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4798B -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 Google Patents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4798B
TWI584798B TW104140614A TW104140614A TWI584798B TW I584798 B TWI584798 B TW I584798B TW 104140614 A TW104140614 A TW 104140614A TW 104140614 A TW104140614 A TW 104140614A TW I584798 B TWI584798 B TW I5847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ad
module
outer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0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0403A (zh
Inventor
黃社振
蘇文宏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40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479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4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47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403A/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尤指一種兼具模組設計多功能、外側模組具有助行車及輔助坐立功能,與內側模組具有座椅床架間變換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
現今(2015年)為全球人口老化之社會問題持續不斷的年代,雖然在2000年人口老化的意識已浮上檯面,各項輔助老人的行動輔具隨著科技的發達,各家廠商也日新月異的推出新產品,但老人在生活上仍有許多問題尚未解決,像是行動輔具使用前老人在病床上的移位就是個問題,必須先解決病人在床上移位的問題,才能移動到行動輔具上來輔助移動,故,病人在床上移位是我們需要思考解決的核心問題。
一般在醫院都能夠見到病人移位機,但是在一般家庭中,這種機器卻不常見,原因在於價格昂貴及操作繁複,需要更謹慎小心使用,否則操作不慎可能致使病人造成二度傷害,所以一般家庭不太可能會購入這樣的機具來使用,而且移位機通常是運用在全身癱瘓的病人,給一般的病人使用太過於小題大作,不過,就算是一般病人也常會有在病床上需要移位的問題存在,所以仍需要有移位的輔具來輔助病人移位,而且還有體型重量的問題存在,假設看護為50公斤的瘦弱女子,若要對80公斤的病人進行病床上的移位動作,那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有鑑於此,必需研發出可解決上述習用缺點之技術。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兼具模組設計多功能、外側模組具有助行車及輔助坐立功能,與內側模組具有座椅床架間變換等優點。特別是,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係在於目前尚無可輔助上床、下床、坐下、起立、助行與輪椅功能之裝置等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包括:一外側模組,係設有:一對外框;一外框連接組件,係設於該對外框之間,而與該對外框共同形成一外框容置空間;一對外側輪組,係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外框,用以支撐並供該外側模組被移動;一內側模組,係可與該外框容置空間之間,作相對移入與相對移出;該內側模組係設有:一人體支撐部,係供乘坐與躺臥;一內側移動部,係連結於該人體支撐部,用以供該人體支撐部被移動;一對內側連桿組,係設於該人體支撐部之相對兩側,且位於該內側移動部之相對外側,並位於該對外框之相對內側;該對內側連桿組對應該人體支撐部之乘坐與躺臥,而可分別於一立起位置與一放平位置 間變換;且當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人體支撐部係可與該內側移動部及該對內側連桿組相對移動,而可於一輔具位置與一病床位置之間變換;藉此,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入時,該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係為輪椅,且該對外側輪組可供自行推動輪椅;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時,該外側模組係為助行車;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位於該立起位置時,該內側模組係為推椅,並可透過該內側移動部被推動;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內側模組係為平躺床架,且:當該人體支撐部位於該輔具位置,係可供平躺運送使用者;當該人體支撐部於該輔具位置與該病床位置間變換時,係便於使用者於平躺床架與病床之間移動。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瞭解。
