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520B -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520B
TWI594520B TW103133848A TW103133848A TWI594520B TW I594520 B TWI594520 B TW I594520B TW 103133848 A TW103133848 A TW 103133848A TW 103133848 A TW103133848 A TW 103133848A TW I594520 B TWI594520 B TW I594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itch
contacts
contac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414A (zh
Inventor
戶田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6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5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01R12/585Terminals having a press fit or a compliant portion and a shank passing through a hole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7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cross-over of signal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使用於傳送差動信號對的線路連接的差動信號用連接器、及使用此差動信號用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
已知分別傳送由反相的信號構成的差動信號對給成對的兩條信號線的差動傳送方式。該差動傳送方式具有可使資料傳送速度成為高速的特徵,所以近來已實際應用在各種領域。
例如,在將差動傳送方式用於機器與液晶顯示器之間的資料傳送的情況,在機器及液晶顯示器上備有依顯示埠規格所設計的顯示埠連接器。就此顯示埠規格而言,已知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Display Port standard 1.0或其之Version 1.1a。
此顯示埠連接器為差動信號用連接器的一種,具有用於連接於連接對象的第一連接側與用於連接於機器或液晶顯示器的印刷基板的第二連接側。第一連接側的形態因為有和連接對象的關係,所以依顯示埠規格 而被嚴格地規定,但第二連接側的形態卻比較自由。此種差動信號用連接器被揭示於專利文獻1中。
如第26圖所示,此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係作為構成連接器的下側接觸件群,具備兩組以兩支一組配置的信號用接觸件121,在信號用接觸件121的各組的兩側配置有接地用接觸件122。
而且,如第26圖所示,在第一連接側,將信號用接觸件121之接觸部121a及接地用接觸件122之接觸部122a隔開既定的間隔D1而配置成一列。
另一方面,如第26圖所示,在第二連接側,將信號用接觸件121之端子部121b配置成第一列R1,並且將接地用接觸件122之端子部122b錯開配置成第二列R2。
此係雖然藉由比接觸部121a、122a間的間隔D1更擴大端子部121b、122b間的間隔D2,以謀求連接器的小型化,但卻是為了確保端子部121b、122b對需要以一定大小及一定間隔配置的通孔(未圖示)的安裝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專利第4439540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國新型登錄第3134262號 第0038段落、第5圖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連接器方面,雖然使信號用接觸件121彼此的阻抗匹配,反射特性良好,但在比以往高速的信號傳送(包含將例如10GBPS以上的連接器及接觸件作為分布參數電路處理認為妥當的頻率成分之信號的傳送)方面,卻有傳送不良發生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此種狀況所完成者,本發明欲解決之課題係抑制雖然在信號用接觸件間可取得阻抗匹配,反射特性也良好,但卻發生的傳送不良。