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2961B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2961B
TWI572961B TW103127072A TW103127072A TWI572961B TW I572961 B TWI572961 B TW I572961B TW 103127072 A TW103127072 A TW 103127072A TW 103127072 A TW103127072 A TW 103127072A TW I572961 B TWI572961 B TW I5729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light shielding
pixel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shiel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6405A (zh
Inventor
李政翰
黃國有
陳瑞沛
陳茂松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7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2961B/zh
Priority to CN201410534265.XA priority patent/CN104267530B/zh
Priority to US14/521,470 priority patent/US958186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0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6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9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18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having a patterned common electr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良好顯示品質的顯示面板。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顯示面板於今日社會已是隨處可見,並廣泛的運用在各種電子產品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面電視之中。顯示面板通常設置能提供遮光效果的遮光圖案,以阻止漏光的發生。然而,顯示面板的開口率卻因而下降。此外,在一些情況下,對應顯示面板不同的位置,遮光圖案通常會有不同的尺寸,此使得顯示面板具有不同的開口率而導致亮度分布不一致。如此一來,顯示畫面容易產生點狀不均勻(dot mura)的現象,使得顯示面板無法提供使用者較理想的視覺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能夠避免顯示畫面產生點狀不均勻(dot mura)的現象。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多個第一畫素結構、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以及遮光圖案層。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位於第一基板上。多個第一畫素結構位於第一基板上,每一第一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每一第一畫素結構包括第一畫素電極。第一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一畫素電極條,其中每一第一畫素結構中之任兩相鄰的第一畫素電極條之間具有第一最大間距。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位於第一基板上,每一第二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每一第二畫素結構包括第二畫素電極。第二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二畫素電極條,其中每一第二畫素結構中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的第二最大間距。遮光圖案層位於第一基板上或第二基板上,遮光圖案層具有第一遮光部以及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的尺寸大於第一遮光部的尺寸,其中第二畫素電極鄰近於第二遮光部,第一畫素電極遠離第二遮光部。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多個第一畫素結構、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以及遮光圖案層。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位於第一基板上。多個第一畫素結構位於第一基板上,每一第一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每一第一畫素結構包括第一畫素電極。第一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一畫素電極條。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位於第一基板上, 每一第二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每一第二畫素結構包括第二畫素電極。第二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二畫素電極條,其中第二畫素電極條的數量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的數量。遮光圖案層位於第一基板上或第二基板上,遮光圖案層具有第一遮光部以及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的尺寸大於第一遮光部的尺寸,其中第二畫素電極鄰近於第二遮光部,第一畫素電極遠離第二遮光部。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所提出之顯示面板中,鄰近於尺寸較大的第二遮光部的第二畫素電極具有大於第一畫素電極之第一最大間距的第二最大間距,或是具有數量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的數量的第二畫素電極條,藉此可使得顯示面板的亮度分布均勻而避免顯示畫面產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並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2‧‧‧點
10、20、30、40、50、60、70、80、90、92‧‧‧顯示面板
100‧‧‧第一基板
110‧‧‧畫素陣列層
120‧‧‧顯示介質
130‧‧‧遮光圖案層
130a‧‧‧第一遮光部
130b、230b‧‧‧第二遮光部
130c‧‧‧第三遮光部
130d‧‧‧第四遮光部
140‧‧‧第二基板
A‧‧‧區域
d1、d2、d3、d4、d5、d6‧‧‧最小距離
DL‧‧‧資料線
MAX1‧‧‧第一最大間距
MAX2、MAX3、MAX4、MAX5、MAX6、MAX7‧‧‧第二最大間距
MIN2、MIN3、MIN4‧‧‧第二最小間距
P1‧‧‧第一畫素電極條
P2、P3、P4、P5、P6、P7、P8、P9、P10‧‧‧第二畫素電極條
PE1‧‧‧第一畫素電極
PE2、PE3、PE4、PE5、PE6、PE7、PE8、PE9、PE10‧‧‧第二畫素電極
S1、S1’‧‧‧第一畫素結構
S2、S2’、S3、S4、S5、S6、S7、S8、S9、S10‧‧‧第二畫素結構
SL‧‧‧掃描線
T1‧‧‧第一主動元件
T2‧‧‧第二主動元件
U1‧‧‧第一畫素區域
U2‧‧‧第二畫素區域
W1、W2‧‧‧寬度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側視圖。
圖2是圖1的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3為圖2之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10是圖9之第一畫素區域及第二畫素區域的液晶效率與電壓的關係圖。
圖11是圖9之第一畫素區域及第二畫素區域的穿透率與位置的關係圖。
圖1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側視圖。圖2是 圖1的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3為圖2之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00、畫素陣列層110、顯示介質120、遮光圖案層130、以及第二基板140。
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40彼此對向設置。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40的材質可各自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顯示介質120配置於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40之間。顯示介質120例如是液晶材料。換言之,顯示面板10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具體而言,顯示面板10例如是共平面切換式(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顯示面板或邊際場切換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液晶顯示器面板,但不以此為限。