茲以下列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於後:
10‧‧‧外側模組
10A‧‧‧外框容置空間
11‧‧‧外框
11A‧‧‧外框升降架
11B‧‧‧外框升降桿組
11C‧‧‧外框架
12‧‧‧外框連接組件
13‧‧‧外側輪組
13A‧‧‧前小輪
13B‧‧‧後小輪
13C‧‧‧手推動輪
20‧‧‧內側模組
21‧‧‧人體支撐部
211‧‧‧第一支撐組
212‧‧‧第二支撐組
213‧‧‧第三支撐組
214‧‧‧第四支撐組
21A‧‧‧第一墊體
21B‧‧‧第一墊體移動件
21C‧‧‧第二墊體
21D‧‧‧第二墊體移動件
21E‧‧‧第三墊體
21F‧‧‧第三墊體移動件
22‧‧‧內側移動部
221‧‧‧內框
222‧‧‧內框連接組件
223‧‧‧內側輪組
22A‧‧‧升降架
22B‧‧‧升降桿組
22C‧‧‧內框架
22D‧‧‧固定凹部
22E‧‧‧第一軌道
23‧‧‧內側連桿組
231‧‧‧背部連桿件
232‧‧‧第二軌道
233‧‧‧手部連桿件
234‧‧‧腿部連桿件
23A‧‧‧第一樞接部
23B‧‧‧第二樞接部
23C‧‧‧背部固定凹部
23D‧‧‧第三樞接部
23E‧‧‧第四樞接部
23F‧‧‧腿部固定凹部
235‧‧‧第三軌道
236‧‧‧推動把手
70‧‧‧病床
80‧‧‧隨行者
90‧‧‧使用者
P1‧‧‧立起位置
P2‧‧‧放平位置
P3‧‧‧輔具位置
P4‧‧‧病床位置
PA‧‧‧第一移動位置
PB‧‧‧第二移動位置
H‧‧‧高度
第一A圖係本發明之分解示意圖
第一B圖係第一A圖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二A圖係本發明之組合示意圖
第二B圖係第二A圖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二B圖之平面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外側模組之局部分解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之外側模組之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之內側模組之局部分解之示意圖
第七A圖係本發明之內側模組之示意圖
第七B圖係第七A圖之平面圖
第八A圖係第七A圖之局部結構上升之示意圖
第八B圖係第八A圖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九A圖係本發明之內側模組於立起位置與放平位置間變化之動作過程之示意圖
第九B圖係第九A圖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十A圖係本發明之內側模組作為平躺床架之示意圖
第十B圖係第十A圖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應用於輪椅之示意圖
第十二A圖係本發明應用於輔助坐立之示意圖
第十二B圖係本發明應用於助行車之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應用於推椅之示意圖
第十四A圖係本發明應用於平躺床架之示意圖
第十四B圖係第十四A圖之上升調整之示意圖
第十五A、第十五B、第十五C、第十五D及十五E圖係分別為本發明之人體支撐部位於輔具位置、第一移動位置、第二移動位置、病床位置 、回到輔具位置間之變換之示意圖
參閱第一A、第一B、第二A、第二B及第三圖,本發明係為一種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包括:一外側模組10,係設有:一對外框11;一外框連接組件12(參閱第四圖),係設於該對外框11之間,而與該對外框11共同形成一外框容置空間10A(參閱第五圖);一對外側輪組13,係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外框11,用以支撐並供該外側模組10被移動;一內側模組20,係可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之間,作相對移入與相對移出;該內側模組20係設有:一人體支撐部21,係供乘坐與躺臥者;一內側移動部22,係連結於該人體支撐部21,用以供該人體支撐部21被移動;一對內側連桿組23,係設於該人體支撐部21之相對兩側,且位於該內側移動部22之相對外側,並位於該對外框11之相對內側;該對內側連桿組23對應該人體支撐部21之乘坐與躺臥,而可分別於一立起位置P1(參閱第七A及第七B圖)與一放平位置P2(參閱第十A及第十B圖)間變換;且當位於該放平位置P2時,該人體支撐部21係可與該內側移動部22及該對內側連桿組23相對移動,而可於一輔具位置P3(參閱第十四A圖)與一病床位置P4(參閱第十五D圖)之間變換; 