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8630B -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 Google Patents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8630B
TWI558630B TW103144242A TW103144242A TWI558630B TW I558630 B TWI558630 B TW I558630B TW 103144242 A TW103144242 A TW 103144242A TW 103144242 A TW103144242 A TW 103144242A TW I558630 B TWI558630 B TW I5586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package
varnish
substrat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3115A (zh
Inventor
岩田慎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86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3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3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630B/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Cartons (AREA)

Description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本發明係關於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香菸(cigarette)等之菸草商品,通常係以每預定根數為單位包裝於包裝體中。如此之包裝體,廣為人知的有由鋁箔加工紙等之中包紙、及包覆該中包紙之外包紙所形成之包裝體,稱為單包。已知的外包紙有:稱為所謂的軟包(soft pack)或軟盒包裝(soft package)之由薄紙所形成者、或稱為所謂的硬包、硬盒包裝或外盒(box)之將紙板組立成盒狀而形成者。
在菸草商品的包裝體的外表面,一般會印刷有產品名稱及成分量等之與菸草商品有關的資訊。而且,多數包裝體為了達到例如提高與其他菸草商品之辨識性、或提高吸菸者的購買慾等目的,會使用有色油墨(ink)在表面上印刷由文字、圖案等所構成之設計圖形或資訊等,使包裝體具有視覺效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6-504590號公報
如上所述,多數的菸草商品的包裝體藉由使用油墨做設計來得到視覺效果,但使用太多油墨卻會成為導致製造成本增加、或導致油墨污染(油墨附著在包裝機的導件(guide)類零件)之原因。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的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提供一種不依賴油墨,而以簡易的構成就可使包裝體具有設計性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將菸草商品的包裝體構成為:在菸草商品的包裝體的最外層的表面,使由透明清漆所形成之第一區域、與由包裝體的基材露出到外部之基材露出部或積層於基材的外表面之透明清漆所形成之第二區域相鄰接而配置,使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可只依據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或各透明清漆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來。
詳言之,本發明係一種在內部收容菸草商品者,前述包裝體的最外層的表面包含:第一區域,由積層於前述包裝體的基材的外表面之透明清漆所形成、以及第二區域,與前述第一區域鄰接而配置並且由前述包裝體的基材露出到外部之基材露出部或積層於前述基材的外表面之透明清漆所形成,且前述第一區域與前述第二區域的 交界位置可只依據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或各自的透明清漆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來。形成為如此的構成,就不用依賴油墨來做設計,而且以簡易的構成就可使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具有設計性,而可提高包裝體的識別性。其中,前述第一區域與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亦可只依據在各自的透明清漆之對於視覺有影響之預定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來。
其中,可使前述第一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第一光澤值,使前述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與前述第一光澤值不同而且藉由與前述第一光澤值之差而使與前述第一區域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第二光澤值。如此,使形成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的表面之透明清漆的光澤值不同,就可使消費者能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而且在此情況,從讓使用者能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之觀點來看,最好使第一光澤值與第二光澤值之差在15以上。
