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2226B -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 Google Patents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2226B
TWI592226B TW104136512A TW104136512A TWI592226B TW I592226 B TWI592226 B TW I592226B TW 104136512 A TW104136512 A TW 104136512A TW 104136512 A TW104136512 A TW 104136512A TW I592226 B TWI592226 B TW I5922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ressing member
tube
bending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6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4141A (zh
Inventor
野津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三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4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4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226B/zh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Description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本發明關於一種適合用來彎曲管的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此單元的彎管設備。
作為用來彎曲管的加工方式,迄今已知各種類型的加工方式,例如,沖壓彎曲(press bending)、壓縮彎曲(compression bending)、抽出彎曲(extract bending)、拉延彎曲(draw bending)等等,在這些加工方式中,最受歡迎的是旋轉拉延彎曲(rotary draw bending)。根據一般的旋轉拉延彎曲方式,管藉由夾鉗模具被保持為相對於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槽的彎曲模具,且彎曲模具與夾鉗模具被旋轉,而管藉由壓製模具的方式被壓向彎曲模具,接著管在切線方向上被移動,從而沿著彎曲模具的槽被彎曲,例如,如同揭露於專利文獻1的第一欄和第二欄中,以及同樣揭露於專利文獻2的段落[0003]至[0006]以及圖11中,其中,彎曲模具被描述為滾筒模(roll die)。
在專利文獻2中,對於設置來防止在管的彎曲部份之內側上產生皺摺的刮刷器(wiper)或模托(shoe),提出了具體的刮刷器,以對應由滑動動作所造成的磨損或破損,如其段落[0013]和[0014]所說明的。同樣地,在專利文獻3中,其段落[0005]中說明了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彎管設備,其具有耐磨性、用於各種類型的管而不會造成問題、且具有非常長的壽命而不需非常頻繁地調整操作,且這種彎管設備在其段落[0006]中被提出,其特徵在於,彎管設備具有外周面被形成為預定曲率的圓弧以彎曲管的彎曲模具、與彎曲模具夾住管的夾鉗構件、以及繞著彎曲模具轉動夾鉗構件以防止在管被彎曲時產生皺摺的刮刷器,並且,刮刷器在旋轉方向的尖端部分沿著彎曲模具的外周面之曲率被延伸超過用於彎曲管的起始點。
此外,在專利文獻4中,關於用於快速且準確地對於要被彎曲之不同尺寸的管、或對於不同類型的彎管操作去變更模具組的方法及設備,在其第7頁被說明,用於彎管設備之預先組裝的模具組已被設計,其中模具組包含適於被安裝在彎管台的心軸上的彎曲模具、夾鉗模具以及壓製模具,改良包括以對於彼此以及對於彎曲模具之預定對齊的關係可釋放地將壓製模具與夾鉗模具互連到彎曲模具的第一方式、以及用於接合模具組以同時從台上舉起並移除包含各模具組的該等模具的處理方式。並且,在其第8頁說明許多彎管操作需要刮刷器模具(wiper die)及心軸(mandrel)的使用,其當需要時亦提供各預先組 裝的模具組的部分,且刮刷器模具藉由刮刷器模具臂而被連結到彎曲模具之這樣的實施方式揭露在其第15頁及圖6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5,337,590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第2004-9125號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公開第2008-246504號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公開第H11-512029號
雖然在專利文獻1中係被配置為刻意地形成皺摺,但為了防止當執行旋轉拉延彎曲時產生皺摺,一般係採用皺摺防止,使得刮刷器被設置在專利文獻2、3及4中。在其中,如專利文獻2及4中所說明的每個刮刷器具有形成為楔形的尖端部分,且專利文獻2關注到尖邊部的可能磨損,使得防範措施已被納入考量。尤其是,具有沿著用於彎曲管的起始線(通常為包括彎曲模具的旋轉軸之表面與彎曲模具的槽之內表面相交的線)之階級,無法避免從此階級所產生的皺摺。為了使此皺摺最小化,需要維持刮刷器的尖端部分之楔形,特別是需要盡可能地使尖端部分為更薄的,使得刮刷器為脆弱的且缺乏耐久性。此 外,無法得到周期性磨損的防範措施,且需要頻繁的替換。另外,當用於彎曲的起始設定為困難的時,需要熟練的技術。因此,其難以連續地執行大量的彎曲操作。
相反地,根據專利文獻3,在其中作為一個實施例被揭露的刮刷器構成彎曲模具部之外的中央模具部的一部分,彎曲模具部沿著垂直方向被分成三個部分,且其形成有圓弧截面的凹槽部,如其段落[0025]到[0030]所描述的。因此,在其段落[0032]中所描述的是,不需要具有邊緣結構的尖端部分,以及將不具有在彎曲模具和刮刷器之間產生階級的可能性,但並未說明有關於此的原因。假設從對要被形成的管所施加的彎曲操作的開始到結束,除了沿著平行於管軸的三個平面被分成三個部分的彎曲模具部之外,上側與下側的模具部執行彎曲,且中央部作為刮刷器來執行,從而執行獨立的操作,其不僅難以防止皺摺被產生,且亦難以適當地執行彎曲操作。無法找到有關於用來允許所欲的彎曲操作之配置的揭露內容。
在此同時,雖然在專利文獻4中描述了可變更具有被預先組裝的彎曲模具、夾鉗模具以及壓製模具的模具組以用不同的形式執行彎曲操作,如其第11頁所說明的,不一定需要刮刷器模具。換言之,專利文獻4聚焦在變更模具的性能,而完全未揭露可變更模具之這樣的模具組具有適當地防止皺摺被產生的性能,且亦未揭露適用於彎曲管的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此彎管模具單元的彎管設備。
據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彎管模具單元,其可在不產生皺摺的情況下適當地執行彎管。並且,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彎管設備,其具有適用於彎曲的彎管模具單元。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彎管模具單元,其可在不產生皺摺的情況下適當地執行彎管,並輕易地執行變更模具,以及提供一種具有此單元的彎管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包括彎曲模具,其具有形成在彎曲模具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彎曲模具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且彎曲模具包括夾鉗構件,其具有在夾鉗構件的外周面上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以及形成在第一槽部上且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的裝配凹槽;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其具有形成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以及從第二槽部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二預定長度的裝配突出,裝配突出被定位在裝配凹槽中,使得第一槽部與第二槽部結合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被相互鉸接,以繞著旋轉軸可相互旋轉。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其可被配置為使得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 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使得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或者,其可被配置為使得裝配突出之被定位在裝配凹槽中的裝配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使得夾鉗構件的第一槽部與相反的壓製構件的第二槽部在此配對的配對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
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環狀的旋轉支撐部,旋轉支撐部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且使得旋轉支撐部的部分形成裝配突出,並使得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旋轉支撐部的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藉由軸向構件被相互鉸接,軸向構件具有通過裝配凹槽的中心軸。
又,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夾鉗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裝配凹槽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裝配凹槽位在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與包括裝配凹槽的部分之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且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曲面部配置來接觸圓形凹槽部,曲面部在沿著從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旋轉軸且垂直於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arch center),在裝配突出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槽部具有半圓形截面,且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旋 轉軸的平面上,相鄰於曲面部。
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使得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