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作為其一形態,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係具備由包含構成差動信號對的信號用接觸件及接地用接觸件兩方的複數個接觸件構成的至少一組通道、以及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件的支持部,安裝於安裝對象上,和連接對象裝卸,其特徵在於:構成前述一組通道的複數個接觸件具備:前述連接對象側的端部;第一直線部,其係被前述支持部以平行於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式且鄰接的接觸件間的間距相等的方式支持,前述第一方向係前述連接對象的裝卸方向;第一折曲部,其係以和前述第一方向正交的假想直線為折線,使前述複數個接觸件向和前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折彎;第二直線部,其係在維持前述間距的狀態下延伸於前述第二方向;第二折曲部,其係以擴大鄰接的接觸件間的間距的方式折彎前述複數個接觸件的至少一部分;及設置於前述擴大的間距前端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前述通道之各通道包含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 距為第一間距長度之對、及為比前述第一間距長度更長的第二間距長度之對兩方,作為互相鄰的接觸件之對。
較好是一組通道係由四支以上的偶數支接觸件所構成,屬於前述一組通道的接觸件係以劃在中央的兩支接觸件的前述第一直線部之間的假想直線為軸而線對稱,並且以劃在前述中央的兩支接觸件的前述第二直線部、前述第二折曲部及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之間的假想直線為軸而線對稱。
將屬於一組通道、連續鄰接的四支接觸件依次稱為Ca、Cb、Cc、Cd,將接觸件Cb與接觸件Cc之間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距稱為Pin,將接觸件Ca與接觸件Cb、接觸件Cc與接觸件Cd之間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距都稱為Pout時,間距Pin可以為前述第一間距長度,間距Pout可以為前述第二間距長度。
前述第一直線部的間距可以比前述第一間距長度窄。
前述第一間距長度較好為基於焊料安裝技術的技術上的限制所定的最小間距。
具備獨立於前述通道的接觸件,前述獨立的接觸件至少具備前述第一直線部及前述第一折曲部,前述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及前述獨立的接觸件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被視為是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具備包含第一及第二通道的複數條通道,作為前述通道,前述支持部係排列支持前述第一通道及前 述第二通道,前述第一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與前述第二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可以是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此情況,從前述第一方向眺望時,前述第一通道的前述第二折曲部與前述第二通道的前述第二折曲部較好是至少一部分看起來重疊,或者看起來互相交叉。
此外,此情況,具備由第1、第2、…、第n(n為3以上的自然數)通道所構成的複數條通道,作為前述通道,前述支持部係排列支持前述複數條通道,由前述第1、第3、…、第2m-1(m為自然數)所構成的奇數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與由前述第2、第4、…、第2m(m為自然數)所構成的偶數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較好是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本發明作為其他的一形態,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係具備包含構成差動信號對的信號用接觸件及接地用接觸件兩方的複數個接觸件,其特徵在於: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之間的阻抗匹配。
再者,本發明提供一種基板,其係用於安裝上述連接器的基板,其特徵在於:具備用於插入屬於前述一組通道的接觸件的複數個通孔,作為前述複數個通孔間的間距,至少包含前述第一間距長度與前述第二間距長度。
具有前述第一間距長度的兩個通孔較好為長圓形連接盤。
再者,本發明作為其他的一形態,提供一種信號傳送方法,其特徵在於:將上述連接器安裝於安裝對象上而傳送差動信號。
藉由本發明,可抑制雖然在信號用接觸件間可取得阻抗匹配,反射特性也良好,但卻在比以往高速的信號傳送時發生的傳送不良。
1‧‧‧連接器
2‧‧‧基板
3‧‧‧外殼
4‧‧‧殼體
5、6‧‧‧接觸件
7、8‧‧‧開口
9‧‧‧外殼之開口部
10‧‧‧支持板
11‧‧‧裝卸方向
12‧‧‧上槽
13‧‧‧下槽
14‧‧‧支持板
15‧‧‧基板方向
16‧‧‧寬度方向
17‧‧‧腳部
18‧‧‧孔
19、20‧‧‧通孔列
21、22‧‧‧通道
23、26、27、30‧‧‧接地用接觸件
