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157B -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157B
TWI574157B TW101145415A TW101145415A TWI574157B TW I574157 B TWI574157 B TW I574157B TW 101145415 A TW101145415 A TW 101145415A TW 101145415 A TW101145415 A TW 101145415A TW I574157 B TWI574157 B TW I5741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odule
processing unit
touch input
port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3407A (zh
Inventor
涂弘燃
楊啟彣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45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4157B/zh
Priority to US14/090,675 priority patent/US20140152598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1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近年來在觸控潮流的帶領下,筆記型電腦亦紛紛於螢幕加入觸控功能,令使用者可以更直覺地透過視覺並碰觸的方式進行操作。
雖然具有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可增加其操作性,卻也同時帶來誤觸的問題,特別是當筆記型電腦的觸控螢幕蓋上時,觸控螢幕的觸控面板部分可能因錯誤的電容耦合導致產生非預期的動作,此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筆記型電腦的外殼材質為金屬的情況下。
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的作法是設置較厚的墊子在筆記型電腦的觸控螢幕的外框架上,以增加當觸控螢幕蓋上時,其與鍵盤或底座的距離。然而,對於現今筆記型電腦輕薄化的趨勢而言,無疑是反其道而行。
本案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包括顯示模組、觸碰輸入模組以及控制模組。觸碰輸入模組包括一觸碰面板、一收發控制單元及一觸碰處理單元,收發控制單元與觸碰面板耦接以傳輸信號,觸碰處理單元耦接收發控制單元,控 制模組包括一感測器及一控制單元,感測器偵測顯示模組之開啟或閉闔狀態以輸出一感測信號,控制單元耦接感測器並依據開啟或閉闔狀態對應之感測信號決定將觸碰輸入模組致能或禁能。
本案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包括:藉由該控制模組取得該顯示模組之一開啟或閉闔訊息;依據開闔訊息判斷顯示模組是否閉闔;以及當顯示模組閉闔時,將位於顯示模組上之一觸碰輸入模組禁能。
本案提供另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包括:判斷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輸入模組產生的一觸碰輸入的影響程度是否超過一門檻值;當觸碰輸入的影響程度超過門檻值時,將觸碰輸入模組禁能;以及當觸碰輸入程度未超過門檻值時,則維持觸碰輸入模組正常運作。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案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其中圖1A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於開啟狀態之立體圖,圖1B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於閉闔狀態之立體圖。可攜式電子系統1包括顯示模組2、觸碰輸入模組3以及控制模組4。其中,可攜式電子系統 1例如是筆記型電腦。顯示模組2包括平面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OLED panel);觸碰輸入模組3包括觸碰面板,例如是電容式觸控面板或電阻式觸控面板等。觸碰輸入模組3設置於顯示模組2上,二者整合為觸控顯示器。
請參照圖2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方塊圖。可攜式電子系統1a的計算機元件包括顯示模組2a、觸碰輸入模組3a以及控制模組4a。
控制模組4a包含感測器41、控制單元42、記憶單元(Memory)44、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43、繪圖卡(Graphic Card)46及晶片組(Chipset)45等元件。