另外,亦可使前述第一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第一霧度值(haze),使前述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與前述第一霧度值不同而且藉由與前述第一霧度值之差而使與前述第一區域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第二霧度值。如此,使形成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的表面之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不同,就可使消費者能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而且在此情況,從讓使用者能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之觀點來看,最好使第一霧度值與第 二霧度值之差在5%以上100%以下。
又,可使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的表面的高度相等,亦可使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的表面的高度差在5μm以下。如此,使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的表面的高度差在0μm以上5μm以下,會產生以下之效果。舉例來說,包裝體一般係藉由將片狀的坯料(blank)彎摺起來而形成,而如上述使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沒有段差、或使段差較小,就可在將片狀的坯料捆包起來運送之際抑制整捆坯料之體積增大。換言之,在將坯料收容入坯料的捆包箱之際,可充分地減小上下堆疊之坯料間的間隙,而可減少坯料的運送成本。
又,很多一邊彎摺坯料一邊將菸草商品包裝起來之包裝機,係利用滾輪裝置及吸引裝置來依序搬送坯料,如上述使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間的段差較小,就可提高在包裝體的包裝過程中之坯料的搬送穩定性,在彎摺工序中穩定的坯料之彎摺就會變容易。此外,使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間的段差較小,還可抑制在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塗佈於基材之透明清漆的使用量過多,可減少包裝體的製造成本。
又,可在前述基材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著了色之著色區域,且使前述第一區域與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與在前述基材之前述著色區域與其周圍的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相錯開。如此一來,就可只依據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或各透明清漆的物 性之不同,透過視覺而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換言之,不依賴油墨,即可容易地使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具有設計性。
又,亦可使前述基材的整個外表面都不著色。形成為如此的構成,則即使在例如製造包裝體之際包裝體會接觸到包裝機的導件類零件之情況,也可抑制該導件類零件受到油墨污染。此外,在包裝體的基材的外表面完全不使用油墨,還可減少包裝體的製造成本。
又,可使前述基材中之與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對應的部分的外表面都以單一的油墨加以著色。即使在如此之使與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對應的部分的外表面都以單一的油墨加以著色之情況,根據本發明,也可不依賴油墨而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
又,可在前述基材的表面施加凹凸加工,且使前述第一區域與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與前述基材上之凹部與凸部的交界位置在平面上相錯開。形成為如此的構成,就可只依據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或各透明清漆的物性之不同,透過視覺而識別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換言之,不依賴油墨,即可容易地使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具有設計性。
用來解決本發明的課題之手段,還可儘可能地做各種組合。
根據本發明,就可提供不依賴油墨,以簡 易的構成就可賦予包裝體設計性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1、1A、1B、1C、1D‧‧‧包裝體
2‧‧‧收容本體部
3‧‧‧鉸鏈部
4‧‧‧蓋部
10‧‧‧坯料
11‧‧‧本體部形成區域
12‧‧‧蓋部形成區域
21、41‧‧‧前壁
22、42‧‧‧後壁
23、43‧‧‧側壁
24‧‧‧底壁
44‧‧‧頂壁
50‧‧‧基材
50a‧‧‧外表面
50b‧‧‧內面
51‧‧‧第一清漆層
52‧‧‧第二清漆層
53、53A、53B‧‧‧油墨著色部
60‧‧‧凸部
R1、R1’‧‧‧第一區域
R2、R2’‧‧‧第二區域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之外觀圖。
第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之正面圖。
第3圖係顯示用來形成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的坯料之圖。
第4圖係第2圖中顯示的A-A’線之斷面圖。
第5圖係顯示參考例之包裝體的斷面構造之圖。
第6圖係顯示實施形態的第一變形例之包裝體的斷面構造之圖。
第7圖係顯示實施形態的第二變形例之包裝體的斷面構造之圖。
第8圖係實施形態的第三變形例之包裝體的正面圖。
第9圖係實施形態2之包裝體的正面圖。
第10圖係實施形態3之包裝體的正面圖。
第11圖係實施形態4之包裝體的正面圖。
第12圖係第11圖中顯示的B-B’線之斷面圖。
第13圖係實施形態5之包裝體的正面圖。
以下,根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中記載的構成元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只要沒有特別地做特定的記載,就並非要將發明的技術範圍僅限定在該等記載。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1之外觀圖。包裝體1係收容香菸(菸草商品的一個例子)之香菸包裝(cigarette package)。包裝體1具備有收容本體部2、以及透過鉸鏈部(hinge)3而轉動自如地連結至收容本體部2之蓋部4。第1圖係從背面側看蓋部4蓋上的狀態的包裝體1所見之斜視圖。包裝體1在包有被包裝體時其外形為大致長方體。第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1之正面圖。