或者,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與曲面部被設置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本體部上,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且使得旋轉支撐部形成裝配突出,且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旋轉支撐部的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具體而言,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之本體部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與形成在曲面部旁邊的第二槽部之端部的側表面形成一鈍角。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旋轉支撐部構成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本體部構成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第一構件以及第二構件而被形成。
又,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彎曲模具可由藉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表面所分開的上部與下部所構成,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裝配突出被設置在上部與下部之間。
又,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其可被 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被分成至少兩構件,至少兩構件為包括裝配突出的配對構件、以及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的旋轉支撐構件,配對構件被可裝卸地連接到旋轉支撐構件。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複數個平面分開的複數個構件,且使得複數個構件被堆疊以形成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此外,其還可包括被固定到夾鉗構件之預定位置的頂出銷(knock pin),以藉由相反的壓製構件抵靠在頂出銷上的位置提供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初始相對位置。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彎管設備,其包括彎曲模具,彎曲模具具有在彎曲模具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彎曲模具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用於夾住被定位在彎曲模具的管接收槽中之要被彎曲的管的夾鉗模具;以及用於朝向彎曲模具壓製管的壓製模具,並且,彎曲模具包括夾鉗構件,其具有在夾鉗構件的外周面上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以及形成在第一槽部上且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的裝配凹槽;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其具有形成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以及從第二槽部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二預定長度的裝配突出,裝配突出被定位在裝配凹槽中,使得第一槽部與第二槽部結合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被相互鉸接,以繞著旋轉軸可相互旋轉,以構成彎管 模具單元。
又,在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中,其可被配置為使得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使得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
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夾鉗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裝配凹槽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裝配凹槽位在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與包括裝配凹槽的部分之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且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曲面部配置來接觸圓形凹槽部,曲面部在沿著從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旋轉軸且垂直於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在裝配突出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槽部具有半圓形截面,且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相鄰於曲面部。
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與曲面部被設置在本體部上,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且使得旋轉支撐部形成裝配突出,且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旋轉支撐部的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又,相反的壓製構件可包括至少一第一 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旋轉支撐部構成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本體部構成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第一構件以及第二構件而被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中,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藉由軸向構件被相互鉸接,軸向構件具有通過裝配凹槽的中心軸。又,彎曲模具可由藉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表面所分開的上部與下部所構成,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裝配突出被設置在上部與下部之間。
又,在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中,其還可包括被固定到夾鉗構件之預定位置的頂出銷,以藉由相反的壓製構件抵靠在頂出銷上的位置提供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初始相對位置。此外,設備可包括心軸,心軸的尖端部分被插入到管中,心軸被驅動使得尖端部在彎曲模具的預定旋轉區域內對抗壓製模具。
當本發明如上所述地被配置時,可達成以下的效果。亦即,根據本發明的彎管模具單元,彎曲模具配置為其包括夾鉗構件,夾鉗構件具有在夾鉗構件的外周面上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以及形成在第一槽部上且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的裝配凹槽;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形成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以及從第二槽部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二預 定長度的裝配突出,裝配突出被定位在裝配凹槽中,使得第一槽部與第二槽部結合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且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被相互鉸接,以繞著旋轉軸可相互旋轉。因此,可適當地達成管的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此外,若根據要被彎曲的管之各種不同的形狀來準備複數個彎管模具單元,當要被彎曲的管為一種形狀時,可簡單地選擇並變更針對此形狀之要被彎曲的管的彎管模具單元,使得此種彎管模具單元可被設置為使得其模具變更可輕易地被執行,且使得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若採用的配置為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或者,若採用的配置為裝配突出之被定位在裝配凹槽中的裝配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夾鉗構件的第一槽部與相反的壓製構件的第二槽部在此配對的配對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可達成管的平滑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
若相反的壓製構件被形成為具有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環狀的旋轉支撐部,其一定可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的。尤其是,其可輕易地被與夾鉗構件鉸接,且若其被配置為使得旋轉支撐部的部分形成裝配突出,並使得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且旋轉支撐部的外周 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相反的壓製構件可被形成為具有適當形狀的單一零件。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藉由具有通過裝配凹槽的中心軸之軸向構件被相互鉸接,可達成管的平滑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若採用的配置為夾鉗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裝配凹槽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裝配凹槽位在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與包括裝配凹槽的部分之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並且,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曲面部配置來接觸圓形凹槽部,曲面部在沿著從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旋轉軸且垂直於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在裝配突出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槽部具有半圓形截面,且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相鄰於曲面部,接著,在用於彎曲管的起始位置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曲面部之尖端部分緊密地接觸夾鉗構件的圓形凹槽部,而在除了尖端部分的其它部分處,餘隙被形成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曲面部與圓形凹槽部之間,即使若夾鉗構件與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被改變。因此,相反的壓製構件可輕易且適當地被與夾鉗構件組裝,而不會造成與圓形凹槽部之間的干擾,且相反的壓製構件的耐久性將被提升。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若採用的配 置為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可達成管的平滑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