畫素陣列層110配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畫素陣列層110包括多條掃描線SL、多條資料線DL、多個第一畫素結構S1以及多個第二畫素結構S2。在本實施方式中,掃描線SL沿X方向延伸,而資料線DL沿Y方向延伸。掃描線SL與資料線DL是位於不相同的膜層,且兩者之間夾有絕緣層(未繪示)。此外,掃描線SL與資料線DL在第一基板100上定義出多個第一畫素區域U1以及多個第二畫素區域U2。掃描線SL與資料線DL的材質例如是金屬。
第一畫素結構S1分別對應配置於第一畫素區域U1內。 第一畫素結構S1包括第一主動元件T1以及與第一主動元件T1電性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PE1,且每一第一畫素結構S1經由第一主動元件T1與對應的掃描線SL以及資料線DL電性連接。第一主動元件T1可以是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任一主動元件,因此不再贅述。
第一畫素電極PE1具有多個第一畫素電極條P1。在每一第一畫素結構S1中,任兩相鄰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之間具有第一最大間距MAX1。在此,「任兩相鄰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定義為任意的兩個第一畫素電極條P1之間不具有其他第一畫素電極條P1。另外,每一第一畫素電極條P1具有相同的寬度W1。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畫素結構S1中的寬度W1例如是2微米,第一最大間距MAX1例如是3微米。另外,第一畫素電極PE1的材質例如是透明導電層,其包括金屬氧化物,例如是銦錫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鋁錫氧化物(aluminum tin oxide,ATO)、鋁鋅氧化物(aluminum zinc oxide,AZO)、銦鍺鋅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或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
第二畫素結構S2分別對應配置在第二畫素區域U2內。第二畫素結構S2為對應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的畫素結構,亦即以上視方向而言,第二遮光部130b被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2所環繞,而第一畫素結構S1係相對遠離第二遮光部130b且不與第二遮光部130b相鄰。第二畫素結構S2包括第二主動元件T2以 及與第二主動元件T2電性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PE2,且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經由第二主動元件T2與對應的掃描線SL以及資料線DL電性連接。第二主動元件T2可以是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任一主動元件,因此不再贅述。
第二畫素電極PE2具有多個第二畫素電極條P2。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其中第二最大間距MAX2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且第二最大間距MAX2與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比值為r,1<r≦2。在此,「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定義為兩個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不具有其他第二畫素電極條P2。另外,如圖3所示,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更具有小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最小間距MIN2。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並非以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的間距都相同的方式配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最小間距MIN2與第一最大間距MAX1相同,其中第二最小間距MIN2例如是3微米。
另外,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每一第二畫素電極條P2具有相同的寬度W2,且所述寬度W2與第一畫素電極條P1的寬度W1相同。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畫素結構S2中的寬度W2例如是2微米,第二最大間距MAX2例如是3.5微米、4微米或5微米。另外,如圖3所示,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鄰近於資料線 DL。也就是說,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中的一者必為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
第二畫素電極PE2的材質例如是透明導電層,其包括金屬氧化物,例如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
遮光圖案層130配置在第二基板140上。如圖2所示,遮光圖案層130具有第一遮光部130a以及第二遮光部130b,其中第二遮光部130b的尺寸大於第一遮光部130a的尺寸。也就是說,與第一遮光部130a相比,第二遮光部130b具有較大的寬度且具有較大的遮蔽面積。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遮光部130b用以遮蔽使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140之間的液晶間距均勻的主間隙物(未繪示),以防止因間隙物移動而造成配向膜(未繪示)刮傷所導致的漏光現象發生,而第一遮光部130a則用以遮蔽輔助間隙物(未繪示)。另外,遮光圖案層130更具有第三遮光部130c以及第四遮光部130d,其中在空間上,第三遮光部130c以及第四遮光部130d分別與掃瞄線SL以及資料線DL重疊,且與第一遮光部130a以及第二遮光部130b相連接,第一遮光部130a及第二遮光部130b均與掃瞄線SL以及資料線DL相交處重疊,第一遮光部130a及第二遮光部130b之寬度均大於第三遮光部130c以及第四遮光部130d之寬度。
另外,如圖3所示,第二畫素電極PE2鄰近於第二遮光 部130b,而第一畫素電極PE1遠離第二遮光部130b。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空間上會與第二遮光部130b重疊的畫素結構定義為第二畫素結構S2,而不會與第二遮光部130b重疊的畫素結構定義為第一畫素結構S1。進一步而言,由於第二遮光部130b的尺寸大於第一遮光部130a的尺寸,故第二畫素區域U2的開口率小於第一畫素區域U1的開口率。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畫素區域U2的開口率相對於第一畫素區域U1的開口率的百分比率小於92%。一般而言,在前述情況下,顯示面板容易因亮度分布不均勻而發生顯示畫面存在點狀不均勻的現象。
另外,如圖3所示,最外側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與第四遮光部130d不相重疊,且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與第四遮光部130d不相重疊。詳細而言,於垂直投影面上,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2小於最外側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1,其中最小距離d2為0.5微米至2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2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2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