記憶單元44儲存有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程式碼441、介面驅動程式(Driver)442以及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443,這些程式碼及作業系統係由中央處理單元43執行,整個可攜式電子系統1a的系統狀態係由作業系統443所控制,介面驅動程式442是用以驅動觸碰輸入模組3a正常運作,使觸碰輸入模組3a產生的觸碰輸入得以正確的被作業系統443解讀。
中央處理單元43是負責執行各種主要運算的中樞。繪圖卡46則是負責依據作業系統443的命令進行圖像運算並將運算結果輸出至顯示模組2a。晶片組45在硬體實 施上可例如是南橋晶片(South Bridge)與北橋晶片(North Bridge)之組合,其主要功用在於作為中央處理單元43、繪圖卡46與記憶單元44等其他硬體的連接與溝通橋樑,其中晶片組45更可包括一傳輸埠控制器451,以透過傳輸埠控制器451對應之匯流排與觸碰輸入模組3a耦接,其中傳輸埠控制器451可以是通用序列匯流排控制器(Universal Serial Bus Controller,USB Controller)。舉例來說,當觸碰輸入模組3a受到外部物體提供的觸碰事件而產生觸碰信號,此信號從觸碰輸入模組3a透過匯流排傳送至晶片組45,則執行中的作業系統得知後便根據觸碰信號對應的輸入來運作。
感測器41感測顯示模組2a之開啟或閉闔狀態,以輸出一感測信號S,控制單元42耦接感測器41並依據感測信號S對應之開啟或閉闔狀態決定將觸碰輸入模組3a致能(enable)或禁能(disable)。感測器41可以是磁力感測器、光學感測器、或壓力感測器等,用以感測顯示模組2a的位置。控制單元42可例如是嵌入式控制系統,其可整合為一晶片或是一電路板。
當感測器41感測到顯示模組2a被閉闔,感測器41會傳送代表「顯示模組已閉闔」的感測信號S至控制單元42,控制單元42便會依據感測信號S將觸碰輸入模組3a禁能,因而關閉觸碰輸入功能。當感測器41感測到顯示模組2a被掀起,感測器41會傳送代表「顯示模組已開啟」的感測信號S至控制單元42,控制單元42便會依據感測 信號S將觸碰輸入模組3a致能,因而開啟觸碰輸入功能。
觸碰輸入模組3a包括觸碰面板31、收發控制單元32、觸碰處理單元33以及匯流排34。觸碰處理單元33與收發控制單元32係透過匯流排34通訊,匯流排34例如是SMBus或I2C Bus。觸碰面板31用以接收外部物體的觸碰事件產生觸碰信號。收發控制單元32是與觸碰面板31耦接以傳輸觸碰信號。觸碰處理單元33例如是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耦接收發控制單元32及控制模組4a,受控於控制模組4a以將收發控制單元32禁能或致能,因而關閉或開啟觸碰輸入模組3a的觸碰輸入功能。
在實施上,控制單元42可依據開啟或閉闔狀態對應之感測信號S輸出一中斷信號Int,觸碰處理單元33係耦接控制單元42並依據中斷信號Int將收發控制單元33致能或禁能。舉例來說,控制單元42收到代表「顯示模組已閉闔」的感測信號S後,可對觸碰處理單元33發出中斷信號Int,而禁能觸碰處理單元33,或由觸碰處理單元33對收發控制單元32發出禁能命令,以關閉觸碰輸入模組3a的觸碰輸入功能。其中,將觸碰輸入模組3a禁能的方式例如是觸碰處理單元33停止收發信號、收發控制單元32停止接收來自觸碰面板31的信號、或收發控制單元32停止傳送信號至觸碰面板31、或收發控制單元32停止與觸碰面板31通訊。
除此之外,觸碰輸入模組3a更可依據觸碰處理單元33所設定的觸碰條件門檻值(例如同一時間觸碰面板31 的有效觸碰點數量或觸碰面積等),用以決定是否傳輸由觸碰面板31所產生的觸碰信號。例如,當顯示模組2a閉闔時,觸碰面板31於同一時間所接收的觸碰條件大於觸碰處理單元33的設定門檻值時,則觸碰處理單元32不傳輸此觸碰信號。
請參照圖3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方塊圖。在可攜式電子系統1b中,收發控制單元32透過匯流排34與控制單元42耦接。控制單元42依據顯示模組2a的開啟或閉闔狀態所對應之感測信號S,將收發控制單元32致能或禁能,即控制模組4a係可直接藉由收發控制單元32的匯流排34來命令收發控制單元32停止與觸碰面板31傳輸信號。關閉觸碰功能的方式可如前述圖2實施例中操作觸碰輸入模組3a禁能來達成。
請參照圖4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方塊圖。當控制單元42接收到感測器41所傳送之感測信號S(代表「顯示模組已閉闔」)時,則依據感測信號S觸發BIOS程式碼441通知觸碰輸入模組3a的介面驅動程式442,並由介面驅動程式442發出用以禁能觸碰輸入模組3a之指令至中央處理單元43,由中央處理單元43將觸碰輸入模組3a禁能。
請參照圖5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方塊圖。晶片組45藉由傳輸埠控制器451與觸碰輸入模組3a通訊。
當控制單元42接收到感測器41所傳送之感測信號S(代表「顯示模組已閉闔」)時,則依據根據感測信號S 觸發BIOS程式碼441發出一指令通知中央處理單元43,由中央處理單元43進行禁能傳輸埠控制器451的動作,使得觸碰輸入模組3a與晶片組45之間無法傳輸信號,而達到關閉觸碰功能之目的。
在圖2至圖4的實施例中,當感測器41感測到顯示模組2a被開啟,感測器41會傳送代表「顯示模組已開啟」的感測信號S至控制單元42,控制單元42便會依據感測信號S將觸碰輸入模組3a致能,因而開啟觸碰輸入功能。
