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7918B -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7918B
TWI627918B TW106120257A TW106120257A TWI627918B TW I627918 B TWI627918 B TW I627918B TW 106120257 A TW106120257 A TW 106120257A TW 106120257 A TW106120257 A TW 106120257A TW I627918 B TWI627918 B TW I6279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hole
seat belt
connecting device
belt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4465A (zh
Inventor
洪暐傑
Original Assignee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0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7918B/zh
Priority to US15/672,441 priority patent/US10065057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9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4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2B35/0025Details and accessories
    • A62B35/0037Attachments for lifelines and lany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272Projection passes through cavity then moves toward noninserted portion of its member to complete interlock [e.g., snap hook]
    • Y10T24/45288Hook type projection member
    • Y10T24/45304Noninserted portion of projection member includes movably connected gate for closing access throat
    • Y10T24/45319Pivotally connected gate
    • Y10T24/45361Pivotally connected gate hav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for gate
    • Y10T24/45372Locking-means slidably moun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用以連接至少一安全帶與一吊帶,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包含有:一本體、一栓、一第一鎖掣件與一第二鎖掣件。該本體用以連接於該吊帶上;該栓樞接於該本體上,而可相對於該本體於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間樞擺;該第一鎖掣件與該第二鎖掣件係設於該本體上,其中,該第一鎖掣件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二鎖掣件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三位置和一第四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一鎖掣件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三位置時,可限制該栓於關閉位置間。

Description

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
本發明係與高空作業安全裝置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
基於工作安全的規範要求,作業人員於從事高空作業時,須做好事故的預防和控制,例如:於身上穿戴吊帶,並將該吊帶與具有扣環之安全帶連結,且安全帶固定於支撐物上。當作業人員不慎墜落時,該吊帶及安全帶可吊拉作業人員,防止自高處墜落造成傷亡的憾事發生。
美國公告第US9435484B1號「安全接頭連接器」專利,即揭露一種習知用以連接吊帶1與扣環2之安全接頭連接器3。請見圖1所示,該安全接頭連接器3包含一軸3a可穿過吊帶1之可供穿置部位1a、一U形件3b,以及與二鎖掣件(圖未示)用以將軸3a固定於該U形件3b中,其中該U形件3b以供扣環2套置其上,且扣環2與安全帶4相連接連結;該U形件3b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套筒31b與一第二套筒32b,且該軸3a可滑動地穿過該第一套筒31b與該第二套筒32b;。
於該軸3a穿過該第一套筒31b與該第二套筒32b時,該軸3a之一第一處31a位於該第一套筒31b中,該軸3a之一第二處32a位於該第 二套筒32b中;該二鎖掣件可將該軸3a之第一處31a固定於該第一套筒31b中,且該二鎖掣件相互垂直設置,以限制該軸3a相對該U形件3b滑動。
於使用時,使用者須將該二鎖掣件解除鎖定後,操作該軸3a使該軸3a之第二處32a滑離該第二套筒32b,並將扣環2自該U形件3b之第二套筒32b末端套置其上,再將軸3a之第二處32a貫穿該第二套筒32b後,以該二鎖掣件限制該軸3a滑動。
