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147B -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147B
TWI569147B TW104134522A TW104134522A TWI569147B TW I569147 B TWI569147 B TW I569147B TW 104134522 A TW104134522 A TW 104134522A TW 104134522 A TW104134522 A TW 104134522A TW I569147 B TWI569147 B TW I5691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s
pool
mode
value
componen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4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1491A (zh
Inventor
沃那 黑伊恩
馬汀 波拉克
大衛 羅許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1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1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08Control message, address and command por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52Assignment of addresses or identifiers to the modules of a bus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係關於電路控制機制並且更具體而言,但是不唯一地係關於用於將識別符指派給經由控制介面存取之組件的技術。
發明背景
由MIPI® Alliance公佈的各種射頻前端(RFFE)介面標準及系統電力管理介面(SPMI)標準係提供個別地將平台之不同相應組件定址之唯一從屬識別符(USID)的機制之一些實例。通常,此等組件耦接至組態及/或控制(在本文中稱為「組態/控制」)匯流排,其中亦耦接至組態/控制匯流排之主機邏輯充當控制組件之主控。
在習知平台之電力接通或重置期間,此等從屬組件分別與藉由組件之供應商、製造商等限定之預設識別符相關聯。然後,個別地指派USID以促進組件之定址,其中此定址不使用組件之預設識別符。此舉之一理由係考慮到來自同一製造商(或供應商等)之兩個組件具有相同預設識 別符之可能性。
在MIPI® RFFE標準及MIPI® SPMI標準之具體情況下,USID定義為某一固定(有限)尺寸之值,例如,四位元值,其中一個此類四位元值(如0b0000)保留為廣播識別符。此舉將根據各種MIPI®順應性控制介面使用之可利用USID之總數限制於十五個(15)。因此,對於給定使用情況而言,實施MIPI®順應性控制機制之系統受限於在此使用情況期間可由同一控制匯流排定址之不超過十五個從屬組件。
系統可藉由實施一或多個額外組態/控制匯流排來減輕有限USID可利用性之影響。然而,使用多個組態/控制匯流排增加系統複雜性及成本,並且減少資源利用效率。一種額外組態/控制匯流排可需要匯流排主控裝置上之至少三個額外接頭。此外,匯流排主控必須採用多個匯流排識別符作為額外定址元件。隨著行動裝置之使用情況之變化性及複雜性繼續增長,對於適應此等使用情況之有效機制之要求不斷增加。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裝置,其包含: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偵測一系統之一第一模式並且作為響應來識別:該系統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及該系統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被動的;指派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將一主動組 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該指派邏輯進一步用以將一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一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該指派邏輯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100、500‧‧‧系統
105‧‧‧射頻前端
110‧‧‧管理器
112‧‧‧控制邏輯
114‧‧‧模式偵測邏輯
116‧‧‧指派邏輯
120‧‧‧主動ID池
122‧‧‧被動ID池
130、510‧‧‧匯流排
140a、140x、140y‧‧‧組件
142a、142x、142y‧‧‧位址預設
144a、144x、144y‧‧‧組配位址
200、300‧‧‧方法
400、600‧‧‧裝置
410‧‧‧匯流排介面
420‧‧‧控制邏輯
430‧‧‧位址預設(AD)表
440‧‧‧模式評估邏輯
442‧‧‧模式表
450‧‧‧池產生邏輯
452‧‧‧第一池
454‧‧‧第二池
460‧‧‧指派邏輯
465‧‧‧組配位址(CA)表
520、610‧‧‧處理器
530‧‧‧記憶體子系統
532、662‧‧‧記憶體裝置
534、664‧‧‧記憶體控制器
536‧‧‧作業系統
538‧‧‧指令
540‧‧‧輸入/輸出(I/O)介面
550‧‧‧網路介面
560‧‧‧大量儲存裝置
562‧‧‧資料
570‧‧‧週邊介面
620‧‧‧音訊子系統
630‧‧‧顯示子系統
632‧‧‧顯示介面
640‧‧‧I/O控制器
650‧‧‧電力管理
670‧‧‧連接性
672‧‧‧蜂巢式連接性
674‧‧‧無線連接性
680‧‧‧週邊連接
682‧‧‧附屬週邊裝置
684‧‧‧來源週邊裝置
藉由範例而非限制地於隨附圖式之各圖中說明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在圖式中:圖1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包括經由控制介面存取之組件之系統之元件的高階功能方塊圖。
圖2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分別將識別符分配至多個池中之一相應者之方法之元件的流程圖。
圖3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將識別符指派給經由控制介面存取之組件之方法之元件的流程圖。
圖4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經由控制介面來組配組件之裝置之元件的高階功能方塊圖。
圖5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經由控制介面來組配組件之計算系統之元件的方塊圖。
圖6係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經由控制介面來組配組件之行動裝置之元件的方塊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本文論述之實施例個別地提供促進分別用預定、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一相應者來將系統之組件定址的技術 及/或機制。多個識別符-例如,藉由RFFE標準、SPMI標準或其他標準定義之USID-可用於在不同時間指派給系統之多個組件之不同者。在一實施例中,可用於指派之多個識別符之總數可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
多個識別符可個別地分別分配至第一池及第二池中之一相應者。識別符分別後續指派給相應組件可包括自第一池及第二池中之僅一者中選擇識別符。對於系統之給定第一操作模式,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間主動之從屬組件可分別指派來自第一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相反,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間被動之從屬組件可分別指派來自第二池之相應識別符。
系統可隨後針對不同於第一操作模式之第二操作模式來重新組配-例如,自支援第一通訊類型轉換至支援第二通訊類型。對於此重新組配,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間主動之從屬組件可分別指派來自第一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相反,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被動之從屬組件可分別指派來自第二池之相應識別符。在一實施例中,將識別符指派給從屬組件在第一操作模式與第二操作模式之間是不同的。
根據一實施例,此池分配及/或識別符指派功能可作為控制介面標準之習知組件選擇及位址指派機制之擴展來實施。舉例而言,可添加(或修改)狀態機、演算法或其他控制邏輯以支援將識別符個別地分組至多個池中及/或自此等池選擇識別符以指派給組件。
本文論述之實施例解決各種問題,僅根據一種無 線技術來操作之大多數習知行動裝置平台不會造成此等問題。通常,支援給定無線技術(例如,長期演進或「LTE」)之行動裝置之供應商將RFFE從屬組件之總數完全保持在藉由用於此等裝置中之前端控制/組態機制所施加之限度(例如,15)以下。然而,當考慮是否可獲得支援需要主動前端組件之不同相應組合之多種通訊技術的行動裝置時,可造成此等各種問題,其中可經由具體組態/控制匯流排來定址之組件之總數大於可用於指派之識別符之總數。
在一實施例中,系統之組件分別與相應預設位址識別符資訊(在本文中稱為「位址預設」)相關聯,該資訊用於在指派識別符之前及/或在不同識別符指派之間識別組件。位址預設可包括例如製造商識別符(mID)、產品識別符(pID)或其組合。位址預設不同於可在不同時間個別地指派及重新指派給不同組件的另一種識別符,在本文中稱為USID。組件之位址預設及當前指派給同一組件之USID可用於判定將要指派給此組件之具體下一個USID。實施例個別地防止具有相同位址預設(例如,相同mID/pID對)之組件同時指派相同替代位址識別符。即使在此等組件分別在系統之操作模式期間被動時,亦可施加此限制。因此,不需要系統重置來將組件自其相應被動組態中釋放。
