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875B -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875B
TWI628875B TW106127750A TW106127750A TWI628875B TW I628875 B TWI628875 B TW I628875B TW 106127750 A TW106127750 A TW 106127750A TW 106127750 A TW106127750 A TW 106127750A TW I628875 B TWI628875 B TW I6288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asing
terminal
receiving
plas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7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1667A (zh
Inventor
洪永熾
游萬益
鄭義宏
張志輝
蘇懌喆
Original Assignee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7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887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8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1667A/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和套設在前述絕緣本體外側之金屬外殼,前述絕緣本體之側壁上凹設有凹口,前述金屬外殼之側壁上對應設有第一彈片;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可拆卸式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並可相對前述絕緣本體進行位移之推鎖機構,前述金屬外殼之兩側設有開槽,前述推鎖機構與前述開槽相互配合,使得前述推鎖機構在前述開槽內發生位移。

Description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穩定性較好且方便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安裝之集成連接器元件。
集成連接器元件通常由機殼、收容於機殼內之電路板以及組裝至機殼上之電連接器組成,以實現電路板與電連接器之間之訊號傳輸。
隨著電子產業之迅速發展,電連接器作為一種傳輸數字訊號、音頻訊號及圖像訊號等的連接裝置已得到廣泛應用。電連接器通常包括塑膠本體、固定在塑膠本體內之復數導電端子以及遮蓋在塑膠本體和導電端子外側之外殼。根據不同應用,電連接器之塑膠本體與外殼之間之相互配合結構也不同。現有的外殼大多是直接罩在塑膠本體之外側,且塑膠本體與外殼之間相互配合之結構之穩定性相對較差,繼而使得電連接器之訊號傳輸穩定性較差。
另外,常見的導電端子均設置有用以與電路板進行焊接之焊腳,但是,在導電端子數量設置較多、或空間限制或電路板結構限制時,使得導電端子與電路板之焊接操作較難進行。此外,相較焊接來說,直接採用機械結構對導電端子和電路板之定位連接在制程上更為方便,且效率較高。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對傳統之集成連接器元件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不僅結構穩定性較好,而且方便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之安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定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端子模組以及套設在前述絕緣本體外側之金屬外殼,前述端子模組包括端子和注塑成型在前述端子外側之塑膠體,前述端子具有突伸超出前述塑膠體一端之抵接臂和突伸超出前述塑膠體另一端之焊接部,前述絕緣本體之側壁上凹設有凹口,前述金屬外殼之側壁上對應設有彈性懸伸之第一彈片,以在前述金屬外殼套設於前述絕緣本體外側時,前述第一彈片之末端與前述凹口之內壁面相抵持;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可拆卸式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並可相對前述絕緣本體進行位移之推鎖機構,前述金屬外殼之兩側設有開槽,前述推鎖機構與前述開槽相互配合,使得前述推鎖機構在前述開槽內發生位移。
本發明之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該集成連接器元件不僅結構穩定性較好,而且方便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之安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包括機殼和與前述機殼組裝配合之連接器模組,前述機殼上開設有機殼口,前述機殼內設有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前述連接器模組包括:
轉接盒,包括上下組裝配合之上蓋和下蓋,前述上蓋與下蓋組合形成一收容空間,前述下蓋之相鄰兩側邊開設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
第一連接器,其一端自前述第一插接口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另一端自前述機殼口插入前述機殼並與前述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電性連接;
第二連接器,自前述第二插接口插入前述收容空間;
其中,前述第一連接器為上述電連接器。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一方面通過絕緣本體與金屬外殼之配合設置,使得前述絕緣本體與前述金屬外殼之間連接穩定;另一方面,通過推鎖機構與金屬外殼上開槽之間之相互配合設置,使得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與端子之間無需焊接,即可實現緊密接觸,即形成穩固之電性連接,並且整體結構設置簡單,安裝定位均非常方便。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1,前述集成連接器元件1包括機殼100(或電子設備)和與前述機殼100組裝配合之連接器模組。前述連接器模組包括轉接盒200和分別與前述轉接盒200電性連接之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