在圖5的實施例中,當顯示模組2a打開之後,晶片組45會將傳輸埠控制器451重新列舉(re-enumeration),使傳輸埠控制器451再次正常運作,因而觸碰輸入功能亦能正常運作。
在圖2至圖5的實施例中,若顯示模組閉闔而可攜式電子系統處於非工作模式,例如休眠或待機狀態下,則觸控輸入功能已關閉,因此則不需要進行前述將觸碰輸入模組3a禁能的處理。
請參照圖6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在步驟S01中,取得可攜式電子系統之一顯示模組之一開啟或閉闔(open/close)訊息。舉例來說,若顯示模組由開啟的狀態轉變為閉闔時,則判斷顯示模組已閉闔,反之,則判斷顯示模組已開啟。
在步驟S02中,根據開啟或閉闔訊息判斷顯示模組是否閉闔。
在步驟S03中,當顯示模組閉闔時,將位於顯示模組上之一觸碰輸入模組禁能。
在步驟S04中,當顯示模組開啟時,將觸碰輸入模組致能,以使可攜式電子系統可以正常地進行觸控操作。
另外,請參照圖7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觸碰功能控制方法更包括步驟S05。當顯示模組閉闔時,步驟S05係判斷可攜式電子系統是否處於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表示可攜式電子系統處於正常運作模式;非工作模式,表示可攜式電子系統進入休眠模式或關機。當處於非工作模式時,則無關閉觸控功能之必要。步驟S03,當處於工作模式時,禁能觸碰輸入模組。
當顯示模組的電源已關閉時,進一步檢查觸控功能是否也已關閉,若否,則將觸碰輸入模組禁能,以關閉觸控功能;當顯示模組電源已開啟,檢查觸控功能是否已開啟,若否,則開啟觸控功能。
請參照圖8所示,其為一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包括步驟S11~步驟S13。
在步驟S11中,判斷可攜式電子系統之一觸碰輸入模組產生的一觸碰輸入的影響程度是否超過一門檻值,其中觸碰輸入模組位於顯示模組上。
在步驟S12中,當判斷觸碰輸入的影響程度超過門檻值,則觸碰輸入模組禁能。
在步驟S13中,當判斷觸碰輸入程度未超過門檻值時,則維持觸碰輸入模組正常運作。
前述之觸碰輸入的影響程度係可代表同一時間觸碰輸入點數量或觸碰輸入面積。舉例來說,當顯示模組閉闔後,觸碰輸入模組與可攜式電子系統的殼體或鍵盤之間的接觸點數量或接觸面積可能因誤觸而增加,進而造成觸碰輸入點數量或觸碰輸入面積的增加。因此,藉由設定觸碰輸入點數量或觸碰輸入面積的門檻值,並利用觸碰輸入點數或觸碰輸入面積是否超過門檻值判斷顯示模組是否閉闔,若觸碰輸入點數或觸碰輸入面積超過門檻值,則判斷為顯示模組閉闔,並將觸碰輸入模組禁能,以關閉觸碰控制功能,反之,則維持觸碰輸入模組正常運作。
綜合上述,依據本案之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可攜式電子系統之厚度的情況下,亦能使可攜式電子系統具有防止誤觸碰之機制,使觸碰輸入模組不會因顯示模組閉闔,產生錯誤的觸碰輸入,而發生非預期的動作。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案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a~1d‧‧‧可攜式電子系統
2、2a‧‧‧顯示模組
3、3a‧‧‧觸碰輸入模組
31‧‧‧觸碰面板
32‧‧‧收發控制單元
33‧‧‧觸碰處理單元
34‧‧‧匯流排
4、4a‧‧‧控制模組
41‧‧‧感測器
42‧‧‧控制單元
43‧‧‧中央處理單元
44‧‧‧記憶單元
441‧‧‧BIOS程式碼
442‧‧‧介面驅動程式
443‧‧‧作業系統
45‧‧‧晶片組
451‧‧‧傳輸埠控制器
46‧‧‧繪圖卡
Int‧‧‧中斷信號
S‧‧‧感測信號
S01~S05、S11~S13‧‧‧步驟
圖1A為可攜式電子系統開啟狀態的立體圖;圖1B為可攜式電子系統閉闔狀態的立體圖; 圖2至圖5為可攜式電子系統的系統方塊圖;圖6與圖7為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以及圖8為可攜式電子系統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1a‧‧‧可攜式電子系統
2a‧‧‧顯示模組
3a‧‧‧觸碰輸入模組
31‧‧‧觸碰面板
32‧‧‧收發控制單元
33‧‧‧觸碰處理單元
34‧‧‧匯流排
4a‧‧‧控制模組
41‧‧‧感測器
42‧‧‧控制單元
43‧‧‧中央處理單元
44‧‧‧記憶單元
441‧‧‧BIOS程式碼
442‧‧‧介面驅動程式
443‧‧‧作業系統
45‧‧‧晶片組
451‧‧‧傳輸埠控制器
46‧‧‧繪圖卡
S‧‧‧感測信號
Int‧‧‧中斷信號

Claims (6)