某些實施例在本文中相對於MIPI® RFFE規範及可用於指派給RFFE組件之十五個USID之相關聯最大數目來論述。然而,此論述可擴展以另外或替代地應用於將可用於將組件定址之識別符之某個最大數目加以限定的各種 其他控制介面規範中之任一者。
圖1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分別針對RFFE(或其他系統)之不同模式來個別地提供定址方案之系統100之一實例。系統100可針對各種無線致能平台中之任一者來提供RFFE組態及控制機制,該等平台包括但不限於手持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膝上型電腦及/或類似者。此平台之RFFE可致能該平台與各種蜂巢式及/或其他無線網路中之任一者之通訊。
在一實施例中,系統100包括管理器110,該管理器經由匯流排130耦接至RFFE 105之多個組件。在另一實施例中,管理器110為RFFE 105之部分。管理器110包括促進RFFE 105之各種模式中之任一者之組配及/或重新組配的邏輯(例如,硬體、韌體及/或執行軟體),其中此組配/重新組配包括分別將USID指派給多個RFFE組件中之一相應者。為了簡便起見,「組件」亦在本文中用於意指此RFFE組件(除非另外指示)。
RFFE 105之組件可對應於充當此組件之位址預設的相應初始識別符(iID)。iID可定義為在系統100之電力接通及/或重置期間的組件之位址識別符。組件之製造商可定義組件之iID。USID(重新)程式設計程序-例如在MIPI® Alliance RFFE規範中個別地定義-允許匯流排主控如管理器110向匯流排從屬組件指派USID作為替代組件之iID。USID替換iID並且有效直到將裝置重置或開始USID重新程式設計程序為止。在給定模式期間,組件RFFE 105可分別 藉由管理器110針對該模式而指派給該組件之相應USID來定址。RFFE 105自一個模式轉換至另一個模式可包括管理器110將給定USID自一個組件重新指派給某個其他組件。
一些或全部此等模式可分別支援不同相應通訊類型。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一或多個模式可個別地支援符合國際電信聯盟之國際行動通訊-2000(IMT-2000)規範的第三代(3G)通訊。替代地或另外地,一或多個模式可個別地支援第四代(4G)通訊,例如,符合藉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編寫之無線寬頻帶標準之IEEE 802.16系列之一者的全球互通微波接取(WiMAX)實行方案。此4G通訊可另外或替代地包括符合4G長期演進(LTE)標準之通訊,該標準例如在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之發佈8或發佈9中規定。
管理器110可受限制於可供選擇以指派給組配給定模式之USID的有限總數x(x為大於1之某個整數)。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管理器110之RFFE控制及組態功能可符合MIPI® Alliance RFFE標準,該標準將USID之數目限於十五個,例如,MIPI® RFFE將USID限制於僅四位元值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保留一個此四位元值用於廣播定址。在一實施例中,管理器110符合射頻前端控制介面(RFFE)之MIPI® Alliance規範v1.00.00,2010年8月,射頻前端控制介面(RFFE)之MIPI® Alliance規範v1.10,2011年12月,或其他此類標準。
管理器110可提供功能以允許可經由匯流排130定址之RFFE 105之組件之總數大於可利用USID之總數x。 舉例而言,可經由匯流排130用USID定址之多個組件可包括x組件140a、...、140x,以及一或多個額外組件(如藉由示例性組件140y表示)。組件140a、...、140x、140y等可分別與相應位址預設(AD)相關聯,該預設例如藉由相應位址預設142a、...、142x、142y表示。
組件140a、...、140x、140y可個別地包括分別實施相應無線通訊類型之功能的硬體。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組件140a、...、140x、140y可分別包括頻分雙工(FDD)電路、時分雙工(TDD)電路、一或多種功率放大器及/或類似者中之一相應者。藉由此組件提供之具體功能可取決於由RFFE 105支援之特定通訊類型。此等通訊類型及其對應組件及功能可個別地基於習知無線通訊技術,該等技術對於某些實施例不具有限制性並且不在本文中詳述。
在替代實施例中,系統100為電力管理系統,其中組件140a、...、140x、140y等替代地為管理器110提供電力管理之各種組件中之任一者,例如,除了外RFFE組件以。此電力管理可符合各種標準中之任一者,包括,例如,2008年12月批准之系統電力控制介面(SPMI)之MIPI® Alliance規範v.1.00.00及2012年9月批准之SPMI之MIPI® Alliance規範v.2。此等組件可包括例如被組配來作為從屬操作以基於本文論述之定址機制藉由管理器控制及/或組態之各種處理器、數據機、集線器、記憶體裝置或其他封裝裝置(或其組件)中之任一者。
管理器110可包括模式偵測邏輯114,其包含被組 配來識別RFFE 105之一或多個模式之電路。在一實施例中,模式偵測邏輯114選擇在多個可利用模式之中將要組配之模式,例如,基於包括於管理器110中或另外可由管理器110存取之模式資訊。對於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而言,此模式資訊可識別在該模式期間主動之RFFE 105之一或多個組件及/或可在該模式期間被動之RFFE 105之一或多個組件。管理器110可使用此模式資訊來預程式化或替代地可產生此模式資訊,例如,響應於電力接通、系統重置、RFFE模式組態請求等。
舉例而言,模式偵測邏輯114可識別分別在不同時間可用於組配之多個模式。在一實施例中,模式偵測邏輯114識別可用於指派某個USID以經由匯流排130來定址的全部多個組件。此等組件可不同於例如不能在任何模式下使用任何USID來定址,例如,至少不能經由匯流排130藉由管理器110來定址的RFFE 105之任何組件。多個模式之識別可進一步包含模式偵測邏輯114針對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來識別多個組件中之哪些為該模式之主動組件以及多個組件中之哪些為該模式之被動組件。組件可相對於給定模式而歸類為主動的,該歸類係基於在該模式期間該組件可用於實施某個功能,例如,支援根據給定模式之無線通訊的需要。相反,此組件可相對於另一個模式而歸類為被動的,其中此功能在該另一個模式期間不需要。舉例而言,雖然某些實施例在此方面不受限制,但是給定RFFE模式之組態可包括選擇性停用組件之至少一些功能,該組件支援 除了與所組配RFFE模式相關聯之任何通訊類型以外的通訊類型。
模式偵測邏輯114可接收例如來自製造商、局部無線網路或用戶/使用者之某個信號,其指示將要組配之RFFE之具體模式。此信號可作為先驗輸入來提供,其來源對於某些實施例不具有限制性。響應於偵測到將要組配具體模式,模式偵測邏輯114可向管理器110之指派邏輯116傳達資訊,該資訊指示如何指派USID。舉例而言,模式偵測邏輯可向指派邏輯116識別組件140a、...、140x、140y中的將要指派來自主動ID池120之USID的那些組件。替代地或另外地,模式偵測邏輯114可向指派邏輯116識別組件140a、...、140x、140y中的將要指派來自被動ID池122之相應USID的那些組件。
主動ID池120可包括一或多個暫存器或其他此類電路,其被組配來識別分別可針對某個組件之定址僅在該組件主動之模式期間用於指派的那些USID。相反,被動ID池122包括電路,其被組配來識別分別可針對某個組件之定址僅在該組件被動之模式期間用於指派的那些USID。在一實施例中,管理器110以主動ID池120及被動ID池122來預程式化。在另一實施例中,管理器110包括例如響應於電力接通、系統重置、RFFE模式組態請求等來產生主動ID池120及/或被動ID池122之電路。
多個組件RFFE 105可分別包括相應組配位址(CA)儲存庫來儲存或另外表示針對當前組配模式來指派給 該組件之USID。舉例而言,組件140a、...、140x、140y之相應CA 144a、...、CA 144x、CA 144y可分別儲存針對具體模式由指派邏輯116指派之相應USID。個別地在CA 144a、...、CA 144x、CA 144y處儲存之USID可允許組件140a、...、140x、140y例如藉由管理器110之控制邏輯112來定址。此定址可用於管理器110提供例如自習知MIPI® RFFE(或其他控制介面)技術調適的系統控制/組態操作。
圖2例示用於判定USID之池的方法200之元件,該等USID例如可用於組配系統(例如,RFFE或電力管理系統)之USID指派操作。方法200可使用包括於管理器110中或耦接至管理器110之電路來執行以例如產生主動ID池120及/或被動ID池122。
方法200係操作之一實例,該等操作識別最小所需數目之主動USID並且個別地將一組有限可利用USID分別分配至主動ID池及被動ID池中之一相應者,其中此分配基於所識別的最小值。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方法200可包括在205處將表示模式之主動組件之最大總數的變數Ta設定至某個基線值,例如,零(0)。在一些實施例中,205處之操作可進一步包含將表示針對一模式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用於該模式之被動組件之最大數目之變數Tpmax設定至某個基線值,例如,零(0)。
方法200可包括在210處識別可用於個別地指派USID之系統組件。舉例而言,在210處之識別可包括識別耦接至匯流排130之組件140a、...、140x、140y等中之每一 者。在識別此等組件之後,方法200可評估針對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的此等組件之組態。舉例而言,方法200可在215處選擇一個此類模式用於評估。對於在215處選擇之模式,方法200可在220處識別在該模式期間主動之組件之總數ta。