前述機殼100內設有收容腔,且前述收容腔朝向前述機殼100之一側邊開口,以形成機殼口10。前述收容腔內收容有柔性電路板11,且前述柔性電路板11固定在前述收容腔內。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一端與前述轉接盒200電性連接、另一端自前述機殼口10插入前述收容腔內並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電性連接。當然,一方面前述柔性電路板11也可替換為PCB板,另一方面前述柔性電路板11或PCB板也可設置為不固定,只要能夠實現與第一連接器300之電性連接即可,於此不予限制。
請參閱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前述轉接盒200包括上下組裝配合之上蓋20和下蓋21,前述上蓋20與下蓋21組合形成一收容空間(未標號)。前述轉接盒200還包括收容於前述收容空間內之PCB轉接板22,前述PCB轉接板22之其中一側邊上設有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前述PCB轉接板22之另一側邊上設有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前述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在前述PCB轉接板22上對應電性連接,且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前述第二組連接元件225之間形成一夾角。
具體來講,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前述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分別設置在前述PCB轉接板22之相鄰兩側邊上,且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前述第二組連接元件225之間形成90°的夾角。進一步地,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均為開設在前述PCB轉接板22上之焊孔,以分別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焊接固定,實現前述第一連接器300與第二連接器400之間之訊號轉接。
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第二組連接元件225還可由其它形式形成(如SMT或through hole),只要能夠與對應之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實現電性連接即可;另外,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與第二組連接元件225之間也可呈其它角度設置(如銳角或鈍角),只要能夠實現第一連接器300與第二連接器400之間之訊號轉接即可。
前述PCB轉接板22之其中三個側邊之邊緣開設有第一開口222,前述下蓋21之其中三個側邊之邊緣對應突設有卡持塊211,且在前述PCB轉接板22收容於前述收容空間內時,前述卡持塊211限位於前述第一開口222內,以限制前述PCB轉接板22發生位移。
前述上蓋20與前述下蓋21通過螺絲23固定連接,且前述上蓋20、下蓋21及PCB轉接板22上分別開設有供螺絲23穿過之螺孔24,前述螺孔24設置有兩個,且在前述上蓋20、下蓋21及PCB轉接板22上均呈對角線設置,以保證上蓋20、下蓋21及PCB轉接板22之間之組裝穩定性較好。
前述下蓋21上開設有供前述第一連接器300插入之第一插接口212和供前述第二連接器400插入之第二插接口213,且前述第一插接口212和第二插接口213分別設置在前述下蓋21之相鄰兩側邊上。前述PCB轉接板22遮蓋前述第一插接口212和前述第二插接口213,且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分別與前述第一插接口212和第二插接口213相對應設置,以便前述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自前述第一插接口212和第二插接口213分別與前述PCB轉接板22焊接固定。
前述第一插接口212與前述第二插接口213在相互垂直之兩個平面內延伸且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具體來講,前述第一插接口212在前述下蓋21之一側邊沿上蓋20與下蓋21之組裝方向貫穿前述下蓋21設置,前述第二插接口213自前述下蓋21之另一側邊向內凹陷形成,且前述第二插接口213同時朝向前述收容空間一側開口,如此設置,使得前述第一連接器300與第二連接器400之間具有兩個90°轉角,方便轉接。
前述下蓋21內還凹設有供收容內密封圈25之第一密封槽214,前述第一密封槽214與前述收容空間相連通並環繞設置於前述第一插接口212之外側,以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與前述下蓋21之間之間隙進行密封。前述下蓋21之側壁外部還凹設有供收容外密封圈26之第二密封槽215,前述第二密封槽215位於前述收容空間之外部並形成於前述第一插接口212之外側,以密封前述下蓋21、第一連接器300及機殼100之間之間隙。
前述下蓋21上還凹設有與前述收容空間相連通之復數散熱孔216,該些散熱孔216呈盲孔狀設置且具有一定深度,從而在PCB轉接板22與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電性連接時,可將PCB轉接板22產生之熱量散發出去,不僅能夠保證電性連接之穩定性,而且還能延長PCB轉接板22之使用壽命。另外,前述散熱孔216同時還能起到逃料之作用,從而降低下蓋21之製造成本。
請參閱第三圖至第六圖並結合第一圖與第二圖所示,為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一實施方式分解圖。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一端自前述第一插接口212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內並與前述PCB轉接板22焊接固定、另一端收容於前述機殼100並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電性連接。前述第一連接器300包括絕緣本體30、固定於前述絕緣本體30內之端子模組31以及遮罩於前述絕緣本體30外側之塑膠外殼32。本實施方式中,前述絕緣本體30與前述轉接盒200之下蓋21一體成型設置,以保證第一連接器300能夠穩定的從前述機殼口10插入前述機殼100之收容腔內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電性連接;當然,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絕緣本體30也可單獨設置。
