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350B -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350B
TWI611350B TW103125876A TW103125876A TWI611350B TW I611350 B TWI611350 B TW I611350B TW 103125876 A TW103125876 A TW 103125876A TW 103125876 A TW103125876 A TW 103125876A TW I611350 B TWI611350 B TW I6113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rfid
serial number
dimensional
counterfei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4791A (zh
Inventor
Fu-Bi Bao
San-Yuan Wu
Guan-Ying B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3125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350B/zh
Priority to CN201510237045.5A priority patent/CN10511837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4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350B/zh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尤指一種將RFID模組與具立體浮凸觸感的防偽標籤相結合,使其具有至少二種不同方式可查詢確認商品身份,以確保商品流通過程中具有效防偽機制的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將RFID應用於物流與防偽系統已為一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手段,但傳統的結構皆係以RFID模組與一般防偽標籤相結合,並優先以RFID標籤的晶片碼進行身份驗證,因此當RFID天線或晶片故障時,就無法發揮RFID正常功能,而只能透過防偽標籤上的印刷序號進行追查,但一般防偽標籤本身的防偽能力不足,容易被仿製重製;故而於使用上有下列缺失:
1.偽造集團可以一方面破壞正牌商品的RFID晶片或天線,造成正牌商品毀損的狀況;另一方面使用壞掉的RFID晶片並偽造標籤序號,以仿冒品偽造成『壞掉的正牌商品標籤』,將仿冒品進行販售或退貨回給原廠圖取不法利益。
2.一般RFID標籤搭載物流資訊可應用於商品竄貨的追查,而商品經銷竄貨行為大多為企業內部的流程,竄貨者為避免被追查,可藉由破壞了RFID天線或晶片,以規避稽核單位的追查;而原廠稽核單位發現問題後,因為RFID天線破壞或晶片破壞就沒有手段可以讀取序號,致使無法 追查標籤真假,更難以進行仿冒品流入方式的稽核追查,同時也無法取得相關物流資訊並追查竄貨商品的來源。
有鑑於習見一般防偽標籤與RFID標籤在使用時有上述缺點,發明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係將RFID模組與一具有立體浮凸觸感的防偽標籤相結合,使其具有多種不同防偽特徵以供查詢商品身份,當該RFID天線或晶片被破壞而無法感應查詢,仍可經由立體的浮凸觸感分佈特徵確認防偽標籤的有效性。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應用方法,其係常態性地以RFID模組進行身份驗證,而於RFID模組損壞時,可利用防偽標籤上列印的序號進行搜索比對,以查出對應的防偽及物流資訊,進而可防止偽造商品滲入銷售通路進行販售或惡意退貨或經銷體系未在規範區域銷售的商品竄貨行為。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種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至少包括:一基材,係為一薄片狀的平整結構體,且具有可印刷的表面;一印刷層,係設置於該基材的一表側,其內容係選自商標、圖像、符號、文字等至少其中之一;複數立體防偽元件,係以隨機分佈方式固定於該印刷層表面,使該基材表面具有不規則凸起部位;至少一RFID模組,包括基本的RFID晶片與天線,該RFID模組係貼設於基材遠離印刷層的一側,該RFID晶片可經由感應後取得一對應各商品的 不同RFID晶片序號;一印刷部,係位於基材接近印刷層之一側,該印刷部至少包含一對應各商品的不同標籤序號,且該標籤序號係與該RFID晶片序號具有一固定的連結關係,以提供相對應各商品進行後續防偽查詢比對的依據。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印刷層及各立體防偽元件上設有一具黏性的透明保護膜。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該印刷部係設置於印刷層上。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印刷部係設置於該保護膜上。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基材於遠離印刷層的一側設有一黏膠層,該黏膠層係完整包覆該RFID模組,以供黏貼於各商品上。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標籤序號係以文字、數字、條碼等至少其中之一形式呈現。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立體防偽元件係為選自圓凸點狀、長桿狀、尖錐狀等至少其中之一形狀。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立體防偽元件具有於特定波長之螢光條件下產生顏色、光線變化,或遇水膨脹、遇熱收縮、DNA生物材質等至少其中之一特性。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複數立體防偽元件係經由一黏固層結合定位於該印刷層上。
