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5863B -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5863B
TWI565863B TW103138428A TW103138428A TWI565863B TW I565863 B TWI565863 B TW I565863B TW 103138428 A TW103138428 A TW 103138428A TW 103138428 A TW103138428 A TW 103138428A TW I565863 B TWI565863 B TW I5658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wall
disposed
ridg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498A (zh
Inventor
zheng-ying Li
Long-Che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3138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586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7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5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5863B/zh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Description

防水屋頂中脊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屋頂中脊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裝設在一建築物屋頂之複數浪板上的防水屋頂中脊裝置。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溫度高,當建築物被強烈的陽光照射後,容易吸收和蓄積強烈的太陽輻射熱,不但白天酷熱難熬,到了夜晚屋頂仍然不斷釋放出蓄積的輻射熱,而需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散熱,所以為了使室內保持在舒適的溫度,會在建築物之屋頂上蓋設浪板,以阻隔陽光直射的高溫。
常見的浪板結構是由多片浪板組裝而成,過程中僅需將複數片浪板相互疊合銜接鋪設在一起,之後再利用螺絲加以鎖固即可完成,具有搭建快速、造價便宜且拆除簡單等優點,透過簡單的組裝搭建,即可達到遮風避雨的功效,所以目前在需要搭建臨時住屋,或是在原有房子旁加蓋特殊用途之房子時,亦會採用浪板來建造,可以說是一種應用非常普遍且廣泛的建築用板材。
當浪板斜向舖設於屋頂上時,會在浪板最頂端的銜接處裝設一道屋頂中脊,以形成一完整的建物屋頂表面,達到增加支撐力與防風雨的效果,然而,浪板與屋頂中脊間具有縫隙,而此處並未設有任何供防水之結構,導致雨水容易由縫隙滴入建築物之內部,造成滲水、漏水等縮短建築物壽命,甚至於屋內物品損壞之多重困擾,影響居住品質,所以亟需加以改善。
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新型第M506429號 專利「浪板中脊瓦改良結構」,該專利案揭露一種裝設於一浪板10上之中脊瓦的改良結構,其包含一主脊板11,以及二側脊板12。該主脊板11具有一朝上弧凸的脊部111,及二自該脊部11兩側分別側向延伸之翼片112,而該二側脊板12具有一側向板面121,及一與該側向板面121連接之抵接部122,該側向板面121底端形成對應浪板之波浪狀,而其頂端側向延伸可抵貼於該主脊板11之翼片112底面的抵接部122,藉此,使該中脊瓦配合複數固接元件15精確地搭設固定於該浪板10上。
上述之浪板中脊瓦改良結構於實際實施時,具有以下的缺點產生:
一、通用性低
習知所揭露的側向板面121是對應該浪板10以形成波浪狀,進而使該中脊瓦可與該浪板10抵接,但是目前普遍使用之浪板10並非波浪狀,如此一來,習知的設計恐將只能搭配波浪狀的浪板10使用,而無法被普遍使用於市場上,以達到降低成本之目的。
二、耐久性不佳
該浪板10與該中脊瓦是用以該複數固接元件15相結合,但是由於兩者皆裝設於室外,經過一段時間後,外露之固接元件15往往會因日曬雨淋而有生鏽、腐蝕之現象,使得接合的間距加大,而產生漏水之耐久性不佳的困擾。
三、增加修繕支出
為了阻絕雨水由該複數固接元件15滲水入屋內,所以需在每一固接元件15上塗一層防漏膠,如此一來,將會增加施作成本,另外,對於未塗到防漏膠的固接元件15,雨水會由該固接元件15的周緣滲入屋內,轉而需進行屋內修繕工 程,徒增額外費用支出。
再請參閱圖2,為市面上一種常見的浪板結構,其包含一底板21,及一蓋設於該底板21上之遮擋板22,該底板21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隆起部211及凹陷部212,實際實施時,該遮擋板22是蓋設於該隆起部211及凹陷部212上,再利用複數固接件23由該遮擋板22之兩側將兩者固定,此舉雖可避免雨水容易由接合之縫隙進入建築物,但是,外露之複數固接件23仍會有日曬雨淋而生鏽、腐蝕之現象,導致雨水由該固接件23周緣滲入屋內之困擾,且二底板21間無任何供擋水之結構,所以雨水亦會由此滲入建築物中,而需進行房屋修繕作業。