前述絕緣本體30呈矩形狀設置,且具有突伸超出下蓋21之對接部301和前後(即上蓋20與下蓋21之組裝方向)貫穿絕緣本體30以供收容端子模組31之端子槽302。前述對接部301呈矩形狀設置,且其外側壁上凹設有凹口303;前述對接部301之外側壁包括頂壁304、與頂壁304相對設置之底壁305以及自頂壁304之兩端垂直向下延伸之左側壁306和右側壁307,本實施例中,前述頂壁304、左側壁306及右側壁307上均凹設有前述凹口303。
前述端子模組31收容於端子槽302,並包括端子310和注塑成型在端子310外側之塑膠體311。前述端子310具有突伸超出塑膠體311一端之抵接臂3101和突伸超出塑膠體311另一端之焊接部3102,前述焊接部3102呈針狀設置並排布成一排,以與PCB轉接板22上之第一組連接元件221焊接固定。
前述塑膠體311包括靠近抵接臂3101一側之前端部3111和靠近焊接部3102一側之後端部3112,且前述後端部3112之厚度大於前述前端部3111之厚度。前述前端部3111之後端、與後端部3112相連接處凹設有缺陷部3113,前述內密封圈25限位於前述缺陷部3113內並與前述第一密封槽214之內壁面相抵接,前述塑膠體311之後端部3112同時收容於前述第一密封槽214,並將前述內密封圈25限位在前述第一密封槽214之內壁面與前述後端部3112之間,以此實現塑膠體311與絕緣本體30(即下蓋21)之間之密封。
前述後端部3112上還突設有第一導引柱3114,且前述第一導引柱3114朝向前述轉接盒200之收容空間內突伸,前述PCB轉接板22上對應開設有第二開口223,從而可通過前述第一導引柱3114收容於前述第二開口223,實現前述端子模組31與前述PCB轉接板22之間之穩定連接,繼而保證前述端子310與前述PCB轉接板22之間之焊接穩定性。
前述塑膠外殼32套設在前述絕緣本體30之外側,且前述塑膠外殼32之外側壁上對應設有彈性懸伸之彈性臂321,前述彈性臂321之末端設有倒勾322,從而在前述塑膠外殼32套設於前述絕緣本體30之外側時,可通過前述倒勾322與前述凹口303內側壁之相互扣合,實現前述絕緣本體30與前述塑膠外殼32之穩定性連接。
前述彈性臂321包括與前述塑膠外殼32之外側壁相連之固定部3211、自前述固定部3211一端向外延伸之扣持部3212以及自前述固定部3211另一端向外延伸之按壓部3213。前述固定部3211與前述塑膠外殼32一體設置;前述倒勾322設於前述扣持部3212之末端,且朝向前述塑膠外殼32之內部突伸;前述按壓部3213延伸超出前述塑膠外殼32之外側壁邊緣並懸伸於前述塑膠外殼32外側壁之外部,從而在按壓前述按壓部3213時,可帶動前述扣持部3212彈性旋轉,繼而使前述倒勾322脫離前述凹口303。
本實施方式中,前述塑膠外殼32呈矩形結構設置,且前述塑膠外殼32之其中三個外側壁上均設有前述彈性臂321,從而在組裝前述塑膠外殼32與前述絕緣本體30時,可借助前述彈性臂321上之倒勾322突伸入前述凹口303並與前述凹口303之內壁面相扣持,實現前述塑膠外殼32與前述絕緣本體30之扣合連接;在將前述塑膠外殼32從前述絕緣本體30上拆除時,只需按壓前述按壓部3213,使前述倒勾322脫離前述凹口303即可。
前述塑膠外殼32之後端(靠近前述倒勾322一端)兩側分別設有向外突伸之突伸部326,前述突伸部326沿前述端子310之排列方向(即左右方向)向外突伸,並使得前述塑膠外殼32在端子310排列方向上之長度大於前述對接部301在端子310排列方向上之長度。
在組裝前述第一連接器300和前述機殼100時,因為在端子310排列方向上,對接部301之尺寸略小於機殼口10之尺寸、塑膠外殼32之尺寸大於機殼口10之尺寸,從而在組裝時需要先將絕緣本體30之對接部301自機殼口10插入機殼100內,之後再在機殼100內將塑膠外殼32與絕緣本體30之對接部301鎖扣固定。另外,前述突伸部326之設置,可在塑膠外殼32組裝完成後,將機殼100之一側壁限位在絕緣本體30(即下蓋21)與塑膠外殼32之突伸部326之間,從而可防止絕緣本體30脫離機殼100,達到絕緣本體30、機殼100及塑膠外殼32相互之間穩固連接之目的。
前述第一連接器300還包括可拆卸式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30並可相對前述絕緣本體30進行位移之推鎖機構33,前述推鎖機構33具有用以收容前述抵接臂3101之端子收容部331、與前述端子收容部331相連通之板收容部332以及設於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一側之抵壓結構333。前述板收容部332用於收容前述柔性電路板11,且前述板收容部332與前述端子收容部331在前述推鎖機構33之厚度方向上上下設置,從而可使得前述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在前述推鎖機構33內部實現電性連接。
前述抵接臂3101具有接觸部3103和位於前述接觸部3103前方之抵壓部3104,前述接觸部3103相較前述塑膠體311之延伸平面呈圓弧狀突起設置,前述抵壓部3104在前述抵接臂3101之末端呈下凹之圓弧角設置,且前述抵壓部3104相較前述接觸部3103遠離前述板收容部332、並在前述推鎖機構33固定至絕緣本體30後與前述抵壓結構333相抵持。此處“前述抵壓部3104相較前述接觸部3103遠離前述板收容部332設置”是指:因前述板收容部332與前述端子收容部331在前述推鎖機構33之厚度方向上上下設置,且板收容部332位於上方、端子收容部331位於下方,故形成了接觸部3103靠近板收容部332設置、抵壓部3104遠離板收容部332設置。
前述推鎖機構33之兩側設有鎖扣臂334,前述鎖扣臂334包括與前述推鎖機構33相連之連接部3341和與前述連接部3341相連並懸伸於前述端子收容部331兩側之扣持臂3342,前述扣持臂3342之末端設有卡爪3343,前述扣持臂3342上還突設有位於前述卡爪3343與前述連接部3341之間之卡勾3344。前述絕緣本體30之兩側設有供收容前述鎖扣臂334之滑道308,前述卡爪3343收容於前述滑道308。該兩個滑道308分佈在前述對接部301之左右兩端,且分別自前述對接部301之前端面向後凹陷形成。定義前述滑道308之兩端分別為預定位位置和固定位置,前述推鎖機構33與前述滑道308相互配合,使得前述推鎖機構33在預定位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間發生位移,當前述推鎖機構33處於固定位置時,前述柔性電路板11與前述端子310電性連接。
本實施方式中,前述滑道308呈盲槽狀(即一端呈開放式、另一端呈封閉式)設置。前述滑道308之內壁上突設有止擋塊309,且前述止擋塊309設置在前述滑道308之預定位位置處,從而在前述卡爪3343與前述止擋塊309扣持時,可在前述推鎖機構33未到達固定位置時,防止前述推鎖機構33整體脫離前述絕緣本體30,而在前述卡勾3344與前述止擋塊309扣持時,可在前述推鎖機構33到達固定位置後,限制前述推鎖機構33在前述收容槽308內發生位移,以防前述推鎖機構33退出。