  1. 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包含:一顯示模組;一觸碰輸入模組,位於該顯示模組上,該觸碰輸入模組包含一收發控制單元和一觸碰處理單元,其中該收發控制單元耦接該觸碰處理單元;以及一控制模組,耦接該觸碰輸入模組,並偵測該顯示模組之開啟或閉闔狀態,其中,當該可攜式電子系統處於工作模式下,該控制模組依據該顯示模組之該閉闔狀態,輸出一中斷信號,該控制模組係藉由該觸碰處理單元接收該中斷信號後,發出一禁能信號以禁能該收發控制單元,進而禁能該觸碰輸入模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系統,其中該控制模組耦接該觸碰處理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系統,其中該控制模組更包括:一感測器,偵測該顯示模組之該開啟或閉闔狀態,並依據該開啟或閉闔狀態輸出對應的一感測信號;一控制單元,耦接該感測器,並接收該感測信號;一記憶單元,儲存一BIOS程式碼及一介面驅動程式;以及一中央處理單元,用以執行該BIOS程式碼及該介面驅動程式; 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該感測信號觸發該BIOS程式碼,以通知該介面驅動程式發出一指令至該中央處理單元,該中央處理單元依據該指令將該觸碰輸入模組禁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系統,其中該控制模組更包括:一感測器,偵測該顯示模組之該開啟或閉闔狀態,並依據該開啟或閉闔狀態輸出對應的一感測信號;一控制單元,耦接該感測器,並接收該感測信號;一記憶單元,儲存一BIOS程式碼;一中央處理單元,用以執行該BIOS程式碼;以及一晶片組,具有一傳輸埠控制器,用以控制該晶片組與該中央處理單元及該觸碰輸入模組之間的訊號傳輸;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該感測信號觸發該BIOS程式碼,以發出一指令通知該中央處理單元,並由該中央處理單元依據該指令將該傳輸埠控制器禁能。
  5. 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的觸碰功能控制方法,該可攜式電子系統包括一顯示模組、一觸碰輸入模組以及一控制模組,該觸碰輸入模組包含一收發控制單元和一觸碰處理單元,其中該收發控制單元耦接該觸碰處理單元,並且該觸碰輸入模組設置於該顯示模組上,該觸碰功能控制方法包括:藉由該控制模組取得該顯示模組之一開啟或閉闔訊 息;依據該開啟或閉闔訊息決定該顯示模組為開啟或閉闔;當該顯示模組閉闔時,該控制模組依據該閉闔狀態輸出一中斷信號,該控制模組係藉由該觸碰處理單元接收該中斷信號後,發出一禁能信號以禁能該收發控制單元,使該觸碰輸入模組禁能;以及當該顯示模組開啟時,將該收發控制單元或該觸碰處理單元致能,使該觸碰輸入模組致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碰功能控制方法,更包括:當該顯示模組閉闔時,判斷該可攜式電子系統是否處於工作模式;以及當該可攜式電子系統處於工作模式,則禁能該觸碰輸入模組。
TW101145415A 2012-12-04 2012-12-04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TWI574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5415A TWI574157B (zh) 2012-12-04 2012-12-04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US14/090,675 US20140152598A1 (en) 2012-12-04 2013-11-26 Portable electronic system and touch function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5415A TWI574157B (zh) 2012-12-04 2012-12-04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407A TW201423407A (zh) 2014-06-16
TWI574157B true TWI574157B (zh) 2017-03-11

Family

ID=5082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415A TWI574157B (zh) 2012-12-04 2012-12-04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2598A1 (zh)
TW (1) TWI574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9088A4 (en) * 2012-12-28 2016-09-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SPONSE TO USER DEPOSITS
CN10451655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触控板误触控的方法