上述缺點都顯現習知浪板中脊瓦改良結構在使用上所衍生的種種問題,如能設計出有效隔絕雨水滲入屋內,並研發出一種構造簡單且施工便利之設計,將可提高一般大眾的使用意願,進而提升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防水屋頂中脊裝置,適用於裝設在一建築物屋頂之複數浪板上,每一浪板具有複數間隔且交錯設置的隆起部及凹陷部,並包含複數防水單元,及複數中脊單元。
每一防水單元是設置於該浪板之凹陷部中,並包括有二分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上的防水擋座,每一防水擋座具有一設置於該浪板上之底座、一沿該底座向上延伸之遮擋壁,及一設置於該遮擋壁頂端之扣接凹槽。每一中脊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二防水擋座上的中脊座,且每一中脊座是相鄰設置並具有一概呈弧形之頂壁、二分別由該頂壁兩端向外傾斜延伸之連接壁,及二分設於該連接壁末端上之扣接凸肋。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扣 接凹槽具有一沿該遮擋壁頂緣向上延伸之第一頂抵壁、一一端連接該第一頂抵壁及該遮擋壁頂緣鄰接處之抵接壁,及一沿該抵接壁之另一端向下延伸以與該第一頂抵壁間隔對應設置之第二頂抵壁,該抵接壁及該第一、二頂抵壁圍繞界定出一卡接空間,當該二扣接凸肋伸置該二扣接凹槽中時,每一扣接凸肋是卡掣於該卡接空間中。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每一浪板包括一上壁面、一相反於該上壁面並概呈平板狀以設置於該建築物屋頂上之下壁面、複數間隔形成於該上壁面之隆起部、複數間隔該隆起部設置的凹陷部,及複數平行且間隔設置於該凹陷部上之防滑條。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底座具有一貼覆於該上壁面上之第一表面、一相反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至少一貫穿該第一、二表面之通孔,及至少一可分離之螺合件,當該螺合件自該第一表面向下螺固於該通孔中時,可使該底座固定於該浪板上。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底座更具有複數對應該防滑條並形成於該第一表面上之導接凹槽,當該底座固定於該浪板上時,該導接凹槽恰可與該防滑條相套接,以提升兩者結合之穩固性。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每一防水擋座更包括二分設於該遮擋壁兩端並自該底座向上延伸之延伸壁,該二延伸壁是分別抵觸於該浪板之相鄰二隆起部間。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扣接凸肋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其中之一。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扣接凹槽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其中之一。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相鄰之二防水擋座間更具有一用以連接該二防水擋座之扣接 凹槽的搭接壁,且該搭接壁與該二防水擋座是一體成形製成。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每一防水擋座更具有二分別自該扣接凹槽兩側向外延伸的對接壁,用以與相鄰之防水擋座連接在一起。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當該中脊單元蓋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上的防水單元時,該二扣接凸肋可分別伸置於該二扣接凹槽中,以使該二防水擋座與該中脊座相互卡接在一起,以遮蔽風雨進入該建築物中,不僅可達到防止屋頂漏水之功效,小動物亦不易由該中脊單元與該浪板之間隙處進入屋內,以減少房屋修繕之困擾,另外,該二扣接凸肋與該二扣接凹槽的卡接設計,可使施工作業更為順暢、快速,提升組裝之效率。
5‧‧‧浪板
51‧‧‧上壁面
52‧‧‧下壁面
53‧‧‧隆起部
54‧‧‧凹陷部
55‧‧‧防滑條
7‧‧‧防水單元
70‧‧‧防水擋座
71‧‧‧底座
711‧‧‧第一表面
712‧‧‧第二表面
713‧‧‧通孔
714‧‧‧螺合件
715‧‧‧導接凹槽
72‧‧‧遮擋壁
73‧‧‧扣接凹槽
730‧‧‧卡接空間
731‧‧‧第一頂抵壁
732‧‧‧抵接壁
733‧‧‧第二頂抵壁
74‧‧‧延伸壁
75‧‧‧搭接壁
76‧‧‧對接壁
8‧‧‧中脊單元
80‧‧‧中脊座
81‧‧‧頂壁
82‧‧‧連接壁
83‧‧‧扣接凸肋
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習知台灣新型第M506429號一種浪板中脊瓦改良結構;圖2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習知一種浪板結構;圖3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二防水單元設置於一浪板之凹陷部的態樣;圖5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防水單元之態樣;圖6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防水單元之另一視角態樣;圖7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中脊單元之態樣;圖8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及 圖9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三較佳實施例。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三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進行詳細說明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作表示。