因此,可以總結為:前述推鎖機構33之預定位位置為鎖扣臂334伸入前述滑道308內,且前述卡爪3343與前述止擋塊309相互扣持固定之位置;前述推鎖機構33之固定位置為鎖扣臂334伸入前述滑道308內,且前述卡勾3344與前述止擋塊309相互扣持固定之位置;從而,相對於前述滑道308而言,前述預定位位置位於前述固定位置之前方,並且在前述推鎖機構33處於預定位位置時,前述抵壓部3104之自由末端伸入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後端,前述抵壓結構333與前述抵壓部3104相對應而處於未抵壓狀態、前述接觸部3103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亦相對應而處於未抵接狀態;在前述推鎖機構33處於固定位置時,前述抵壓結構333抵壓前述抵壓部3104、前述接觸部3103突伸入前述板收容部332內並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抵緊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前述滑道308設置在前述對接部301之左右兩端,但並不開口於前述對接部301之左側壁306和右側壁307。前述滑道308同時開口於前述對接部301之頂壁304和底壁305,從而可通過觀察卡爪3343(或卡勾3344)與止擋塊309之間之位置關係,來確認推鎖機構33是否處於固定位置。前述止擋塊309設置在前述滑道308內靠近對接部301前端面之位置處,且前述止擋塊309與前述卡爪3343之間為平面止擋,前述止擋塊309與前述卡勾3344之間為斜面止擋。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前述推鎖機構33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件,且整體大致呈一矩形狀塊,前述端子收容部331和板收容部332均前後貫穿前述推鎖機構33、且在前述推鎖機構33內上下設置,以方便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和柔性電路板11分別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安裝。前述推鎖機構33之抵壓結構333包括自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內側壁朝向前述板收容部332方向傾斜延伸之傾斜壁3331和自前述傾斜壁3331向前水平延伸之抵壓壁3332,從而,當前述推鎖機構33自預定位位置朝向固定位置移動時,前述抵壓部3104沿著前述傾斜壁3331移動並帶動前述接觸部3103朝向前述板收容部332方向移動,直至前述抵壓部3104定位於前述抵壓壁3332上、前述接觸部3103突伸入前述板收容部332內並與前述柔性電路板11保持抵接之狀態。
前述推鎖機構33包括形成前述板收容部332之舌板335和彈性懸伸於前述舌板335兩側之限位臂336,前述限位臂336之末端突設有扣合塊3361,從而在柔性電路板11收容並固定於前述板收容部332內時,前述扣合塊3361與柔性電路板11上之凹陷部111相扣合,進而防止柔性電路板11從板收容部332內退出。當然,在柔性電路板11與推鎖機構33之間未固定時,柔性電路板11可相對於前述推鎖機構33在板收容部332內自由進出。
通過對推鎖機構33之上述設置,使得柔性電路板11插裝方便,即:先將推鎖機構33預定位至預定位位置,並使得前述鎖扣臂334伸入前述滑道308內、前述卡爪3343與前述止擋塊309相互扣持固定、前述抵壓部3104之自由末端伸入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後端、前述抵壓結構333與前述抵壓部3104相對應而處於未抵壓狀態;此時可使柔性電路板11自推鎖機構33之前方向後經過板收容部332而伸入至端子310之接觸部3103位置處,使得柔性電路板11上之金手指(未圖示)與前述接觸部3103相對應而處於未抵接狀態;待柔性電路板11插裝完成後,僅需將推鎖機構33自預定位位置朝向固定位置移動,即可通過抵壓結構333與抵壓部3104之配合而實現接觸部3103與柔性電路板11上金手指之抵緊連接,並且通過卡勾3344與止擋塊309之相互扣持而將推鎖機構33保持在固定位置處,同時通過扣合塊3361與柔性電路板11上之凹陷部111相扣合而防止柔性電路板11在板收容部332內移動。
因本發明中柔性電路板11是固定在機殼100內的,故在插裝柔性電路板11時可實現自由狀態進出推鎖機構33,直到將推鎖機構33移動到固定位置後,才會實現推鎖機構33與柔性電路板11之固定;當然,在柔性電路板11處於不固定狀態時,也可先將柔性電路板11與推鎖機構33固定為一體,然後再推動推鎖機構33,使柔性電路板11與推鎖機構33一起移動,直到將推鎖機構33移動至固定位置。
本發明通過推鎖機構33與絕緣本體30上滑道308之配合設置,使得柔性電路板11與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之間無需焊接,即可實現緊密接觸,即形成穩固之電性連接,並且整體結構設置簡單,安裝定位均非常方便。
請參閱第七圖與第八圖所示,為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二實施方式分解圖。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器300’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結構基本相同,主要區別特徵在於:本實施方式中,遮罩在前述絕緣本體30’外側的是金屬外殼32’,且前述金屬外殼32’與前述絕緣本體30’之間相互配合之結構、前述絕緣本體30’與前述端子模組31’之間相互配合之結構、前述推鎖機構33’與前述絕緣本體30’之間相互配合之結構以及前述金屬外殼32’與前述機殼100相互配合之結構均不同,以下說明書部分將對該些不同特徵作詳細說明,其他相同特徵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十圖所示,前述絕緣本體30’之頂壁304’和底壁(未標號)上凹設有前述凹口303’,金屬外殼32’套設在絕緣本體30’之外側,且金屬外殼32’之外側壁上對應設有彈性懸伸之第一彈片323,前述第一彈片323沿與金屬外殼32’安裝方向相反之方向延伸,從而在金屬外殼32’套設於絕緣本體30’外側時,可通過第一彈片323之末端與凹口303’之內壁面相抵持,而限制金屬外殼32’脫離絕緣本體30’。
前述絕緣本體30’內開設有供收容前述塑膠體311’之塑膠槽3021和供收容前述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之端子凹槽3022,前述塑膠槽3021與前述端子凹槽3022組合形成第一實施方式中之端子槽302。前述塑膠體311’前端部3111’之兩側設有沿前述端子310’排列方向向外突伸之扣合塊3115,前述塑膠槽3021之兩端內側壁上對應突設有抵接塊3023,以在前述前端部3111’收容於前述塑膠槽3021內時,前述扣合塊3115與前述抵接塊3023相互抵接扣合。本實施方式中,前述塑膠體311’之前端部3111’呈凸字型設置,前述塑膠槽3021亦對應呈凸字型設置,以此實現防呆之作用。
