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0871B -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 Google Patents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0871B
TWI580871B TW105109087A TW105109087A TWI580871B TW I580871 B TWI580871 B TW I580871B TW 105109087 A TW105109087 A TW 105109087A TW 105109087 A TW105109087 A TW 105109087A TW I580871 B TWI580871 B TW I5808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ing
inner ring
wear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9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4328A (zh
Inventor
Shuo-Jie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5109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087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8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4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328A/zh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Description

擠壓軸承之製法及其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擠壓軸承之製法及其結構,特別關於一種設置於擠壓機內軸承的製法及結構,該軸承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並具有更為耐磨及延長壽命的特性。
本發明所指的擠壓軸承,係裝設於擠壓機內的軸承,一般用在食材、飼料、生質燃料棒或相關加工的擠壓工作,由於擠壓機本身具有較強的動力驅動主軸進行擠壓的工作,所以擠壓軸承的設計較一般機械的軸承需要更為耐磨及耐壓的特性,才能具有較長的壽命,但是一般擠壓機內軸承的壽命都不長(一般僅有二至三個月的使用壽命),經常會有磨損的狀況,需要換裝新的軸承,造成維修成本的增加,又由於擠壓機在使用時,因應力的作用,許多零件相互之間有些微的變形,一但換裝新料(軸承),仍需要許多時間的校正與調整,所以若是能將軸承的耐磨度提高增加其使用的壽命,就能減少維修成本及換裝零件時間的花費。
為了使該軸承更具有耐壓及耐磨的特性,一般機械常使用的方法,最簡單就是使用較耐磨的高硬度材質(例如:鎢鋼),使得軸承在相互磨轉時,能減少磨損,但是整個軸承都使用了耐磨的鎢鋼材質,除了成本十分昂貴之外,也有耐震及耐衝擊不佳的缺點;所以最好的方式,就 是使用兩種不同的材質,才能使軸承內部可以承受大的壓力,但表面又具有耐磨的特性,為了達到這個要求,一般在歐美的方式,是在軸承的表面用粉末治金燒結的方式,或者用噴塗的方式,覆上一層薄薄的(大約1mm至2mm厚的)鎢鋼耐磨層,使軸承表面具有更為耐磨的特性,但是這種方法製造的耐磨層,由於結構孔隙較大,所以強度不足,在實際的使用上在一般中轉速350-500rpm轉速的場合裡,二個月至三個月就常有脫落或崩壞的情況,並不十分優良;而單純硬焊的方式也並不適合在尺寸精密的軸承上使用,因此,如何將二種材質結合形成耐磨的擠壓軸承,一直是業界苦思不得其解的難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針對上述習用無法將不同材質製成需要耐磨的擠壓軸承,特別研發一種方法能將焊接金屬條滲入內軸套及外軸套內,而使不同材質的構件得以緊密接合,而達到製造出具有耐磨耗、延長軸承壽命目的的擠壓軸承,亦能節省換裝及維修為主要目的。
為使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案的其中較佳實施例為:擠壓軸承之製法至少包含:(1)分別製造外軸套之套筒及內環,並使套筒及內環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2)分別製造內軸套之外環及軸筒,並使外環及軸筒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3)將內環套入套筒內,在該套筒及內環側邊置有一焊接金屬條;加溫,使熔化後的焊接金屬條,順著套筒及內環間隙滲入形成接合層而將套筒及內環牢固接合;(4)係如(3)之特徵將外環及軸筒牢固接合而形成內軸套;(5)將外軸套及內軸套漸漸冷卻至常溫,並相互套合樞接,而構成一耐磨耗的擠壓軸承。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製造出一種耐磨耗的擠壓軸承結構,至少包含有:一外軸套,係由一套筒及內環所構成,其中內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套筒及內環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再設一內軸套,係由一外環及軸筒所構成,其中外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外環及軸筒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其中由於滲銅的設計將需要耐磨的鎢磨得以鑲設在內側或外側,得到耐磨的效果。
A1‧‧‧步驟
A2‧‧‧步驟
A3‧‧‧步驟
A4‧‧‧步驟
A5‧‧‧步驟
10‧‧‧外軸套
11‧‧‧套筒
12‧‧‧內環
13‧‧‧容料槽
20‧‧‧內軸套
21‧‧‧外環
22‧‧‧軸筒
23‧‧‧容料槽
30‧‧‧主軸
40‧‧‧焊接金屬條
40’‧‧‧接合層
41‧‧‧焊接金屬條
41’‧‧‧接合層
50‧‧‧輸送帶
51‧‧‧墊塊
第1圖係本發明之軸承結構分解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製法流程示意圖。