然後在225處執行比較以判定是否最近在220處識別之數目ta大於變數Ta之當前值。若在225處判定Ta小於該數目ta,則變數Ta可在230處更新以等於最近識別數目ta。否則,可跳過此更新230,並且方法200可繼續進行以在235處識別在模式期間被動並且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組件之最大數目tpmax。在一個示例性情況中,五個組件可在給定模式期間為被動的,其中五個組件中之兩個分別具有第一位址預設,並且其中其他三個組件分別具有不同、第二位址預設。在此實例中,235處之識別將對於該給定模式來判定針對tpmax的三(3)之值。
然後在240處執行比較以判定是否最近在235處識別之數目tpmax大於變數Tpmax之當前值。若在240處判定Tpmax小於該數目tpmax,則變數Tpmax可在245處更新以等於最近識別數目tpmax。否則,可跳過此更新245,並且方法200可繼續進行以在250處判定是否已經評估所有模式。
方法200可返回以在215處選擇是否一或多個模式仍然有待評估。否則,方法200可在255處判定是否Ta與Tpmax之當前值之和大於可用於指派之USID之總數Nid。在 一實施例中,Nid等於15(例如藉由各種MIPI® Alliance RFFE規範或MIPI® Alliance SPMI規範所定義)。當和大於Nid時,方法200可在270處產生錯誤訊息,例如,調用一些補救行動及/或防止RFFE之請求(重新)組配。然而,當在255處和被判定為小於(或等於)Nid時,方法200可在260處向第一池,例如,主動ID池120分配至少Ta個Nid可利用USID。此外,方法200可在265處向第二池,例如,被動ID池122分配至少Tpmax個Nid可利用USID。
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200避免評估tpmax值並且替代地依賴製造商確保Nid足夠大以針對所有可能模式來容納Ta與Tpmax之和。在此實施例中,方法200可排除235、240及245之操作,例如,其中250處之判定直接自操作225、230得出。此外,方法200可省略操作255、270,例如,其中260及/或265處之分配直接在250處之判定之後得出。
圖3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促進組配系統(例如,RFFE或電力管理系統)之方法300之元件。方法300可例如使用管理器110之邏輯來執行。在一實施例中,方法300基於此等USID分別分配至第一池及第二池中之一相應者來個別地將USID指派給組件。此等池可例如根據方法200來確定。
為了例示各種實施例之某些特徵,方法300在本文中相對於圖4示出之裝置400之操作來論述。裝置400可具有例如管理器110之一些或全部特徵。在一實施例中,裝置400包括匯流排介面410以經由控制/組態匯流排如匯流排 130將裝置400耦接至RFFE(或硬體平台之電力管理組件)之多個從屬組件。裝置400之控制邏輯420可管理或另外支援此等組件之操作,其中此支援包括與符合MIPI® Alliance RFFE標準、MIPI® Alliance SPMI標準等之組件之通訊。此通訊可依賴於將根據方法300來指派之組件定址。
裝置400可包括或另外可存取例如藉由示例性位址預設(AD)表430來表示的一或多個資料結構,該等結構對於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來識別相應iID或該組件之其他位址預設。在一個情況中,AD表430可儲存組件1至20之相應位址預設值ADi、ADii、...、ADxix、ADxix、ADxx。然而,組件之具體數目及此等組件之具體位址預設僅僅為示例性的。值得注意地,在圖4之示例性情況中,兩個組件(18及19)具有相同位址預設ADxix。
裝置400可進一步包括或另外可存取資訊,該資訊對於多個系統模式中之每一者指定或另外指示哪些組件在該模式期間主動及/或哪些組件在該模式期間被動。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對於N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其中N為大於1之整數,裝置400之模式表442可列出在該模式期間主動(或替代地,被動)之那些組件。對於給定模式,列表中不存在組件可理解為意味著所論述的組件在該模式期間被動(或替代地,主動)。藉由模式表442表示之具體模式僅僅為示例性並且對於某些實施例不具有限制性。
裝置40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池452,其包括分別可針對組件之定址僅在該組件主動之模式期間用於分配的 USID。裝置400之第二池452可包括分別可針對組件之定址僅在該組件被動之模式期間用於分配的USID。第一池452及第二池454中之USID之總數可小於AD表430列出之組件之總數。可利用USID之具體數目,及其對於第一池452及第二池454的不同分配僅僅為示例性並且對於某些實施例不具有限制性。
裝置400可以AD表430、模式表442、第一池452及第二池454中之一或多者來預程式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池452及/或第二池454可藉由裝置400之邏輯,如示例性池產生邏輯450來產生。第一池452及第二池454之此產生可例如根據方法200。
現在參看圖3,方法300可包括在310處偵測系統之模式。舉例而言,模式評估邏輯440可接收指示USID經由匯流排介面410來指派給耦接至裝置400之組件的輸入信號,其中此指派在將要組配的模式期間促進組件之定址。響應於310處之偵測,方法300可在320處識別在將要組配的模式期間主動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模式評估邏輯440可在310處偵測將要組配之模式2(在模式表442中表示)。基於模式表442,模式評估邏輯440可在320處識別所列出組件2、4、5、7及10在模式2期間主動。
方法300可包括在330處將第一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在320處識別之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舉例而言,模式評估邏輯440可向裝置400之指派邏輯460傳達資訊,該資訊指定或另外指示如模式表442指示在模式期 間主動之那些組件。作為響應,指派邏輯460之電路可選擇向每一個此類組件指派第一池452之不同相應USID。在以上論述之示例性情況中,組件2、4、5、7及10可分別對於模式2為主動的,並且因此可,例如,指派(相應地)主動USID ID4、ID1、ID5、ID6及ID9。
方法300可進一步包含在340處識別在將要組配的模式期間被動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舉例而言,模式評估邏輯440可基於模式表442來判定在AD表430中表示的除了組件2、4、5、7及10以外的組件在模式2期間為被動的。
方法300可包括在350處將第二池之相應識別符指派給在340處識別之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舉例而言,模式評估邏輯440可向指派邏輯460傳達資訊,該資訊指定或另外指示在模式期間被動的那些組件。作為響應,指派邏輯460可選擇向每一個此類組件指派第二池454之相應USID。在示例性情況中,第二池454之同一USID例如ID10可同時指派給多個被動組件。然而,指派邏輯460可防止第二池454之同一USID在任何時間同時指派給具有相同位址預設之被動組件。舉例而言,在示例性情況中,組件18及19具有相同位址預設值ADxix。因此,組件18及19可指派來自第二池454之不同USID(例如,分別ID10及ID14)。此舉可防止可能另外需要系統重置的定址衝突,從而在經由組態/控制匯流排之發訊中使得組件18及19再一次彼此可區分。在一實施例中,圖3示出之方法300之操作可重複一次或多次,例如,其中每一個此類重複可實施對應位址方案,該 方案促進多個此等模式之相應系統模式。
雖然某些實施例在此方面不受限制,但是對於一或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裝置400可產生資料結構,該結構包括描述將USID指派給組件以便實施該模式的資訊。此資料結構可在組配具體模式之給定請求之前產生,其中若/在隨後提供請求時,資料結構可預先用作參考資訊。作為說明而非限制地,裝置400可包括或另外可存取一或多個組配位址(CA)表,該等表包括,例如,對應於模式2之示例性CA表465。CA表465可藉由在例如AD表430中表示之組件之識別符來索引,並且可將每一個此類組件與對應USID相關聯以若/在組配模式2時指派給該組件。
圖5為可實施控制系統定址機制之計算系統之實施例之方塊圖。系統500表示根據本文所述任何實施例之運算裝置,並且可為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遊戲或娛樂控制系統、掃描儀、複印機、列印機或其他電子裝置。系統500可包括處理器520,其提供系統500之處理、操作管理及指令之執行。處理器520可包括為系統500提供處理之任何類型之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PU)、處理核心或其他處理硬體。處理器520控制系統500之總體操作,並且可為或包括一或多個可程式通用或專用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可程式控制器、應用特定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邏輯裝置(PLD)等,或此等裝置之組合。
記憶體子系統530表示系統500之主記憶體,並且為藉由處理器520執行之程式碼,或用於執行常式之資料值 提供暫時儲存。記憶體子系統530可包括一或多個記憶體裝置如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一或多種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其他記憶體裝置,或此等裝置之組合。記憶體子系統530尤其儲存並且代管作業系統(OS)536以提供執行系統500中之指令的軟體平台。另外,其他指令538在記憶體子系統530以外儲存並且執行以提供系統500之邏輯及處理。OS 536及指令538藉由處理器520執行。
記憶體子系統530可包括記憶體裝置532,其中其儲存資料、指令、程式或其他項目。在一實施例中,記憶體子系統包括記憶體控制器534以例如代表處理器520來存取記憶體532。