包裝體1係稱為所謂的硬盒包裝之盒狀的包裝容器,在收容本體部2的內部收容香菸。收容本體部2係為具有前壁21、後壁22、一組側壁23、及底壁24,且具有長方體的上端側經斜切掉後的形狀之盒體。蓋部4係具有前壁41、後壁42、一組側壁43、及頂壁44,且蓋部4的後壁42的下緣與收容本體部2的後壁22的上緣係透過鉸鏈部3而做鉸鏈式連結。
第3圖係顯示用來形成實施形態1之包裝體1的坯料(blank)10之圖。包裝體1係將坯料10組立起來而形成,坯料10係將例如卡紙、灰底白紙板(Manila board)等紙材衝切成預定的大小、形狀而形成者。第3圖中顯示的虛線係表示彎摺線(刻劃線)。包裝體1之組立係利用例如未圖示的包裝機而進行。沿著彎摺線彎摺坯料10,並在適當部位進行接著就可將包裝體1組立起來。第3圖中,符號11係表示在坯料10組立起來後將成為包裝體1的收容本體部2之收容本體部形成區域。符號12係表示在坯料 10組立起來後將成為包裝體1的蓋部4之蓋部形成區域。
接著,針對包裝體1的斷面構造進行說明。第4圖係第2圖中顯示的A-A’線之斷面圖。在第2圖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區域R2係形成為具有菱形形狀之區域,第一區域R1則是形成在除了該第二區域R2之外的部分。換言之,第一區域R1係形成為包圍在第二區域R2的周圍之區域。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特定的形狀,可做適當的變更。例如,可將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形狀形成為商標(brand logo)的形狀、或形成為將月亮、太陽等之幾何學圖形或動植物等作為主題而形成之裝飾圖案的形狀。另外,亦可使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任一方並不為另一方所包圍。
如第4圖所示,包裝體1上的第一區域R1的斷面構造(層構造),係由最內層之基材50、以及最外層之第一清漆層51所形成。第一清漆層51係以被覆於基材50的外表面50a之形態積層於基材50上。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基材50係採用其用作為坯料10的材料之卡紙、灰底白紙板等紙基材,但基材50並不限於紙基材,亦可採用例如塑膠或貼合有膠膜的紙等各種材料。另外,基材50的厚度也沒有特別的限制。
基材50的內面50b,係在包裝體1組立起來後面向收容香菸的收容空間側之面。此處,在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的基材50上,並未形成有利用有色油墨印刷上包含文字、圖案等的設計圖形之油墨層。換言之,並未 賦予包裝體1使用到有色油墨之設計。具有如以上所述的斷面構造之包裝體1的第一區域R1,係藉由第一清漆層51而形成於包裝體1的最外層的表面。
另一方面,包裝體1中的第二區域R2的斷面構造(層構造),係包含最內層之基材50、中間層之第一清漆層51、以及最外層之第二清漆層52而構成,且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係依先第一清漆層51後第二清漆層52之順序積層在基材50的外表面50a上。具有如此的斷面構造之包裝體1的第二區域R2,係藉由第二清漆層52而形成於包裝體1的最外層的表面。
在此,針對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進行說明。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都是由透明清漆所形成。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清漆層51之透明清漆與第二清漆層52之透明清漆的物性互不相同,具體而言,係兩者的光澤值互不相同。此處所謂的「透明清漆」,係指未著色的清漆,定義為不包含有顏料、染料、金屬粉、玻璃粉、雲母之清漆。另外,舉例來說,清漆中包含的樹脂本體具有顏色者,只要其中不含有該等顏料、染料、金屬粉、玻璃粉、雲母,在本說明書中都將之視為相當於「透明清漆」者。又,在本說明書中,將包含有上述的顏料、染料、金屬粉、玻璃粉、雲母之至少任一者之油墨定義為有色油墨。如上述規定之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雖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可採用光澤值互不相同的透明的罩光漆(overprint varnish)(以下將之稱為「OP清漆」)。以下,將 形成第一清漆層51之透明清漆稱為「第一透明清漆」,將形成第二清漆層52之透明清漆稱為「第二透明清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如後述在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使兩者分別的光澤值及霧度值等之對於視覺有影響之透明清漆的物性變化,來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以識別,但即使是為了使光澤值或霧度值變化而添加了消光劑(matting agent)等添加劑後的清漆,只要不含有顏料、染料、金屬粉、玻璃粉、雲母就相當於「透明清漆」。
其中,對於包裝體1(坯料10)的基材50之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的塗佈,可適當地採用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凹版印刷(photoengrave)等眾所周知的方法。由於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都由透明清漆所形成,所以可例如先在基板50的外表面50a全面塗滿形成第一清漆層51之第一透明清漆後,使用形成有與第二清漆層52對應之設計圖形之模版在第一清漆層51之上塗佈形成第二清漆層52之第二透明清漆。