第3-1圖係本發明之外軸套製造示意圖1。
第3-2圖係本發明之外軸套製造示意圖2。
第3-3圖係本發明之外軸套製造示意圖3。
第4-1圖係本發明之內軸套製造示意圖1。
第4-2圖係本發明之內軸套製造示意圖2。
第4-3圖係本發明之內軸套製造示意圖3。
第5圖係本發明之外軸套剖面結構說明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內軸套剖面結構說明圖。
請參看第1圖所示,本發明包含有一相互套合樞接的外軸套10及內軸套20;該外軸套10係組設在擠壓機之機座上(圖中未示),而內軸 套20被承托於外軸套10內旋動,且內軸套20係與主軸30接合,其特徵在於該外軸套10及內軸套20的製法,(請配合參看第1、2圖所示)包括:
步驟A1:分別製造外軸套10之套筒11及內環12;其中內環12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例如:鎢鋼或其合金),並使套筒11及內環12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該間隙在0.05mm-0.20mm之間)。
步驟A2:分別製造內軸套20之外環21及軸筒22;其中外環21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例如:鎢鋼或其合金),並使外環21及軸筒22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該間隙在0.05mm-0.20mm之間)。
步驟A3:結合套筒11及內環12形成外軸套10;請配合參看第3-1、3-2、3-3圖,係將內環12套入套筒11內,並將外軸套10整體予以傾斜;在該套筒11側邊及內環12上方間,設置有一焊接金屬條40,該焊接金屬條40以銅或其合金為最佳,該焊接金屬條40之長度大約在內環12圓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在預熱後並漸漸予以加溫將焊接金屬條40予以熔化,而熔化後的焊接金屬條40,則順著套筒11及內環12間隙滲入,如第5圖所示,形成接合層40’將套筒11及內環12牢固接合。
在上述的步驟A3中,為使焊接金屬條40能較更容易放置且不需要另外的夾具,本發明特別在設計上,將套筒11及內環12的長度略有不同,如第3-1、3-2、3-3圖的實施例,是將內環12的長度略短,使套筒11及內環12的側面形成一個容料槽13,恰可容置待熔化加工的焊接金屬條40,省略了夾具的設置。
步驟A4:結合外環21及軸筒22形成內軸套20;請配合參看第4-1、4-2、4-3圖,係將外環21套在軸筒22外緣,並將內軸套20整體予以傾 斜;在該外環21上方及軸筒22側邊間,設置有一焊接金屬條41,該焊接金屬條41以銅或銅合金為最佳,該焊接金屬條41之長度大約在外環21圓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在預熱後並漸漸予以加溫將焊接金屬條41予以熔化,而熔化後的焊接金屬條41,則順著外環21及軸筒22間隙滲入,如第6圖所示,形成接合層41’將外環21及軸筒22牢固接合。
在上述的步驟A4中,為使焊接金屬條41能較更容易放置且不需要另外的夾具,本發明特別在設計上,將外環21及軸筒22的長度略有不同,如第4-1、4-2、4-3圖的實施例,是將外環21的長度略短,使外環21及軸筒22的側面形成一個階梯狀的容料槽23,恰可容置待熔化加工的焊接金屬條40,省略了夾具的設置。
步驟A5:將外軸套10及內軸套20漸漸冷卻至常溫,並相互套合樞接(特別是將內軸套20置入外軸套10內,並使外軸套10中耐磨耗的內環12與內軸套20中耐磨耗的外環21相對樞接)而構成一耐磨耗的擠壓軸承。
如第3-1、3-2、3-3圖及第4-1、4-2、4-3圖所述的步驟A3及步驟A4中,為使焊接金屬條40,41能充分與諸零件,如:套筒11、內環12、外環21、軸筒22接合,故在加溫前可予以精密研磨以去除上述工作上表面的油膜,以使焊接更為順利。
在上述的步驟A3及步驟A4中,該焊接金屬條40,41若以銅為實施例時,所加的溫度大約係在攝氏1083度左右,並且持續0.5小時至1小時之間(視元件之大小而略有不同)能達到極佳的接合效果;但若是使用較低溫的金屬鋁則大約在攝氏661度左右,其他如鉛等金屬則依此類推,本發 明案即不再贅述。
在上述的步驟A3及步驟A4中,可以使用硬焊連續爐來達成,即送入硬焊連續爐內之輸送帶50,該輸送帶50上設有楔形墊塊51能將外軸套10及內軸套20予以傾斜,並使容料槽13,23更加明顯,用以暫時容納焊接金屬條40,41的設置,並且快速滲入外軸套10及內軸套20內,而形成接合層40’,41’。
由於本發明案的研發具有巧思,使得業界(不管是歐美或者台灣產業界)欲使用昂貴的耐磨材與基本材製成軸承的方法得到了重大突破,故在使用及製造上具有如下的優點:
1.本發明在製造後所達的洛氏硬度(hrc)值為72左右,較一般習用軸承的洛氏硬度(hrc)值為60更為提高,為本發明主要的優點。
2.本發明在實際的測試上,使用的壽命可達一年左右,較習用的軸承僅有二至三月的壽命要提高許多,因此更節省了製造成本,同時也省略了每次換裝軸承所需要的時間,以及人力維修成本,是本發明另一優點。
3.由於本發明案之製造方法,可使用現成的硬銲連續爐即可達成,同時材料亦為目前可取得的品項,更適合量產,能降低成本,為本發明之再一優點。
本發明之軸承結構,如第1、5、6圖所示,包含有:
一外軸套10,係由一套筒11及內環12所構成,其中內環12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例如:鎢鋼或其合金),並使套筒11及內環12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40’。
一內軸套20,係由一外環21及軸筒22所構成,其中外環21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例如:鎢鋼或其合金),並使外環21及軸筒22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41’。
當內軸套20置入外軸套10內時,恰使外軸套10中耐磨耗的內環12與內軸套20中耐磨耗的外環21相對樞接,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而外軸套10的套筒11及內環12、內軸套20的外環21及軸筒22之間,均係由滲入的銅接合層40’,41’所環狀包覆並且接合,因此具有極佳的封合效果,這種結構,較習用以噴塗的方式形成1-2mm厚的耐磨層更為堅實,耐磨耗而提高壽命,為一極優良的擠壓軸承之結構。