參閱圖3、4,為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一較佳實施例,適用於裝設在一建築物屋頂之複數浪板5上,每一浪板5具有複數間隔且交錯設置的隆起部53及凹陷部54,該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包含有複數防水單元7,及複數中脊單元8。
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複數浪板5、該複數防水單元7,及該複數中脊單元8為塑膠材質所製成,每一浪板5包括一上壁面51、一相反於該上壁面51並概呈平板狀以設置於該建築物屋頂上之下壁面52、複數間隔形成於該上壁面51之隆起部53、複數間隔該隆起部53設置的凹陷部54,及複數平行且間隔設置於該凹陷部54上之防滑條55。
配合參閱圖5、6,每一防水單元7是設置於該浪板5之凹陷部54中,並包括有二分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5上的防水擋座70,每一防水擋座70具有一設置於該浪板5上之底座71、一沿該底座71向上延伸之遮擋壁72,及一設置於該遮擋壁72頂端之扣接凹槽73。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防水擋座70更包括二分設於該遮擋壁72兩端並自該底座71向上延伸之延伸壁74,該二延伸壁74是分別抵觸於該浪板5之相鄰二隆起部53間,透過該二延伸壁74之設置,可使該防水擋座70與 該浪板5緊密的貼合在一起,提升防水或是昆蟲竄入屋內之目的。
再者,該底座71具有一貼覆於該上壁面51上之第一表面711、一相反設置於該第一表面711之第二表面712、至少一貫穿該第一、二表面711、712之通孔713、至少一可分離之螺合件714,及複數對應該防滑條55並形成於該第一表面711上之導接凹槽715。
實際實施時,將該防水擋座70放置於該浪板5之凹陷部54中,再用以該螺合件714自該第一表面711向下螺固於該通孔713中時,以將該底座71固定於該浪板5上,由於該底座71是以整個面與該凹陷部54貼合,所以風雨不易由接合之縫隙進入該建築物中,此時,形成於該第一表面711上之導接凹槽715恰可與該防滑條55相套接,而可達到提升該防水擋座70與該浪板5結合之穩固性的功效。
特別說明的是,市面上常見的鐵製烤漆浪板同樣具有隆起部與凹陷部,所以該防水擋座70除了可設置於塑膠材質所製成之浪板5的凹陷部54以外,亦適用於放置在鐵製之浪板的凹陷部上,以滿足不同的使用狀態。
另外,該扣接凹槽73具有一沿該遮擋壁72頂緣向上延伸之第一頂抵壁731、一一端連接該第一頂抵壁731及該遮擋壁72頂緣鄰接處之抵接壁732,及一沿該抵接壁732之另一端向下延伸以與該第一頂抵壁731間隔對應設置之第二頂抵壁733,該抵接壁732及該第一、二頂抵壁731、733圍繞界定出一卡接空間730。
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扣接凹槽73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其中之一,實際實施時,可依使用者需求改變該扣接凹槽73之形狀,不應以此為限。
配合參閱圖7,每一中脊單元8包括一設置 於該二防水擋座70上的中脊座80,且每一中脊座80是相鄰設置並具有一概呈弧形之頂壁81、二分別由該頂壁81兩端向外傾斜延伸之連接壁82,及二分設於該連接壁82末端上之扣接凸肋83。
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扣接凸肋83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其中之一,實際實施時,可依使用需求改變該扣接凸肋83之形狀,亦或是配合該扣接凹槽73之形狀設置,不應以此為限。
當該中脊單元8蓋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5上的防水單元7時,該二扣接凸肋83可分別伸置於該二扣接凹槽73中,此時,每一扣接凸肋83是卡掣於該卡接空間730中,以使該二防水擋座70與該中脊座80相互卡接在一起,以遮蔽風雨進入該建築物中,不僅可達到防止屋頂漏水之功效,小動物亦不易由該中脊單元8與該浪板5之間隙處進入屋內築巢,而可減少房屋修繕之困擾。
值得一提的是,由塑膠材質所製成之複數防水單元7,及該複數中脊單元8,可便利施工人員組裝,另外,該二扣接凸肋83與該二扣接凹槽73的卡接設計,更可使施工作業更為順暢、快速,提升組裝之效率。
再者,透過設置於該浪板5之凹陷部54中的防水擋座70,與蓋設於該二防水擋座70上的中脊座80兩者相配合,可將螺固於該防水擋座70上之螺合件714隱藏於內,避免日曬雨淋侵蝕該螺合件714,導致雨水由該通孔713周緣滲入屋內之困擾,而可提升整體之耐久性。
參閱圖8,為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相鄰之二防水擋座70間更具有一用以連接該二防水擋座70之扣接凹槽73的搭接壁75,且該搭接壁75與該二防水擋座70是一體成形製成。
透過該搭接壁75之設置,可減少水分由該隆起部53滲入屋內,再者,連接該二防水擋座70之搭接壁75,可減少施作過程中施工人員拿取該防水擋座70的次數,以達到提升施工之便利性。