處理器520及記憶體子系統530耦接至匯流排/匯流排系統510。匯流排510為表示藉由合適橋接器、配接器及/或控制器來連接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單獨實體匯流排、通訊線路/介面及/或點對點連接的概括。因此,匯流排510可包括,例如,系統匯流排、週邊組件互連(PCI)匯流排、HyperTransport或工業標準架構(ISA)匯流排、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匯流排、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或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標準1394匯流排(通常被稱為「火線」)中之一或多者。匯流排匯流排510亦可對應於網路介面550中之介面。
系統500亦可包括耦接至匯流排510的一或多個輸入/輸出(I/O)介面540、網路介面550、一或多個內部大量儲存裝置560及週邊介面570。I/O介面540可包括使用者藉 以與系統500互動的一或多個介面組件(例如,視訊、音訊及/或文數字介接)。網路介面550為系統500提供經由一或多個網路與遠程裝置(例如,伺服器、其他計算裝置)通訊之能力。網路介面550可包括乙太網路配接器、無線互連組件、USB(通用串列匯流排)或其他基於有線或無線標準或專屬介面。在一實施例中,網路介面550包括RFFE,其藉由包括於RFFE中或耦接至RFFE之管理器邏輯來組配,例如,其中此組態包括或藉由如本文論述之位址指派來促進。
儲存器560可為或包括以非易失性方式儲存大量資料的任何習知媒體,如一或多個磁性、固態或基於光學碟片,或組合。儲存器560以持續狀態保持程式碼或指令及資料562(即,儘管系統500電力中斷,值亦保持)。儲存器560可一般地被視為「記憶體」,但是記憶體530為向處理器520提供指令之執行或操作記憶體。雖然儲存560為非易失性,但是記憶體530可包括易失性記憶體(即,若系統500之電力中斷,則資料之值或狀態為不確定的)。
週邊介面570可包括以上未具體提到之任何硬體介面。週邊設備總體上意指依賴性連接至系統500之裝置。依賴性連接為如下連接,其中系統500提供操作在其上執行,並且與使用者互動的軟體及/或硬體平台。
圖6為可實施控制系統定址機制之行動裝置之實施例之方塊圖。裝置600表示行動運算裝置,如計算平板、行動電話或智能電話、無線致能電子書閱讀器或其他行動裝置。應瞭解某些組件總體上展示,並且並非此裝置之所 有組件在裝置600中展示。
裝置600可包括處理器610,其執行裝置600之原始處理操作。處理器610可包括一或多個實體裝置,如微處理器、應用處理器、微控制器、可程式邏輯裝置或其他處理構件。藉由處理器610執行之處理操作包括應用及/或裝置功能在其上執行的作業平台或作業系統之執行。處理操作包括與人使用者或與其他裝置之I/O(輸入/輸出)相關聯的操作,與電力管理相關之操作,及/或將裝置600連接至另一個裝置相關之操作。處理操作亦可包括與音訊I/O及/或顯示I/O相關之操作。
在一實施例中,裝置600包括音訊子系統620,其表示硬體(例如,音訊硬體及音訊電路)及軟體(例如,驅動器、編解碼器)組件,該等硬體及軟體組件與提供音訊功能給運算裝置相關聯。音訊功能可包括揚聲器及/或耳機輸出,以及麥克風輸入。此等功能之裝置可整合至裝置600中,或連接至裝置600。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藉由提供音訊命令來與裝置600互動,該等音訊命令由處理器610接收並處理。
顯示子系統630表示硬體(例如,顯示器裝置)及軟體(例如,驅動器)組件,該等硬體及軟體組件為使用者提供視覺及/或觸覺顯示器以與運算裝置互動。顯示子系統630可包括顯示介面632,其可包括用來提供顯示給使用者之特定螢幕或硬體裝置。在一實施例中,顯示介面632包括與處理器610分開之邏輯以執行與顯示相關之至少一些處 理。在一實施例中,顯示子系統630包括觸控螢幕裝置,其提供輸出及輸入兩者給使用者。
I/O控制器640表示有關於與使用者互動之硬體裝置及軟體組件。I/O控制器640可操作以管理硬體,該硬體為音訊子系統620及/或顯示子系統630之部分。另外,I/O控制器640例示連接至裝置600之額外裝置之連接點,使用者可以經由該等額外裝置與系統互動。舉例而言,可連接至裝置600之裝置可以包括麥克風裝置、揚聲器或立體系統、視訊系統或其他顯示裝置、鍵盤或小鍵盤裝置,或用於特定應用如讀卡機或其他裝置的其他I/O裝置。
如上所述,I/O控制器640可與音訊子系統620及/或顯示子系統630互動。舉例而言,經由麥克風或其他音訊裝置之輸入可為裝置600之一或多個應用或功能提供輸入或命令。另外,可代替或除了顯示器輸出以外提供音訊輸出。在另一個實例中,若顯示子系統包括觸控螢幕,則顯示裝置亦充當可至少部分地由I/O控制器640管理之輸入裝置。在裝置600上亦可存在額外按鈕或開關以提供藉由I/O控制器640管理之I/O功能。
在一實施例中,I/O控制器640管理裝置如加速度計、攝影機、光感測器或其他環境感測器、陀螺儀、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可包括於裝置600中之其他硬體。輸入可直接使用者互動之部分,以及向系統提供環境輸入以影響其操作(如過濾噪音、針對亮度偵測來調整顯示器、為攝影機施加閃光,或其他特徵)。
在一實施例中,裝置600包括電力管理650,電力管理650管理電池電力使用、電池之充電以及與電力節省操作有關之特徵。記憶體子系統660可包括儲存裝置600中之資訊之記憶體裝置662。記憶體子系統660可包括非易失性(若記憶體裝置電力中斷,則狀態不變化)及/或易失性(若記憶體裝置電力中斷,則狀態不確定)記憶體裝置。記憶體660可儲存應用資料、使用者資料、音樂、照片、文件或其他資料,以及與執行系統600之應用及功能相關的系統資料(不論長期或臨時)。
在一實施例中,記憶體子系統660包括記憶體控制器664(其亦可被視為控制系統600之部分,並且可潛在地被視為處理器610之部分)。記憶體控制器664可例如代表處理器610向存取記憶體662傳達信號。
連接性670包括硬體裝置(例如,無線及/或有線連接器及通訊硬體)及軟體組件(例如,驅動器、協定堆疊)以使裝置600能夠與外部裝置通訊。裝置可為單獨裝置,如其他計算裝置、無線存取點或基地台,以及週邊設備如耳機、列印機或其他裝置。
連接性670可包括多個不同類型之連接性。概括而言,裝置600例示為具有蜂巢式連接性672及無線連接性674。蜂巢式連接性672總體上係指藉由無線運營商提供之蜂巢式網路連接性,如經由GSM(全球行動通訊系統)或變化形式或衍生形式、CDMA(分碼多工存取)或變化形式或衍生形式、TDM(時分多路)或變化形式或衍生形式、LTE(長 期演進技術-亦稱為「4G」)或其他蜂巢式服務標準來提供。無線連接性674係關於並非蜂巢式的無線連接性,並且可包括個人區域網路(如藍牙)、區域網路(如WiFi)及/或廣域網路(如WiMax)或其他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係關於經由使用調變電磁輻射經由非固體媒體來轉移資料。有線通訊經由固體通訊媒體來發生。
週邊連接680包括硬體介面及連接器,以及產生週邊連接之軟體組件(例如,驅動器、協定堆疊)。應瞭解裝置600可為至其他計算裝置之週邊裝置(「附屬」682),以及具有連接至其之週邊裝置(「來源」684)。出於諸如管理(例如,下載及/或上傳、改變、同步化)裝置600上之內容之目的,裝置600通常具有「對接」連接器以連接至其他計算裝置。另外,對接連接器可允許裝置600連接至某些週邊設備,其允許裝置600控制例如至視聽或其他系統之內容輸出。
除了專屬對接連接器或其他專屬連接硬體以外,裝置600可經由常見或基於標準之連接器來產生週邊連接680。常見類型可包括通用串列匯流排(USB)連接器(其可包括許多不同硬體介面中之任一者)、DisplayPort包括MiniDisplayPort(MDP)、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火線或其他類型。
在一個實行方案中,裝置包含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偵測系統之第一模式並且作為響應,識別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主動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及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被動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 裝置進一步包含指派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將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指派邏輯進一步將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指派邏輯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
在另一實施例中,模式評估邏輯進一步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並且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以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其中基於值Ta,池產生邏輯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池產生邏輯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池產生邏輯 進一步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基於Tpmax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響應於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來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模式評估邏輯偵測第一模式包括模式評估邏輯在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後偵測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方法包含偵測系統之第一模式,該系統包括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識別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主動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將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識別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被動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並且將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
