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3840U - 一种防伪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3840U
CN209803840U CN201920922431.1U CN201920922431U CN209803840U CN 209803840 U CN209803840 U CN 209803840U CN 201920922431 U CN201920922431 U CN 201920922431U CN 209803840 U CN209803840 U CN 209803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line
layer
windowing
paper layer
commo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24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224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3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3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3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和开窗安全线,其中,验证标识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开窗安全线对附着该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开窗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其是在加工该开窗安全线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用户基于该防伪标签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时,可以通过扫描验证标识,获知如何根据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此便于用户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对于商家来说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的防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防伪技术领域,安全线防伪作为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防伪技术被广泛使用,通常情况下,商家可以通过将安全线设置在防伪标签中的方式进行防伪。目前安全线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将安全线完全埋入纸张中;另一种是将安全线间隔埋入纸张中,即间隔露出安全线和纸张表面,该种安全线被称为开窗安全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很多用户对于安全线防伪技术并不了解,因此,很多用户面对包括安全线的防伪标签时,不知道如何基于该包括安全线的防伪标签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对于商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防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用户根据该防伪标签可以轻松有效地验证商品的真伪,提高防伪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和开窗安全线;
所述验证标识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所述开窗安全线对附着所述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的信息;
所述开窗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所述无序字符串是在加工所述开窗安全线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所述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表现为透明区域,通过所述透明区域能够透出所述防伪标签附着的商品表面。
可选的,所述验证标识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数据矩阵二维条形码。
可选的,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第二纸层、不干胶层和涂硅底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可选的,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第二纸层、不干胶层和涂硅底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在所述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模切开窗。
可选的,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二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可选的,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二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在所述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模切开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和开窗安全线,其中,验证标识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开窗安全线对附着该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开窗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其是在加工该开窗安全线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用户基于该防伪标签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时,可以通过扫描验证标识,获知如何根据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此便于用户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对于商家来说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的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标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伪标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标签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101和开窗安全线102,用户可以直接在防伪标签的表面看到验证标识101和开窗安全线102。
其中,验证标识101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开窗安全线102对附着该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的信息;具体的,该验证标识101可以表现为二维码、条形码、数据矩阵二维条形(Data Matrix,DM)码。
应理解,验证标识101除了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和DM码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携带信息的标识作为验证标识101,在此不对验证标识101的表现形式做具体限定。
其中,开窗安全线102上印有无序字符串,该无序字符串是在加工该开窗安全线102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该无序字符串具体可以为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也可以为其他元素组成的字符串,在此不对组成该无序字符串的元素做任何限定。
具体针对每个防伪标签生成开窗安全线时,需要通过随机截取预先生产的安全线得到用作生成各个防伪标签的开窗安全线,由于预先生产的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因此,通过随机截取该安全线而得到的每个防伪标签的开窗安全线上也均印有无序字符串。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开窗安全线102具体可以表现为全开窗安全线,而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表现为透明区域,通过该透明区域能够透出防伪标签所附着的商品表面。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伪标签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也可以称为开窗区域,表现为透明区域,用户通过该透明区域可以直接看到防伪标签所附着的商品表面,具体的,用户通过该透明区域可以直接看到防伪标签附着的商品表面上的纹理、图案等等。
应理解,当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时,防伪标签的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商家的实际需求设置上述透明区域的大小,在此不对透明区域的大小做任何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防伪标签可以为不干胶防伪标签,该不干胶防伪标签可以粘贴到商品表面上。
当防伪标签为不干胶防伪标签时,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防伪标签可以包括从上到小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第二纸层、不干胶层和涂硅底纸层;上述防伪标签中的验证标识设置在第一纸层的表面,上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安全线层。
需要说明的是,当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时,在该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处,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模切开窗;即需要按照预设的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对应的位置和大小,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上截取透明开窗区域。
具体制作上述图3所示的防伪标签时,需要先制作印有无序字符串的安全线,并从中截取用作生产防伪标签的安全线。然后,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模切开窗;具体的,当开窗安全线为普通开窗安全线时,仅需在第一纸层上模切开窗,当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时,需要按照预设的全开窗安全线对应的附着区域,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上截取透明开窗区域。接着,将第二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一纸层按序粘和起来,并在第一纸层上印刷验证标识;进而,附着着色层,印刷防伪标签的保护层;在第二纸层的背面涂上不干胶,并在不干胶上覆盖涂硅纸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防伪标签可以为防伪卡片,该防伪卡片无需粘贴到商品上。
当防伪标签为防伪卡片时,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防伪标签可以包括从上到小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二纸层;上述防伪标签中的验证标识设置在第一纸层的表面,上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安全线层。