參閱圖9,為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該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每一防水擋座70更具有二分別自該扣接凹槽73兩側向外延伸的對接壁76,用以與相鄰之防水擋座70連接在一起。
透過該二自該扣接凹槽73向外延伸的對接壁76,可減少該隆起部53與該防水擋座70之連接間隙,進而提升防水之功效。
經由以上較佳實施例之敘述可知本發明防水屋頂中脊裝置確實具有下列功效增進之處:
一、水分不易滲入
透過每一防水擋座70是將該底座71設置於該浪板5之凹陷部54上,而該遮擋壁72是沿該底座71向上延伸,再者,該二延伸壁74是分設於該遮擋壁72兩端,以使該防水擋座70與該浪板5貼合,所以可有效避免風雨由接合之縫隙進入該建築物中。
二、耐久性佳
透過該防水擋座70與蓋設於該二防水擋座70上的中脊座80,可將螺固於該防水擋座70上的螺合件714隱藏於內,一方面可避免日曬雨淋侵蝕該螺合件714,提升整體之耐久性,另一方面更可減少房屋修繕之額外開銷。
三、提升組裝效率與結合穩固性
藉由該二扣接凸肋83與該二扣接凹槽73的卡接設計,可使施工作業更為順暢、快速,提升 組裝之效率,再者,形成於該第一表面711上之導接凹槽715恰可與該防滑條55相套接,而得以提升該防水擋座70與該浪板5結合之穩固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將該複數防水單元7,及該複數中脊單元8裝設在該建築物屋頂之複數浪板5上,當該中脊單元8蓋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5上的防水單元7時,該二扣接凸肋83可分別伸置於該二扣接凹槽73中,以使該二防水擋座70與該中脊座80相互卡接在一起,以遮蔽風雨進入該建築物中,且該防水擋座70與蓋設於該二防水擋座70上的中脊座80,可將螺固於該防水擋座70上的螺合件714隱藏於內,而可提升耐久性,以及減少房屋修繕之開銷,再者,利用該二扣接凸肋83與該二扣接凹槽73的卡接設計,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與時間,進而提升市場上的競爭力,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三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5‧‧‧浪板
51‧‧‧上壁面
52‧‧‧下壁面
53‧‧‧隆起部
54‧‧‧凹陷部
55‧‧‧防滑條
7‧‧‧防水單元
8‧‧‧中脊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防水屋頂中脊裝置,適用於裝設在一建築物屋頂之複數浪板上,每一浪板具有複數間隔且交錯設置的隆起部及凹陷部,並包含:複數防水單元,每一防水單元是設置於該浪板之凹陷部中,並包括有二分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上的防水擋座,每一防水擋座具有一設置於該浪板上之底座、一沿該底座向上延伸之遮擋壁,及一設置於該遮擋壁頂端之扣接凹槽;及複數中脊單元,每一中脊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二防水擋座上的中脊座,且每一中脊座是相鄰設置並具有一概呈弧形之頂壁、二分別由該頂壁兩端向外傾斜延伸之連接壁,及二分設於該連接壁末端上之扣接凸肋;當該中脊單元蓋設於相向對接之二浪板上的防水單元時,該二扣接凸肋可分別伸置於該二扣接凹槽中,以使該二防水擋座與該中脊座相互卡接在一起,以遮蔽風雨進入該建築物中。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該扣接凹槽具有一沿該遮擋壁頂緣向上延伸之第一頂抵壁、一一端連接該第一頂抵壁及該遮擋壁頂緣鄰接處之抵接壁,及一沿該抵接壁之另一端向下延伸以與該第一頂抵壁間隔對應設置之第二頂抵壁,該抵接壁及該 第一、二頂抵壁圍繞界定出一卡接空間,當該二扣接凸肋伸置該二扣接凹槽中時,每一扣接凸肋是卡掣於該卡接空間中。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每一浪板包括一上壁面、一相反於該上壁面並概呈平板狀以設置於該建築物屋頂上之下壁面、複數間隔形成於該上壁面之隆起部、複數間隔該隆起部設置的凹陷部,及複數平行且間隔設置於該凹陷部上之防滑條。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一貼覆於該上壁面上之第一表面、一相反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至少一貫穿該第一、二表面之通孔,及至少一可分離之螺合件,當該螺合件自該第一表面向下螺固於該通孔中時,可使該底座固定於該浪板上。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該底座更具有複數對應該防滑條並形成於該第一表面上之導接凹槽,當該底座固定於該浪板上時,該導接凹槽恰可與該防滑條相套接,以提升兩者結合之穩固性。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每一防水擋座更包括二分設於該遮擋壁兩端並自該底座向上延伸之延伸壁,該二延伸壁是分別抵觸於該浪板之相鄰二隆起部間。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該扣接凸肋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 其中之一。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該扣接凹槽之形狀是選自於圓形、三角形,及方形其中之一。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相鄰之二防水擋座間更具有一用以連接該二防水擋座之扣接凹槽的搭接壁,且該搭接壁與該二防水擋座是一體成形製成。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防水屋頂中脊裝置,其中,每一防水擋座更具有二分別自該扣接凹槽兩側向外延伸的對接壁,用以與相鄰之防水擋座連接在一起。