藉此,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入時,該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可為輪椅,且該對外側輪組13可供自行推動輪椅(如第十一圖所示);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時,該外側模組10可為助行車(參閱第十二B圖);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23位於該立起位置P1時,該內側模組20可為推椅,並可透過該內側移動部22被推動(如第十三圖所示,由一隨行者80推動);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23位於該放平位置P2時,該內側模組20可為平躺床架(參閱第十四A及第十四B圖),且:當該人體支撐部21位於該輔具位置P3,係可供平躺運送使用者90;當該人體支撐部21於該輔具位置P3與該病床位置P4間變換時。係便於使用者90於平躺床架與病床70之間移動,舉例來講,如第十五A、第十五B、第十五C、第十五D及第十五E圖所示,係便於該使用者90於輔具位置P3、第一移動位置PA、第二移動位置PB、病床位置P4與回到輔具位置P3之間移動。
實務上,參閱第四圖,該對內框11係包括一對外框升降架11A、一對外框升降桿組11B及一對外框架11C;該對外框升降桿組11B係以一端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外框升降架11A,另端用以插設於相對應之該對外框架11C,而供該對外框升降架11A與該對外框架11C之間,可進行上 升(參閱第十二A及第十二B圖)、下降之調整。
該外框連接組件12可為連桿組(如第四圖所示),並可於相對伸展與相對收合(公知輪椅收合技術,圖面未示,合先陳明)之間變換,而分別供該外側模組10於伸展狀態(如第五圖所示,具有該外框容置空間10A)與收合狀態(該外框容置空間10A不存在)間變換。
該每一外側輪組13係包括一前小輪13A、一後小輪13B及一手推動輪13C。
參閱第六圖,該人體支撐部21可設有:一第一支撐組211,係具有一第一墊體21A及一第一墊體移動件21B;該第一墊體21A係供支撐臀部(包括乘坐與躺臥),該第一墊體移動件21B係連結於該第一墊體21A,可為凸軌道結構;一第二支撐組212,係具有一第二墊體21C及一第二墊體移動件21D;該第二墊體21C係供支撐背部(包括乘坐依靠與躺臥),該第二墊體移動件21D係連結於該第二墊體21C,可為凸軌道結構;一第三支撐組213,係具有一第三墊體21E及一第三墊體移動件21F;該第三墊體21E係供支撐腿部(包括乘坐時依靠與躺臥時依靠),該第三墊體移動件21F係連結於該第三墊體21E,可為凸軌道結構;一第四支撐組214,可為腳踏件。
該內側移動部22可設有:一對內框221,係包括一對升降架22A、一對升降桿組22B、一對內框架22C、一對固定凹部22D及一第一軌道22E,該對升降桿組22B係以一端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升降架22A,並以另端插設於相對應之該 對內框架22C,而供該對升降架22A與該對內框架22C之間,於相對下降(參閱第七A、第七B及第十四A圖)與相對上升(參閱第八A、第八B及第十四B圖,上升一高度H)之間變換,該對固定凹部22D係位於該對升降架22A頂部,該第一軌道22E係跨設固定於該對固定凹部22D上,該第一支撐組211與該內側移動部22之間,係透過該第一墊體移動件21B與該第一軌道22E相對滑動。
一內框連接組件222,係設於該對內框221之間;該內框連接組件222可為連桿組,並可於相對伸展與相對收合(公知輪椅收合技術,圖面未示,合先陳明,且前提是該人體支撐部21必需先拆離該內側移動部22方可為之)之間變換,而分別供該內側模組20於伸展狀態(如第七A及第七B圖所示)與收合狀態(同理,前提是該人體支撐部21必需先拆離該內側移動部22方可為之)間變換。
一對內側輪組223,係連結於該對內框221,用以支撐並供該內側移動部22被移動;該對內側連桿組23係設有:一對背部連桿件231,係設於該第二墊體21C之左右兩側,該對背部連桿件231係具有一對第一樞接部23A、一對第二樞接部23B及一對背部固定凹部23C,該對第二樞接部23B係供該背部連桿件231設於該對升降架22A之相對外側,該對背部固定凹部23C係凹設於該對背部連桿件231,且面對該第一墊體21C(參閱第七B圖);一第二軌道232,係跨設固定於該對背部固定凹部23C上(如第一B圖所示),當該內側連桿組23位於該放平位置P2時,該第二支撐 組212與該對背部連桿件231之間,係透過該第二墊體移動件21D與該第二軌道232相對滑動(參閱第十五B、第十五C及第十五D圖)。
一對手部連桿件233,係以一端連結於該對第一樞接部23A,且位於該對背部連桿件231之相對外側;一對腿部連桿件234,係設於該第三墊體21E之左右兩側,該對腿部連桿件234係具有一對第三樞接部23D、一對第四樞接部23E及一對腿部固定凹部23F,該對手部連桿件233之其另端係連結於該對第三樞接部23D,且位於該對腿部連桿件234之相對外側,該對第四樞接部23E係連結於該對升降架22A之相對外側,且鄰近該第三墊體21E;該對腿部固定凹部23F係凹設於該對腿部連桿件234,且面對該第三墊體21E(如第九B圖所示);一第三軌道235,係跨設固定於該對腿部固定凹部23F上,當該內側連桿組23位於該放平位置P2時,該第三支撐組213與該對腿部連桿件234之間,係透過該第三墊體移動件21F與該第三軌道235相對滑動。
本發明主要具有下列四種使用模式:
[a]輪椅模式:參閱第十一圖,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入,該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可為輪椅,且該對外側輪組13可供使用者90自行推動輪椅;
[b]輔助坐立模式:參閱第十二A圖,主要是在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或是移進)的過程中,以該外側模組10提供使用者90(包括行動不便者,或是腿部需要復健者)扶持,而便於使用者 90從該內側模組20上起身(或坐下),此模式只是短時間的起立(或是坐下)的輔助模式,且重點是此時該外側模組10需為前後對調的位置,方利於實施。
[c]助行車模式:參閱第十二B圖,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時,該外側模組10可為助行車,提供使用者90(包括行動不便者,或是腿部需要復健者)扶持該對升降架22A,而配合該外側輪組13慢慢行動,除提高行動安全性外,亦可輔助需要腿部肢體復健者(例如中風需要練習行走)行進。
[d]推椅模式:參閱第十三圖,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23位於該立起位置P1時,該內側模組20可為供使用者90乘坐之推椅,該對內側連桿組23可再包括一對推動把手236,係連結於該背部連桿件231頂部,以利隨行者80握持,而推動該內側移動部22。
更進一步來講,該對升降架22A與該對內框架22C之間,可於相對下降(參閱第七A、第七B及第十四A圖)與相對上升(參閱第八A、第八B及第十四B圖,例如上升一高度H)之間變換,而可配合不同的使用者90(或是不同的乘坐習慣)進行調整。
[e]平躺床架模式,當該內側模組20與該外框容置空間10A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23從該立起位置P1(參閱第八A及第八B圖)變換至該放平位置P2(參閱第九A、第九B、第十A及第十B圖),該內側模組20可為平躺床架(參閱第十四A及第十四B圖),且進一步可再分為:當該人體支撐部21位於該輔具位置P3,係可供平躺運送使 用者90。
當該人體支撐部21於該輔具位置P3與該病床位置P4間變換時。係便於使用者90於平躺床架與病床70之間移動(參閱第十五A、第十五B、第十五C、第十五D及第十五E圖所示,該使用者90可於輔具位置P3、第一移動位置PA、第二移動位置PB、病床位置P4與回到輔具位置P3之間移動。
本發明之優點及功效係如下所述:
[1]模組設計多功能。本發明係為子、母車型態,由外側模組(亦即輪椅機架---母車)與內側模組(亦即座椅---子車)組成。組合時為輪椅功能。分開時輪椅機架與座椅分別具有不同的輔助功效。故,模組設計多功能。
[2]外側模組具有助行車及輔助坐立功能。當內側模組與外側模組相互分離時,外側模組本身除為助行車外。亦可在內、外側模組分離的過程中,讓使用者扶持,而提供輔助坐下或是輔助站立的功能。故,外側模組具有助行車及輔助坐立功能。
[3]內側模組具有座椅及床架功能。內側模組可於立起位置與放平位置間變換,而分別做為座椅與床架。更進一步來講,當變換至床架時,還可再於輔助位置與病床位置間變換。當位於輔助位置時,可供使用者平躺或是運送使用者。而當在輔具位置與該病床位置間變換時。係便於使用者於平躺床架與病床之間移動。
以上僅是藉由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對於該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與變化,皆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0‧‧‧外側模組
11‧‧‧外框
11A‧‧‧外框升降架
11B‧‧‧外框升降桿組
11C‧‧‧外框架
12‧‧‧外框連接組件
13‧‧‧外側輪組
13A‧‧‧前小輪
13B‧‧‧後小輪
13C‧‧‧手推動輪
20‧‧‧內側模組
21‧‧‧人體支撐部
211‧‧‧第一支撐組
212‧‧‧第二支撐組
213‧‧‧第三支撐組
214‧‧‧第四支撐組
21A‧‧‧第一墊體
21B‧‧‧第一墊體移動件
21C‧‧‧第二墊體
21D‧‧‧第二墊體移動件
21E‧‧‧第三墊體
21F‧‧‧第三墊體移動件
22‧‧‧內側移動部
221‧‧‧內框
222‧‧‧內框連接組件
223‧‧‧內側輪組
22A‧‧‧升降架
22C‧‧‧內框架
22D‧‧‧固定凹部
23‧‧‧內側連桿組
231‧‧‧背部連桿件
232‧‧‧第二軌道
233‧‧‧手部連桿件
234‧‧‧腿部連桿件
236‧‧‧推動把手
23A‧‧‧第一樞接部
23B‧‧‧第二樞接部
23C‧‧‧背部固定凹部
23D‧‧‧第三樞接部
P1‧‧‧立起位置

Claims (6)