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並且基於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進一步基於Tpmax。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響應於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來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偵測第一模式包括在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後偵測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在其上之指令,該等指令在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單元執行時,導致一或多個處理單元執行方法,該方法包含偵測系統之第一模式,該系統包括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識別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主動的第一 一或多個組件,將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識別系統的在第一模式期間被動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並且將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
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並且基於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 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係進一步基於Tpmax。在另一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響應於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來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偵測第一模式包括在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後偵測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系統包括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匯流排,及經由匯流排耦接至多個組件的管理器裝置。管理器裝置包括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偵測系統之第一模式並且作為響應,識別多個組件中的在第一模式期間主動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及多個組件中的在第一模式期間被動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管理器裝置進一步包括指派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將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指派邏輯進一步將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指派邏輯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 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
在另一實施例中,模式評估邏輯進一步識別多個組件並且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管理器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以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其中基於值Ta,池產生邏輯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池產生邏輯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基於Tpmax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響應於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來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在另一實施例中,模式評估邏輯偵測第一模式包括模式評估邏輯在產生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後偵測請求組配第一模式之信號。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裝置包含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該等 多個組件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模式評估邏輯進一步被組配來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被組配來接收來自模式評估邏輯的指示值Ta之資訊,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基於Tpmax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方法包含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該等多個組件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識別系統 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並且基於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基於Tpmax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另一個實行方案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在其上之指令,該等指令在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單元執行時,導致一或多個處理單元執行方法,該方法包含識別系統之多個組件,該等多個組件分別對應於相應位址預設,並且識別系統之多個模式,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 對應於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主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值Ta,該值Ta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a之最大值,並且基於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在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小於多個組件之總數。在另一實施例中,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藉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定義之限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組件之一者之位址預設係基於製造商識別符或供應商識別符。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多個組件之總數,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分別對應於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基於Tpmax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本文描述用於組配經由控制介面來存取之組件的技術及架構。在以上描述中,為瞭解釋目的,闡明許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某些實施例之全面瞭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知某些實施例可在沒有此等具體細節的情況下來實施。在其他情況下,結構及裝置以方塊圖形式來 展示以便避免使描述模糊。