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2中的第二畫素電極PE2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2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皆最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也就是說,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2中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 電極條P2中的一者皆最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即該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2中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均鄰近於第二遮光部130b。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以將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2中的至少一者中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中的一者設計為最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
值得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設置遮光圖案層130能夠遮蔽顯示面板10中不欲被使用者觀看到的元件及走線,並且能夠防止漏光現象發生,而透過設置第二畫素電極PE2能夠避免顯示畫面產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第二畫素區域U2的開口率相對於第一畫素區域U1的開口率的百分比率小於92%,顯示面板10仍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其原因如下。由於液晶分子是受電極所產生的電場驅動,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述,第二畫素電極PE2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2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藉此增加了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利用率,使得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而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也就是說,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2中透過設置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畫素電極PE2,每一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效率及穿透率皆能夠被提升,而使得顯示面板10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根據上文,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本發明的顯示面板10也包括已知的共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面板或邊際場切換式液晶顯示器面板中的其他構件,例如共用電極、偏光片、彩色濾光片或配向膜等等。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第一畫素電極PE1及第二畫素電極PE2的構形並不以圖3中所繪者為限。也就是說,只要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即在本實施方式之範疇內,第一畫素電極PE1及第二畫素電極PE2可以是已知的共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面板或邊際場切換式液晶顯示器面板中任一種構形的畫素電極。舉例而言,雖然圖3中繪示第一畫素電極條P1及第二畫素電極條P2的形狀皆為直線型,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畫素電極條P1及第二畫素電極條P2的形狀也可以是「ㄍ」字型。
另外,雖然圖3中繪示第一畫素電極條P1及第二畫素電極條P2的數量皆為3條,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畫素電極條P1及第二畫素電極條P2的數量可根據實際上顯示面板的需求而調整。
另外,雖然本實施方式的遮光圖案層130是配置在第二基板140上,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遮光圖案層130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基板100上。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4之顯示面板2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 圖4位於顯示面板2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4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1至圖3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4及圖3,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20與圖3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不相同之處在於: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3中,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之間更具有不同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最小間距MIN3。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之間會具有不相同的間距。詳細而言,由於第二最小間距MIN3小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故於垂直投影面上,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3小於最外側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1,其中最小距離d3為0.5微米至2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3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3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的一部分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畫素結構S3中的第二最小間距MIN3與第二最小間距MIN2相同,例如是3微米。
進一步而言,在圖4的實施方式中,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3中的第二畫素電極PE3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3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的一部分皆最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以將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 畫素結構S3中的至少一者中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3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的一部分設計為最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
值得說明的是,與圖3的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3中透過設置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畫素電極PE3,可使得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利用率增加。如此一來,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進而避免顯示面板20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5之顯示面板3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5位於顯示面板3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5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1至圖3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5及圖3,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30與圖3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不相同之處在於: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4中,第二畫素電極PE4之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4之間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2。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畫素電極條P1之間的距離皆相同。第二畫素電極條P4之間的距離也皆相同,且皆為第二最大間距MAX2。另外,第二畫素電極條P4之間的距離皆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P1之間的距離。