  1. 一種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係包括:一外側模組,係設有:一對外框;一外框連接組件,係設於該對外框之間,而與該對外框共同形成一外框容置空間;一對外側輪組,係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外框,用以支撐並供該外側模組被移動;一內側模組,係可與該外框容置空間之間,作相對移入與相對移出;該內側模組係設有:一人體支撐部,係供乘坐與躺臥;一內側移動部,係連結於該人體支撐部,用以供該人體支撐部被移動;一對內側連桿組,係設於該人體支撐部之相對兩側,且位於該內側移動部之相對外側,並位於該對外框之相對內側;該對內側連桿組對應該人體支撐部之乘坐與躺臥,而可分別於一立起位置與一放平位置間變換;且當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人體支撐部係可與該內側移動部及該對內側連桿組相對移動,而可於一輔具位置與一病床位置之間變換;藉此,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入時,該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係為輪椅,且該對外側輪組可供自行推動輪椅;常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時,該外側模組係為助行 車;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位於該立起位置時,該內側模組係為推椅,並可透過該內側移動部被推動;當該內側模組與該外框容置空間相對移出,且該內側連桿組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內側模組係為平躺床架,且:當該人體支撐部位於該輔具位置,係可供平躺運送使用者;當該人體支撐部於該輔具位置與該病床位置間變換時,係便於使用者於該平躺床架與該病床之間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中,該外框連接組件係為連桿組,可於相對伸展與相對收合之間變換,而分別供該外側模組於伸展狀態與收合狀態間變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中,該每一外側輪組係包括一前小輪、一後小輪及一手推動輪。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中,該人體支撐部係設有:一第一支撐組,係具有一第一墊體及一第一墊體移動件;該第一墊體係供支撐臀部,該第一墊體移動件係連結於該第一墊體,該第一墊體移動件係為凸軌道結構;一第二支撐組,係具有一第二墊體及一第二墊體移動件;該第二墊體係供支撐背部,該第二墊體移動件係連結於該第二墊體,該第二墊體移動件係為凸軌道結構;一第三支撐組,係具有一第三墊體及一第三墊體移動件;該第三墊體 係供支撐腿部,該第三墊體移動件係連結於該第三墊體,該第三墊體移動件係為凸軌道結構;一第四支撐組,係為腳踏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中,該內側移動部係設有:一對內框,係包括一對升降架、一對升降桿組、一對內框架、一對固定凹部及一第一軌道,該對升降桿組係以一端連結於相對應之該對升降架,並以另端插設於相對應之該對內框架,而供該對升降架與該對內框架之間,於相對下降與相對上升之間變換,該對固定凹部係位於該對升降架頂部,該第一軌道係跨設固定於該對固定凹部上,該第一支撐組與該內側移動部之間,係透過該第一墊體移動件與該第一軌道相對滑動;一內框連接組件,係設於該對內框之間;該內框連接組件係為連桿組;一對內側輪組,係連結於該對內框,用以支撐並供該內側移動部被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行動輔具模組化轉換機構,其中,該對內側連桿組係設有:一對背部連桿件,係設於該第二墊體之左右兩側,該對背部連桿件係具有一對第一樞接部、一對第二樞接部及一對背部固定凹部,該對第二樞接部係供該背部連桿件設於該對升降架之相對外側,該對背部固定凹部係凹設於該對背部連桿件,且面對該第一墊體;一第二軌道,係跨設固定於該對背部固定凹部上,當該內側連桿組 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第二支撐組與該對背部連桿件之間,係透過該第二墊體移動件與該第二軌道相對滑動。 一對手部連桿件,係以一端連結於該對第一樞接部,且位於該對背部連桿件之相對外側;一對腿部連桿件,係設於該第三墊體之左右兩側,該對腿部連桿件係具有一對第三樞接部、一對第四樞接部及一對腿部固定凹部,該對手部連桿件之其另端係連結於該對第三樞接部,且位於該對腿部連桿件之相對外側,該對第四樞接部係連結於該對升降架之相對外側,且鄰近該第三墊體;該對腿部固定凹部係凹設於該對腿部連桿件,且面對該第三墊體;一第三軌道,係跨設固定於該對腿部固定凹部上,當該內側連桿組位於該放平位置時,該第三支撐組與該對腿部連桿件之間,係透過該第三墊體移動件與該第三軌道相對滑動。
TW104140614A 2015-12-03 2015-12-03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TWI584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614A TWI584798B (zh) 2015-12-03 2015-12-03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614A TWI584798B (zh) 2015-12-03 2015-12-03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4798B true TWI584798B (zh) 2017-06-01
TW201720403A TW201720403A (zh) 2017-06-16

Family