唯,以上所述之結構,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當熟習此技藝所作出等效或輕易的變化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例如:大致改變元件之形狀或尺寸,軸承的耐磨材質,或使用不同的銲接金屬條材料等,但係運用本發明之製造特徵者,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特徵內。
A1‧‧‧步驟
A2‧‧‧步驟
A3‧‧‧步驟
A4‧‧‧步驟
A5‧‧‧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擠壓軸承之製法,至少包括:步驟一:分別製造外軸套之套筒及內環;其中內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套筒及內環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步驟二:分別製造內軸套之外環及軸筒;其中外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外環及軸筒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步驟三:結合套筒及內環形成外軸套;將內環套入套筒內,並將外軸套整體予以傾斜;在該套筒側邊及內環上方間,設置有一焊接金屬條;在預熱後並漸漸予以加溫將焊接金屬條予以熔化,並使熔化後的焊接金屬條,順著套筒及內環間隙滲入,形成接合層將套筒及內環牢固接合;步驟四:結合外環及軸筒形成內軸套;並將內軸套整體予以傾斜;在該外環上方及軸筒側邊間,設置有一焊接金屬條;在預熱後並漸漸予以加溫將焊接金屬條予以熔化,而熔化後的焊接金屬條,順著外環及軸筒間隙滲入,形成接合層將外環及軸筒牢固接合;步驟五:將外軸套及內軸套漸漸冷卻至常溫,並將內軸套置入外軸套內,並使外軸套中耐磨耗的內環與內軸套中耐磨耗的外環相對樞接,而構成一耐磨耗的擠壓軸承。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一內的內環,以及步驟二內的外環係為鎢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一中,套筒及內環在相互套合後之間隙在0.05mm-0.20mm之間。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三及步驟四的焊接金屬條是銅或銅合金的其中之一。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三及步驟四的焊接金屬條的長度,分別是內環、外環圓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三中,在套筒及內環的側面預先設有一個供焊接金屬條置入的容料槽。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四中,在外環及軸筒的側面預先設有一個供焊接金屬條置入的容料槽。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在步驟三及步驟四中,所加的溫度大約係在攝氏六百六十度至一千二百度之間,並且至少持續0.5小時。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擠壓軸承之製法,其中步驟三之外軸套及步驟四之內軸套,在加溫前係先予以研磨去除其表面的油膜。
  10. 一種擠壓軸承之結構,至少包含有:一外軸套,係由一套筒及內環所構成,其中內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套筒及內環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一內軸套,係由一外環及軸筒所構成,其中外環係為耐磨耗的金屬材質,並使外環及軸筒在相互套合後留有間隙,且該間隙內係由銅滲入而成形一接合層; 據此,將內軸套置入外軸套內,並使外軸套中耐磨耗的內環與內軸套中耐磨耗的外環相對樞接,構成一耐磨耗的擠壓軸承。
TW105109087A 2016-03-23 2016-03-23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TWI580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9087A TWI580871B (zh) 2016-03-23 2016-03-23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9087A TWI580871B (zh) 2016-03-23 2016-03-23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0871B true TWI580871B (zh) 2017-05-01
TW201734328A TW201734328A (zh) 2017-10-01

Family

ID=5936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9087A TWI580871B (zh) 2016-03-23 2016-03-23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08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956A (zh) * 2018-12-28 2019-03-08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格栅除污机耐海水腐蚀轴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6237A (en) * 2003-06-10 2005-02-16 Ntn Toyo Bearing Co Ltd Sliding bearing and cam follower
TW200811380A (en) * 2006-08-17 2008-03-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Dynamic bea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182751B (zh) * 2011-04-22 2012-11-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用于涡轮钻具的径向滑动轴承