若相反的壓製構件被形成為具有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與曲面部被設置在本體部上,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相反的壓製構件一定可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的,且可輕易地被與夾鉗構件鉸接。
此外,當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形成為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時,可紓緩施加到旋轉支撐部的應力集中,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的耐久性將被提升。當旋轉支撐部被配置為形成裝配突出,且旋轉支撐部的外周面被配置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時,相反的壓製構件可被形成為具有適當形狀的單一零件。尤其是,若相反的壓製構件之本體部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與形成在曲面部旁邊的第二槽部之端部的側表面形成一鈍角時,可確保良好的耐久性。此外,若相反的壓製構件被配置成包括至少一第一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旋轉支撐部構成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本體部構成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第一構件以及第二構件而被形成,當旋轉支撐部被磨損時,可僅變更第一構件,使 得不僅變更工作將輕易地被作成,且從長期觀點來看還可使成本降低被達成。
另一方面,若彎曲模具由藉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表面所分開的上部與下部所構成,且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裝配突出被設置在上部與下部之間,雖然相較於上述的配置將會增加零件的數量,但每一個零件可能以根據每一個零件的性能所需要的特定精度而被製造出來,使得每一個零件可被輕易地製造出來。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中,若相反的壓製構件被配置成被分成至少兩構件,且其被配置為使得至少兩構件為包括裝配突出的配對構件、以及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的旋轉支撐構件,並且,配對構件被可裝卸地連接到旋轉支撐構件,接著,當需要時可僅變更配對構件,使得對抗其磨損的防範措施可被輕易地作成。在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複數個平面分開的複數個構件,且複數個構件被配置為被堆疊以形成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情況下,可藉由堆疊複數個零件來構成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且可在同時構成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鉸接連接。若進一步包括被固定到夾鉗構件之預定位置的頂出銷,且相反的壓製構件抵靠在頂出銷上的位置被提供來作為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初始相對位置,接著,可提供夾鉗構件與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被事先設定的彎管模具單元。
並且,根據本發明的彎管設備包括如前面所述地被配置的彎管模具單元、用於夾住要與其彎曲模具的管接收槽一起被彎曲的管的夾鉗模具、以及用於朝向彎曲模具壓製管的壓製模具,並且,其被配置為使得管的彎曲係藉由旋轉彎曲模模具與夾鉗模具來執行,且藉由壓製模具在彎曲方向上壓製管。因此,管的彎曲可適當地被達成,而不會造成皺摺。此外,若根據要被彎曲的管之各種不同的形狀來準備複數個彎管模具單元,當要被彎曲的管為一種形狀時,可簡單地選擇並變更針對此形狀之要被彎曲的管的彎管模具單元,使得模具變更可輕易地被執行,且使得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因此,可作成藉由機器人的方式之自動模具變更。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中,若採用的配置為裝配突出的一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裝配突出的其他部分位在管之相對於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後側,可達成管的平滑彎曲。
尤其是,若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裝配凹槽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裝配凹槽係位在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與包括裝配凹槽的部分之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並且,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曲面部配置來接觸圓形凹槽部,曲面部在沿著從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旋轉軸且 垂直於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在裝配突出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槽部具有半圓形截面,且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旋轉軸的平面上,相鄰於曲面部,接著,在用於彎曲管的起始位置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曲面部之尖端部分緊密地接觸夾鉗構件的圓形凹槽部,而在除了尖端部分的其它部分處,餘隙被形成在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曲面部與圓形凹槽部之間,即使若夾鉗構件與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被改變。因此,相反的壓製構件可輕易且適當地被與夾鉗構件組裝,而不會造成與圓形凹槽部之間的干擾,且相反的壓製構件的耐久性將被提升。
若作用於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之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被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且本體部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槽以及曲面部,並且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形成為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其一定可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旋轉的,且可輕易地被與夾鉗構件鉸接。此外,當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形成為沿著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時,可紓緩施加到旋轉支撐部的應力集中,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的耐久性將被提升。當相反的壓製構件的旋轉支撐部被配置為形成裝配突出,且旋轉支撐部的外周面被配置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時,相反的壓製構件可被形成為具有適當形狀的單一零件。
此外,若相反的壓製構件被配置為包括至少 一第一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旋轉支撐部構成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本體部構成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第一構件以及第二構件而被形成,當旋轉支撐部被磨損時,可僅變更第一構件,使得不僅變更工作將輕易地被作成,且從長期觀點來看還可使成本降低被達成。又,若相反的壓製構件和夾鉗構件藉由具有通過裝配凹槽的中心軸之軸向構件而被相互鉸接,可達成管的平滑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
此外,若彎曲模具由藉由垂直於旋轉軸的表面所分開的上部與下部所構成,且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裝配突出被設置在上部與下部之間,每一個零件可能以根據每一個零件的性能所需要的特定精度而被製造出來,使得每一個零件可被輕易地製造出來。
在如上所述的彎管設備中,若進一步包括被固定到夾鉗構件的預定位置之頂出銷,且相反的壓製構件抵靠在頂出銷上的位置被提供來用於夾鉗構件與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接著,可提供夾鉗構件與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被事先設定的彎管模具單元,且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此外,若提供其尖端部分被插入到管中且被驅動使得尖端部分在彎曲模具的預定旋轉區域內對抗壓製模具的心軸,具有小的彎曲半徑之彎曲加工可被輕易地作成,且可以最大程度來提升用於彎曲管的極限。
1‧‧‧彎管設備
1a‧‧‧機構
1b‧‧‧單元保持器
2‧‧‧機器人裝置
2a‧‧‧機器人臂
3‧‧‧管放置台
4‧‧‧夾具放置台
5‧‧‧彎管模具單元放置台(單元台)
10‧‧‧夾鉗構件
10a‧‧‧夾鉗部
10b‧‧‧圓形凹槽部
10p‧‧‧夾鉗構件
10x‧‧‧主體
10y‧‧‧夾鉗部
11‧‧‧第一槽部
11a‧‧‧槽部
11b‧‧‧槽部
12‧‧‧裝配凹槽
13‧‧‧基部
14‧‧‧固定孔
15‧‧‧固定孔
20‧‧‧相反的壓製構件
20a‧‧‧曲面部
20p‧‧‧相反的壓製構件
20v‧‧‧相反的壓製構件
20w‧‧‧配對構件
20x‧‧‧第一構件
20y‧‧‧第二構件
20z‧‧‧旋轉支撐構件
21‧‧‧第二槽部
21a‧‧‧側表面
21b‧‧‧曲面部
22‧‧‧裝配突出
22a‧‧‧外周面
22w‧‧‧裝配突出部
23‧‧‧旋轉支撐部
23a‧‧‧肋
23b‧‧‧接觸表面
23c‧‧‧大的截面部
23s‧‧‧軸部
23y‧‧‧零件
23z‧‧‧旋轉支撐部
24‧‧‧主體部
24a‧‧‧外表面
24z‧‧‧軸承構件
25‧‧‧連接部
25a‧‧‧接觸表面
26‧‧‧支撐構件
26a‧‧‧支撐表面
26b‧‧‧支撐表面
30‧‧‧共用基座
40‧‧‧上部(上模具)
41‧‧‧螺紋孔
42‧‧‧中心孔
50‧‧‧下部(下模具)
51‧‧‧螺紋孔