此處,光澤值互不相同的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組合,可舉出的例子有從無光清漆(matt varnish)、普通清漆(normal varnish)、亮光清漆(gross varnish)之中選出的兩種透明清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包裝體1構成為:只利用包裝體1的最外層的外表面之中之在平面上相鄰接而配置之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兩者的透明清漆的物性之不同(此處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 的光澤值之差),就可看出兩者的交界位置。以下,將第一清漆層51的光澤值稱為「第一光澤值」,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稱為「第二光澤值」。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第二清漆層52之第二光澤值定義為:與第一清漆層51之第一光澤值不同,而且由於與第一光澤值之光澤差(光澤值之差)而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光澤值。
所謂的「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係指讓看著包裝體1的人可透過視覺而看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之意。第5圖所示之參考例,係在基材50之上塗佈油墨來形成具有設計性的著色區域(油墨著色部53)之後,再依序形成第一清漆層51、第二清漆層52。此外,在油墨著色部53的周圍形成有並未使基材50的外表面著色之無著色區域。在第5圖所示之參考例中,第二清漆層52的輪廓(外形)係與油墨著色部53的輪廓(外形)在平面上一致(上下重合)。換言之,係形成為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與基材50上的油墨著色部53和其周圍的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在平面上一致(上下重合),使第二清漆層52與利用油墨著色部53而具有的設計同調之態樣。如此使第二清漆層52重疊配置在油墨著色部53之上之態樣,由於係有助於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態樣,所以並不是只藉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之不同而使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 識別出來之情形。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在「只藉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之不同而使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點可與第5圖所示之參考例相區別。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1,如上述並不依賴有色油墨,只依據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之不同(具體而言係光澤值之差),就可使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透過視覺加以識別出來。因此,並不依賴有色油墨來做設計,而且以簡易的構成就可使菸草商品的包裝體1具有設計性,可提高包裝體1的識別性。
然而,由於菸草商品係以包裝機加以高速包裝起來,所以現實上有包裝機的導件類零件與作為包裝體之坯料10的間隙(clearence)很窄之情形。因此,在菸草商品的包裝過程中包裝體容易與導件類零件接觸,在如以往之藉由塗佈有色油墨來做設計而得到視覺效果之情況,容易發生油墨附著在包裝機的導件類零件之油墨污染的情形。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中,並未使包裝體1的基材50的整個外表面都著色。因此,在利用製造包裝體1之包裝機來彎摺坯料10之際,坯料10與包裝機的導件類零件接觸時不會有有色油墨附著至導件類零件之虞,而且因為不使用油墨所以可減少包裝體1的製造成本。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以在包裝體1的基材50的全面形成第一清漆層51,因此在第二區域R2 中的第二清漆層52的下層會形成有第一清漆層51之態樣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如第6圖所示的變形例一般,將第二區域R2中的第一清漆層51予以省略,直接將第二清漆層52積層在基材50上。第6圖顯示第一變形例之包裝體的斷面構造。亦即,可使包裝體1的最外層的表面包含有相鄰接配置之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且將第二區域R2中的第二透明清漆的第二光澤值設定為可藉由與第一區域R1中的第一透明清漆的第一光澤值之光澤差而使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光澤值即可。第7圖顯示第二變形例之包裝體的斷面構造。如第7圖所示,可在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交界部,使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的端部彼此之間上下重合。其中,第7圖中的符號R3係表示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相重疊而形成之「交疊區域」。第7圖中的交疊區域R3的寬度並沒有特別的限制,舉一個例子來說的話可為設定在例如0.05mm至1mm程度之態樣。如第7圖所示的態樣,在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部配置層疊光澤值互不相同的透明清漆而成之交疊區域R3,可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光澤值之差更加明顯,使各區域的交界位置更加容易識別。在第7圖所示的例子中,係在交疊區域R3雖然是在第一清漆層51之上重疊第二清漆層52,但亦可為在第二清漆層52之上重疊第一清漆層51。
第8圖係實施形態的第三變形例之包裝體 的正面圖。第8圖所示的變形例,係形成為使包裝體1(坯料10)的最外層的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任一方未為另一方所包圍之態樣。如此,只要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相鄰接即可,即使一方之區域未為另一方所包圍亦無妨。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只要未脫離其主旨,就不受以下的實施例之記載所限定。