前述抵接臂3101’之靠近前述前端部3111’之一側設有向外突伸之端子凸塊3105,前述端子凹槽3022內形成有供收容前述端子凸塊3105之凹槽3024,且前述凹槽3024形成於前述端子凹槽3022之底部;從而可通過前述扣合塊3115與前述抵接塊3023之相互抵接扣合以及前述端子凸塊3105與前述凹槽3024之相互配合,可限制前述塑膠體311’在前述塑膠槽3021內發生位移,同時限制前述抵接臂3101’在前述端子凹槽3022內發生位移。
前述推鎖機構33’之兩側設有鎖扣臂334’,前述鎖扣臂334’之一端與前述推鎖機構33’相連、另一端懸伸於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兩側,前述卡爪3343’設置在前述鎖扣臂334’之末端並朝遠離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方向突伸。本實施方式中,前述滑道呈窗口槽狀(即通孔狀)設置,具體來講,前述滑道包括開設在前述絕緣本體30’上供收容前述鎖扣臂334’之收容槽308’和開設在前述金屬外殼32’上供收容前述卡爪3343’之開槽324,且在前述金屬外殼32’套設於前述絕緣本體30’外側時,前述鎖扣臂334’收容於前述收容槽308’,前述卡爪3343’突伸並限位收容於前述開槽324。當然,因前述卡爪3343’只在前述開槽324內發生位移,從而前述滑道也可單獨指前述開槽324。
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方式中,前述兩個收容槽308’分別自前述絕緣本體30’之左側壁(未標號)和右側壁307’向內凹陷形成,且前述收容槽308’之內壁上未設置前述止擋塊309,從而在前述收容槽308’與前述開槽324之配合作用下,可限制前述鎖扣臂334’在前述收容槽308’內發生位移,同時限制前述卡爪3343’在前述開槽324內發生位移。
相應地,本實施方式中,當前述推鎖機構33’處於預定位位置時,前述鎖扣臂334’收容於前述收容槽308’,且前述卡爪3343’位於前述開槽324最前端之位置;當前述推鎖機構33’處於固定位置時,前述鎖扣臂334’收容於前述收容槽308’,且前述卡爪3343’位於前述開槽324最後方之位置;且當前述推鎖機構33’在預定位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間發生位移時,前述鎖扣臂334’相對於前述絕緣本體30’沿前述收容槽308’滑動,前述卡爪3343’相對於前述金屬外殼32’沿前述開槽324滑動。
前述推鎖機構33’之前端(遠離前述卡爪3343’之一側)兩側還凹設有勾合部337,前述勾合部337用於在退出前述推鎖機構33’時,方便手指勾合,從而實現人工退出。
本實施方式中,因前述推鎖機構33’和滑道之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故在插裝柔性電路板11時,先將推鎖機構33’預定位至預定位位置,並使得前述鎖扣臂334’伸入前述收容槽308’內、前述卡爪3343’位於前述開槽324最前端之位置、前述抵壓部3104之自由末端伸入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後端、前述抵壓結構333與前述抵壓部3104相對應而處於未抵壓狀態;然後,使柔性電路板11自推鎖機構33’之前方向後經過板收容部332而伸入至端子310’之接觸部3103位置處,使得柔性電路板11上之金手指與前述接觸部3103相對應而處於未抵接狀態;最後,在柔性電路板11插裝完成後,將推鎖機構33’自預定位位置朝向固定位置移動,即可通過抵壓結構333與抵壓部3104之配合而實現接觸部3103與柔性電路板11上金手指之抵緊連接。
本發明通過推鎖機構33’與絕緣本體30’上收容槽308’及金屬外殼32’上開槽324之間之相互配合設置,使得柔性電路板11與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之間無需焊接,即可實現緊密接觸,即形成穩固之電性連接,並且整體結構設置簡單,安裝定位均非常方便。
前述端子收容部331’之底端外側壁上凹設有凹陷槽3311,前述金屬外殼32’之底端外側壁上對應設有第二彈片325,且前述第二彈片325沿前述金屬外殼32’之安裝方向延伸,以在前述金屬外殼32’套設於前述推鎖機構33’外側時,前述第二彈片325限位於前述凹陷槽3311內,從而實現前述金屬外殼32’與前述推鎖機構33’之間之限位。
前述金屬外殼32’之外側壁上還設有第三彈片327,且前述第三彈片327在前述金屬外殼32’之安裝方向上朝向前述金屬外殼32’之外部突出並延伸。本實施方式中,前述金屬外殼32’之上、下、左、右四個側壁上均設有前述第三彈片327,從而在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與前述機殼100組裝時,可通過前述第三彈片327與前述機殼100內壁面之相互抵持,防止前述金屬外殼32’脫離前述機殼100,達到金屬外殼32’與機殼100穩固連接之目的。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前述第二連接器400之一端自前述第二插接口213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內並與前述PCB轉接板22焊接固定、另一端突伸出前述轉接盒200。前述第二連接器400包括板端連接器500和與前述板端連接器500相對接配合之線端連接器600。
請參閱第十一圖與第十二圖並結合第二圖所示,前述板端連接器500自前述第二插接口213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內並與前述PCB轉接板22焊接固定,前述板端連接器500包括塑膠本體50和收容於前述塑膠本體50內之導電端子51。前述塑膠本體50呈矩形狀設置並設有供收容線端連接器600之對接空間52。
前述導電端子51固定於前述塑膠本體50內,並包括基部511、自前述基部511一端向外延伸之抵接部512及自前述基部511另一端向外延伸之焊腳513。前述抵接部512與前述基部511在同一平面內延伸、前述焊腳513自前述基部511之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以使得前述導電端子51呈L型設置。前述抵接部512呈針狀設置並突伸入前述對接空間52內,以與前述線端連接器600相對接;前述基部511與前述塑膠本體50相固定;前述焊腳513突伸超出前述塑膠本體50並呈兩排設置,以與前述PCB轉接板22上之第二組連接元件225焊接。
前述塑膠本體50之後端底部設有第二導引柱501,且前述第二導引柱501朝向前述轉接盒200之收容空間內突伸,前述PCB轉接板22上對應開設有第三開口224,從而可通過前述第二導引柱501收容於前述第三開口224,實現前述導電端子51與前述PCB轉接板22之間之穩定連接,繼而保證前述導電端子51之焊腳513與前述PCB轉接板22之間之焊接穩定性。
前述塑膠本體50之後端還設有耳部502,前述耳部502自前述塑膠本體50之側壁向外突伸形成,前述耳部502上開設有耳孔503,且前述耳孔503位於前述第二導引柱501之旁側。在前述塑膠本體50與前述轉接盒200相組裝時,前述耳孔503用於供螺絲23穿過,繼而實現前述板端連接器500與前述轉接盒200之組裝固定。