52‧‧‧中心孔
60‧‧‧軸向構件
70‧‧‧保持構件
71‧‧‧中心孔
80‧‧‧頂出銷
90‧‧‧共用支撐構件
92‧‧‧共用支撐構件
100‧‧‧彎曲模具
101‧‧‧彎曲模具
102‧‧‧彎曲模具
103‧‧‧彎曲模具
200‧‧‧夾鉗模具
300‧‧‧壓製模具
A‧‧‧旋轉軸
D‧‧‧彎曲模具
DU‧‧‧彎管單元(單元)
d‧‧‧偏離量
F‧‧‧裝配部分
FL‧‧‧軸向加壓負荷
FR‧‧‧摩擦力
G‧‧‧餘隙
H‧‧‧平面
L‧‧‧負荷
La‧‧‧分力
Lb‧‧‧分力
M‧‧‧心軸
M1‧‧‧球心軸
M2‧‧‧球心軸
MH‧‧‧夾具
OC‧‧‧軸
P‧‧‧管
PC‧‧‧中心軸
PL‧‧‧壓縮負荷
R‧‧‧接觸部分(配對部分)
RC‧‧‧軸
ra‧‧‧半徑
rb‧‧‧半徑
S‧‧‧位置
TP1‧‧‧厚部
TP2‧‧‧厚部
TP3‧‧‧厚部
V‧‧‧一點鏈線
W‧‧‧刮刷器
θa‧‧‧傾斜角
θb‧‧‧角度
[圖1]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設備的立體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前視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設備的平面圖,顯示彎曲操作的開始狀態。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設備的平面圖,顯示彎曲操作的完成狀態。
[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設備的立體截面圖,顯示彎曲操作的完成狀態。
[圖6]為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中的夾鉗構件的立體圖。
[圖7]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夾鉗構件的側視圖。
[圖8]為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的立體圖。
[圖9]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平面圖。
[圖10]為當從圖9中的“B”觀看時之截面圖,顯示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
[圖11]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右側視圖。
[圖12]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前視圖。
[圖13]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後視圖。
[圖14]為沿著圖9中的C-C線所截取的截面圖,顯示出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
[圖15]為用於組裝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零件之立體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立體圖。
[圖17]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的夾鉗構件的前視圖。
[圖18]為使用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的夾鉗構件的左側視圖。
[圖19]為顯示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而被彎曲的管之立體圖。
[圖20]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平面圖。
[圖21]為彎管模具單元的部分截面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的開始狀態。
[圖22]為彎管模具單元的立體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之開始狀態。
[圖23]為彎管模具單元的部分截面立體圖,顯示出當開始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時,在從其槽 底部的中心間隔開的位置處的截面圖。
[圖24]為彎管模具單元的部分截面立體圖,顯示出當開始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時,在從其槽底部的中心間隔開的位置處的截面圖。
[圖25]為彎管模具單元的部分截面立體圖,顯示出在開始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之後,在從其槽底部的中心間隔開的位置處的截面圖。
[圖26]為彎管模具單元的部分截面立體圖,顯示出當完成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曲操作時,在從其槽底部的中心間隔開的位置處的截面圖。
[圖27]為當從其旋轉支撐部觀看時之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立體圖。
[圖28]為當從其第二槽部觀看時之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立體圖。
[圖29]為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平面圖。
[圖30]為當從圖29中的“B”觀看時之截面圖,顯示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
[圖31]為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後視圖。
[圖32]為沿著圖31中的C-C線所截取之截面圖,顯示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
[圖33]為放大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之第二槽部的底部之立體圖。
[圖34]為顯示使用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之組裝狀態的立體圖。
[圖35]為顯示使用在本發明的又進一步實施例中之相反的壓製構件之組裝狀態的立體圖。
[圖36]為顯示用於組裝根據本發明之又進一步實施例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零件的立體圖。
[圖37]為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立體圖。
[圖38]為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中的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進一步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9]為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中的夾鉗構件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之立體圖。
[圖40]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之立體圖。
[圖41]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例的彎管設備之立體圖。
[圖42]為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自動彎管設備之加工狀態的立體圖。
[圖43]為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自動彎管設備之模具變更準備狀態的立體圖。
[圖44]為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自動彎管設備之模具變更開始狀態的立體圖。
[圖45]為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自動彎管設備之模具變更狀態的立體圖。
[圖46]為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的彎管設備之管彎曲狀態的截面圖。
[圖47]為放大圖46之部分的截面圖。
[圖48]為顯示具有先前技術的彎曲模具及刮刷器的旋轉拉延彎曲設備之管彎曲狀態的截面圖。
[圖49]為放大圖48之部分的截面圖。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圖1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以及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還包括夾鉗模具200與壓製模具300的彎管設備。彎管模具單元具有彎曲模具100,其由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藉由第一和第二槽部11、21來配置,如稍後將說明的)所形成,且繞著旋轉軸(A)被旋轉。並且,根據彎管設備,其配置為使得要被彎曲的管(P)被夾於彎曲模具100與夾鉗模具200之間,並在藉由壓製模具300而被壓製朝向彎曲模具100的狀態下被向前驅動,從而藉由壓縮負載(compressing load)與軸向壓製負載(axially pressing load)的方式來彎曲管(P)。雖然用於對要被向前驅動的管(P)施加軸向壓製負載的機構在圖1中被省略,此機構藉由圖42至45中所顯示的標號(1a)而被指示,如同稍後將說明的。
根據本實施例,彎曲模具100具有夾鉗構件 10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如圖1及2所示,夾鉗構件10係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11,且預定寬度的裝配凹槽12被形成在第一槽部11上,以在垂直於旋轉軸(A)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並且,夾鉗構件10係與基部13一體地形成,軸向構件60被固定到基部13,以提供旋轉軸(A),且保持構件70被固定到夾鉗構件10。此外,頂出銷80被固定到基部13的預定位置,如同稍後將說明的。
如圖6及7所示,上述的夾鉗構件10具有圓形凹槽部10b,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11,且裝配凹槽12在垂直於旋轉軸(A)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裝配凹槽12位在圓形凹槽部10b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11與包括裝配凹槽12的部分之圓形凹槽部10b為連續的。亦即,夾鉗構件10具有夾鉗部10a,且夾鉗部10a的平面連接到夾鉗模具200,以及圓形凹槽部10b相鄰於夾鉗部10a連續地被形成,並且基部13被與夾鉗部10a和圓形凹槽部10b一體地形成。
據此,第一槽部11具有連續的半圓柱形橫截面,其具有形成在夾鉗部10a上的半圓形截面的槽部11a、以及形成在圓形凹槽部10b上的半圓形截面的槽部11b。此外,在槽部11a上,周向地形成複數個夾槽,以確保藉由與夾鉗模具200的內周面相同的方式來保持管(P)。並且,在第一槽部11的中心部分(軸向中心部分)上,裝配凹槽12被形成,以從相鄰於槽部11a的部 分沿著槽部11b的周邊(圓周)方向延伸約270度。雖然本實施例的夾鉗構件10作為彎曲模具100的部分與彎曲模具100一體地被形成,其可個別地被作成並連接到彎曲模具100,如稍後參照圖15至18所說明的。