23A‧‧‧對象連接器側端部
23B‧‧‧第一直線部
23C‧‧‧第一折曲部
23D‧‧‧第二直線部
23E‧‧‧第二折曲部
23F‧‧‧基板側端部
24、25、28、29‧‧‧信號用接觸件
24E‧‧‧第二折曲部
25E‧‧‧第二折曲部
26E‧‧‧第二折曲部
26F‧‧‧基板側端部
27E‧‧‧第二折曲部
27F‧‧‧基板側端部
31、32‧‧‧折線
33、34‧‧‧中心線
40-48‧‧‧間距
50-57‧‧‧通孔
70‧‧‧連接器
80‧‧‧接觸件
81‧‧‧通道外接觸件
82‧‧‧基板
83‧‧‧通孔
90‧‧‧連接器
91、94‧‧‧接地用接觸件
92、93‧‧‧信號用接觸件
95‧‧‧通道
100‧‧‧連接器
101、104‧‧‧接地用接觸件
102、103‧‧‧信號用接觸件
105‧‧‧通道
106、109‧‧‧接地用接觸件
107、108‧‧‧信號用接觸件
110‧‧‧通道
111、114‧‧‧接地用接觸件
112、113‧‧‧信號用接觸件
115‧‧‧通道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的斜視圖。
第2圖為連接器1與搭載連接器1之基板2的斜視圖。
第3圖為用於就殼體4支持的接觸件5、6進行說明的分解斜視圖。
第4圖為用於說明就組裝於連接器1上的狀態的接觸件5,特別是構成接觸件5的各接觸件的位置關係的斜視圖。
第5圖為接地用接觸件23的斜視圖。
第6圖為信號用接觸件24的斜視圖。
第7圖為用於就接觸件5的通道21的接觸件間的間距進行說明的斜視圖。
第8圖為用於就基板2之焊料面進行說明的圖。
第9圖為顯示基板2之通孔列19、20的尺寸例之零件面的圖。
第10圖為用於就將連接器1安裝於基板2上時的殼體4、通道22、通孔列20進行說明的斜視圖。
第11圖為在開口8之上面切斷第10圖之殼體4,使通道21、通孔列19可見化的部分剖面斜視圖。
第12圖為在裝卸方向11從未圖示的對象連接器的相反側眺望第10圖之連接器1時的圖。
第13圖為具備專利文獻1的接觸件之連接器70的斜視圖。
第14圖為用於說明連接器70之傳送特性的示意圖。
第15圖為用於說明連接器1之傳送特性的示意圖。
第16圖為用於說明進行串擾特性比較之際使用的接觸件之基板側端部的間距尺寸的圖。
第17圖為用於說明進行串擾特性比較之際使用的接觸件之基板側端部的間距尺寸的圖。
第18圖為比較具有第16圖之接觸件的連接器與具有第17圖之接觸件之間的串擾特性的示意圖。
第19圖為用於說明進行串擾特性比較之際使用的接觸件之基板側端部的間距尺寸的圖。
第20圖為比較具有第16圖之接觸件的連接器與具有第19圖之接觸件之間的串擾特性的示意圖。
第21圖為用於就連接器1之一變形例具備的通道外接觸件81進行說明的斜視圖。
第22圖為用於就對應於具有通道外接觸件81的連接器之基板82進行說明的圖。
第23圖為用於說明基板82之尺寸例的圖。
第24圖為連接器1之一變形例的連接器90的斜視圖。
第25圖為連接器1之一變形例的連接器25的斜視圖。
第26圖為用於就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連接器之接觸件進行說明的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茲就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進行說明。連接器1為使用於傳送差動信號對的線路連接的連接器,搭載於連接器安裝基板2等安裝對象上,和成為連接對象的未圖示的對象連接器裝卸自如地連接。
參照第1圖、第2圖、第3圖,連接器1具備外殼3、殼體4。殼體4具備支持接觸件5、接觸件6,引出此等支持的接觸件用的開口7、8。在外殼之開口部9的內部,殼體4具備支持板10。支持板10為大致矩形的板狀,在其上面設有沿著圖中的箭形符號11顯示的方向,即連接器1與未圖示的對象連接器的裝卸方向11而支持接觸件6用的上槽12。同樣地,在支持板10的下面設有沿著裝卸方向11而支持接觸件5用的下槽13。
以上槽12支持的接觸件6被從開口7引出。另一方面,以下槽13支持的接觸件5被從開口8引出後,被沿著設於從開口8下端延伸的支持板14側面之槽而向箭形符號15的方向引導。以下,將箭形符號15顯示的方向稱為基板方向。裝卸方向11與基板方向15互相正交。將和裝卸方向11及基板方向15兩方正交的方向稱為寬度方向16。在第1圖中,由於在本發明中重要的接觸件5的形狀隱藏了,所以省略了接觸件6的記載。
在外殼3的四角上具備向基板方向15突出的 腳部17。如第2圖所示,連接器1搭載於基板2上,在基板2上設有分別插入腳部17用的孔18。此外,在基板2上設有插入接觸件5用的通孔列19、20。
茲參照第4圖,就接觸件5進一步進行說明。接觸件5係由兩個通道21、22所構成。通道21、22兩者都是高速差動信號用通道。通道21對應於通孔列19,通道22對應於通孔列20。通道21之接觸件在同圖中,從左側依次為接地用接觸件23、信號用接觸件24、信號用接觸件25、接地用接觸件26。同樣地,通道22之接觸件為接地用接觸件27、信號用接觸件28、信號用接觸件29、接地用接觸件30。
第4圖所圖示的信號用接觸件24、25、28、29、接地用接觸件23、26、27、30的位置關係和以支持板10之下槽13支持時的位置關係相同。換言之,第4圖顯示在第1圖中,接觸件以外的各部為不可見的狀態。