請參閱第十三圖並結合第十一圖所示,前述線端連接器600包括對接本體60、收容在前述對接本體60內之對接端子61以及收容在前述對接本體60內以對前述對接端子61進行限位之限位件62。前述對接本體60收容於前述對接空間52,並開設有供收容前述對接端子61之對接槽601,前述對接槽601前後貫穿前述對接本體60設置。前述對接端子61收容於前述對接槽601內,並包括限位部611、自前述限位部611一端向外延伸之插接部612以及自前述限位部611另一端向外延伸之線纜結合部613。
本發明中,前述第二連接器400由板端連接器500和線端連接器600組成,以與第一連接器300進行訊號之轉接傳輸;當然,前述第二連接器400也可為其它連接器,只要能夠與前述轉接盒200相匹配,繼而實現與第一連接器300之訊號轉接傳輸即可。
在組裝本發明之集成連接器元件1時,主要包括三大步驟:一、先將第一連接器300和板端連接器500分別與轉接盒200組裝固定;二、將第一連接器300與機殼100組裝固定;三、將線端連接器600與板端連接器500插接配合。
一、在組裝固定第一連接器300、板端連接器500及轉接盒200時,首先,將第一連接器300之端子310之焊接部3102和板端連接器500之導電端子51之焊腳513分別與PCB轉接板22上之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對應焊接固定;然後,將第一連接器300之端子模組31組裝至絕緣本體30(本發明中下蓋21與絕緣本體30一體設置)之端子槽302內,並使得內密封圈25限位在第一密封槽214內,同時使板端連接器500自第二插接口213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內、PCB轉接板22限位固定在收容空間內;最後,利用螺絲23依次穿過上蓋20、PCB轉接板22及下蓋21上之螺孔24以及板端連接器500上之耳孔503,將上蓋20與下蓋21固定連接,繼而實現第一連接器300、板端連接器500及轉接盒200之組裝固定。
二、對於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一實施方式而言,在將第一連接器300與機殼100組裝固定時,首先,將推鎖機構33自對接部301之前端面由前向後組裝至絕緣本體30之預定位位置處;然後,將組裝好的絕緣本體30自前述機殼口10插入前述收容腔內,並使得外密封圈26之一端與第二密封槽215相貼合、另一端與機殼100之外壁面相貼合,以此實現下蓋21與機殼100之間之密封性;最後,在機殼100內部將前述塑膠外殼32組裝至絕緣本體30之外側,並使得塑膠外殼32外側壁上之彈性臂321與絕緣本體30外側壁上之凹口303相互扣合、前述機殼100之一側壁限位在絕緣本體30與塑膠外殼32之突伸部326之間,以此實現絕緣本體30、機殼100及塑膠外殼32之間之穩定連接。
對於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二實施方式而言,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組裝至機殼100之方式與前述第一連接器300之組裝方式相類似,區別僅在於:本實施方式中,先將前述金屬外殼32’與前述絕緣本體30’組裝固定,並使得前述金屬外殼32’外側壁上之第一彈片323之末端與前述絕緣本體30’外側壁上之凹口303’之內壁面相抵持;然後,再將推鎖機構33’組裝至預定位位置處;最後,將第一連接器300’整體組裝入機殼100內,並使得金屬外殼32’外側壁上之第三彈片327與機殼100之內壁面相抵持,以此實現絕緣本體30’、機殼100及金屬外殼32’之間之穩定連接。當然,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先將推鎖機構33’與金屬外殼32’組裝,然後再一起與絕緣本體30’組裝固定。
三、將線端連接器600與板端連接器500插接配合。因本發明中第二連接器400由板端連接器500和線端連接器600組成,故形成了該第三步;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前述第二連接器400可僅由一個連接器組成,此時該第三步可省略。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集成連接器元件1,一方面,通過在轉接盒200之收容空間內設置PCB轉接板22,且在PCB轉接板22之相鄰兩側邊上分別設置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同時,將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設置為在前述PCB轉接板22上對應電性連接,從而可將第一連接器300和第二連接器400分別與前述第一組連接元件221和第二組連接元件225電性連接,繼而實現第一連接器300與第二連接器400之間之訊號轉接傳輸。
另一方面,對於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一實施方式而言,通過絕緣本體30與塑膠外殼32之配合設置,使得前述絕緣本體30與前述塑膠外殼32之間連接穩定;同時,通過推鎖機構33與絕緣本體30上滑道308之間之相互配合設置,使得柔性電路板11與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之間無需焊接,即可實現緊密接觸,即形成穩固之電性連接,並且整體結構設置簡單,安裝定位均非常方便。
又一方面,對於第一連接器300’之第二實施方式而言,通過絕緣本體30’與金屬外殼32’之配合設置,使得前述絕緣本體30’與前述金屬外殼32’之間連接穩定;另一方面,通過推鎖機構33’、絕緣本體30’上收容槽308’及金屬外殼32’上開槽324之間之相互配合設置,使得柔性電路板11與端子310’之抵接臂3101’之間無需焊接,即可實現緊密接觸,即形成穩固之電性連接,並且整體結構設置簡單,安裝定位均非常方便。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集成連接器元件
100‧‧‧機殼
10‧‧‧機殼口
11‧‧‧柔性電路板
111‧‧‧凹陷部
200‧‧‧轉接盒
20‧‧‧上蓋
21‧‧‧下蓋
211‧‧‧卡持塊
212‧‧‧第一插接口
213‧‧‧第二插接口
214‧‧‧第一密封槽
215‧‧‧第二密封槽
216‧‧‧散熱孔
22‧‧‧PCB轉接板
221‧‧‧第一組連接元件
222‧‧‧第一開口
223‧‧‧第二開口
224‧‧‧第三開口
225‧‧‧第二組連接元件
23‧‧‧螺絲
24‧‧‧螺孔
25‧‧‧內密封圈
26‧‧‧外密封圈
300、300’‧‧‧第一連接器
30、30’‧‧‧絕緣本體
301‧‧‧對接部
302‧‧‧端子槽
3021‧‧‧塑膠槽
3022‧‧‧端子凹槽
3023‧‧‧抵接塊
3024‧‧‧凹槽
303、303’‧‧‧凹口
304、304’‧‧‧頂壁
305‧‧‧底壁
306‧‧‧左側壁
307、307’‧‧‧右側壁
308‧‧‧滑道
308’‧‧‧收容槽
309‧‧‧止擋塊
31、31’‧‧‧端子模組
310、310’‧‧‧端子
3101、3101’‧‧‧抵接臂
3102‧‧‧焊接部
3103‧‧‧接觸部
3104‧‧‧抵壓部
3105‧‧‧端子凸塊
311、311’‧‧‧塑膠體