(實施例1至3)
準備在市售的白色蠟紙(實施例1至3係使用白色度80%至90%之高品質紙)塗佈市售的透明清漆後得到的試料,且利用市售的攜帶型光澤計量測各試料之60°反射的光澤值。
一般而言,清漆中含有樹脂成分、溶劑、添加劑等,清漆的種類有油性清漆、水性清漆、UV清漆等。油性清漆中含有的樹脂成分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硝化棉(nitrocotton)、酮類樹脂(ketone resin)等,溶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硝酸乙酯、IPA(異丙醇)等,添加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蠟、消光劑(視需要再加上消泡劑)等。水性清漆中含有的樹脂成分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水性壓克力樹脂等,溶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乙醇、IPA、水等,添加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蠟、消光劑(視需要再加上消泡劑)等。UV清漆中含有的樹脂成分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丙烯酸酯單體或低聚體(acrylate monomer/oligomer)、壓克力樹 脂等,溶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醋酸乙酯、IPA等,添加劑的例子可舉出有例如蠟、消光劑(視需要再加上消泡劑)等。上述的各成分之中,硝化棉主要與清漆的耐熱性有關,酮類樹脂主要與清漆的光澤性有關,水性壓克力樹脂主要與清漆的光澤性、耐熱性有關,丙烯酸酯單體或低聚體主要與清漆的光澤性、耐熱性有關,壓克力樹脂主要與清漆的透明性、密著性有關,蠟主要與清漆的耐摩擦性、光滑性有關,消光劑主要與清漆的光澤性有關。
對於蠟紙之各透明清漆的塗佈,係利用市售的自動式桌上凹版印刷打樣機(gravure proofer),使用照相製版做出的每英吋175線的滿版(solid plate)而進行。而且,每次透明清漆的印刷時,係使用將IPA與水的配合比率調整為7:3之稀釋溶劑來稀釋清漆,將之調整成在3號黏度杯(Zahn cup)的黏度為16秒。塗佈於蠟紙之透明清漆,實施例1係使用普通透明清漆,實施例2係使用亮光透明清漆,實施例3係使用消光透明清漆。
另外,以實施例1(普通透明清漆)的光澤值為基準,將實施例2(亮光透明清漆)的光澤值調整成比實施例1(普通透明清漆)的光澤值大(高)之值,將實施例3(消光透明清漆)的光澤值調整成比實施例1(普通透明清漆)的光澤值小(低)之值。光澤值之調整,可藉由變更例如清漆中含有的樹脂成分與消光劑的配合比率而進行。例如,增加清漆中含有的樹脂成分的配合比率就可使清漆的光澤值相對變大,增加清漆中含有的消光劑的配合比率就可使清漆 的光澤值相對變小。
(實施例4至6)
實施例4至6係除了使用青色的蠟紙(使用在實施例1至3中使用的白色度80%至90%之高品質紙上全面塗滿青色(cyan)油墨者)來取代白色的蠟紙作為要塗佈透明清漆的蠟紙之點以外,都與實施例1至3相同。
[光澤度之量測]
針對實施例1至6,使用攜帶型光澤計(東洋精機製作所株式會社製的Microtrigross μ(商品名))量測各試料的60°反射的光澤值,其結果顯示於表1中。在各實施例,量測試料上五處的光澤值,並將其平均值顯示於表1。
(官能評價)
將實施例1至3之各試料相鄰接並排,針對各試料的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之不同進行官能評價。將光澤值的量測值(平均值)之差為18.0之實施例1之試料(普通透明清漆) 與實施例2之試料(亮4光透明清漆)做一個對比,結果確認兩者的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確實不同。另外,將光澤值的量測值(平均值)之差為25.7之實施例1之試料(普通透明清漆)與實施例3之試料(透明消光清漆)做一個對比,結果相較於做實施例1與實施例2之對比時的感覺,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之差異更為顯著。
同樣,也針對實施例4至6之各試料,與實施例1至3一樣針對各試料的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之不同進行官能評價。將光澤值的量測值(平均值)之差為17.3之實施例4之試料(普通透明清漆)與實施例5之試料(亮光透明清漆)做一個對比,結果可看出兩者的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之不同。另外,將光澤值的量測值(平均值)之差為35.8之實施例4之試料(普通透明清漆)與實施例6之試料(透明消光清漆)做一個對比,結果相較於做實施例4與5之對比時、及實施例1及3之對比時的感覺,透明清漆的觀看感覺之差異更為顯著。
從以上結果可知,在包裝體1中,形成第一區域R1的最外層之第一清漆層51的光澤值、與形成第二區域R2的最外層之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之差以在15以上為佳,以在25以上為更佳,以在35以上為特佳。使第一清漆層51的光澤值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之差如上述,就不用依賴有色油墨來做設計,只藉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之不同就可使觀看包裝體1的人看出(識別出)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 從使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觀看感覺不同之觀點來論,兩者的光澤差以較大者較佳,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差的上限值並沒有特別的限制,舉一個例子來說的話在採用紙基材之情況可為將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差設定在100以下之態樣。惟,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差之較佳的上限值可依基材的種類而異。