另一方面,如圖1及2所示,相反的壓製構件20係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以及從第二槽部21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預定長度的裝配突出22。當裝配突出22位在裝配凹槽12中時,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係藉由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和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的結合而被形成。如圖3所示,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具有旋轉支撐部23,其由軸向構件60(旋轉軸(A))可旋轉地支撐,且旋轉支撐部23的部分構成裝配突出22。因此,旋轉支撐部23的外周面被形成為曲面,以與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一起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
如圖8至14所示,形成上述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亦即,被定位為能夠接觸圓形凹槽部10b的曲面部(相反的壓製部)20a與繞著旋轉軸(A)可旋轉地被支撐的旋轉支撐部23被一體地形成,且旋轉支撐部23的部分構成裝配突出22。因此,旋轉支撐部23的外周面被形成為曲面,以與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一起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亦即,相反的壓製構件20係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且接觸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之第二槽部21的端面根據其前視圖被形成為彎曲 的,如圖2中的接觸部分(R)所指出的。雖然曲面部20a被形成為其厚度被逐漸減少的,但由於其在裝配突出22被延伸的部分處與旋轉支撐部23一體地被形成,其並非連續地被作成為非常薄的,從而確保足夠的強度。
並且,裝配突出22的外周面22a(亦即,旋轉支撐部23的外周面)被形成為曲面,如圖8及圖10至14所示。當裝配突出22被裝配到夾鉗構件10的裝配凹槽12中從而形成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的半圓形截面之部分時,由它們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本實施例的旋轉支撐部23被作成為環狀,但其可被作成為C形,具有被切除以提供空間之除了裝配突出22之外的部分。
如上所配置之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繞著旋轉軸(A)被鉸接,且繞著軸向構件60(旋轉軸(A))相對於彼此可旋轉地被支撐。根據本實施例,夾鉗構件10被支撐為靠著相反的壓製構件20被旋轉,相反的壓製構件20被固定到支撐裝置(未示)的預定位置。如圖2所示,夾鉗構件10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被鉸接,使得被裝配突出22裝配之裝配凹槽12的裝配部分(F)(此部分未被包含在垂直於旋轉軸(A)的平面(亦即,平行於與圖2之包括圖2所顯示之(H)的紙面垂直的平面之兩個平面)上)位在相對於管(P)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起始位置處(由圖2中的垂直一點鏈線(S)所指示)之管(P)的前進方向之前側(圖2中的(S)的右 側),且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在旋轉方向上的配對部分(R)位在管(P)的前進方向之後側(圖2中的(S)的左側)。換言之,裝配突出22裝配到裝配凹槽12中的裝配部分(F)在旋轉方向上相對於管(P)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處位在管(P)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在旋轉方向上的配對部分(R)相對於管(P)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處位在管(P)的前進方向之後側。
因此,藉由相反的壓製構件10的裝配突出22被裝配到夾鉗構件10的裝配凹槽12中,構成旋轉軸(A)的軸向構件60被插入貫穿要被固定到基部13以及固定到保持構件70的旋轉支撐部23,從而構成如圖1所示的彎曲模具100。此外,頂出銷80被固定到夾鉗構件10的基部13的預定位置,使得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藉由相反的壓製構件20抵靠在頂出銷80上的位置而被提供。另一方面,夾鉗模具200和壓製模具300被如圖1所示地佈置,且分別被設置為靠近或遠離彎曲模具100。
如圖1及2所示,當彎管模具單元由具有被放置在起始相對位置之夾鉗構件10和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彎曲模具100所構成時,若針對要被彎曲的管(P)之各種不同的形狀來提供複數個彎管模具單元,其僅需要選擇並變更針對要被彎曲的管之形狀的彎曲模具單元,使得 所謂的模具變更可被輕易地作成。特別是,當夾鉗構件10和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可事先藉由頂出銷80被設定時,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使得其可輕易地被調整而不需要任何熟練的技術。除了如上所述的彎管模具單元外,若組件藉由進一步包括夾鉗模具200以及壓製模具300來配置,其能夠提供彎管模具組件,用於輕易地執行模具變更與調整。
參照圖1至5,具有如上所述之彎管模具單元的彎管設備的整體操作將在下面被說明。在一開始時,隨著相反的壓製構件20被保持在起始相對位置以接觸頂出銷80,管(P)之本體部的要被彎曲的部分被放置在彎曲模具100之如在圖2中由(S)所指示的彎曲開始位置,如在圖1及5中由(M)所指示之習知的心軸被插入到管(P)中。心軸(M)具有樞轉地安裝在其尖端部分的球(M1)及(M2),其截面圖係顯示於圖5中,其中,剖面線被省略已清楚地定義出每一個零件。球(M1)及(M2)被插入到管(P)中,且在彎曲模具100之預定旋轉區域內被驅動以被設置在彎曲模具100與夾鉗模具200(以及壓製模具300)之間。接下來,夾鉗模具200與壓製模具300朝向彎曲模具100被驅動,管(P)的尖端部分被夾在彎曲模具100的夾鉗構件10與夾鉗模具200之間,且管(P)的本體部在彎曲模具100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與壓製模具300之間被壓縮,如圖3所示。
接著,隨著管(P)的尖端部分被夾在夾鉗構 件10與夾鉗模具200之間,管(P)被向前驅動,隨著管(P)的本體部被壓製模具300抵壓到相反的壓製構件20,且夾鉗模具200與夾鉗構件10同樣繞著旋轉軸(A)被旋轉,使得管(P)被彎曲以繞著旋轉支撐部23的外周面(裝配突出22的外周面22a)被滾軋,從而以如圖4及5所示的形狀來形成被彎曲的管(P)。在此操作期間,大的壓力沿著管(P)的縱向方向以及徑向方向被施加到管(P)。然而,隨著根據本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被採用,防止被彎曲的管(P)之內側壁由於其壓縮變形而被加厚,並且加厚被彎曲的管(P)之外側壁且防止其變薄,使得即使在彎曲部分,管壁的適當厚度可被維持。
如同前面所說明的,作用於本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之彎曲模具100包括夾鉗構件10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繞著旋轉軸(A)被鉸接,且相對於彼此繞著旋轉軸(A)可旋轉地被支撐。因此,當管(P)被彎曲時,夾鉗構件10可相對於相反的壓製構件20繞著旋轉軸(A)被旋轉,且相反的壓製構件20透過管(P)被壓製模具300抵壓。因此,夾鉗構件10在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間隔開的周邊方向上從管(P)的起始彎曲位置(如由圖2中的(S)所指示)被旋轉。
接著,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及夾鉗構件10被鉸接,使得裝配有裝配突出22之裝配凹槽12的裝配部分(由圖2中的(F)所指示)(此部分未被包含在垂直於 旋轉軸(A)的平面上)位在相對於管(A)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S)之管(P)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在旋轉方向上的配對部分(由圖2中的(R)所指示)位在管(A)的前進方向之後側,從而使得在夾鉗構件10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可能產生的階級被作成為小的。因此,即使若相較於先前技術之相對大的縱向負荷及壓縮負荷被施加到管(P),由彎曲所造成的塑膠變形可被適當地控制,這將在後面參照圖46至47詳細地被說明。
因此,雖然藉由本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的使用而被彎曲的管(P)在對應到裝配凹槽12以及裝配突出22的裝配部分的位置處被形成有厚部(突出部),如圖19所示,相鄰於裝配部分的部分將被形成為平滑曲面。事實上,如圖19中的細線所指示的部分之厚度被逐漸地改變,且被變形的材料被裝配到裝配部分(由圖2中的(F)所指示)中,以形成厚部(TP1)、以及沿著配對部分(由圖2中的(R)所指示)的厚部(TP2及TP3)。然而,如圖19中的細線所指示的部分被形成為平滑曲面,使得其不會對應到皺摺,且因此,將不會產生厚部(TP1、TP2及TP3)。相較之下,證明了具有被形成的厚部(TP1、TP2及TP3)之被彎曲的管為藉由本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的使用而被形成的一種管,以提供成型品質的證明。
如上所述,根據具有本實施例的彎管模具單元之彎管設備,可達成平滑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換言之,藉由適當地控制由彎曲所導致的塑膠成型,可適當地達成管(P)的彎曲而不會產生皺摺。因此,所提供的是,例如,管(P)的直徑為“d”,且彎曲半徑為“r”,可輕易地形成具有這種非常小的彎曲半徑之管(P),其“r/d”係小於1。作為前述彎管設備的替代物,其可配置為使得夾鉗構件10被固定,且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20繞著旋轉軸(A)被旋轉。
此外,作為被安裝在如上所述之彎管設備上的彎管模具單元,若根據要被彎曲的管之各種不同的形狀來準備複數個彎管模具單元,當要被彎曲的管為一種形狀時,可簡單地選擇並變更針對此要被彎曲的形狀之特定的彎管模具單元,使得其模具變更可輕易地被執行。當構成彎管模具單元的夾鉗構件10和相反的壓製模具20已被放置在起始相對位置時,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據此,彎管模具單元可被使用於自動彎管設備,使得自動模具變更可由機器人來執行,相關內容將在後面參照圖42至45被說明。
圖15至18關於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其中,與和夾鉗構件10一體地形成的夾鉗部10a相反,形成夾鉗部10a的部分被作成為獨立本體(由圖15等中的“10y”所指示),且被連接到構成圓形凹槽部10b的主體10x(由圖15等中的“10x”所指示)。例如,如圖15所 示,主體10x由上部40以及下部50所構成,上部40及下部50由垂直於旋轉軸(A)的表面分開,且被連接到獨立本體10y,從而構成夾鉗構件10。亦即,軸向構件60被設置為貫穿上部40的中心孔42、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旋轉支撐部23、以及下部50的中心孔52,並且,在軸向構件60的上部貫穿保持構件70的中心孔71之後,保持構件70被固定到上部40,從而處於如圖16所顯示之組裝狀態。夾鉗部10y被固定到主體10x(上部40和下部50),且螺絲(未示)從固定孔14及15被插入,並與上部40和下部50的螺紋孔41及51嚙合。有關於其他配置,其係與前述實施例相同,使得其說明在此被省略,且賦予與前面所描述之實質相同的構件相同的標號。