3111、3111’‧‧‧前端部
3112‧‧‧後端部
3113‧‧‧缺陷部
3114‧‧‧第一導引柱
3115‧‧‧扣合塊
32‧‧‧塑膠外殼
32’‧‧‧金屬外殼
321‧‧‧彈性臂
3211‧‧‧固定部
3212‧‧‧扣持部
3213‧‧‧按壓部
322‧‧‧倒勾
323‧‧‧第一彈片
324‧‧‧開槽
325‧‧‧第二彈片
326‧‧‧突伸部
327‧‧‧第三彈片
33、33’‧‧‧推鎖機構
331、331’‧‧‧端子收容部
3311‧‧‧凹陷槽
332‧‧‧板收容部
333‧‧‧抵壓結構
3331‧‧‧傾斜壁
3332‧‧‧抵壓壁
334、334’‧‧‧鎖扣臂
3341‧‧‧連接部
3342‧‧‧扣持臂
3343、3343’‧‧‧卡爪
3344‧‧‧卡勾
335‧‧‧舌板
336‧‧‧限位臂
3361‧‧‧扣合塊
337‧‧‧勾合部
400‧‧‧第二連接器
500‧‧‧板端連接器
50‧‧‧塑膠本體
501‧‧‧第二導引柱
502‧‧‧耳部
503‧‧‧耳孔
51‧‧‧導電端子
511‧‧‧基部
512‧‧‧抵接部
513‧‧‧焊腳
52‧‧‧對接空間
600‧‧‧線端連接器
60‧‧‧對接本體
601‧‧‧對接槽
61‧‧‧對接端子
611‧‧‧限位部
612‧‧‧插接部
613‧‧‧線纜結合部
62‧‧‧限位件
第一圖係本發明集成連接器元件之部分分解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轉接盒之分解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第一連接器之第一實施方式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所示第一連接器之另一視角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三圖所示第一連接器處於固定位置時推鎖機構、絕緣本體及塑膠外殼之間相互配合之剖視圖。 第六圖係第三圖所示第一連接器處於固定位置時與柔性電路板相配合之剖視圖,顯示端子之抵接臂與柔性電路板抵接。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第一連接器之第二實施方式分解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所示第一連接器之另一視角分解圖。 第九圖係第八圖所示絕緣本體之另一視角立體圖。 第十圖係第七圖所示推鎖機構與絕緣本體及金屬外殼相互組裝配合之立體圖。 第十一圖係第一圖所示板端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十二圖係第十一圖所示板端連接器之另一視角分解圖。 第十三圖係第一圖所示線端連接器之分解圖。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定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端子模組以及套設在前述絕緣本體外側之金屬外殼,前述端子模組包括端子和注塑成型在前述端子外側之塑膠體,前述端子具有突伸超出前述塑膠體一端之抵接臂和突伸超出前述塑膠體另一端之焊接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之側壁上凹設有凹口,前述金屬外殼之側壁上對應設有彈性懸伸之第一彈片,以在前述金屬外殼套設於前述絕緣本體外側時,前述第一彈片之末端與前述凹口之內壁面相抵持;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可拆卸式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並可相對前述絕緣本體進行位移之推鎖機構,前述金屬外殼之兩側設有開槽,前述推鎖機構與前述開槽相互配合,使得前述推鎖機構在前述開槽內發生位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彈片沿與前述金屬外殼安裝方向相反之方向延伸,以與前述凹口之內壁面相抵持而限制前述金屬外殼脫離前述絕緣本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塑膠體包括靠近前述抵接臂設置之前端部和靠近前述焊接部設置之後端部,前述前端部之兩側設有沿前述端子排列方向向外突伸之扣合塊,前述絕緣本體內開設有供收容前述塑膠體之塑膠槽,前述塑膠槽之兩端內側壁上對應突設有抵接塊,以在前述前端部收容於前述塑膠槽內時,前述扣合塊與前述抵接塊相互抵接扣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抵接臂之靠近前述前端部之一側設有向外突伸之端子凸塊,前述絕緣本體內還開設有供收容前述抵接臂之端子凹槽,前述端子凹槽內形成有供收容前述端子凸塊之凹槽,且前述凹槽形成於前述端子凹槽之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前端部呈凸字形設置,前述塑膠槽對應呈凸字形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之側壁包括頂壁、與前述頂壁相對設置之底壁以及自前述頂壁之兩端垂直向下延伸之左側壁和右側壁,前述推鎖機構之兩側設有鎖扣臂,前述絕緣本體之兩側設有供收容前述鎖扣臂之收容槽,且前述收容槽自前述絕緣本體之左側壁和右側壁向內凹陷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鎖扣臂之末端設有卡爪,前述卡爪突伸並收容於前述開槽,前述推鎖機構上遠離前述卡爪之一端凹設有勾合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推鎖機構之底端外側壁上凹設有凹陷槽,前述金屬外殼之底端外側壁上對應設有第二彈片,且前述第二彈片沿前述金屬外殼之安裝方向延伸,以在前述金屬外殼套設於前述推鎖機構外側時,前述第二彈片限位於前述凹陷槽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金屬外殼之外側壁上還設有第三彈片,且前述第三彈片在前述金屬外殼之安裝方向上朝向前述金屬外殼之外部突出並延伸。
  10. 一種集成連接器元件,包括機殼和與前述機殼組裝配合之連接器模組,前述機殼上開設有機殼口,前述機殼內設有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前述連接器模組包括: 轉接盒,包括上下組裝配合之上蓋和下蓋,前述上蓋與下蓋組合形成一收容空間,前述下蓋之相鄰兩側邊開設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 第一連接器,前述第一連接器之一端自前述第一插接口插入前述收容空間、另一端自前述機殼口插入前述機殼並與前述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電性連接; 第二連接器,自前述第二插接口插入前述收容空間; 其中,前述第一連接器為第1-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
