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5013B -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5013B
TWI615013B TW101144744A TW101144744A TWI615013B TW I615013 B TWI615013 B TW I615013B TW 101144744 A TW101144744 A TW 101144744A TW 101144744 A TW101144744 A TW 101144744A TW I615013 B TWI615013 B TW I615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4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4264A (zh
Inventor
陳建志
曾俊維
郭彥良
陳萬明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14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5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50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control of the receiver volume to provide a dual operational mode at close or far distance from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方法,應用於手持式通訊裝置中,通訊方法包含:判斷是否建立語音通訊;當語音通訊建立時,啟動感測元件,俾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以及當手持式通訊裝置未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係使手持式通訊裝置之天線模組操作於第一工作頻段進行語音通訊;當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係使手持式通訊裝置之天線模組操作於第二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其中第二工作頻段高於第一工作頻段。

Description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通訊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由於具有輕薄短小、易於攜帶的特性,手持式通訊裝置迅速地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電子產品。近年來,手持式通訊裝置除進行一般電話溝通外,亦可由無線網路的方式進行資訊的交流。因此,手持式通訊裝置的設計趨勢朝向無線與高資料傳輸速度發展。而負責資料傳送與接收的天線,其重要性亦大幅提高。良好的天線設計,將可以使資料的傳輸更有效率。
然而,一般手持式通訊裝置常常是以處於開放空間(Free Space,即無負載)的狀況下來設計。但是在使用者以手持模式來操作通訊裝置而進行通訊時,頭部與手部往往會影響天線的運作。在使用者的頭手吸收部份經由天線所輻射出的能量下,天線的操作頻段會往較低頻的頻帶移動,故天線無法再以最佳的狀況運作,而使其效率大幅降低,進而影響通訊的品質。
因此,如何設計一個新的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以克服上述的缺點,乃為此一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通訊方法,應用於手持式通訊裝置中,通訊方法包含:判斷是否建立語音通訊;當語音通訊建立時,啟動感測元件,俾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以及當手持式通訊裝置未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係使手持式通訊裝置之天線模組操作於第一工作頻段進行語音通訊;當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係使手持式通訊裝置之天線模組操作於第二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其中第二工作頻段高於第一工作頻段。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其中感測元件為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俾感測使用者頭部位置,以於使用者頭部位置與手持式通訊裝置間之距離小於特定距離時,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
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其中感測元件用以感測手持式通訊裝置之受話器是否啟動,俾於受話器啟動時,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當語音通訊建立時,更包含根據接聽模式判斷是否啟動受話器。當接聽模式為藍芽(Bluetooth)無線接聽模式或耳機接聽模式時,不啟動受話器。
依據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其中語音通訊為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語音通訊。
依據本揭示內容再一實施例,其中語音通訊為網路電話(Voice over IP;VoIP)語音通訊。
依據本揭示內容更具有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工作頻 段之範圍為824MHz-960MHz,第二工作頻段之範圍為970MHz-1100MHz。
依據本揭示內容再具有之一實施例,通訊方法更包含判斷語音通訊是否終止,俾於語音通訊終止時使手持式通訊裝置執行待機模式。
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手持式通訊裝置,包含:通訊模組、感測元件以及天線模組。通訊模組用以判斷是否建立語音通訊。感測元件於語音通訊建立時啟動,用以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天線模組於手持式通訊裝置未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時操作於第一工作頻段進行語音通訊,以及於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時操作於第二工作頻段進行語音通訊,其中第二工作頻段高於第一工作頻段。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其中感測元件為近接感測器,俾感測使用者頭部位置,以於使用者頭部位置與手持式通訊裝置間之距離小於特定距離時,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
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手持式通訊裝置更包含受話器,其中感測元件用以感測受話器是否啟動,俾於受話器啟動時,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手持式通訊裝置更包含控制模組,以於通訊模組判斷建立語音通訊時,根據接聽模式判斷是否啟動該受話器。當接聽模式為藍芽無線接聽模式或耳機接聽模式時,控制模組不啟動受話器。
應用本揭示內容之優點係在於藉由感測元件判斷手持 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可於執行手持接聽模式時將天線的工作頻段調整,以因應人的頭手頭手吸收部份經由天線所輻射出的能量造成天線效率降低的問題,而輕易地達到上述之目的。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手持式通訊裝置1之方塊圖。於不同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1可為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通訊裝置。手持式通訊裝置1至少包含:通訊模組10、感測元件12、天線模組14及控制模組16。
通訊模組10可用以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是否與其他通訊裝置或基地台(未繪示)建立語音通訊11、傳遞封包資料或無線通訊功能。於一實施例中,語音通訊11可以是由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亦即一般的電話網路或基地台進行。於另一實施例中,語音通訊11可以是透過網路電話(Voice over IP;VoIP)進行語音通訊,亦即由網路透過如Skype的軟體進行通訊。其中,所謂的語音通訊11可理解成係一通話事件發生後,手持式通訊裝置1之操作狀態。