如此一來,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4之最外 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4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4小於第一畫素電極PE1之最外側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1,其中最小距離d4為0.5微米至2微米。此使得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4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4皆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
與圖3的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4中透過設置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4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畫素電極PE4,可使得第二畫素區域U2之邊緣位置的液晶分子能夠被有效利用,而提升第二畫素區域U2的液晶效率。如此一來,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藉此能夠避免顯示面板30的顯示畫面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6之顯示面板4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6位於顯示面板4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6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5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6及圖5,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40與圖5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30不相同之處在於: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5中,第二畫素電極PE5之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之間更具有不同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最小間距MIN4。詳 細而言,由於第二最小間距MIN4小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故於垂直投影面上,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5小於最外側的第一畫素電極條P1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的最小距離d1,其中最小距離d5為0.5微米至2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5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的一部分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畫素結構S5中的第二最小間距MIN4例如是3微米。
進一步而言,在圖6的實施方式中,在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5中,與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之對應於第二最小間距MIN4的部分相比,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之對應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部分皆較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以將第二遮光部130b周圍四個相鄰的第二畫素結構S5中的至少一者中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之對應於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部分設計為較靠近第二遮光部130b。
值得說明的是,與圖5的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5中透過設置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之間具有大於第一最大間距MAX1的第二最大間距MAX2的第二畫素電極PE5,可使得第二畫素區域U2之邊緣位置的液晶分子能夠被有效利用,而提升第二畫素區域U2的液晶效率。如此一來,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 到補償,藉此能夠避免顯示面板40的顯示畫面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7之顯示面板5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7位於顯示面板5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7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5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7及圖5,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50與圖5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30不相同之處在於: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6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6與第四遮光部130d的側邊切齊,且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6之間的距離皆相同,且皆為第二最大間距MAX3,第二最大間距MAX3約為1微米至5微米。也就是說,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6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6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不存在間距,即距離為0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6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6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藉此第二畫素區域U2的液晶效率能夠提升,使得可避免顯示面板50的顯示畫面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另外,根據上文,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圖3、圖4及圖6的實施方式中的最小距離d2、最小距離d3及最小距離d5也可以是0微米。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8之顯示面板6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8位於顯示面板6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8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7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8及圖7,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60與圖7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50不相同之處在於: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7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7與第四遮光部130d重疊,且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7之間的距離皆相同,且皆為第二最大間距MAX4,第二最大間距MAX4約為1微米至5微米。