ID=5968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0614A TWI584798B (zh) 2015-12-03 2015-12-03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47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5176A (zh) * 2020-01-20 2020-05-26 西安星球通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如厕洗澡轮椅
CN111407537A (zh) * 2020-03-23 2020-07-14 西安星球通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如厕轮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7340A2 (en) * 1999-12-29 2001-07-05 Hill-Rom Services, Inc. Hospital bed
WO2004021953A1 (ja) * 2002-09-09 2004-03-18 Takano Co., Ltd. 車椅子に形態変更可能なストレッチャ
TW201130473A (en) * 2010-03-02 2011-09-16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Wheelchair structure
TWM513020U (zh) * 2015-06-30 2015-12-01 Univ Shu Te 多功能輪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7340A2 (en) * 1999-12-29 2001-07-05 Hill-Rom Services, Inc. Hospital bed
WO2004021953A1 (ja) * 2002-09-09 2004-03-18 Takano Co., Ltd. 車椅子に形態変更可能なストレッチャ
TW201130473A (en) * 2010-03-02 2011-09-16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Wheelchair structure
TWM513020U (zh) * 2015-06-30 2015-12-01 Univ Shu Te 多功能輪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5176A (zh) * 2020-01-20 2020-05-26 西安星球通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如厕洗澡轮椅
CN111407537A (zh) * 2020-03-23 2020-07-14 西安星球通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完全分离的如厕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403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7289B (zh)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分体式机器人护理床
CN201510473U (zh) 多功能手扶杖
CN202497357U (zh) 站立式电动轮椅车
KR20200138824A (ko) 다기능 휠체어
CN201987776U (zh) 一种可分离式护理床椅
US6425634B1 (en) Assist apparatus for patients in a wheelchair
CN105853156A (zh) 康复助行器
CN203263669U (zh) 一种具有助行康复功能的儿童轮椅
TWI584798B (zh) Action Auxiliary Modular Conversion Mechanism
CN111904740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及智能轮椅组合床
CN106618889A (zh)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CN202044480U (zh) 偏瘫病人康复锻练护理车
TW202029945A (zh) 看護機器人
KR102080545B1 (ko) 이동장치가 장착된 휠체어
CN210185891U (zh) 一种护理床
CN106389027A (zh) 电动履带爬楼坐便轮椅床
CN203802720U (zh) 坐便辅助起降装置
CN212699372U (zh) 升降式多功能轮椅
CN212125398U (zh) 多功能助力车
CN210872550U (zh) 一种护理病人康复用的坐卧一体式轮椅
CN105708633A (zh) 辅助式上下床轮椅
JP5710950B2 (ja) リハビリ介護用車椅子
CN112402127A (zh) 一种康复训练的轮椅
TWM582384U (zh) Nursing robot
CN211584140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