在通訊模組10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已經建立語音通訊11後,感測元件12將隨之啟動。於一實施例中,通訊模組10可藉由傳送語音通訊建立訊號13至感測元件12以啟動感測元件12。感測元件12是用以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是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hand mode)或非手持接聽模式 (hand-free mode)。於本實施例中,感測元件12例如是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可以感測是否有任何物體接近該感測器,例如是使用者的頭部位置。在使用者頭部位置與手持式通訊裝置1間之距離小於一特定距離時,感測元件12可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一手持接聽模式。而在使用者以免持聽筒(例如藉由揚聲器)、有線耳機或是藍芽(Bluetooth)無線耳機的方式接聽電話,而使頭部位置與手持式通訊裝置1間之距離大於此特定距離時,則感測元件12可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一非手持接聽模式。
需注意的是,在由公用交換電話網路進行語音通訊11的情形下,近接感測器的感測元件12可直接啟動以進行偵測。然而在經由網路電話進行語音通訊11時,由於並非經由電話網路系統,而是由軟體(未繪示)藉無線網路進行通訊,因此可進一步由相對應的軟體在一通話事件發生後發送一啟動訊號(未繪示)至感測元件12以使感測元件12啟動進行偵測。
當感測元件12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非手持接聽模式時,天線模組14透過通訊模組10及相關之必要元件(例如處理器等),將於一第一工作頻段下進行語音通訊11或無線通訊功能。而當感測元件12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時,天線模組14將被設定於一第二工作頻段下進行語音通訊11或無線通訊功能,其中第二工作頻段之中心操作頻率係高於第一工作頻段之中心操作頻率。於一實施例中,可由控制模組16在接收感測元件 12所發出之感測訊號15後,對天線模組14進行控制與設定,以使其操作於不同的工作頻段。
請參照第2圖。第2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天線模組14的工作頻段與其被動增益(passive gain)之波型圖。其中,橫軸為工作頻段(單位:MHz),而縱軸為被動增益(單位:dBi)。以圓形點所連接繪製的線段對應於開放空間下之量測與操作狀態,亦即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非手持接聽模式的情形。而以方形點所連接繪製的線段對應於有負載(loading)的狀態,亦即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的情形。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工作頻段之範圍可為824MHz至960MHz之間,而第二工作頻段之範圍可為970MHz至1100MHz之間,然實際工作頻段則可依不同的設計而作動態地調整,不在此限。因此,當手持式通訊裝置1藉由感測元件12判斷其為手持接聽模式時,天線模組14的工作頻段範圍可經由控制模組16即刻地被調整至較高的頻段,並當使用者的頭手吸收天線模組14所輻射出的能量時,如前所述,天線模組14的操作頻段會往較低頻的頻帶作偏移,故可將實際的工作頻段範圍自動地降至近似原先手持式通訊裝置1量測於開放空間下的頻段範圍,以避免使用者在手持模式下,因人體吸收電磁波而造成天線模組14輻射效率的下降。
請參照第3圖。第3圖為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3之方塊圖。手持式通訊裝置3所包含的元件與第1圖繪示之手持式通訊裝置1大同小異。然而於本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3更包含受話器(receiver)18。
於本實施例中,感測元件12可設計為用以感測手持式通訊裝置3的受話器18是否已啟動,以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3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或非手持接聽模式。於一實施例中,在通訊模組10判斷語音通訊11已經建立時,可傳送語音通訊建立訊號13或是其他形式的訊號至控制模組16,使控制模組16得知語音通訊11已經建立。控制模組16將進一步根據接聽模式以判斷受話器18是否已啟動。
當接聽模式為藍芽無線接聽模式或耳機接聽模式時,控制模組16將不會啟動通話器18。舉例來說,控制模組16可由手持式通訊裝置3的耳機孔是否有耳機接頭插入或是藍芽傳輸模組(未繪示)是否啟動來判斷接聽模式。而在接聽模式為手持接聽模式時,控制模組16將啟動受話器18以令通話能順利進行。因此,感測元件12可藉由感測受話器18是否已啟動,來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3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無論是語音通訊11是由公用交換電話網路亦或網路電話進行,感測元件12均可藉由上述方式進行判斷。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4之方塊圖。需注意的是,於另一實施例中,於第3圖中繪示的感測元件12亦可如第4圖所示直接整合於控制模組16內,以在控制模組16將啟動受話器18時直接據以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4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而使控制模組16直接調教天線模組14至第二工作頻段,以利語音通訊之進行。
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 種通訊方法500之流程圖。通訊方法500可應用於前述各實施例中,然在此係以第1圖所示之手持式通訊裝置1為例作說明。通訊方法500包含下列步驟(應瞭解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於步驟501,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一般的待機模式中。
於步驟502,通訊模組10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是否已建立語音通訊11。當手持式通訊裝置1並未建立語音通訊11,流程將回至步驟501待機以繼續進行判斷。
當語音通訊11建立時,流程將於步驟503啟動感測元件12,俾判斷手持式通訊裝置1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如上所述,感測元件12可藉由近接感測器的量測方式直接偵測使用者的頭部位置是否接近手持式通訊裝置1,或是藉由判斷受話器18是否開啟的方式,以作為手持式通訊裝置1是否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的依據。
於步驟504,當手持式通訊裝置1未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時,控制模組16使手持式通訊裝置1之天線模組14操作於第一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11。
於步驟505,通訊模組10進一步判斷語音通訊11是否終止。當語音通訊11尚未終止,則流程將回至步驟504,由控制模組16使天線模組14繼續操作於第一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而當語音通訊11終止時,控制模組16使手持式通訊裝置1回復至步驟501之執行待機模式。
於步驟506,當手持式通訊裝置1操作於手持接聽模式時,控制模組16使手持式通訊裝置1之天線模組14操作於第二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11,其中第二工作頻段高於第一工作頻段。
於步驟507,通訊模組10進一步判斷語音通訊11是否終止。當語音通訊11尚未終止,則流程將回至步驟506,由控制模組16使天線模組14繼續操作於第二工作頻段以進行語音通訊11。而當語音通訊11終止時,控制模組16使手持式通訊裝置1回復至步驟501之執行待機模式。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手持式通訊裝置