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係構成為可只藉由形成第一區域R1的最外層之第一清漆層51、與形成第二區域R2的最外層之第二清漆層52之對於視覺有影響的預定的物性之不同來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但只要能夠只依據透明清漆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上述交界位置即可,並不限於光澤值。例如,為了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亦可使形成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最外層之兩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不同。霧度值亦稱為「霧度」、「濁度」。透明清漆分別的霧度值與光澤值一樣,係對於視覺有影響的預定的物性之一例。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依據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之差來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如此的態樣也屬於只依據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之態樣的範疇。
光澤值互不相同之透明清漆彼此的霧度值通常也不相同。在本實施形態中也一樣,第一清漆層51(第 一透明清漆)與第二清漆層52(第二透明清漆)其光澤值及霧度值兩者都不相同。在此,將第一清漆層51(第一透明清漆)及第二清漆層52(第二透明清漆)的霧度值分別稱為「第一霧度值」、「第二霧度值」。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第二霧度值設定為:可藉由與第一霧度值之差而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霧度值。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其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之識別,可只依據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之差,可只依據霧度值之差,亦可既依據光澤值之差也依據霧度值之差。
本實施形態中,用於第一清漆層51之第一透明清漆及用於第二清漆層52之第二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係表示第一透明清漆及第二透明清漆的透明性之物性,其值越低表示透明性越高。霧度值可藉由分別準備在透明膜片上塗佈第一透明清漆及第二透明清漆而得到之試料,然後根據JIS K 7105、JIS K 7136,求出對試料照射光線時之相對於全光線透射光之擴散光的比率(霧度值=散射光/全光線透射光×100(%)),來加以測定。以此方式,就可測出第一透明清漆及第二透明清漆分別固有的霧度值。
形成第一區域R1的第一清漆層51之第一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以下將之稱為「第一霧度值」)、與形成第二區域R2的第二清漆層52之第二透明清漆的霧度值(以下將之稱為「第二霧度值」)之差,最好設定在5%以上100%以下。將第一霧度值與第二霧度值之差設定在如此的 範圍內,就可使消費者能容易地依據第一霧度值與第二霧度值之不同而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
<實施形態2>
接著,說明實施形態2之包裝體1A。第9圖係實施形態2之包裝體1A的正面圖。圖中,符號53A係設於包裝體1A之油墨著色部。此油墨著色部53A係藉由在基材50的外表面50a塗佈有色油墨而形成,油墨著色部53A單獨使包裝體1A具有設計性。第9圖中所示之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係與前面利用第4圖說明過的相同。在包裝體1A中,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係依序積層在形成有油墨著色部53A之基材的外表面上。如第9圖所示,油墨著色部53A係形成於基材50的外表面50a的一部分,相當於本發明中之著色區域。
如第9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形成為: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係與油墨著色部53A的輪廓(外形),亦即油墨著色部53A和存在於其周圍之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相錯開之態樣。第二區域R2並未與油墨著色部53A上下重合。如此構成的包裝體1A,係如上述,並不是依賴油墨著色部53A,而是使消費者只依據第一區域R1的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區域R2的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或霧度值的方式,藉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對視覺有影響之預定的特性)之不同就可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
<實施形態3>
第10圖係實施形態3之包裝體1B之正面圖。包裝體1B具備有與實施形態2之包裝體1A的油墨著色部53A同樣之油墨著色部53B。包裝體1B係在第二區域R2和油墨著色部53B部分重疊之點與實施形態2之包裝體1A不同。在如此的態樣中,也是形成為: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係與油墨著色部53B的輪廓(外形),亦即油墨著色部53B和存在於其周圍之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相錯開之態樣,所以亦如上述,並不是依賴油墨著色部53B,而是使消費者只依據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或霧度值之類的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對視覺有影響之預定的特性)之不同就可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換言之,並不依賴有色油墨來做設計,而以簡易的構成就可使包裝體1B具有設計性,且可提高其識別性。
<實施形態4>