於使用習用之安全接頭連接器3時,使用者容易因操作不慎而使軸3a脫離該吊帶1之可供穿置部位1a(見圖1假想線),導致使用者將該扣環2套於該U形件3b後,須將該軸3a與穿過吊帶1之可供穿置部位1a,且並使該軸3a穿過該第二套筒32b,才將吊帶1與扣環2結合,不僅增加使用安全接頭連接器3之步驟,且由於高空作業員於作業時多半會配戴手套,對於配戴手套的使用者而言,更提升其操作安全接頭連接器3的難度,使安全接頭連接器3之使用更是不便。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使用者可輕易解鎖與上鎖。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係用以連接至少一安全帶與一吊帶,其中,該吊帶用於供人體穿著,該安全帶上設有一扣環;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包含有:一本體,係用以連接於該吊帶上;一栓,用以供該扣環套置其上,其一第一處樞接於該本體上,而可相對於該本體於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間樞擺,且該栓於該關閉位置時,該栓之一第二處靠置於該本體上;一第一鎖掣件,係設於該本體上,且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 間移動,其中,該第一鎖掣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可限制該栓之該第二處靠置於該本體上;一第二鎖掣件,係設於該本體上,且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三位置和一第四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三位置時,可限制該栓之該第二處靠置於該本體上。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該栓樞接於該本體上,該栓不易與該本體分離,並使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之解鎖與上鎖更為簡便。
〔習用〕
1‧‧‧吊帶
1a‧‧‧可供穿置部位
2‧‧‧扣環
3‧‧‧安全接頭連接器
3a‧‧‧軸
31a‧‧‧第一處
32a‧‧‧第二處
3b‧‧‧U形件
31b‧‧‧第一套筒
32b‧‧‧第二套筒
〔本發明〕
100‧‧‧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1a‧‧‧第一開口
12‧‧‧第二容槽
12a‧‧‧第二開口
13‧‧‧滑槽
14‧‧‧通道
15‧‧‧卡槽
16‧‧‧貫孔
20‧‧‧第一鎖掣件
22‧‧‧滑塊
221‧‧‧抵推部
222‧‧‧連接部
24‧‧‧栓桿
241‧‧‧卡制部
26‧‧‧螺栓
30‧‧‧擋止件
40‧‧‧第一彈性件
50‧‧‧第二彈性件
60‧‧‧第二鎖掣件
60a‧‧‧樞接孔
61a‧‧‧第一孔部
62a‧‧‧第二孔部
62‧‧‧凸部
70‧‧‧栓
71‧‧‧第一處
71a‧‧‧環槽
711‧‧‧第一面
712‧‧‧第二面
72‧‧‧第二處
72a‧‧‧定位孔
721‧‧‧凸塊
80‧‧‧擋環
F1、F2‧‧‧外力
L1‧‧‧第一直線
L2‧‧‧第二直線
L3‧‧‧第三直線
L4‧‧‧第四直線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P4‧‧‧第四位置
O‧‧‧圓弧中心
R1‧‧‧第一寬度
R2‧‧‧第二寬度
R3‧‧‧第三寬度
R4‧‧‧第四寬度
R5‧‧‧第五寬度
S1‧‧‧關閉位置
S2‧‧‧開啟位置
圖1為習用之安全接頭連接器的使用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4a為上述較佳實施例部分構件的立體圖。
圖4b為圖4a之4b-4b方向剖視圖。
圖4c為圖4a之4c-4c方向剖視圖。
圖5a為圖2之5a-5a方向剖視圖。
圖5b類似於圖5a。
圖6為上述較佳實施例部分構件之俯視圖。
圖7a為圖2之7a-7a方向剖視圖。
圖7b類似於圖7a。
圖8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使用圖。
圖9為圖8之9-9方向剖視圖。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2與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係用以連接至少一安全帶與一吊帶,其中,該吊帶用於供人體穿著;該安全帶上設有一扣環用以連接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且該安全帶固定於一支撐物上。藉此,當作業人員不慎墜落時,該吊帶及安全帶可吊拉作業人員,防止自高處墜落造成傷亡的憾事發生。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包含有一本體10、一栓70、一第一彈性件40、一第二彈性件50、一第一鎖掣件20、一第二鎖掣件60、一擋止件30與一擋環80。
該本體10係用以連接於該吊帶上,請見圖4a至圖4c所示,該本體10具有一沿其軸向設置之第一容槽11、一沿其軸向設置之一第二容槽12、與一滑槽13。該第一容槽11與該第二容槽12分別位於該本體10兩端,其中該第一容槽11於該本體10之一側端面形成一第一開口11a並與外界相連通;該第二容槽12於該本體10之另一側端面形成一第二開口12a並與外界相連通。該本體10具有沿其徑向設置之一通道14、一卡槽15,與至少一貫孔16(在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貫孔16的數量為兩個),其中該通道14兩端分別連通該滑槽13與該第一容槽11;該卡槽15與該第一容槽11相連通;該二貫孔16同軸設置,且各該貫孔16連通該第二容槽12與外界。
請配合圖5a與圖5b所示,該第一鎖掣件20包含有一滑塊22、一栓桿24,以及一螺栓26鎖接該滑塊22與該栓桿24,其中該滑塊22包含有一抵推部221與一連接部222,該抵推部221位於該滑槽13中且可受操作於滑槽13中移動;該連接部222穿設於該通道14中並與該栓桿24相連,且可帶動該栓桿24於一第一位置P1與一第二位置P2間移動;該栓 桿24位於第一容槽11中,且該栓桿24末端具有一卡制部241,當該栓桿24於該第一位置P1時,該卡制部241凸伸於該卡槽15中;當該栓桿24於該第二位置P2時,該卡制部241位縮入該第一容槽11中。