通道21、22之接觸件全都具有對象連接器側端部、第一直線部、第一折曲部、第二直線部、第二折曲部、基板側端部。茲舉通道21之接地用接觸件23為例,就各接觸件的形狀參照第5圖進行說明,對象連接器側端部23A為位於在裝卸方向11和連接器1裝卸的未圖示的對象連接器側的端部。第一直線部23B為以支持板10之下槽13沿著裝卸方向11支持、通過支持板14上面的部分。第一折曲部23C為在支持板14之端部、折線31向基板方向15折彎的部分。第二直線部23D為以支持板14之側面支持,向基板方向15延伸的部分。第二折曲部23E為在寬度方 向16向遠離中心線的方向折彎後,向基板方向15折彎的部分。基板側端部23F為貫穿通孔列19後焊接於基板2上的部分。如看第6圖就知道,同樣的說明對於信號用接觸件24也適用。
如從第4圖看可理解,通道21係以信號用接觸件24、25間的中心線33為軸而線對稱。信號用接觸件24、25的不同為信號用接觸件24之第二折曲部24E與對應的信號用接觸件25之第二折曲部25E(參照號碼未圖示)的折曲方向,只是折曲的方向在寬度方向16互相相反。同樣地,接地用接觸件23、26的不同為接地用接觸件23之第二折曲部23E與對應的接地用接觸件26之第二折曲部26E(參照號碼未圖示)的折曲方向,只是折曲的方向在寬度方向16互相相反。
茲就通道21的接觸件間的間距的變化,參照第7圖進行說明。第一直線部的間距全部相等。此處,設間距40、41、42的間距長度為P1。第二直線部的間距照樣維持第一直線部的間距長度P1,43、44、45的間距長度為P1。然而,基板側端部的間距在中央部與其兩側不同。信號用接觸件24、25之間的間距46比間距長度P1寬。設間距46的間距長度為P2。此外,信號用接觸件24與接地用接觸件23之間的間距47及信號用接觸件25與接地用接觸件26之間的間距48互相相等,並且比間距長度P1、P2的任一者都長。設間距47、48的間距長度為P3。若互相比較間距長度,則有P1<P2<P3的關係。
即,在通道21方面,從對象連接器側端部經 過第一折曲部到第一直線部,維持間距長度P1。藉由在經過第一折曲部後也維持間距長度P1,可容易謀求信號用接觸件24、25與接地用接觸件23、26之間的阻抗匹配。此外,雖然在第二折曲部各接觸件在寬度方向16向外側折曲,那時將配置於最內側的信號用接觸件24、25之間的間距46折曲成擴大到間距長度P2>P1。另一方面,關於配置於此等接觸件外側的接地用接觸件23、26,將和其內側的接觸件的間距47、48折曲成間距長度P3>P2。
為了使連接器1窄小化,第一直線部的間距長度P1較好是更窄。然而,從焊料安裝技術上的極限規定在基板上可焊接的最小間距長度。因此,無法使通孔列19的間距比最小間距長度更窄。
此外,雖然可以最小間距長度焊接基板上的兩點,但以最小間距長度焊接鄰接於此等點之點在技術上卻是困難的。假設有以最小間距長度焊接於基板上的兩點A、B。此時,在點B的相反方向在鄰接於點A的別的點C上進一步進行焊接時,點A與點C之間的間距必需比最小間距長度更擴大某種程度。
有鑑於此等之點,將通道21內側的兩支接觸件之間的間距設定為可焊料安裝的最小間距長度P2,至於和鄰接於其外側的接觸件的間距,則設定為比最小間距長度P2更寬的間距長度P3。其結果,可使整個通孔列19的寬度窄小化。
關於上述通道21的說明對於通道22也適用。 然而,在通道21與22方面,第一直線部的長度在對應的接觸件之間卻不相同。如第4圖所圖示,全都是通道22的接觸件較長。利用此長度的不同,在通道21與通道22方面,對應的通孔列不排列成同一直線狀,而排列在互相平行的兩直線上。
茲參照第8圖,就基板2之焊料面進行說明。對應於通道21之四個接觸件23-26而設有由四個通孔50-53所構成的通孔列19。通孔50-53分別依次對應於接地用接觸件23、信號用接觸件24、25、接地用接觸件26。同樣地,對應於通道22之四個接觸件27-30而設有由四個通孔54-57所構成的通孔列20。通孔54-57分別依次對應於接地用接觸件27、信號用接觸件28、29、接地用接觸件30。通孔列19與通孔列20形成互相不同的平行的兩直線。
如上述,通道21之信號用接觸件24、25之間的間距長度P2為可焊料安裝的最小間距長度。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實現最小間距長度,如圖示,藉由使對應於信號用接觸件24、25的通孔51、52的連接盤成為長圓形連接盤,以謀求間距的窄小化,另一方面,作為對應於接地用接觸件23、26的通孔50、53的連接盤,使用圓形連接盤。對應於通道22的通孔列20的連接盤也同樣。第9圖中顯示第8圖的基板2實際尺寸之例。表示長度的數字的單位為毫米。
茲就將連接器1安裝於基板2上時的通道21、22、通孔列19、20進行說明。藉由省略不描繪外殼3等將 連接器1安裝於基板2上時的狀態,而可以看得見通道22與通孔列20的為第10圖。此外,藉由在第10圖中在開口8(參照第1圖)上方的平面切斷殼體4,除了通道22、通孔列20之外,還看得見通道21、通孔列19的為第11圖。
此處,請注意通道21右端與通道22左端的接觸件。在通道21之接地用接觸件26方面,第二折曲部26E進入通道22之接地用接觸件27的下方後,基板側端部26F被插入通孔53。另一方面,在通道22之接地用接觸件27方面,第二折曲部27E越過通道21之接地用接觸件26的延長線後,基板側端部27F被插入通孔54。關於第二折曲部、基板側端部,請參考第5圖的接地用接觸件23。