本發明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另包括:一種前述防偽標籤的應用方法,其至少包括:a.「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判斷步 驟,係利用手指直接觸摸該標籤表面,以經由觸感辨識該立體防偽元件於基材上所產生的立體浮凸觸感,若判斷結果為"N",則執行一「商品為仿冒品」步驟,以確認該商品為仿冒品,若判斷結果為"Y"時,則執行下述「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判斷步驟;b.「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判斷步驟,係確認該標籤中的RFID模組是否可正常運作,若判斷的結果為"Y",則可由外部的RFID感應裝置讀取RFID模組的RFID晶片序號,並產生該標籤序號,然後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若判斷結果為"N",表示該標籤中的RFID模組無法正常運作,則另執行一「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判斷步驟;c.「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判斷步驟,係嘗試利用圖像分析而由標籤上的印刷部中直接取得標籤序號;若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若判斷結果為"N",則另執行一「直接鍵入標籤序號」步驟,由消費者直接利用一終端裝置輸入標籤序號,然後,再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d.「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係利用一終端裝置經由網路連結一預設遠端資料庫,於該資料庫中儲存有對應不同標籤序號的標籤上各立體防偽元件設立位置、延伸方向及排列方式的防偽圖案,以及其相關說明等防偽資訊,而消費者可以該標籤序號為索引值,於該資料庫中檢索出一對應該標籤序 號的防偽資訊,以及該商品的完整生產、銷售過程等物流資訊;e.「辨識該標籤上浮凸觸感部位與防偽資訊是否相同」判斷步驟,係比對該檢索的防偽資訊內容與該標籤表面的立體防偽元件分佈圖樣是否一致;若判斷結果為"N",則回到該「商品為仿冒品」步驟,若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一「確認商品係為真品,並可直接應用與其相關物流資訊」步驟。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1‧‧‧基底
2‧‧‧印刷層
3‧‧‧立體防偽元件
4‧‧‧保護膜
5‧‧‧RFID模組
6‧‧‧黏膠層
7‧‧‧印刷部
A‧‧‧標籤
S11‧‧‧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
S12‧‧‧商品為仿冒品
S13‧‧‧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
S14‧‧‧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
S15‧‧‧辨識該標籤上浮凸觸感部位與防偽資訊是否相同
S16‧‧‧確認商品係為真品,並可直接應用與其相關物流資訊
S17‧‧‧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
S18‧‧‧直接鍵入標籤序號
第1圖係本發明的標籤結構剖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應用上述標籤的操作流程圖。
請參第1圖所示,可知本發明的標籤A結構主要包括:基材1、印刷層2、立體防偽元件3、保護膜4、RFID模組5及印刷部7等部份,其中該基材1係為一薄片狀的平整結構體,其材質可為紙、塑膠或發泡材料,且具有可印刷的表面。
印刷層2係設置於該基材1的一表側,該印刷層2的內容可為一般商標、圖像、符號或(說明或標示)文字。
複數立體防偽元件3,係以隨機分佈方式設置於該印刷層2表面,於實際應用上,該立體防偽元件3係可為圓凸點狀、長桿狀、尖錐狀等可產生立體浮凸觸感之結構體,且該立體防偽元件3可依需要而具有於特 定波長之螢光條件下產生顏色、光線變化,或遇水膨脹、遇熱收縮、DNA生物材質等特性。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複數立體防偽元件3係可經由一黏固層(可為黏膠、膠水、熱熔膠)結合定位於該印刷層2上。
保護膜4係為一具黏性的透明薄膜,其係蓋合(亦可以淋膜的方式成型)於各立體防偽元件3上,除可固定各立體防偽元件3,亦同時可對各立體防偽元件3及形成有效的保護效果,以防止各立體防偽元件3產生脫落、變形或移位等情形;且該保護膜4可依需要具有霧面、亮面等效果。
印刷部7包括至少一標籤序號,該標籤序號可以是文字、數字或條碼等形式呈現,讓查詢者可以藉由手動鍵入或條碼掃描的方式輸入該標籤序號,並進行後續的查詢。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印刷部7係可設置於該保護膜4上,使其除了可直接透過保護膜4對外顯現而具有較佳的辨識效果外,亦可藉此篩選剔除不良的基材1(或印刷層2、立體防偽元件3等)半成品,以確保該標籤序號能保持連號,進而可更精確的掌握商品行銷的數量;但在實際應用時,該印刷部7亦可設置(或被整合於)於該印刷層2上,使該印刷部7、印刷層2同時成型於基材1上,以達到簡化加工程序、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RFID模組5包括基本的RFID晶片與天線,其RFID工作頻率可為超高頻(UHF)或高頻(HF)或其他頻段,該RFID模組5係貼設於基材1遠離印刷層2的一側,該RFID晶片可經由解讀後取得RFID晶片序號,該RFID晶片序號可與前述標籤序號相同(即以RFID晶片序號作為該標籤序號),或是可利 用晶片序號為參數運算出該標籤序號,或是該標籤序號與晶片序號之間具有另外編定的序列連結關係。
於實際應用時,於基材1遠離印刷層2的一側可依需要設置一黏膠層6,該黏膠層6並完整包覆該RFID模組5,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黏膠層6係可為背膠、不乾膠,使該基材1得以被黏貼於商品上的適當部位。
請參第2圖所示,可知本發明的上述標籤A於實際應用時,主要包括:「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S11判斷步驟、「商品為仿冒品」S12步驟、「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S13判斷步驟、「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S14步驟、「辨識該標籤上浮凸觸感部位與防偽資訊是否相同」S15判斷步驟、「確認商品係為真品,並可直接應用與其相關物流資訊」S16步驟、「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S17判斷步驟及「直接鍵入標籤序號」S18步驟等;以下僅參照第1圖的標籤A結構分別說明上述流程。