第11圖係實施形態4之包裝體1C之正面圖。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以覆蓋基材50的全體之形態將第一清漆層51塗滿整個面,但在包裝體1C中卻未形成第一清漆層51。第12圖係第11圖中顯示的B-B’線之斷面圖。參照第12圖,說明實施形態4之包裝體1C的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斷面構造。包裝體1C上的第一區域R1’,係有基材50的外表面50a露出到外部之區域,相當於本發明中之基材露出部。另一方面,包裝體1C上的第二區域R2’, 則是藉由將透明清漆塗佈於基材50的外表面50a而形成有透明清漆層52。透明清漆層52係形成包裝體1C上的第二區域R2’的最外層。
構成透明清漆層52之透明清漆,係為例如不包含有顏料、染料、金屬粉、玻璃粉、雲母之透明的消光清漆、普通清漆、亮光清漆等。而且,透明清漆層52的光澤值係設定為與第一區域R1’的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值不同,且藉由與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值之差而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光澤值。亦即,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C係構成為:可只根據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因為在與第一區域R1’對應之基材外表面並未形成有透明清漆,只在與第二區域R2’對應之基材外表面形成有透明清漆的緣故)而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第一區域R1’的最外層之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值係相當於第一光澤值,構成第二區域R2’的最外層之透明清漆層52的光澤值係相當於第二光澤值。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基於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可藉由透明清漆層52與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差而看出(識別出)之觀點,透明清漆層52與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差以在15以上為佳,以在25以上為更佳,以在35以上為特佳。如此設定的話,就可使消費者能只依據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中之透明清漆的有無之不同來識別出形成包裝體1C之最外層之表面的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換言之,根據包裝體1C,就 可使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能藉由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之在包裝體1C上的透明清漆層52與基材露出部的光澤差而識別出來。其結果,就不用依賴有色油墨來做設計,以簡易的構成就可使包裝體1C具有設計性。
<實施形態5>
第13圖係實施形態5之包裝體1D之正面圖。在包裝體1D中,基材50施加有凹凸加工之點係與上述各實施形態之包裝體不同。第13圖中,符號60表示利用浮雕(emboss)加工使包裝體1D的基材向外側隆起成凸狀而成的凸部。包裝體1D其凸部60以外的部分係形成為相對於該凸部60而凹陷之凹部。本實施形態之包裝體1D,係相等於將實施形態3之包裝體1B中的油墨著色部53B置換為凸部60而成者。如第13圖所示,包裝體1D其第二區域R2與凸部60係部分重疊。在如此的態樣中,也是形成為:第一區域R1和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係與凸部60的輪廓(外形),亦即凸部60和存在於其周圍之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相錯開之態樣,所以亦如上述,並不是依賴凸部60,而是使消費者只依據第一清漆層51及第二清漆層52的光澤值或霧度值的方式,藉由第一清漆層51與第二清漆層52的物性(對視覺有影響之預定的特性)之不同就可識別出第一區域R1與第二區域R2的交界位置。此外,亦可配置成凸部60完全未與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一方重疊,但與第一區域R1及第二區域R2的另一方部分或全部重疊之形 態。
上述的各實施形態可加入各種變更或改良、或做各種組合。例如,上述各實施形態雖係應用於收容香菸之硬盒包裝,但不限於此。舉例來說,亦可取代硬盒包裝而將本發明應用於所謂的軟盒包裝的外裝紙。另外,硬盒包裝及軟盒包裝等之單包通常係以用膠膜材加以密封的狀態流通。而且,常常是以在稱為紙盒(carton)、小包(parcel)之中間包裝體中集裝複數個(例如10包)單包之狀態流通。在本說明書中,用來將收容菸草商品之硬盒包裝或軟盒包裝等的單包密封起來之膠膜材、集裝複數個單包之紙盒等的中間包裝箱,也相當於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因此,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用來密封單包之膠膜材、或用來集裝複數個單包之紙盒、小包等之中間包裝體。又,上述的各實施形態,雖係舉香菸作為菸草商品的一例來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亦適用於包裝例如雪茄、小雪茄菸(cigarillo)、電子香菸等之包裝體。
1‧‧‧包裝體
2‧‧‧收容本體部
3‧‧‧鉸鏈部
4‧‧‧蓋部
21、41‧‧‧前壁
51‧‧‧第一清漆層
52‧‧‧第二清漆層
R1‧‧‧第一區域
R2‧‧‧第二區域

Claims (11)