CN202646358U (zh) * 2012-06-11 2013-01-02 潍坊市宇宏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钻具用高效耐磨径向轴承
CN204113885U (zh) * 2014-09-28 2015-01-21 天津立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钻具用硬质合金轴力轴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6237A (en) * 2003-06-10 2005-02-16 Ntn Toyo Bearing Co Ltd Sliding bearing and cam follower
TW200811380A (en) * 2006-08-17 2008-03-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Dynamic bea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182751B (zh) * 2011-04-22 2012-11-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用于涡轮钻具的径向滑动轴承
CN202646358U (zh) * 2012-06-11 2013-01-02 潍坊市宇宏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钻具用高效耐磨径向轴承
CN204113885U (zh) * 2014-09-28 2015-01-21 天津立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钻具用硬质合金轴力轴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956A (zh) * 2018-12-28 2019-03-08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格栅除污机耐海水腐蚀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328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1616B1 (ko) 미끄럼 베어링
JP4283765B2 (ja) クラッシャ用の磨耗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469617A (en) Friction forming
RU2684464C2 (ru) Составной валок
CN100344404C (zh) 对高熔点材料进行摩擦搅拌焊接的方法及工具
JP4560054B2 (ja) 軸受付きコネクティングロッドの製造方法
RU2433206C2 (ru) Деталь машины для пары скольжения,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6694889B (zh) 一种具有复合合金层的内衬套及其制备方法
EP0995876A3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rotary drill bits
TWI580871B (zh)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Extruded Bearing
WO2014081707A1 (en) Slurry pump component with cladding surface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10079446A1 (en) Earth-boring tools and component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attaching components of an earth-boring tool
CN108115263B (zh) 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及其制备方法
US8261767B1 (en) Powdered metal inlay
CN104588647A (zh) 环式金刚石复合材料防磨带的加工方法及模具
JP2007268575A (ja) 異種金属材の接合方法、同方法で製造された機械部品とプラネタリキャリア
CN105171345A (zh) 一种高耐磨、可修复式锥型双机筒的制备方法
US11534854B2 (en)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ol and friction stir welding method
US20170368715A1 (en) Drill Ring for a Core Drill B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rill Ring
US20170113264A1 (en) Methods for joining cutting elements or other components to earth-boring tool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1482609A (zh) 径向扶正滑动轴承动环的制造方法
JP2001510539A (ja) レーザー溶接されたベア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30513A (ja) 複層摺動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052745U (zh) 径向扶正滑动轴承动环的制造模具
CN115638190A (zh) 一种复合合金产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