該第一彈性件40與該擋止件30位於該第一容槽11中,其中第一彈性件40頂推該栓桿24往該卡槽15的方向移動,直到該滑塊22之抵推部221抵於該滑槽13靠近卡槽15之槽壁,或連接部222抵於通道14靠近卡槽15之壁面,使該栓桿24維持於該第一位置P1。該擋止件30用以封閉該第一開口11a以防止該第一彈性件40自該第一開口11a脫離該本體10。
該第二彈性件50與該第二鎖掣件60設置於該第二容槽12中,且該第二彈性件50頂推該第二鎖掣件60使該第二鎖掣件60往脫離該第二容槽12的方向移動。
該第二鎖掣件60具有一樞接孔60a且與該二貫孔16相對。請見圖6所示,該樞接孔60a於徑向上區分有一第一孔部61a以及一第二孔部62a,其中該第二孔部62a之壁面呈一圓弧面。
於該樞接孔60a徑向虛擬一第一直線L1,且該第一直線L1通過該圓弧面之圓弧中心O,虛擬一第二直線L2垂直於該第一直線L1且通過該第一孔部61a,該第一孔部61a之兩相對孔壁於該第二直線L2上所測得的距離為第一寬度R1;虛擬一第三直線L3通過該圓弧中心O並垂直於該第一直線L1,且該第三直線L3平行於該第二直線L2,該第二孔部62a之兩相對孔壁於該第三直線L3上所測得的距離為第二寬度R2,且該第二寬度R2大於該第一寬度R1。
該圓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凸部62,在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凸部62的數量為兩個,且該二凸部62位於通過該圓弧中心O的兩相對位置上。虛擬一第四直線L4通過該二凸部62與該圓弧面之圓弧中心O, 其中該二凸部62之間於該第四直線L4上所測距離為一第三寬度R3,且該第三寬度R3小於該第二寬度R2。
該栓70略呈U字型,兩相異側分別形成一第一處71與一第二處72,其中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設有一環槽71a;該栓70之該第二處72於側向具有一定位孔72a,且該栓70之該第二處72末端形成有一凸塊721,且該凸塊721之外徑大於該卡槽15之槽寬。
請配合圖7a所示,該第一處71係穿設該本體10之該二貫孔16與該第二鎖掣件60之該樞接孔60a。該栓70的第一處71具有相背對的一第一面711與一第二面712,其中該第一面711與該第二面712之間相距一第四寬度R4,且該第四寬度R4略小於該第一寬度R1;該第一處71之最大寬度為一第五寬度R5,其中該第五寬度R5大於該第一寬度R1與該第三寬度R3,且該第五寬度R5略小於該第二寬度R2。
該栓70可以該第一處71為樞軸受操作於一關閉位置S1與一開啟位置S2間樞擺,於該關閉位置S1時,該栓70之第二處72靠置於該本體10上;於該開啟位置S2時,該栓70之第二處72樞擺離開該本體10。請配合圖2與圖7a,當該栓70於該關閉位置S1時,該第二彈性件50頂推該第二鎖掣件60,使該第二鎖掣件60往脫離該本體10的方向移動,直到該第二鎖掣件60之第一孔部61a抵於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使該第二鎖掣件60維持於一第三位置P3,於此同時,該栓70之第一面711與該第二面712分別抵靠於該樞接孔60a之該第一孔部61a的兩相面壁面上,以使得該栓70無法相對於該本體10樞擺。
請見圖5a所示,當該栓70於該關閉位置S1時,該栓70之該第二處72抵於該卡槽15槽壁,且栓70之定位孔72a與該第一容槽11相對。該第一彈性件40頂推該栓桿24,使該栓桿24位於該第一位置P1且該 卡制部241位於該定位孔72a中,而使得該栓70無法相對於該本體10樞擺。
該擋環80係套設於該栓70之第一處71並抵於該本體10之其一貫孔16孔緣,該擋環80之內徑與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的環槽71a相配合,且該擋環80之外徑大於該貫孔16之內徑。
上述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之各部構件及相關位置的說明。茲再敘述其使用方式如後。請復見圖5a與圖4b,施一外力F1於該滑塊22,使該滑塊22沿該滑槽13槽壁並往遠離該卡槽15的方向移動,並帶動該栓桿24自該第一位置P1移動至該第二位置P2,使該栓桿24之卡制部241遠離該栓70之定位孔72a。
於此同時,請配合圖7a與圖7b,施加另一外力F2於該第二鎖掣件60,使該第二鎖掣件60自該第三位置P3往該第二容槽12內部移動至一第四位置P4,並使該栓70之第一處71位於該樞接孔60a之第二孔部62a中。
該第二鎖掣件60於該第四位置P4時,由於該栓70之該第二處72不再受該卡制部241限制於該卡槽15中,且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的該第五寬度R5小於該第二寬度R2,因此,此時之該栓70可受操作而沿該樞接孔60a之該第二孔部62a之該圓弧面樞轉至一該開啟位置S2(請見圖8)。
請再配合圖9所示,又由於該第五寬度R5大於該第三寬度R3,因此該栓70樞轉至一預設角度時,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即抵靠於該二凸部62,進而可達到限制該栓70之樞轉角度的功能。
操作者即可將該本體10與該吊帶結合,並將設於該安全帶之該扣環套至於該栓70上。於後,再將該栓70樞擺回關閉位置S1,該栓 70之第一處71離開該樞接孔60a之該第二孔部62a的孔壁後,受壓縮之該第二彈性件50旋即釋放而頂推該第二鎖掣件60至該第三位置P3,以鎖掣該栓70之該第一處71;移除操作該滑塊22之外力F1,受壓縮之該第一彈性件40旋即釋放並頂推該栓桿24回復至該第一位置P1,使該卡制部241卡制於該栓70之定位孔72a中,以鎖掣該栓70之該第二處72,並完成連接該吊帶與該安全帶。