圖17及18顯示各別被作成的夾鉗部10y、第一槽部11及裝配凹槽12,其被形成為與如圖1及2所示之夾鉗構件10的那些零件相同的形狀。亦即,第一槽部11的半圓形截面被形成為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的半圓形截面相同的形狀,使得第一槽部11與第二槽部21形成連續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並且,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裝配突出22被定位在裝配凹槽12中,使得其可平滑地接觸要被彎曲的管(P)之外周面。
因此,根據圖15至18所顯示的實施例,夾鉗構件10由主體10x及夾鉗部10y所構成,主體10x由上部40以及下部50所構成。裝配凹槽12由夾鉗部10y的切口部、以及上部40與下部50之間的餘隙所構成。隨 著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裝配突出22被定位在裝配凹槽12中,彎曲模具100被構成。在下文中,除非另有特別說明,夾鉗構件10包括由主體10x及夾鉗部10y所構成的構件。
圖20至36關於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相同的標號被賦予對應到如圖1至18所顯示之構件的那些構件。根據本實施例,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具有曲面部20a,曲面部20a被形成在垂直於包括圓形凹槽部10b的底部中心之旋轉軸(A)的平面(亦即,包括如圖2所示之(H)且對應到圖2的紙面之平面)(在下文中簡稱為平面(H))的相對側,且曲面部20a被配置來接觸圓形凹槽部10b。曲面部20a在沿著從旋轉軸(A)間隔開的方向偏離旋轉軸(A)且垂直於平面(H)的軸上具有拱心。又,相反的壓製構件20係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且第二槽部21的底部中心在其外周面上被設置在平面(H)上,且裝配突出22從第二槽部21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預定長度。當裝配突出22被定位在裝配凹槽12中時,由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形成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在下文中,將參照圖20等來說明包括旋轉支撐部23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配置。
如圖20所示,曲面部20a被設置在對應到圖20的紙面之上述的平面(H)的相對側上,且其拱心被設置在軸(OC)上,軸(OC)沿著從旋轉軸(A)間隔開 的方向從垂直於平面(H)的旋轉軸(A)偏離。如圖20所示之軸(RC)對應到旋轉軸(A)。在圖20中,如同由虛線所指示的,在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上定位有具有中心軸(PC)的管(P),其中心軸(PC)由兩點鏈線所指示,使得軸(RC)與軸(OC)被定位在包括用於彎曲管(P)的起始位置(S)且垂直地延伸的一點鏈線(V)上,且軸之間的距離對應到偏離量(d)。在圖20中,雖然僅顯示相對於平面(H)被形成在一側的曲面部20a,與曲面部20a相同形狀的另一曲面部被形成在另一側,亦即,圖20之紙面的相反側。
尤其是,曲面部20a具有半徑(ra)的最大拱起以及半徑(rb)的最小拱起,如圖20所示,且形成擴大以提供能夠接觸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11的曲面(在起始位置)。亦即,如圖21所示,在用於彎曲管(P)的起始位置(S)處,裝配突出22以及曲面部20a接觸圓形凹槽部10b(第一槽部11)的整個表面,且在遠離平面(H)的位置處,餘隙(如圖21中所顯示的“G”)被形成在曲面部20a與圓形凹槽部10b之間。圖21顯示在從平面(H)以預定距離間隔開的位置處(亦即,在從包括圖20的中心軸(PC)之平面朝向相反側(圖2中的向下方向)以預定距離間隔開的位置處)之截面圖。
據此,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曲面部20a之尖端部分在用於彎曲管(P)的起始位置(S)處緊密地接觸圓形凹槽部10b,且在除了尖端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餘 隙(G)被形成在曲面部20a與圓形凹槽部10b之間,如同上面所描述的。因此,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可輕易且適當地被與夾鉗構件10組裝,而不會造成與圓形凹槽部10b之間的干擾,夾鉗構件10在本實施例中由上模具40以及下模具50所形成。當相反的壓製構件20在除了尖端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處不會在圓形凹槽部10b上滑動時,將不會導致摩擦損失(frictional loss),使得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耐久性將特別被提升。當曲面部20a被形成時,由於將無法以其他方式得到適當接觸,應避免採用除了如上所述的軸(OC)以外的拱心。例如,若拱心被定位在垂直於平面(H)且在從旋轉軸(A)間隔開的方向上偏離且還在垂直於其的方向上偏離的這種軸(未示)上,將無法提供任何適當的餘隙。
圖22至26顯示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的相對移動的狀態。圖22顯示起始狀態,圖23顯示在平面(H)處的截面圖,且圖24至26顯示在以預定距離從平面(H)間隔開(亦即,從包括圖20中的中心軸(PC)之平面朝向相反側(圖2中的向下方向)間隔開)的位置處之截面圖。如圖24至26所示,即使若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被改變,在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曲面部20a與圓形凹槽部10b之間仍存有餘隙(G)。因此,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可被輕易且適當地組裝到夾鉗模具10中,而不會造成與圓形凹槽部10b之間的干擾,且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耐久 性將被提升。
根據本實施例,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具有支撐構件26,如圖34所示,而其可與被固定到前述的支撐裝置(未示)的支撐部一體地被形成,如圖8所示。如圖27至34所示,相反的壓製構件20與主體部24和連接部25一體地被形成,以連接到支撐構件26。由於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基本配置係與被揭露在圖1至26中的配置相同,共用的標號在圖27等中被使用,且其整體配置被指示為相反的壓製構件20。
如圖27所示,本實施例之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具有上述的旋轉支撐部23以及本體部24,本體部24與旋轉支撐部23一體地被形成,且形成有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以及曲面部20a。並且,肋23a被形成以從與主體部24一體地形成之旋轉支撐部23的至少周邊部延伸。如圖29所示,肋23a被形成以沿著切線方向延伸到旋轉支撐部23的環狀部,且接觸表面23b被形成在其尖端以接觸支撐構件26的支撐表面26b(由兩點鏈線所指示)。又,與本體部24一體地形成的連接部25平行於切線方向被形成到旋轉支撐部23的環狀部,且接觸表面25a被形成來接觸支撐構件26的支撐表面26a(由兩點鏈線所指示)。在圖29中,當支撐表面26a及26b相互垂直時,接觸表面25a與接觸表面23b被形成為相互垂直。然而,這些表面可根據支撐構件26與連接部25和肋23a的連接結構來形成。
由於無法將底部加厚到超過必要的部分以避免與其他裝置的干擾,上述的肋23a被提供來緩解在與曲面部20a的邊界處之被施加到旋轉支撐部23的底部之應力集中。例如,當管(P)被彎曲時,負荷(L)應該被施加到旋轉支撐部23,如圖34中的空白箭頭所示。然而,其分力(La)被施加到肋23a,而其分力(Lb)被施加到裝配突出22,使得施加到旋轉支撐部23的底部之應力集中將被取消。此外,在肋23a上,如圖27及29所示,於旋轉支撐部23的底部與接觸表面25a之間,形成有大的截面部23c,其截面面積被形成為逐漸地被減少直到接觸表面25a。當管(P)的彎曲角度被設定為大的時,大的截面部23c被形成來避免與其他裝置的干擾。因此,肋23a可被形成為這種形狀與截面面積,其可確保必要的分力(Lb)。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其平面圖係顯示於圖29,從“B”所觀看到的視圖係顯示於圖30,且其後視圖係顯示於圖31,裝配突出22的外周面22a(亦即,旋轉支撐部23的外周面)被形成為曲面,第二槽部21的端面被彎曲成為如從後(或前)表面所觀看的形狀,且形成為如從“B”所觀看的直線,且肋23a顯示於圖31。在圖29中,根據要被彎曲的管(P)的直徑和壁厚來提供相對於由圖20中的一點鏈線所指示的直線(V)之如從“B”所觀看的直線部的傾斜角(θa)。在管(P)的壁厚相對於其直徑為大的之情況下,傾斜角被設定為大 的,且在管(P)的壁厚為相對小的之情況下,傾斜角被設定為小的。
如圖32之沿著圖31的C-C線的截面圖所示,主體部24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21與相鄰於曲面部20a被形成之第二槽部21的端部之側表面21a之間的角度(θb)被設置為鈍角。因此,根據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第二槽部21的端部之耐久性被提升,相較於角度(θb)被設置為直角或銳角的一般情形。又,可採用平滑的曲線來代替被設置為直線的之主體部24的第二槽部21和其端部的側表面21a的邊界,使得第二槽部21的端部之耐久性被進一步地提升。在圖31及32中,“24a”指得是主體部24的外表面。此外,如圖33所示,曲面部21b形成在曲面部20a與旋轉支撐部23之間的邊界上,使得當管(P)被彎曲時被施加到曲面部21b的應力集中被緩解。
雖然相反的壓製構件20如上所述地具有旋轉支撐部23、及與旋轉支撐部23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24,大負荷經由要被彎曲的管(P)被施加到旋轉支撐部23,從而磨損為不可避免的,使得在長時間的使用旋轉支撐部23之後,將需要替換旋轉支撐部23。有鑑於此,其可被配置為使得被固定到支撐構件26之相反的壓製構件20被進一步地分成第一構件20x以及第二構件20y,第一構件20x包括旋轉支撐部23和連接部25的主要零件,第二構件20y包括旋轉支撐部23的零件23y和主體部24,且使 得它們藉由,例如,螺栓,來連接,從而構成相反的壓製構件20。因此,在旋轉支撐部23被磨損的情況下,可僅替換包括被磨損的零件23y之第二構件20y,使得替換輕易地被作成,且可提供有鑑於其長期使用之便宜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且因此提供便宜的彎曲模具單元100,以造成成本降低。
圖37顯示相反的壓製構件20(其由“20v”所指示)的又進一步實施例,且作用為旋轉軸(A)的軸部23s與壓製構件20之旋轉支撐部23一體地被形成。例如,軸部23s的上零件與下零件分別被可旋轉地支撐在如圖15所示的上部40與下部50上。因此,不需要如圖15等所示之軸向構件60,使得彎管模具單元可輕易地以低成本被製造出來。
如圖38所示,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可被分成包括裝配突出部22w的配對構件20w、以及被支撐為可繞著旋轉軸(A)旋轉的旋轉支撐構件20z,以配對構件20w被可裝卸地連接到旋轉支撐構件20z的方式。因此,在相反的壓製構件20需要被替換時,僅配對構件20w可被使用於如上所述之要被替換的修復零件,使得便宜的單元作為整體可被構成。作為旋轉支撐構件20z,其可由旋轉支撐部23z以及固定到旋轉支撐部23z的一對軸承構件24z、24z所構成。