利用第12圖明確地顯示此位置關係。在連接器1方面,屬於不同的通道且互相鄰接的接觸件之第二折曲部彼此重疊,基板側端部被插入設於對象通道下方或對象通道延長上的區域上的通孔。若從和對象連接器的連接側的相反側沿著裝卸方向11眺望連接器1,則接地用接觸件26之第二折曲部26E與接地用接觸件27之第二折曲部27E交叉。藉由形成此種構造,可將整個連接器1的通孔列的寬度抑制得較窄。
(關於傳送特性的效果)
茲將本發明之連接器1和以往之連接器進行比較。作為比較對象的為如第13圖所示的連接器70。連接器70為具備在本說明書之先前技術欄中參照第26圖說明的接觸件的連接器。
發明者模擬的連接器70的傳送特性如第14圖 的圖表。如以73、74的點線包圍般,出現波形陡峭落下的地方(諧振點)。特別是發生於10GHz以上區域的諧振點74較大,此乃為將連接器70使用於比以往高速的信號傳送時發生的傳送不良的原因。發明者為了去除此傳送不良原因的諧振點,使兩支信號用接觸件與兩支接地用接觸件的位置關係成為盡量保持於一定的形態,終於發明了連接器1。
若比較連接器1與連接器70,則有如下的不同。
‧在連接器1方面,屬於相同通道的接觸件之第一折曲部在一直線上,對此,在連接器70方面,接地用接觸件與信號用接觸件之折曲部偏移。
‧在連接器1方面,第一直線部與第二直線部的間距相同,對此,在連接器70方面則為不同。
‧沿著連接器的裝卸方向,從對象連接器的相反側眺望時,在連接器1方面,屬於互相不同的通道且鄰接的接觸件的一部分以交差的方式被插入通孔,但在連接器70方面,則無這種交差。
‧在連接器1方面,通道21、22之第一折曲部之折線31、32在互相平行的兩直線上,各通道不同,但在連接器70方面,相當於第一折曲部之折線的直線卻在任一通道都共通。
‧在連接器1方面,不僅謀求在信號用接觸件間的阻抗匹配,而且在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之間也謀求阻抗匹配,對此,在連接器70方面,雖然謀求 信號用接觸件間的阻抗匹配,但未謀求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之間的阻抗匹配。
發明者模擬的連接器1的傳送特性如第15圖的圖表,在連接器70中所產生的諧振點被去除。如此,在本發明方面,相較於先前例,不僅使信號用接觸件彼此的阻抗,而且使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的阻抗匹配到更高的頻率的區域,所以可抑制10Gbps以上的高速信號傳送的傳送不良。
(關於串擾的效果)
在連接器1方面,使構成一通道的四支接觸件之中內側的兩支信號用接觸件間的基板側端部的間距成為由焊料安裝技術上的限制所定的最小間距長度P2,並且使此等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之間的間距成為比間距長度P2寬的間距長度P3。如此,在信號用接觸件間的間距與信號用接觸件-接地用接觸件間的間距使間距長度成為不同者,得知在抑制串擾上有效果。
在如第16圖所示,具有以信號用接觸件的基板側端部間的間距長度為0.8mm、以信號用接觸件與接地用接觸件的基板側端部間的間距長度為1mm的接觸件的連接器1與如第17圖所示,雖然和連接器1之接觸件同樣地折曲,但使基板側端部的間距一律成為1mm的連接器之間,比較串擾特性,則如第18圖。如同圖所示,在大致全頻帶方面,具有第16圖之接觸件的連接器的串擾變小。
此外,在連接器1方面,使第一折曲部之折線 在通道間偏移。此構造也在改善串擾上有效。在如第16圖,具有使第一折曲部之折線在通道間偏移的接觸件的連接器與如第19圖,具有使第一折曲部之折線在通道間成為共通的接觸件的連接器之間,比較串擾特性,則如第20圖。再者,第19圖之接觸件在信號用接觸件間的間距長度為0.8mm、信號用接觸件-接地用接觸件間的間距長度為1mm之點,和第16圖之接觸件相同。如同圖所示,在大致全頻帶方面,具有第16圖之接觸件的連接器的串擾變小。
以上,雖然依據實施形態說明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此實施形態限定,當然也可以適當變形。以下,舉出變形之例。
(變形1)
在上述連接器1方面,雖然全部接觸件屬於通道21、22之任一者,但也可以具備都不屬於任一通道的接觸件。
第21圖所示的接觸件80為在第4圖所示的接觸件5追加通道外接觸件81者。配合此接觸件,對應於基板2的基板82具有通孔83。第23圖中顯示基板82實際尺寸之例。表示圖中的尺寸之數值的單位為毫米。
(變形2)
雖然連接器1為具備分別由四支接觸件所構成的兩組通道的連接器,但本發明之連接器並不受兩組通道限定。也可以為如第24圖所示的連接器90,具備由接地用接觸件91、信號用接觸件92、93、接地用接觸件94所構 成的一組通道95的連接器。
(變形3)
相反地,也可以增加通道的數量。也可以為如第25圖所示的連接器100,具備由接地用接觸件101、信號用接觸件102、103、接地用接觸件104所構成的通道105、由接地用接觸件106、信號用接觸件107、108、接地用接觸件109所構成的通道110、由接地用接觸件111、信號用接觸件112、113、接地用接觸件114所構成的通道115的三個通道的連接器。
在連接器100方面,通道105、115之第一折曲部之折線在一直線上,僅通道110之第一折曲部之折線偏移。如此,在通道為三個以上的情況,藉由將通道配置成交錯狀,可得到以第20圖說明的串擾的削減效果。