10‧‧‧通訊模組
11‧‧‧語音通訊
12‧‧‧感測元件
13‧‧‧語音通訊建立訊號
14‧‧‧天線模組
15‧‧‧感測訊號
18‧‧‧受話器
16‧‧‧控制模組
501-507‧‧‧步驟
500‧‧‧通訊方法
為讓本揭示內容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手持式通訊裝置之方塊圖;第2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天線模組的工作頻段與其被動增益之波型圖;第3圖為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之方塊圖;第4圖為本揭示內容又一實施例中,手持式通訊裝置 之方塊圖;以及第5圖為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中,一種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500‧‧‧通訊方法
501-507‧‧‧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通訊方法,應用於一手持式通訊裝置中,該通訊方法包含:判斷是否建立一語音通訊;當該語音通訊建立時,啟動一感測元件,俾判斷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一手持接聽模式;以及當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未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係使該手持式通訊裝置之一天線模組操作於一第一工作頻段以進行該語音通訊;當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係使該手持式通訊裝置之該天線模組操作於一第二工作頻段以進行該語音通訊,其中該第二工作頻段高於該第一工作頻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感測元件為一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俾感測一使用者頭部位置,以於該使用者頭部位置與該手持式通訊裝置間之距離小於一特定距離時,判斷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感測元件用以感測該手持式通訊裝置之一受話器是否啟動,俾於該受話器啟動時,判斷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方法,當該語音通訊建立 時,更包含根據一接聽模式判斷是否啟動該受話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當該接聽模式為一藍芽(Bluetooth)無線接聽模式或一耳機接聽模式時,不啟動該受話器。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語音通訊為一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語音通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語音通訊為一網路電話(Voice over IP;VoIP)語音通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工作頻段之範圍為824MHz-960MHz,該第二工作頻段之範圍為970MHz-1100MHz。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判斷該語音通訊是否終止,俾於該語音通訊終止時使該手持式通訊裝置執行一待機模式。
  10. 一種手持式通訊裝置,包含:一通訊模組,用以判斷是否建立一語音通訊;一感測元件,係於該語音通訊建立時啟動,用以判斷 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是否操作於一手持接聽模式;以及一天線模組,俾於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未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時操作於一第一工作頻段進行該語音通訊,以及於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時操作於一第二工作頻段進行該語音通訊,其中該第二工作頻段高於該第一工作頻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手持式通訊裝置,其中該感測元件為一近接感測器,俾感測一使用者頭部位置,以於該使用者頭部位置與該手持式通訊裝置間之距離小於一特定距離時,判斷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手持式通訊裝置,更包含一受話器,其中該感測元件用以感測該受話器是否啟動,俾於該受話器啟動時,判斷該手持式通訊裝置操作於該手持接聽模式。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手持式通訊裝置,更包含一控制模組,以於該通訊模組判斷建立該語音通訊時,根據一接聽模式判斷是否啟動該受話器。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手持式通訊裝置,其中當該接聽模式為一藍芽無線接聽模式或一耳機接聽模式時,該控制模組不啟動該受話器。
TW101144744A 2012-09-19 2012-11-29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TWI615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22,445 2012-09-19
US13/622,445 US9130266B2 (en) 2012-09-19 2012-09-19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264A TW201414264A (zh) 2014-04-01
TWI615013B true TWI615013B (zh) 2018-02-11

Family

ID=5027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4744A TWI615013B (zh) 2012-09-19 2012-11-29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30266B2 (zh)
CN (2) CN103685719A (zh)
TW (1) TWI615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5069B2 (en) * 2014-06-05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exposure mitig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TWI549356B (zh) * 2014-09-22 2016-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04600417A (zh) * 2015-01-15 2015-05-06 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谐振频率的天线及通信终端
CN105357355B (zh) * 2015-11-10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天线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5704317A (zh) * 2016-03-08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102324967B1 (ko) * 2017-09-22 2021-11-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 객체의 근접에 따라 변경된 공진 주파수를 이용하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675586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11611365B2 (en) 2020-11-10 2023-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llimeter wave exposure control during voice call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36A (zh) * 2007-11-23 2009-05-2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模式的移动电话