如此一來,與第一畫素區域U1相比,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利用率較高,藉此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而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使得能夠避免顯示面板60的顯示畫面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另外,根據上文,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圖3的實施方式中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2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2、圖4的實施方式中之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最小距離d3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3及圖6的實施方式中的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5也可以與第四遮光部130d相重疊。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9之顯示面板7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 圖9位於顯示面板7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9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1至圖3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9及圖3,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70與圖3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不相同之處在於:在每一第二畫素結構S8中,第二畫素電極PE8之第二畫素電極條P8的數量為4條,且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之間的距離皆相同,且皆為第二最大間距MAX5。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畫素電極條P8的數量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P1的數量。
另外,如圖9所示,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與第四遮光部130d不相重疊。詳細而言,於垂直投影面上,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具有一最小距離d6,其中最小距離d6小於最小距離d1,且最小距離d6為0.5微米至2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8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設置數量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P1的數量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可使得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能夠更靠近第四遮光部130d。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最大間距MAX1及第二最大間距MAX5例如是4微米。
與圖3的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第二畫素電極PE8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8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故使得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效率增加。如此一來,第 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進而避免顯示面板70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以下,將參照圖10及圖11來說明圖9之實施方式的功效。
圖10是圖9之第一畫素區域U1及第二畫素區域U2的液晶效率與電壓的關係圖,其中曲線1表示第一畫素區域U1,曲線2表示第二畫素區域U2。由圖10可知,與第一畫素區域U1相比,包括具有4條第二畫素電極條P8的第二畫素電極PE8的第二畫素區域U2呈現出較高的液晶效率。
圖11是圖9之第一畫素區域U1及第二畫素區域U2的穿透率與位置的關係圖,其中位置是由點1或點2開始沿X方向移動,曲線3表示第一畫素區域U1,曲線4表示第二畫素區域U2。由圖11可知,與第一畫素區域U1相比,包括具有4條第二畫素電極條P8的第二畫素電極PE8的第二畫素區域U2在鄰近第四遮光部130d的區域處仍具有良好的穿透率。
圖1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12之顯示面板8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12位於顯示面板8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12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9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12及圖9,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80與圖9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70不相同之處在於: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9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9與第四遮光部 130d的邊緣切齊,且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9之間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6。也就是說,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9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9與第四遮光部130d之間不存在間距,即距離為0微米。如此一來,相較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9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9較鄰近於第四遮光部130d,藉此第二畫素區域U2的液晶效率能夠提升,而使得顯示面板80能夠避免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且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圖1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上視示意圖。圖13之顯示面板90的完整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其中圖13位於顯示面板90中的位置可參考圖2中之區域A的位置。另外,圖13之實施方式與上述圖12之實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13及圖12,此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90與圖12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80不相同之處在於:於垂直投影面上,第二畫素電極PE10之最外側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10與第四遮光部130d重疊,且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P10之間具有第二最大間距MAX7,第二最大間距MAX7約為1微米至5微米。如此一來,與第一畫素區域U1相比,第二畫素區域U2中的液晶利用率較高,藉此第二畫素區域U2因開口率降低而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使得顯示面板90能夠避免發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以上各實施方式所提及的最小距離d1、d2、d3、d4、d5、d6係指水平距離。
另外,在上述圖1至圖13的實施方式中,第二遮光部130b是位在對應於掃描線SL與資料線DL交錯的位置上,並且對應於第二畫素電極(PE2~PE10)的角落,而且不與第一遮光部130a接觸,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以下,將參照圖14進行說明。