在本說明書中提及「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意味結合實施例描述之具體功能部件、結構或特徵包括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中。片語「在一實施例中」在說明書的不同位置中之出現未必全部都指代同一實施例。
本文詳細說明的一些部分藉由對於電腦記憶體內的資料位元之操作的演算法及符號表示法來呈現。此等演算法描述及表示法係熟習計算技術者用於向其他熟習此項技術者最有效地傳達其研究之實質的手段。演算法在本文中並且總體上設想為導致所需結果之步驟之自洽序列。該等步驟為需要對物理量進行物理操作的該等步驟。雖然不一定,但通常此等量呈能夠被儲存、轉移、組合、比較及以其他方式操縱的電氣信號或磁信號之形式。已經證明有時主要出於慣用法之原因將此等信號稱為位元、值、元件、符號、字元、用詞、數值等為便利的。
然而,應牢記的是,所有的此等及類似用詞係與適當的物理量相關聯且僅為應用於此等量之適宜標記。除非在本文之討論中顯然另有具體說明,否則應瞭解在本說明中,使用例如「處理」或「計算」或「判定」或「顯示」等之用詞的討論涉及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的操作及過程,該裝置對以電腦系統之暫存器及記憶體內的物理(電子)量形式表示的資料進行操作並且轉化為類似地以電腦系統記憶體或暫存器或其他此類資訊儲存、傳輸或顯示裝置內的物理量形式來表示的其他資料。
某些實施例亦涉及用於執行本文中之操作的裝置。此裝置可專門地構造以便用於所需之目的,或者其可包括由電腦中儲存的電腦程式選擇性啟動或重新組配的通用電腦。此電腦程式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例如但是不限於任何類型之碟片,包括軟碟、光碟、CD-ROMs及磁光碟、唯讀記憶體(ROMs)、隨機存取記憶體(RAMs)例如動態RAM(DRAM)、EPROMs、EEPROMs、磁性或光學卡,或適合於儲存電子指令,並且耦接至電腦系統匯流排之任何類型之媒體。
本文呈現之演算法及顯示並非固有地與任何具體電腦或其他裝置相關聯。各種通用系統可與根據本文之教示之程式一起使用,或建構更專門裝置以便執行所需方法步驟可被證明為便利的。根據本文之描述,各種此等系統之所需結構為顯然的。另外,某些實施例未參照任何具體程式設計語言來描述。應認識到各種程式設計語言可用於實施如本文描述之此等實施例的教示。
除了本文描述的以外,可對於所揭示的實施例及其實行方案進行各種修改而不背離其範圍。因此,本文之說明及實施例應理解為例示性的,並且不具有限制性意義。本發明範圍應僅參考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來量測。
100‧‧‧系統
105‧‧‧射頻前端
110‧‧‧管理器
112‧‧‧控制邏輯
114‧‧‧模式偵測邏輯
116‧‧‧指派邏輯
120‧‧‧主動ID池
122‧‧‧被動ID池
130‧‧‧匯流排
140a、140x、140y‧‧‧組件
142a、142x、142y‧‧‧位址預設
144a、144x、144y‧‧‧組配位址

Claims (24)

  1. 一種裝置,其包含: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偵測一系統之一第一模式並且作為響應來識別:該系統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及該系統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被動的;指派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將一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該指派邏輯進一步用以將一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一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該指派邏輯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的總數係小於該多個組件之總數。
  3.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所定義之限度。
  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多個組件之一者的一位址預設係基於一製造商識別符或一供應商識別符。
  5. 如請求項1之裝置,該模式評估邏輯進一步用以識別該系統之該多個組件並且用以識別該系統之多個模式,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其用於判定一值Ta,該值Ta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a之最大值,其中基於該值Ta:該池產生邏輯用以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該池產生邏輯用以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6.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一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一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該池產生邏輯用以進一步基於Tpmax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該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7.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其響應於請求組配該第一模式之一信號來產生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8.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模式評估邏輯用以偵測該第一模式包括該模式評估邏輯在產生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後偵測請求組配該第一模式之一信號。
  9. 一種方法,其包含:偵測一系統之一第一模式,該系統包括各自對應於一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識別該系統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將一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識別該系統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被動的;以及將一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一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的總數係小於該多個組件之總數。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所定義之限度。
  12.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多個組件之一者的一位址預 設係基於一製造商識別符或一供應商識別符。
  13.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該系統之該多個組件;識別該系統之多個模式,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判定一值Ta,該值Ta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a之最大值;基於該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一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一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該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係進一步基於Tpmax。
  15.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具有儲存在其上之指令,當該等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單元所執行時,致使該一或多個處理單元進行一方法,該方法包含: 偵測一系統之一第一模式,該系統包括各自對應於一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識別該系統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將一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識別該系統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被動的;以及將一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16. 如請求項15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的總數係小於該多個組件之總數。
  17. 如請求項16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所定義之限度。