需要说明的是,当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时,在该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处,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模切开窗;即需要按照预设的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对应的位置和大小,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上截取透明开窗区域。
具体制作上述图4所示的防伪标签时,需要先制作印有无序字符串的安全线,并从中截取用作生产防伪标签的安全线。然后,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模切开窗;具体的,当开窗安全线为普通开窗安全线时,仅需在第一纸层上模切开窗,当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时,需要按照预设的全开窗安全线对应的附着区域,在第一纸层和第二纸层上截取透明开窗区域。接着,将第二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一纸层按序粘和起来,并在第一纸层上印刷验证标识;进而,附着着色层,印刷防伪标签的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和开窗安全线,其中,验证标识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开窗安全线对附着该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开窗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其是在加工该开窗安全线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用户基于该防伪标签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时,可以通过扫描验证标识,获知如何根据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此便于用户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对于商家来说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的防伪效果。
用户基于上述防伪标签验证商品的真伪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用户可以利用配置有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扫描防伪标签上的验证标识;相应地,终端设备识别该验证标识,跳转显示该验证标识中携带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根据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开窗安全线上印有的无序字符串,该无序字符串是在将商品投入市场之前由合法商家录入到验证标识携带的提示信息中的,进而,用户可以通过对比提示信息中包括的无序字符串和开窗安全线上的无序字符串是否一致,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用户进一步通过终端设备向服务器上传包括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的图像;具体的,当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包括开窗安全线的图像时,服务器可以根据验证标识,调取预存的该防伪标签对应的包括有开窗安全线的图像,进而,将其预存的图像与终端设备上传的图像进行对比,具体可以对比两张图像中开窗安全线上印有的无序字符串是否一致,以及对比两张图像中无序字符串中各字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向终端设备返回该商品为真的防伪结果,反之,若任意一项不一致,则向终端设备返回该商品为假的防伪结果。
当防伪标签的开窗安全线表现为全开窗安全线时,服务器除了可以对比无序字符串是否一致,以及对比无序字符串中各字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外,还可以对比预存的图像与终端设备上传的图像中开窗区域透出的商品表面的图案、纹理等特征是否一致,以及商品表面的图案、纹理等特征与无序字符串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向终端设备返回商品为真的防伪结果,反之,若任意一项或多项不一致,则向终端设备返回商品为假的防伪结果。
如此,用户基于该防伪标签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时,可以通过扫描验证标识,获知如何根据防伪标签上的开窗安全线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进而,根据扫描验证标识获知的提示信息,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如此便于用户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对于商家来说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的防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验证标识和开窗安全线;
所述验证标识中携带有用于提示用户根据所述开窗安全线对附着所述防伪标签的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的信息;
所述开窗安全线上印有无序字符串,所述无序字符串是在加工所述开窗安全线的过程中随机生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安全线为全开窗安全线,所述全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表现为透明区域,通过所述透明区域能够透出所述防伪标签附着的商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标识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数据矩阵二维条形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第二纸层、不干胶层和涂硅底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第二纸层、不干胶层和涂硅底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在所述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模切开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二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着色层、第一纸层、安全线层和第二纸层;
所述验证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一纸层的表面;所述开窗安全线设置在所述安全线层;
在所述开窗安全线的附着区域,所述第一纸层和所述第二纸层模切开窗。
CN201920922431.1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防伪标签 Active CN209803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2431.1U CN209803840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防伪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2431.1U CN209803840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防伪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3840U true CN20980384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33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2431.1U Active CN209803840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防伪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3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7457B (zh) 基于互联网的多层次二维码防伪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438237B2 (en)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ng without specific reader an identifier
US91530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secure document
CN103646334B (zh) 自动识别防伪方法
US11748768B2 (en) Commodity anti-counterfeit ver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atural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N104992332B (zh) 组合式溯源二维码、与基于该二维码的桶装水溯源系统
JP2011520644A (ja) 平らな支持体にセキュリティ特徴を製作する方法
CN205665721U (zh) 呈现机器可读视觉表示的标签
CN109997177A (zh) 文档认证系统
EA023501B1 (ru)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метка,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продукта,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ее
CN103093355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的方法、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WO2014154142A1 (zh) 移动式现场物品鉴别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307005A1 (en) Label,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Method
CN105654841A (zh) 薄膜纤维码防伪标签及防伪方法
US20180218375A1 (en)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indication of origin and the shelf-life specifications of products
CN106960352A (zh) 一种基于图片唯一性的防伪方法
CN104995623A (zh) 用于标记物品的方法和系统、以此方式标记的物品、以及用于验证所标记的物品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75333A (zh) 发送认证标记
KR20140040231A (ko) 태그 인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54606A (zh) 由二维码与可变信息所构成的标签、生成方法与生成系统
TW201705043A (zh) 利用識別用代碼圖形確認客體真偽與否的方法及執行該方法的裝置
CN202306599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防伪标签
WO20050836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authenticity of goods
CN105976003A (zh) 一种防伪防破坏胶带及防伪方法
CN209803840U (zh) 一种防伪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