圖1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4及圖2,圖14之顯示面板92與圖2之顯示面板1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詳細而言,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92與圖2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不相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的第二遮光部203b是位在對應於Y方向上之兩相鄰的畫素結構之間的位置上。另外,與圖2之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空間上會與第二遮光部230b重疊的畫素結構定義為第二畫素結構S2’,而不會與第二遮光部230b重疊的畫素結構定義為第一畫素結構S1’。
另外,根據上文,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顯示面板92中的第一畫素結構S1’可以圖1至圖13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一畫素結構S1來實現,而第二畫素結構S2’可以圖1至圖13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畫素結構S2、第二畫素結構S3、第二畫素結構S4、第二畫素結構S5、第二畫素結構S6、第二畫素結構S7、第二畫素結構S8、第二畫素結構S9或第二畫素結構S10來實現。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方式所提出之顯示面板中,透過在開口率較低的第二畫素區域內配置具有大於第一畫素電極之第一最大間距的第二最大間距的第二畫素電極,或是具有數量大於第一畫素電極條的數量的第二畫素電極條的第二畫素電極,藉此第二畫素區域內的液晶利用率增加,使得因開口率降低而造成亮度損失的問題得以受到補償。如此一來,能夠避免顯示畫面產生點狀不均勻的現象,而使得本發明的顯示面板能夠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面板
130‧‧‧遮光圖案層
130a‧‧‧第一遮光部
130b‧‧‧第二遮光部
130c‧‧‧第三遮光部
130d‧‧‧第四遮光部
d1、d2‧‧‧最小距離
DL‧‧‧資料線
MAX1‧‧‧第一最大間距
MAX2‧‧‧第二最大間距
MIN2‧‧‧第二最小間距
P1‧‧‧第一畫素電極條
P2‧‧‧第二畫素電極條
PE1‧‧‧第一畫素電極
PE2‧‧‧第二畫素電極
S1‧‧‧第一畫素結構
S2‧‧‧第二畫素結構
SL‧‧‧掃描線
T1‧‧‧第一主動元件
T2‧‧‧第二主動元件
U1‧‧‧第一畫素區域
U2‧‧‧第二畫素區域
W1、W2‧‧‧寬度

Claims (14)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多個第一畫素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各該第一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各該第一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一畫素電極,該第一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一畫素電極條,其中各該第一畫素結構中之任兩相鄰的第一畫素電極條之間具有一第一最大間距;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各該第二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各該第二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二畫素電極,該第二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二畫素電極條,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之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之間具有大於該第一最大間距的一第二最大間距;以及一遮光圖案層,位於該第一基板上或該第二基板上,該遮光圖案層具有一第一遮光部以及一第二遮光部,該第二遮光部的面積大於該第一遮光部的面積,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鄰近於該第二遮光部,該第一畫素電極遠離該第二遮光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最大間距與該第一最大間距的比值為r,1<r≦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畫 素電極條及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具有相同的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之該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之間更具有不同於該第二最大間距的一第二最小間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之該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係鄰近於該些資料線中的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圖案層更具有一第三遮光部與一第四遮光部,分別與該些掃瞄線以及該些資料線重疊,且與該第一遮光部與該第二遮光部相連接,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不相重疊且與其之間的最小距離為0.5微米至2微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圖案層更具有一第三遮光部與一第四遮光部,分別與該些掃瞄線以及該些資料線重疊,且與該第一遮光部與該第二遮光部相連接,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之間的距離係相同,且皆為該第二最大間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任兩相鄰的第二畫素電極條之間更具有不同於該第二最 大間距的一第二最小間距。
  10.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資料線,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多個第一畫素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各該第一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各該第一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一畫素電極,該第一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一畫素電極條;多個第二畫素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上,各該第二畫素結構與對應的掃描線以及對應的資料線電性連接,且各該第二畫素結構包括一第二畫素電極,該第二畫素電極具有多個第二畫素電極條,其中該些第二畫素電極條的數量大於該些第一畫素電極條的數量;以及一遮光圖案層,位於該第一基板上或該第二基板上,該遮光圖案層具有一第一遮光部以及不與該第一遮光部接觸的一第二遮光部,該第二遮光部的面積大於該第一遮光部的面積,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鄰近於該第二遮光部,該第二遮光部對應於該第二畫素電極之一角落,該第一畫素電極遠離該第二遮光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圖案層更具有一第三遮光部與一第四遮光部,分別與該些掃瞄線以及該些資料線重疊,且與該第一遮光部與該第二遮光部相連接, 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各該第一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一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之間的最小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不相重疊且與其之間的最小距離為0.5微米至2微米。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二畫素結構中的最外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與該第四遮光部重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畫素電極條及各該第二畫素電極條具有相同的寬度。
TW103127072A 2014-08-07 2014-08-07 顯示面板 TWI572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7072A TWI572961B (zh) 2014-08-07 2014-08-07 顯示面板
CN201410534265.XA CN104267530B (zh) 2014-08-07 2014-10-11 显示面板