首先,「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S11判斷步驟,係利用手指直接觸摸該標籤A表面,以經由該立體防偽元件3於基材1上形成的立體浮凸觸感產生初步辨識效果,以避免偽造者經由簡易的平面印刷直接複印防偽特徵;若判斷結果為"N",表示觸摸該標籤A表面不具有明顯的浮凸觸感,則可直接執行下述「商品為仿冒品」S12步驟,確認該商品為仿冒品。
若前述「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S11判斷步驟的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一「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S13判斷步驟,以確認該標籤A中的RFID模組5是否可正常運作,若判斷的結 果為"Y",則可由外部的RFID感應裝置讀取RFID模組5的RFID晶片序號(該RFID晶片序號可為標籤序號,或具有一經運算或比對而產生標籤序號之固定轉換模式),再執行一「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S14步驟,在一可行的實施例中,係可利用一終端裝置於內部執行特定程式,以經由網路連結一預設遠端資料庫,於該資料庫中儲存有對應不同標籤序號的標籤A上各立體防偽元件3分佈位置、延伸方向及排列方式的防偽圖案,以及該立體防偽元件3是否搭配防偽配方(DNA生物材質、光變稀土材質)等說明(即防偽資訊);因此消費者可以該標籤序號為索引值,於該資料庫中檢索出一對應該標籤序號的防偽資訊,以及該商品的完整生產、銷售過程資訊(即物流資訊)。
然後,執行一「辨識該標籤上浮凸觸感部位與防偽資訊是否相同」S15判斷步驟,利用人為方式直接仔細比對該檢索的防偽圖案(防偽資訊)內容與該標籤A表面的立體防偽元件3所產生浮凸觸感部位圖樣是否一致;若判斷結果為"N",則回到該「商品為仿冒品」S12步驟,確認該商品為仿冒品;而若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一「確認商品係為真品,並可直接應用與其相關物流資訊」S16步驟。
若前述「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S13判斷步驟的判斷結果為"N",表示該標籤A中的RFID模組5無法正常運作,則另執行一「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S17判斷步驟,以嘗試利用圖像分析(照相或掃描後解析)而由標籤A上的印刷部7直接取得標籤序號;若判斷結果為"Y",則回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S14步驟,若判斷結果為"N",則另執行一「直接鍵入 標籤序號」S18步驟,由消費者直接利用一終端裝置上的輸入機制(如:鍵盤、觸控螢幕)輸入該標籤序號,然後,再回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S14步驟。
本發明的上述流程,其可先利用觸摸該標籤A表面,以經由該標籤A是否具有由立體防偽元件3所形成的立體浮凸觸感,來初步確認該標籤A是否為偽造;然後,分別依不同情況利用RFID感應、掃描輸入條碼或手動輸入等方式取得標籤序號,再利用該標籤序號另(於遠端資料庫)查詢對應該標籤序號的商品防偽資訊及商品物流資訊,利用該防偽資訊所描述的內容與該標籤A上的立體防偽元件3分佈狀況相比對,若完全吻合,則可確認該商品為非仿冒;整體上可藉由多種方式及途徑來分辨標籤A及商品的真偽,因此可有效增進判斷的正確性。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確可達成利用至少二種不同方式查詢確認商品身份,以確保商品流通過程中具有效防偽機制的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爰依法提出申請發明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發明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基底
2‧‧‧印刷層
3‧‧‧立體防偽元件
4‧‧‧保護膜
5‧‧‧RFID模組
6‧‧‧黏膠層
7‧‧‧印刷部
A‧‧‧標籤

Claims (10)

  1. 一種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至少包括:一基材,係為一薄片狀的平整結構體,且具有可印刷的表面;一印刷層,係設置於該基材的一表側,其內容係選自商標、圖像、符號、文字等至少其中之一;複數立體防偽元件,係以隨機分佈方式固定於該基材表面,使該基材表面具有不規則凸起部位;至少一RFID模組,包括基本的RFID晶片與天線,該RFID模組係貼設於基材遠離印刷層的一側,該RFID晶片可經由感應後取得一對應各商品的不同RFID晶片序號;一印刷部,係位於基材接近印刷層之一側,該印刷部包括至少一標籤序號,且該標籤序號係與該RFID晶片序號具有一固定的連結關係,以提供相對應各商品進行後續防偽查詢比對的依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各立體防偽元件上設有一具黏性的透明保護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印刷部係設置於該印刷層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印刷部係設置於該保護膜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基材於遠離印刷層的一側設有一黏膠層,該黏膠層係完整包覆該RFID模組,以供黏貼於各商品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標籤序號係以文字、數字、條碼等至少其中之一形式呈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立體防偽元件係為選自圓凸點狀、長桿狀、尖錐狀等至少其中之一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立體防偽元件具有於特定波長之螢光條件下產生顏色、光線變化,或遇水膨脹、遇熱收縮、DNA生物材料等至少其中之一特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其中該複數立體防偽元件係經由一黏固層結合定位於該印刷層上。