TW106127750A 2017-08-16 2017-08-16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TWI628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7750A TWI628875B (zh) 2017-08-16 2017-08-16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7750A TWI628875B (zh) 2017-08-16 2017-08-16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8875B true TWI628875B (zh) 2018-07-01
TW201911667A TW201911667A (zh) 2019-03-16

Family

ID=6364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7750A TWI628875B (zh) 2017-08-16 2017-08-16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88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2695A (en) * 2004-03-08 2004-07-16 P Two Ind Inc FPC connector with metal shielding for preventing from EMI
TW200814441A (en) * 2006-06-30 2008-03-16 J S T Mfg Co Ltd A pair of flat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s and harness of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100265644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Yen-Po Yu Interface card socket and circuit board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08975A1 (en) * 2009-07-07 2011-0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2695A (en) * 2004-03-08 2004-07-16 P Two Ind Inc FPC connector with metal shielding for preventing from EMI
TW200814441A (en) * 2006-06-30 2008-03-16 J S T Mfg Co Ltd A pair of flat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s and harness of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100265644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Yen-Po Yu Interface card socket and circuit board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08975A1 (en) * 2009-07-07 2011-0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1667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7568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10910745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pparatus
WO2015196994A1 (zh)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板端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JP2007184231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US8876336B2 (en) LED lamp unit
US78712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672876B (zh)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轉接盒
CN115939829A (zh) 具分流结构的电连接器
US20240170881A1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KR101987593B1 (ko) 보드 투 보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TW201633624A (zh) 插頭連接器及具有插座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TWI653793B (zh) 電連接器
US8500459B2 (en) Receptacle with a cavity for receiving a plug with a recess for receiving a component
TWI628875B (zh)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TWI628874B (zh)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TWI628870B (zh) 電連接器
JP2006294311A (ja) ハウジングへの端子類の取付構造
WO2019033966A1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盒
KR101110426B1 (ko) 암커넥터 조립체
TWI852449B (zh)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分流裝置及電連接器組件
TWM493789U (zh) 對接連接器
TWM448074U (zh) 薄型線對板連接器組合
US2024025047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TWI525915B (zh) 插座連接器
TWM550482U (zh)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連接器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