或者,如圖39所示,夾鉗構件10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可由複數個零件所構成,複數個零件分別 被垂直於旋轉軸(A)的複數個平面所分開,且一個零件被堆疊在另一個零件上以產生夾鉗構件10p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p。亦即,藉由堆疊複數個零件,夾鉗構件10p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p可被構成,且同時可構成夾鉗構件10p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p之間的鉸接連接。
或者,如圖40所示,上部40和下部50可藉由共用支撐構件90來支撐。結果,軸向構件60所需的支撐強度可在彎管模具單元中被提供。因此,軸向構件60的頭部不需要被單獨地固定,模具變更可輕易地被作成,且不需要任何有關於與其他裝置之間的干擾的顧慮,使得模具變更可更輕易地被作成。
此外,如圖41所示,各具有夾鉗構件10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複數個彎曲模具101、102及103可被堆疊並繞著旋轉軸(A)被支撐。在每一個夾鉗構件10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中,它們被構成為分別繞著旋轉軸(A)被鉸接。根據每一個模具,壓縮應力被適當地施加到管(P)的彎曲部分的內側,如前面所描述的,使得每一個管(P)的彎曲可同時且適當地被達成,而不會產生皺摺。根據本實施例,每一個夾鉗構件10係由共用基座30所支撐,且每一個相反的壓製構件20係由共用支撐構件92所支撐。因此,藉由單一頂出銷80的方式,每一個夾鉗構件10與每一個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的起始相對位置可輕易地被設定,且不需要模具變更之後的調整。其可被配置為使得每一個夾鉗構件10被固定,並使得每一 個相反的壓製構件20可移動到每一個夾鉗構件10。
接著將參照圖42至45說明關於使用如圖1等所揭露的彎管單元之自動彎管設備的生產線的例子。圖42顯示管(P)的彎曲加工狀態,圖43顯示被形成為與圖16中所顯示的配置相同的配置之彎管單元的模具變更準備狀態,且其由“DU”所指示來顯示自動加工單元,圖44顯示模具變更開始狀態,且圖45顯示模具變更狀態。在一開始,將參照圖42大致說明自動彎管設備。除了如圖1所示的彎曲模具100、夾鉗模具200、壓製模具300等等之外,根據本實施例的自動彎管設備1係配備有用於施加軸向加壓負荷的機構1a。相鄰於彎管設備1,放置有用於供應要被形成的管(P)的機器人裝置2,且將其放置在預定的起始位置。此外,相鄰於機器人裝置2,放置有用於將要被形成的材料、以及所形成的管(P)放置於其上的管放置台3。在管放置台3和機器人裝置2之間,放置有用於暫時地將夾具(MH)放置於其上的夾具放置台4。並且,相鄰於彎管設備1及機器人裝置2,放置有用於將彎管單元(DU)(以下簡稱為單元(DU))放置於其上的彎管模具單元放置台5(以下簡稱為單元台5)。
根據機器人裝置2,夾具(MH)經由自動工具更換器(ATC)而被安裝在機器人臂2a的尖端上。在夾具(MH)的相對端上所安裝的是用於夾住可拆卸的管(P)的夾鉗機構,夾鉗機構的一者能夠夾住要被形成的 管(P),且另一者能夠夾住被形成的管(P)。圖42顯示管(P)係由彎管設備1所形成的狀態,以及以夾具(MH)夾住要被形成的管(P)之機器人裝置2將管(P)供應到彎管設備1並且亦等待從彎管設備1接收被形成的管(P)的狀態。
接著,圖43顯示機器人裝置2從機器人臂2a的尖端移除夾具(MH)且將其暫時地放置在夾具放置台4並等待變更單元(DU)的狀態。根據彎管設備1,單元(DU)被一對單元保持器1b、1b夾住,一對單元保持器1b、1b將被旋轉並收回以鬆開單元(DU)。並且,圖44顯示要被變更的單元(DU)被從彎管設備1移除的狀態。有關於此,另一個自動工具更換器(ATC)被安裝在單元(DU)的尖端,且與被安裝在機器人臂2a的尖端之自動工具更換器(ATC)配合,使得單元(DU)被吊掛在機器人臂2a的尖端,如圖45所示。
結果,新的單元(DU)藉由機器人臂從單元台5被移除,並傳送到如圖45中所顯示的彎管設備1。在單元台5上,根據機器人臂2a的移動軌跡的程式,各種類型的單元(DU)被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使得根據模具變更的順序來藉由機器人臂2a從在單元台5上的複數個單元選擇出單元(DU),並將單元(DU)安裝在彎管設備1上。
彎管設備1的單元(DU)的模具變更(亦即,變更及安裝單元(DU))、以及彎管設備1的操作 (亦即,彎曲管(P))可被自動化,且單元(DU)可設有智能,以預期更先進的自動化。例如,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各種類型的感測器或相機被安裝在單元(DU)上、或施加雷射光束,並使得加工資料即時被測量以被儲存於嵌在單元(DU)中的記憶體尖端。或者,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嵌在單元(DU)中的通訊裝置傳遞一系列加工資料到線路控制器(line-controller)等等,以將資料儲存於其中。在其被配置為使得加工資料被儲存於嵌在單元(DU)中的記憶體尖端等的情況下,加工資料可藉由線路經過機器人裝置2被傳遞線路控制器等、或可被儲存在彎管設備1中。此外,其可被配置為使得在用於藉由單元(DU)的方式來彎曲管的許可下所形成的產品的遠端計數可藉由透過上述的通訊裝置傳遞資料而被執行。因此,根據自動操作及/或自動模具變更,單元(DU)的位置或狀態可依序地被追蹤,且同樣地,更有效的加工條件、自動操作及/或自動模具變更可藉由分析所儲存的資料來提供,從而促進自動化工廠系統。根據如上所述的自動模具變更產線,僅單元(DU)被選擇作為用於模具更換的目標,但其可配置為使得依據根據模具變更之要被形成的管的直徑的不同、或依據管(具有相同的直徑)的厚度的不同,壓製模具、夾鉗模具以及心軸的自動變更可充分地由機器人裝置來作成。
接著,圖46及47顯示根據使用如圖1所示的彎管模具單元之彎管設備之管被彎曲的狀態等等,而圖 48及49顯示根據使用先前技術的彎曲模具及刮刷器之旋轉拉延彎曲設備之管被彎曲的狀態,以與本實施例進行比較。在一開始時,為了形成具有小的彎曲半徑的管,需要在管的軸向方向與徑向方向上施加大的壓力。尤其是,為了在徑向方向上施加大的壓力,如圖46所示之配置需要這樣的機構以能夠對抗由壓製模具300施加到管(P)的大負荷。
根據本發明,其被配置為使得前述實施例的彎曲模具100,尤其是鉸接到夾鉗構件10的相反的壓製構件20作用為此種機構,以能夠充分地對抗來自壓製模具300的大負荷。如圖46所示,軸向加壓負荷(由FL所指示)及壓縮負荷(由PL所指示)被施加到管(P)。根據本實施例,由於夾鉗構件10與相反的壓製構件20如圖2所示地被鉸接,使得裝配有裝配突出22之裝配凹槽12的裝配部分(F)(此部分(F)未被包含在垂直於旋轉軸(A)的平面上)位在相對於彎曲操作(S)的起始位置(如圖2所示)之管(P)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夾鉗構件10的第一槽部11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20的第二槽部21之配對部分(R)位在管(P)的前進方向之後側,故可確保對抗來自壓製模具300的大負荷之足夠的抗壓強度。此外,在心軸(M)(球心軸M1及M2)被插入到管(P)之這樣的狀態下,施加到管(P)的壓縮負荷(PL)可被作成為較大的,使得管(P)的彎曲半徑可被作成為最小的。
又,如在圖47中所放大的,為了避免由彎曲管(P)所造成之在管(P)的外側之厚度的減少,其配置為使軸向加壓負荷(FL)被施加到管(P),使得管(P)被以材料供給,從而擴大其厚度。然而,在要被彎曲的管(P)的內側,摩擦力(由圖47中的左向箭頭“FR”所指示)由對抗軸向加壓負荷(FL)的壓縮負荷(PL)所造成,使得厚度將藉由摩擦力(FR)而被增加。此外,若軸向加壓負荷(FL)在心軸(M)已被插入到管(P)的狀態下被施加,管(P)在於心軸(M)和相反的壓製構件20之間被壓縮之這樣的狀態下被推進(移動到圖47中的右向),使得厚度將藉著由這些構件的兩者所加入的擠壓操作而被更大地增加。
相反地,根據使用先前技術的彎曲模具和刮刷器以防止皺摺的旋轉彎曲設備,其係以如圖48所示之楔形的刮刷器(W)將被擠入到管(P)與彎曲模具(D)之間的餘隙的方式來佈置,刮刷器(W)的尖端被作成為非常薄的,以盡可能地減少管(P)與彎曲模具(D)之間的餘隙,使得刮刷器(W)很可能為脆弱的。因此,若來自壓製模具300的大負荷被連續地施加到刮刷器(W),其尖端將會被變形或破壞,以擴大其與管(P)之間的餘隙,從而造成皺摺。為了避免皺摺,需要維持刮刷器(W)之非常薄的尖端,使得刮刷器(W)的周期性變更以及為了被破壞的刮刷器之變更已為必須的。又,當管被彎曲以避免產生皺摺時,要被彎曲的管(P)的半徑 受到限制,使得要被作成的管(P)的最大半徑最大將為上述的r/d比率的約2倍。
根據先前的旋轉彎曲設備,雖然管(P)的彎曲在心軸(M)已被插入到管(P)的狀態下被執行,且所造成的摩擦力(FR)如圖49所示,基本上沒有滑動運動在管(P)與彎曲模具(D)之間被作成,但回應於彎曲模具(D)的旋轉運動,管(P)的從動運動(following motion)被作成,使得由於摩擦力(FR)之厚度的增加無法被預期。圖48和49被準備來簡單地顯示根據先前技術的操作與影響,以與根據使用彎管模具單元之本發明的操作與影響進行比較。圖48和49並非意圖暗示這種習知的設備為可與本發明的彎管模具單元相比較的。
10‧‧‧夾鉗構件
11‧‧‧第一槽部
12‧‧‧裝配凹槽
13‧‧‧基部
20‧‧‧相反的壓製構件
21‧‧‧第二槽部
22‧‧‧裝配突出
60‧‧‧軸向構件
70‧‧‧保持構件
80‧‧‧頂出銷
100‧‧‧彎曲模具
200‧‧‧夾鉗模具
300‧‧‧壓製模具
A‧‧‧旋轉軸
M‧‧‧心軸
M1‧‧‧球心軸
M2‧‧‧球心軸
P‧‧‧管

Claims (15)

  1. 一種彎管模具單元,其包括彎曲模具,該彎曲模具具有形成在該彎曲模具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該彎曲模具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且該彎曲模具包括:夾鉗構件,其具有在該夾鉗構件的外周面上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以及形成在該第一槽部上的裝配凹槽,且該裝配凹槽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該旋轉軸通過該裝配凹槽;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其具有形成在該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以及從該第二槽部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二預定長度的裝配突出,該裝配突出被定位在該裝配凹槽中,使得該第一槽部與該第二槽部結合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管接收槽,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和該夾鉗構件被相互鉸接,以繞著該旋轉軸可相互旋轉,其中,該裝配突出之被定位在該裝配凹槽中的裝配部分位在該管之相對於該管的彎曲操作被起始的位置的前進方向之前側,且該夾鉗構件的該第一槽部與該相反的壓製構件的該第二槽部在此配對的配對部分位在該管之相對於該管的該彎曲操作被起始的該位置的該前進方向之後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環狀的旋轉支撐部,該旋轉支撐部被安裝為可繞著該旋轉軸旋轉,且其中,該旋轉支撐部的 