WO2021082007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开合盖检测的方法、触摸控制器、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US11579679B2 (en) 2021-05-12 2023-02-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termining opening/closing of computing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5155A (en) * 2010-07-21 2012-02-01 E Ink Holdings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anti-mis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768590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9109A (ja) * 2003-11-14 2005-06-09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TWI265447B (en) * 2005-06-06 2006-11-0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auxiliary display apparatus
US20080150903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Invente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ual-sided touch device
US8489870B2 (en) * 2010-10-22 2013-07-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for initiating execution of 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ased on position of display member relative to base member
US9001504B2 (en) * 2010-12-28 2015-04-07 Google Inc. Moveable display portion of a compu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5155A (en) * 2010-07-21 2012-02-01 E Ink Holdings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anti-mis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768590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2598A1 (en) 2014-06-05
TW201423407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6371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ッド制御方法
CN107741780B (zh) 点击唤醒和点击登录的近场通信(nfc)设备
US9026179B2 (en) Devices with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involving light sensing with photovoltaic arrays
US20080055256A1 (en) Touch screen controller with embedded overlay
US11334365B2 (en) Compu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automatic booting process when cover is opened
KR20140134459A (ko) 지문 스캔너를 포함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574157B (zh) 可攜式電子系統及其觸碰功能控制方法
US20210116986A1 (en) Promp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6168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401435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WI443496B (zh) 電子裝置與超頻運作的工作頻率控制方法
US105719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ontroller to enter a low power mode
KR102242120B1 (ko) 터치스크린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장치
KR20150041413A (ko) 모바일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417186B1 (ko) 노트북 컴퓨터의 동작 방법
US9237065B2 (en) Chip and computer system
TWI612428B (zh) 積體電路、電子裝置與其運作方法
US860556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216001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