(變形4)
在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1-3方面,雖然舉一組通道由四支接觸件所構成的連接器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對於一組通道由六支以上的偶數支接觸件所構成的連接器,也可以適用本發明。此情況,在基板側端部,使中央的兩支接觸件之間成為最小間距長度之後,使各接觸件之第二折曲部折彎成具有最小間距長度的間距與具有比其長的既定間距長度的間距交替即可。
本申請案基於2013年11月8日所申請的日本國特願2013-232112號,主張其優先權,其揭示將其全體利用參照引用於本說明書中。
5‧‧‧接觸件
11‧‧‧裝卸方向
15‧‧‧基板方向
16‧‧‧寬度方向
21‧‧‧通道
22‧‧‧通道
23‧‧‧接地用接觸件
23C‧‧‧第一折曲部
24‧‧‧信號用接觸件
25‧‧‧信號用接觸件
26‧‧‧接地用接觸件
27‧‧‧接地用接觸件
28‧‧‧信號用接觸件
29‧‧‧信號用接觸件
30‧‧‧接地用接觸件
31‧‧‧第一折曲部之折線
32‧‧‧第一折曲部之折線
33‧‧‧中心線
34‧‧‧中心線

Claims (11)

  1. 一種連接器,其係具備由包含構成差動信號對的信號用接觸件及接地用接觸件兩方的複數個接觸件構成的至少一組通道、以及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件的支持部,且安裝於安裝對象上,可和連接對象裝卸,其特徵在於:構成前述一組通道的複數個接觸件具備:前述連接對象側的端部;第一直線部,其係被前述支持部以平行於第一方向的方式且以鄰接的接觸件間的間距相等的方式支持,前述第一方向係與前述連接對象裝卸的方向;第一折曲部,其係以和前述第一方向正交的假想直線為折線,使前述複數個接觸件向和前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折彎;第二直線部,其係在維持前述間距的狀態下延伸於前述第二方向;第二折曲部,其係以擴大鄰接的接觸件間的間距的方式折彎前述複數個接觸件的至少一部分;及設置於前述擴大的間距前端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前述通道之各通道包含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距為第一間距長度之對、及為比前述第一間距長度更長的第二間距長度之對兩方,作為互相鄰接的接觸件之對;該連接器具備獨立於前述通道的接觸件,前述獨立的接觸件至少具備前述第一直線部及前 述第一折曲部,前述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及前述獨立的接觸件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係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一組通道係由四支以上的偶數支接觸件所構成,屬於前述一組通道的接觸件係以劃在中央的兩支接觸件的前述第一直線部之間的假想直線為軸而呈線對稱,並且以劃在前述中央的兩支接觸件的前述第二直線部、前述第二折曲部及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之間的假想直線為軸而呈線對稱。
  3.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其中將屬於一組通道且連續鄰接的四支接觸件依次稱為Ca、Cb、Cc、Cd,將接觸件Cb與接觸件Cc之間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距稱為Pin,將接觸件Ca與接觸件Cb、接觸件Cc與接觸件Cd之間的前述安裝對象側的端部的間距都稱為Pout時,間距Pin為前述第一間距長度,間距Pout為前述第二間距長度。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直線部的間距比前述第一間距長度窄。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間距長度為基於焊料安裝技術的技術上的限制所定的最小間距。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具備包含第一及第二通道的複數條通道,作為前述通道, 前述支持部係排列支持前述第一通道及前述第二通道,前述第一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與前述第二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係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7. 如請求項6之連接器,其中從前述第一方向眺望時,前述第一通道的前述第二折曲部與前述第二通道的前述第二折曲部係至少一部分看起來重疊,或者看起來互相交叉。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具備由第1、第2、…、第n(n為3以上的自然數)通道所構成的複數條通道,作為前述通道,前述支持部係排列支持前述複數條通道,由前述第1、第3、…、第2m-1(m為自然數)所構成的奇數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與由前述第2、第4、…、第2m(m為自然數)所構成的偶數通道的前述第一折曲部的折線係在互相平行的相異的兩直線上。