CN101860377A (zh) * 2010-05-11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270A (en) * 1987-12-18 1990-0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JP3222503B2 (ja) * 1991-10-03 2001-10-2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電話機および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US5224151A (en) * 1992-04-01 1993-06-29 At&T Bell Laboratories Automatic handset-speakephone switching arrangement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002949A (en) * 1997-11-18 1999-12-14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Handset with a single transducer for handset and handsfree functionality
EP1353489B1 (de) * 2002-04-09 2010-02-24 Palm, Inc. Mobiles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mit Freisprechbetrieb
US7826805B2 (en) * 2003-11-11 2010-11-02 Matech, Inc. Automatic-switc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GB2426157B (en) * 2003-11-20 2009-03-1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eamless call switching in a dual mode environment
US8825108B2 (en) * 2005-04-06 2014-09-02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Call handling on dual-mode wireless handsets
US8290543B2 (en) * 2006-03-20 2012-10-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switching a mobile device's mode of operation
CN101540621B (zh) 2008-03-17 2013-01-02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频率偏移补偿装置
KR20100031204A (ko) * 2008-09-12 2010-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접 센서 기반의 입력 장치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CN102170305A (zh) 2010-02-26 2011-08-3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特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1121740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話機、及び電話機の音声調整方法
CN101958947A (zh) * 2010-10-20 2011-01-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36A (zh) * 2007-11-23 2009-05-2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模式的移动电话
CN101860377A (zh) * 2010-05-11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719A (zh) 2014-03-26
TW201414264A (zh) 2014-04-01
US9130266B2 (en) 2015-09-08
US20140080548A1 (en) 2014-03-20
CN106229628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5013B (zh) 手持式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US8314720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function using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US11800513B2 (en) Metho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US911323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microphone by detecting voice signal strength
EP15965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uetooth pairing
US104125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065484A1 (e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hipsets, and hands-free mode controlling methods thereof
CN109788125B (zh)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0098388A1 (zh)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357925A (zh) 屏幕亮度调节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5040972A1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20007174A1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11231A1 (zh) 降低移动终端sar值的方法及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US20080220820A1 (en) Battery saving selective screen control
CN110289919B (zh) 信号保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4174B (zh) 一种提示呼叫的方法
EP3154246B1 (en) Headset with reminder to use wired connection
KR100724888B1 (ko) 무선통신 모듈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사운드 출력 제어방법
KR100429605B1 (ko) 블루투스 기능이 탑재된 통신단말기에서 무선 헤드셋의볼륨 제어방법
WO2013113234A1 (zh) 手机及其功率调整方法
KR10136631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음성 입출력 제어방법
CN111885692B (zh) 一种调整sar值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09206616A (ja) 携帯電話端末、音量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575411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端末および移動体通信方法
KR200396393Y1 (ko) 휴대폰의 무선 통화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