  18. 如請求項15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進一步包含:識別該系統之該多個組件;識別該系統之多個模式,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 判定一值Ta,該值Ta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a之最大值;基於該值Ta: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一一或多者分配至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19. 如請求項18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一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一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該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係進一步基於Tpmax。
  20. 一種系統,其包括:各自對應於一相應位址預設之多個組件;一匯流排;經由該匯流排耦接至該多個組件的一管理器裝置,該管理器裝置包括:模式評估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偵測該系統之第一模式並且作為響應來識別:該多個組件中的第一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及 該多個組件中的第二一或多個組件,其在該第一模式期間係為被動的;指派邏輯,其包括電路,該電路經組配以將一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一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該指派邏輯進一步用以將一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一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之每一者,包括該指派邏輯將不同相應識別符指派給該第二一或多個組件中的具有相同位址預設的任何兩者。
  21. 如請求項20之系統,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的總數係小於該多個組件之總數。
  22. 如請求項21之系統,其中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及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之識別符之總數符合由MIPI射頻前端介面規範或MIPI系統電力管理介面規範所定義之限度。
  23. 如請求項20之系統,該模式評估邏輯進一步用以識別該多個組件並且用以識別該系統之多個模式,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相應值ta,該相應值ta等於在該模式期間係為主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管理器裝置進一步包含:池產生邏輯,其用於判定一值Ta,該值Ta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a之最大值,其中基於該值Ta:該池產生邏輯用以將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 一一或多者分配至該主動組件識別符池;並且該池產生邏輯用以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24. 如請求項23之系統,其中該多個模式中之每一者進一步對應於一相應值tpmax,該相應值tpmax等於對應於相同位址預設並且在該模式期間被動的該多個組件之總數,該池產生邏輯進一步判定一值Tpmax,該值Tpmax等於各自對應於該多個模式中之一相應者的該等值tpmax之最大值,其中該池產生邏輯用以進一步基於Tpmax將該等固定多個識別符中之該第二一或多者分配至該被動組件識別符池。
TW104134522A 2014-12-12 2015-10-21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TWI569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69,521 US9602464B2 (en) 2014-12-12 2014-12-12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identifiers to components of a control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1491A TW201631491A (zh) 2016-09-01
TWI569147B true TWI569147B (zh) 2017-02-01

Family

ID=5454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4522A TWI569147B (zh) 2014-12-12 2015-10-21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02464B2 (zh)
EP (1) EP3032752B1 (zh)
JP (1) JP6033942B2 (zh)
KR (1) KR101821016B1 (zh)
CN (1) CN105700421B (zh)
TW (1) TWI569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0243B2 (en) * 2016-01-29 2021-04-06 Qorvo Us, Inc. Front end serial bus automatic bus park tri-state activation
CN105871399B (zh) * 2016-06-23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通信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US10838898B2 (en) * 2017-12-05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it-interleaved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on a multi-drop bus for time-critical data exchange
US10579549B2 (en) * 2017-12-05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ggered transmissions on a multi-drop half-duplex bus
CN112732342B (zh) * 2020-12-24 2022-12-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初始化usid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1347B (en) * 2001-01-31 2003-11-11 Hewlett Packard Co Look-up table based USB identification
TWI315035B (en) * 2005-06-03 2009-09-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ircuit for identifying cpu front side bus
TW201101044A (en) * 2009-05-29 2011-01-01 Inte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D based streams over PCI express
US20120303836A1 (en) * 2011-05-23 2012-11-29 Rf Micro Devices, Inc. Slave id configuration
TW201329731A (zh) * 2012-01-06 2013-07-16 Ite Tech Inc 用於識別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和移動高解析度鏈接(mhl)設備的一種裝置和其方法
US20130262710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evice identifier assignment
US8825908B2 (en) * 2010-06-15 2014-09-02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of identifying devices on a bus and apparatus
US20140325103A1 (en) * 2012-01-30 2014-10-3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us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1264A (ja) 1995-03-07 1996-09-17 Fujitsu Ltd オプ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それが接続される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004478A (ja) 2003-06-12 2005-01-06 Canon Finetech Inc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書き込み装置
EP1662707B1 (en) * 2003-07-23 2019-10-30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game system,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adapt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133996A (ja) 2004-11-04 2006-05-25 Canon Inc シリアル通信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90037610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Krancher Robort E Electronic device interface control system