  1. 一種菸草商品的包裝體,係在內部收容菸草商品者,其中,前述包裝體的最外層的表面包含:第一區域,由積層於前述包裝體的基材的外表面之透明清漆所形成;以及第二區域,與前述第一區域鄰接而配置,並且由前述包裝體的基材露出到外部之基材露出部或積層於前述基材的外表面之透明清漆所形成,且前述第一區域與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可只依據各自的透明清漆之對視覺有影響之預定的物性之不同而識別出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第一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第一光澤值,前述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與前述第一光澤值不同而且藉由與前述第一光澤值之差而使與前述第一區域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第二光澤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第一光澤值與前述第二光澤值之差在15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 前述第一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第一霧度值,前述第二區域之透明清漆具有與前述第一霧度值不同而且藉由與前述第一霧度值之差而使與前述第一區域的交界位置可識別出來之第二霧度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第一霧度值與前述第二霧度值之差在5%以上100%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的表面的高度相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的表面的高度差在5μm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基材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著了色之著色區域,前述第一區域和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與前述基材中之前述著色區域和其周圍的無著色區域的交界位置係在平面上相錯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 的包裝體,其中,前述基材的整個外表面係未著色。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基材中之與前述第一區域及前述第二區域對應的部分的外表面係以單一的油墨加以著色。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菸草商品的包裝體,其中,前述基材的表面施加過凹凸加工,前述第一區域和前述第二區域的交界位置、與前述基材中之凹部和凸部的交界位置係在平面上相錯開。
TW103144242A 2014-12-17 2014-12-17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TWI558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242A TWI558630B (zh) 2014-12-17 2014-12-17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242A TWI558630B (zh) 2014-12-17 2014-12-17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115A TW201623115A (zh) 2016-07-01
TWI558630B true TWI558630B (zh) 2016-11-21

Family

ID=5698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242A TWI558630B (zh) 2014-12-17 2014-12-17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863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9696U (en) * 2009-07-01 2010-10-0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ackaging for consumer goo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9696U (en) * 2009-07-01 2010-10-0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ackaging for consumer go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115A (zh) 201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00802A1 (en) Tactile packaging for consumer goods
CN102245478B (zh) 具有铰接翼片的滑动件和壳体式容器
US8235297B2 (en) Wrapped container
TWI474954B (zh) 包裝盒及其印刷方法
TW201313577A (zh) 香煙包裝盒,及香煙包裝盒之印刷方法
RU2684449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с оберткой со съемной частью
JP2018135159A (ja) 接着ラベル付き容器
JP6519817B2 (ja) たばこ商品の包装体
US9038825B2 (en) Container having transparent optical element
TWI558630B (zh) 菸草商品的包裝體
JP2006218698A (ja) 一部に金属光沢印刷を施された印刷物
US20220253953A1 (en) Creating a packaging production dataset based on pre-approved packaging features and producing a packaging
WO2024009449A1 (ja) 包装体及び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US20130286452A1 (en) Container with diffuse reflection in a transition area
WO2018162331A1 (en) Container for consumer articles with improved tactile surface
KR20080113878A (ko) 엠보싱을 가지는 포장지
WO2013164003A1 (en) Container with diffuse reflection in a transition area