  10. 一種前述防偽標籤的應用方法,其至少包括:a.「以觸感辨識商品上的標籤是否具有浮凸觸感」判斷步驟,係利用手指直接觸摸該標籤表面,以經由觸感辨識該立體防偽元件於基材上所產生的立體浮凸觸感,若判斷結果為"N",則執行一「商品為仿冒品」步驟,以確認該商品為仿冒品,若判斷結果為"Y"時,則執行下述「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判斷步驟;b.「是否可經由RFID讀取標籤序號」判斷步驟,係確認該標籤中的RFID模組是否可正常運作,若判斷的結果為"Y",則可由外部的RFID感應裝置讀取RFID模組的RFID晶片序號,並產生該標籤序號,然後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若判斷結果為"N",表示該標籤中的RFID模組無法正常運作,則另執行一「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判 斷步驟;c.「是否經由圖像分析而取得標籤序號」判斷步驟,係嘗試利用圖像分析而由標籤上的印刷部中直接取得標籤序號;若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若判斷結果為"N",則另執行一「直接鍵入標籤序號」步驟,由消費者直接利用一終端裝置輸入標籤序號,然後,再執行下述「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d.「連結遠端資料庫,並以標籤序號為索引值,取得對應的防偽資訊及物流資訊」步驟,係利用一終端裝置經由網路連結一預設遠端資料庫,於該資料庫中儲存有對應不同標籤序號的標籤上各立體防偽元件設立位置、延伸方向及排列方式的防偽圖案,以及其相關說明等防偽資訊,而消費者可以該標籤序號為索引值,於該資料庫中檢索出一對應該標籤序號的防偽資訊,以及該商品的完整生產、銷售過程等物流資訊;e.「辨識該標籤上浮凸觸感部位與防偽資訊是否相同」判斷步驟,係比對該檢索的防偽資訊內容與該標籤表面的立體防偽元件分佈圖樣是否一致;若判斷結果為"N",則回到該「商品為仿冒品」步驟,若判斷結果為Y",則執行一「確認商品係為真品,並可直接應用與其相關物流資訊」步驟。
TW103125876A 2014-07-29 2014-07-29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TWI611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876A TWI611350B (zh) 2014-07-29 2014-07-29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CN201510237045.5A CN105118377A (zh) 2014-07-29 2015-05-12 具立体浮凸触感特征的rfid防伪卷标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876A TWI611350B (zh) 2014-07-29 2014-07-29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791A TW201604791A (zh) 2016-02-01
TWI611350B true TWI611350B (zh) 2018-01-11

Family

ID=54666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876A TWI611350B (zh) 2014-07-29 2014-07-29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8377A (zh)
TW (1) TWI611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4150B (zh) * 2017-06-22 2020-03-13 信实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浮凸与间隙的防伪标签结构与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5504A (zh) * 2013-09-14 2014-02-01 Sense Digital Co Ltd 隨機浮凸防偽標籤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05503A (zh) * 2013-09-14 2014-02-01 Sense Digital Co Ltd 隨機浮凸觸感防偽方法
TWM474969U (zh) * 2013-10-29 2014-03-21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高頻防偽無線射頻標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8480Y (zh) * 2002-12-24 2003-11-26 广东正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防伪标识物
CN1567400A (zh) * 2003-06-14 2005-01-19 李谦 防伪标识及其制作方法
CN201159959Y (zh) * 2007-10-10 2008-12-03 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
CN201134191Y (zh) * 2007-10-17 2008-10-15 程昀 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
CN201698646U (zh) * 2009-10-02 2011-01-05 郑阿奇 一种射频防伪标识物
CN202939903U (zh) * 2012-02-11 2013-05-15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物联网纹理防伪手机自动识别系统
CN202512813U (zh) * 2012-04-20 2012-10-31 李峰 文字防伪、条码组合标识结构
CN203149621U (zh) * 2013-03-12 2013-08-21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刮开式数码防伪电子标签
CN103500532A (zh) * 2013-09-22 2014-01-08 信实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浮凸触感防伪方法