CN101996146B (zh) * 2009-08-26 2013-08-07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多模式处理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US9720874B2 (en) 2010-11-01 2017-08-01 Invensense, Inc. Auto-detection and mode switching for digital interface
JP2012178122A (ja) 2011-02-28 2012-09-13 Seiko Epson Corp 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器
US8761698B2 (en) 2011-07-27 2014-06-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ansmit circuit, method for adjusting a bias of a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the provision of a bias information
US9325353B2 (en) * 2011-09-16 2016-04-26 Rf Micro Devices, Inc. Architecture for a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US20130191572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action ordering to avoid bus deadlocks
WO2014020716A1 (ja) 2012-08-01 2014-0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同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US9276623B2 (en) * 2013-08-20 2016-03-01 Aviacomm Inc. Cost effective multiband RF front-end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US9720872B2 (en) * 2013-10-10 2017-08-01 Qorvo Us, Inc. Auto-configuration of devices based upon configuration of serial input pins and suppl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1347B (en) * 2001-01-31 2003-11-11 Hewlett Packard Co Look-up table based USB identification
TWI315035B (en) * 2005-06-03 2009-09-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ircuit for identifying cpu front side bus
TW201101044A (en) * 2009-05-29 2011-01-01 Inte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D based streams over PCI express
US8825908B2 (en) * 2010-06-15 2014-09-02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of identifying devices on a bus and apparatus
US20120303836A1 (en) * 2011-05-23 2012-11-29 Rf Micro Devices, Inc. Slave id configuration
TW201329731A (zh) * 2012-01-06 2013-07-16 Ite Tech Inc 用於識別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和移動高解析度鏈接(mhl)設備的一種裝置和其方法
US20140325103A1 (en) * 2012-01-30 2014-10-3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us Interface
US20130262710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evice identifier assig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02464B2 (en) 2017-03-21
EP3032752B1 (en) 2018-08-29
KR20160072013A (ko) 2016-06-22
EP3032752A1 (en) 2016-06-15
CN105700421B (zh) 2018-10-12
TW201631491A (zh) 2016-09-01
CN105700421A (zh) 2016-06-22
JP6033942B2 (ja) 2016-11-30
US20160173443A1 (en) 2016-06-16
KR101821016B1 (ko) 2018-01-22
JP2016115338A (ja)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147B (zh) 用於分配對控制系統之組件的識別符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US10282192B1 (en) Updating device code through a bus
US9531668B2 (en) Micro server, method of allocating MAC address,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RE49226E1 (en) UEFI and operating system driver methods for updating MAC address in LAN-based NIC
EP32642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pcie domain
TWI677214B (zh) 擴展塢裝置、電子裝置及mac位址複製方法
US99402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void SMBus address conflicts via a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10704350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WO2013150792A1 (ja) I/oデバイス共有システムおよびi/oデバイス共有方法
CN109067735B (zh) 通信协议的动态配置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和智能设备
WO2020113478A1 (zh)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386659B2 (en) Configuration adaptation layer for mapping I/O device resources
CN107766097B (zh) 基于端点装置提供的启动指令执行启动操作的电子装置
EP3188446A1 (en) Remote resource access method and exchange device
US106356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ontinuity of on-going session over wired or wireless interface
KR20190046470A (ko) Arp를 수행하는 슬레이브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EP302387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adapt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741359A (zh) 改变共享总线上集成电路的从属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TWI685749B (zh) 用於通信波形的短位址模式
TWI556171B (zh) 主機板及開機的方法
CN112260914B (zh) 一种虚拟Modbus ID生成方法、装置和网关
CN10748322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613389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397033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无线通信模组、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19134149A1 (zh) 通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配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