US14/521,470 US9581867B2 (en) 2014-08-07 2014-10-23 Display panel having a plurality of pixel electrode bars with different spac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7072A TWI572961B (zh) 2014-08-07 2014-08-07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6405A TW201606405A (zh) 2016-02-16
TWI572961B true TWI572961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15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072A TWI572961B (zh) 2014-08-07 2014-08-07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1867B2 (zh)
CN (1) CN104267530B (zh)
TW (1) TWI572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6618B (zh) * 2015-07-29 2017-04-01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濾光片
TWI585470B (zh) * 2015-07-29 2017-06-01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濾光片
CN105158993B (zh) * 2015-08-21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06239B (zh) * 2015-10-16 2018-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Mura现象补偿方法
TWI614555B (zh) * 2015-12-22 2018-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面板
KR102510428B1 (ko) * 2016-05-03 2023-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8205588A (ja) * 2017-06-07 2018-1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407388A (zh) * 2018-11-14 2019-03-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程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094872A (ko) * 2019-01-30 2020-08-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698532A (zh) * 2019-10-23 2021-04-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161643B (zh) * 2020-01-03 2022-03-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2115A (en) * 2010-11-22 2012-06-0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201310152A (zh) * 2011-08-29 2013-03-0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液晶顯示面板與透明液晶顯示器
TW201344246A (zh) * 2012-04-25 2013-11-0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裝置
TWI424238B (zh) * 2010-10-29 2014-01-2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TW20141514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Au Optronics Corp 透明液晶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TW201416764A (zh) * 2012-10-22 2014-05-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6949B1 (ko) * 2002-12-31 2010-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7768597B2 (en) 2006-12-14 2010-08-03 Hannstar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1040080A1 (ja) 2009-09-30 2011-04-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93176B1 (ko) * 2010-08-05 2017-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464505B (zh) * 2012-03-28 2014-12-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與畫素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238B (zh) * 2010-10-29 2014-01-2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TW201222115A (en) * 2010-11-22 2012-06-0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201310152A (zh) * 2011-08-29 2013-03-0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液晶顯示面板與透明液晶顯示器
TW201344246A (zh) * 2012-04-25 2013-11-0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裝置
TW20141514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Au Optronics Corp 透明液晶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TW201416764A (zh) * 2012-10-22 2014-05-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81867B2 (en) 2017-02-28
CN104267530A (zh) 2015-01-07
TW201606405A (zh) 2016-02-16
US20160043104A1 (en) 2016-02-11
CN104267530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2961B (zh) 顯示面板
TWI512589B (zh) 觸控顯示面板
US917633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81043B (zh) 畫素結構
TWI581038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I522704B (zh) 顯示面板
TWI678583B (zh) 顯示裝置
TWI52676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WO2021072825A1 (zh) 一种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9857620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18423B (zh) 顯示面板
TWI648582B (zh) 畫素結構
TW201539088A (zh) 顯示面板
TWI631402B (zh) 陣列基板與顯示面板
TWI667522B (zh) 畫素結構
TWI675231B (zh) 顯示裝置
JP563233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879499B (zh) 显示装置
TW594622B (en) Wide viewing angle LC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608540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194456U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427992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WO2023050515A1 (zh) 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及显示面板
WO2017049702A1 (zh) 像素结构、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TWI665589B (zh) 觸控顯示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