CN103500533A (zh) * 2013-09-23 2014-01-08 信实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浮凸防伪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5504A (zh) * 2013-09-14 2014-02-01 Sense Digital Co Ltd 隨機浮凸防偽標籤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05503A (zh) * 2013-09-14 2014-02-01 Sense Digital Co Ltd 隨機浮凸觸感防偽方法
TWM474969U (zh) * 2013-10-29 2014-03-21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高頻防偽無線射頻標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791A (zh) 2016-02-01
CN105118377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9690B1 (en) System for retrosp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of marking articles for retrospective identification
US9082062B2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and label for, authenticating objects in situ
EP2724332B1 (en) Systems for tracking and authenticating goods
US91530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secure document
US20180107914A1 (en) System for tracking inventory (used or new) using one or more of a multiplicity of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ptionall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rfids and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200065829A1 (en) Commodity anti-counterfeit ver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atural biological information
EA023501B1 (ru)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метка,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продукта,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ее
JP5834692B2 (ja) 個体識別装置、個体識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405504A (zh) 隨機浮凸防偽標籤及其製造方法
CN106408063A (zh) 打印介质及其生成方法和扫描方法和标签
CN106650545A (zh)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与识别方法
US20220086646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icrotransponders
TWI611350B (zh) 具立體浮凸觸感特徵的rfid防偽標籤及其應用方法
US11776285B2 (en)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goods using randomly distributed flecks and serialization codes
Kwok et al. Physimetric identification (Physi-ID)—Applying biometric concept in physical object identification
WO2019170090A1 (zh) 防伪标签及防伪标签验证方法
CN204965911U (zh) 具立体浮凸触感特征的rfid防伪卷标结构
WO201804837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rking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authenticity of origin of good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counterfeiting
US9652775B2 (en) System, method, procedure and components for preparing an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and tracking
US12003967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icrotransponders
CN205541640U (zh) 多重防伪酒标
US8336783B2 (en) Polymeric thread with miniature pattern and fluorescent taggant for anti-counterfeit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A037322B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продукции и защиты от контрафакта и фальсификации
CN209803840U (zh) 一种防伪标签
WO2020183493A1 (en) A security device, system of generating a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