此外,由於該栓70之第一處71套設有該擋環80,該栓70之第二處72末端形成有該凸塊721;於使用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時,該擋環80、該凸塊721二者與該扣環分別位於該本體10兩側,因此當栓70受外力拉扯時,該擋環80與該凸塊721分別抵靠於該貫孔16孔緣與該卡槽15槽緣,以防止該栓70中滑脫出該本體10。
由於該栓70可受操作相對該本體10樞擺,因此於操作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時,已連接於該吊帶之本體10不易因該栓70之樞擺而受影響,該栓70亦不會於解鎖至上鎖的過程中該本體10分離;此外,該第一鎖掣件20與該第二鎖掣件60不僅可輕易解鎖,將該栓70回復至關閉位置S1時,該第一鎖掣件20與該第二鎖掣件60即自動鎖掣該栓70,即使操作者即使配戴手套,仍可輕易操作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10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Claims (11)

  1. 一種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係用以連接至少一安全帶與一吊帶,該安全帶上設有一扣環,該吊帶用於供人體穿著;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包含有:一本體,係用以連接於該吊帶上,且該本體具有至少一貫孔;一栓,用以供該扣環套置其上,其一第一處穿過該至少一貫孔,使該栓以該第一處為樞軸樞接於該本體上,而可相對於該本體於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間樞擺;於該關閉位置時,該栓之一第二處靠置於該本體上;於該開啟位置時,該第二處樞擺離開該本體;一第一鎖掣件,係設於該本體上,且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第一鎖掣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可限制該栓位於該關閉位置;一第二鎖掣件,係設於該本體上,且可被操作地於該本體上之一第三位置和一第四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三位置時,可限制該栓位於該關閉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第二容槽;該至少一貫孔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連通該第二容槽;該第二鎖掣件設於該第二容槽中,且該第二鎖掣件具有一樞接孔,且該樞接孔於徑向上區分有一第一孔部以及一第二孔部;該栓之該第一處係穿置該樞接孔中;於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三位置時,該栓之該第一處係卡合於該樞接孔之第一孔部中;於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四位置時,該栓的第一處位於該第二孔部中,且該栓的第一處可受操控相對該第二鎖掣件樞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栓的第一處具有相背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於該第二鎖掣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係分別抵靠於該樞接孔之該第一孔部的相面對的壁面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更包含有一第二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二容槽中,用以抵推該第二鎖掣件往該第三位置的方向移動。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樞接孔之該第二孔部之壁面呈一弧面;該栓之該第一處受操作而可沿該弧面樞轉。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樞接孔之該第二孔部的該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凸部,該至少一凸部係供該栓之第一處抵靠,用以限制該栓之該第一處相對於該本體的樞轉角度。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更包含有一擋環,且該栓之第一處包含有一環槽,其中,該擋環之內徑與該環槽相配合,且該擋環之外徑大於該貫孔之內徑;於使用該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時,該擋環與該扣環分別位於該本體兩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栓之第二處具有一定位孔,且該第一鎖掣件於該第一位置時卡制於該定位孔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包含有一第一彈性件位於一第一容槽中,用以抵推該第一鎖掣件往該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動。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本體包含有相連通之該第一容槽與一滑槽,且該第一鎖掣件包含有一栓桿與一滑塊,其中該栓桿與該第一彈性件位於第一容槽中,且該栓桿於該第一位 置時卡制於該定位孔中;該滑塊位於該滑槽中且與該栓桿相連接,該滑塊可受操作沿該滑槽移動以推動該栓桿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動。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其中該本體包含有一卡槽與該栓之該第二處相配合,且該栓於該關閉位置時,該栓之該第二處靠置於該卡槽槽壁。