部分形成該裝配突出,且該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該旋轉支撐部的該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夾鉗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該裝配凹槽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該裝配凹槽位在該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一槽部與包括該裝配凹槽的部分之該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且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該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該曲面部配置來接觸該圓形凹槽部,該曲面部在沿著從該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該旋轉軸且垂直於該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在該裝配突出的該外周面上的該第二槽部具有該半圓形截面,且該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該平面上,相鄰於該曲面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該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該旋轉支撐部被安裝為可繞著該旋轉軸旋轉,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二槽部與該曲面部被設置在該本體部上,該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該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沿著該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其中,該旋轉支撐部形成該裝配突出,且該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該旋轉支撐部的該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 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該本體部之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二槽部與形成在該曲面部旁邊的該第二槽部之端部的側表面形成一鈍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該旋轉支撐部構成該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該本體部構成該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該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該第一構件以及該第二構件而被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彎曲模具係由藉由垂直於該旋轉軸的表面所分開的上部與下部所構成,該相反的壓製構件之該裝配突出被設置在該上部與該下部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被分成至少兩構件,該至少兩構件為包括該裝配突出的配對構件以及被支撐為可繞著該旋轉軸旋轉的旋轉支撐構件,該配對構件被可裝卸地連接到該旋轉支撐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夾鉗構件以及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由垂直於該旋轉軸的複數個平面分開的複數個構件,且其中,該複數個構件被堆疊以形成該夾鉗構件以及該相反的壓製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彎管模具單元,還包括 被固定到該夾鉗構件之預定位置的頂出銷,以藉由該相反的壓製構件抵靠在該頂出銷上的位置提供該夾鉗構件以及該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初始相對位置。
  11. 一種彎管設備,包括:彎曲模具,具有在該彎曲模具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管接收槽,該彎曲模具可繞著旋轉軸旋轉;夾鉗模具,用於夾住要被彎曲的管,該管被定位在該彎曲模具的該管接收槽中;以及壓製模具,用於朝向該彎曲模具壓製該管,其中,該彎曲模具包括:夾鉗構件,其具有在該夾鉗構件的外周面上的半圓形截面的第一槽部,以及形成在該第一槽部上的裝配凹槽,且該裝配凹槽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一預定長度,該旋轉軸通過該裝配凹槽;以及相反的壓製構件,其具有形成在該相反的壓製構件的外周面上之半圓形截面的第二槽部、以及從該第二槽部的尖端部分沿著周邊方向延伸第二預定長度的裝配突出,該裝配突出被定位在該裝配凹槽中,使得該第一槽部與該第二槽部結合以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管接收槽,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和該夾鉗構件被相互鉸接,以繞著該旋轉軸可相互旋轉,以構成彎管模具單元,其中,該夾鉗構件具有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一槽部之圓形凹槽部,該裝配凹槽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平面上沿著周邊方向延伸,該裝配凹槽位在該圓形凹槽部的底部中心,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一槽部與 包括該裝配凹槽的部分之該圓形凹槽部為連續的,且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形成在該平面的相對側上之曲面部,該曲面部配置來接觸該圓形凹槽部,該曲面部在沿著從該旋轉軸間隔開的方向偏離該旋轉軸且垂直於該平面的軸上具有拱心,在該裝配突出的該外周面上的該第二槽部具有該半圓形截面,且該第二槽部的底部中心設置在垂直於該旋轉軸的該平面上,相鄰於該曲面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彎管設備,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具有環狀的旋轉支撐部以及與該旋轉支撐部一體地形成的本體部,該旋轉支撐部被安裝為可繞著該旋轉軸旋轉,半圓形截面的該第二槽部與該曲面部被設置在該本體部上,該旋轉支撐部的一部分被與該本體部一體地形成並沿著該旋轉支撐部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其中,該旋轉支撐部形成該裝配突出,且該旋轉支撐部具有外周面,該旋轉支撐部的該外周面為形成半圓形截面的該管接收槽之部分的曲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彎管設備,其中,該相反的壓製構件包括至少一第一構件以及一第二構件,該旋轉支撐部構成該第一構件的主要零件,且該本體部構成該第二構件的主要零件,該相反的壓製構件藉由結合該第一構件以及該第二構件而被形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彎管設備,還包括被固定到該夾鉗構件之預定位置的頂出銷,以藉由該相反的 壓製構件抵靠在該頂出銷上的位置提供該夾鉗構件以及該相反的壓製構件之間的初始相對位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彎管設備,還包括心軸,該心軸的尖端部被插入到該管中,該心軸被驅動使得該尖端部在該彎曲模具的預定旋轉區域內對抗該壓製模具。
TW104136512A 2014-12-26 2015-11-05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TWI592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3966 2014-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4141A TW201634141A (zh) 2016-10-01
TWI592226B true TWI592226B (zh) 2017-07-21

Family

ID=5784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6512A TWI592226B (zh) 2014-12-26 2015-11-05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2226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4141A (zh) 2016-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1968B2 (en) Pipe bend die unit, and pipe ben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unit
US9610626B2 (en) Pipe bend die unit, and pipe ben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unit
US20160354822A1 (en) Pipe bend die unit, and pipe ben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unit
CA2967914C (en) Method of producing steel pipe and press die used for same
US758195A (en) Machine for contracting ferrules, &c.
JP6532389B2 (ja) パイプ曲げ型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パイプ曲げ加工装置
TW200927376A (en) Precision guidance device in a machine for machining cylindrical components
US10675667B2 (en) Pipe bend die unit
JP2007319904A (ja) 二重管の曲げ加工用芯金
BRPI0621099B1 (pt) dispositivo para a montagem de peças por meio de dobragem e método de encaixe
JP5885323B1 (ja) パイプ曲げ型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パイプ曲げ加工装置
TWI592226B (zh) 彎管模具單元以及具有該單元的彎管設備
JP2017185540A (ja) 管体のねじ切り法
US5187963A (en) Tube bending die
JP2018202455A (ja) パイプ材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パイプ材の曲げ加工装置
JP6587502B2 (ja) パイプ曲げ型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パイプ曲げ加工装置
JP5198819B2 (ja) ホース金具かしめ装置
JP5885322B1 (ja) パイプ曲げ型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パイプ曲げ加工装置
JP2015131308A (ja) 管曲げ加工用マンドレル装置および管の曲げ加工方法
CN110789137A (zh) 一种亚克力板接缝模具及其接缝成型方法
JP2019523138A (ja) 引抜き加工のために管端部を準備する装置
JP6748991B2 (ja) パイプ曲げ型ユニット
US8220304B2 (en) Machine for cambering, forming, folding or bending bars, wires or extruded shapes
KR102461830B1 (ko) 상수도관용 스파이크링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23528B1 (ko) 상수도관용 스파이크링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