  9. 一種基板,其係用於安裝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用於插入屬於前述一組通道的接觸件的複數個通孔,作為前述複數個通孔間的間距,至少包含前述第一間距長度與前述第二間距長度。
  10. 如請求項9之基板,其中具有前述第一間距長度的兩個通孔為長圓形連接盤。
  11. 一種信號傳送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安裝於安裝對象而傳送差動信號。
TW103133848A 2013-11-08 2014-09-30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TWI594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2112A JP6166154B2 (ja) 2013-11-08 2013-11-08 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信号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414A TW201526414A (zh) 2015-07-01
TWI594520B true TWI594520B (zh) 2017-08-01

Family

ID=5304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3848A TWI594520B (zh) 2013-11-08 2014-09-30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70858B2 (zh)
JP (1) JP6166154B2 (zh)
CN (1) CN105684233B (zh)
TW (1) TWI594520B (zh)
WO (1) WO20150684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22028A (ja) * 2015-07-13 2017-01-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18039351A1 (en) 2016-08-23 2018-03-01 Samtec Inc. Electrical contacts having anchoring regions with improved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USD851044S1 (en) 2016-09-30 2019-06-11 Samtec, In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10914927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JP1604431S (zh) * 2017-10-05 2018-05-21
WO2021209836A1 (en) * 2020-04-15 2021-10-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492449B2 (ja) 2020-12-17 2024-05-29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5707A (ja) * 2006-12-18 2007-05-10 Taiko Denki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
TWI380605B (en) * 2007-09-10 2012-12-21 Qualcomm Inc Common mode signal attenuation for a differential duplexer
JP2013084468A (ja) * 2011-10-11 2013-05-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3958B (en) 2006-07-14 2010-04-2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contact terminal portions arranged in generally trapezoidal shape
JP4439540B2 (ja) 2006-07-14 2010-03-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134262U (ja) 2007-05-28 2007-08-0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型コネクタ
