包含致能期間T1、時序重疊期間T5以及致能期間T2。驅動訊號TX1在致能期間T1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 TX2在致能期間T2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3在致能期間T3為致能狀態。驅動訊號TX4在致能期間T4為致能狀態。
致能期間T3與致能期間T1於時序上至少部分重疊。換句話說,致能期間T3包含致能期間T1與時序重疊期間T5。致能期間T4與致能期間T2於時序上至少部分重疊。換句話說,致能期間T4包含致能期間T2與時序重疊期間T5。
具體來說,在致能期間T1,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以及觸控區760中的驅動電極塊761皆會被驅動。在致能期間T2,觸控區780中的驅動電極塊781以及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皆會被驅動。在時序重疊期間T5,觸控區760中的驅動電極塊761以及觸控區780中的驅動電極塊781皆會被驅動。
控制晶片C在致能期間T1透過導線RX1~RX8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2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762感應耦合訊號sig1。控制晶片C在時序重疊期間T5透過導線RX9~RX12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76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782感應耦合訊號sig2。控制晶片C在致能期間T2透過導線RX1~RX8從對應的感應電極塊782以及對應的感應電極塊142感應耦合訊號sig1。
在這些實施例中,觸控區760以及觸控區780用以改善相異觸控區之交界處的觸控特性。由於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被驅動時(例如:致能期間T1),觸控區760中的驅動電極塊761亦被驅動。如此一來,可使得位於 交界處的感應電極塊122的觸控特性與位於中央處的感應電極塊122的觸控特性相近。相似的,由於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被驅動時(例如:致能期間T2),觸控區780中的驅動電極塊781亦被驅動。如此一來,可使得位於交界處的感應電極塊142的觸控特性與位於中央處的感應電極塊142的觸控特性相近。
在一些實施例中,致能期間T1的驅動訊號TX1和驅動訊號TX3相同,致能期間T2的驅動訊號TX2和驅動訊號TX4相同,時序重疊期間T5的驅動訊號TX3和驅動訊號TX4相同。
請參考第9圖。第9圖是依照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驅動方法9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方法900被應用於第1圖中的觸控陣列100與控制晶片C之間的運作。為了易於理解的目的,請一併參考第1圖、第2圖與第9圖,觸控陣列100與控制晶片C之間的運作將與驅動方法900一併說明。
在步驟S902中,輸出驅動訊號TX1以於致能期間T1驅動觸控區120中的驅動電極塊121。
在步驟S904中,輸出驅動訊號TX2以於致能期間T2驅動觸控區140中的驅動電極塊141。
在步驟S906中,於致能期間T1以及致能期間T2,透過觸控區120中的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22以及觸控區140中的至少一感應電極塊142感應耦合訊號sig1。
上述驅動方法900的敘述包含示例性的操作, 但驅動方法900的該些操作不必依所顯示的順序被執行。驅動方法900的該些操作的順序得以被變更,或者該些操作得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被同時執行或部分同時執行,皆在本揭露之實施例的精神與範圍內。
綜上所述,在本揭露內容的觸控陣列中,藉由一導線將第一感應電極塊與第二感應電極塊電性耦接。如此一來,連接電極塊的導線數量得以減少,進而降低觸控裝置的製造成本以及走線面積。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2)