TW103138428A 2014-11-05 2014-11-05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TWI565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428A TWI565863B (zh) 2014-11-05 2014-11-05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428A TWI565863B (zh) 2014-11-05 2014-11-05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498A TW201617498A (zh) 2016-05-16
TWI565863B true TWI565863B (zh) 2017-01-11

Family

ID=5650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428A TWI565863B (zh) 2014-11-05 2014-11-05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58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831B (zh) * 2017-06-16 2018-02-01 太陽能採光通風燈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3952U (en) * 2008-11-24 2009-04-01 Bi Hsin Plastic Ind Co Ltd Improved anti-wind waterproof trimming strip for rooftop
TWM392207U (en) * 2009-09-24 2010-11-11 Hung-Sen Chang Gas permeation unit for building and gas permeation ro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3952U (en) * 2008-11-24 2009-04-01 Bi Hsin Plastic Ind Co Ltd Improved anti-wind waterproof trimming strip for rooftop
TWM392207U (en) * 2009-09-24 2010-11-11 Hung-Sen Chang Gas permeation unit for building and gas permeation ro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831B (zh) * 2017-06-16 2018-02-01 太陽能採光通風燈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498A (zh)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6819B2 (en) Watertight roof assembly integrated with solar panels
US9428915B2 (en) Heated roof drainage raceway with self adjusting heating cable cavity
WO2011030127A2 (en) Tile and tile holding device
KR102063860B1 (ko) 한옥의 기와지붕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TWI565863B (zh) Waterproof roof ridge device
CN204693594U (zh) 一种地暖模块
CN201679167U (zh) 太阳能收集板结构
KR101471468B1 (ko) 건축구조물의 방수구조체
CN205558055U (zh) 一种隔热屋面板及屋脊
CN210530153U (zh) 一种辐射制冷建材
JP3186959U (ja) 太陽電池を備える建物
CN205955022U (zh) 一种仿古瓦
KR101390487B1 (ko) 염전 바닥재
JP3133290U (ja) 木造建物の屋根裏シールド部材
CN105003014A (zh) 一种快拆活动板房的屋脊连接结构
CN205955023U (zh) 一种西班牙s形瓦
CN206158108U (zh) 一种房屋墙角及其房屋阳角线
JP5603378B2 (ja) 施工面覆工用複合マット
CN203961137U (zh) 一种新型宽接触面柔性屋面板
JP2011106236A (ja) 建物の外断熱構造
CN220565562U (zh) 一种带支撑防水板底座
KR20170025466A (ko) 지붕패널
CN201802010U (zh) 一种保温防水屋面板结构
CN103790323A (zh) 地板及其铺装结构
CN202157664U (zh) 一种窗台防渗水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