JP5220110B2 (ja) * 2007-08-23 2013-06-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取付電気コネクタ
WO2011101923A1 (ja) * 2010-02-18 2011-08-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電子機器
JP4638960B1 (ja) * 2010-02-18 2011-02-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054215A (ja) * 2010-09-03 2012-03-1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US8951050B2 (en) * 2011-02-23 2015-02-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kew between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i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5707A (ja) * 2006-12-18 2007-05-10 Taiko Denki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
TWI380605B (en) * 2007-09-10 2012-12-21 Qualcomm Inc Common mode signal attenuation for a differential duplexer
JP2013084468A (ja) * 2011-10-11 2013-05-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95278A (ja) 2015-05-18
CN105684233B (zh) 2018-04-24
WO2015068467A1 (ja) 2015-05-14
CN105684233A (zh) 2016-06-15
JP6166154B2 (ja) 2017-07-19
TW201526414A (zh) 2015-07-01
US20160254619A1 (en) 2016-09-01
US9570858B2 (en) 201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4520B (zh) 連接器及使用此連接器的信號傳送方法、與基板
US101034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abilizing grounding member
KR101571607B1 (ko) 커넥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US94555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bus
US9450343B2 (en)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kew between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ir
US7462071B1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anti cross talk device
KR101123524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484326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538323B (zh) 具有接地夾之電氣連接器
US7824193B2 (en) Connector
US20070149057A1 (en) Midplane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an orthogonal architecture electronic system
JP6359410B2 (ja) コネクタ
US6923682B2 (en) Balanced transmission cable connector
US2018034282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20112497A (ko) 기판실장 커넥터
WO2017159793A1 (ja) コネクタ
JP5826500B2 (ja) コネクタ
JP6837008B2 (ja) コネクタ
JP4201782B2 (ja) 基板実装型電気コネクタ
JP5683521B2 (ja) 導体板及び差動信号用コネクタ
JP2013084472A (ja) コンタクト群及びコネクタ
JP2006114407A (ja) コネク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