  1. 一種觸控陣列,包含:一第一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一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以及一第二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二驅動電極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其中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透過一導線電性耦接於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其中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透過一第一控制線電性耦接,而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透過一第二控制線電性耦接,該第一控制線相異於該第二控制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陣列,其中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用以接收一第一驅動訊號,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用以接收一第二驅動訊號,且該第一驅動訊號的一第一致能期間與該第二驅動訊號的一第二致能期間於時序上為相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陣列,更包含:一第三觸控區,設置於該第一觸控區以及該第二觸控區之間,該第三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三驅動電極塊,用以接收一第三驅動訊號;以及複數個第三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三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其中該些第三感應電極塊不與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和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電性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陣列,更包含:一第三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三驅動電極塊,用以接收一第三驅動訊號;以及複數個第三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三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以及一第四觸控區,設置於該第二觸控區與該第三觸控區之間,其中該第三觸控區設置於該第一觸控區與該第四觸控區之間,該第四觸控區包含:複數個第四驅動電極塊,用以接收一第四驅動訊號;以及複數個第四感應電極塊,與該些第四驅動電極塊交錯排列;其中該些第三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耦接於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且該些第四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耦接於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之至少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陣列,其中該些第三感應電極塊包含至少一邊緣感應電極塊,該至少一邊緣感應電極塊相鄰於該第四觸控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陣列,其中該些第四感應電極塊包含至少一邊緣感應電極塊,該至少一邊緣感應電極塊相鄰於該第三觸控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陣列,其中該些第一驅動電極塊與該些第一感應電極塊於一第一方向與一第二方向上交錯排列,該些第二驅動電極塊與該些第二感應電極塊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上交錯排列,且該第一方向正交於該第二方向。
  8. 一種驅動方法,包含:輸出一第一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一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一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一驅動電極塊;輸出一第二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二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二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二驅動電極塊;以及於該第一致能期間以及該第二致能期間,透過該第一觸控區中的至少一第一感應電極塊以及該第二觸控區中的至少一第二感應電極塊感應一第一耦合訊號;其中該第一致能期間與該第二致能期間於時序上為相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驅動方法,更包含:輸出一第三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三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三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三驅動電極塊;以及於該第三致能期間,透過該第三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三感應電極塊感應複數個第二耦合訊號;其中該第一致能期間、該第二致能期間以及該第三致能期間於時序上為相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驅動方法,更包含:輸出一第三驅動訊號以於一第三致能期間驅動一第三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三驅動電極塊;輸出一第四驅動訊號以於一第四致能期間驅動一第四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四驅動電極塊;以及於該第三致能期間與該第四致能期間的一時序重疊期間,透過該第三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三感應電極塊以及該第四觸控區中的複數個第四感應電極塊感應複數個第二耦合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致能期間與該第一致能期間於時序上至少部分重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四致能期間與該第二致能期間於時序上至少部分重疊。
TW106105989A 2017-02-22 2017-02-22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TWI629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989A TWI629621B (zh) 2017-02-22 2017-02-22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CN201710301584.XA CN107390910B (zh) 2017-02-22 2017-05-02 触控阵列及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989A TWI629621B (zh) 2017-02-22 2017-02-22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9621B true TWI629621B (zh) 2018-07-11
TW201832062A TW201832062A (zh) 2018-09-01

Family

ID=6033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989A TWI629621B (zh) 2017-02-22 2017-02-22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0910B (zh)
TW (1) TWI629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7167B (zh) * 2018-02-11 2022-05-2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运算电路、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874218B (zh) * 2018-06-05 2021-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其触控定位方法及电容式触摸屏
JP2021039604A (ja) * 2019-09-04 2021-03-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639A (zh) * 2014-05-30 201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结构、内嵌式触摸屏、显示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CN104820532A (zh) * 2015-05-08 2015-08-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5094490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CN105094497A (zh) * 2015-09-30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607783A (zh) * 2016-03-24 2016-05-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5606B (zh) * 2012-10-02 2015-05-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CN203643981U (zh) * 2013-12-31 2014-06-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94485B (zh) * 2015-08-04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互电容触控单元、触控液晶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5511705B (zh) * 2016-01-08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639A (zh) * 2014-05-30 201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结构、内嵌式触摸屏、显示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CN104820532A (zh) * 2015-05-08 2015-08-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5094490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CN105094497A (zh) * 2015-09-30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607783A (zh) * 2016-03-24 2016-05-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910A (zh) 2017-11-24
CN107390910B (zh) 2020-10-23
TW201832062A (zh) 2018-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9941B2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852889B2 (en) Display panel, mobile terminal and driving method
US9977534B2 (en) Touchscreen panel
US7990160B2 (en) Capacitive sensing with combinatorial sensor layout
CN111919164B (zh) 具有窄下边框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TWI629621B (zh) 觸控陣列及驅動方法
EP2811370B1 (en) Inductive touch screen
CN103577005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模块
TW201601039A (zh) 觸控感應裝置
CN1075617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620103B (zh) 觸控面板
CN107450765A (zh) 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
TWI546721B (zh) 觸控面板及其電極配置方法
EP3719621B1 (en)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KR20140147082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40236B1 (ko) 터치패널
CN108563054A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TW201741826A (zh) 觸控陣列與驅動方法
US20140333547A1 (en) Touch panel
CN107015701B (zh) 整合触控的显示面板
CN11365899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3182005U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I502457B (zh) 觸控面板
CN102339158B (zh) 触控式显示模块
TWI564813B (zh) 觸碰感應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