TW106120257A 2017-06-16 2017-06-16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TWI627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257A TWI627918B (zh) 2017-06-16 2017-06-16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US15/672,441 US10065057B1 (en) 2017-06-16 2017-08-09 Safety catch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257A TWI627918B (zh) 2017-06-16 2017-06-16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7918B true TWI627918B (zh) 2018-07-01
TW201904465A TW201904465A (zh) 2019-02-01

Family

ID=6329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0257A TWI627918B (zh) 2017-06-16 2017-06-16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5057B1 (zh)
TW (1) TWI627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0674B (en) 2019-01-22 2022-12-07 Checkmate Lifting & Safety Ltd Coupler for a fall protection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4533U (zh) * 2013-11-15 2014-03-21 Aerohook Technology Co Ltd 供防墜器使用之連接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266322B2 (en) * 2006-05-29 2013-07-04 Bradken Resources Pty Limited Locking connector system
US8555470B2 (en) * 2011-05-24 2013-10-15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Ltd. Magnetic carabiner system
US8938864B2 (en) * 2011-10-28 2015-01-27 D B Industries, Llc Connector
US9435484B1 (en) 2015-05-15 2016-09-06 Aerohook Technology Co., Ltd. Safety catch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4533U (zh) * 2013-11-15 2014-03-21 Aerohook Technology Co Ltd 供防墜器使用之連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465A (zh) 2019-02-01
US10065057B1 (en)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33965A (en) Fluid-conveying coupling with safety locking device
JP5921007B2 (ja) 連結器
US10016638B2 (en) Energy absorber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0625105B2 (en) Harness connector
TWM449839U (zh) 安全扣環
US20190276269A1 (en) Ambidextural retracting reel and device securable to an article
TW201529947A (zh) 包括鎖定機構的鎖扣
TWM550325U (zh) 安全帶扣環連接裝置
TWI627918B (zh) Seat belt buckle connecting device
JP5970075B2 (ja) 動物用の連結具
US20220250885A1 (en) Snatch Block with Slide-Open Spring-Biased Cheek, Dual-Plunger Lock Release, and Integral Swivel Stud
EP2954936B1 (en) Lanyard and safety belt with said lanyard
US10905202B2 (en) Belt buckle
CN109091774B (zh) 安全带扣环连接装置
US20190069644A1 (en) Harness Connector
US10842235B2 (en) Secure buckle
US10136705B2 (en) Magnetic gate for a caribiner
US2802252A (en) Canopy harness release
CN207041760U (zh) 安全带扣环连接装置
JP4522223B2 (ja) 安全帯のランヤード接続用フック
EP1382931B1 (en) Safety lock for holster
JP7134433B2 (ja) 安全帯用フック
WO2020192468A1 (en) Tethered fastener
WO2021080482A1 (en) Fastening system
KR20230100597A (ko) 와치 팔찌를 위한 신속 해제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